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载环形等离子体束的圆柱波导中慢等离子体波高频特性的数值研究
1
作者 杨温渊 董志伟 +1 位作者 董烨 周前红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5-221,共7页
等离子体相对论微波发生器(PRMG)可以产生宽带高功率微波输出,同时又具有良好的频率可调谐性,因此在雷达、通信、电子对抗和物体探测等诸多领域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PRMG通常采用加载环形等离子体束的圆柱波导作为其波束互作用区,工... 等离子体相对论微波发生器(PRMG)可以产生宽带高功率微波输出,同时又具有良好的频率可调谐性,因此在雷达、通信、电子对抗和物体探测等诸多领域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PRMG通常采用加载环形等离子体束的圆柱波导作为其波束互作用区,工作模式为慢等离子体波TM_(01)模(下称P-TM_(01)模)。P-TM_(01)模的色散特性及其变化规律对PRMG输出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利用全电磁粒子模拟程序对加载环形等离子体束的圆柱波导中P-TM_(01)模的色散特性和场分布进行了粒子模拟和分析,获得等离子体束密度n_(p)、径向厚度Δr_(p)和径向位置r_(p)以及外加引导磁场强度B_(z)和波导半径r_(w)等参数对P-TM_(01)模的色散特性和场分布的影响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包括:(1)一定范围内,n_(p)和Δr_(p)的变化对色散特性影响较大,r_(p),B_(z)和r_(w)的变化对色散特性影响较小。值得关注的是,由于波导中环形等离子体束的存在,随着波导半径r_(w)的增加,相同纵向波数k_(z)对应的P-TM_(01)模的频率没有降低而是略有提高。因此,在实际应用时,可以适当加大波导径向尺寸以提高器件功率容量;适当降低磁场,则有利于提高器件的紧凑性。(2)P-TM_(01)模的纵向电场的方向不随径向位置变化,径向电场的方向在等离子体束内外两侧相反,外侧的场分布与同轴波导中TEM模相似。(3)主要物理参数变化时,场分布基本特点不会改变。但随着纵向模式数N和k_(z)相应增加,电场能量向等离子体束收拢,不利于波束相互作用和电磁场的耦合输出。因此为了PRMG的高效运行,束波互作用的共振点最好落在k_(z)相对较小的区域。上述研究结果对PRMG的设计和优化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相对论微波发生器 慢等离子体波 色散特性 场分布 粒子模拟
下载PDF
用于高功率微波器件的传导冷高温磁体研制 被引量:1
2
作者 徐策 刘辉 +7 位作者 刘建华 戴银明 陈顺中 程军胜 王秋良 霍少飞 史彦超 黄慧杰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3,共8页
为了利于高功率微波系统的紧凑化和小型化,降低系统能耗,对产生引导磁场的超导磁体系统进行了研究设计。超导磁体使用稀土钡铜氧化物线饼组成。低温系统采用4台小型风冷式斯特林制冷机对超导磁体冷却。为了适用于车载环境并降低漏热,采... 为了利于高功率微波系统的紧凑化和小型化,降低系统能耗,对产生引导磁场的超导磁体系统进行了研究设计。超导磁体使用稀土钡铜氧化物线饼组成。低温系统采用4台小型风冷式斯特林制冷机对超导磁体冷却。为了适用于车载环境并降低漏热,采用了一种非金属材料的新型锥体结构作为磁体的承载结构,并通过仿真分析了一般的车载环境下的磁体结构承载情况。整个高温超导磁体工作温区为40~50 K,达到目标场时的通电电流为77.49 A,均匀区场强达到4 T。整个系统能耗较传统技术降低80%。通过实验测试出高温超导磁体的温度运行上限为48.9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稀土钡铜氧材料高温超导磁体 传导冷却 车载
下载PDF
太赫兹回旋管蓝宝石输能窗的设计及实验
3
作者 张亦弛 高东硕 +4 位作者 曾旭 李鹍 郝文腾 李博阳 冯进军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4年第1期28-34,共7页
针对170 GHz兆瓦级回旋管短脉冲实验对蓝宝石输能窗的实际要求,分析了蓝宝石窗传输高斯波束的反射和吸收特性,优化设计了低反射、低损耗蓝宝石输能窗的工程方案。对研制的蓝宝石窗部件进行微波冷测,驻波比(VSWR)小于1.1,验证了蓝宝石窗... 针对170 GHz兆瓦级回旋管短脉冲实验对蓝宝石输能窗的实际要求,分析了蓝宝石窗传输高斯波束的反射和吸收特性,优化设计了低反射、低损耗蓝宝石输能窗的工程方案。对研制的蓝宝石窗部件进行微波冷测,驻波比(VSWR)小于1.1,验证了蓝宝石窗的低反射特性;计算结果表明该结构的最大输出平均功率阈值为590 W。对使用该蓝宝石窗研制的170 GHz回旋管进行测试,验证了理论计算的功率阈值,为大功率回旋管蓝宝石输能窗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0 GHz 回旋管 蓝宝石 输能窗 高斯波束
下载PDF
粗糙铜表面对低频太赫兹波的散射实验 被引量:19
4
作者 杨洋 姚建铨 +1 位作者 张镜水 王力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6-39,79,共5页
搭建了以0.2 THz返波管振荡器源、热释电探测器、小型自动旋转光学平台等组成的太赫兹波目标散射特性实验测试系统,对两种不同粗糙度铜盘表面的散射特性进行了测试,表明:太赫兹金属粗糙目标散射中导体表面的感应电流产生电磁散射和粗糙... 搭建了以0.2 THz返波管振荡器源、热释电探测器、小型自动旋转光学平台等组成的太赫兹波目标散射特性实验测试系统,对两种不同粗糙度铜盘表面的散射特性进行了测试,表明:太赫兹金属粗糙目标散射中导体表面的感应电流产生电磁散射和粗糙导体表面引起的朗伯散射是同时存在的;在斜入射时这种近似于朗伯体的金属粗糙表面几乎可以被看成镜体,但随着目标表面的粗糙度变大,反射变弱,散射增强,主峰向小于反射角的方向偏移;在垂直入射的情况下,散射角小于40度时散射曲线下降较快,超过40度散射曲线变化变得很缓慢,但在50度附近很多材料都会出现一个小的散射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金属粗糙表面 目标散射特性 实验测试系统
下载PDF
引导磁场对相对论返波管微波功率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陈昌华 刘国治 +1 位作者 宋志敏 范菊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45-748,共4页
对引导磁场大小对相对论返波管 (RBWO)微波功率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利用 KARAT软件对 RBWO进行了全电磁 PIC数值模拟 ,发现当磁场降低时 ,TE模与 TM0 1模的竞争导致微波功率降低 ,同时模拟中观察到“电子回旋共振吸收”现象 ,... 对引导磁场大小对相对论返波管 (RBWO)微波功率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利用 KARAT软件对 RBWO进行了全电磁 PIC数值模拟 ,发现当磁场降低时 ,TE模与 TM0 1模的竞争导致微波功率降低 ,同时模拟中观察到“电子回旋共振吸收”现象 ,它是由于电子束与慢波结构中 TM0 1 模的基波相互作用的结果 ;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论返波管 引导磁场 数值模拟 回旋共振吸收
下载PDF
X波段相对论返波管谐振反射器 被引量:12
6
作者 宋玮 陈昌华 +5 位作者 孙钧 张立刚 杨猛 陈鹏 张晓微 胡咏梅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53-856,共4页
基于TPG2000强流电子束加速器和带谐振反射器的相对论返波管振荡器,开展了X波段高功率微波产生实验研究,获得了功率约2.5 GW,脉宽约20 ns的微波输出。理论分析及模拟了不同倒角大小对谐振反射器的表面电场及截止性能的影响,并对不同倒... 基于TPG2000强流电子束加速器和带谐振反射器的相对论返波管振荡器,开展了X波段高功率微波产生实验研究,获得了功率约2.5 GW,脉宽约20 ns的微波输出。理论分析及模拟了不同倒角大小对谐振反射器的表面电场及截止性能的影响,并对不同倒角开展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谐振反射器倒角可增加输出微波脉冲宽度,且随着倒角增加,微波脉宽增加,效率略有降低。在谐振反射器倒角5 mm情况下,利用电压900 kV,电流9 kA的强流电子束,实验获得了功率约2.5 GW、脉宽大于25 ns的微波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相对论返波管振荡器 谐振反射器 脉冲缩短
下载PDF
双频相对论返波振荡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7
作者 宋刚永 蒙林 +1 位作者 于新华 杨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3-107,共5页
提出了X波段双频两段式同轴相对论返波振荡器的物理模型,推导了该结构在冷腔时的TM0n模式色散方程,数值求解了两段式同轴波纹慢波结构TM01模色散曲线;用粒子模拟软件对其结构和电磁参数进行分析研究,优化得到的结构参数为第一、二段分别... 提出了X波段双频两段式同轴相对论返波振荡器的物理模型,推导了该结构在冷腔时的TM0n模式色散方程,数值求解了两段式同轴波纹慢波结构TM01模色散曲线;用粒子模拟软件对其结构和电磁参数进行分析研究,优化得到的结构参数为第一、二段分别为10个和4个周期数,周期长度分别为0.50 cm和0.73cm,波纹幅值分别为0.13 cm和0.21 cm,平均半径为2.9 cm,同轴间隙为2.1 cm。结果表明:在环形相对论电子注电压为510 kV、电流为9.4 kA,引导磁场为0.7 T的条件下,器件得到了X波段稳定的高功率双频微波输出,其平均功率约为0.75 GW,平均功率效率为1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双频 X波段 相对论返波振荡器 数值模拟
下载PDF
220GHz回旋单腔管的设计 被引量:10
8
作者 袁学松 鄢扬 +2 位作者 傅文杰 钟任斌 刘盛纲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77-1679,共3页
根据回旋管的线性理论和回旋管自洽非线性理论设计出工作频率为220 GHz,工作电压为20kV,工作电流为2 A的回旋单腔振荡管,采用的工作模式为TE03模。利用粒子模拟软件MAGIC对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得到的注波互作用效率达到37%,平均输出功率为... 根据回旋管的线性理论和回旋管自洽非线性理论设计出工作频率为220 GHz,工作电压为20kV,工作电流为2 A的回旋单腔振荡管,采用的工作模式为TE03模。利用粒子模拟软件MAGIC对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得到的注波互作用效率达到37%,平均输出功率为15 k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管 起振电流 太赫兹 注波互作用效率
下载PDF
同轴慢波结构相对论高功率微波产生器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肖仁珍 刘国治 +4 位作者 林郁正 陈昌华 邵浩 胡咏梅 王宏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39-842,共4页
对一种同轴慢波结构相对论高功率微波产生器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利用数值模拟优化得到的结构,建立了实验装置。初步实验结果表明:该种器件具有微波产生效率高的优点,在实验系统并没有达到优化状态的情况下得到的微波转换效率达28%,... 对一种同轴慢波结构相对论高功率微波产生器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利用数值模拟优化得到的结构,建立了实验装置。初步实验结果表明:该种器件具有微波产生效率高的优点,在实验系统并没有达到优化状态的情况下得到的微波转换效率达28%,峰值功率约为1.3 GW。微波频率基本不随二极管电压变化,约为7.7 GHz,这与文献中数值模拟给出的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同轴慢波结构 数值模拟 微波产生效率
下载PDF
速调型相对论返波管理论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肖仁珍 滕雁 +2 位作者 宋志敏 陈昌华 孙钧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47-751,共5页
对速调型相对论返波管慢波结构色散特性及束波相互作用进行了理论研究。色散特性研究表明:器件工作模式为TM01模,近π点,耦合阻抗较高。色散特性预测的工作频率与粒子模拟结果非常接近。慢波结构峰值增长率相对较小,这与电子束与慢波结... 对速调型相对论返波管慢波结构色散特性及束波相互作用进行了理论研究。色散特性研究表明:器件工作模式为TM01模,近π点,耦合阻抗较高。色散特性预测的工作频率与粒子模拟结果非常接近。慢波结构峰值增长率相对较小,这与电子束与慢波结构相距较大有关,因而器件从起振到饱和的时间较长。在束波相互作用理论中,全面考虑了电子束与慢波结构前向波基波、反向波-1次空间谐波及空间电荷场相互作用、谐振反射器对电子束进行的束流调制和能量调制作用,以及调制腔和提取腔处引入的耦合阻抗及轴向波数突变。稳态和非稳态计算结果均获得了超过40%的束波转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相对论返波管 切伦柯夫辐射 渡越辐射 束波相互作用
下载PDF
X波段多频相对论返波振荡器的粒子模拟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建国 蒙林 +2 位作者 宋刚永 于新华 高炜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27-1330,共4页
采用过模同轴波纹型返波管,其互作用区由2段周期不同的波纹慢波结构组成,利用粒子模拟软件MAGIC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X波段稳定的3个频率微波输出。粒子模拟的结果为:在强流电子束电压为570 kV,电流为11.4 kA,引导磁场为0.72 T的条件下,... 采用过模同轴波纹型返波管,其互作用区由2段周期不同的波纹慢波结构组成,利用粒子模拟软件MAGIC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X波段稳定的3个频率微波输出。粒子模拟的结果为:在强流电子束电压为570 kV,电流为11.4 kA,引导磁场为0.72 T的条件下,获得的3个频率分别为9.575,10.025和10.475GHz,总微波功率为1.0 GW,效率为15.4%。通过对电压的调节,进一步获得了4个频率的微波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多频 X波段 相对论返波振荡器 粒子模拟
下载PDF
同轴慢波结构相对论高功率微波产生器理论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肖仁珍 刘国治 +1 位作者 林郁正 陈昌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1-244,共4页
推导了同轴波导的空间电荷限制流,其值大于圆波导的空间电荷限制流。因此在阴极电势和束流相等的情况下,同轴波导中的束流具有更高的动能,同轴器件有可能获得更高的微波转换效率。理论推导出同轴慢波结构中考虑束流空间电荷影响的色散方... 推导了同轴波导的空间电荷限制流,其值大于圆波导的空间电荷限制流。因此在阴极电势和束流相等的情况下,同轴波导中的束流具有更高的动能,同轴器件有可能获得更高的微波转换效率。理论推导出同轴慢波结构中考虑束流空间电荷影响的色散方程,利用Matlab进行了编程求解。不考虑束流空间电荷影响时,编程计算结果与Superfish模拟结果一致。由考虑束流空间电荷影响的色散方程数值计算结果,可知文献中提出的同轴慢波结构相对论高功率微波产生器工作在准TEM模的π模,频率为7.67 GHz,峰值时间增长率较高,电子束损失的能量与其初始能量之比为34%。这些结果均与文献中的数值模拟结果一致。同时理论分析说明该种器件无论在能量转换效率,还是在产生微波脉冲的上升时间上均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同轴慢波结构 空间电荷限制流 色散曲线
下载PDF
新型同轴慢波结构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于新华 蒙林 +2 位作者 鄢杨 张红卫 胡庆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97-499,共3页
为了克服因增加返波管功率容量而引起的模式竞争问题,提出了波纹内导体同轴慢波结构,导出了该结构在冷腔时的TM0n模式色散方程,并数值计算和分析了该结构的色散特性。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结构的返波管能够很好地改善模式竞争。
关键词 波纹内导体 同轴慢波结构 色散方程 模式抑制
下载PDF
3cm相对论返波荡器的粒子模拟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文光俊 李家胤 +2 位作者 谢甫珍 熊祥正 刘盛纲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621-626,共6页
运用全电磁的相对论的2.5维粒子模拟程序MAGIC模拟分析了3cm相对论返波管中注-波互作用的非线性过程,得到了器件微波输出功率,效率,工作频率等参量,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较好地一致。对电子注特性参数,慢波结构尺寸,引... 运用全电磁的相对论的2.5维粒子模拟程序MAGIC模拟分析了3cm相对论返波管中注-波互作用的非线性过程,得到了器件微波输出功率,效率,工作频率等参量,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较好地一致。对电子注特性参数,慢波结构尺寸,引导磁场进行了优化,获得了器件最佳化运行的工作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论返波管 高功率 微波 粒子模拟 振荡器
下载PDF
带有反射腔的双频相对论返波管的粒子模拟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辉辉 李海龙 +1 位作者 蒙林 刘丰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00-1004,共5页
设计了一种带有反射腔的能在X波段实现稳定双频输出的圆柱结构相对论返波管,采用2.5维相对论全电磁PIC粒子模拟软件行粒子模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在输入电压433 kV、引导磁场2.2 T的条件下,实现了9.53,10.09 GHz的双频稳定输出,平均输... 设计了一种带有反射腔的能在X波段实现稳定双频输出的圆柱结构相对论返波管,采用2.5维相对论全电磁PIC粒子模拟软件行粒子模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在输入电压433 kV、引导磁场2.2 T的条件下,实现了9.53,10.09 GHz的双频稳定输出,平均输出功率340 MW,平均功率效率2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腔 圆柱结构 相对论返波管 双频 粒子模拟 高功率微波
下载PDF
X波段高效双频同轴相对论返波管粒子模拟 被引量:5
16
作者 唐永福 蒙林 +3 位作者 李海龙 王彬 殷勇 张斐娜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415-2419,共5页
提出了一种能在X波段实现稳定双频输出的带有谐振反射器的高效率同轴相对论返波振荡器,并使用2.5维全电磁粒子PIC模拟软件进行了粒子模拟研究。模拟结果显示:在电子束电压520kV、电流8.5kA、轴向引导磁场2.35T的条件下,器件实现了9.41GH... 提出了一种能在X波段实现稳定双频输出的带有谐振反射器的高效率同轴相对论返波振荡器,并使用2.5维全电磁粒子PIC模拟软件进行了粒子模拟研究。模拟结果显示:在电子束电压520kV、电流8.5kA、轴向引导磁场2.35T的条件下,器件实现了9.41GHz和10.29GHz的稳定双频输出,平均输出功率为1.35GW,波束互作用效率为30.5%。此外,双频频谱及双频中较小的频率随着漂移段的变化而准周期地变化,实现了带宽约400MHz的频率捷变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轴相对论返波管 谐振反射器 双频 高效率 粒子模拟 频率捷变
下载PDF
充中性气体相对论返波振荡器的粒子模拟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列 刘永贵 李传胪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57-761,共5页
用PIC粒子模拟方法研究了充中性气体相对论返波管的物理机制 ,成功模拟了电子束碰撞充入返波管中的中性气体电离产生等离子体的过程 ,在电子束传输的路径上形成离子通道 ,有效中和电子束径向空间电荷力 ,有利于电子束的传输及束波相互... 用PIC粒子模拟方法研究了充中性气体相对论返波管的物理机制 ,成功模拟了电子束碰撞充入返波管中的中性气体电离产生等离子体的过程 ,在电子束传输的路径上形成离子通道 ,有效中和电子束径向空间电荷力 ,有利于电子束的传输及束波相互作用产生微波。增加中性气体密度 ,返波管的输出频率明显上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荡器 充中性气体返波管 粒子模拟 功率 转换效率 频率 相对论返波管
下载PDF
等离子体填充圆柱波导中双流不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袁学松 鄢扬 +1 位作者 钟任斌 刘盛纲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95-998,共4页
在无限大磁场情况下对等离子体填充圆柱波导中双电子注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行列式形式的色散方程。针对不同参数对色散方程进行数值计算,发现当两根电子注之间存在速度差时,通过快慢空间电荷波的相互作用,两电子注引起的双流... 在无限大磁场情况下对等离子体填充圆柱波导中双电子注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行列式形式的色散方程。针对不同参数对色散方程进行数值计算,发现当两根电子注之间存在速度差时,通过快慢空间电荷波的相互作用,两电子注引起的双流不稳定性可以产生契伦柯夫辐射;当等离子体频率超过双注相互作用的频率范围后,可以大大加强和改善等离子体、两电子注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电子注 圆柱波导 双流不稳定性 等离子体 色散方程
下载PDF
小回旋三次谐波0.52THz回旋管 被引量:6
19
作者 袁学松 马春燕 +1 位作者 韩煜 鄢扬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7-131,共5页
为了发展大功率高效率太赫兹辐射源,对小回旋电子注激励三次谐波太赫兹电子回旋脉塞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参数情况下的模式竞争.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近轴小回旋电子注能够实现三次谐波单模振荡.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只0.52 THz、TE37模三... 为了发展大功率高效率太赫兹辐射源,对小回旋电子注激励三次谐波太赫兹电子回旋脉塞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参数情况下的模式竞争.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近轴小回旋电子注能够实现三次谐波单模振荡.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只0.52 THz、TE37模三次谐波回旋管,数值计算表明,该回旋管在工作磁场为6.98 T下输出功率可以达到3.7 kW.对产生近轴小回旋电子注的高磁压缩比磁控注入式电子光学系统进行的粒子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电子枪能够产生满足实验要求的65 kV/2.5 A,横纵速度比为1.24,引导中心半径0.35 mm的小回旋电子注,其纵向速度离散6.6%,横向速度离散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管 太赫兹 高次谐波 模式竞争
下载PDF
X波段五腔渡越管振荡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代兵 刘庆想 +1 位作者 何琥 苏昶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3-98,共6页
提出了一种新结构的X波段五腔渡越管振荡器,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根据场分布进行了 一维非线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结构可以产生高功率微波,并判断了工作模式,为TM01模的3π/5模。采用粒子 模拟验证了一维非线性分析的结论,并优... 提出了一种新结构的X波段五腔渡越管振荡器,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根据场分布进行了 一维非线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结构可以产生高功率微波,并判断了工作模式,为TM01模的3π/5模。采用粒子 模拟验证了一维非线性分析的结论,并优化设计出五腔渡越管振荡器,优化结果为:输出功率约1GW,工作频 率9.3GHz,束波转换效率约22%。实验中,通过参数调节,得到频率约9.25GHz,峰值功率约780MW,脉宽 (半高宽)21ns的输出微波,束波转换效率约为16%。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基本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渡越管振荡器 高频特性 非线性分析 X波段 五腔渡越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