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7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陶瓷领域人工智能图像处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聂宇 查琪乐 +8 位作者 李成文 章义来 李超 彭永康 李娟 许艳娜 符锐 张宽骥 倪成林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0-688,共19页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持续的深化发展及其在陶瓷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了产业的创新进程和效率的显著提升。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陶瓷图像智能处理方面的重要研究进展,涵盖了图像修复、质量检测、图像识别、图像检索等多方面关键技术的应用,...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持续的深化发展及其在陶瓷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了产业的创新进程和效率的显著提升。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陶瓷图像智能处理方面的重要研究进展,涵盖了图像修复、质量检测、图像识别、图像检索等多方面关键技术的应用,揭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如何提升陶瓷设计创新和生产过程的质量。此外,细致分析了智能图像处理技术在优化制造工艺、提高生产效率以及促进陶瓷艺术与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应用。最后,展望了未来大语言模型如何在陶瓷领域中开拓前沿的创新路径,成为推动行业进步的关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图像处理 机器视觉 人工智能 陶瓷生产
下载PDF
无损检测技术在陶瓷材料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罗湧 《广东建材》 2024年第1期48-49,共2页
本文简述陶瓷制品的制作要求及材料制作过程中容易产生的缺陷。介绍超声检测、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在陶瓷材料检测中的应用。超声检测术适用于检测陶瓷制品生产过程中的各类缺陷;红外成像检测技术更适合工业生产自动化、大批量检测。为... 本文简述陶瓷制品的制作要求及材料制作过程中容易产生的缺陷。介绍超声检测、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在陶瓷材料检测中的应用。超声检测术适用于检测陶瓷制品生产过程中的各类缺陷;红外成像检测技术更适合工业生产自动化、大批量检测。为今后陶瓷制品的检测及质量把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制品 超声检测 红外成像检测
下载PDF
关于釉面发泡陶瓷保温板鼓包缺陷的分析
3
作者 韩复兴 《佛山陶瓷》 CAS 2024年第8期182-183,185,共3页
问:韩工,我厂生产釉面发泡陶瓷保温板,在生产30mm和35mm厚板材时气孔均匀,在生产40mm厚板材时,有不均匀大气孔,偶尔有鼓包缺陷,而在生产45mm厚板材时,出现严重鼓包缺陷,尤其是四边比较严重,开介断面如地下溶洞,见图1,请问是什么原因?如... 问:韩工,我厂生产釉面发泡陶瓷保温板,在生产30mm和35mm厚板材时气孔均匀,在生产40mm厚板材时,有不均匀大气孔,偶尔有鼓包缺陷,而在生产45mm厚板材时,出现严重鼓包缺陷,尤其是四边比较严重,开介断面如地下溶洞,见图1,请问是什么原因?如何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板材 地下溶洞 发泡陶瓷保温板 鼓包缺陷 釉面 气孔
下载PDF
关于釉面发泡陶瓷保温板白坯底部缺口质量缺陷分析
4
作者 韩复兴 《佛山陶瓷》 CAS 2024年第5期183-185,共3页
文章利用失效分析技术对釉面发泡陶瓷保温板白坯底部缺口缺陷进行了分析,利用缺口分析技术,痕迹分析技术,裂纹分析技术对缺陷半成品、成品、缺陷产生工艺技术路线进行了跟踪分析。利用气相失压(膨胀)失效理论、摩擦失效理论、冲击失效... 文章利用失效分析技术对釉面发泡陶瓷保温板白坯底部缺口缺陷进行了分析,利用缺口分析技术,痕迹分析技术,裂纹分析技术对缺陷半成品、成品、缺陷产生工艺技术路线进行了跟踪分析。利用气相失压(膨胀)失效理论、摩擦失效理论、冲击失效理论和震动失效理论对成型卸压、脱模、运输线皮带摩擦、辊棒摩擦、升降机起落架碰撞冲击、集砖器挡板碰撞冲击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釉面发泡陶瓷保温板 白坯 底部缺口 工艺管控 失效分析技术
下载PDF
解决纤维状釉坑缺陷的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5
作者 赵勇 赵一波 +2 位作者 陈翠勤 李定全 周礼霞 《佛山陶瓷》 CAS 2024年第7期55-57,共3页
本文主要针对陶瓷抛釉类产品容易出现的“纤维状”釉坑这一生产缺陷问题,通过甄选原材料,选择强度≥9、降温白度≥28、铝含量30+且氧化良好的泥膏替代含纤维较多的塑性原料,同时调整坯体配方及工艺,有效降低坯体里面的“纤维”含量,进... 本文主要针对陶瓷抛釉类产品容易出现的“纤维状”釉坑这一生产缺陷问题,通过甄选原材料,选择强度≥9、降温白度≥28、铝含量30+且氧化良好的泥膏替代含纤维较多的塑性原料,同时调整坯体配方及工艺,有效降低坯体里面的“纤维”含量,进而降低纤维状釉坑产生的几率,从而达到减少“纤维状”釉坑缺陷,减少产品降级量,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状”釉坑 抛釉砖 高铝泥 隔离釉 筛网
下载PDF
喷雾造粒粉制备ZTM陶瓷的结构缺陷与强度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家臣 杜海燕 杨正方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17-222,共6页
结合喷雾料浆、造粒颗粒的相关工艺控制 ,对喷雾造粒粉制备的ZTM陶瓷的结构缺陷及强度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 :较低固相含量的料浆易形成具有坚硬外壳的空心颗粒 ,这种颗粒在成型过程中难以破坏 ,在坯体中形成结构缺陷 ;颗粒的残余水分... 结合喷雾料浆、造粒颗粒的相关工艺控制 ,对喷雾造粒粉制备的ZTM陶瓷的结构缺陷及强度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 :较低固相含量的料浆易形成具有坚硬外壳的空心颗粒 ,这种颗粒在成型过程中难以破坏 ,在坯体中形成结构缺陷 ;颗粒的残余水分对颗粒的变形性具有重要作用 ,随残余水分的增加 ,坯体的断裂从沿颗粒向穿过颗粒的形式过渡 .研究还表明 :较大颗粒间的气孔 ,如在成型过程未被完全破坏和变形 ,则会遗留在烧结体中 ,导致材料强度的明显降低 .由尺寸均一、变形性好的造粒颗粒制备的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Weibull模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 莫来石 陶瓷 干燥 结构缺陷 强度 ZTM
下载PDF
陶瓷地砖防滑性能的测试与评价 被引量:10
7
作者 肖景红 梁柏清 +1 位作者 袁芳丽 刘亚民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4-56,共3页
分析了国内外陶瓷地砖防滑性能测试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和标准,介绍了防滑性能的评价方法以及一些国家对地面材料防滑性能的要求。
关键词 地砖 防滑 检测 评价
下载PDF
景德镇青花瓷彩上斑点显微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吴隽 李家治 郭景坤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43-149,共7页
通过对元代、明洪武及明宜德年间的景德镇青花瓷样品彩上斑点的显微结构和组成分析,研究了斑点的形成机理和组成,表明青花瓷彩上斑点是由青花钴料中的锰、铁、钴,经高温过程后,在釉熔体中的偏析所形成的,其物像组成,除主要取决于... 通过对元代、明洪武及明宜德年间的景德镇青花瓷样品彩上斑点的显微结构和组成分析,研究了斑点的形成机理和组成,表明青花瓷彩上斑点是由青花钴料中的锰、铁、钴,经高温过程后,在釉熔体中的偏析所形成的,其物像组成,除主要取决于青花钴料中的锰、铁含量外,样品的胎、釉组成及烧成机制等也影响着铁的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花瓷 彩上斑点 显微结构 青花钴料 陶瓷
下载PDF
几类典型结构陶瓷材料的冲蚀磨损行为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沈志坚 方中华 丁子上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85-392,共8页
研究了几类典型结构陶瓷材料,如Al_2O_3,SiC,Si_3N_4陶瓷,Al_2O_3-ZrO_2系相变增韧陶瓷(ZTA,TZP)和SIC_w/Si_3N_4系晶须补强陶瓷(WRSN)在90m/s下的冲蚀窘损性能,以及其与材料性能(硬度,断裂韧性)和冲蚀条件(粒子硬度,冲击角度)之间的关... 研究了几类典型结构陶瓷材料,如Al_2O_3,SiC,Si_3N_4陶瓷,Al_2O_3-ZrO_2系相变增韧陶瓷(ZTA,TZP)和SIC_w/Si_3N_4系晶须补强陶瓷(WRSN)在90m/s下的冲蚀窘损性能,以及其与材料性能(硬度,断裂韧性)和冲蚀条件(粒子硬度,冲击角度)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冲蚀磨损机制。陶瓷材料的低角冲蚀磨损机制主要包括:研磨状损伤,犁沟状微切削损伤和晶粒剥落。低角冲蚀窘损亭随材料硬度的增加而降低。高角冲蚀窘损机制主要为Hertzian应力作用下的脆性断裂和由表面裂纹的扩展与贯穿而引起的群晶剥落。高角冲蚀磨损率随材料韧性的提高而降低。ZTA和WRSN复合材料表现出较低的冲蚀磨损率,这是由于其中相变增韧机制和晶须补强机制耗散了裂纹扩展能,阻碍了裂纹扩展与贯穿,从而抑制晶粒群体剥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损 陶瓷复合材料 腐蚀
下载PDF
含缺陷陶瓷材料的强度 被引量:4
10
作者 金宗哲 岳雪梅 +1 位作者 张国军 黎晓瑞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64-268,共5页
含缺陷材料强度不仅与缺陷的形状、尺寸有关,而且还与材料脆性相关的破坏发生区的大小有关。由此推导了含各种缺陷材料的强度方程,计算了不影响材料强度的临界缺陷尺寸。提出含裂纹材料的强度曲线σD=σt(Δ/a)12/2.2为... 含缺陷材料强度不仅与缺陷的形状、尺寸有关,而且还与材料脆性相关的破坏发生区的大小有关。由此推导了含各种缺陷材料的强度方程,计算了不影响材料强度的临界缺陷尺寸。提出含裂纹材料的强度曲线σD=σt(Δ/a)12/2.2为强度下限,因此将裂纹、破坏发生区与强度等三者的关系图推荐为材料强度图。最后,用含有各种人工缺陷的Si3N4试样进行了验证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含缺陷材料 强度 缺陷
下载PDF
影响AlN陶瓷热导率的本征氧缺陷 被引量:6
11
作者 吴音 缪卫国 周和平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75-678,共4页
对AlN晶格中的铝空位、延展缺陷等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固溶氧浓度较低(<0.75%,原子百分数)的高热导率AlN试样中,铝空位的存在会造成AlN晶胞局域收缩的现象,并观察到了铝空位的存在;固溶氧浓度较高(>0.7... 对AlN晶格中的铝空位、延展缺陷等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固溶氧浓度较低(<0.75%,原子百分数)的高热导率AlN试样中,铝空位的存在会造成AlN晶胞局域收缩的现象,并观察到了铝空位的存在;固溶氧浓度较高(>0.75%)时,孤立的缺陷产生团聚,形成铝氧八面体;在氧浓度很高(>>0.75%)的低热导率试样中观察到了反相区、多型体等延展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铝 缺陷 热导率 陶瓷
下载PDF
简易引发陶瓷裂纹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包亦望 黎晓瑞 金宗哲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53-55,共3页
准确测试结构陶瓷断裂韧性的一个关键问题是预制具有自然裂纹的试样,这个问题一直没有一个简便而有效的解决办法.本文对桥压法引发陶瓷的自然裂纹的可行性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和应力分析.针对桥压法存在的问题,提出山形切口诱导... 准确测试结构陶瓷断裂韧性的一个关键问题是预制具有自然裂纹的试样,这个问题一直没有一个简便而有效的解决办法.本文对桥压法引发陶瓷的自然裂纹的可行性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和应力分析.针对桥压法存在的问题,提出山形切口诱导桥压法引发裂纹,对几种陶瓷材料试验后获得较理想的结果.为准确评价结构陶瓷的断裂韧性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裂纹 断裂韧性 引发裂纹
下载PDF
氟化辅助电热蒸发/ICP-AES直接测定氧化铝粉末中痕量杂质钇 被引量:3
13
作者 常钢 彭天右 +1 位作者 江祖成 胡斌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70-274,共5页
报道了以聚四氟乙烯 ( PTFE)悬浮体为氟化剂 ,悬浮体制样 /氟化辅助电热蒸发 ( ETV) /ICP- AES直接测定两种 Al2 O3粉末样品中痕量杂质钇。考察了影响基体和待测元素蒸发过程的各种因素 ;对比研究了待测元素和基体的氟化蒸发行为。在优... 报道了以聚四氟乙烯 ( PTFE)悬浮体为氟化剂 ,悬浮体制样 /氟化辅助电热蒸发 ( ETV) /ICP- AES直接测定两种 Al2 O3粉末样品中痕量杂质钇。考察了影响基体和待测元素蒸发过程的各种因素 ;对比研究了待测元素和基体的氟化蒸发行为。在优化实验条件下 ,方法的检出限为 0 .1 μg/g,相对标准偏差为 5 .6% ( n=5 ,c =8g/L悬浮体 )。并与溶样法气动雾化 ( PN) - ICP- AES的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本法简便、灵敏、无需任何化学前处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电热蒸发 乳浮体制样 ICP-AES 氧化铝粉末 陶瓷 痕量分析 聚四氟乙烯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瓷砖表面质量分析与检测 被引量:8
14
作者 赵海洋 冯心海 +1 位作者 薛钧义 江显异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2000年第1期43-46,共4页
提出了基于平面 CCD的瓷砖产品的表面质量检测的准则与方法 .首先对瓷砖产品的缺陷特征进行分类 ,得到两大类结构特征——斑点结构和广义线性结构 ,针对这两种几何特征 ,本文提出两种有针对的滤波器 ,结果表明这种滤波方案是有效的 .本... 提出了基于平面 CCD的瓷砖产品的表面质量检测的准则与方法 .首先对瓷砖产品的缺陷特征进行分类 ,得到两大类结构特征——斑点结构和广义线性结构 ,针对这两种几何特征 ,本文提出两种有针对的滤波器 ,结果表明这种滤波方案是有效的 .本文也对各种照明与视觉条件及补偿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瓷砖 滤波器 自动分级 表面质量 检测
下载PDF
陶瓷制品铅、镉溶出量检测的不确定度分析 被引量:20
15
作者 陈再辉 周波 《中国陶瓷》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1-45,共5页
本文对利用原子吸收法检测陶瓷制品铅。
关键词 陶瓷制品 溶出量 检测 不确定度
下载PDF
AlN陶瓷在空气中高温下的氧化行为 被引量:7
16
作者 谢进 徐传骧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699-702,共4页
在空气中900~1200℃的高温下,研究了添加Y2O3常压烧结AlN陶瓷的氧化行为。用电光天平测量了氧化后AlN陶瓷的相对质量变化△m随氧化温度及时间的变化规律。运用扫描电镜(SEM)。
关键词 氮化铝陶瓷 氧化 陶瓷 高温
下载PDF
景德镇历代青花瓷微量元素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吴隽 李家治 +2 位作者 郭景坤 徐锴 陈宝林 《陶瓷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134-136,共3页
采用中子活化技术,测试了景德镇历代青花瓷胎、釉中的微量元素组成,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对样品进行了分析和归类,找出了一批具有判别能力的特征元素,建立了断代判别函数,表明微量元素不仅可满足古陶瓷的断源需求,同样有利于古陶瓷的断代... 采用中子活化技术,测试了景德镇历代青花瓷胎、釉中的微量元素组成,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对样品进行了分析和归类,找出了一批具有判别能力的特征元素,建立了断代判别函数,表明微量元素不仅可满足古陶瓷的断源需求,同样有利于古陶瓷的断代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活化分析 青花瓷 微量元素 陶瓷 日用陶瓷
下载PDF
碳热还原法制β-SiC晶须的结晶特征及内部缺陷 被引量:7
18
作者 马峻峰 沈君权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33-42,共10页
用超细碳粉热还原高岭土合成β-SiC晶须是一条较新颖的晶须制备工艺途径。本文用STEM,EDAX等分析测试技术详细研究了该方法合成的β-SiC晶须的结晶特征及内部缺陷。结果表明,合成温度对晶须的结晶形貌等影响较大。1700℃附近,晶须侧面... 用超细碳粉热还原高岭土合成β-SiC晶须是一条较新颖的晶须制备工艺途径。本文用STEM,EDAX等分析测试技术详细研究了该方法合成的β-SiC晶须的结晶特征及内部缺陷。结果表明,合成温度对晶须的结晶形貌等影响较大。1700℃附近,晶须侧面出现“竹节”状结晶特征。TEM表明,β-SiC晶须表面沿〈111〉方向具有平行的堆垛层错,晶须横断面呈实心正三角形,顶端出现螺型位错。综合其它分析,该方法合成的β-SiC晶须,其生长过程应为“VS”生长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 晶须 缺陷 陶瓷
下载PDF
日用陶瓷铅镉溶出风险分析与防范 被引量:8
19
作者 赵淑忠 姜波 张和贵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8-52,共5页
在食品安全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社会对食品接触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度也不断提高,但是普通消费者甚至有些陶瓷生产企业对日用陶瓷这一食品接触产品涉及的铅镉溶出风险、危害等知之甚少,甚至存在误区。从日用陶瓷生产工艺入手,结合近几年... 在食品安全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社会对食品接触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度也不断提高,但是普通消费者甚至有些陶瓷生产企业对日用陶瓷这一食品接触产品涉及的铅镉溶出风险、危害等知之甚少,甚至存在误区。从日用陶瓷生产工艺入手,结合近几年全国进出口陶瓷产品铅镉溶出量不合格案例分析,总结出陶瓷产品铅镉溶出量超标风险和防范措施。旨在提高广大消费者、陶瓷生产企业、经销商、宾馆饭店等使用部门防范风险的意识,指导生产企业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计划与落实措施,为政府部门有效监管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用陶瓷 铅镉溶出 风险 防范
下载PDF
测定陶瓷材料断裂韧性的压痕弯曲梁法的改进 被引量:5
20
作者 龚江宏 关振铎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26-233,共8页
考虑残余应力对压痕弯曲梁应力场强度的贡献后,对相应的K_(IC)表达式进行了修正。研究表明:在合适的压痕压制荷载范围内,弯曲梁强度σ_r与压痕裂纹深度的倒数平方根(1/a)^(1/2)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压痕处的残余应力效应可以用σ_(?)-(1/a)... 考虑残余应力对压痕弯曲梁应力场强度的贡献后,对相应的K_(IC)表达式进行了修正。研究表明:在合适的压痕压制荷载范围内,弯曲梁强度σ_r与压痕裂纹深度的倒数平方根(1/a)^(1/2)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压痕处的残余应力效应可以用σ_(?)-(1/a)^(1/2)直线关系式中的强度修正项加以描述。高温下强度修正项的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说明残余应力在高温作用下得到了部分消除;退火处理也导致了强度修正项的减小。采用强度修正项后的K_(IC)计算公式,压痕弯曲梁法可望应用于各种温度下的K_(IC)测试;由σ_(?)(1/a)^(1/2)直线斜率求得的K_(IC)值不受残余应力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断裂韧性 压痕 应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