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7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钼碚砂氨浸过程中钾的释放行为与控制研究
1
作者 刘起航 杨泽邦 +2 位作者 王苗 冯卫国 杨双平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82,共12页
低钾钼产品在电子、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氨浸对低钾钼产品的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控制氨浸过程中钾的释放量以减少后续工艺中的降钾压力,通过对钼焙砂氨浸过程中的释钾影响因素进行了单因素模拟实验,分析了... 低钾钼产品在电子、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氨浸对低钾钼产品的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控制氨浸过程中钾的释放量以减少后续工艺中的降钾压力,通过对钼焙砂氨浸过程中的释钾影响因素进行了单因素模拟实验,分析了钾元素的释放规律,并给出了其动力学模型和控制方法。结果表明,温度、固液比、钼焙砂粒度等对钾元素的释放具有较大的影响,最佳的氨浸条件为:温度30℃、固液比1∶3,钼焙砂粒径范围150~178μm,氨水浓度20%。此外,Ca元素更利于氨浸过程除钾,而Na元素不利于氨浸过程除钾。熟石灰对水洗除钾有一定作用,碳酸钠对水洗除钾的效果并不明显,故在钼焙砂水洗过程中加入熟石灰有利于低钾钼酸铵的生产。钼焙砂氨浸过程前期释钾速度较快,后期速度变慢,得到Avrami方程可以较好地模拟氨浸前期和后期的释钾过程,确定了氨浸过程的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焙砂 氨浸 除钾 动力学 钾释放
下载PDF
合成氨催化剂专利现状
2
作者 张磊 马剑峰 《中国科技信息》 2024年第10期20-23,共4页
氨是人类生命和生态系统所必需的化学物质之一,已广泛用于纺织工业、塑料、染料、炸药和肥料等生产领域。目前,全球氨的生产每年达到了1.7亿吨,其中,全球氨产量的90%仍然通过公认的Haber-Bosch法生产,该方法使用铁基催化剂在高温高压条... 氨是人类生命和生态系统所必需的化学物质之一,已广泛用于纺织工业、塑料、染料、炸药和肥料等生产领域。目前,全球氨的生产每年达到了1.7亿吨,其中,全球氨产量的90%仍然通过公认的Haber-Bosch法生产,该方法使用铁基催化剂在高温高压条件下(400~600℃,100~200个大气压)由氮气和氢气直接合成氨,这导致高昂的生产成本和巨大的能源消耗,迫切需要开发更加经济环保的氨合成工业制法。在可持续的氨生产方面,目前正在研究许多可替代的方向,这些方向包括电催化方法、光催化合成氨和化学循环路线。其中,电催化氮还原方法(NRR)与HaberBosch技术相比,可节省超过20%的总能量消耗,电化学还原也可以与可再生的太阳能和风能结合供电,这在商业应用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物质 高温高压条件 总能量消耗 铁基催化剂 能源消耗 电化学还原 氨合成 商业应用
下载PDF
压缩机防喘振阀动作引发装置停车原因分析及措施
3
作者 张锡德 刘军 +2 位作者 康宝健 秦旭 钟继斌 《石油化工设计》 CAS 2024年第1期4-10,共7页
原料气压缩机流量大幅度波动,波动量达到10961.65 m^(3)/h,进而压缩机流量从51768.7 m^(3)/h下降至35768.94 m^(3)/h,压缩机喘振阀打开卸载,导致全装置停车。在流量发生波动时工作点在防喘振控制线右侧来回9次同幅度跳动,流量低值为4080... 原料气压缩机流量大幅度波动,波动量达到10961.65 m^(3)/h,进而压缩机流量从51768.7 m^(3)/h下降至35768.94 m^(3)/h,压缩机喘振阀打开卸载,导致全装置停车。在流量发生波动时工作点在防喘振控制线右侧来回9次同幅度跳动,流量低值为40807.04 m^(3)/h,而压缩机转速波动量为347.14 r/min,可排除机组本身故障导致的流量波动,在流量波动时,调节阀PV2002阀位及阀后压力PSI2002发生同步波动,调节阀阀位波动量达到29.163%,调节阀阀位波动导致压缩机流量波动。对调节阀PID进行18次修改,P值从150改为28,系统响应动作变慢,控制输出发散,同时入厂原料气压力大幅度波动,造成调节阀阀位波动增大,阀后流量波动增大,调节阀PID由自动模式改为手动模式,流量进一步下降,工作点进入喘振线内,喘振阀突然打开。对调节阀PID参数恢复,压缩机调速阀、防喘阀及调节阀PV2002静态测试,同时在管理及技术措施上提出下一步要求。调节阀PID参数改动、原料气压力波动及调节阀状态模式改变是引发压缩机卸载、装置停车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机防喘振阀 动作 调节阀PID 修改 天然气压力 波动
下载PDF
基于“133”育人理念的化工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4
作者 钱春苹 马宁 《化纤与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185-187,共3页
文章以合成氨生产技术课程为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目标,践行“133”课程思政育人理念进行课程改革。在建设过程中,坚持课程本身属性,采用隐性教学方法突出价值引领、工匠精神、责任担当及环保、健康、安全、绿色等化工行业特点,以期... 文章以合成氨生产技术课程为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目标,践行“133”课程思政育人理念进行课程改革。在建设过程中,坚持课程本身属性,采用隐性教学方法突出价值引领、工匠精神、责任担当及环保、健康、安全、绿色等化工行业特点,以期对学生成为“理论高、技能强、素质好”的化工技术技能人才的最终教育目标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化工专业 合成氨生产技术课程 品格修养 家国情怀 职业素养
下载PDF
大型往复式压缩机曲轴深度裂纹焊接修复
5
作者 张丽 罗骁 +2 位作者 何媛媛 张勇 李和春 《化工装备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68-71,共4页
某企业一台大型往复式压缩机在检修时发现曲轴产生深度裂纹缺陷。对曲轴最危险截面进行强度校核,对曲轴材料焊接工艺进行抗裂性试验,对焊接方法进行比较与工艺分析,最终采用常温下手工氩弧焊的方法来恢复曲轴原有功能。
关键词 压缩机曲轴 深度裂纹 手工氩弧焊 冷态焊接
下载PDF
合成氨行业发展趋势和绿氨成本竞争力分析
6
作者 温倩 冯伟扬 +2 位作者 杨铮 田桂丽 葛凌生 《化学工业》 CAS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综述了我国合成氨行业发展历程,原料和消费结构的演变;分析了合成氨行业发展形势及下游产业链、新兴消费领域等的情况;在此基础上,着重对国内绿氨成本竞争力进行了分析;指出,未来绿氨竞争力的核心主要在降低风光电成本、构建低成本储运... 综述了我国合成氨行业发展历程,原料和消费结构的演变;分析了合成氨行业发展形势及下游产业链、新兴消费领域等的情况;在此基础上,着重对国内绿氨成本竞争力进行了分析;指出,未来绿氨竞争力的核心主要在降低风光电成本、构建低成本储运系统、开发绿色应用场景等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氨 发展研究 绿氨 成本竞争力
下载PDF
低碳氨燃料生命周期碳排计算和应用前景探究
7
作者 程一步 包素芳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CAS 2024年第2期1-6,24,共7页
文章梳理了低碳氨的燃料属性和特点,测算了目前技术水平下低碳氨生命周期碳排因子,对低碳氨与煤制氨的成本进行了分析,指出随着技术进步成本进一步下降,风光发电制低碳氨燃料经济性将逐步体现,未来具有发展空间。低碳氨生命周期碳排因... 文章梳理了低碳氨的燃料属性和特点,测算了目前技术水平下低碳氨生命周期碳排因子,对低碳氨与煤制氨的成本进行了分析,指出随着技术进步成本进一步下降,风光发电制低碳氨燃料经济性将逐步体现,未来具有发展空间。低碳氨生命周期碳排因子生产环节排放占90%以上,生产环节中碳排基本上是制氢和制氮用电导致,因此降低碳排主要方向是减少生产环节用电量和尽可能增加绿电使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氨 生命周期 碳排因子 煤制合成氨 经济性对比 前景分析
下载PDF
氨合成系统氢回收单元冷箱故障及处理
8
作者 李强 曾晓波 +1 位作者 杜坤桥 周立彬 《中氮肥》 CAS 2024年第2期23-27,共5页
海洋石油富岛有限公司300 kt/a气头合成氨装置氨合成系统弛放气和液氨储罐闪蒸气回收包含氨回收单元+分子筛吸附器+氢回收单元,生产中一旦氢回收单元冷箱出现故障,将对氨合成系统的运行造成严重影响。以2022年4月二段转化炉退富氧后系... 海洋石油富岛有限公司300 kt/a气头合成氨装置氨合成系统弛放气和液氨储罐闪蒸气回收包含氨回收单元+分子筛吸附器+氢回收单元,生产中一旦氢回收单元冷箱出现故障,将对氨合成系统的运行造成严重影响。以2022年4月二段转化炉退富氧后系统维持运行阶段氢回收单元冷箱结冰(冷箱需退出系统并进行化冰操作,弛放气被迫由氨回收单元出口送至放空火炬燃烧后排放)、2022年12月氢回收单元冷箱出现工况恶化而逐步将冷箱退出系统为例,分析与探讨冷箱故障产生的原因,并制定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及预防措施;同时,针对冷箱解冻末期回温速率慢的问题,从解冻所需热源、氮气气量分布、冷箱低温死角等方面进行工艺操作优化,缩短了冷箱故障退出检修的时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合成系统 氢回收单元 冷箱结冰 原因分析 处理措施 冷箱解冻 工艺操作优化
下载PDF
直馏柴油加氢裂化生产化工原料及喷气燃料反应规律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郭笑楠 曹正凯 +3 位作者 王东锋 李秀强 周景伦 赵洋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571-576,共6页
分别考察了体积空速、反应压力以及裂化反应温度对直馏柴油加氢裂化产品分布及性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相同反应温度与压力的条件下,当裂化体积空速由0.50 h^(-1)升高到1.25 h^(-1)时,重石脑油芳潜由47.5%升高到55.8%,喷气燃料馏分烟点... 分别考察了体积空速、反应压力以及裂化反应温度对直馏柴油加氢裂化产品分布及性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相同反应温度与压力的条件下,当裂化体积空速由0.50 h^(-1)升高到1.25 h^(-1)时,重石脑油芳潜由47.5%升高到55.8%,喷气燃料馏分烟点由26.0 mm降低至22.0 mm,>260℃柴油馏分BMCI由13.92增大到16.14。在反应温度与体积空速不变的条件下,当反应压力由6MPa提高至8MPa时,重石脑油芳潜由62.0%降低至54.5%,喷气燃料烟点由21.2 mm提高至23.7 mm,>260℃柴油馏分BMCI由16.13降低至14.63。当反应温度由375℃升高到385℃时,重石脑油芳潜由61.2%降低至57.5%,喷气燃料烟点由23.2 mm提高至25.5 mm,>260℃柴油馏分BMCI由22.27降低到16.95。因此,直馏柴油加氢裂化所产重石脑油馏分是优质的催化重整原料,>260℃柴油馏分可作为蒸汽裂解制乙烯原料,控制适当的反应条件,还可以生产出合格的3#喷气燃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馏柴油 加氢裂化 产品性质 产品分布
下载PDF
合成氨尾气回收技术制取LNG工艺流程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帅 李国峰 +1 位作者 杨伟强 莫文龙 《粘接》 CAS 2024年第1期121-124,共4页
叙述了合成氨尾气回收制取液化天然气(LNG)的研究进展和工艺技术,针对传统工艺流程系统稳定性差、能耗高的缺点,提出了原料气压缩、水洗、干燥、液氨预冷和液化分离系统的改进流程,并对相关工艺参数给出了说明;系统分析了合成氨尾气回... 叙述了合成氨尾气回收制取液化天然气(LNG)的研究进展和工艺技术,针对传统工艺流程系统稳定性差、能耗高的缺点,提出了原料气压缩、水洗、干燥、液氨预冷和液化分离系统的改进流程,并对相关工艺参数给出了说明;系统分析了合成氨尾气回收制备LNG的成本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改进的工艺流程既能解决合成氨尾气的零排放问题,又可将尾气转化为LNG产品,提高了合成氨尾气的利用价值,预计每年可收入高达5488万元,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项目的实施为合成氨尾气的回收利用提供了理论技术指导,也为我国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氨尾气 LNG 回收技术 工艺流程优化
下载PDF
同心圆式反应器中精确调控和连续制备β-四钼酸铵
11
作者 李江涛 罗勇进 +6 位作者 李志超 赵中伟 刘旭恒 陈星宇 何利华 孙丰龙 张宁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309-321,共13页
采用同心圆式反应器制备β-四钼酸铵,研究制备过程中Mo离子聚合形态和微观结构受溶液酸度影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将溶液的pH值控制在2.5以下可以得到四钼酸铵晶体;采用NH_(3)·H_(2)O将溶液pH值调回至3.0有利于细粒钼酸铵结晶的... 采用同心圆式反应器制备β-四钼酸铵,研究制备过程中Mo离子聚合形态和微观结构受溶液酸度影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将溶液的pH值控制在2.5以下可以得到四钼酸铵晶体;采用NH_(3)·H_(2)O将溶液pH值调回至3.0有利于细粒钼酸铵结晶的溶解,并促进七钼酸铵向四钼酸铵结晶的转变;降低(NH_(4))_(4)Mo_(4)O_(12)(O_(2))2·2H_(2)O晶体与结晶母液的接触时间有利于获得β-(NH_(4))_(2)Mo_(4)O_(13)结晶。基于钼的聚合机理,设计多个格区的同心圆反应器,实现钼酸铵结晶的分区域调控。通过调控硝酸、氨水和含晶种的母液在各格区中加入的位置和时机,可制备出优质的β-(NH_(4))_(2)Mo_(4)O_(13)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四钼酸铵 酸化 离子聚合 同心圆式反应器
下载PDF
合成氨装置低温甲醇洗系统贫甲醇含水量升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12
作者 霍其雷 尤永平 李伟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4年第3期216-220,共5页
针对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30万t/a合成氨装置在新增合成气净化系统的工艺改造后,低温甲醇洗系统贫甲醇含水量(质量分数,下同)异常升高(高达2.6%)并超过设计指标值(1.5%),不得不降负荷运行的情况,排查了相关影响因素,分析了导致甲醇/水... 针对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30万t/a合成氨装置在新增合成气净化系统的工艺改造后,低温甲醇洗系统贫甲醇含水量(质量分数,下同)异常升高(高达2.6%)并超过设计指标值(1.5%),不得不降负荷运行的情况,排查了相关影响因素,分析了导致甲醇/水分离塔塔板筛孔堵塞的原因,并实施了相应的工艺优化措施。结果表明:工艺优化措施实施后,大幅改善了甲醇/水分离塔的分离效果,不仅使该装置低温甲醇洗系统负荷率由82%提升至100%,还使贫甲醇含水量降低至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氨装置 低温甲醇洗系统 甲醇/水分离 贫甲醇含水质量分数 异常升高 塔板堵塞 优化措施
下载PDF
1T-MoSe_(2)负载过渡金属单原子电催化氮气还原合成氨的理论研究
13
作者 孙阿强 秦明鑫 +3 位作者 朱少通 周颖 白志强 张文华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09-115,I0103-I0111,I0118,I0119,共18页
寻找稳定高效的电催化氮气还原合成氨单原子催化剂受到了理论研究的广泛关注.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对二维1T-MoSe_(2)负载的18种过渡金属单原子催化剂(TM@1T-MoSe_(2),TM=V,Cr,Mn,Fe,Co,Ni,Nb,Mo,Tc,Ru,Rh,Pd,Ta,W,Re,Os,Ir,Pt)的... 寻找稳定高效的电催化氮气还原合成氨单原子催化剂受到了理论研究的广泛关注.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对二维1T-MoSe_(2)负载的18种过渡金属单原子催化剂(TM@1T-MoSe_(2),TM=V,Cr,Mn,Fe,Co,Ni,Nb,Mo,Tc,Ru,Rh,Pd,Ta,W,Re,Os,Ir,Pt)的稳定性以及电催化氮气还原合成氨活性和选择性进行了理论评估.计算结果表明,W@1T-MoSe_(2)是最具潜力的电催化氮气还原合成氨单原子催化剂,三个N2分子共吸附于W@1T-MoSe_(2),电催化氮气还原合成氨反应通过远端路径进行,理论限制电位为-0.23 V.此外,N2在W@1T-MoSe_(2)上的多重吸附有效抑制了析氢反应,提高了电催化氮气还原合成氨选择性.这项研究为基于1T-MoSe_(2)的新型单原子催化剂在电催化氮气还原合成氨方面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单原子催化剂 氮气电还原 选择性 活性
下载PDF
调控N中间体与一维共轭配位聚合物的相互作用促进电催化硝酸盐还原产氨
14
作者 刘青 成雪峰 +5 位作者 霍锦艳 刘小芳 董慧龙 曾宏波 徐庆锋 路建美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7期231-242,共12页
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含硝酸盐废水的处理问题日益突出,对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电催化硝酸盐还原制备氨是一种在温和条件下去除硝酸盐污染物并生成氨的可行策略,兼具环境与经济双重价值.然而,由于硝... 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含硝酸盐废水的处理问题日益突出,对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电催化硝酸盐还原制备氨是一种在温和条件下去除硝酸盐污染物并生成氨的可行策略,兼具环境与经济双重价值.然而,由于硝酸盐还原制氨过程涉及复杂的电子质子转移过程,在低浓度(≤100 ppm)硝酸盐条件下,硝酸盐转化率低和氨产率不足严重制约了该技术的工业应用和发展潜力.因此,开发新型的可精准调控催化中心结构的催化剂材料,并通过调控催化剂表面对含N中间体的吸附来提高硝酸盐的转化率和氨的产率,对于解决上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过渡金属离子M^(2+)(M=Fe,Co,Ni和Cu)与1,2,4,5-苯四胺(BTA)配体配位合成了四种一维共轭配位聚合物链(1D CCPs)材料,并将其应用于电催化硝酸盐还原制备高附加值产物氨.通过改变金属离子,电催化硝酸盐还原的选择性和活性得到了提高,这些1D CCPs结构为探索电催化硝酸盐还原制氨中的结构-活性关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反应2 h后,Cu-BTA的产氨速率达到2.28 mg h^(-1)c^(-2),该结果是已报道的低浓度硝酸盐还原产氨的较高水平,在4h内硝酸盐的转化率达到96.74%,氨的选择性为79.46%.在经过25次循环实验后,催化性能依然保持良好.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富电子Cu中心减弱了*NO中间体π轨道向Cu的d轨道的电子转移效率,并增强了Cu d_(yz)轨道对*NO的π轨道的电子反馈作用,提升了*NO中间体的自由能,N=O键被削弱,降低了NO→*NHO的ΔG值,进一步促进了氢化反应,提高了产氨速率.此外,Cu-BTA对氨的吸附能最小,有利于活性中心表面产生的氨快速脱除,加快了吸附-催化转化-脱附循环的速率,并且降低了催化中心中毒的可能性,从而实现了高催化活性和长期稳定性.综上,由于电催化硝酸盐还原制氨过程涉及八电子九质子转移过程,因此催化剂对不同含N中间体的适度吸附能力对保证高选择性,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中心金属离子替换调控对N中间体的吸附,构建了可靠的电催化硝酸盐还原制氨的结构-活性关系,为电催化硝酸盐转化提供了新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盐还原 氨合成 电催化 一维共轭配位聚合物 吸附调控
下载PDF
论青海省氨氢新能源产业发展
15
作者 张宝顺 籍王阳 +4 位作者 朱杰伟 王刚 张兵 王体虎 于一夫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0-130,共11页
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是国家赋予青海省的伟大历史使命和重大发展机遇,也是青海省参与国家“双碳”征程的重要途径和直接体现,意义巨大。非连续性清洁能源的大规模、低成本及长时间储存与跨地域高效输运是青海省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 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是国家赋予青海省的伟大历史使命和重大发展机遇,也是青海省参与国家“双碳”征程的重要途径和直接体现,意义巨大。非连续性清洁能源的大规模、低成本及长时间储存与跨地域高效输运是青海省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面临的瓶颈难题。近年来,绿氨(NH_(3))在全球范围内被越来越多地认为是最佳储氢载体和理想零碳燃料,液态绿氨被定义为氢能2.0和清洁能源终极形态。非连续性清洁能源大规模制氢-绿氢大规模合成氨-液氨长时间大规模储存-液氨跨地域大规模输运-氨氢燃料综合应用构成的氨氢新能源产业模式是全球公认的最有希望突破非连续性清洁能源大规模应用瓶颈的途径之一。首先总结了青海省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现状,详细介绍了氨氢新能源产业路线及产业化进展,最后对青海省发展氨氢新能源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 清洁能源产业 氨氢新能源 大规模储能 零碳燃料
下载PDF
BGL气化炉除CH_(4)的操作模拟研究
16
作者 张权聪 薛康 +1 位作者 曹志凯 周华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117,共7页
氮肥行业中BGL气化技术应用前景好,但该技术生产的合成气中CH_(4)含量较高,无法满足合成氨原料要求。本研究充分考虑气化反应特性,拟在BGL气化炉设第二喷嘴,通过二次补燃的方式去除CH_(4)。进而,在已建立的新型BGL气化炉模型基础上,探... 氮肥行业中BGL气化技术应用前景好,但该技术生产的合成气中CH_(4)含量较高,无法满足合成氨原料要求。本研究充分考虑气化反应特性,拟在BGL气化炉设第二喷嘴,通过二次补燃的方式去除CH_(4)。进而,在已建立的新型BGL气化炉模型基础上,探究了二次补燃去除合成气中CH_(4)的效果。研究表明:补燃剂进料量为第一喷嘴进料量的25%时,出口气体中CH_(4)含量降至1%以下,且碳转化率大于99%。通过提高第一喷嘴进料蒸气比例可获得用于合成氨生产的高氢碳比合成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GL气化炉 二次补燃 数学建模
下载PDF
基于多工况的转化炉炉管剩余寿命评估研究
17
作者 于闯 代盛 +1 位作者 韩志远 谢国山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48,共5页
目前我国化工工业装置中转化炉炉管大多采用HP40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服役过程中,经过长时间的高温蠕变后退化并产生损伤,损伤会逐步发展称为裂纹,最终导致炉管破裂。国内外的相关学者对转化炉炉管的高温蠕变损伤寿命评估进行了相关的研... 目前我国化工工业装置中转化炉炉管大多采用HP40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服役过程中,经过长时间的高温蠕变后退化并产生损伤,损伤会逐步发展称为裂纹,最终导致炉管破裂。国内外的相关学者对转化炉炉管的高温蠕变损伤寿命评估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并逐步形成了Larson-Miller参数法,但这一方法缺少对工况载荷不确定性的考虑。文章参考前人的研究方法,结合蠕变损伤计算方法对多工况情况下的转化炉炉管剩余寿命进行分析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炉管 蠕变 参数外推法 寿命评估
下载PDF
太阳能光(电)催化固氮研究进展
18
作者 马俊博 林生 +2 位作者 林志群 孙岚 林昌健 《电化学(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3,共23页
氨(NH_(3))是一种现代社会必需的化学物质。目前,工业上合成NH_3仍然采用的是Haber-Bosch过程,即以H_(2)和N_(2)为反应物在铁基催化剂的作用下于高温(400-600℃)高压(20-40Mpa)下将N_(2)转化为NH_(3)。然而,其效率只有10%-15%,同时造成... 氨(NH_(3))是一种现代社会必需的化学物质。目前,工业上合成NH_3仍然采用的是Haber-Bosch过程,即以H_(2)和N_(2)为反应物在铁基催化剂的作用下于高温(400-600℃)高压(20-40Mpa)下将N_(2)转化为NH_(3)。然而,其效率只有10%-15%,同时造成大量的能源消耗,而且CO_(2)排放不可避免。开发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清洁友好的新能源体系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关键战略。半导体光(电)催化固氮可以利用绿色无污染的太阳能制取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氨,有望代替传统的化工制氨工艺,解决其能源消耗严重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本文概述了光(电)催化固氮反应及其影响因素、光催化、电催化和光电催化固氮反应实验装置与基本特征、光(电)催化固氮反应催化剂研究进展、光电催化固氮反应机理,着重论述了半导体光催化剂、光(电)催化固氮体系以及光催化固氮机理的最新进展,并对太阳能光催化固氮技术加以评述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光(电)催化 固氮
下载PDF
Active MoS_(2)-based electrode for green ammonia synthesis 被引量:1
19
作者 Xin Liu Lei Yang +2 位作者 Tao Wei Shanping Liu Beibei Xiao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268-275,共8页
Nitrogen electro-reduction under mild conditions is one promising alternative approach of the energyconsuming Haber-Bosch process for the artificial ammonia synthesis.One critical aspect to unlocking this technology i... Nitrogen electro-reduction under mild conditions is one promising alternative approach of the energyconsuming Haber-Bosch process for the artificial ammonia synthesis.One critical aspect to unlocking this technology is to discover the catalysts with high selectivity and efficiency.In this work,the N_(2)-to-NH_(3)conversion on the functional MoS_(2)is fully investigated by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s since the layered MoS_(2)provides the ideal platform for the elaborating copies of the nitrogenase found in nature,wherein the functionalization is achieved via basal-adsorption,basal-substitution or edge-substitution of transition metal elements.Our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edge-functionalization is a feasible strategy for the activity promotion;however,the basal-adsorption and basal-substitution separately suffer from the electrochemical instability and the NRR inefficiency.Specifically,MoS_(2)functionalized via edge W-substitution exhibits an exceptional activity.The energetically favored reaction pathway is through the distal pathway and a limiting potential is less than 0.20 V.Overall,this work escalates the rational design of the high-effective catalysts for nitrogen fixation and provides the explanation why the predicated catalyst have a good performance,paving the guidance for the experi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rogen reduction reaction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s Molybdenum disulfide ELECTROCHEMISTRY CATALYST THERMODYNAMICS
下载PDF
Morphology and valence state evolution of Cu:Unraveling the impact on nitric oxide electroreduction 被引量:1
20
作者 Ting Sun Fengyu Gao +4 位作者 Ya Wang Honghong Yi Qingjun Yu Shunzheng Zhao Xiaolong Tang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4期276-286,共11页
Ammonia(NH3)serves as a critical component in the fertilizer industry and fume gas denitrification.However,the conventional NH3production process,namely the Haber-Bosch process,leads to considerable energy consumption... Ammonia(NH3)serves as a critical component in the fertilizer industry and fume gas denitrification.However,the conventional NH3production process,namely the Haber-Bosch process,leads to considerabl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waste gas emissions.To address this,electrocatalytic nitric oxide reduction reaction(NORR)has emerged as a promising strategy to bridge NH3consumption to NH3production,harnessing renewable electricity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Copper(Cu)stands out as a prominent electrocatalyst for NO reduction,given its exceptional NH3yield and selectivity.However,a crucial aspect that remains insufficiently explored is the effects of morphology and valence states of Cu on the NORR performance.In this investigation,we synthesized CuO nanowires(CuO-NF)and Cu nanocubes(Cu-NF)as cathodes through an in situ growth method.Remarkably,CuO-NF exhibited an impressive NH3yield of 0.50±0.02 mg cm^(-2)h^(-1)at-0.6 V vs.reversible hydrogen electrode(RHE)with faradaic efficiency of29,68%±1,35%,surpassing that of Cu-NF(0.17±0.01 mg cm^(-2)h^(-1),16.18%±1.40%).Throughout the electroreduction process,secondary cubes were generated on the CuO-NF surface,preserving their nanosheet cluster morphology,sustained by an abundant supply of subsurface oxygen(s-O)even after an extended duration of 10 h,until s-O depletion ensued.Conversely,Cu-NF exhibited inadequate s-O content,leading to rapid crystal collapse within the same timeframe.The distinctive current-potential relationship,akin to a volcano-type curve,was attributed to distinct NO hydrogenation mechanisms.Further Tafel analysis revealed the exchange current density(i0)and standard heterogeneous rate constant(k0)for CuO-NF,yielding 3.44×10^(-6)A cm^(-2)and 3.77×10^(-6)cm^(-2)s^(-1)when NORR was driven by overpotentials.These findings revealed the potential of CuO-NF for NO reduction and provided insights into the intricate interplay between crystal morphology,valence states,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R Ammonia Synthesis COPPER MORPHOLOGY Valence States Mechanism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