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8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QUID传感器的超导单通道磁力仪研制 被引量:1
1
作者 艾海明 蔡大鹏 +1 位作者 米旺 邓志安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5-88,共4页
针对地球物理勘探中高精度磁场信号测量与靶目标大小方位检测难题,本文基于SQUID传感器研制了一种超导单通道磁力仪。首先,介绍了超导磁力仪工作原理,重点设计了其总体结构框架、控制单元、XYZ单元、无磁杜瓦瓶和供电模块;然后,提出了... 针对地球物理勘探中高精度磁场信号测量与靶目标大小方位检测难题,本文基于SQUID传感器研制了一种超导单通道磁力仪。首先,介绍了超导磁力仪工作原理,重点设计了其总体结构框架、控制单元、XYZ单元、无磁杜瓦瓶和供电模块;然后,提出了自适应滤波算法用于抑制运动磁场噪声干扰,静磁学逆向求解算法用于反演靶目标大小及方位;最后,采用半径0.2 m的圆铁球和边长5 m的地表立方空洞体进行检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超导磁力仪稳定可靠并满足地下勘探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量子干涉器 磁力仪 磁通量子 逆向求解
下载PDF
道路平整度检测多源数据高精度同步采集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小宇 陈雪磊 《电子技术应用》 2024年第2期117-123,共7页
随着使用年限增加,道路出现了不平整等路面损坏情况,急需一种快速、有效的道路平整度检测设备对道路进行检测。设计了一种道路平整度检测多传感器数据同步采集系统,以FPGA为控制核心,利用GPS输出的NEMA数据和高稳晶振建立高精度的时间基... 随着使用年限增加,道路出现了不平整等路面损坏情况,急需一种快速、有效的道路平整度检测设备对道路进行检测。设计了一种道路平整度检测多传感器数据同步采集系统,以FPGA为控制核心,利用GPS输出的NEMA数据和高稳晶振建立高精度的时间基准,采用A/D采样的方式进行同步数据采集。为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数据采样的精度,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采用差分放大和抗混叠滤波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完成了多传感器数据高精度同步采集,时间同步精度为微秒级,能够为评价路面平整度提供高精度原始数据,具有数据采样精度高、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成本低等优点,已在武汉夕睿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的道路检测车上得到成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平整度检测 同步采集 FPGA 多传感器
下载PDF
NIM5驾驭氢钟守时能力分析
3
作者 王玉琢 徐倩 +2 位作者 刘昆 房芳 张爱敏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9-136,共8页
时间频率量值源头的独立自主是建设我国综合PNT体系的重要基础。为进一步评估基于我国国家秒长基准的原子时标守时能力,利用改进的有限脉冲响应钟差预测与频率调控方法,对激光冷却铯原子喷泉钟与氢钟的频差实测数据进行后处理,分别产生... 时间频率量值源头的独立自主是建设我国综合PNT体系的重要基础。为进一步评估基于我国国家秒长基准的原子时标守时能力,利用改进的有限脉冲响应钟差预测与频率调控方法,对激光冷却铯原子喷泉钟与氢钟的频差实测数据进行后处理,分别产生了自主型时标和溯源型时标。通过国际原子时合作链路将两个时标与协调世界时进行了长期比对实验,结果表明: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期间,两个时标的时间偏差均优于±4 ns、频率稳定度均优于8×10^(-16)/5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铯原子喷泉钟 秒长基准 原子时标 原子钟 驾驭算法
下载PDF
基于分数低阶协方差的阵列式超声波测风方法
4
作者 单泽彪 谢世娟 +2 位作者 刘小松 刘云清 王启万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82,共8页
考虑到当前基于时差法的超声波测风方法是间歇式测量,并且在脉冲噪声背景下测风精度较差,提出一种基于分数低阶协方差的阵列式超声波连续测风方法。该方法采用由一个发射超声波换能器和4个接收换能器组成的超声波测风阵列结构,依托该阵... 考虑到当前基于时差法的超声波测风方法是间歇式测量,并且在脉冲噪声背景下测风精度较差,提出一种基于分数低阶协方差的阵列式超声波连续测风方法。该方法采用由一个发射超声波换能器和4个接收换能器组成的超声波测风阵列结构,依托该阵列结构通过对其连续采样并进行分数低阶协方差运算处理以抑制脉冲冲击噪声的影响,然后结合多重信号分类算法即可实现风速风向的高精度连续测量。通过仿真对比实验和实际测量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及优越性,与其他超声波测风方法相比具有更强的噪声抑制能力及测风精度,在实测实验中风速和风向的测量误差分别为1.2%和2°,基本达到了超声波风速风向测量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式测风 脉冲噪声 ALPHA稳定分布 连续测风 分数低阶协方差
下载PDF
基于器件信息融合的双旋转惯导系统误差调制策略
5
作者 查峰 肖良芬 +2 位作者 童余德 林泓一 卜浩宇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7-205,共9页
目前,大型水面和水下载体一般安装两套旋转惯导系统(RINS),两套系统按相同的旋转调制策略独立运行,系统信息仅互为备份,缺乏有效融合。针对两台旋转惯导系统配置,开展基于器件信息深度融合的联合旋转调制策略研究,进一步提高系统精度。... 目前,大型水面和水下载体一般安装两套旋转惯导系统(RINS),两套系统按相同的旋转调制策略独立运行,系统信息仅互为备份,缺乏有效融合。针对两台旋转惯导系统配置,开展基于器件信息深度融合的联合旋转调制策略研究,进一步提高系统精度。不改变单套系统结构和编排的前提下,优化经典的单轴4位置旋转方案,联合设计两套系统惯性测量单元(IMU)的旋转策略和转停时序,确保任一时刻有一台惯导处于转停状态,在时序上对转停状态下的惯性测量单元输出(陀螺仪和加速度计)信息进行融合,减小因惯性测量单元转动与刻度系数误差和安装误差的耦合效应。误差特性的理论分析验证了联合调制策略的优势。仿真结果表明:在典型误差作用下,采用联合旋转调制策略的系统定位误差,由单套旋转惯导系统精度的2.3 n mile/72 h提高到0.7 n mile/7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导系统 旋转调制 信息融合 旋转策略
下载PDF
基于差分结构的地面核磁共振数据噪声压制技术
6
作者 张洋 王美婷 尚新磊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3,共8页
地面核磁共振(surfac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SNMR)技术是一种可直接定性定量探测地下水的非侵害式地球物理方法,已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探、地质灾害预警和环境检测等方面。但在实际应用中,复杂的环境噪声导致微弱的SNMR信号常常被淹... 地面核磁共振(surfac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SNMR)技术是一种可直接定性定量探测地下水的非侵害式地球物理方法,已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探、地质灾害预警和环境检测等方面。但在实际应用中,复杂的环境噪声导致微弱的SNMR信号常常被淹没,很难获取有效的SNMR信号。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分结构的SNMR数据噪声压制技术,采用两个接收线圈等距设置在发射线圈上下位置。这种分布可以实时抵消大部分环境噪声以及消除收发线圈耦合影响。理论建模和仿真结果验证了新方法能够有效压制噪声,并可靠获取到早期自由感应衰减(free induction decay,FID)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核磁共振 噪声压制 FID信号 消除收发耦合
下载PDF
基于高阶累积量ESPRIT算法的指数衰减正弦信号参数估计
7
作者 单泽彪 徐恩达 +1 位作者 张旭 刘小松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7-194,共8页
工程应用中环境噪声多表现为高斯有色噪声,而针对高斯白噪声进行处理的算法失效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斯色噪声环境中用于多分量衰减正弦信号频率和衰减因子估计的四阶累积量ESPRIT算法。首先,推导出四阶累积量与观测样本中的自相关矩阵和... 工程应用中环境噪声多表现为高斯有色噪声,而针对高斯白噪声进行处理的算法失效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斯色噪声环境中用于多分量衰减正弦信号频率和衰减因子估计的四阶累积量ESPRIT算法。首先,推导出四阶累积量与观测样本中的自相关矩阵和互相关矩阵之间的关系,求出其四阶累积量矩阵。其次,通过对四阶累积量进行广义特征值分解,根据广义特征值即可得到信号衰减因子和频率的估计值。最后对所提算法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在混合信噪比为0 dB时,所提算法针对多分量衰减正弦信号角频率和衰减因子的平均估计误差分别为0.002 0πrad和0.002 0。在高斯白噪声和高斯色噪声背景下与ESPRIT算法和Prony算法相比具有更强的噪声抑制能力和更高的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减正弦信号 高阶累积量 ESPRIT算法 衰减因子估计 频率估计
下载PDF
石墨烯/纳米银对Ag/AgCl海洋电场探测电极的改性机制研究
8
作者 李红霞 徐瑞昌 +1 位作者 辛颉 谢一戎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2-246,282,共6页
针对不同含量石墨烯/纳米银改性的Ag/AgCl电极分别进行交流阻抗、扫描电镜、吸水率和电位稳定性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石墨烯/纳米银含量的增加,改性Ag/AgCl电极的界面结构参数弥散系数C_(dl)-P增大,电容值C_(dl)-T减小,动力学特征参... 针对不同含量石墨烯/纳米银改性的Ag/AgCl电极分别进行交流阻抗、扫描电镜、吸水率和电位稳定性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石墨烯/纳米银含量的增加,改性Ag/AgCl电极的界面结构参数弥散系数C_(dl)-P增大,电容值C_(dl)-T减小,动力学特征参数电荷转移电阻R_(ct)先减小后增大。基于交流阻抗测试得到的电极动力学特征信息及界面结构信息与电极的扫描电镜、吸水率以及电位稳定性测试结果基本吻合。石墨烯/纳米银对Ag/AgCl电极的改性主要体现在提高电极的表面均匀性和导电性,但是降低了电极的孔隙率,这3个方面影响的协同作用反映了石墨烯/纳米银对Ag/AgCl电极改性的内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AgCl电极 石墨烯/纳米银 交流阻抗 电位稳定性 吸水率
下载PDF
基于多传感器的紧耦合三维室内定位与建图
9
作者 李春磊 陈久朋 +2 位作者 伞红军 李曰阳 彭真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1-131,共11页
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因其可以解决未知环境中的定位与地图构建问题,广泛应用于移动机器人领域。本文使用雷达、相机、IMU和轮式里程计提出了一种名为3D-MultiFus的SLAM方法。其中雷达-IMU-里程计子系统(Ls)快速构建全局地图的几何... 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因其可以解决未知环境中的定位与地图构建问题,广泛应用于移动机器人领域。本文使用雷达、相机、IMU和轮式里程计提出了一种名为3D-MultiFus的SLAM方法。其中雷达-IMU-里程计子系统(Ls)快速构建全局地图的几何结构,通过最小化点到平面误差估计系统位置状态。相机-IMU-轮式里程计子系统(Vs)可剔除被遮挡或深度不连续的特征点,以最小化帧间地图光度误差进一步估计位姿状态,并可实现子图中点云地图的着色渲染。IMU与里程计融合后的数据、雷达系统点到平面误差和相机系统中光度误差以基于误差状态的迭代卡尔曼方式(ESIKF)实现数据紧耦合,从而在保证精度和鲁棒性的同时,实现快速定位与建图。为了验证本文算法的定位与建图精度,布置了室内运动实验场景并将3D-MultiFus算法与相关算法比较。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3D-MultiFus算法完成一次数据处理需185 ms,在运行效率上优于其他算法。在复杂的室内场景下,长时间运行定位首末位置误差仅0.0856 m,3D-MultiFus移动机器人的全局地图精度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所构建的全局地图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证明了所提出算法能够在室内场景中稳健可靠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传感器 紧耦合 三维SLAM 基于误差状态的迭代卡尔曼 效率与精度
下载PDF
高精度小型经纬仪转轴锁紧机构结构设计
10
作者 王丹丹 张春林 +1 位作者 邓健 曹永刚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24年第4期34-36,共3页
随着光测设备对机动化、小型化的需求增多,受系统空间限制,原大型经纬仪的转轴锁紧机构复杂,占用空间大,加工难度大,并不适用小型经纬仪转轴锁紧。本文根据项目特点设计了小型经纬仪转轴锁紧结构,具有稳定性高、结构简单、加工难度小、... 随着光测设备对机动化、小型化的需求增多,受系统空间限制,原大型经纬仪的转轴锁紧机构复杂,占用空间大,加工难度大,并不适用小型经纬仪转轴锁紧。本文根据项目特点设计了小型经纬仪转轴锁紧结构,具有稳定性高、结构简单、加工难度小、占用空间小等特点,可以实现经纬仪在任意角度的转轴锁紧,实现凝视功能。其中对锁紧机构的组成与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阐述,经过计算选择核心零件的材料,实践结果表明了该结构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经纬仪 经纬仪转轴 锁紧机构 高精度测量
下载PDF
基于鲁棒马氏距离统计量的多源融合抗差估计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姜颖颖 潘树国 +1 位作者 孟骞 高旺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2-262,共11页
为了有效抵御复杂多变城市环境下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信号干扰、增强多源融合定位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鲁棒马氏距离的多源融合抗差估计方法。该方法在分析观测值故障传播特点以及典型方差膨胀抗差估计模型基础上,基于相邻新息序列... 为了有效抵御复杂多变城市环境下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信号干扰、增强多源融合定位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鲁棒马氏距离的多源融合抗差估计方法。该方法在分析观测值故障传播特点以及典型方差膨胀抗差估计模型基础上,基于相邻新息序列构造鲁棒马氏距离检验统计量。历史新息的引入能够提高系统观测冗余,同时不同观测量间的新息交互增强了异常检验统计量的鲁棒性。根据鲁棒马氏距离的统计特性,给出抗差关键门限取值规则并分别结合两种典型加权策略自适应调节观测值噪声矩阵。利用典型城市峡谷环境下惯性导航系统(INS)/GNSS/激光雷达(LiDAR)/VINS多源融合车载数据进行相关实验,与现有方法相较,所提方法能够将三维均方根定位误差最低限制在3.37 m。通过对比不同组显著性水平下的定位结果,进一步说明所提方法在城市峡谷环境下定位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融合 城市环境 马氏距离 自适应权因子 可靠性
下载PDF
基于形态滤波和HHT的地磁信号分析与预处理 被引量:31
12
作者 李季 潘孟春 +1 位作者 唐莺 罗飞路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175-2180,共6页
在地磁导航技术中,为获得精确的地磁场值,必须对信号中含有的各种噪声进行处理。针对地磁测量信号中含有的噪声特点,提出将形态滤波与Hilbert-Huang变换结合起来,先用形态滤波对数据进行处理,消除瞬时强脉冲的影响,再将信号进行经验模... 在地磁导航技术中,为获得精确的地磁场值,必须对信号中含有的各种噪声进行处理。针对地磁测量信号中含有的噪声特点,提出将形态滤波与Hilbert-Huang变换结合起来,先用形态滤波对数据进行处理,消除瞬时强脉冲的影响,再将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作出其二维时频谱图,分析信号中含有的噪声的特点,并根据分解的结果确定阈值,对各分量进行低通滤波,然后再重构。通过实际采集的数据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对地磁测量信号中的各种噪声进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导航 地磁信号 形态滤波 HILBERT-HUANG变换 预处理
下载PDF
用于可移动量子重力仪的光纤拉曼激光源研究
13
作者 高浚超 陈俊杰 +5 位作者 叶留贤 程冰 吴彬 王河林 王肖隆 林强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8-159,共12页
基于两个窄线宽光纤激光器和自制的锁相控制系统,研制了一个低相位噪声窄线宽拉曼光纤激光源,建立了拉曼光纤激光系统的相位噪声模型,研究了拍频光功率、不同频率参考源对拉曼激光相位噪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拉曼光纤激光源在10 Hz... 基于两个窄线宽光纤激光器和自制的锁相控制系统,研制了一个低相位噪声窄线宽拉曼光纤激光源,建立了拉曼光纤激光系统的相位噪声模型,研究了拍频光功率、不同频率参考源对拉曼激光相位噪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拉曼光纤激光源在10 Hz~1 MHz范围内相位噪声功率谱密度可达到^(-11)8 dBc/√Hz,相应的相位噪声为22.7 mrad,将其应用到重力仪中获得的重力测量灵敏度为10.93μGal/√Hz。对拉曼激光源进行连续3 h的相位噪声稳定性测试和连续25 min的频率稳定性测试,得到的相位噪声标准差为0.734 mrad,相应的重力灵敏度标准差仅为0.349μGal/√Hz。当积分时间为1 s时,相位锁定时频率稳定度为2.675×10^(-11),验证了该激光源具有低相位噪声和高稳定性。利用相位噪声模型得到的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证实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原子 拉曼激光 光纤 锁相 干涉仪 相位噪声 窄线宽
下载PDF
机载相控阵雷达探测参数优化 被引量:17
14
作者 廖俊 于雷 +1 位作者 周中良 俞利新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487-2494,共8页
相控阵雷达(phased array radar,PAR)可通过合理配置工作参数优化其性能。针对机载相控阵雷达目标探测过程中的射频隐身需求,提出了一种雷达工作参数优化方法。首先建立了以评估发现目标能力的检测概率和评估射频隐身能力的截获概率为指... 相控阵雷达(phased array radar,PAR)可通过合理配置工作参数优化其性能。针对机载相控阵雷达目标探测过程中的射频隐身需求,提出了一种雷达工作参数优化方法。首先建立了以评估发现目标能力的检测概率和评估射频隐身能力的截获概率为指标,以脉冲峰值功率和驻留时间为优化参数的雷达探测多目标优化模型;然后根据多目标优化理论,采用改进非支配遗传算法(improved 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II,NSGA-II)求解Pareto最优解集,并由这些Pareto解构成决策矩阵;最后,利用熵权法对各个目标进行客观赋权,再运用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technin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进行多属性决策(multi-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MADM),得到参数控制方案。结合具体实例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运用多目标优化理论可以有效地配置雷达工作参数,优化雷达工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雷达 射频隐身 检测概率 截获概率 多目标优化 多属性决策
下载PDF
电子磁罗盘航向角误差推导及分析 被引量:19
15
作者 李艳 管斌 +1 位作者 王成宾 白云超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66-1572,共7页
在不考虑罗差影响的前提下,针对产生磁罗盘航向角误差的因素以及各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了计算及分析。首先介绍了磁罗盘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推导了磁航向角误差的计算式,该式表明磁航向角误差与当地磁倾角、载体俯仰角、载体航向角、... 在不考虑罗差影响的前提下,针对产生磁罗盘航向角误差的因素以及各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了计算及分析。首先介绍了磁罗盘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推导了磁航向角误差的计算式,该式表明磁航向角误差与当地磁倾角、载体俯仰角、载体航向角、水平姿态误差有关。基于该式对一般环境下磁航向角误差的仿真结果表明:当磁倾角为45°、水平姿态误差均不超过±0.5°时,磁航向角误差不超过±1°。进一步分别对各误差因素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高纬度地区或载体具有运动加速度时使用磁罗盘容易造成较大的磁航向角误差。车载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推导公式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磁罗盘 磁航向角 误差分析 水平姿态误差 磁倾角
下载PDF
基于灰度差分与模板的Harris角点检测快速算法 被引量:38
16
作者 张立亭 黄晓浪 +2 位作者 鹿琳琳 陈竹安 徐志宽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8-224,共7页
为了去除伪角点和减少角点遗漏并且实现图像中角点的实时提取,提出了一种基于灰度差分与模板的Harris角点检测快速算法。改进算法采用灰度差分与小模板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出初始角点集,并在此基础上对最小核值相似区(SUSAN)算法进行了... 为了去除伪角点和减少角点遗漏并且实现图像中角点的实时提取,提出了一种基于灰度差分与模板的Harris角点检测快速算法。改进算法采用灰度差分与小模板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出初始角点集,并在此基础上对最小核值相似区(SUSAN)算法进行了改进并采用改进的SUSAN算法精化初始角点集;最后,通过计算初始角点的角点响应函数值并进行非极大抑制,以确定最终的角点。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能够准确提取图像中的角点并去除大量伪角点。此外,改进算法的角点检测时间显著减少,仅为原算法的4.7%,能够满足角点实时提取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RRIS算法 最小核值相似区算法 角点检测 实时 伪角点
下载PDF
投弃式雾能见度剖面仪的设计原理与应用
17
作者 赵进平 陈萍 +8 位作者 刘一林 陈显尧 门雅彬 徐俊臣 衣立 李涛 王晓宇 栾亮 高琳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7-178,共12页
精准观测大气能见度是研究雾的重要基础,我们将雾引起的大气能见度变化简称为雾能见度。现有的大气能见度仪较重,无法由探空气球携带升空;由于观测手段的限制,迄今对雾的垂向结构研究很少,本文提出利用自然光探测雾能见度的方案。为获... 精准观测大气能见度是研究雾的重要基础,我们将雾引起的大气能见度变化简称为雾能见度。现有的大气能见度仪较重,无法由探空气球携带升空;由于观测手段的限制,迄今对雾的垂向结构研究很少,本文提出利用自然光探测雾能见度的方案。为获取大气的垂向衰减系数,研制了一种体积小、重量轻、传输距离远的投弃式微型辐照度计,由探空气球携带升空,实现雾能见度的垂向剖面探测,我们将该仪器系统命名为“投弃式雾能见度剖面仪”。投弃式雾能见度剖面仪既能实现对大气辐照度的精确测量,又具有重量轻、造价低的特点,成为探测雾能见度垂向特征的一种新手段。本文还提出精确测量大气辐照度所涉及的两个创新性算法——谱辐照度的反演算法和仪器摆动的校正算法。在此基础上利用获取的太阳辐射在垂向的漫衰减系数,成功反演出雾能见度的垂向分布。实际观测结果表明,雾在垂直方向上有丰富的信息,也有空间上的明显差异,需要深入研究。雾能见度剖面仪可为深入研究雾的垂向结构提供宝贵数据,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能见度 剖面探测仪 垂向结构 辐照度 衰减系数 多光谱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水下监测网络稀疏采样和近似重构 被引量:11
18
作者 邹志强 王悦 +2 位作者 沙超 胡存琛 张飞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728-2734,共7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水下生态环境的监测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常常会碰到能量缺乏和生命周期较短的问题。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基于压缩感知理论,提出了一种网络节点调度和稀疏采样的优化方法,与传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调度方法不同,它...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水下生态环境的监测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常常会碰到能量缺乏和生命周期较短的问题。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基于压缩感知理论,提出了一种网络节点调度和稀疏采样的优化方法,与传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调度方法不同,它采用随机概率采样模型,只对整个网络的一个子集进行采样,这是一种"物理静止,逻辑动态"的随机调度方案,节省了有限的带宽和能量。同时该方法在节点调度过程中,引入了状态转换图,对节点的状态进行分类控制,增加了网络覆盖要求和最小观测数等约束条件,使得设计的稀疏选择矩阵更为合理。同时研究了在满足最小l1范数的条件下,基于组合算法对稀疏信号进行重构的方法。实验的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无线传感器水下监测网络相比,基于上述节点调度方法所构建的无线传感器水下监测网络,具有较低的能耗和较长的网络生存时间,并且能对稀疏采样后的信号以较大的概率进行近似重构,使得重构信号逼近原始监测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压缩感知 稀疏表示 能量有效 水下监测
下载PDF
基于北斗的时间传递方法及其精度分析 被引量:23
19
作者 张鹏飞 涂锐 +2 位作者 高玉平 广伟 蔡宏兵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700-2706,共7页
GNSS时间传递技术是卫星导航技术在时间频率领域的重要应用,也是时间传递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随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不断建设,北斗系统在时间频率领域应用的研究也逐步深入。主要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特有的IGSO、MEO、GEO卫星星... GNSS时间传递技术是卫星导航技术在时间频率领域的重要应用,也是时间传递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随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不断建设,北斗系统在时间频率领域应用的研究也逐步深入。主要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特有的IGSO、MEO、GEO卫星星座,开展了基于北斗共视和载波相位时间传递算法研究,研制了北斗时间传递软件包(PPTSlo),并对其时间传递链路精度、稳定度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北斗共视时间传递精度优于6 ns,北斗载波相位时间传递精度能达到亚纳秒-纳秒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 时间传递 共视 载波相位
下载PDF
分层土壤电阻率在线监测系统研制 被引量:18
20
作者 郭在华 朱泽伟 +2 位作者 邢天放 覃彬全 吴广宁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06-1314,共9页
基于三极法研制了分层土壤电阻率在线监测系统,系统主要包括客户端软件、土壤电阻率监测仪和接地极3部分。分层土壤电阻率在线监测系统不但可以单机测量而且还可以形成一个多站点的土壤电阻率监测网络。该系统实现了4个功能:第一,同时测... 基于三极法研制了分层土壤电阻率在线监测系统,系统主要包括客户端软件、土壤电阻率监测仪和接地极3部分。分层土壤电阻率在线监测系统不但可以单机测量而且还可以形成一个多站点的土壤电阻率监测网络。该系统实现了4个功能:第一,同时测量5个以内不同深度层次的土壤电阻率和接地电阻值;第二,利用GPRS无线传输或串口有线传输实现了长期自动不间断地监测多地点、不同采样周期的土壤电阻率变化规律;第三,可在多种恶劣环境下远程监测不同设备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第四,实现了测量数据的实时传送与显示以及对历史测量数据的快捷处理。通过三年的试验表明,该系统可以稳定准确地测量出不同深度层次的土壤电阻率值,测量数据可以精确地反映不同深度层次土壤电阻率的变化规律与温度、降水等气象因素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土壤 土壤电阻率 在线监测系统 三极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