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钛合金的高温渗氧行为 被引量:10
1
作者 马红岩 王茂才 +1 位作者 冯瑞亮 魏政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5,共5页
采用SEM、EPMA、XRD及显微硬度计对 3种钛合金TA2、TB5及TC1 1的高温渗氧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同一条件下 ,纯钛 (TA2 )的氧化膜较薄 ;β钛合金 (TB5 )形成较厚的氧化膜 ,有贫铝区形成 ;α/ β双相钛合金 (TC1 1 )的氧化膜很薄且... 采用SEM、EPMA、XRD及显微硬度计对 3种钛合金TA2、TB5及TC1 1的高温渗氧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同一条件下 ,纯钛 (TA2 )的氧化膜较薄 ;β钛合金 (TB5 )形成较厚的氧化膜 ,有贫铝区形成 ;α/ β双相钛合金 (TC1 1 )的氧化膜很薄且致密。 3种钛合金中均存在较厚的氧在α相中的扩散固溶层且显微硬度得到提高。 3种钛合金的氧化动力学曲线均呈抛物线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组织 钛合金 渗氧 固溶 氧化膜
下载PDF
复合铸锭包覆铸造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2
作者 韩星 邵博 +1 位作者 张海涛 崔建忠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69-973,978,共6页
建立了一个用来描述4045/3003复合铸锭包覆铸造过程的数学模型,对包覆铸造过程中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计算,重点针对铸造速度对流场、温度场的影响规律,并将计算结果和实验测温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适当提高铸造速度有利于两种... 建立了一个用来描述4045/3003复合铸锭包覆铸造过程的数学模型,对包覆铸造过程中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计算,重点针对铸造速度对流场、温度场的影响规律,并将计算结果和实验测温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适当提高铸造速度有利于两种合金的复合,但是铸造速度过大时,导致芯材支撑层厚度太薄、温度太高,以致复合界面处发生重熔,复合失败,为保证包覆铸造过程的顺利进行,较为合理的铸造速度应为100 mm/min.计算结果和实验测温结果存在良好的对应关系,微观组织表明两种合金的结合是一种冶金结合,模拟结果可有效预测界面复合成功与否,对进一步优化包覆铸造工艺方案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覆铸造 数值模拟 复合界面 铸造速度 冶金结合
下载PDF
低压沉积-微弧氧化制备钛金属HA-TiO_2复合膜层 被引量:1
3
作者 时惠英 李育磊 蒋百灵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4-68,共5页
采用低压沉积-微弧氧化法,在钛金属表面直接制备了具有生物活性的HA-TiO2复合膜层,通过XRD和SEM分别分析了膜层的相结构和表面形貌,探讨了沉积参数对膜层中HA含量与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压沉积处理是微弧氧化法制备HA-TiO2复合... 采用低压沉积-微弧氧化法,在钛金属表面直接制备了具有生物活性的HA-TiO2复合膜层,通过XRD和SEM分别分析了膜层的相结构和表面形貌,探讨了沉积参数对膜层中HA含量与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压沉积处理是微弧氧化法制备HA-TiO2复合膜层的必要条件;复合膜层主要由金红石型和锐钛矿型TiO2及HA组成,HA以白色团簇状存在于膜层之中,或粘附在陶瓷层表面,膜层中的HA含量随电解液中HA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随HA含量增加,膜层孔洞明显增加;沉积电压从30V增加至120V,HA含量增加;沉积时间超过15min,HA含量增加趋于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弧氧化 低压沉积 钛合金 羟基磷灰石
下载PDF
硅钨杂多化合物的复配缓蚀剂及其缓蚀机理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士荣 方孔润 《腐蚀与防护》 CAS 1998年第5期214-216,229,共4页
通过旋转挂片试验,对硅钨杂多化合物的复配缓蚀剂进行了缓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Na_8[Siw_(11)O_(39)]-ZnCl_2复配缓蚀剂具有良好的缓蚀性能,Na_8[SiW_(11)O_(39)]-ZnCl_2-葡萄糖酸钠复配缓蚀剂具有优良的缓蚀性能。通过极化曲线和光电... 通过旋转挂片试验,对硅钨杂多化合物的复配缓蚀剂进行了缓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Na_8[Siw_(11)O_(39)]-ZnCl_2复配缓蚀剂具有良好的缓蚀性能,Na_8[SiW_(11)O_(39)]-ZnCl_2-葡萄糖酸钠复配缓蚀剂具有优良的缓蚀性能。通过极化曲线和光电子能谱初步探讨了缓蚀剂的作用机理。它们是阳极型缓蚀剂,zn^(2+)的主要作用是在金属表面快速成膜,硅钨杂多化合物的作用不仅在金属表面,而且在次表面也起成膜作用,并且存在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蚀剂 硅钨杂多酸 缓蚀 复配缓蚀剂 配方
下载PDF
基于双串口单片机的螺旋管外形参数测量数据终端系统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开金 陈强 +1 位作者 张勇 董培臣 《焊管》 2005年第5期35-39,共5页
螺旋管的周长、直径等参数对于螺旋管的质量非常重要。详细论述了一种用于螺旋管外形参数在线测量的数据终端系统。该系统采用双串口单片机作为控制器,使用串口1发送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指令并接收PLC的数据,使用串口2将数据保存在U盘... 螺旋管的周长、直径等参数对于螺旋管的质量非常重要。详细论述了一种用于螺旋管外形参数在线测量的数据终端系统。该系统采用双串口单片机作为控制器,使用串口1发送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指令并接收PLC的数据,使用串口2将数据保存在U盘,并具有计算、显示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处理 双串口 螺旋管 测量 外形参数
下载PDF
斯太尔摩控制冷却线性能预报系统 被引量:2
6
作者 余万华 卿俊峰 +2 位作者 王琨 刘勇 王绍斌 《金属制品》 2007年第2期35-37,共3页
介绍高速线材控冷段温度及系统性能,系统采用隐式有限差分方法计算生产过程中温度的演变及最终产品的各项性能,由于模型藕合了钢种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可预测相变热及相变区间,为新钢种开发及生产工艺的优化提供直接帮助。
关键词 高速线材 控制冷却 模拟系统
下载PDF
热障涂层系统的热梯度机械疲劳应力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杨舟 陈国锋 +1 位作者 李长鹏 雒建斌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0-137,共8页
基于IN738高温合金基体上涂覆的热障涂层系统(Thermal barrier coating system,TBCs),分析热循环和热梯度机械疲劳加载条件下涂层的应力分布及演变。通过有限元分析研究了热生长氧化层(Thermally growth oxidation,TGO)的应力分布,以预... 基于IN738高温合金基体上涂覆的热障涂层系统(Thermal barrier coating system,TBCs),分析热循环和热梯度机械疲劳加载条件下涂层的应力分布及演变。通过有限元分析研究了热生长氧化层(Thermally growth oxidation,TGO)的应力分布,以预测不同载荷作用下TBCs的失效行为。结果可知,在热循环的基础上施加应变载荷会造成TGO应力性质及大小的改变。只施加温度载荷,在加热过程中TGO/粘结层(Bond coat,BC)界面波峰位置会承受轴向较大的拉伸应力,裂纹多会在此处萌生,且以层间开裂的方式失效。而在温度与机械载荷的共同作用下,冷却过程中会承受较大的拉伸应力,显著增大的轴向应力与径向应力共同作用,使垂直于TGO/BC界面的裂纹沿着界面方向扩展,从而造成陶瓷层(Top coat,TC)剥落。进一步对比分析了同相和反相加载时的应力分布,结果表明反相加载时一次循环周期内会产生拉伸平均应力,更易发生TBCs的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热机械疲劳 应力分布
下载PDF
微型零件半固态反挤压数据采集装置的设计
8
作者 王俊园 于沪平 +1 位作者 陈少东 秦计生 《模具工业》 2012年第5期6-9,共4页
介绍了微型零件半固态反挤压成形工艺特点,设计了一套微型零件半固态反挤压数据采集装置,并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微型零件半固态反挤压数据采集装置实现了凸模载荷和位移数据的实时采集和温度的精确控制,经使用该装置对ZL101铝合金... 介绍了微型零件半固态反挤压成形工艺特点,设计了一套微型零件半固态反挤压数据采集装置,并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微型零件半固态反挤压数据采集装置实现了凸模载荷和位移数据的实时采集和温度的精确控制,经使用该装置对ZL101铝合金坯料进行半固态反挤压试验研究,验证了该数据采集装置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采集装置 微型零件成形 半固态 反挤压
下载PDF
切削过程刀具监测技术的发展概况
9
作者 刘晓东 诸乃雄 《上海机床》 1997年第3期38-41,共4页
随着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特别是柔性制造系统(FMS)技术的出现,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加工过程的在线监测。刀具破损在线监测是最早提出的研究方向。破损是刀具主要失效形式之一,特别是用脆性较大的刀具(如硬质合金、陶瓷刀具等)进行断续切... 随着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特别是柔性制造系统(FMS)技术的出现,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加工过程的在线监测。刀具破损在线监测是最早提出的研究方向。破损是刀具主要失效形式之一,特别是用脆性较大的刀具(如硬质合金、陶瓷刀具等)进行断续切削或者切削难加工材料时。刀具破损的在线识别可以降低或避免程度不同的损失,如工件报废、机床损环等。现在,有些刀具破损监测方法已经成熟,并用于生产中。后来人们又将目光放在刀具磨损的监测上。在切削过程中,刀具的磨损在所难免。刀具磨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变化较缓慢,在常规的操作工单机床加工时,工人可以根据机床的振动或噪声及切屑情况等估计刀具磨损的程度;在自动化加工过程中,则需要系统能够自动判断刀具的磨损程度并及时换刀,以避免由于刀具磨损量过大造成的加工质量下降或其他损失。由于刀具的破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削过程 刀具破损 在线监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