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合物驱不可及孔隙体积室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文龙 孙丽艳 +1 位作者 齐梦 叶雨晨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35-37,61,共4页
首先应用光阻计数器对实验提供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800万、1 200万、1 600万、2 000万的4种聚合物测定了分子线团尺寸,接着利用饱和煤油法测得现场岩芯的孔隙累计分布曲线,最终绘制出各岩芯对应的聚合物分子线团尺寸与不可及孔隙体积... 首先应用光阻计数器对实验提供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800万、1 200万、1 600万、2 000万的4种聚合物测定了分子线团尺寸,接着利用饱和煤油法测得现场岩芯的孔隙累计分布曲线,最终绘制出各岩芯对应的聚合物分子线团尺寸与不可及孔隙体积关系曲线。在此基础上将含水饱和度赋值给不可及孔隙体积,依据已经绘制的聚合物分子线团尺寸与IPV关系曲线优选出与岩石孔隙配伍性更好的聚合物分子质量。该方法是以地下岩石的微观孔道为研究切入点,取值合理,步骤简便,对现场聚合物选择有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及孔隙 聚合物驱 饱和煤油法 光阻计数器
下载PDF
三元复合驱微观剩余油驱替机理及动用比例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殷代印 房雨佳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18-22,共5页
通过天然岩心和微观可视化驱替实验,分析了界面张力对三元复合体系驱油效果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理。将微观剩余油进行分类,重点研究了三元复合体系驱动各类剩余油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界面张力越低,三元复合体系提高采收率的幅度越大,... 通过天然岩心和微观可视化驱替实验,分析了界面张力对三元复合体系驱油效果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理。将微观剩余油进行分类,重点研究了三元复合体系驱动各类剩余油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界面张力越低,三元复合体系提高采收率的幅度越大,采收率提高值最高可达23.88%。将剩余油分为簇状、柱状、盲端状、油滴状和膜状5种类型,三元复合驱后各类型剩余油的动用比例随界面张力的降低而增大,其中簇状剩余油的动用比例最大,盲端状剩余油的动用比例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 界面张力 驱油效果 微观剩余油 驱替机理
下载PDF
陆上油田聚驱后聚表剂驱渗流场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皮彦夫 龚亚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66-71,共6页
针对陆上油田的典型区块,设计了二维层间物理模型,运用自主研制的饱和度监测系统监测所采用的聚驱后聚表剂驱实验方案,开展了层间二维模型驱替波及动用监测实验,实时监测化学驱阶段含油饱和度分布,从而掌握陆上典型油田区块的波及动用... 针对陆上油田的典型区块,设计了二维层间物理模型,运用自主研制的饱和度监测系统监测所采用的聚驱后聚表剂驱实验方案,开展了层间二维模型驱替波及动用监测实验,实时监测化学驱阶段含油饱和度分布,从而掌握陆上典型油田区块的波及动用规律。结果表明,在层间二维平板岩心的并联实验中,陆上典型区块聚驱后注入1.05PV华鼎Ⅰ聚表剂能提高采收率13.69%。饱和度监测数据表明,聚驱后化学驱阶段均不同程度的形成油墙,增大了渗流阻力,从而扩大了波及体积,提高了采收率,聚表剂驱阶段提高采收率的关键是有效的动用了中低渗层,华鼎I型聚表剂驱替之后岩心主流通道上形成一条很宽的低含油饱和度条带,其具有很强的驱油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上油田 聚合物驱 波及规律 饱和度监测 驱油效率
下载PDF
特低渗透油藏超前注水合理技术参数实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殷代印 巩象珠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18-24,共7页
针对杏71试验区同步注水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地层压力下降较快、原油脱气严重、产量递减较快等问题,对杏71试验区进行超前注水室内优化进行实验研究,并应用三管并联长条岩心对该区块超前注水合理技术参数进行优选。实验结果表明,当岩心内... 针对杏71试验区同步注水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地层压力下降较快、原油脱气严重、产量递减较快等问题,对杏71试验区进行超前注水室内优化进行实验研究,并应用三管并联长条岩心对该区块超前注水合理技术参数进行优选。实验结果表明,当岩心内孔隙压力水平达到120%,注入速度为0.014mL/min,即可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以实验结果为基础,建立无量纲渗流数学模型,应用相似准则得到现场超前注水合理技术参数,并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藏 超前注水 合理技术参数 相似准则
下载PDF
新型微球调驱剂与L区块的适应性研究
5
作者 张继红 杨宇迪 赵微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52-56,共5页
为探究纳微米微球调驱剂与葡北油田L区块的适应性,在纳微米微球深部调驱机理的基础上,开展了纳微米微球室内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表明,纳微米微球在油田回注污水中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其水化膨胀后的粒径中值满足对L区块地层的封堵要求。当... 为探究纳微米微球调驱剂与葡北油田L区块的适应性,在纳微米微球深部调驱机理的基础上,开展了纳微米微球室内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表明,纳微米微球在油田回注污水中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其水化膨胀后的粒径中值满足对L区块地层的封堵要求。当纳微米微球质量浓度为2 000mg/L时,水化膨胀效果最好,其水化膨胀30d后的膨胀倍率达到5.7。纳微米微球调驱实验使最终采收率提高了10%,说明纳微米微球可以对非均质地层中的高渗层进行封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微米微球 水化膨胀 封堵性 调驱剂
下载PDF
耐温抗盐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表征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张帆 张群 +3 位作者 周朝辉 朱友益 刘春德 孔瑞蕾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7-430,共4页
本文合成了一种耐温抗盐表面活性剂,通过红外光谱、拉曼光谱以及元素分析考察了该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并研究了其表界面活性和乳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产物与目标产物———羟磺基甜菜碱一致;羟磺基甜菜碱溶液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 本文合成了一种耐温抗盐表面活性剂,通过红外光谱、拉曼光谱以及元素分析考察了该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并研究了其表界面活性和乳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产物与目标产物———羟磺基甜菜碱一致;羟磺基甜菜碱溶液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为8.099×10-5 mol/L;在0.5~3.0 g/L浓度范围内,羟磺基甜菜碱溶液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稳定值)均能够达到超低,且在30℃~80℃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均能达到超低界面张力;此外羟磺基甜菜碱还具有一定的乳化能力。羟磺基甜菜碱作为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表面活性剂,有望应用于国内外高温高盐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碱表面活性剂 耐温抗盐 红外光谱 拉曼光谱 界面张力 临界胶束浓度
下载PDF
疏松砂岩油藏乳化柴油体系封堵分流实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高建崇 张岭 +2 位作者 冯浦涌 王春林 荣新明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36-41,共6页
针对渤海油田疏松砂岩油藏油层厚度大、非均质性严重、酸化后含水率上升的问题,开展了乳化柴油封堵分流能力实验研究。物理模拟实验表明,以油水体积比3∶7制备的乳化柴油体系具有选择性封堵高渗透层,对低渗油层的封堵能力较弱。应用该... 针对渤海油田疏松砂岩油藏油层厚度大、非均质性严重、酸化后含水率上升的问题,开展了乳化柴油封堵分流能力实验研究。物理模拟实验表明,以油水体积比3∶7制备的乳化柴油体系具有选择性封堵高渗透层,对低渗油层的封堵能力较弱。应用该体系后可有效将后续液体分流到低渗层,且对高渗水层的渗透率有较大幅度降低,而对低渗油相渗透率影响很小。与常规酸化解堵措施相结合,可起到均匀酸化与控水增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柴油 选择性封堵性能 分流性能 疏松砂岩油藏
下载PDF
喇嘛甸油田强碱三元复合驱采出液性能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苏延昌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47-51,共5页
为了给强碱三元复合驱技术决策提供依据,以喇嘛甸油田取样井的采出液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强碱三元复合驱采出液药剂加量与黏度和界面张力间的关系,探索了强碱三元复合体系段塞黏度对采出液药剂加量和色谱分离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取样... 为了给强碱三元复合驱技术决策提供依据,以喇嘛甸油田取样井的采出液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强碱三元复合驱采出液药剂加量与黏度和界面张力间的关系,探索了强碱三元复合体系段塞黏度对采出液药剂加量和色谱分离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取样井储层渗透率增加,采出液中碱、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和聚合物质量浓度呈现"先升后降"变化趋势。随采出液聚合物质量浓度增加,黏度增加,界面张力升高。随采出液碱和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增加,黏度减小,界面张力降低。分析表明,强碱三元复合驱过程中存在比较严重色谱分离现象。通过提高三元复合体系黏度可以减弱色谱分离现象,进而改善三元复合驱增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喇嘛甸油田 采出液检测 机理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