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矿渣粉颗粒群参数对矿渣活性和混合水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肖忠明 何力 +5 位作者 郭俊萍 程伟 席劲松 任丽云 李文武 宋立春 《水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14,共5页
以混合材料的填充效应和微集料效应为基础,测试了不同颗粒分布矿渣粉制备的水泥的物理性能,研究了矿渣粉颗粒群参数对水泥使用性能和混合水泥抗压强度比的影响。结果表明,矿渣粉颗粒分布宽、粗大化有利于混合水泥使用性能的提高;同时,... 以混合材料的填充效应和微集料效应为基础,测试了不同颗粒分布矿渣粉制备的水泥的物理性能,研究了矿渣粉颗粒群参数对水泥使用性能和混合水泥抗压强度比的影响。结果表明,矿渣粉颗粒分布宽、粗大化有利于混合水泥使用性能的提高;同时,颗粒堆积密度也影响混合水泥抗压强度比的高低,但主要对早期作用明显,而后期的抗压强度比则与矿渣粉的比表面积直接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渣粉 颗粒群参数 水泥性能 活性
下载PDF
基于粉料粒径变化的超硫酸盐水泥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高育欣 王军 +1 位作者 向佳瑜 余保英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18,共5页
研究了超硫酸盐水泥(简称SSC)胶凝材料体系中矿粉、石膏和水泥熟料的粒径变化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借助激光粒度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分析粉料粒度分布和SSC试件的微观形貌,得出从粉料粒径角度提高SSC力学强度的相关方法。研... 研究了超硫酸盐水泥(简称SSC)胶凝材料体系中矿粉、石膏和水泥熟料的粒径变化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借助激光粒度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分析粉料粒度分布和SSC试件的微观形貌,得出从粉料粒径角度提高SSC力学强度的相关方法。研究表明,矿粉粒径对力学强度影响最为明显,随着矿粉粒径变小,力学强度呈现增大的变化趋势。矿粉比表面积为545m2/kg的试件相对于比表面积为227m2/kg的试件28d抗压强度增加31.8%;石膏粉磨至比表面积为350~450m2/kg比较适宜,不磨或粉磨时间过长对力学强度均有不利影响;水泥熟料粒径对力学强度影响相对较小,粉磨至比表面积高于350m2/kg就可以满足SSC的配制强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硫酸盐水泥 粉料粒径 力学性能 激光粒度分析 比表面积
下载PDF
水泥熟料与辅助性胶凝材料优化匹配的基础研究进展(Ⅱ)——化学效应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同生 刘向阳 +1 位作者 韦江雄 余其俊 《水泥》 CAS 2014年第8期8-15,共8页
在分析水泥熟料与辅助性胶凝材料水化程度、填充能力和强度贡献率的基础上,提出了水泥熟料与辅助性胶凝材料优化匹配原则。利用该原则,可在降低水泥熟料用量、提高辅助性胶凝材料(特别是低活性辅助性胶凝材料)掺量的同时,显著改善复合... 在分析水泥熟料与辅助性胶凝材料水化程度、填充能力和强度贡献率的基础上,提出了水泥熟料与辅助性胶凝材料优化匹配原则。利用该原则,可在降低水泥熟料用量、提高辅助性胶凝材料(特别是低活性辅助性胶凝材料)掺量的同时,显著改善复合水泥的强度、体积稳定性等性能,实现水泥熟料、矿渣等胶凝材料的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熟料 辅助性胶凝材料 优化匹配 化学效应 强度
下载PDF
碱胶凝材料 被引量:7
4
作者 陈建华 焦宝祥 奚新国 《新型建筑材料》 1999年第6期28-29,共2页
阐述了碱胶凝材料的物理化学基础,比较详尽地介绍了碱胶凝材料的强度、抗渗、抗冻、耐热、耐化学侵蚀性等性能特点及研究开发该产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介绍了国内外碱胶凝材料研究开发利用的状况。
关键词 碱胶凝材料 矿渣 废渣利用
下载PDF
铬渣、矿渣复合硅酸盐水泥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霍冀川 谭敏 曹卫东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1-44,共4页
:研究了铬渣、矿渣复合硅酸盐水泥物理性能和含铬渣水泥试样中水溶性Cr6+ 浸出浓度。结果表明,掺入铬渣对复合硅酸盐水泥早期强度有利,而矿渣对复合硅酸盐水泥后期强度的贡献优于铬渣。生产425R早强型铬渣、矿渣复合硅酸盐... :研究了铬渣、矿渣复合硅酸盐水泥物理性能和含铬渣水泥试样中水溶性Cr6+ 浸出浓度。结果表明,掺入铬渣对复合硅酸盐水泥早期强度有利,而矿渣对复合硅酸盐水泥后期强度的贡献优于铬渣。生产425R早强型铬渣、矿渣复合硅酸盐水泥最佳配合比为:铬渣10% ,矿渣20% ,石膏4% ,熟料66% 。此外,含铬渣水泥试样水溶性Cr6+ 的浸出浓度小于0.5m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渣 矿渣 复合硅酸盐水泥 解毒 废物利用
下载PDF
石灰石硅酸盐水泥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霍冀川 卢忠远 +2 位作者 张红英 隋恒梅 张永刚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1-44,共4页
本文对石灰石硅酸盐水泥的基本物理性能、压蒸安定性、保水性、碱—集料反应、抗硫酸盐性、耐磨性、干缩率等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石灰石硅酸盐水泥性能优良。
关键词 石灰石硅酸盐水泥 混合材 性能
下载PDF
水泥熟料与辅助性胶凝材料优化匹配的基础研究进展(Ⅰ)——物理效应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同生 刘向阳 +1 位作者 韦江雄 余其俊 《水泥》 CAS 2014年第7期7-13,共7页
本文分析了复合水泥性能较差的本质原因,并指出优化水泥浆的初始堆积状态和水化进程是改善复合水泥性能的根本途径。在分析经典颗粒堆积模型和水泥颗粒级配模型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复合水泥的颗粒级配模型,显著提高了新拌水泥浆体的... 本文分析了复合水泥性能较差的本质原因,并指出优化水泥浆的初始堆积状态和水化进程是改善复合水泥性能的根本途径。在分析经典颗粒堆积模型和水泥颗粒级配模型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复合水泥的颗粒级配模型,显著提高了新拌水泥浆体的初始堆积密度(最大固含量提高10%),以改善复合水泥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熟料 辅助性胶凝材料 优化匹配 物理效应 颗粒级配
下载PDF
复合水泥粒径分布对强度影响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8
8
作者 黄新 龙世宗 袁润章 《中国建材科技》 2000年第5期18-21,共4页
本文通过测定复合水泥各组分的粒径分布、测定和计算复合水泥的堆积密度,测定水泥砂浆的强度,得出:水泥石强度并不一定随水泥细度的增加、组分水化活性的提高而提高。水泥颗粒越细,水化活性越高,同时体系的堆积密度也越小;相反提... 本文通过测定复合水泥各组分的粒径分布、测定和计算复合水泥的堆积密度,测定水泥砂浆的强度,得出:水泥石强度并不一定随水泥细度的增加、组分水化活性的提高而提高。水泥颗粒越细,水化活性越高,同时体系的堆积密度也越小;相反提高粒径,增加堆积密度也要牺牲水化活性。复合水泥的最佳粒径分布应该使体系的堆积密度和水泥颗粒的水化活性相匹配,使体系获得尽可能大堆积密度,同时所产生的水化物足以使体系的原始孔隙被完全填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水泥 粒径分布 堆积密度 强度
下载PDF
矿渣微粉-粉煤灰-高效减水剂与水泥净浆的流动度 被引量:1
9
作者 唐咸燕 肖佳 陈雷 《粉煤灰综合利用》 CAS 2007年第4期31-33,共3页
通过矿渣微粉单掺、矿渣微粉与不同的高效减水剂双掺、矿渣微粉与粉煤灰双掺以及矿渣微粉、粉煤灰与高效减水剂三掺来研究水泥浆体的流动度与矿渣微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矿渣微粉的减水作用只有在和高效减水剂同时使用时才能得到充... 通过矿渣微粉单掺、矿渣微粉与不同的高效减水剂双掺、矿渣微粉与粉煤灰双掺以及矿渣微粉、粉煤灰与高效减水剂三掺来研究水泥浆体的流动度与矿渣微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矿渣微粉的减水作用只有在和高效减水剂同时使用时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渣微粉 粉煤灰 高效减水剂 流动度
下载PDF
多元水泥基系统的性能预测及配比设计初探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惠苏 孙伟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7,共3页
本文以水泥 -硅灰 -粉煤灰三元净浆系统为例 ,研究了单纯形 -格子设计方法在水泥基复合材料强度预测这一领域中的应用 ,并通过对兼有上、下界约束的非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 。
关键词 性能预测 配比单纯形-格子设计 水泥基系统
下载PDF
高掺量混合材复合水泥的性能与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凤金 付兴华 +1 位作者 邵洪江 张恩民 《山东建材》 1999年第4期3-5,共3页
1前言复合水泥是以硅酸盐水泥熟料和掺加两种以上的混合材粉磨而成,这种混合材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渣,例如:矿渣、磷渣、电石渣、钢渣、铬渣等。与硅酸盐水泥相比,这些废渣的掺加量高,熟料用量少,因而改善了水泥的后期性能和耐久性... 1前言复合水泥是以硅酸盐水泥熟料和掺加两种以上的混合材粉磨而成,这种混合材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渣,例如:矿渣、磷渣、电石渣、钢渣、铬渣等。与硅酸盐水泥相比,这些废渣的掺加量高,熟料用量少,因而改善了水泥的后期性能和耐久性;克服了立窑水泥因熟料游离氧化钙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材料 掺量 复合水泥 硅酸盐水泥 性能
下载PDF
石膏掺量对硅酸盐和硫铝酸盐水泥复合体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炳良 《中国建材科技》 2009年第6期69-73,共5页
硅酸盐水泥与硫铝酸盐水泥复合后水泥的矿物组成变得多而复杂,这种复合体系水泥的水化硬化过程是一个多元复杂体系的多种矿物的水化硬化过程。将硫铝酸盐水泥熟料、硅酸盐水泥、无水石膏以合适的比例混合,通过试验和分析,制得早期强度... 硅酸盐水泥与硫铝酸盐水泥复合后水泥的矿物组成变得多而复杂,这种复合体系水泥的水化硬化过程是一个多元复杂体系的多种矿物的水化硬化过程。将硫铝酸盐水泥熟料、硅酸盐水泥、无水石膏以合适的比例混合,通过试验和分析,制得早期强度相近、28d强度接近或超过纯硫铝酸盐水泥的复合胶凝体系,得出石膏的最佳掺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结时间 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 体积稳定性
下载PDF
大力发展复合硅酸盐水泥
13
作者 王幼云 王文义 白显明 《混凝土及加筋混凝土》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6-30,共5页
1988年10月24日水泥国家标准审议会通过了复合硅酸盐水泥国家标准,并建议于1989年10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复合硅酸盐水泥(简称复合水泥)是继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和粉煤灰水泥等五大水泥之后,新增列的一种通用水泥。
关键词 硅酸盐水泥 工业废渣 综合利用
下载PDF
用正交试验法确定复合水泥配方
14
作者 侯宪钦 高培伟 黄博升 《水泥工程》 CAS 1999年第2期7-9,共3页
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以沸石和石灰石生产复合水泥的原料选择及最佳掺量,借助XRD和SEM等测试手段,对水泥水化产物和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正交试验法可以较好地应用于复合水泥配方的制定,为水泥企业生产不同称号的复合水泥提... 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以沸石和石灰石生产复合水泥的原料选择及最佳掺量,借助XRD和SEM等测试手段,对水泥水化产物和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正交试验法可以较好地应用于复合水泥配方的制定,为水泥企业生产不同称号的复合水泥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设计 复合水泥 水泥配方 正交试验法
下载PDF
用氟石膏制备QH-Ⅱ型复合水泥的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祁景玉 肖淑敏 +2 位作者 隋玉杰 周粧 黄尚玉 《房材与应用》 CAS 1999年第2期5-7,共3页
关键词 氟石膏 复合水泥 研究 制备
下载PDF
高掺混合材复合水泥的配制法生产及细度的优化
16
作者 陈娟 李北星 《水泥技术》 2003年第2期11-13,共3页
本文利用配制生产法试制矿渣、粉煤灰、石灰石三掺混合材复合水泥,混合材总掺量50%以上。研究了配制法生产与传统混合粉磨生产的复合水泥在性能上的差异,以及复合水泥中各种物料细度、矿渣掺量等对强度的影响,得出了采用配制法生产高... 本文利用配制生产法试制矿渣、粉煤灰、石灰石三掺混合材复合水泥,混合材总掺量50%以上。研究了配制法生产与传统混合粉磨生产的复合水泥在性能上的差异,以及复合水泥中各种物料细度、矿渣掺量等对强度的影响,得出了采用配制法生产高掺混合材高强复合水泥的粉磨参数和大致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制生产法 混合材复合水泥 物料细度 矿渣掺量 水泥强度 粉磨参数 大致配比
下载PDF
矿物掺合料对自流平磷酸钾镁水泥砂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汤云杰 单春明 +2 位作者 顾华健 杨建明 吴发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66-672,共7页
为开发磷酸钾镁水泥(MKPC)砂浆的喷涂和灌缝工艺,研究了不同矿物掺合料的自流平磷酸钾镁水泥砂浆力学性能、体积变形、水化温度和水稳定性及其影响规律。分析了水化产物的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对磷酸钾镁水泥砂浆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为开发磷酸钾镁水泥(MKPC)砂浆的喷涂和灌缝工艺,研究了不同矿物掺合料的自流平磷酸钾镁水泥砂浆力学性能、体积变形、水化温度和水稳定性及其影响规律。分析了水化产物的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对磷酸钾镁水泥砂浆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和偏高岭土由于其材料特性,不会降低MKPC砂浆的流动性,而硅灰比表面积过大,吸水量较多导致浆体流动性降低。偏高岭土活性较高可与磷酸盐发生反应生成磷酸铝类凝胶填补晶体间的孔隙,可显著提高抗压强度,但水化过程后期出现微膨胀使粘结抗折强度倒缩;掺硅灰的MKPC硬化浆体体积稳定性最佳,故粘结抗折强度最高。微观分析表明,矿物掺和料起到物理填充作用和作为活性成分参与水化反应以提高水化程度,可改变MKPC硬化浆体的晶体尺寸和微观形貌,使结构更加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流平砂浆 力学性能 体积变形 水化温度 水稳定性 作用机理
下载PDF
海外水泥发明专利信息(一)
18
作者 陈冀渝 《四川水泥》 2009年第3期60-60,共1页
一、粉煤灰激发剂 本剂与粉煤灰共同粉磨后,与水泥混合,制备混合水泥,这不仅使早期抗压强度的特性大幅改善,长期抗压强度还有所增长。用这种粉煤灰水泥可配置流动性好的超高强砼。
关键词 混合水泥 专利信息 粉煤灰激发剂 早期抗压强度 发明 海外 粉煤灰水泥 高强砼
下载PDF
浅谈混凝土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创新与应用
19
作者 唐黎标 《散装水泥》 2016年第5期49-50,共2页
目前建筑行业内兴起了生态和绿色建筑热潮,绿色生态的理念不断被运用到建筑工程中,从而推动着建筑工程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技术是重要技术,从人们的需求出发,混凝土技术也在不断革新,往绿色和生态方向发展,除此之... 目前建筑行业内兴起了生态和绿色建筑热潮,绿色生态的理念不断被运用到建筑工程中,从而推动着建筑工程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技术是重要技术,从人们的需求出发,混凝土技术也在不断革新,往绿色和生态方向发展,除此之外,其他新型的技术也被应用到混凝土技术中来,极大地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本文分析了混凝土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技术 建筑工程 创新 应用
下载PDF
热电厂粉煤灰用于生产混合水泥
20
作者 兰海 《四川水泥》 2000年第5期45-46,共2页
0 引言 在热电厂燃烧煤所得的灰主要含有碱土金属铝硅酸盐和铁铝硅酸盐。在世界的许多国家中,将这些副产物的相当部分用作生产水泥熟料的原料、用于制造粉煤灰混合水泥和建筑施工用的干拌料。采用添加粉煤灰所制得的硅酸盐材料的特点是... 0 引言 在热电厂燃烧煤所得的灰主要含有碱土金属铝硅酸盐和铁铝硅酸盐。在世界的许多国家中,将这些副产物的相当部分用作生产水泥熟料的原料、用于制造粉煤灰混合水泥和建筑施工用的干拌料。采用添加粉煤灰所制得的硅酸盐材料的特点是:有高的物理—力学指标,且在侵蚀性介质的作用下,有高的耐久性。因此,它们在建筑工业的各部门获得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混合水泥 水泥生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