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富集^(186)W同位素的氧化钨制备工艺研究
1
作者 周红艳 石鹏远 +2 位作者 王晶 王珂 李于教 《同位素》 CAS 2023年第5期550-556,共7页
富集氧化钨是^(186)W的稳定同位素产品之一,主要用于制备放射性医用同位素产品^(188)WO_(3),^(188)WO_(3)能够用作^(188)W/^(188)Re发生器的靶料,生产^(188)Re医用同位素产品,用于生物医学标记、骨癌治疗等医学应用。为满足当前富集^(18... 富集氧化钨是^(186)W的稳定同位素产品之一,主要用于制备放射性医用同位素产品^(188)WO_(3),^(188)WO_(3)能够用作^(188)W/^(188)Re发生器的靶料,生产^(188)Re医用同位素产品,用于生物医学标记、骨癌治疗等医学应用。为满足当前富集^(186)WO_(3)市场需求,以富集六氟化钨-186(^(186)WF_(6))为原料,确定富集^(186)WO_(3)的制备工艺路线,探究工艺参数对^(186)WO_(3)纯度和工艺收率的影响规律,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在最佳工艺条件下,^(186)WO_(3)样品的化学纯度达到99.91%~99.93%,制备工艺收率达到89.8%~90.5%。以上结果为^(186)WO_(3)样品制备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并为其他气相氟化物制备金属氧化物的工艺过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钨-186 六氟化钨-186 制备工艺 工艺参数
下载PDF
考虑共振电荷转移的二维等离子体离子收集过程 被引量:4
2
作者 严敏 应纯同 +1 位作者 王德武 诸旭辉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8-71,共4页
对考虑了共振电荷转移碰撞过程的二维AVLIS离子引出收集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碰撞主要发生在鞘层中;影响碰撞损失率的主要因素是极板间距,应选择小于3cm的收集板间距;离子引出时间不是判断碰撞损失率的标准。
关键词 共振电荷转移 同位素分离 离子引出 离子收集
下载PDF
加压排代色谱法分离纯化^(153,159)Gd的工艺研究
3
作者 陈励权 辛文达 +3 位作者 董长发 岳肃俊 张锦 汪清民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8-44,共7页
研究了用加压排代色谱新工艺从堆照产物钆中分离少量放射性杂质^(152,154)Eu和^(160)Tb,得到纯放射性同位素^(153,159)Gd。以EDTA作排代剂,研究了柱比、乙酸铵浓度、排代剂酸度和浓度以及流速等各... 研究了用加压排代色谱新工艺从堆照产物钆中分离少量放射性杂质^(152,154)Eu和^(160)Tb,得到纯放射性同位素^(153,159)Gd。以EDTA作排代剂,研究了柱比、乙酸铵浓度、排代剂酸度和浓度以及流速等各种工艺条件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小排代剂的流速,控制适当的谱带移动速度,使得在不同浓度排代剂条件下,均能得到良好的分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法 分离 纯化
下载PDF
FEL用于阈能反应分子法激光分离铀同位素研究
4
作者 施义晋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11-313,共3页
提出了自由电子激光 ( FEL)的一种可能应用。指出静电电子加速器驱动的 FEL技术目前已有能力满足阈能反应分子法激光分离铀同位素的要求。阈能反应分子法由于只需一次激光激发 ,因此从原理上讲 ,它的一次分离系数很高 ,优于原子法与其... 提出了自由电子激光 ( FEL)的一种可能应用。指出静电电子加速器驱动的 FEL技术目前已有能力满足阈能反应分子法激光分离铀同位素的要求。阈能反应分子法由于只需一次激光激发 ,因此从原理上讲 ,它的一次分离系数很高 ,优于原子法与其他分子法 ,在高浓铀小规模 ( 1 0 kg/ a)生产中有其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L 分离 铀同位素 阈能反应分子法 激光
下载PDF
减压精馏分离稳定同位素^(18)O的模拟优化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陈玉岩 秦川江 +1 位作者 肖斌 徐静安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33-536,共4页
研究建立了1座采用蒸馏水减压精馏分离稳定同位素18 O的实验装置,其填料层高20m,塔径为0.1m,塔内装填自主开发的PAC-18 O专用填料。首先利用Aspen Plus建立模型并验证其可靠性,然后利用此模型得出1组模拟数据,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NN)及... 研究建立了1座采用蒸馏水减压精馏分离稳定同位素18 O的实验装置,其填料层高20m,塔径为0.1m,塔内装填自主开发的PAC-18 O专用填料。首先利用Aspen Plus建立模型并验证其可靠性,然后利用此模型得出1组模拟数据,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NN)及Statistica软件对这组模拟数据进行优化设计。综合分析了塔顶压力及产品采出量对18 O产品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产品18 O的丰度随塔顶压力和产品采出量的降低而升高,并得出最优化的塔压及18 O丰度与产品采出量间的数学关联式。本研究采用的模拟优化方法可应用到18 O的产业化设计及推广至传统精馏过程的优化设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精馏 同位素18O ASPEN PLUS 人工神经网络 优化设计
下载PDF
同位素电磁分离器离子源控制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1
6
作者 米亚静 曾自强 +3 位作者 任秀艳 屠锐 吴灵美 Du Xueyuan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9年第8期85-88,103,共5页
同位素电磁分离器EMIS-170是我国唯一一台大型同位素电磁分离器;同位素电磁分离器计算机控制系统主要利用西门子TIA博途软件进行开发,用于监测同位素电磁分离器整个工艺系统和设备的运行参数和状态;离子源系统是同位素电磁分离器一个重... 同位素电磁分离器EMIS-170是我国唯一一台大型同位素电磁分离器;同位素电磁分离器计算机控制系统主要利用西门子TIA博途软件进行开发,用于监测同位素电磁分离器整个工艺系统和设备的运行参数和状态;离子源系统是同位素电磁分离器一个重要系统,利用计算机控制离子源的分离参数,实现对离子源分离参数的控制,并提供必要的连锁保护功能,防止操作员的误操作,根据模拟信号、开关量监测显示报警状态,提高了分离器重要电参数的调节精度,有效提高了同位素产品的丰度。文章介绍了同位素电磁分离器离子源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该系统已投入使用,工作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 控制系统 同位素电磁分离器 博途 PLC
下载PDF
球装核临界的计算及其参数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罗吉庭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7-25,共9页
文章应用S_n方法对U^(235),Pu^(239)的裸球和U^(235),Pu^(230),U^(238)构成的组合球的临界情况,如临界半径、临界质量、中子注量分布和泄漏的中子流进行了计算。此外,还研究了加浓度、压缩比、惰层厚度对临界的影响。所得的结果与已发... 文章应用S_n方法对U^(235),Pu^(239)的裸球和U^(235),Pu^(230),U^(238)构成的组合球的临界情况,如临界半径、临界质量、中子注量分布和泄漏的中子流进行了计算。此外,还研究了加浓度、压缩比、惰层厚度对临界的影响。所得的结果与已发表的实验数据甚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法 中子注量 临界 计算
下载PDF
UiO-66-(COOH)_(2)的合成及其对锂同位素吸附分离性能研究
8
作者 朱妍 刘缓缓 +2 位作者 王迪 张利峰 唐显 《同位素》 CAS 2022年第6期468-474,I0002,共8页
为研究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对^(7)Li的吸附分离性能,本研以水作为溶剂,四氯化锆和均苯四甲酸为起始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金属有机骨架材料UiO-66-(COOH)_(2),对合成材料的形貌、孔径、热稳定性等进行表征与分析;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探讨吸附时... 为研究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对^(7)Li的吸附分离性能,本研以水作为溶剂,四氯化锆和均苯四甲酸为起始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金属有机骨架材料UiO-66-(COOH)_(2),对合成材料的形貌、孔径、热稳定性等进行表征与分析;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探讨吸附时间、反应温度、溶液浓度对UiO-66-(COOH)_(2)锂离子吸附性能及同位素分离因子的影响;并对Li^(+)浓度、^(6)Li/^(7)Li同位素丰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UiO-66-(COOH)_(2)可实现对锂的吸附以及^(7)Li的分离,且在293 K Li_(2)CO_(3)溶液中,每0.05 g UiO-66-(COOH)_(2)对10 mL 0.05 mol/L Li_(2)CO_(3)进行4 h的静态吸附,最大吸附量Q为9.53 mg/g,分离因子S(^(7)Li/^(6)Li)为1.019 54。研究结果为^(7)Li的分离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分离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 锂同位素 水热合成法
下载PDF
高丰度^6Li的电磁同位素分离 被引量:3
9
作者 林治洲 田玉峰 +1 位作者 苏克勤 王丽琴 《同位素》 CAS 1998年第1期19-23,共5页
选用经过浓缩6Li丰度达到90.0%的LiCl做工作物质,用F-3分离器分离6Li同位素。在运行过程中严格控制运行参数,减少打火次数,获得了丰度达到99.99%的高纯6Li同位素。
关键词 电磁同位素分离 同位素丰度 锂6 丰度测量
下载PDF
热铀溶液中铀的化学分离——TOPO-甲苯萃取法
10
作者 冯静毅 孔祥蓉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69-72,共4页
本文介绍了由反应堆卸料元件热铀溶液中,分离铀的一种化学方法。此方法中铀的回收率达99%。
关键词 热铀溶液 萃取法 去污因子 分离
下载PDF
流化床锅炉返料器膨胀节泄漏分析及整改预案
11
作者 王海龙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3年第12期163-163,共1页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流化床锅炉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达到环保排放标准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目前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近十几年来我国迅速发展的一项高效低污染清洁燃烧技术,并逐渐向大规模的流化床锅炉发展。在整个结构中,返料器起...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流化床锅炉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达到环保排放标准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目前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近十几年来我国迅速发展的一项高效低污染清洁燃烧技术,并逐渐向大规模的流化床锅炉发展。在整个结构中,返料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返料器膨胀节泄露的原因分析与整改成为现阶段主要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就提升流化床锅炉运行的稳定性,防止返料器膨胀节泄露进行技术攻关研究,最终有效的解决返料器膨胀节泄露问题,提出有效整改预案,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返料器 膨胀节
下载PDF
Ti-Mn基高容量固态低压储氢合金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岱丰 李睿 +3 位作者 陈鹏允 周庆 唐仁衡 肖方明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7-364,共8页
为了推动氢储能系统的实用化,需要开展用于规模储氢用途的储氢合金的配方研究。以Ti_(0.9)5Zr_(0.05)Mn_(2)合金作为研究对象,开发储氢量高、平台压力合适且容易活化AB_(2)型储氢合金,系统研究加入V-Fe,调整Mn含量,以及用纯金属V与Fe替... 为了推动氢储能系统的实用化,需要开展用于规模储氢用途的储氢合金的配方研究。以Ti_(0.9)5Zr_(0.05)Mn_(2)合金作为研究对象,开发储氢量高、平台压力合适且容易活化AB_(2)型储氢合金,系统研究加入V-Fe,调整Mn含量,以及用纯金属V与Fe替代V-Fe等方法对调整储氢合金性能的作用。研究发现加入V-Fe会使得储氢合金晶格参数增大,提高储氢合金的活化性能,但过多V-Fe会大幅度降低合金吸/放氢平台压与储氢量;提高Mn含量会导致吸/放氢平台与上升,储氢量先增后减,在A侧元素稍微过量时(B/A=1.96(摩尔比))有利于获得综合性能较好的合金;用纯金属V与Fe替代V-Fe能进一步提高储氢合金性能,随着Fe/V比例增加,合金储氢量下降,吸/放氢平台压上升,平台斜率下降。最终优化出综合性能良好的Ti_(0.9)5Zr_(0.05)Mn_(1.46)V_(0.39)Fe_(0.13),该合金能在80℃下活化,在20℃吸放氢平台分别为1.812和0.751 MPa,储氢量为1.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n基储氢合金 元素替代 活化性能 储氢量 平台压力
原文传递
氢同位素分离用载钯硅藻土制备工艺研究概况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硕 雷洋 +2 位作者 刘晓鹏 蒋利军 王树茂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3-219,共7页
面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开发可再生新能源迫在眉睫。氘氚聚变能产能巨大,是世界范围内的研发热点。氢同位素分离技术在氘氚聚变反应的燃料循环和尾气处理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氢同位素分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包括分离... 面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开发可再生新能源迫在眉睫。氘氚聚变能产能巨大,是世界范围内的研发热点。氢同位素分离技术在氘氚聚变反应的燃料循环和尾气处理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氢同位素分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包括分离方法及分离材料。对不同分离方法的发展历程、工作原理及特点进行了概述,重点介绍了应用范围广泛的热循环吸附法;对分离材料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概述,重点对载钯硅藻土(Pd/k)的不同制备工艺进行了对比分析,包括以氯化钯和以硝酸钯氨为浸渍液的传统制备方法和以乙酰丙酮钯为浸渍液的超声制备方法。提出了通过分析基底材料——硅藻土的吸附机制优化Pd/k材料性能的研究思路。基于硅藻土的固-液吸附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保护机制中的污水处理部分,通过借鉴硅藻土对水溶液中重金属离子,如Cr^3+,Zn^2+等的吸附探究Pd/k制备过程中的微观机制,可以为优化Pd/k性能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同位素 硅藻土 吸附
原文传递
Ti-Mn系AB2型Laves相储氢合金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海镇 徐丽 +3 位作者 郭秀梅 武媛方 李志念 王树茂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28-934,共7页
以AB2型Laves相储氢材料Ti-Zr-Mn-Cr-V-Fe为基础,系统研究了A侧和B侧元素比例调整对合金储氢容量、平台特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B的增大,合金吸氢容量明显增大,吸放氢平台压力降低,滞后减小,平台斜率有所增大。这种现象可通过&qu... 以AB2型Laves相储氢材料Ti-Zr-Mn-Cr-V-Fe为基础,系统研究了A侧和B侧元素比例调整对合金储氢容量、平台特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B的增大,合金吸氢容量明显增大,吸放氢平台压力降低,滞后减小,平台斜率有所增大。这种现象可通过"局域环境模型"来解释,而合金吸氢容量随A/B比值的增大而增大的现象还与合金DEC(d-electron concentration)值的降低有关。随着B侧Mn/V-Fe比值的增大,合金平台压力升高,平台斜率和滞后均有所降低,吸氢容量也略有降低,这是合金中具有较大d电子数的Mn元素增多造成高Mn/V-Fe比合金的DEC值较大导致的。Fe/Mn值增大,则会导致平台压力明显升高,合金吸氢容量降低,平台斜率明显减小,吸放氢滞后也略有降低。最终优化出综合储氢性能良好的TiZr0.02Mn1.50Cr0.05(V-Fe)0.43Fe0.02合金,该合金25℃吸氢,合金的有效储氢容量为1.73%(质量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VES相 Ti-Mn基储氢材料 储氢容量 平台压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