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内外硬质合金生产现状及近期发展动向分析 被引量:26
1
作者 周建华 卢伟民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2006年第1期36-41,共6页
简要分析了国外硬质合金的发展动态以及我国硬质合金行业目前的状况,阐述了开发优质硬质合金材料的必要性。同时,对矿用硬质合金的近期发展动向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凿岩 硬质合金 现状 发展 分析
下载PDF
TiC/Cr18Ni8不锈钢钢结硬质合金原位反应合成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宋桂香 刘均海 +1 位作者 黄继华 张建纲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5-259,共5页
以钛铁粉、铬铁粉、铁粉、镍粉和胶体石墨等为原料,原位反应合成了TiC/不锈钢钢结硬质合金,并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等对烧结试样进行了组织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钢结硬质合金主要相组成为TiC和Fe-Cr-Ni固熔体,TiC颗粒细小,形状规则... 以钛铁粉、铬铁粉、铁粉、镍粉和胶体石墨等为原料,原位反应合成了TiC/不锈钢钢结硬质合金,并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等对烧结试样进行了组织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钢结硬质合金主要相组成为TiC和Fe-Cr-Ni固熔体,TiC颗粒细小,形状规则,最大约3μm,大部分在1μm以下;随烧结温度的升高,钢结硬质合金的孔隙度减小,密度和硬度升高,但TiC颗粒略有长大.在相同烧结条件下,C/Ti原子比为0.9的钢结硬质合金的密度和硬度比C/Ti原子比为1.0的钢结硬质合金高,所合成的TiC颗粒更细小,分布更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硬质合金 原位反应合成 不锈钢 TIC
下载PDF
超细、纳米晶WC-Co硬质合金烧结技术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萌 弓满锋 +4 位作者 张程煜 莫德云 李玫 韩栋 张洪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5138-15144,共7页
WC-Co硬质合金因高硬、耐磨而在切削、采矿和耐磨零件等领域广泛应用。研究发现,当WC晶粒尺寸小于0.5μm时(即超细、纳米晶WC-Co硬质合金),与普通硬质合金相比,材料的硬度和强度显著提高,其韧性也同样会有所提升。因此,晶粒细化有助于... WC-Co硬质合金因高硬、耐磨而在切削、采矿和耐磨零件等领域广泛应用。研究发现,当WC晶粒尺寸小于0.5μm时(即超细、纳米晶WC-Co硬质合金),与普通硬质合金相比,材料的硬度和强度显著提高,其韧性也同样会有所提升。因此,晶粒细化有助于改善硬质合金的力学性能,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长期以来,有关硬质合金性能改善方面的研究多关注于从粉体出发,即通过采用超细纳米粉体和合理烧结工艺来实现超细晶和纳米结构硬质合金的制备。然而,在合金制备过程中其致密性与晶粒长大之间往往存在较为复杂的交互作用,如何保证在烧结过程中致密化的同时抑制WC晶粒长大是提高合金性能以及保证合金质量稳定性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本文主要阐述了高温液相烧结制备超细、纳米晶WC-Co硬质合金过程中有关致密化和晶粒长大机制之间的关联性,从烧结工艺与添加剂两方面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烧结工艺具体分为常规烧结工艺(主要包括氢气烧结、真空烧结和热等静压烧结等)和快速烧结工艺(主要包括微波烧结、放电等离子烧结、高频感应热烧结等),对比了上述烧结工艺之间的不同以及总结了不同烧结工艺的优缺点。在添加剂方面,重点介绍了过渡族碳化物和稀土元素对硬质合金烧结过程中晶粒生长的抑制作用,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超细、纳米晶WC-Co硬质合金烧结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纳米晶 WC-CO硬质合金 烧结技术
下载PDF
Ti(C,N)基金属陶瓷刀片切削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全朝海 《硬质合金》 CAS 1997年第3期154-158,共5页
:对Ti(CN)基金属陶瓷在金属切削过程中的耐磨性、抗冲击性能以及切削力进行了系统的试验,并与涂层硬质合金和WC基非涂层合金进行了切削对经试验研究。
关键词 金属陶瓷 耐磨 抗冲击性能 切削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