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6篇文章
< 1 2 10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氢氧化镁制备及其阻燃应用进展
1
作者 申纯宇 李翠利 +5 位作者 汤建伟 刘咏 刘鹏飞 丁俊祥 申博 王保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980-4995,共16页
纳米氢氧化镁因其绿色、高效等优势在塑料、橡胶等高分子材料的阻燃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研究的深入,沉淀法、水热/溶剂热法和微波辅助法等制备方法已在纳米氢氧化镁的制备中占据主导。本文首先从纳米氢氧化镁形貌与粒径的控制方... 纳米氢氧化镁因其绿色、高效等优势在塑料、橡胶等高分子材料的阻燃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研究的深入,沉淀法、水热/溶剂热法和微波辅助法等制备方法已在纳米氢氧化镁的制备中占据主导。本文首先从纳米氢氧化镁形貌与粒径的控制方面介绍了这3种主流制备方法,对部分制备过程中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究,对每种制备方法的优劣进行了阐述,进而对制备方法进行对比总结。其次讨论了纳米氢氧化镁在应用领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概述了其在多种高分子材料阻燃领域的应用,并以理论结合实例从多个角度探究了纳米氢氧化镁的阻燃机理。最后对目前纳米氢氧化镁制备方法和应用方面遇到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展望,希望能为纳米氢氧化镁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有益的启发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镁 纳米材料 制备 复合材料 阻燃剂
下载PDF
气孔结构参数对氧化镁耐火材料热冲击过程的影响
2
作者 陈滨滨 程桂石 +3 位作者 蔡酉铖 杨义浩 赵莹 王孝强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24年第1期10-17,共8页
以氧化镁耐火材料为对象,研究了耐火材料热冲击过程中气孔结构参数对其温度分布以及热应力分布的影响。基于热弹性理论和有限元方法,建立了二维热冲击有限元模型和不同气孔模型,分析了耐火材料的损毁机理。数值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耐火材... 以氧化镁耐火材料为对象,研究了耐火材料热冲击过程中气孔结构参数对其温度分布以及热应力分布的影响。基于热弹性理论和有限元方法,建立了二维热冲击有限元模型和不同气孔模型,分析了耐火材料的损毁机理。数值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耐火材料在热冲击过程下不断受到热应力的作用,最大热应力会在热冲击初始阶段产生,材料的危险部位位于靠近材料上表面的气孔边缘处。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氧化镁耐火材料受到的热应力增大;热应力随着材料的气孔率增大而减小;热应力随气孔位置与耐火材料表面距离的减小而增大。该研究结果可为耐火材料的设计和热处理设备运行参数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镁耐火材料 有限元分析 热冲击 热应力 气孔结构
下载PDF
电石渣/碳酸镁体系的热分解行为与机制研究
3
作者 祁星朝 王峰 +2 位作者 武洁 张琦 唐忠锋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8-126,共9页
采用机械混合法制备电石渣/碳酸镁体系,分别从成分配比、升温速率、气氛3方面对其高温下的热分解行为与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配比的电石渣/Mg CO_(3)体系热分解分成3个阶段,且趋势相同。随样品中Mg含量的增大,第一阶段分解温度由... 采用机械混合法制备电石渣/碳酸镁体系,分别从成分配比、升温速率、气氛3方面对其高温下的热分解行为与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配比的电石渣/Mg CO_(3)体系热分解分成3个阶段,且趋势相同。随样品中Mg含量的增大,第一阶段分解温度由387℃下降到361℃,质量损失率由16.0%增加到18.0%。第二阶段分解温度基本不变,质量损失率由13.2%增加到17.1%,第三阶段分解温度和质量损失率基本不变,形成稳定的金属氧化物。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电石渣/Mg CO_(3)体系的热失重曲线逐渐向高温方向移动,其表观活化能随Mg含量的增大而增加。在CO_(2)气氛下电石渣/Mg CO_(3)体系的质量先上升后下降,Mg CO_(3)分解逸出的CO_(2)会被同一反应温度区间内的Ca(OH)2吸收。制备得到的电石渣/碳酸镁体系具有更发达的孔隙结构,吸附剂表面Ca和Mg分散均匀,有效提高了电石渣/Mg CO_(3)体系的抗烧结特性。该研究揭示了电石渣/Mg CO_(3)热分解过程中的反应机理,为制备具有较强CO_(2)捕获能力和较强循环稳定性的电石渣吸附剂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石渣 碳酸镁 热分解 高温 结晶结构
下载PDF
硅聚醚原位改性超细氢氧化镁的制备
4
作者 杨恩 申红艳 刘有智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49,共8页
将氢氧化钠作为沉淀剂,以无水氯化镁为原料,采用双向沉淀法制备超细氢氧化镁(MH),在制备过程中引入硅聚醚使氢氧化镁表面有机化。考察了硅聚醚的添加方式、硅聚醚的添加量、反应温度和搅拌速度等因素对氢氧化镁浆料的过滤性能的影响。... 将氢氧化钠作为沉淀剂,以无水氯化镁为原料,采用双向沉淀法制备超细氢氧化镁(MH),在制备过程中引入硅聚醚使氢氧化镁表面有机化。考察了硅聚醚的添加方式、硅聚醚的添加量、反应温度和搅拌速度等因素对氢氧化镁浆料的过滤性能的影响。利用接触角测定仪、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同步热分析仪等对氢氧化镁粉体的接触角、粒径、表面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硅聚醚的添加方式为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添加硅聚醚[Mg(OH)_(2)-Ⅱ],每100 g MH中硅聚醚的添加量为3 g,反应温度为60℃,搅拌速度为800 r/min的条件下,氢氧化镁浆料的过滤性能最好,过滤速度最快为4.79×10^(-4)m/s;在最佳条件下制备的氢氧化镁的接触角比未改性氢氧化镁提高了6倍多;FT-IR分析证明了硅聚醚成功地吸附在氢氧化镁的表面;热分析表明了改性氢氧化镁的热稳定性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聚醚 表面改性 氢氧化镁 浆料 过滤性能
下载PDF
氟盐法净化锰电解液中镁离子的研究
5
作者 鲁菊 王家伟 +4 位作者 王海峰 裴正清 周兴杰 郑可欣 马德华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0-45,共6页
采用电解法制备金属锰,因该工艺制备的金属锰纯度高、污染小而受到广泛应用,而生产过程中镁离子的循环富集会对系统造成很大危害。为降低镁离子的浓度保证电解生产正常进行,以镁离子的质量浓度降至15~20 g/L为研究目的,开展了氟盐法对... 采用电解法制备金属锰,因该工艺制备的金属锰纯度高、污染小而受到广泛应用,而生产过程中镁离子的循环富集会对系统造成很大危害。为降低镁离子的浓度保证电解生产正常进行,以镁离子的质量浓度降至15~20 g/L为研究目的,开展了氟盐法对锰电解液中镁离子的去除研究,考察了沉淀剂种类、用量系数、搅拌时间、温度和pH等因素对镁脱除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氟化铵为沉淀剂时,随着沉淀剂用量、搅拌时间、反应温度和体系pH的增加,镁离子浓度均呈现逐渐降低并达到一定水平后趋于稳定,得出较佳除杂条件:温度为50℃、搅拌时间为50 min、pH为5~6、沉淀剂用量为理论量(物质的量)的80%,可将溶液中镁离子质量浓度降至15.6 g/L,残余氟质量浓度为1.7 g/L。对除镁后的溶液采用低成本纳米除氟剂进行处理,通过利用EDS和ICP等分析手段可得到以下结果:氟离子质量浓度小于100 mg/L,除氟剂中的铝在硫酸锰溶液中的质量浓度仅为2.51×10^(-4) g/L,能满足电解锰工业的生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锰 氟盐法 镁脱除率 除氟剂
下载PDF
高钙镁磷矿预处理的硝酸钙镁浸取液制备氢氧化镁的研究
6
作者 唐彪 唐盛伟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93,120,共8页
通过煅烧高钙镁磷矿分解碳酸钙镁盐可有效提高磷矿品位。对煅烧后的磷矿进行水化、浸取得到低镁磷精矿和硝酸钙镁浸取液,对浸取液进一步沉淀以回收制备氢氧化镁。然而,在氢氧化镁生产过程中存在固液分离困难和产品纯度低的问题,系统研... 通过煅烧高钙镁磷矿分解碳酸钙镁盐可有效提高磷矿品位。对煅烧后的磷矿进行水化、浸取得到低镁磷精矿和硝酸钙镁浸取液,对浸取液进一步沉淀以回收制备氢氧化镁。然而,在氢氧化镁生产过程中存在固液分离困难和产品纯度低的问题,系统研究了不同温度下湿滤饼的性质、比阻、沉降性能等。结果表明:较低温度下滤饼吸附水分大、过滤困难、洗涤负担大;当温度升高到70℃时,可有效破坏氢氧化镁胶体,从而减少滤饼对水分的吸附,减轻洗涤负担,显著改善氢氧化镁的沉降性能和过滤性能,沉降速率高达0.051 8 mL/min,过滤比阻低达(5.82±1.1)×10^(11) m/kg,镁的回收率可达72%。进一步对沉淀过程进行模拟分析,提出以分步沉淀方式实现杂质的预分离,从而提高氢氧化镁纯度,使其达到工业级氢氧化镁Ⅲ类合格品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镁 过滤比阻 沉降性能 Visual MINTEQ模拟
下载PDF
青海盐湖水氯镁石制备氢氧化镁的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马书涛 狄跃忠 +2 位作者 彭建平 王耀武 冯乃祥 《盐湖研究》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23-132,共10页
青海柴达木盆地盐湖提钾后产生的废卤水经日晒蒸发形成巨量的水氯镁石,对盐湖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利用水氯镁石制备氢氧化镁是盐湖固废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文章介绍了青海盐湖水氯镁石的成因、典型组成及储量规模... 青海柴达木盆地盐湖提钾后产生的废卤水经日晒蒸发形成巨量的水氯镁石,对盐湖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利用水氯镁石制备氢氧化镁是盐湖固废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文章介绍了青海盐湖水氯镁石的成因、典型组成及储量规模,综述了利用盐湖水氯镁石制备氢氧化镁的典型工艺。对直接沉淀法、水热法、声化学合成法、微乳液法、电沉积法制备氢氧化镁的技术原理、工艺流程及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对其技术特点进行分析比较。介绍了电沉积法制备高纯氢氧化镁的研究进展、优势及尚需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氯镁石 氢氧化镁 生产工艺 电沉积法
下载PDF
硅钢级氧化镁制备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衣思敏 马亚丽 李雪 《辽宁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96-102,共7页
硅钢级氧化镁作为特种系列氧化镁之一,其主要用作生产取向硅钢的重要涂层材料。随着中国取向硅钢产量的增加,对取向硅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硅钢级氧化镁的生产制备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在研究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纯度、水化率、活性、... 硅钢级氧化镁作为特种系列氧化镁之一,其主要用作生产取向硅钢的重要涂层材料。随着中国取向硅钢产量的增加,对取向硅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硅钢级氧化镁的生产制备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在研究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纯度、水化率、活性、黏结性、粒度分布5个方面出发,阐述了硅钢级氧化镁的特点,介绍了硅钢级氧化镁在取向硅钢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并对硅钢级氧化镁的制备方法及各工艺优缺点进行了分类总结,其具体制备方法包括碳铵法、碳化法、水化法和氨法。最后,从水化剂、除杂方式、绿色工艺3个方面对硅钢级氧化镁的未来发展进行了系统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钢级氧化镁 取向硅钢 碱式碳酸镁 热解
下载PDF
氢氧化镁协效阻燃研究进展
9
作者 蒋韬 刘雄军 +3 位作者 沈清 袁丽娟 李虹昆 陶海军 《电线电缆》 2024年第3期1-6,共6页
氢氧化镁(MH)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阻燃剂,广泛应用于高分子聚合物阻燃改性领域,其阻燃效率较低。协效阻燃是提高MH阻燃效率的主要方法之一。文中综述了MH在协效阻燃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MH协效阻燃剂的应用研究现状,简单介绍了MH与协效阻... 氢氧化镁(MH)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阻燃剂,广泛应用于高分子聚合物阻燃改性领域,其阻燃效率较低。协效阻燃是提高MH阻燃效率的主要方法之一。文中综述了MH在协效阻燃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MH协效阻燃剂的应用研究现状,简单介绍了MH与协效阻燃剂的复配方法和协效阻燃机理,以及协效阻燃剂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等(引用文献42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镁 阻燃剂 高分子聚合物 阻燃效率 协效阻燃剂
下载PDF
自氛围条件下六水氯化镁制备无水氯化镁过程研究
10
作者 贾中昊 罗鹏 +2 位作者 姚家涛 汪思琪 张勇 《建材世界》 2024年第3期6-9,14,共5页
以六水氯化镁为原料,在氯化铵自氛围的条件下成功制备出了高纯度无水氯化镁。研究了配料比、保温温度对无水氯化镁纯度的影响。从热力学和热分解角度研究了六水氯化镁的脱水热分解过程。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六水氯化镁脱水制备无水氯... 以六水氯化镁为原料,在氯化铵自氛围的条件下成功制备出了高纯度无水氯化镁。研究了配料比、保温温度对无水氯化镁纯度的影响。从热力学和热分解角度研究了六水氯化镁的脱水热分解过程。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六水氯化镁脱水制备无水氯化镁是近似一级反应;反应机理为随机成核,随后长大。工艺制备数据表明,氯化铵氛围下可以制得高纯无水氯化镁,最佳制备条件为保温时间180 min、保温温度4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铵 自氛围 无水氯化镁 热力学
下载PDF
In situ formed Mg(BH_(4))_(2) for improving hydrolysis properties of MgH_(2)
11
作者 Yongyang Zhu Mili Liu +6 位作者 liming Zeng Yin Wang Daifeng Wu Rui Li Qing Zhou Renheng Tang Fangming Xiao 《Journal of Magnesium and Alloy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204-1214,共11页
The hydrolysis of MgH_(2) delivers high hydrogen capacity(15.2 wt%),which is very attractive for real-time hydrogen supply.However,the formation of a surface passivation Mg(OH)_(2) layer and the large excess of H_(2)O... The hydrolysis of MgH_(2) delivers high hydrogen capacity(15.2 wt%),which is very attractive for real-time hydrogen supply.However,the formation of a surface passivation Mg(OH)_(2) layer and the large excess of H_(2)O required to ensure complete hydrolysis are two key challenges for the MgH_(2) hydrolysis systems.Now,a low-cost method is reported to synthesize MgH_(2)@Mg(BH_(4))_(2) composite via ball-milling MgH_(2) with cheap and widely available B_(2)O_(3)(or B(OH)_(3)).By adding small amounts of B_(2)O_(3),the in-situ formed Mg(BH_(4))_(2) could significantly promote the hydrolysis of MgH_(2).In particular,the MgH_(2)–10 wt%B_(2)O_(3) composite releases 1330.7 mL·g^(−1) H_(2)(close to 80%theoretical hydrogen generation H_(2))in H_(2)O and 1520.4 mL·g^(−1) H_(2)(about 95%)in 0.5 M MgCl_(2) in 60 min at 26℃ with hydrolysis rate of 736.9 mL·g^(−1)·min^(−1) and 960.9 mL·g^(−1)·min^(−1) H_(2) during the first minute of the hydrolysis,respectively.In addition,the MgCl_(2) solution allows repeated use by filtering and exhibits high cycle stability(20 cycles),therefore leading to much reduced capacity loss caused by the excess H_(2)O.We show that by introducing B_(2)O_(3) and recycling the 0.5 M MgCl_(2) solution,the system hydrogen capacity can approach 5.9 wt%,providing a promising hydrogen generation scheme to supply hydrogen to the fuel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LYSIS MgH_(2) Mg(BH_(4))_(2) Hydrogen generation B_(2)O_(3) MgCl_(2)
下载PDF
Inclusion of CoTiO_(3) to ameliorate the re/dehydrogenation properties of the Mg–Na–Al system
12
作者 N.A.Ali N.Y.Yusnizam +3 位作者 N.A.Sazelee Sami-ullah Rather Haizhen Liu M.Ismail 《Journal of Magnesium and Alloy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215-1226,共12页
For the first time,the MgH_(2)–NaAlH_(4)(ratio 4:1)destabilized system with CoTiO_(3) addition has been explored.The CoTiO_(3)-doped MgH_(2)–NaAlH_(4) sample begins to dehydrogenate at 130℃,which is declined by 40... For the first time,the MgH_(2)–NaAlH_(4)(ratio 4:1)destabilized system with CoTiO_(3) addition has been explored.The CoTiO_(3)-doped MgH_(2)–NaAlH_(4) sample begins to dehydrogenate at 130℃,which is declined by 40℃ compared to the undoped MgH_(2)–NaAlH_(4).Moreover,the de/rehydrogenation kinetic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TiO_(3)-doped MgH_(2)–NaAlH_(4) were greatly ameliorated.With the inclusion of CoTiO_(3),the MgH_(2)–NaAlH_(4) composite absorbed 5.2 wt.%H_(2),higher than undoped MgH_(2)–NaAlH_(4).In the context of dehydrogenation,the CoTiO_(3)-doped MgH_(2)–NaAlH_(4) sample desorbed 2.6 wt.%H_(2),almost doubled compared to the amount of hydrogen desorbed from the undoped MgH_(2)–NaAlH_(4) sample.The activation energy obtained by the Kissinger analysis for MgH_(2) decomposi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by 35.9 kJ/mol than the undoped MgH_(2)–NaAlH_(4) sample.The reaction mechanism demonstrated that new phases of MgCo and AlTi_(3) were generated in situ during the heating process and are likely to play a substantial catalytic function and be useful in ameliorating the de/rehydrogenation properties of the destabilized MgH_(2)–NaAlH_(4) system with the inclusion of CoTiO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stabilize system Magnesium hydride Sodium alanate Hydrogen storage Additive.
下载PDF
离子液体/金属盐萃取体系用于高镁卤水提锂的研究
13
作者 周万嵇 黎四霞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4-59,共6页
通过研究不同金属盐共萃剂、不同萃取体系对锂镁萃取率及离子液体阳离子损失率的影响,确定出最佳的萃取体系为1-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C_(8)mim]PF_(6))/六氟磷酸钠(NaPF_(6))/磷酸三丁酯(TBP)。考察了[C_(8)mim]PF_(6)浓度、NaPF... 通过研究不同金属盐共萃剂、不同萃取体系对锂镁萃取率及离子液体阳离子损失率的影响,确定出最佳的萃取体系为1-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C_(8)mim]PF_(6))/六氟磷酸钠(NaPF_(6))/磷酸三丁酯(TBP)。考察了[C_(8)mim]PF_(6)浓度、NaPF_(6)浓度、相比对[C_(8)mim]PF_(6)/NaPF_(6)/TBP萃取体系锂镁萃取率及离子液体阳离子损失率的影响,确定最佳的[C_(8)mim]PF_(6)浓度为0.2 mol/L,NaPF_(6)浓度为0.2 mol/L,两者相比(体积比)为2.5;在最佳萃取条件下,锂的单级萃取率为80.5%,镁的单级萃取率为6.5%,离子液体阳离子损失率为2.6%。最佳反萃盐酸浓度为1.0 mol/L,反萃相比(体积比)为2.5;在最佳反萃条件下,锂和镁的反萃率分别为95.2%和99.0%。[C_(8)mim]PF_(6)/NaPF_(6)/TBP萃取体系能够实现锂的高效萃取,并且能够降低离子液体中阳离子的损失率,其可为用于高镁锂比卤水提锂的新型离子液体/金属盐萃取体系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 高镁锂比 磷酸三丁酯 离子液体 提锂
下载PDF
水力空化强化碳化反应制备碱式碳酸镁的实验研究
14
作者 杨涵硕 王德喜 +2 位作者 于红蕾 杨亚丽 姜久闯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4-79,共6页
为了强化微观混合和传质,提高Mg(OH)_(2)碳化率,采用水力空化技术强化Mg(OH)_(2)与CO_(2)碳化反应生成中间产物Mg(HCO_(3))_(2),再经过热解制备碱式碳酸镁[4Mg CO_(3)·Mg(OH)_(2)·4H_(2)O],设计正交试验考察Mg(OH)_(2)碳化率... 为了强化微观混合和传质,提高Mg(OH)_(2)碳化率,采用水力空化技术强化Mg(OH)_(2)与CO_(2)碳化反应生成中间产物Mg(HCO_(3))_(2),再经过热解制备碱式碳酸镁[4Mg CO_(3)·Mg(OH)_(2)·4H_(2)O],设计正交试验考察Mg(OH)_(2)碳化率的影响因素。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多参数测试仪等对产物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Mg(OH)_(2)碳化率影响因素由大到小顺序依次为入射角α、CO_(2)流量q、Mg(OH)_(2)固含量s、入口压力p、喉径d_(0)、碳化时间t。在α=60°、d_(0)=4 mm、p=0.35 MPa、t=60 min、s=1.6%、q=17 L/min的工艺条件下碳化率为92.1%,比鼓泡搅拌反应器的碳化率(60.53%)高31.57%。产物4Mg CO_(3)·Mg(OH)_(2)·4H_(2)O中杂质(如Ca O、Fe)含量降低;制备的4Mg CO_(3)·Mg(OH)_(2)·4H_(2)O呈均匀片状结构,晶体厚度小于50 nm;产品结晶良好,组成相对稳定单一,所得产物的各个衍射峰峰位都与标准六方晶型的碱式碳酸镁衍射峰峰位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空化 碳化反应 碱式碳酸镁 水力空化反应器
下载PDF
气力输送系统在无水氯化镁颗粒输送上的应用
15
作者 殷万成 李鹏业 +1 位作者 夏风 张海娟 《盐科学与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43-47,共5页
无水氯化镁原料具有易吸水性和强度差的特性,选择一种合适的输送方式成为关键。气力输送系统是通过消耗气流的一定动能,将物料在封闭的管道内沿着一定方向向前推送的过程,它具有输送管路完全密闭、输送物料不会被外界物质污染、输送管... 无水氯化镁原料具有易吸水性和强度差的特性,选择一种合适的输送方式成为关键。气力输送系统是通过消耗气流的一定动能,将物料在封闭的管道内沿着一定方向向前推送的过程,它具有输送管路完全密闭、输送物料不会被外界物质污染、输送管路布置灵活、占用空间较小、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利用干燥过后的压缩空气作为输送气源,以低速的浓相气力输送无水氯化镁,不仅可阻断外界空气与无水氯化镁接触,防止空气中的水分污染无水氯化镁,输送时物料速度低,不易破碎,而且效率和自动化程度高,可大幅降低生产人工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金属镁 无水氯化镁 气力输送系统 输送压力计算
下载PDF
具有蜂窝薄片状高比表面积氢氧化镁的制备
16
作者 郭彦彦 赵飒 《盐科学与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30-34,共5页
文章以普通氢氧化镁为原料,采用溶剂热法,考察了水溶剂和非水溶剂对氢氧化镁热处理结果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低温氮气吸附比表面积测定仪对氢氧化镁的形貌和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15 mL正丁... 文章以普通氢氧化镁为原料,采用溶剂热法,考察了水溶剂和非水溶剂对氢氧化镁热处理结果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低温氮气吸附比表面积测定仪对氢氧化镁的形貌和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15 mL正丁醇为溶剂,4 g氢氧化钠为矿化剂,加1 g氢氧化镁干粉,在150℃下维持5 h,制备出了蜂窝状有序排列的薄片氢氧化镁,比表面积高达108.13 m^(2)/g。以正丙醇和异丙醇为溶剂也可得到同样的氢氧化镁产品,所得产品比表面积分别为140.65 m^(2)/g和139.04 m^(2)/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镁 高比表面积 正丁醇
下载PDF
影响氢氧化镁沉降和过滤性能的研究综述
17
作者 颜亚盟 任青考 《盐科学与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4-7,共4页
文章对影响氢氧化镁沉降和过滤性能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氢氧化镁的物质特性及课题的研究状况,再对影响氢氧化镁沉降和过滤性能的有关因素从沉淀反应条件、絮凝剂添加、水热改性处理及表面改性方面的研究状况进行了介绍,以... 文章对影响氢氧化镁沉降和过滤性能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氢氧化镁的物质特性及课题的研究状况,再对影响氢氧化镁沉降和过滤性能的有关因素从沉淀反应条件、絮凝剂添加、水热改性处理及表面改性方面的研究状况进行了介绍,以便为实际生产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镁 沉降 过滤
下载PDF
轻质碳酸镁纤维的制备
18
作者 段思雨 袁碧隆 +1 位作者 赵飒 曹大力 《辽宁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365-369,共5页
以MgSO_(4)·7H_(2)O和K_(2)CO_(3)为原料、PEG为结构导向剂,采用共沉淀法合成出轻质碳酸镁纤维,其废液为K_(2)SO_(4)/K_(2)Mg(SO_(4))_(2)溶液。通过XRD、SEM和TG-DTA对样品进行表征,探究了影响轻质碳酸镁组成和形貌的因素及活性... 以MgSO_(4)·7H_(2)O和K_(2)CO_(3)为原料、PEG为结构导向剂,采用共沉淀法合成出轻质碳酸镁纤维,其废液为K_(2)SO_(4)/K_(2)Mg(SO_(4))_(2)溶液。通过XRD、SEM和TG-DTA对样品进行表征,探究了影响轻质碳酸镁组成和形貌的因素及活性碳酸镁纤维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在室温,搅拌速率为300 rad·min^(-1)、Mg SO_(4)浓度为1.0 mol·L^(-1)、Mg SO_(4)与K_(2)CO_(3)摩尔比为1∶1.1、PEG添加量为MgSO_(4)·7H_(2)O质量的30%的条件下,可制备分散性良好、晶须平均长度约为15.89μm、直径0.97μm、长径比为16.38的轻质碳酸镁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SO_(4)·7H_(2)O K_(2)CO_(3) 共沉淀法 轻质碳酸镁 纤维
下载PDF
白云石卤化法制备氢氧化镁的研究
19
作者 韦开林 李帅琦 +3 位作者 冷新村 韦世菊 牙丽灵 邹家俊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5期32-34,38,共4页
阻燃剂型氢氧化镁由白云石煅烧、消化后与卤水沉淀反应得到,探究煅烧温度、氯化镁浓度、陈化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产物氢氧化镁纯度的影响。然后采用热重差热分析(TG-DTA)、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对产物氢氧化镁进行表征测试... 阻燃剂型氢氧化镁由白云石煅烧、消化后与卤水沉淀反应得到,探究煅烧温度、氯化镁浓度、陈化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产物氢氧化镁纯度的影响。然后采用热重差热分析(TG-DTA)、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对产物氢氧化镁进行表征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煅烧温度为960℃,氯化镁浓度为1.0 mol/L,陈化时间为1.5 h,反应温度为60℃,可得到纯度为81.29%的氢氧化镁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镁 白云石 阻燃剂 氢氧化镁
下载PDF
菱镁矿除杂提纯及应用研究进展
20
作者 杨洋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24年第10期1-4,共4页
菱镁矿是制备镁系阻燃材料的关键原料,利用酸化和碳化改性工艺手段能极大地增强其化学性能。碳化法具备仅与菱镁矿中镁反应且碳化热解产品碱式盐酸镁形貌易控的特点,可以制备出不同形貌的高纯氧化镁煅烧前驱物碱式碳酸镁,得到高纯度、... 菱镁矿是制备镁系阻燃材料的关键原料,利用酸化和碳化改性工艺手段能极大地增强其化学性能。碳化法具备仅与菱镁矿中镁反应且碳化热解产品碱式盐酸镁形貌易控的特点,可以制备出不同形貌的高纯氧化镁煅烧前驱物碱式碳酸镁,得到高纯度、高活性、形貌好的氧化镁,实现我国菱镁矿资源的高附加值利用。综述了近年来菱镁矿除杂应用技术研究进展,并叙述了各方法的优势与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镁矿 活性氧化镁 除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