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衬套型工件数字化焊接工序实施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耿艳旭 吕磊 汪明锐 《黑龙江科学》 2021年第18期100-101,共2页
为充分发挥数字化施工技术的重要作用,缩短生产工期,提高生产效率,分析了大型衬套型工件模块施工工艺流程及车间预制的工艺工序,即钢板下料、拼接、组对等焊接工序的优化过程,以提高产品质量,提供安全的施工环境,实现企业高效率高效益... 为充分发挥数字化施工技术的重要作用,缩短生产工期,提高生产效率,分析了大型衬套型工件模块施工工艺流程及车间预制的工艺工序,即钢板下料、拼接、组对等焊接工序的优化过程,以提高产品质量,提供安全的施工环境,实现企业高效率高效益的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衬套型工件 数字化焊接 工序 下料 对接焊 拼接
下载PDF
Ti/Al异种金属微电阻点焊接头力学性能及显微组织 被引量:3
2
作者 高原 陈玉华 +1 位作者 占字林 王善林 《精密成形工程》 2018年第4期90-95,共6页
目的对0.2 mm厚的TC4和2A12薄板进行微电阻点焊研究,并确定最佳工艺参数。方法通过测量接头剪切强度以及观察接头横截面形貌,研究工艺参数对接头拉剪力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点焊接头的连接特征及断裂行为进行深入研究,借助... 目的对0.2 mm厚的TC4和2A12薄板进行微电阻点焊研究,并确定最佳工艺参数。方法通过测量接头剪切强度以及观察接头横截面形貌,研究工艺参数对接头拉剪力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点焊接头的连接特征及断裂行为进行深入研究,借助金相显微镜对接头微观组织进行分析。结果焊接时间对接头的抗拉剪力没有显著影响,当焊接电流为4.2 k A,电极压力为110 N,焊接时间为10 ms时,取得最大剪切强度125.82 N。接头有两种断裂方式,分别为沿熔核中心断裂和纽扣状断裂。沿熔核中心断裂的断口呈现脆性断裂的特征,钮扣状断裂的断口熔核中心处呈韧性断裂特征,其热影响区呈脆性断裂特征。结论实现了Ti/Al薄板的微电阻点焊,并通过改变工艺参数获得良好的剪切性能。观察焊缝的显微组织发现,远离熔核中心、靠近铝母材侧的区域,由于铝侧母材散热较好,组织为等轴晶以及细小的柱状晶,晶粒较小。靠近熔核中心的区域为组织较为粗大的柱状枝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金属 微电阻点焊 力学性能
下载PDF
Ti/Al异种金属微电阻点焊接头的形成过程及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高原 邓怀波 陈玉华 《精密成形工程》 2018年第5期50-53,共4页
目的对0.2 mm厚的TC4和2A12薄板进行微电阻点焊研究,分析其接头的形成过程及形成机理。方法通过EDS以及微区XRD等测试手段对熔核与母材界面各区域进行分析,研究界面处的元素扩散以及成分分布。结果对熔核与界面进行EDS线扫描可以发现,... 目的对0.2 mm厚的TC4和2A12薄板进行微电阻点焊研究,分析其接头的形成过程及形成机理。方法通过EDS以及微区XRD等测试手段对熔核与母材界面各区域进行分析,研究界面处的元素扩散以及成分分布。结果对熔核与界面进行EDS线扫描可以发现,熔核内部区域Ti,Al含量比较均匀,说明熔核内部的元素扩散较为充分。熔核与铝侧母材界面处的针状化合物经过分析,推测其主要成分为Ti-Al金属间化合物。熔核内部的主要成分为Al_3Ti金属间化合物。熔核与Ti侧母材界面处生成了AlTi_3和AlTi_2金属间化合物。结论熔核内部以及熔核与母材交界处均生成了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接头形成过程基本可以分为"固相连接"、"钎焊连接"、"熔化连接"、"熔核的形成与长大"4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金属 微电阻点焊 机理研究
下载PDF
浅议钢熔模铸件中残留铝的合理含量 被引量:1
4
作者 潘玉洪 《凿岩机械气动工具》 2012年第3期30-33,共4页
通过对结构钢熔模铸件化学成分中的残留铝的实验分析,提出了工频炉(酸性炉衬)熔炼中残留铝的合理含量,以及如何控制残留铝的含量。对编制熔模铸钢件通用技术条件,或指导生产有一定的实际作用。
关键词 熔模铸件 残留铝 铸件断裂 标准修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