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晶硅多层金字塔制绒工艺研究
1
作者 邹丹城 蒋建中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3期0100-0104,共5页
通过改善制绒效果来降低反射率、提高光电转换效率是制备太阳能电池的核心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制备多层金字塔结构的单晶硅制绒添加剂,考察了聚苯乙烯磺酸钠等组分对多层金字塔形成的作用和机理。考察了成核剂(聚苯乙烯磺酸钠)浓度、... 通过改善制绒效果来降低反射率、提高光电转换效率是制备太阳能电池的核心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制备多层金字塔结构的单晶硅制绒添加剂,考察了聚苯乙烯磺酸钠等组分对多层金字塔形成的作用和机理。考察了成核剂(聚苯乙烯磺酸钠)浓度、时间、温度等因素,筛选出了最佳制绒条件。在 KOH 浓度1.5%、反应温度80 ℃、制绒时间7 min的反应条件下,获得了基底尺寸 1.2-1.8 μm、均匀、密集的多层金字塔结构以及低至 8.2%的绒面平均反射率。本项目对开发绿色高效的单晶硅多层结构制绒添加剂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硅 制绒 多层 反射率 太阳能电池 绿色高效
下载PDF
浅析共沉淀法合成锂电池层状Li-Ni-Co-Mn-O正极材料 被引量:5
2
作者 张翔 王春雷 +3 位作者 孔继周 周飞 唐州 李军秀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991-2999,共9页
锂电池层状Li-Ni-Co-Mn-O正极材料凭借其低成本、高容量的优势,已实现产业化并开始取代传统正极材料LiCoO2。合成该材料的方法很多,共沉淀法因经济性与稳定性受到人们亲睐。本文定性地分析了共沉淀法合成Li-Ni-Co-Mn-O涉及的颗粒过程及... 锂电池层状Li-Ni-Co-Mn-O正极材料凭借其低成本、高容量的优势,已实现产业化并开始取代传统正极材料LiCoO2。合成该材料的方法很多,共沉淀法因经济性与稳定性受到人们亲睐。本文定性地分析了共沉淀法合成Li-Ni-Co-Mn-O涉及的颗粒过程及热力学过程,详细探讨了共沉淀的工艺参数,如陈化时间、反应温度、pH值等对产物结构、性能的影响规律。根据分析与统计结果,明确了部分工艺参数的取值范围,提出了"有效加料速度"的概念,并引出完整描述加料过程所需要的全部变量,指出合成择优取向的一次颗粒、探索利于共沉淀的流体环境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Ni-Co-Mn-O 共沉淀 颗粒过程 热力学 工艺参数
下载PDF
微电阻焊接技术在电池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立双 张龙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63-365,共3页
通过对电阻焊的原理和特点进行分析 ,并结合日本SEIWA公司开发的微电阻焊接机的特点 。
关键词 电池 生产 微电阻焊接 接触电阻 工作原理 电极材料 碱性电池
下载PDF
沉积路径对电弧增材制造钛合金环形结构件热变形的影响
4
作者 杨昌昌 翟学智 +3 位作者 黄进 曹美光 孙宇 金立全 《当代化工研究》 2023年第9期29-31,共3页
针对典型钛合金环形结构件,在电弧增材制造中易出现变形开裂的问题,开展沉积路径对钛合金环形结构件成形过程中残余应力和变形的研究。通过建立电弧增材制造热应力仿真模型,分析不同沉积路径对钛合金环形结构件应力和变形的影响规律。... 针对典型钛合金环形结构件,在电弧增材制造中易出现变形开裂的问题,开展沉积路径对钛合金环形结构件成形过程中残余应力和变形的研究。通过建立电弧增材制造热应力仿真模型,分析不同沉积路径对钛合金环形结构件应力和变形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不同沉积路径下,钛合金环形结构件的残余应力和变形量明显不同。同时,变形量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增大,沉积路径对基板的应力影响明显。对于典型钛合金环形结构件来说,不同沉积路径对成形件热应力变形演化行为有较大影响。该研究为电弧增材制造钛合金环形构件高质量近净成形技术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环形结构件 电弧增材制造 热应力 仿真 沉积路径
下载PDF
光伏电池片焊接的匹配性影响原因分析
5
作者 唐兰兰 张鹏涛 +1 位作者 姜倩 张银环 《集成电路应用》 2023年第1期120-121,共2页
阐述光伏电池在焊接的过程中的电池片、焊接材料、焊接设备、焊接工艺,以及它们之间的匹配影响,以及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 光伏电池 焊接 电池片 助焊剂 焊带
下载PDF
直流开关电源的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曹香凝 汪东旭 严利民 《微计算机信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0-131,35,共3页
本文以Dickson电荷泵的基本原理为出发点,研究了一种输出是负电压的开关电容电源电路。参考功率MOSFET的电容模型通过增大驱动电路的电流减小了开关管的上升延时,提高了开关动作的速度,使转换效率得到明显提高。同时,针对开关电容的充... 本文以Dickson电荷泵的基本原理为出发点,研究了一种输出是负电压的开关电容电源电路。参考功率MOSFET的电容模型通过增大驱动电路的电流减小了开关管的上升延时,提高了开关动作的速度,使转换效率得到明显提高。同时,针对开关电容的充放电特点,采用非交叠(nonoverlap鄄ping)时钟控制信号避免了由于时钟交叠而造成的两级开关同时导通的现象,提高了电路的稳定性和可测试性。采用压控震荡器频率的变化来控制功率开关管的开关时间,有效地控制了由于负载变化而造成的输出电压不稳定等现象。此电路结构简单,性能优良,易于集成,可广泛应用于输出负电压的电源产品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MOSFET 压控震荡器 开关电容 电荷泵 转换率
下载PDF
在硝酸镍溶液中用“置换法”除铜工艺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王瑞忠 王中祥 尹继良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99-700,共2页
以镍网或镍带在硝酸镍溶液加热后放入置换铜杂质,使含铜较高但价格较低的废镍料可以制得合格的硝酸镍试剂,从而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此法已在生产中应用,效果较好。使用过的表面镀铜的镍网或镍带经过稀盐酸处理后还可反复使用。着重讨论了... 以镍网或镍带在硝酸镍溶液加热后放入置换铜杂质,使含铜较高但价格较低的废镍料可以制得合格的硝酸镍试剂,从而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此法已在生产中应用,效果较好。使用过的表面镀铜的镍网或镍带经过稀盐酸处理后还可反复使用。着重讨论了置换物的选择、置换时间、置换物面积对除铜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铜 置换法 硝酸镍
下载PDF
混合锌粉包覆工艺中PTFE替代PVA的可行性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锡军 徐雅琴 +1 位作者 段志宇 李仕锦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98-200,共3页
在混合锌粉包覆过程中,添加质量比为10%的聚四氟乙烯(PTFE)取代传统工艺的聚乙烯醇(PVA)。考察了极板的成形性、均匀性,并采用实验电池进行电性能分析。添加10%的PTFE的混合锌粉在电极成形性、均匀性(厚度、质量)、充放电性能(循环性能... 在混合锌粉包覆过程中,添加质量比为10%的聚四氟乙烯(PTFE)取代传统工艺的聚乙烯醇(PVA)。考察了极板的成形性、均匀性,并采用实验电池进行电性能分析。添加10%的PTFE的混合锌粉在电极成形性、均匀性(厚度、质量)、充放电性能(循环性能、湿寿命)等方面,都略优于添加PVA的混合锌粉,第36次循环(湿寿命性能)的放电容量高出近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电极 包覆 粘合剂 聚四氟乙烯(PTFE) 聚乙烯醇(PVA)
下载PDF
太阳能电池胶接结构在真空热循环下粘接性能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丽新 杨士勤 何世禹 《中国胶粘剂》 CAS 2002年第4期1-3,共3页
利用模拟空间热循环温度场设备对太阳能电池中石英玻璃盖片 /硅橡胶粘合剂 /硅晶片胶接结构进行了真空热循环试验 ( 12 3~ 4 0 3K ,10 -5Pa)。测试了热循环前后胶接试样的拉伸剪切性能、质损率和表面残余应力 ,观察了拉伸剪切断口形貌... 利用模拟空间热循环温度场设备对太阳能电池中石英玻璃盖片 /硅橡胶粘合剂 /硅晶片胶接结构进行了真空热循环试验 ( 12 3~ 4 0 3K ,10 -5Pa)。测试了热循环前后胶接试样的拉伸剪切性能、质损率和表面残余应力 ,观察了拉伸剪切断口形貌。结果表明 ,胶接试样室温拉伸剪切强度随热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强后下降 ,相应的断口破坏类型由混合型破坏转变为内聚破坏 ,最后为界面破坏 ,且胶接结构表面残余应力的变化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电池 胶接结构 真空热循环 粘接性能 研究 硅橡胶粘合剂 残余应力
下载PDF
电池自动喷涂导电膜机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育林 林树忠 +1 位作者 胡占齐 李宇鹏 《燕山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2期124-126,共3页
利用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对碱锰电池自动喷涂导电膜机的原理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对总功能进行“发散”求解,获得了多个可供选择的方案,并作了优化选择技术实施和生产使用表明。
关键词 碱锰电池 导电膜喷涂机 优化设计 电池生产
下载PDF
电池工业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被引量:9
11
作者 夏熙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6,共2页
本文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并提出了电池工业如何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出了今后在研制与开发电池新系列、改造现有的电池产品应采取的态度。
关键词 电池 电池工业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恒流管的非稳系数和改进系数 被引量:23
12
作者 张学军 何寿康 +1 位作者 曾云 张建军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52-54,共3页
引入非稳系数和改进系数分析了四种恒流管充电式扫描电路的非线性系数和电源利用系数 ,并提出了改进恒流管充电式扫描电路性能的具体方法 .
关键词 恒流管 非线性系数 电源利用系数 非稳系数 改进系数 扫描电路 电容器 充电设备
下载PDF
超细至纳米级过氧化银的化学制法及其表征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梦 刘亚飞 +4 位作者 赵欣 张永兴 邢一龙 张然 张云舒 《新技术新工艺》 2018年第4期23-27,共5页
采用化学法制备了超细至纳米级过氧化银粉体,通过改变过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用量及反应体系的温度、pH值等制备条件,研究了各因素对超细至纳米级过氧化银产率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制备的粉体进行... 采用化学法制备了超细至纳米级过氧化银粉体,通过改变过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用量及反应体系的温度、pH值等制备条件,研究了各因素对超细至纳米级过氧化银产率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制备的粉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超细过氧化银粉体的最佳条件是反应体系的pH值为13.40,过硫酸钠与硝酸银物质的量之比为1∶1,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硝酸银质量之比为1∶10,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30min。此时,所制备的粉体中,过氧化银的含量达82.68%,其形貌为球状和片状的混合物。通过分析得出,制得粉体的主要杂质为三氧化二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法 过氧化银粉体 制备工艺 粉体成分 表征 纳米级
下载PDF
镧掺杂介孔二氧化锰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姚悦 汪徐春 陈俊明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51-56,共6页
利用二氧化硅KIT-6模板通过水热法合成了具有高表面积的介孔二氧化锰,并通过镧元素的掺杂作用对二氧化锰材料的性能进行改善。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氮吸附比表面仪(BET)对样品进行了微观表征,并利用自... 利用二氧化硅KIT-6模板通过水热法合成了具有高表面积的介孔二氧化锰,并通过镧元素的掺杂作用对二氧化锰材料的性能进行改善。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氮吸附比表面仪(BET)对样品进行了微观表征,并利用自制三电极体系对样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当镧掺杂10%时,掺La的二氧化锰样品放电性能最佳,比电容高达153.87 F/g,其比表面积可达148.321 m2/g,平均孔径为3.545 nm,电化学性能良好。结果表明具有介孔结构掺一定比例镧的二氧化锰有效地改善了二氧化锰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锰 镧掺杂 介孔结构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全自动碱锰电池涂封口胶装配机研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于峰 陈恩平 夏广岚 《机械工程师》 2007年第8期136-137,共2页
介绍了一种数字控制的全自动碱锰电池涂封口胶专用机器,阐述了其系统构成、各部分工作原理及控制过程。该机适用于5#、7#碱锰电池的单机自动生产,也可作为生产线配套设备。
关键词 碱锰电池 涂封口胶 数字控制
下载PDF
变频矢量控制在电池生产线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方园 王宏 《电气时代》 2004年第5期58-58,60,共2页
关键词 电池生产线 变频矢量控制 矢量变频器 智能控制 变频控制系统
下载PDF
MH/Ni及Cd/Ni电池的封口化成
17
作者 李群 李国栋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5-27,共3页
对圆柱形MH/Ni、Cd/Ni电池封口后化成的技术条件进行了研究 ,指出实现该目标的关键是MH电极和Cd电极在封口后化成循环中首次充电中的行为。实验结果表明 ,分别采用经改性的MH电极和Cd电极配套组装的AA型MH/Ni和Cd/Ni电池 ,其封口后化成... 对圆柱形MH/Ni、Cd/Ni电池封口后化成的技术条件进行了研究 ,指出实现该目标的关键是MH电极和Cd电极在封口后化成循环中首次充电中的行为。实验结果表明 ,分别采用经改性的MH电极和Cd电极配套组装的AA型MH/Ni和Cd/Ni电池 ,其封口后化成是能够实现的 ,且封口后化成的两种电池特性均高于开口化成所获得的同类电池。讨论了改性的MH电极和Cd电极在封口后化成中的行为及其在首次充电中可能的正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NI电池 CD/NI电池 封口化成 蓄电池
下载PDF
VRLA电池技术进步的基本趋势(2)
18
作者 张胜永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35-337,共3页
关键词 VRLA电池 技术进步 正板栅 电解液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
下载PDF
超薄锗片背面磨削技术的研究
19
作者 马玉通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70-872,共3页
在推广表面磨削技术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对表面磨削工艺和双面研磨工艺进行了对比,通过实验的方法,对切割后的锗片表面用四种不同粒度的砂轮进行磨削,对磨削后晶片的厚度、TTV、Ra、损伤层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晶片的Ra、损伤层随着砂轮... 在推广表面磨削技术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对表面磨削工艺和双面研磨工艺进行了对比,通过实验的方法,对切割后的锗片表面用四种不同粒度的砂轮进行磨削,对磨削后晶片的厚度、TTV、Ra、损伤层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晶片的Ra、损伤层随着砂轮粒度的降低而降低,使用1500#砂轮获得了较理想的表面粗糙度(0.10~0.15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锗片 研磨 磨削 砂轮 表面粗糙度
下载PDF
激光技术在表界面性能检测与调控中的应用
20
作者 曹宇鹏 《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26-31,共6页
利用激光技术对表界面性能进行检测与调控,可极大提升薄膜界面结合性能,保证薄膜的质量.阐述了国内和国际上对激光技术在表界面性能检测与调控中应用的最新研究动态,重点论述了激光层裂技术、激光划痕技术、激光调控技术以及这些技术在... 利用激光技术对表界面性能进行检测与调控,可极大提升薄膜界面结合性能,保证薄膜的质量.阐述了国内和国际上对激光技术在表界面性能检测与调控中应用的最新研究动态,重点论述了激光层裂技术、激光划痕技术、激光调控技术以及这些技术在表界面性能应用中的优缺点及遇到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出进一步扩大激光技术在表界面性能检测和调控中的应用将是薄膜制作和发展的一个重大趋势,必将成为国内和国际研究的热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表界面性能 检测 调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