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己烷精制系统处理能力下降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1
作者 王家佩 《四川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42-45,共4页
为提高某公司高密度聚乙烯(HDPE)装置己烷精制系统处理能力,分析影响己烷精制系统的原因是换热器预热温度不足、系统虹吸效果变差,造成己烷精制系统处理量不足,通过采取倒空己烷/蜡分离罐、C9重组分定期排放等措施,大幅增加己烷精制系... 为提高某公司高密度聚乙烯(HDPE)装置己烷精制系统处理能力,分析影响己烷精制系统的原因是换热器预热温度不足、系统虹吸效果变差,造成己烷精制系统处理量不足,通过采取倒空己烷/蜡分离罐、C9重组分定期排放等措施,大幅增加己烷精制系统稳定运行的时间,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己烷精制 处理能力 原因分析 解决措施
下载PDF
正己烷生产纯化工艺的理论及设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赵利霞 马永 +1 位作者 孙利 储晓刚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5-20,22,共7页
正己烷是当前广泛使用的重要有机溶剂和化工原料。基于国内目前无法生产大量高纯度的正己烷满足需求,本文中就近年来精馏、萃取精馏、共沸精馏、分子筛吸附等国内外正己烷生产纯化工艺的实验室及工业研究进展、萃取精馏回收正己烷的工... 正己烷是当前广泛使用的重要有机溶剂和化工原料。基于国内目前无法生产大量高纯度的正己烷满足需求,本文中就近年来精馏、萃取精馏、共沸精馏、分子筛吸附等国内外正己烷生产纯化工艺的实验室及工业研究进展、萃取精馏回收正己烷的工艺特点以及可行性分析和改进进行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己烷 纯化 精馏 萃取精馏 共沸精馏 分子筛吸附
下载PDF
正己烷甲基环戊烷萃取精馏分离的模拟计算及小试 被引量:7
3
作者 林军 顾正桂 司玲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2000年第2期103-105,115,共4页
本文采用萃取精馏法分离提纯正己烷甲基环戊烷体系的工艺方案,并进行了微机模拟计算,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萃取精馏分离小试,试验与模拟结果相吻合,为进一步中试提供了可行依据。
关键词 萃取 精馏 正己烷 模拟 计算 甲基环戊烷 提纯
下载PDF
不同结构分子筛催化剂上甲醇耦合的C6烷烃裂化反应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常福祥 刘献斌 +3 位作者 魏迎旭 齐越 张大治 刘中民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08-111,共4页
利用脉冲反应和IR技术,在500℃下,考察甲醇和正己烷在HY,BETA,HZSM-5,HZSM-35等4种不同结构分子筛催化剂上的耦合反应,并与正己烷单独裂化的初始反应活性和产品分布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由此分析了分子筛孔道结构和酸性质对耦合反应的影响... 利用脉冲反应和IR技术,在500℃下,考察甲醇和正己烷在HY,BETA,HZSM-5,HZSM-35等4种不同结构分子筛催化剂上的耦合反应,并与正己烷单独裂化的初始反应活性和产品分布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由此分析了分子筛孔道结构和酸性质对耦合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耦合反应中,甲醇的加入改变了烷烃的活化方式,使烷烃的单分子引发几率减小,而双分子H-转移引发占主要地位.这种裂化途径的改变,最终形成了双分子机理的典型产品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反应 耦合反应 单分子反应 双分子反应 分子筛
下载PDF
固体酸酸性表征及其正己烷裂化活性考察 被引量:3
5
作者 刘维桥 李工 +3 位作者 阎富山 连丕勇 高文艺 孙桂大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EI CAS 1998年第1期15-18,27,共5页
采用经改进的指示剂法对HY、Hβ、HZSM-5、USY和磷酸盐分子筛(P1、P2)的酸强度和酸强度分布进行了测定,方法简便。用高氯酸反滴淀法测定了酸度,其结果和氨吸附热重法一致。考察了正己烷在上述6种催化剂上的裂化活... 采用经改进的指示剂法对HY、Hβ、HZSM-5、USY和磷酸盐分子筛(P1、P2)的酸强度和酸强度分布进行了测定,方法简便。用高氯酸反滴淀法测定了酸度,其结果和氨吸附热重法一致。考察了正己烷在上述6种催化剂上的裂化活性,表明正己烷的裂化活性不仅与催化剂的酸强度、酸度有关,而且还和固体酸的结构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酸 酸性表征 正己烷 裂化活性 催化剂
下载PDF
正己烷的高效分离 被引量:6
6
作者 吴锦元 马燕玲 +1 位作者 蔡复礼 宋之聪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904-906,共3页
提出了正己烷的高效分离技术,即用高效丝网波纹填料与板波纹填料联合应用技术取代传统的浮阀塔盘,并在塔内安装大负荷弹性的液体分布器,使分离塔的高度比原有的浮阀塔降低了15m,具有显著的工业应用价值。
关键词 正己烷 高效分离 分离 分离塔
下载PDF
水滑石焙烧产物Mg(Al)O为载体的Pt催化剂的正己烷临氢反应性能 被引量:6
7
作者 杨锡尧 袁京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1-64,共4页
制备了以水滑石焙烧产物MgAl复合氧化物为载体的Pt催化剂,并考察了它在氢存在下的烃类转化反应性能,表明此类催化剂具有比一般的Pt/Al2O3更好的正己烷脱氢环化和异构化反应活性和选择性,更低的氢解反应活性。分别制备... 制备了以水滑石焙烧产物MgAl复合氧化物为载体的Pt催化剂,并考察了它在氢存在下的烃类转化反应性能,表明此类催化剂具有比一般的Pt/Al2O3更好的正己烷脱氢环化和异构化反应活性和选择性,更低的氢解反应活性。分别制备了以H2PtCl6、Pt(NH3)4(OH)2和Pt(NH3)4Cl2为浸渍剂的催化剂,其中以用Pt(NH3)4Cl2和Pt(NH3)4(OH)2制备的催化剂的脱氢环化反应和异构化反应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滑石 正己烷 铂催化剂 脱氢环化 异构化
下载PDF
精馏、加氢精制法制取正己烷工艺探讨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凤珍 于广欣 安文珍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CAS 2006年第3期34-36,共3页
以6#溶剂油为原料,通过精馏和加氢精制的方法可制取正己烷。经进一步探讨,认为先加氢后精馏更有利于制取高纯度正己烷。就装置现有状况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6#溶剂油 精馏 加氢精制 正己烷
下载PDF
以加氢抽余油为原料生产工业级正己烷过程节能模拟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金学坤 马凤云 +1 位作者 刘景梅 冉文斌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7-83,共7页
利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选取BK10计算方法,对以加氢抽余油为原料生产工业级正己烷双塔精馏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在装置满负荷开车情况下,相对于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塔参数和产品质量,模拟值相对误差不大于5%,验证了模拟计算所涉及... 利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选取BK10计算方法,对以加氢抽余油为原料生产工业级正己烷双塔精馏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在装置满负荷开车情况下,相对于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塔参数和产品质量,模拟值相对误差不大于5%,验证了模拟计算所涉及的诸如等板高度、全塔效率等参数以及模型的选取均为合理。通过分析两塔操作压力、回流温度、进料位置和进料状况对系统能耗的影响,获得最优工艺条件,提出对装置的改造措施。根据系统特点,提出双效逆流精馏及热集成节能方案,水力学核算结果表明,该节能方案在技术上可行;工艺模拟结果表明,节省操作费用300.9万元/a,下降幅度为5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抽余油 正己烷 双效精馏 节能 模拟
下载PDF
抽提甲基环戊烷及精制正己烷的分离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顾正桂 司玲 林军 《化学工程师》 CAS 1998年第4期5-8,共4页
测定了正己烷和甲基环戊烷在七种溶剂中的无限稀释活度系数(γ∞),比较溶剂的选择性和溶解性的差别;分析温度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分离能力等参数的影响;以Wilson方程为汽液平衡模型,模拟不同温度下,正己烷的净化和甲基环戊... 测定了正己烷和甲基环戊烷在七种溶剂中的无限稀释活度系数(γ∞),比较溶剂的选择性和溶解性的差别;分析温度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分离能力等参数的影响;以Wilson方程为汽液平衡模型,模拟不同温度下,正己烷的净化和甲基环戊烷回收的分离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环戊烷 正己烷 分离 萃取 精制
下载PDF
正己烷在Ni/HM催化剂上的异构化反应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雪暖 查宇慧 腾波涛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2-85,共4页
利用高压微反色谱装置 ,在温度 4 83.15~ 5 2 3.15K、压力 1.0~ 3.0MPa、氢油比 10~ 4 0、重时空速 0 .5~2 .5h-1的条件下 ,对正己烷在Ni/HM催化剂上的临氢异构化动力学进行了实验研究 ,并考察了总压、空速、温度、氢油比等因素对... 利用高压微反色谱装置 ,在温度 4 83.15~ 5 2 3.15K、压力 1.0~ 3.0MPa、氢油比 10~ 4 0、重时空速 0 .5~2 .5h-1的条件下 ,对正己烷在Ni/HM催化剂上的临氢异构化动力学进行了实验研究 ,并考察了总压、空速、温度、氢油比等因素对正己烷异构化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正己烷临氢异构化反应为拟一级反应 ,其表观活化能为(10 0± 1.5 )kJ/mol。用Langmuir Hinshelwood方法建立了正己烷异构化双位反应动力学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己烷 异构化 Ni/HM催化剂 反应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改性的HZSM-5上正己烷芳构化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潘履让 吕滋立 李赫咺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57-62,共6页
研究了正己烷在改性的HZSM-5上芳构化反应.用TPD测定了催化剂的表面酸性质。升高反应温度,芳构化选择性增加;加大空速,芳构化选择性下降.增加ZnO的含量,活性下降,选择性和稳定性增加.引入第二种改性物质,改进了催化剂的稳定性.正己烷芳... 研究了正己烷在改性的HZSM-5上芳构化反应.用TPD测定了催化剂的表面酸性质。升高反应温度,芳构化选择性增加;加大空速,芳构化选择性下降.增加ZnO的含量,活性下降,选择性和稳定性增加.引入第二种改性物质,改进了催化剂的稳定性.正己烷芳构化的产物主要是苯、甲苯、二甲苯和甲乙苯。金属氧化物改性后,调变了HZSM-5的表面酸性质和孔大小。文中讨论了表面酸性和孔尺寸与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己烷 芳构化反应 改性
下载PDF
正己烷异构化非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雪暖 李玉秋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30-32,共3页
本文首次将活性组分磷引入了正己烷异构化非贵金属Ni-Mo/HZSM-5催化剂上,采用高压微反-色谱装 置分别考察了Ni/HZSM-5、Ni-Mo/HZSM-5、Ni-Mo-P/HZSM-5催化剂的异构化性能。在空速为... 本文首次将活性组分磷引入了正己烷异构化非贵金属Ni-Mo/HZSM-5催化剂上,采用高压微反-色谱装 置分别考察了Ni/HZSM-5、Ni-Mo/HZSM-5、Ni-Mo-P/HZSM-5催化剂的异构化性能。在空速为2h-1,氢烃摩尔比 为8.0,压力为1.5MPa,反应温度为230℃的条件下,当Ni含量为1.0%、Mo含量为2.0%、P含量为1.5%时, 催化剂的异构化收率、选择性和转化率分别高达31.9%,57.8%,5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化 催化剂 正己烷 ZSM-5分子筛 非贵金属
下载PDF
工业正己烷精制生产药用级正己烷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东梅 戴海林 +1 位作者 蔡晓霞 冷利琴 《河南化工》 CAS 2009年第6期29-31,共3页
对工业正己烷装置进行扩能及精制工艺改造,使工业正己烷产品的生产能力从1900t/a增至3000t/a;精制后高纯正己烷产品含量达到97%,苯含量小于1mg/kg,硫含量小于1mg/kg,达到药用级。改造充分利用原有装置、设施,节省大量资金,具有很好的经... 对工业正己烷装置进行扩能及精制工艺改造,使工业正己烷产品的生产能力从1900t/a增至3000t/a;精制后高纯正己烷产品含量达到97%,苯含量小于1mg/kg,硫含量小于1mg/kg,达到药用级。改造充分利用原有装置、设施,节省大量资金,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己烷 脱苯精制 加氢脱芳脱硫 药用级 6#溶剂油
下载PDF
5A分子筛分离重整抽余油过程中结焦及再生行为和微结构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纪昌 沈本贤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1-35,共5页
为实现吸附-精馏耦合由重整抽余油生产高纯度正己烷工艺的长周期运行,采用微结构分析方法研究了烯烃在5A分子筛孔道中的结焦行为及失活分子筛的再生工艺。结果表明,重整抽余油中的烯烃是引起分子筛结焦失活的主要因素。对于结焦5A分子筛... 为实现吸附-精馏耦合由重整抽余油生产高纯度正己烷工艺的长周期运行,采用微结构分析方法研究了烯烃在5A分子筛孔道中的结焦行为及失活分子筛的再生工艺。结果表明,重整抽余油中的烯烃是引起分子筛结焦失活的主要因素。对于结焦5A分子筛,以空气为再生气体,在空速为720 h^(-1)、温度为350℃的条件下再生1 h,吸附活性可以达到新鲜5A分子筛的96%以上。通过比表面积、孔径、孔体积分布等微结构分析可知,经过再生之后的分子筛基本恢复了新鲜分子筛的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A分子筛 重整抽余油 结焦 再生
下载PDF
1,6-二溴己烷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宝国 田志敏 《精细化工》 CAS CSCD 1994年第5期41-42,共2页
1,6-二溴己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对其合成方法进行了研究,产率达到80.5%。
关键词 二溴己烷 合成
下载PDF
高纯度正己烷的生产工艺
17
作者 贾鹏飞 唐恒丹 +2 位作者 梁定球 王吉红 曾爱武 《天津化工》 CAS 2016年第2期40-41,共2页
在测定气液相平衡基础上,回归了热力学方程的二元交互作用参数,再通过工程模拟软件进行了模拟计算。经过实验验证,表明这条路线是可行的。最后以抽提溶剂油作为原料,进行了萃取精馏过程的工艺模拟计算。根据工艺计算结果,进行了精馏塔... 在测定气液相平衡基础上,回归了热力学方程的二元交互作用参数,再通过工程模拟软件进行了模拟计算。经过实验验证,表明这条路线是可行的。最后以抽提溶剂油作为原料,进行了萃取精馏过程的工艺模拟计算。根据工艺计算结果,进行了精馏塔的水力学核算,设计出生产高纯度正己烷的工业化装置,并确保了精馏塔的分离效果达到了厂方的要求。该设计采用了高效规整填料与新型塔内件,使整塔压降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并且保证了液体分布的均匀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己烷 甲基环戊烷 萃取剂 萃取精馏
下载PDF
己烷燃爆事故的故障树分析
18
作者 李华 刘庆新 《化工安全与环境》 2003年第8期2-2,8,共2页
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对己烷燃爆这一特定事故进行分析,从而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确定构成事故中各基本事件的主次作用,提出整改措施。
关键词 燃爆事故 己烷 故障树 分析 安全分析
下载PDF
正己烷在分子筛上的裂化反应机理研究Ⅰ.正己烷的裂化反应链长 被引量:5
19
作者 阎立军 傅军 何鸣元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5-26,共12页
研究了正己烷在不同分子筛上的裂化反应 ,用裂化反应链机理的观点统一了正己烷裂化反应中的单、双分子两种反应机理 ,进一步明确了某些基元反应步骤的发生过程 ,较好地解释了正己烷裂化反应的产物分布以及产物选择性和分子筛孔径的关系... 研究了正己烷在不同分子筛上的裂化反应 ,用裂化反应链机理的观点统一了正己烷裂化反应中的单、双分子两种反应机理 ,进一步明确了某些基元反应步骤的发生过程 ,较好地解释了正己烷裂化反应的产物分布以及产物选择性和分子筛孔径的关系。基于裂化反应链机理 ,提出了“裂化反应链长 (CCL )”的概念 ,并将裂化反应链长与分子筛的孔结构进行了关联。结果表明 ,在孔径较大的 Y,β等分子筛上 ,正己烷裂化反应有着较大的 CCL值 ,这意味着双分子的链传递反应在裂化链反应中占主要地位 ,有利于仅在链传递段中生成的异构烷烃的选择性 ;而在 ZSM-5 ,Ferrierite等小孔径的分子筛上 ,正己烷裂化反应的 CCL值较小 ,并接近 CCL 的理论极限值 2 ,这说明裂化反应主要由单分子的链引发和链终止反应来完成 ,其结果导致产物中烯烃选择性较高。与其它表征分子筛孔径或氢转移反应活性的参数相比 ,裂化反应链长既可用于表示氢转移、烷基转移等双分子反应在整个裂化反应中的比例 ,又和分子筛的孔结构有着良好的关联 ,因而 ,裂化反应链长 (CCL)是研究烷烃裂化反应机理以及关联裂化产物和分子筛孔结构性质的重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己烷 裂化 分子筛 反应链长
下载PDF
正己烷在ZnNi/HZSM-5上微波芳构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许健 张晓彤 +3 位作者 桂建舟 罗有训 孙兆林 Rees L V C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4-8,共5页
 研究了常规加热和微波辐射两种加热方法对正己烷在ZnNi/HZSM-5催化剂上的芳构化反应的影响。考察了温度、空速对反应性能的影响,并利用XRD对ZnNi/HZSM-5催化剂作了表征。结果表明,金属锌和镍高度分散于HZSM-5沸石中,微波辐射对分子筛...  研究了常规加热和微波辐射两种加热方法对正己烷在ZnNi/HZSM-5催化剂上的芳构化反应的影响。考察了温度、空速对反应性能的影响,并利用XRD对ZnNi/HZSM-5催化剂作了表征。结果表明,金属锌和镍高度分散于HZSM-5沸石中,微波辐射对分子筛结构的影响很小。与常规加热反应相比,要达到相同的芳烃收率,在微波加热条件下能使反应温度降低约100℃左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反应温度可以获得较高的总芳烃收率和BTX收率,亦能明显地改变BTX中各组分的相对选择性。改变空速能显著影响总芳烃收率和BTX收率,在常规加热和微波加热条件下的最佳空速分别为1.5h-1和1.0h-1。讨论了正己烷在微波辐射下ZnNi/HZSM-5上的芳构化反应机理。正己烷首先裂解为C03+C=3,一部分烯烃齐聚、环化生成芳烃,另一部分烯烃则经氢转移或加氢生成烷烃,C03和C04在锌和镍活性中心上直接脱氢二聚环化生成芳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己烷 ZnNi/HZSM—5 微波辐射 芳构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