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集成光学调制器实现ICF固体激光驱动器中激光脉冲任意整形 Ⅱ.集成光学调制器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春 陈绍和 +4 位作者 马忠林 许世忠 沈磊 邵宗书 蒋民华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30-534,共5页
本文利用集成光学和光纤技术制作了集成光学调制器,驱动调制器的电压仅为4伏,配之以高稳定的、LD泵浦的单纵模振荡源和任意整形电脉冲源,大大提高了ICF固体激光驱动器前级整形系统对激光脉冲整形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关键词 集成光学 调制器 激光脉冲整形系统 ICF固体激光器
下载PDF
二级管泵浦的Q开关Nd:YAG激光器及测距样机 被引量:2
2
作者 巩马理 翟刚 +7 位作者 金锋 马楠 李晶 时顺森 刘彦巍 朱斌 杨绍岚 宋利生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8-10,共3页
研究了电光调Q及Cr4+:YAG被动Q开关的二极管泵浦Nd:YAG激光器,获得了11mJ的电光调Q及被动Q开关激光脉冲,Q开关效率分别为75%和32%。以Cr4+:YAG被动Q开关的激光器为基础,研制了二极管泵浦的N... 研究了电光调Q及Cr4+:YAG被动Q开关的二极管泵浦Nd:YAG激光器,获得了11mJ的电光调Q及被动Q开关激光脉冲,Q开关效率分别为75%和32%。以Cr4+:YAG被动Q开关的激光器为基础,研制了二极管泵浦的Nd:YAG激光测距机样机。以<3mJ的激光脉冲,无发射天线压缩发射,采用等效口径为Φ26mm的接收天线。在~3Km的能见度下,实现了339Km的测距。最大测程为47Km(5Km能见度),整机工作频率为16pps,自然传导冷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极管泵浦 固体激光器 激光测距机
下载PDF
分割导体内预置测温光纤的XLPE电缆及附件的研制及试验 被引量:2
3
作者 吕庚民 张道利 +4 位作者 富成伟 杨黎明 周长城 吴雪娇 刘本东 《电线电缆》 2013年第5期8-11,14,共5页
电力电缆导体运行温度是电缆线路安全运行的重要参数。在电缆制造时,将测温光纤预置于电缆分割导体内,对其配套的电缆附件进行了初期的电气性能、光纤连接、引出的可操作性模拟试验。在预鉴定试验线路安装时,两段电缆导体内的光纤在连... 电力电缆导体运行温度是电缆线路安全运行的重要参数。在电缆制造时,将测温光纤预置于电缆分割导体内,对其配套的电缆附件进行了初期的电气性能、光纤连接、引出的可操作性模拟试验。在预鉴定试验线路安装时,两段电缆导体内的光纤在连接盒的导体连接管外进行连接。在电缆线路两端户外终端(或GIS终端)处,将电缆分割导体内的预置光纤引出到终端外部与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DTS)的光纤连接。DTS通过预置于电缆分割导体内的测温光纤实现对电缆导体温度的在线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电缆 分割导体 预置光纤 附件安装 光纤连接 温度监测
下载PDF
110kV电缆击穿振动波在电缆支架间的传播特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金尚儿 刘刚 《电线电缆》 2015年第2期6-9,共4页
通过理论分析研究了对故障电缆施加高电压脉冲,电缆被击穿产生的振动波在电缆与支架之间的传播特性,并通过一个例子探讨了支架中应力波及能量的变化。以应力波的理论为基础,建立电缆-支架模型,应用该模型对电缆沟中架设于支架上的110 k ... 通过理论分析研究了对故障电缆施加高电压脉冲,电缆被击穿产生的振动波在电缆与支架之间的传播特性,并通过一个例子探讨了支架中应力波及能量的变化。以应力波的理论为基础,建立电缆-支架模型,应用该模型对电缆沟中架设于支架上的110 k V电力电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电缆支架间的作用力服从指数衰减规律,电缆的动能主要消耗在碰撞初期。支架受到的初始应力大小为171.1 MPa,在1.2 s之后应力大小为一个常数34.7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 电缆+支架 振动波 碰撞 衰减特性
下载PDF
差动共焦显微边缘轮廓检测与定位方法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大礼 王允 +1 位作者 邱丽荣 赵维谦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1-187,共7页
为了实现高效、准确的检测和定位微结构如光刻掩模版的边缘轮廓,提出了一种差动共焦显微(DCM)边缘轮廓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原理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该方法具有在焦点的过零阶跃触发特性。利用该特性,该方法可以实时得到样品二值... 为了实现高效、准确的检测和定位微结构如光刻掩模版的边缘轮廓,提出了一种差动共焦显微(DCM)边缘轮廓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原理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该方法具有在焦点的过零阶跃触发特性。利用该特性,该方法可以实时得到样品二值化边缘轮廓图像,极大地提高了边缘轮廓检测效率。理论分析和仿真表明,该方法边缘定位准确,不受边缘形状、方向和样品有效反射率的影响,可以有效抑制噪声和干扰。5μm周期台阶标准样品周期测量对比实验表明,该方法所得边缘轮廓能够实现高精度的横向尺寸测量,因此能够用于微结构的快速工业边缘轮廓成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 边缘检测与定位 差动共焦显微术 过零触发 微结构检测
原文传递
钢中非金属夹杂缺陷的红外热波无损检测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超 马晓波 陈德珍 《钢铁研究》 CAS 2014年第4期22-26,共5页
建立了钢中非金属夹杂缺陷热波散射的理论模型,基于非傅里叶热传导理论和虚拟镜像法,对含非金属夹杂缺陷的钢中热波散射场进行分析与计算,得到方程的一般解,通过数值计算,给出了不同类型非金属夹杂缺陷的几何参数和物性参数条件下钢的... 建立了钢中非金属夹杂缺陷热波散射的理论模型,基于非傅里叶热传导理论和虚拟镜像法,对含非金属夹杂缺陷的钢中热波散射场进行分析与计算,得到方程的一般解,通过数值计算,给出了不同类型非金属夹杂缺陷的几何参数和物性参数条件下钢的表面温度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非金属夹杂缺陷改变了热波在钢中的传播特性,导致钢表面温度分布呈现双峰形式;同时,非金属夹杂缺陷的几何参数和物性参数也会影响钢的表面温度分布,从而影响热波的传播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金属夹杂缺陷 非傅里叶热传导 虚拟镜像法 热波散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