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1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paration of FeCoNi medium entropy alloy from Fe^(3+)-Co^(2+)-Ni^(2+)solution system
1
作者 Zongyou Cheng Qing Zhao +3 位作者 Mengjie Tao Jijun Du Xingxi Huang Chengjun Li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2025年第1期92-101,共10页
In recent years,medium entropy alloys have become a research hotspot due to their excellent physical and chemical performances.By controlling reasonable elemental composition and processing parameters,the medium entro... In recent years,medium entropy alloys have become a research hotspot due to their excellent physical and chemical performances.By controlling reasonable elemental composition and processing parameters,the medium entropy alloys can exhibit similar properties to high entropy alloys and have lower costs.In this paper,a FeCoNi medium entropy alloy precursor was prepared via sol-gel and coprecipitation methods,respectively,and FeCoNi medium entropy alloys were prepared by carbothermal and hydrogen reduction.The phases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FeCoNi medium entropy alloy were investigated.Results showed that FeCoNi medium entropy alloy was produced by carbothermal and hydrogen reduction at 1500℃.Some carbon was detected in the FeCoNi medium entropy alloy prepared by carbothermal reduction.The alloy prepared by hydrogen reduction was uniform and showed a relatively high purity.Moreover,the hydrogen reduction product exhibited better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and lower coerc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dium entropy alloy SOL-GEL CO-PRECIPITATION carbothermal hydrogen reduction
下载PDF
Study on the hydrogen absorption properties of a YGdTbDyHo rare-earth high-entropy alloy
2
作者 Tongyue Li Ziliang Xie +5 位作者 Wenjiao Zhou Huan Tong Dawen Yang Anjia Zhang Yuan Wu Xiping So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2025年第1期127-135,共9页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microstructure and hydrogen absorption properties of a rare-earth high-entropy alloy(HEA),YGdTbDyHo.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YGdTbDyHo alloy had a microstructure of equiaxed grains,with t...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microstructure and hydrogen absorption properties of a rare-earth high-entropy alloy(HEA),YGdTbDyHo.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YGdTbDyHo alloy had a microstructure of equiaxed grains,with the alloy elements distributed homogeneously.Upon hydrogen absorption,the phase structure of the HEA changed from a solid solution with an hexagonal-close-packed(HCP)structure to a high-entropy hydride with an faced-centered-cubic(FCC)structure without any secondary phase precipitated.The alloy demonstrated a maximum hydrogen storage capacity of 2.33 H/M(hydrogen atom/metal atom)at 723 K,with an enthalpy change(ΔH)of-141.09 kJ·mol^(-1)and an entropy change(ΔS)of-119.14 J·mol^(-1)·K^(-1).The kinetic mechanism of hydrogen absorption was hydride nucleation and growth,with an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E_(a))of 20.90 kJ·mol^(-1).Without any activation,the YGdTbDyHo alloy could absorb hydrogen quickly(180 s at 923 K)with nearly no incubation period observed.The reason for the obtained value of 2.33 H/M was that the hydrogen atoms occupied both tetrahedral and octahedral interstices.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HEAs as a high-capacity hydrogen storage material with a large H/M ratio,which can be used in the deuterium storage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RE-EARTH high-entropy alloy hydrogen absorption capacity pressure–composition–temperature curves KINETICS
下载PDF
基于相场模拟的应力辅助时效的NiTi形状记忆合金功能性能研究
3
作者 徐波 于超 +3 位作者 王宠 阚前华 王清远 康国政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507-3520,共14页
通过改进的耦合沉淀相析出和马氏体相变的相场模型模拟了应力辅助时效的NiTi单晶的超弹性、弹卡效应、单程形状记忆效应和应力辅助双程形状记忆效应,讨论了单一取向Ni_(4)Ti_(3)沉淀相对功能性能的影响以及背后的微观机理.模拟结果显示... 通过改进的耦合沉淀相析出和马氏体相变的相场模型模拟了应力辅助时效的NiTi单晶的超弹性、弹卡效应、单程形状记忆效应和应力辅助双程形状记忆效应,讨论了单一取向Ni_(4)Ti_(3)沉淀相对功能性能的影响以及背后的微观机理.模拟结果显示,由于单一取向Ni_(4)Ti_(3)沉淀相的强几何约束,超弹性过程和应力辅助双程形状记忆过程中的马氏体相变并不以马氏体条带快速扩宽的方式进行,而是以大量针状马氏体的形核与生长来实现,马氏体逆相变则以大量针状马氏体的缩减和消失来实现.含单一取向Ni_(4)Ti_(3)沉淀相的单晶系统具有优良的弹卡效应.对于单程形状记忆效应,含单一取向Ni_(4)Ti_(3)沉淀相的单晶系统在温度诱发马氏体相变过程中形成的孪晶面均与沉淀相惯习面平行,单一取向和两种取向的Ni_(4)Ti_(3)沉淀相对马氏体重取向的约束不同,对温度诱发马氏体逆相变的约束也不同,导致二者对应的应力-应变-温度曲线的差异.文章将为理解Ni_(4)Ti_(3)沉淀相对Ni Ti合金功能性能的影响提供见解,并为调控合金的马氏体相变、功能和力学性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I形状记忆合金 Ni_(4)Ti_(3)沉淀相 相场模拟 功能性能
下载PDF
(Ti_(60)Cr_(30)Nb_(10))_(100-x)Al_(x)轻质中熵合金的力学与腐蚀性能
4
作者 王浩 陈维平 +3 位作者 郝良彦 褚晨亮 熊伟 付志强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219-235,共17页
研究轻质(Ti_(60)Cr_(30)Nb_(10))_(100-x)Al_(x)(x=0,5,7.5,10,摩尔分数,%)中熵合金在铸态和均匀化态下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随着Al含量从0增加到10%(摩尔分数),铸态合金均由相同的相组成,即体心立方(BCC)相和少... 研究轻质(Ti_(60)Cr_(30)Nb_(10))_(100-x)Al_(x)(x=0,5,7.5,10,摩尔分数,%)中熵合金在铸态和均匀化态下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随着Al含量从0增加到10%(摩尔分数),铸态合金均由相同的相组成,即体心立方(BCC)相和少量TiCr2型Laves相组成。均匀化后,所有合金均由单相BCC组成。此外,(Ti_(60)Cr_(30)Nb_(10))_(95)A_(l5)中熵合金表现出在铸态和均匀态条件下最优异的力学性能,屈服强度分别约为1048 MPa和1017 MPa,同时保持超50%压缩应变。与TC4和铸态(Ti_(60)Cr_(30)Nb_(10))_(95)A_(l5)合金相比,均匀态(Ti_(60)Cr_(30)Nb_(10))_(95)A_(l5)合金表现出更优异的耐腐蚀性能,这主要归因于均匀的显微组织与化学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熵合金 轻质合金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腐蚀行为
下载PDF
铜基偏晶合金的研究现状
5
作者 赵小军 姜玉祥 +7 位作者 翟鹏远 李峰诚 李艳苗 蔡圳阳 钟琦 孙洋洋 肖来荣 刘赛男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49,共25页
铜基偏晶合金(Cu-Co、Cu-Fe、Cu-Cr等)具有优异的电、磁、力学等特性,受到国内外材料科学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在制备过程中,铜基偏晶合金由于发生液相分离行为并形成严重的偏析组织现象,被称为不混溶合金。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寻求使... 铜基偏晶合金(Cu-Co、Cu-Fe、Cu-Cr等)具有优异的电、磁、力学等特性,受到国内外材料科学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在制备过程中,铜基偏晶合金由于发生液相分离行为并形成严重的偏析组织现象,被称为不混溶合金。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寻求使铜基偏晶合金组织均匀的制备方法,然而近期研究表明,偏析组织异质结构的强度-韧性协同作用有利于提高材料的韧性,这为铜基偏晶合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对铜基偏晶合金的液相分离和偏析组织形成机理的理论研究成果(包括液相分离组织结构演变、液相分离热力学以及第二相液滴形核生长动力学研究),归纳了目前主流的改善偏析组织方法(包括微合金化法、快速凝固法和激光成形法),阐述了铜基偏晶合金因液相分离特性产生的双相复合微观组织结构的强度-韧性协同作用,最后对铜基偏晶合金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合金 偏晶合金 液相分离 偏析组织 强度-韧性协同作用
下载PDF
熔体过热度对Zr基非晶合金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
6
作者 张香云 张博循 +1 位作者 肖才云 袁子洲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3-107,共5页
采用吸铸法制备Zr_(70)Cu_(13.5)Ni_(8.5)Al_(8)非晶合金,采用同步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万能试验机对非晶合金显微结构进行表征和力学性能测试,并利用XRD和SEM对试样的相组成和剪切带观察。研究发现:随着吸铸功率增加,热稳定性、玻璃... 采用吸铸法制备Zr_(70)Cu_(13.5)Ni_(8.5)Al_(8)非晶合金,采用同步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万能试验机对非晶合金显微结构进行表征和力学性能测试,并利用XRD和SEM对试样的相组成和剪切带观察。研究发现:随着吸铸功率增加,热稳定性、玻璃形成能力不断提高;Zr_(70)Cu_(13.5)Ni_(8.5)Al_(8)非晶合金的锯齿流变现象越明显,综合力学性能越好,其中吸铸功率8 kW时,试样的屈服强度、抗压强度和塑性达到最值,室温综合力学性能最好,且剪切带分布情况最好,但是继续提高吸铸功率,力学性能反而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热度 金属玻璃 显微组织 玻璃形成能力
下载PDF
喷丸对CoCrFeMnNi高熵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高玉魁 郑翔元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4-19,共6页
愈发严苛的服役环境对高熵合金未来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提出更高要求,喷丸强化技术能够细化晶粒,改善材料表面完整性及疲劳性能,研究了喷丸强化对CoCrFeMnNi高熵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选用陶瓷丸进行喷丸强化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 愈发严苛的服役环境对高熵合金未来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提出更高要求,喷丸强化技术能够细化晶粒,改善材料表面完整性及疲劳性能,研究了喷丸强化对CoCrFeMnNi高熵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选用陶瓷丸进行喷丸强化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量了表面残余应力,并对试样进行了旋转弯曲疲劳试验。结果表明,喷丸强化在CoCrFeMnNi高熵合金表面引入了残余压应力,最大值为437 MPa。450 MPa下,CoCrFeMnNi高熵合金寿命延长至原始试样寿命12倍左右,疲劳极限从245 MPa提升至400 MPa,疲劳寿命得到显著提升。此外,喷丸强化处理改变了高熵合金试样的裂纹萌生位置,喷丸试样的疲劳裂纹萌生于材料表面的下表层,原始试样的疲劳裂纹则起始于材料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CrFeMnNi高熵合金 喷丸 残余应力 疲劳寿命 疲劳极限
下载PDF
基于超声强化研磨加工的GH4099合金耐磨服役性能提升研究
8
作者 刘晓初 唐荟 +3 位作者 林子顺 谢智铭 殷浚彬 梁忠伟 《机电工程技术》 2024年第7期13-17,共5页
GH4099合金具有优异的高温热稳定性、高温力学性能和高温抗蠕变性能,用于航空发动机涡轮盘和涡轮叶片的制造,常处于高温、重载、高频的工作环境,但因耐磨服役性能差导致其使用寿命较短。通过超声强化研磨加工技术对GH4099合金分别进行0... GH4099合金具有优异的高温热稳定性、高温力学性能和高温抗蠕变性能,用于航空发动机涡轮盘和涡轮叶片的制造,常处于高温、重载、高频的工作环境,但因耐磨服役性能差导致其使用寿命较短。通过超声强化研磨加工技术对GH4099合金分别进行0、3、6、9 min的加工,实现其耐磨服役性能提升。采用超声强化研磨加工技术对GH4099合金板表面进行不同时间的加工处理,并对加工前后的截面显微硬度、金相组织以及表面形貌进行分析。同时,通过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对加工前后的试样耐磨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加工时间的增加,材料表面显微硬度逐渐增大,最大为432.83 HV,比未加工试样增加43.8%。当加工时间为6 min时,GH4099合金试样的摩擦系数为0.47,磨损率为5.78×10^(-14)m^(3)/(N·m),与未加工试样相比,分别降低24.2%、68.59%,表明超声强化研磨可有效提升GH4099合金耐磨服役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强化研磨 耐磨损性能 GH4099 表面强化 摩擦磨损试验
下载PDF
变形量对(CoNiV)97Al_(3)中熵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程军 《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 CAS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高强度和高塑性的中熵合金,相较于传统合金能够满足更多的实际应用。通过在CoNiV合金中掺入微量Al,经过退火处理来提高其力学性能。制备了不同Al含量的铸态(CoNiV)_(100-x)Al_(x)(x为1、2、3、4、5,原子分数/%)合金。采用万能试验机、... 高强度和高塑性的中熵合金,相较于传统合金能够满足更多的实际应用。通过在CoNiV合金中掺入微量Al,经过退火处理来提高其力学性能。制备了不同Al含量的铸态(CoNiV)_(100-x)Al_(x)(x为1、2、3、4、5,原子分数/%)合金。采用万能试验机、维氏硬度计、X射线衍射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退火温度、Al含量及拉伸变形量对合金力学性能、显微组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Al含量的增加,合金的伸长率提升到30%以上,维氏硬度从755.8降低到375.6。经过1000℃退火处理后的合金达到更高的强度-塑性平衡,伸长率可达到35%以上,拉伸屈服强度较高(超过950 MPa)。实验选择(CoNiV)_(97)Al_(3)(Al3)中熵合金作为研究对象,将系统分析拉伸变形量(50%、100%)对Al3合金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Al3合金在拉伸变形过程中,位错滑移主导变形,孪晶增加位错存储量,促进位错滑移堆积,该合金变形-断裂过程的主要为位错与孪晶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熵合金 热处理 变形量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TiC对Fe_(55)Nb_(15)Ti_(15)Ta_(15)合金非晶形成能力、微观组织及热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唐翠勇 谢文彬 +2 位作者 邹泽昌 孙珍军 陈学永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90,共7页
铁基非晶合金存在非晶形成能力低、室温塑性差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基于“近混合焓+有效原子尺寸差”非晶合金成分设计理念设计了Fe_(55)Nb_(15)Ti_(15)Ta_(15)全金属组元粉末,采用机械合金化球磨工艺成功制备出非晶... 铁基非晶合金存在非晶形成能力低、室温塑性差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基于“近混合焓+有效原子尺寸差”非晶合金成分设计理念设计了Fe_(55)Nb_(15)Ti_(15)Ta_(15)全金属组元粉末,采用机械合金化球磨工艺成功制备出非晶态合金粉末,并研究了TiC陶瓷粉末的加入对Fe_(55)Nb_(15)Ti_(15)Ta_(15)合金粉末非晶形成能力、微观形貌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Fe_(55)Nb_(15)Ti_(15)Ta_(15)合金粉末具有较好的非晶形成能力和热稳定性,TiC陶瓷粉末均匀稳定的分布于Fe_(55)Nb_(15)Ti_(15)Ta_(15)非晶合金粉末中。添加质量分数15%TiC陶瓷粉末延缓了球磨过程中Fe_(55)Nb_(15)Ti_(15)Ta_(15)合金粉末的合金化和非晶化进程,降低了热稳定性,使得球磨后粉末粒度变小,分布范围变宽。该项工艺可制备出具有较大室温塑性的大块铁基非晶合金原始粉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合金 机械合金化 形成能力 微观组织 热稳定性
下载PDF
中心刚体-形状记忆合金层合功能梯度梁的动力学特性研究
11
作者 刘晓雪 《木工机床》 2024年第3期15-22,共8页
文章对中心刚体-形状记忆合金层合功能梯度梁系统在平面内作大范围运动进行动力学特性研究。SMA层采用多项式的形状记忆合金的本构模型和假设的层合部分的功能梯度分布,在考虑横向变形引起纵向变形的非线性耦合量。采用假设模态法对SMA... 文章对中心刚体-形状记忆合金层合功能梯度梁系统在平面内作大范围运动进行动力学特性研究。SMA层采用多项式的形状记忆合金的本构模型和假设的层合部分的功能梯度分布,在考虑横向变形引起纵向变形的非线性耦合量。采用假设模态法对SMA层合FGM梁系统进行离散,运用第二类Lagrange方程推导得到系统高次刚柔耦合模型,编写软件程序进行动力学仿真。研究了形状记忆合金层的在不同功能梯度下温度对动力学特性的影响以及不同温度下增加SMA层厚度对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和SMA层厚度对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功能梯度材料 刚柔耦合 动力学仿真
下载PDF
Fe对Ni-Mn-Ga合金微丝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艳芬 李爽 +2 位作者 郎子锐 马梓轩 刘晓华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2-191,共10页
以Ni-Mn-Ga合金微丝为基础分析Fe元素掺杂前后对合金微丝的形状记忆效应的变化。用真空磁控钨极电弧熔炼炉制备Ni-Mn-Ga-Fe合金,并用高真空精密熔体抽拉设备将母合金制备成微丝。采用EDS能谱分析仪、DSC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XRD、DMA动... 以Ni-Mn-Ga合金微丝为基础分析Fe元素掺杂前后对合金微丝的形状记忆效应的变化。用真空磁控钨极电弧熔炼炉制备Ni-Mn-Ga-Fe合金,并用高真空精密熔体抽拉设备将母合金制备成微丝。采用EDS能谱分析仪、DSC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XRD、DMA动态机械分析仪,研究Fe元素掺杂Ni-Mn-Ga合金微丝后的物相、马氏体相变行为、微丝的形状记忆效应。结果表明,Ni-Mn-Ga-Fe合金微丝显示的是四方结构马氏体相和面心立方结构奥氏体相的混合相,对微丝采用步进式阶梯有序化热处理,有序化热处理能有效降低微丝内部缺陷,释放内应力,细化微丝内部晶粒,收缩晶格体积,马氏体孪晶界面更加平直,孪晶面更易移动,微丝的伸长率提高。在258 K下对制备态Ni-Mn-Ga-Fe合金微丝进行单程形状记忆的测试,拉伸到350 MPa后卸载到0 MPa,随后将微丝升温到奥氏体态后,应变恢复率为78.75%,而在289K对有序化热处理态Ni-Mn-Ga-Fe合金微丝进行单程形状记忆测试,应变恢复率达到100%。在126 MPa和240 MPa下分别对有序化热处理态三元Ni-Mn-Ga合金微丝和Ni-Mn-Ga-Fe合金微丝进行恒应力拉伸,两种微丝双程形状恢复能力均接近100%,但Ni-Mn-Ga-Fe合金微丝在发生形变时的弹性应变储能略高于Ni-Mn-Ga合金微丝。Fe的加入使得到的合金微丝的力学性能高于传统三元形状记忆合金微丝;制备态下和热处理态的Ni-Mn-Ga-Fe合金微丝的马氏体相变温度较Ni-Mn-Ga合金微丝分别提高6.0 K和11.5 K,热滞分别降低6.7 K和1.5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Ni-Mn-Ga铁磁合金微丝 马氏体相变 形状记忆效应
下载PDF
Ti_(x)NbMoTaW系高熵合金性能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被引量:1
13
作者 彭超 赵勇 +3 位作者 张芳 龙旭 林金保 常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41-248,共8页
NbMoTaW合金是目前研究极广泛的难熔高熵合金之一,具有高熵合金高强度、高硬度、耐磨损的优异性能,但其韧性塑性较差,极大影响了其在工程中的应用。本研究在NbMoTaW合金中添加不同比例的Ti元素以提高该合金的塑韧性,通过相形成参数计算... NbMoTaW合金是目前研究极广泛的难熔高熵合金之一,具有高熵合金高强度、高硬度、耐磨损的优异性能,但其韧性塑性较差,极大影响了其在工程中的应用。本研究在NbMoTaW合金中添加不同比例的Ti元素以提高该合金的塑韧性,通过相形成参数计算确定了Ti_(x)NbMoTaW系合金的相结构为固溶体相,运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合金晶格常数、基态能量、形成能及焓变值,分析了合金结构稳定性。通过计算合金不同Ti含量时弹性常数、弹性模量、B/G、泊松比ν、柯西压C_(12)-C_(44)等参数研究了合金弹性性质的变化规律。最后对电子态密度分析得知,合金体系成键共价性降低,金属键增强,弹性性质和态密度的结果表明添加Ti有助于该合金韧性的提高。此研究可为设计、改善难熔高熵合金性能提供一定设计思路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熔高熵合金 第一性原理计算 结构分析 力学性能 Ti_(x)NbMoTaW
下载PDF
共晶高熵合金C_(x)CoCr_(3)Fe_(5)Ni强度-韧性协同效应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思睿 张继峰 朱和国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4期1204-1213,共10页
通过真空感应熔炼制备C_(x)CoCr_(3)Fe_(5)Ni(x=0,0.1,0.2和0.3,摩尔分数)高熵合金(HEAs),研究碳含量对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随着碳含量的增加,合金相结构由FCC+BCC双相结构转变为M_(23)C_(6)碳化物和FCC相的共晶结构。与CoCr_(3)... 通过真空感应熔炼制备C_(x)CoCr_(3)Fe_(5)Ni(x=0,0.1,0.2和0.3,摩尔分数)高熵合金(HEAs),研究碳含量对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随着碳含量的增加,合金相结构由FCC+BCC双相结构转变为M_(23)C_(6)碳化物和FCC相的共晶结构。与CoCr_(3)Fe_(5)Ni基体合金(屈服强度307.5 MPa、极限抗拉强度646.5MPa以及伸长率55.4%)相比,C_(0.2)CoCr_(3)Fe_(5)Ni共晶HEA的屈服强度(378.9MPa)、极限抗拉强度(837.1MPa)和伸长率(56.1%)均显著提高。该合金力学性能的提高主要归因于碳合金化所引起的间隙固溶强化和特殊的共晶结构带来的第二相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 M_(23)C_(6)碳化物 共晶组织 力学性能 强化机制
下载PDF
一种能温和产氢且具有高活性保持能力的Al-Bi-Zn基复合粉体
15
作者 王翠萍 余方拯 +6 位作者 黄岩 王明帅 邓睿 郭毅慧 张锦彬 杨水源 刘兴军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5期1427-1440,共14页
通过相图计算和气体雾化的方法,设计并制备Al-10Bi-7Zn和Al-10Bi-7Zn-1.5X (X:Cu, Fe, Ni)(质量分数,%)复合粉体。研究Cu、Fe和Ni对Al-Bi-Zn基复合粉体水解制氢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能量色散谱(EDS... 通过相图计算和气体雾化的方法,设计并制备Al-10Bi-7Zn和Al-10Bi-7Zn-1.5X (X:Cu, Fe, Ni)(质量分数,%)复合粉体。研究Cu、Fe和Ni对Al-Bi-Zn基复合粉体水解制氢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能量色散谱(EDS)分析对粉体的组成和形貌进行表征。水解制氢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添加Cu、Fe或Ni可以改变Al-10Bi-7Zn三元合金复合粉体的制氢速率,并且提高其抗氧化性能。在四元复合粉体体系中,Al-10Bi-7Zn-1.5Ni表现出最佳的制氢性能,在60℃下与蒸馏水反应时,500 min内的产氢率为75.3%(954.1 m L/g),在储存7 d后(30℃,相对湿度60%),1500 min内保持57.9%(733.7 m L/g)的产氢率。此外,机理研究表明,在Al-Bi-Zn基复合粉体中添加Cu、Fe或Ni可以稳定Al基体,抑制复合粉体在空气中的开裂,保持粉体的高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气雾化 水解反应 制氢 抗氧化
下载PDF
储氢材料虚拟仿真实验的设计与教学实践
16
作者 卢洋藩 肖学章 +2 位作者 刘芙 程逵 陈立新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3-386,共4页
针对固态储氢材料制备及性能测试线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时间、空间和深度限制,设计建设了虚拟仿真实验。实验内容包含一类材料、两个体系、两类制备技术、三种性能测试方法,并且结合动画展示材料内部原子级别的反应机理,既让学生亲自体... 针对固态储氢材料制备及性能测试线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时间、空间和深度限制,设计建设了虚拟仿真实验。实验内容包含一类材料、两个体系、两类制备技术、三种性能测试方法,并且结合动画展示材料内部原子级别的反应机理,既让学生亲自体验、直接观察每一步实验过程,又能深入理解实验机理,实现了多个维度的以虚补实和探究型的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提升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材料 材料制备 吸放氢动力学 放氢热力学 虚拟仿真 实验教学
下载PDF
构建方向对激光粉床熔化NiTi记忆合金微观组织和功能特性的影响
17
作者 王成 李昊航 +3 位作者 陈捷 赵昆 崔立山 郝世杰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017-11023,共7页
在激光粉床熔化(LPBF)技术制造三维金属构件过程中,构建方向导致的热历史差异可能会引起晶粒形态、缺陷数量和相组成的变化,从而影响构件的力学性能和功能特性。探讨了0°、45°和90°3种构建方向对NiTi形状记忆合金微观组... 在激光粉床熔化(LPBF)技术制造三维金属构件过程中,构建方向导致的热历史差异可能会引起晶粒形态、缺陷数量和相组成的变化,从而影响构件的力学性能和功能特性。探讨了0°、45°和90°3种构建方向对NiTi形状记忆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XRD)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了LPBF制备NiTi合金的微观组织和相变行为,并通过变温拉伸测试评估了NiTi合金在马氏体和奥氏体状态下的力学性能和功能特性。结果表明,0°、45°和90°样品的熔池类型分别为传导模式、混合模式和匙孔模式。在室温和100℃下,0°、45°和90°样品的拉伸应变分别为10.5%/8.5%、17%/11%和9.5%/5.5%。在室温下拉伸6%后,3组样品的可恢复应变分别为3.3%、3.4%和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I形状记忆合金 激光粉床熔化 构建方向 相变行为 拉伸性能
下载PDF
基于增材制造的原位合金化制造方法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马军 贾文鹏 +2 位作者 李烨 贾亮 金峰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150,共9页
基于增材制造的原位合金化方法是利用激光或电子束将多种元素粉或多种预合金粉的混合粉末熔化,使材料同时进行合金化和致密化的一种成本低廉、快速高效的开发新材料的方法,已经在高熵合金开发、新型生物医用合金打印件开发等领域得到初... 基于增材制造的原位合金化方法是利用激光或电子束将多种元素粉或多种预合金粉的混合粉末熔化,使材料同时进行合金化和致密化的一种成本低廉、快速高效的开发新材料的方法,已经在高熵合金开发、新型生物医用合金打印件开发等领域得到初步应用。总结了混合粉末的形貌、粒径、高熔点粉末含量及粉末混合技术对原位合金化打印件性能的影响的研究结果。研究表明,混合粉末的颗粒级配需要同时保证元素混合均匀性和粉末流动性,才能保证原位合金化打印效果。激光功率、束斑直径、重熔工艺等打印参数对熔池几何特征影响很大,继而也强烈影响原位合金化的效果。熔池深度越大,越能保证打印过程中的层间重熔,促进元素均匀,但过深的熔池会造成孔隙。还介绍了基于原位合金化打印制备具有成分波动或成分梯度的合金材料的研究进展。原位合金化工艺本身固有的成分不均匀性有助于制备成分不均匀的合金,从而获得具有双相结构的打印件,这是基于预合金粉打印无法得到的。基于多材料及多相流模型,原位合金化粉床激光熔融过程的数值模型也被研究者建立,模拟得出的原位合金化的增材制造工艺优化参数与针对预合金粉打印的差别很大。最后对增材制造原位合金化技术的应用前景和面临的挑战作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合金化 增材制造 混合粉末 熔池 均匀性
下载PDF
船用金属氢化物储氢技术研究综述
19
作者 胡磊 李勃成 +1 位作者 袁裕鹏 童亮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47,共16页
金属氢化物储氢是一种基于化学吸收原理的氢气储存方法,具有高体积储氢密度和高安全性的特点,在船舶储氢领域的应用潜力备受关注。在此背景下,对于金属氢化物储氢技术在船舶上的应用,有着材料性能、反应器性能、热管理系统、成本等一系... 金属氢化物储氢是一种基于化学吸收原理的氢气储存方法,具有高体积储氢密度和高安全性的特点,在船舶储氢领域的应用潜力备受关注。在此背景下,对于金属氢化物储氢技术在船舶上的应用,有着材料性能、反应器性能、热管理系统、成本等一系列有待研究的问题。首先,对金属氢化物储氢技术进行归纳,总结梳理金属氢化物的工作原理及材料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介绍金属氢化物在船舶上的应用情况;然后,结合氢能船舶的应用环境及需求,分析金属氢化物储氢技术在船舶上应用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并以满足氢能船舶对氢气储量和放氢速率要求为目标,介绍船用金属氢化物储氢系统的研究,包括储氢系统性能研究、储氢反应器结构、反应器结构优化、耦合船舶燃料电池的热管理系统和储氢系统设计思路;最后,结合上述研究内容,对船用金属氢化物储氢系统的研究方向进行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储氢 金属氢化物 储氢性能 反应器设计 热管理
下载PDF
Ti元素对Zr_(55)Cu_(30)Al_(10)Ni_(5)非晶合金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李春玲 李绍冰 +2 位作者 李晓诚 李春燕 寇生中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021-8026,共6页
以Zr_(55)Cu_(30)Al_(10)Ni_(5)为基础合金,研究了Ti元素添加对合金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Ti元素能提高Zr_(55)Cu_(30)Al_(10)Ni_(5)合金的热稳定性和非晶形成能力,随着Ti元素含量(x=0,0.5,1,1.5,2,2.5)的... 以Zr_(55)Cu_(30)Al_(10)Ni_(5)为基础合金,研究了Ti元素添加对合金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Ti元素能提高Zr_(55)Cu_(30)Al_(10)Ni_(5)合金的热稳定性和非晶形成能力,随着Ti元素含量(x=0,0.5,1,1.5,2,2.5)的增加,Zr_(55)Cu_(30)Al_(10)Ni_(5)非晶合金热稳定先增大后减小,当x=2时,非晶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最强。Ti的适量添加也有利于提高Zr_(55)Cu_(30)Al_(10)Ni_(5)试样硬度、压缩断裂强度和塑性变形能力;当x=2时,非晶合金的硬度达到533.56,随Ti元素含量的增加,非晶合金强度、塑性先增大后减小;当x=0.5时,非晶合金的断裂强度为2111 MPa,塑性为5.02%,是不添加Ti元素的非晶合金塑性的1.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合金 非晶形成能力 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