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接器失效成因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吴飞 杨永兴 高海龙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23年第6期89-93,共5页
借助实际案例,通过外观目检、金相切片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物理分析手段,研究了连接器互联电阻变大导致连接器失效的成因。结果表明:公端负极触点与母端金属片没有很好地接触在一起,间隙略微偏大,长期使用过程中,连接器接口偏大可... 借助实际案例,通过外观目检、金相切片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物理分析手段,研究了连接器互联电阻变大导致连接器失效的成因。结果表明:公端负极触点与母端金属片没有很好地接触在一起,间隙略微偏大,长期使用过程中,连接器接口偏大可能导致接触电阻增大,该处温度升高发烫,触点金属熔融并伴随一定程度的氧化,进而导致触点发黑,接触电阻进一步增大,最终导致连接器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接器 接触电阻 氧化
下载PDF
Kalman滤波在上证综指预测中的应用
2
作者 许燕 张国生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80-81,共2页
基于股票市场的随机波动性和卡尔曼滤波的动态跟踪特性,将上证综指收盘点数的变化过程看作是一个动力学系统,建立上证综指收盘点数的状态空间模型。应用Kalman滤波理论对上证综指收盘点数进行预报,并针对2010年2月3日至2010年3月25日共... 基于股票市场的随机波动性和卡尔曼滤波的动态跟踪特性,将上证综指收盘点数的变化过程看作是一个动力学系统,建立上证综指收盘点数的状态空间模型。应用Kalman滤波理论对上证综指收盘点数进行预报,并针对2010年2月3日至2010年3月25日共计32个历史数据,利用MATLAB软件进行计算机仿真,给出了具体预报结果,结果表明,Kalman滤波方法对上证综指的预报是有效的,并具有简便、快速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LMAN滤波 预报 上证综指 状态空间模型
下载PDF
基于正则化正交匹配追踪的SAR层析成像 被引量:20
3
作者 闵锐 杨倩倩 +1 位作者 皮亦鸣 曹宗杰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12年第12期1069-1073,共5页
压缩感知框架下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层析成像技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压缩感知理论能在实际系统中基线数量和分布稀疏的情况下实现高度向的高分辨率聚焦,这是基于谱分析的成像处理方法难以实现的。提出将正则化正交匹配追踪(ROMP)算法应... 压缩感知框架下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层析成像技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压缩感知理论能在实际系统中基线数量和分布稀疏的情况下实现高度向的高分辨率聚焦,这是基于谱分析的成像处理方法难以实现的。提出将正则化正交匹配追踪(ROMP)算法应用于SAR层析成像中,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高分辨率的成像,接着探讨了被测区域目标数目对成像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目标数目的增加,成像的误差越大,这些对进一步的SAR层析成像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层析成像 压缩感知 正则化正交匹配追踪
下载PDF
基于微动特征提取的太赫兹雷达目标检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晋 皮亦鸣 杨晓波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10年第9期803-807,共5页
微多普勒现象是微动目标在极高频雷达照射下重要的特征属性之一,已广泛应用于雷达目标成像与识别方面。但是,目标微多普勒现象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雷达检测概率的降低,这在太赫兹频段尤为明显。本文结合目标微动特征,建立了一种新的... 微多普勒现象是微动目标在极高频雷达照射下重要的特征属性之一,已广泛应用于雷达目标成像与识别方面。但是,目标微多普勒现象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雷达检测概率的降低,这在太赫兹频段尤为明显。本文结合目标微动特征,建立了一种新的信号检测模型,在原有常规目标检测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微动特征参数,该参数由时频分析算法提取。仿真结果显示,基于微动特征提取的信号检测模型可有效的提高雷达检测概率,在13dB的信噪比下,针对一定的虚警概率,检测概率可提高13%左右,对太赫兹雷达系统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多普勒 雷达目标探测 时频分析 特征提取 参数估计 雷达检测概率
下载PDF
基于软件定义无线电平台的1090MHz频谱监测与分析方法 被引量:8
5
作者 王洪 孙清清 +1 位作者 肖宇 黄忠涛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A02期4-7,共4页
1 090 MHz是民用和军用航空领域多个电子系统的共用频率,针对其存在的频谱拥塞和同频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通用无线电外设(USRP)和GNU radio的频谱监测接收机架构,该接收机在通用软件无线电平台上实现了S模式和A/C模式信号的检测和... 1 090 MHz是民用和军用航空领域多个电子系统的共用频率,针对其存在的频谱拥塞和同频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通用无线电外设(USRP)和GNU radio的频谱监测接收机架构,该接收机在通用软件无线电平台上实现了S模式和A/C模式信号的检测和解码关键算法。应用于真实场景的信号监测和数据录取,对实时接收的信号进行了时域波形和频谱的观测,分析了录取信号的接收率和功率强度的关系、解码后不同类型信号的频谱占用率等。结果显示,在接收距离约为350 km的情况下,该场景的ATCRBS信号、短S模式信号和长S模式信号26 h内的平均接收率分别为375次/s、79次/s和85次/s,1 090 MHz频谱平均占用率约2.25%,峰值占用率达到3.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90 MHz频谱监测 开源软件无线电 通用软件无线电外设 频谱占用率
下载PDF
太赫兹频段目标微多普勒信号特征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晋 皮亦鸣 杨晓波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09年第10期25-30,共6页
微多普勒运动是近年来高分辨雷达目标观测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对微动目标的运动特征提取与识别已成功的应用于雷达研究的诸多领域。本文首先对典型的微动模型进行数学建模,并在对几种典型微动形式的微多普勒信号进行理论推导的基础上,... 微多普勒运动是近年来高分辨雷达目标观测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对微动目标的运动特征提取与识别已成功的应用于雷达研究的诸多领域。本文首先对典型的微动模型进行数学建模,并在对几种典型微动形式的微多普勒信号进行理论推导的基础上,对太赫兹频段和X频段的微多普勒现象进行了仿真比较,从仿真结果中可以看出,在微动特征较小的情况下,基于X频段的雷达观测手段已几乎失效,很难对运动特征提供有用的观测信息,同时,仿真结果验证了太赫兹雷达系统对厘米或及毫米量级微动观测的有效性,为进一步开展太赫兹频段下高分辨率目标观测及成像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多普勒 太赫兹 时频分析 特征提取 参数估计
下载PDF
单脉冲雷达目标航迹的实时视频模拟器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眈 任丽香 龙腾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1期68-72,共5页
目的研究并实现单脉冲雷达目标航迹实时视频信号模拟器.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操场形目标航迹,确定目标的时空关系;利用计算机产生各通道的目标数据,并在算法上避免误差积累;根据3通道单脉冲体制雷达的特点,采用设立时间标志的方法... 目的研究并实现单脉冲雷达目标航迹实时视频信号模拟器.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操场形目标航迹,确定目标的时空关系;利用计算机产生各通道的目标数据,并在算法上避免误差积累;根据3通道单脉冲体制雷达的特点,采用设立时间标志的方法,解决不同通道数据更新频率不同的问题.结果与结论模拟器可以较精确地模拟所给定的航迹,其最大距离误差小于等于模拟器最小步进间隔,3通道数据具有良好的同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脉冲雷达 目标航迹 视频信号模拟器 雷达
下载PDF
电连接器及其在雷达和电子设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谢旻 《应用科技》 CAS 2011年第3期20-23,共4页
电连接器用于系统电能的传输和信号的传递与控制.电连接器对确保整个雷达系统的可靠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中简要介绍了电连接器及其选用,特别是对盲插连接器的性能、结构及应用做了较详细的阐述,结合具体实践做了计算和分析.分析表明... 电连接器用于系统电能的传输和信号的传递与控制.电连接器对确保整个雷达系统的可靠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中简要介绍了电连接器及其选用,特别是对盲插连接器的性能、结构及应用做了较详细的阐述,结合具体实践做了计算和分析.分析表明,盲插连接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抗振动、性能可靠等优点,实现了阻抗匹配,满足幅相一致性,在雷达和电子设备中可快速更换各个单元,且节约了空间,提高了系统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电子设备 电连接器 盲插连接器
下载PDF
IDTTC算法在AEWR情报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丁凯 熊家军 蒋苏蓉 《空军雷达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407-409,共3页
针对机载预警雷达(AEWR)情报分析领域的航迹关联问题,在研究传统航迹关联算法的基础上,改进了多传感器双门限航迹关联算法,并用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将改进的双门限航迹关联(IDTTC)算法应用于机载雷达情报分析,实现了航迹的自... 针对机载预警雷达(AEWR)情报分析领域的航迹关联问题,在研究传统航迹关联算法的基础上,改进了多传感器双门限航迹关联算法,并用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将改进的双门限航迹关联(IDTTC)算法应用于机载雷达情报分析,实现了航迹的自动关联,提升了航迹关联处理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预警雷达 双门限航迹关联算法 航迹关联 情报分析
下载PDF
临近空间伴有尾流高超声速目标检测定位算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薄钧天 王国宏 +1 位作者 于洪波 张翔宇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49-462,共14页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由于尾迹的产生使雷达散射截面积(RCS)存在突增现象。为解决在此状态下的目标检测及本体定位问题,首先,提出圆台模型模拟尾迹多散射点分布范围,采用密度峰值聚类筛选本体及尾迹量测点;然后,采用修正Hough变换筛选...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由于尾迹的产生使雷达散射截面积(RCS)存在突增现象。为解决在此状态下的目标检测及本体定位问题,首先,提出圆台模型模拟尾迹多散射点分布范围,采用密度峰值聚类筛选本体及尾迹量测点;然后,采用修正Hough变换筛选目标航迹,根据运动目标坐标间的数学关系进行本体定位;最后,输出结果。仿真结果显示:算法对2个不同尾迹长度的目标均保持近90%的检测概率,对2个目标全部检测的概率具有近80%的检测概率,且检测概率不随RCS差、尾迹长度和信杂比的变化而产生较大变化,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 高超声速目标 圆台模型 密度峰值聚类 HOUGH变换 扩展散射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