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5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弱光下锑基太阳电池的光谱响应与性能优化
1
作者 曹宇 凌同 +6 位作者 曲鹏 王长刚 赵耀 那艳玲 江崇旭 胡子阳 周静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9-526,共8页
锑基薄膜太阳电池因其制备方法简单,原材料丰富,光电性能稳定等优点而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锑基吸光层材料(硫化锑、硫硒化锑、硒化锑)具有高吸收系数特点,因而在室内或者水下等弱光条件下具有相当大的应用潜力。通过构造两种衰减光谱... 锑基薄膜太阳电池因其制备方法简单,原材料丰富,光电性能稳定等优点而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锑基吸光层材料(硫化锑、硫硒化锑、硒化锑)具有高吸收系数特点,因而在室内或者水下等弱光条件下具有相当大的应用潜力。通过构造两种衰减光谱以研究新型锑基薄膜太阳电池在弱光下的光电响应。首先通过厚度调节硒化锑太阳电池的吸光能力,发现当吸光层厚度较薄时,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存在较大差值;而当吸光层厚度过厚时,电池性能又因载流子复合的增大而降低。在吸光层厚度处于合适的0.4~1.2μm之间时,硒化锑太阳电池在长波衰减光谱和短波衰减光谱下都能获得高于16%的转换效率。然后通过硒含量调节锑基太阳电池的光谱吸收范围,发现长波衰减光谱下,锑基太阳电池的器件性能显著高于标准光谱,并且在20%~40%硒含量下能够获得最佳的转换效率。而在短波衰减光谱下,锑基太阳电池的最佳性能出现在硒含量为60%的情况下。因而在弱光条件下,锑基太阳电池的最佳硒含量需要通过具体的光谱特性确定。最后研究了两种衰减光谱下,硫化锑/硒化锑双结叠层太阳电池的光谱响应特性。发现在短波衰减光谱下,叠层太阳电池效率会随着总厚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在长波衰减光谱下,叠层太阳电池的最佳性能能够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当叠层电池总厚度为2μm,且硫化锑顶电池厚度在0.5~1.2μm之间时,器件在两种衰减光谱下都能够实现光谱能量在两个子电池中的合理分配,使得叠层电池效率能够保持在20%以上。通过该研究对锑基太阳电池器件结构的合理设计,能够保证单结和双结器件在不同弱光条件下的高性能输出,为高环境适应性的锑基薄膜太阳电池的研发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锑基薄膜太阳电池 衰减光谱 弱光响应 吸光层厚度 转换效率
下载PDF
透明导电材料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聪 梁柄权 +4 位作者 王晓峰 陈新亮 侯国付 赵颖 张晓丹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84,共13页
近年来,透明导电材料(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s, TCM)作为触摸屏、液晶显示器(LCD)、智能窗、太阳电池(Solar cells)、发光二极管(LED)等先进光电子器件中的关键组件,其作用尤其重要。氧化铟锡(ITO)薄膜具有优异的光学和电学性... 近年来,透明导电材料(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s, TCM)作为触摸屏、液晶显示器(LCD)、智能窗、太阳电池(Solar cells)、发光二极管(LED)等先进光电子器件中的关键组件,其作用尤其重要。氧化铟锡(ITO)薄膜具有优异的光学和电学性能,是光电器件中应用广泛的透明导电材料。然而,铟元素的稀缺性、易碎性以及沉积过程中对底层薄膜的潜在损坏限制了其在未来新型光电子器件中的应用。开发适应高性能光电器件应用的TCM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本文综述了透明导电氧化物、超薄金属和金属网格、介质层/金属/介质层(Dielectric/metal/dielectric, DMD)、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等类型的TCM光电性能、应用领域、近年来相应的研究策略和重要成果、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导电材料 透明导电氧化物 超薄金属和金属网格 纳米材料
下载PDF
磁控溅射法制备的硫化镉缓冲层的铜锌锡硫薄膜太阳电池性能
3
作者 陈玉飞 廖华 +2 位作者 周志能 赵永刚 王书荣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8-21,共4页
利用磁控溅射法制备硫化镉薄膜,研究硫化镉薄膜作为缓冲层的铜锌锡硫薄膜太阳电池性能.进一步地,采用双功率溅射的方法,减轻溅射过程对吸收层的损伤,增加了铜锌锡硫薄膜太阳电池的开路电压和填充因子,提高了光电转换效率,最终获得了光... 利用磁控溅射法制备硫化镉薄膜,研究硫化镉薄膜作为缓冲层的铜锌锡硫薄膜太阳电池性能.进一步地,采用双功率溅射的方法,减轻溅射过程对吸收层的损伤,增加了铜锌锡硫薄膜太阳电池的开路电压和填充因子,提高了光电转换效率,最终获得了光电转换效率为7.0%的铜锌锡硫薄膜太阳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锌锡硫薄膜太阳电池 硫化镉缓冲层 磁控溅射法 双功率溅射
下载PDF
Interface optimization and defects suppression via Na F introduction enable efficient flexible Sb_(2)Se_(3) thin-film solar cells
4
作者 Mingdong Chen Muhammad Ishaq +7 位作者 Donglou Ren Hongli Ma Zhenghua Su Ping Fan David Le Coq Xianghua Zhang Guangxing Liang Shuo Chen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65-175,I0006,共12页
Sb_(2)Se_(3) with unique one-dimensional(1D) crystal structure exhibits exceptional deformation tolerance,demonstrating great application potential in flexible devices.However,the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PCE) of f... Sb_(2)Se_(3) with unique one-dimensional(1D) crystal structure exhibits exceptional deformation tolerance,demonstrating great application potential in flexible devices.However,the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PCE) of flexible Sb_(2)Se_(3) photovoltaic devices is temporarily limited by the complicated intrinsic defects and the undesirable contact interfaces.Herein,a high-quality Sb_(2)Se_(3) absorber layer with large crystal grains and benign [hkl] growth orientation can be first prepared on a Mo foil substrate.Then NaF intermediate layer is introduced between Mo and Sb_(2)Se_(3),which can further optimize the growth of Sb_(2)Se_(3)thin film.Moreover,positive Na ion diffusion enables it to dramatically lower barrier height at the back contact interface and passivate harmful defects at both bulk and heterojunction.As a result,the champion substrate structured Mo-foil/Mo/NaF/Sb_(2)Se_(3)/CdS/ITO/Ag flexible thin-film solar cell delivers an obviously higher efficiency of 8.03% and a record open-circuit voltage(V_(OC)) of 0.492 V.This flexible Sb_(2)Se_(3) device also exhibits excellent stability and flexibility to stand large bending radius and multiple bending times,as well as superior weak light photo-response with derived efficiency of 12.60%.This work presents an effective strategy to enhance the flexible Sb_(2)Se_(3) device performance and expand its potential photovoltaic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_(2)Se_(3) Flexible solar cells NaF intermediate layer Interface optimization Defects suppression
下载PDF
尿素掺杂CH_(3)NH_(3)PbI_(3)薄膜及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研究
5
作者 郭小杰 杜丽勇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6-1091,共6页
基于一步旋涂法制备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吸光层CH_(3)NH_(3)PbI_(3)薄膜,在吸光层制备过程中添加了尿素,研究了尿素掺杂量对CH_(3)NH_(3)PbI_(3)薄膜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及组装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性能的影响,通过XRD、SEM、UV-Vis... 基于一步旋涂法制备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吸光层CH_(3)NH_(3)PbI_(3)薄膜,在吸光层制备过程中添加了尿素,研究了尿素掺杂量对CH_(3)NH_(3)PbI_(3)薄膜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及组装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性能的影响,通过XRD、SEM、UV-Vis、PL以及J-V曲线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适量尿素的添加提高了CH_(3)NH_(3)PbI_(3)薄膜的结晶度,改善了取向性,使薄膜的覆盖率得到改善,孔洞和裂缝的数量减少。当尿素的掺杂量为10%(摩尔分数)时,薄膜的晶粒尺寸最为均匀,结晶性能最佳。所有CH_(3)NH_(3)PbI_(3)薄膜的吸收边都在780 nm左右,带隙宽度为1.5 eV。适量尿素的添加提高了CH_(3)NH_(3)PbI_(3)薄膜的吸光能力和发射峰的强度,随着尿素掺杂量的增加,CH_(3)NH_(3)PbI_(3)薄膜的吸光性能和发射峰强度均先增大后减小。当尿素的掺杂量为10%(摩尔分数)时,CH_(3)NH_(3)PbI_(3)薄膜的吸光性能最好,发射峰强度最高。将不同尿素掺杂量的CH_(3)NH_(3)PbI_(3)薄膜组装出30个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测试了J-V曲线,当尿素的掺杂量为10%(摩尔分数)时,电池具有最优的光电性能,其光电转换效率达到最大为20.61%。以上分析可知,尿素的最佳掺杂量为10%(摩尔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 CH_(3)NH_(3)PbI_(3)薄膜 钙钛矿 太阳能电池 光电性能
下载PDF
无机CsSnI_(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
6
作者 周志能 宋乔刚 +3 位作者 陈玉飞 吴浪 赵永刚 王书荣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2,共12页
介绍了CsSnI_(3)钙钛矿的晶体结构和性质,分别讨论了添加剂工程、组分工程和低维钙钛矿工程对CsSnI_(3)器件性能的改善成效及相关机制.
关键词 CsSnI_(3)钙钛矿太阳电池 添加剂工程 组分调控 效率 稳定性
下载PDF
有轨电车车载光伏发电系统接入24 V直流母线方案及经济性分析
7
作者 韩国鹏 薛聪聪 +2 位作者 郭爱 戴朝华 陈维荣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0-56,共7页
为了评估有轨电车车载光伏系统接入24 V直流母线方案的可行性及其经济性,以世界首列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100%低地板有轨电车为研究对象,设计了车载光伏发电系统,描述了该系统在有轨电车上的安装位置及安装尺寸。采用标准小时数法对有轨... 为了评估有轨电车车载光伏系统接入24 V直流母线方案的可行性及其经济性,以世界首列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100%低地板有轨电车为研究对象,设计了车载光伏发电系统,描述了该系统在有轨电车上的安装位置及安装尺寸。采用标准小时数法对有轨电车寿命周期内安装了透光组件后车载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进行了预测。详细介绍了有轨电车车载光伏发电系统接入24 V直流母线方案。研制了车载光伏样车,其电气系统由车载光伏发电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及辅助供电及储能装置等组成,并给出了车载光伏发电系统样车的电气拓扑图。构建了有轨电车车载光伏发电系统接入24 V直流母线方案的经济性模型,基于理论计算与样车测试开展了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3节编组有轨电车车顶铺设的铜铟镓硒薄膜电池发电量为19.11 kWh/d,3~4年即可收回成本。有轨电车车载光伏发电系统具有良好的经济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轨电车 车载光伏发电系统 系统设计 经济性
下载PDF
以GeSe为光吸收层的薄膜太阳电池模拟优化研究
8
作者 韩莹健 吴海峰 +3 位作者 王丹丹 邢美波 李子睿 王瑞祥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6-71,共6页
针对GeSe薄膜作为吸收层的薄膜太阳电池,利用Scaps-1D太阳电池模拟软件研究电池的吸收层参数对光电性能的影响,以最大光电转化效率(PCE)为优化目标,确定吸收层厚度、缺陷态密度、掺杂浓度以及电子亲和势等参数,获得0.77 V的开路电压,38.... 针对GeSe薄膜作为吸收层的薄膜太阳电池,利用Scaps-1D太阳电池模拟软件研究电池的吸收层参数对光电性能的影响,以最大光电转化效率(PCE)为优化目标,确定吸收层厚度、缺陷态密度、掺杂浓度以及电子亲和势等参数,获得0.77 V的开路电压,38.55 mA/cm^(2)的短路电流,85.21%的填充因子以及25.3%的光电转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太阳电池 太阳电池效率 数值模拟 GeSe吸收层 参数优化
下载PDF
少量锗的加入对铜锌锡硒薄膜及其器件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余纳 许从艳 +5 位作者 李秋莲 陈玉飞 赵永刚 周志能 杨鑫 王书荣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60-466,共7页
本文采用溶液法制备铜锌锡硒(Cu_(2)ZnSnSe_(4),CZTSe)薄膜。通过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锗(Ge),探究Ge的引入对CZTSe薄膜及其器件性能的影响。为了对比分析,分别制备了不含Ge的CZTSe和含少量Ge的铜锌锡锗硒[Cu_(2)Zn(Sn,Ge)Se_(4),CZTGSe]... 本文采用溶液法制备铜锌锡硒(Cu_(2)ZnSnSe_(4),CZTSe)薄膜。通过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锗(Ge),探究Ge的引入对CZTSe薄膜及其器件性能的影响。为了对比分析,分别制备了不含Ge的CZTSe和含少量Ge的铜锌锡锗硒[Cu_(2)Zn(Sn,Ge)Se_(4),CZTGSe]两组薄膜及其薄膜太阳电池。分别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拉曼(Raman)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霍尔(Hall)测试、电流-电压(J-V)曲线和外量子效率(EQE)测试等手段对吸收层薄膜的晶体结构、相的纯度、表面形貌、载流子浓度,以及完整器件的电学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在CZTSe薄膜中引入少量Ge可以与Se形成液体流动剂,提升吸收层薄膜结晶度,改善晶体质量,减少晶界数量,降低光生载流子在晶界处的复合,提高载流子寿命。此外,Ge对Sn的部分取代可以降低与Sn有关的缺陷态密度,增加带隙,提高开路电压,同时改善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提高填充因子。最终获得了开路电压为513.2 mV、短路电流为27.47 mA/cm^(2)、填充因子为62.68%、光电转换效率为8.83%的CZTGSe薄膜太阳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锌锡硒薄膜 薄膜太阳电池 Ge 溶液法 硒化处理 光电转换效率
下载PDF
Cr应力缓释层对柔性Cu_(2)ZnSn(S,Se)_(4)薄膜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陈春阳 唐正霞 +2 位作者 孙孪鸿 王威 赵毅杰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82-487,共6页
柔性Cu_(2)ZnSn(S,Se)_(4)(CZTSSe)薄膜太阳电池中的应力是阻碍其发展的一大瓶颈。采用磁控溅射法在柔性Ti衬底和Mo背电极之间引入不同厚度的Cr缓释层,研究其对CZTSSe薄膜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r应力缓释层厚度为80 nm时,薄膜的结晶... 柔性Cu_(2)ZnSn(S,Se)_(4)(CZTSSe)薄膜太阳电池中的应力是阻碍其发展的一大瓶颈。采用磁控溅射法在柔性Ti衬底和Mo背电极之间引入不同厚度的Cr缓释层,研究其对CZTSSe薄膜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r应力缓释层厚度为80 nm时,薄膜的结晶质量最好,电池具有最佳的光电性能,相比没有Cr应力缓释层存在的情况,薄膜的残余应力从-7.15 GPa降低至-3.61 GPa,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PCE)从2.89%提高至4.65%,增加了60.9%。Cr应力缓释层的引入不会影响CZTSSe薄膜的晶体结构,相反可有效提高薄膜的结晶质量,降低薄膜的残余应力,最终提高电池的光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Cu_(2)ZnSn(S Se)_(4)(CZTSSe)薄膜太阳电池 Cr应力缓释层 残余应力 光电转换效率(PCE) 结晶质量
下载PDF
硫化锡薄膜制备及其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侍雅宁 韩朝翰 +5 位作者 苏媛 潘贻婷 蒋青松 杨潇 荀威 刘磊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0-254,共5页
硫化锡薄膜是一种重点研究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材料。采用低温沉积技术制备硫化锡薄膜。采用SEM、TEM、XPS表征硫化锡薄膜的形貌结构以及元素和价态。结果分析表明,在FTO上可直接获得硫化锡薄膜,且呈现出片状结构。通过调控二水... 硫化锡薄膜是一种重点研究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材料。采用低温沉积技术制备硫化锡薄膜。采用SEM、TEM、XPS表征硫化锡薄膜的形貌结构以及元素和价态。结果分析表明,在FTO上可直接获得硫化锡薄膜,且呈现出片状结构。通过调控二水合氯化亚锡和硫代乙酰胺的摩尔比,有效调控其表面形貌。电化学测试表明,当二水合氯化亚锡和硫代乙酰胺的摩尔比为1∶1时,硫化锡薄膜展现出较好的电催化性能。以硫化锡薄膜为对电极,组装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并测试其电流密度-电压曲线。结果表明,电池器件光电转换效率达到3.14%。可见,采用低温沉积技术制备的硫化锡薄膜可作为非铂对电极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锡薄膜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低温沉积技术
下载PDF
氯化铯掺杂氧化锡电子传输层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电性能
12
作者 蔡旭东 朱培龙 +2 位作者 晏广元 刘瑞 于华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23年第9期151-152,157,共3页
通过氯化铯(CsCl)掺杂氧化锡(SnO_(2))电子传输层(ETL)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光电性能,探究掺杂ETL提升PSCs光电性能的机理。研究发现,CsCl掺杂降低了SnO2薄膜表面粗糙度,并提升其电导率,同时CsCl掺杂钝化了ETL/PVK界面处缺陷。PSC... 通过氯化铯(CsCl)掺杂氧化锡(SnO_(2))电子传输层(ETL)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光电性能,探究掺杂ETL提升PSCs光电性能的机理。研究发现,CsCl掺杂降低了SnO2薄膜表面粗糙度,并提升其电导率,同时CsCl掺杂钝化了ETL/PVK界面处缺陷。PSCs器件的短路电流密度达到23.49mA/cm^(2),光电转换效率(PCE)达到22.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氧化锡电子传输层 氯化铯 掺杂
下载PDF
SiO_(2)-TiO_(2)复合膜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13
作者 牛海红 邵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85-1190,共6页
文章通过Stober法合成粒径为300 nm的SiO_(2)纳米球,将该纳米球以乙醇为溶剂配置成一定浓度的悬浮液,通过旋涂法使其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DSSCs)的光阳极P25上形成一层薄膜,再将形成的P25-SiO_(2)复合膜放... 文章通过Stober法合成粒径为300 nm的SiO_(2)纳米球,将该纳米球以乙醇为溶剂配置成一定浓度的悬浮液,通过旋涂法使其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DSSCs)的光阳极P25上形成一层薄膜,再将形成的P25-SiO_(2)复合膜放入TiO_(2)溶胶中浸泡一定时间,使得光阳极上的SiO_(2)纳米球被TiO_(2)纳米粒子包裹,形成SiO_(2)-TiO_(2)核壳结构薄膜。与没有散射层的DSSCs相比,以该核壳结构薄膜作为DSSCs的光散射层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提高了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_(2)纳米球 旋涂法 SiO_(2)-TiO_(2)核壳结构薄膜 散射层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光阳极
下载PDF
Back contact interfacial modification mechanism in highly-efficient antimony selenide thin-film solar cells
14
作者 Junhui Lin Guojie Chen +7 位作者 Nafees Ahmad Muhammad Ishaq Shuo Chen Zhenghua Su Ping Fan Xianghua Zhang Yi Zhang Guangxing Liang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5期256-264,I0007,共10页
Antimony selenide(Sb_(2)Se_(3))is a potential photovoltaic(PV)material for next-generation solar cells and has achieved great development in the last several years.The properties of Sb_(2)Se_(3)absorber and back conta... Antimony selenide(Sb_(2)Se_(3))is a potential photovoltaic(PV)material for next-generation solar cells and has achieved great development in the last several years.The properties of Sb_(2)Se_(3)absorber and back contact influence the PV performances of Sb_(2)Se_(3)solar cells.Hence,optimization of back contact characteristics and absorber orientation are crucial steps in raising the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PCE)of Sb_(2)Se_(3)solar cells.In this work,MoO2was introduced as an intermediate layer(IL)in Sb_(2)Se_(3)solar cells,and comparative investigations were conducted.The growth of(211)-oriented Sb_(2)Se_(3)with large grains was facilitated by introducing the MoO2IL with suitable thickness.The MoO2IL substantially lowered the back contact barrier and prevented the formation of voids at the back contact,which reduced the thickness of the MoSe2interface layer,inhibited carrier recombination,and minimized bulk and interfacial defects in devices.Subsequently,significant optimization enhanced the open-circuit voltage(VOC)of solar cells from 0.481 V to 0.487 V,short-circuit current density(JSC)from 23.81 m A/cm^(2)to 29.29 m A/cm^(2),and fill factor from 50.28%to 57.10%,which boosted the PCE from 5.75%to 8.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_(2)Se_(3)solar cells MoO_(2)intermediate layer Back contact DEFECTS
下载PDF
基于旋涂次数的CuPbSbS_(3)薄膜太阳能电池光伏性能研究
15
作者 庄众 赵娅 +3 位作者 魏梦园 蒋青松 杨潇 荀威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5-249,共5页
半导体光吸收层是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关键部分。CuPbSbS_(3)作为新兴的光吸收层材料,具有三维电子结构和理想的光电性质,如近乎直接带隙、高光吸收系数、适度p型掺杂和缺陷容忍特性,已成为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太阳能电池光吸收层材料。在... 半导体光吸收层是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关键部分。CuPbSbS_(3)作为新兴的光吸收层材料,具有三维电子结构和理想的光电性质,如近乎直接带隙、高光吸收系数、适度p型掺杂和缺陷容忍特性,已成为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太阳能电池光吸收层材料。在实验上,采用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BDCA)溶液法沉积CuPbSbS_(3)薄膜的工艺,在此基础上采取了二次旋涂的优化策略,提升薄膜的厚度并组建顶衬结构CuPbSbS_(3)薄膜太阳电池,从而提高电池器件的性能。所设计的CuPbSbS_(3)薄膜太阳能电池实现了0.667%的光电转换效率,215mV的开路电压,凸显了该半导体材料在薄膜光伏领域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PbSbS_(3) 薄膜太阳能电池 BDCA 二次旋涂 光电转换效率
下载PDF
电子传输层锂盐掺杂对Cs_(2)AgBiBr_(6)双钙钛矿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研究
16
作者 杨阿康 张伦 +1 位作者 吕梅 朱俊 《太阳能》 2023年第10期30-37,共8页
电子传输层是影响钙钛矿太阳电池性能的重要因素。常用的介孔二氧化钛(mp-TiO_(2))电子传输层存在较多表面缺陷,电荷提取效率较低,复合几率高。利用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对mp-TiO_(2)进行锂盐掺杂,并将其应用于Cs_(2)AgBiBr_... 电子传输层是影响钙钛矿太阳电池性能的重要因素。常用的介孔二氧化钛(mp-TiO_(2))电子传输层存在较多表面缺陷,电荷提取效率较低,复合几率高。利用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对mp-TiO_(2)进行锂盐掺杂,并将其应用于Cs_(2)AgBiBr_(6)双钙钛矿太阳电池(下文简称为“Cs_(2)AgBiBr_(6)太阳电池”)中,以研究锂盐掺杂对Cs_(2)AgBiBr_(6)薄膜和Cs_(2)AgBiBr_(6)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锂盐掺杂改善了Cs_(2)AgBiBr_(6)薄膜的结晶度,降低了其缺陷态密度,促进了电子传输层/钙钛矿界面处的电荷转移;2)掺杂的锂盐最优质量浓度为10 mg/mL,在该掺杂浓度下制备的Cs_(2)AgBiBr_(6)太阳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从1.92 mA/cm^(2)提升到2.43 mA/cm^(2),填充因子从58.87%增加到68.05%,光电转换效率从1.19%提升到1.66%;3)在空气环境条件下放置66天后,未封装的Cs_(2)AgBiBr_(6)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仍可保持初始值的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铅钙钛矿 双钙钛矿太阳电池 Cs_(2)AgBiBr_(6) 介孔二氧化钛 电子传输层 锂盐掺杂 光电转换效率
下载PDF
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17
作者 章诗 王小平 +5 位作者 王丽军 朱玉传 林石裕 顾应展 田健健 周成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6-131,共6页
综述了目前国际上研究得最多的几种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各自的最新进展,包括硅基类(非晶硅、多晶硅、微晶硅)、无机化合物类(碲化镉、铜铟硒、砷化镓)、有机类、染料敏化(二氧化钛、氧化锌)等,并从材料、工艺和转换效率等方... 综述了目前国际上研究得最多的几种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各自的最新进展,包括硅基类(非晶硅、多晶硅、微晶硅)、无机化合物类(碲化镉、铜铟硒、砷化镓)、有机类、染料敏化(二氧化钛、氧化锌)等,并从材料、工艺和转换效率等方面比较和讨论了它们各自性能的优劣,最后展望了这些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未来的研究方向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太阳能电池 硅基 化合物 染料敏化
下载PDF
界面层对CIGS薄膜太阳电池电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18
作者 王志永 《太阳能》 2023年第2期32-39,共8页
通过在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电池中分别插入RbInSe_(2)薄膜和MoSe_(2)薄膜作为界面层,设计出新的电池结构,然后使用模拟软件wxAMPS研究了界面层对CIGS薄膜太阳电池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RbInSe_(2)薄膜对CIGS薄膜太阳电池电性... 通过在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电池中分别插入RbInSe_(2)薄膜和MoSe_(2)薄膜作为界面层,设计出新的电池结构,然后使用模拟软件wxAMPS研究了界面层对CIGS薄膜太阳电池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RbInSe_(2)薄膜对CIGS薄膜太阳电池电性能的提高效果不明显,且随着RbInSe_(2)薄膜厚度的增加,电池电性能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MoSe_(2)薄膜对CIGS薄膜太阳电池的电性能有显著的提高作用,主要原因是该薄膜与CIGS薄膜构成的异质结在电池内部附加了一个电场。该电场能够将向MoSe_(2)薄膜运动的电子“反射”回CIGS薄膜中,降低载流子的界面复合速度,进而提高光生电流。以分析获得的最优参数进行数值模拟,同时插入MoSe_(2)薄膜和RbInSe_(2)薄膜的CIGS薄膜太阳电池的最高光电转换效率可达25.0%,这为实验室及实际生产制备出高效CIGS薄膜太阳电池提供了一条可能的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GS 薄膜太阳电池 数值模拟 界面层 电性能
下载PDF
CIS和CIGS薄膜太阳电池的研究 被引量:25
19
作者 孙云 王俊清 +7 位作者 杜兆峰 舒保健 于刚 温国忠 周祯华 孙健 李长健 张丽珠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2-195,共4页
采用蒸发硒化方法制备了P型CIS(铜铟硒 )和CIGS(铜铟镓硒 )薄膜 ,用蒸发法制备N型CdS(硫化镉 ) ,二者组成异质PN结太阳电池。经退火处理 ,CIS和CIGS薄膜太阳电池的效率分别达到 8 83 %和 9 13 %。对制膜过程中衬底的选择 ,背电极的制备 ... 采用蒸发硒化方法制备了P型CIS(铜铟硒 )和CIGS(铜铟镓硒 )薄膜 ,用蒸发法制备N型CdS(硫化镉 ) ,二者组成异质PN结太阳电池。经退火处理 ,CIS和CIGS薄膜太阳电池的效率分别达到 8 83 %和 9 13 %。对制膜过程中衬底的选择 ,背电极的制备 ,CIS各元素蒸发控制和镓的掺入等工艺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GS薄膜 太阳电池 转换效率 CIS
下载PDF
水热法制MoS_(2)-MoO_(2)复合物及其电化学性能
20
作者 黄晓霞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23年第12期180-181,213,共3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得到MoS_(2)-MoO_(2)复合物,并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MoS_(2)-MoO_(2)复合物作为一种新型电池材料,当电流密度较低时,样品的初始比容量也较低,但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初始比容量也变大,但比容量的衰减速度也越来越... 采用水热法制备得到MoS_(2)-MoO_(2)复合物,并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MoS_(2)-MoO_(2)复合物作为一种新型电池材料,当电流密度较低时,样品的初始比容量也较低,但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初始比容量也变大,但比容量的衰减速度也越来越快,即循环稳定性能较差。在500 mA/g的电流密度下,材料的初始放电比容量虽可达到865 mAh/g,但经过30次循环之后,放电比容量就降至170 mAh/g的水平,因此可以通过优化MoS_(2)-MoO_(2)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提高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MoS_(2)-MoO_(2) 水热法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