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耐辐射橡胶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罗恩涛 彭亮 +3 位作者 罗家成 孙月 谢正田 吴锦荣 《橡胶工业》 CAS 2024年第12期952-959,共8页
橡胶材料因其出色的弹性、密封性能和阻尼减振性能作为涉核设备的关键材料之一。但橡胶材料在辐射环境下长期服役容易老化变质,进而导致相关元器件的性能不可逆下降甚至其失效,这大幅缩短了涉核设备的使用寿命。本文综述近年来耐辐射硅... 橡胶材料因其出色的弹性、密封性能和阻尼减振性能作为涉核设备的关键材料之一。但橡胶材料在辐射环境下长期服役容易老化变质,进而导致相关元器件的性能不可逆下降甚至其失效,这大幅缩短了涉核设备的使用寿命。本文综述近年来耐辐射硅橡胶材料、三元乙丙橡胶材料、丁腈橡胶材料和天然橡胶材料的研究进展,并阐述耐辐射助剂与橡胶基体的相互作用及橡胶材料的耐辐射机理,希望为高性能耐辐射橡胶材料的开发提供参考,为耐辐射橡胶材料的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辐射橡胶材料 耐辐射机理 硅橡胶 三元乙丙橡胶 丁腈橡胶 天然橡胶
下载PDF
天然橡胶/顺丁橡胶并用胶的耐磨性能与磨屑分形维数的关联性 被引量:1
2
作者 关趁 薛风先 +2 位作者 王泽鹏 杨剑 韩晓莹 《橡胶工业》 CAS 2024年第3期171-177,共7页
对不同并用比的天然橡胶(NR)/顺丁橡胶(BR)并用胶进行阿克隆磨耗试验,并表征和计算NR/BR并用胶的磨屑分形维数,探究NR/BR并用胶的耐磨性能与磨屑分形维数的关联性。结果表明:随着NR/BR并用比的增大,NR/BR并用胶的阿克隆磨耗量先减小后增... 对不同并用比的天然橡胶(NR)/顺丁橡胶(BR)并用胶进行阿克隆磨耗试验,并表征和计算NR/BR并用胶的磨屑分形维数,探究NR/BR并用胶的耐磨性能与磨屑分形维数的关联性。结果表明:随着NR/BR并用比的增大,NR/BR并用胶的阿克隆磨耗量先减小后增大,NR/BR并用比为60/40时并用胶的阿克隆磨耗量最小;NR/BR并用胶的磨屑分形维数先增大后减小,NR/BR并用比为60/40时磨屑分形维数最大,NR/BR并用胶的磨屑分形维数与阿克隆磨耗量的变化趋势相反;NR/BR并用胶的磨屑团聚程度越大,磨屑基团分形维数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顺丁橡胶 并用胶 磨屑 分形维数 耐磨性能
下载PDF
乙烯基硅烷对EVM/ATH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毕薇娜 孙聚杰 +2 位作者 胡广利 孙举涛 赵树高 《弹性体》 CAS 2024年第1期7-12,85,共7页
研究了硅烷种类和用量对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氢氧化铝(EVM/ATH)复合材料硫化特性、动态力学性能、动态热机械性能、物理机械性能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当VTMO硅烷用量为1份时,混炼胶的门尼黏度、最低扭矩、最高扭矩、扭矩差、焦烧... 研究了硅烷种类和用量对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氢氧化铝(EVM/ATH)复合材料硫化特性、动态力学性能、动态热机械性能、物理机械性能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当VTMO硅烷用量为1份时,混炼胶的门尼黏度、最低扭矩、最高扭矩、扭矩差、焦烧时间、正硫化时间较低。硅烷用量相同时,加入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TEO)的混炼胶的结合胶含量较高,混炼胶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较高;当应变低于10%时,VTMO硅烷用量的变化对混炼胶储能模量、损坏模量的影响较大。加入VTMO硅烷的硫化胶的储能模量最大。硅烷的加入使硫化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略微向高温方向移动,加入VTEO硅烷的硫化胶损耗因子峰值最低。当VTMO硅烷用量为1份时,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较为优异,硫化胶的耐磨性与混炼胶中的结合胶含量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 分散性 动态性能
下载PDF
交联密度和交联键分布对NR/TBIR硫化胶应用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王浩 李兰阁 +2 位作者 刘晓 孟夏 王日国 《弹性体》 CAS 2024年第2期51-58,共8页
通过在普通硫磺硫化体系(CV)、半有效硫磺硫化体系(SEV)和有效硫磺硫化体系(EV)中变化促进剂/硫磺用量调控硫化胶的交联密度和交联键分布,研究其对天然橡胶(NR)和NR/反式丁戊橡胶(TBIR)硫化胶应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交联密度是影响... 通过在普通硫磺硫化体系(CV)、半有效硫磺硫化体系(SEV)和有效硫磺硫化体系(EV)中变化促进剂/硫磺用量调控硫化胶的交联密度和交联键分布,研究其对天然橡胶(NR)和NR/反式丁戊橡胶(TBIR)硫化胶应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交联密度是影响硫化胶应用性能的关键,在CV、SEV和EV硫化体系中提高交联密度,NR和NR/TBIR硫化胶的硬度、定伸应力、耐磨耗性能逐渐提高,拉断伸长率、耐疲劳性能和滚动阻力逐渐降低。在同样的交联密度下调控交联键类型由多硫键向单硫键和双硫键转变,NR和NR/TBIR硫化胶的耐疲劳性能显著下降。在同样的交联密度和交联键分布下,NR/TBIR硫化胶相比NR硫化胶均具有更优异的耐磨耗性能和耐疲劳性能以及更低的滚动阻力,相比NR硫化胶,降低交联密度会使NR/TBIR硫化胶在耐磨耗性能上具有更大优势,降低交联密度、提高多硫键比例会使NR/TBIR硫化胶在耐疲劳性能上具有更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反式丁戊橡胶 交联密度 交联键分布 耐疲劳性能
下载PDF
耐高温阻燃输送带覆盖胶的研制
5
作者 赵明德 《橡塑技术与装备》 CAS 2024年第3期21-24,共4页
介绍了耐高温阻燃输送带覆盖胶的研制,经优化组合最终确定覆盖胶配方为:乙丙胶CO054/S537-370/30,炭黑N22050,Sunpar 2280/HY209树脂20,阻燃剂十溴二苯乙烷/三氧化二锑/硼酸锌16/8/7,过氧化二异丙苯/TAIC 6,防老剂MB/MC4454。采用该配... 介绍了耐高温阻燃输送带覆盖胶的研制,经优化组合最终确定覆盖胶配方为:乙丙胶CO054/S537-370/30,炭黑N22050,Sunpar 2280/HY209树脂20,阻燃剂十溴二苯乙烷/三氧化二锑/硼酸锌16/8/7,过氧化二异丙苯/TAIC 6,防老剂MB/MC4454。采用该配方生产的输送带耐热性能达到了GB/T20021—2017中T4级别要求,阻燃性能达到了GB/T10822标准K2级别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温阻燃输送带 耐高温 阻燃 覆盖胶
下载PDF
2种凝固工艺制备的天然橡胶热降解表观活化能 被引量:9
6
作者 张北龙 邓维用 +2 位作者 陆衡湘 陈美 钟杰平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4年第3期10-13,共4页
用热重-微商热重(TG -DTG )方法研究了在流动的空气状态下 2 种凝固工艺制备的天然橡胶(NR )的热降解动力学,用 O zaw a 方程求取不同转化率 α 时的反应活化能 E,外推至转化率 α 为 0 的表观活化能 Eα→0,并用 Coats-Redfern 方程求... 用热重-微商热重(TG -DTG )方法研究了在流动的空气状态下 2 种凝固工艺制备的天然橡胶(NR )的热降解动力学,用 O zaw a 方程求取不同转化率 α 时的反应活化能 E,外推至转化率 α 为 0 的表观活化能 Eα→0,并用 Coats-Redfern 方程求取不同的加热速率 β 的反应活化能 E,外推 β 为 0 的表观活化能 Eβ→0。结果表明:甲酸凝固制备的 NR 在空气气氛中热降解反应表观活化能 Eα→0 为 101.6 kJ/mol,Eβ→0 为 104.5 kJ/mol,确定其表观活化能为 101.6 ̄104.5 kJ/m ol;自然凝固 7 d 制备的 N R 热降解反应表观活化能 Eα→0 为 107.7kJ/mol,Eβ→0 为 106.6 kJ/mol,确定其表观活化能为 106.6 ̄107.7 kJ/mol。自然凝固工艺制备的 NR 热降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高于甲酸凝固工艺制备的 NR 热降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固工艺 工艺制备 天然橡胶 热降解 表观活化能
下载PDF
导电聚苯胺/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电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陈骁 熊忠 +3 位作者 陶雪钰 刘生兰 荆浩 吴其晔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136-139,共4页
采用溶液法合成的具有较高电导率的盐酸掺杂态聚苯胺(HCl PAn)粉末分别与天然橡胶(NR)和丁腈橡胶(NBR)共混,制备了聚苯胺/天然橡胶(PAn/NR)、聚苯胺/丁腈橡胶(PAn/NBR) 复合材料。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表征了聚苯胺的形态结构;研... 采用溶液法合成的具有较高电导率的盐酸掺杂态聚苯胺(HCl PAn)粉末分别与天然橡胶(NR)和丁腈橡胶(NBR)共混,制备了聚苯胺/天然橡胶(PAn/NR)、聚苯胺/丁腈橡胶(PAn/NBR) 复合材料。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表征了聚苯胺的形态结构;研究了聚苯胺用量对复合材料电导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天然橡胶中添加50份聚苯胺,复合材料电导率达到10-9 S·cm-1,比未添加聚苯胺时提高了6 个数量级;聚苯胺添加到NBR中,复合材料的电导率无明显变化,只起到一定的补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天然橡胶 丁腈橡胶 复合材料
下载PDF
镀镍石墨/MVQ复合材料的导电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孙业斌 邹华 +2 位作者 王鑫 张立群 田明 《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90-593,共4页
以镀镍石墨(NCG)为导电填料,制备NCG/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导电复合材料,并对其物理性能、导电性能和导电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NCG用量为180份时,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和物理性能均较好;随着储存时间和热老化时间的延长,NCG/MVQ... 以镀镍石墨(NCG)为导电填料,制备NCG/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导电复合材料,并对其物理性能、导电性能和导电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NCG用量为180份时,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和物理性能均较好;随着储存时间和热老化时间的延长,NCG/MVQ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均小于0.1Ω.cm,导电稳定性良好;随着伸长率的增大,NCG/MVQ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先缓慢增大后迅速增大;当伸长率为25%时,随着拉伸次数的增加,复合材料体积电阻率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镀镍石墨 复合材料 导电性能 导电稳定性
下载PDF
多官能团不饱和单体对天然橡胶辐射预硫化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鲍矛 李淑凤 +3 位作者 矫阳 康兴川 宋卫群 刘江伟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57-160,共4页
以天然橡胶(Natural rubber,NR)为基材,采用γ射线辐射技术对其进行辐照预硫化,研究了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rimethylopropane trimethylacrylate,TMPTMA)和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Triallyl isocyanurated,TAIC)两种多官能团不饱和... 以天然橡胶(Natural rubber,NR)为基材,采用γ射线辐射技术对其进行辐照预硫化,研究了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rimethylopropane trimethylacrylate,TMPTMA)和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Triallyl isocyanurated,TAIC)两种多官能团不饱和单体(Polyfunctional unsaturated monomers,PFM)对NR辐射预硫化的敏化效应。辐射预硫化效果以NR的交联度(1/Mc)和格林强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0~100kGy剂量范围内,TMPTMA对NR的辐射预硫化有较好的促进作用,TAIC的辐射敏化效果则不明显;NR/TMPTMA敏化体系的交联度和格林强度随辐照吸收剂量的增加而提高,使NR的辐射预硫化效率获得优化;同时,适当增加TMPTMA的用量可提高NR的交联度和格林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Γ射线 辐射预硫化 多官能团不饱和单体 格林强度
下载PDF
阻尼橡胶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肖晖 黄春辉 +3 位作者 王经逸 柳童 郭飞 王一迪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7-72,共6页
由阻尼橡胶材料的设计要求出发,从橡胶分子结构和相态结构的改性、新型填充剂(包括增强填充剂和非增强填充剂)的选择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阻尼橡胶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关键词 阻尼 橡胶材料 改性 填充剂 综述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法进行铁道车辆橡胶元件的设计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广世 孔军 宋志强 《弹性体》 CAS 2001年第6期51-54,共4页
介绍了描述橡胶类超弹性材料的几个应变能函数 ,并从橡胶材料实验数据的曲线拟合得到Yeoh模型的材料常数 ,进而采用有限元法对铁道车辆用橡胶元件粘合圆柱块及圆锥形橡胶弹簧进行了设计分析。
关键词 有限元法 橡胶元件 设计 橡胶材料 铁道车辆 弹性力学 粘合圆柱块 圆锥形橡胶弹簧
下载PDF
弹性体材料应变率相关力学行为模型 被引量:10
12
作者 段宇星 杨强 +1 位作者 赵苗苗 苏渤 《橡胶工业》 CAS 2020年第12期899-903,共5页
研究弹性体材料应变率相关力学行为模型。对弹性体材料在单轴拉伸情况下进行受力分析,得到应力与应变能之间的关系,并在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材料的内禀时间变量。将内禀时间变量与广义maxwell模型相结合得到表达弹性体材料粘性的模型... 研究弹性体材料应变率相关力学行为模型。对弹性体材料在单轴拉伸情况下进行受力分析,得到应力与应变能之间的关系,并在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材料的内禀时间变量。将内禀时间变量与广义maxwell模型相结合得到表达弹性体材料粘性的模型,并将此模型与Mooney-Rivlin超弹性模型结合建立弹性体材料应变率相关力学行为模型。分析表明,模型中的各项参数与物理事实相符,该模型在减震和缓冲领域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体材料 广义Maxwell模型 应变率 内禀时间 超弹性
下载PDF
生物质材料在橡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郭军 李想 +3 位作者 陈慧 段景宽 邵双喜 单志华 《弹性体》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0-77,共8页
生物质的资源化利用是科技进步的重要手段,有时也是防止因废弃生物质导致的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多样的生物质材料与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构成具有各种功能的复合材料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焦点。本文着重介绍了淀粉、纤维素、木质素和纤维... 生物质的资源化利用是科技进步的重要手段,有时也是防止因废弃生物质导致的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多样的生物质材料与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构成具有各种功能的复合材料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焦点。本文着重介绍了淀粉、纤维素、木质素和纤维蛋白对橡胶进行改性的研究工作,并就生物质材料在橡胶中的应用前景提出了观点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 生物质材料 复合材料 研究进展
下载PDF
N R/ N B R 并用胶硫化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小萍 张安强 +1 位作者 曹 斌 贾德民 《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521-523,共3页
考察了几种典型硫化体系及硫黄/ 促进剂 C Z/ 促进剂 D M 配合对 N R/ N B R 并用胶硫化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普通硫化体系、半有效硫化体系的效果明显优于有效硫化体系及无硫黄硫化体系。通过正交试验对硫黄/... 考察了几种典型硫化体系及硫黄/ 促进剂 C Z/ 促进剂 D M 配合对 N R/ N B R 并用胶硫化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普通硫化体系、半有效硫化体系的效果明显优于有效硫化体系及无硫黄硫化体系。通过正交试验对硫黄/ 促进剂 C Z/ 促进剂 D M 的配合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硫黄/ 促进剂 C Z/ 促进剂 D M 以10/10/0 配合可使并用胶硫化胶各项力学性能获得良好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用 硫化体系 力学性 橡胶 天然橡胶 丁腈橡胶
下载PDF
不饱和羧酸盐对硅橡胶/EPDM并用胶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雷卫华 罗世凯 贺传兰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 EI CAS 2011年第1期418-420,437,共4页
探索了2种不饱和羧酸盐对硅橡胶/三元乙丙橡胶并用胶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并与EVA树脂的补强效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发现,在甲基丙烯酸镁用量较少时,并用胶仍基本保持原有的交联结构,定伸应力升高,强度和伸长率提高;在大用量下,由于不饱... 探索了2种不饱和羧酸盐对硅橡胶/三元乙丙橡胶并用胶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并与EVA树脂的补强效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发现,在甲基丙烯酸镁用量较少时,并用胶仍基本保持原有的交联结构,定伸应力升高,强度和伸长率提高;在大用量下,由于不饱和镁盐的就地聚合微米粒子的生成,使并用胶的交联和补强结构发生了变化,橡胶定伸应力、硬度和刚性大幅提高,但伸长率显著降低。甲基丙烯酸锌盐与镁盐相比,定伸应力更高,抗张强度和伸长率略低。EVA树脂的引入使并用胶的定伸应力轻微增大,拉伸强度和伸长率提高,扯断永久变形有所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饱和羧酸盐 硅橡胶 并用胶 甲基丙烯酸镁 EVA树脂
下载PDF
NR/炭黑/白炭黑/有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小萍 尹国杰 +1 位作者 贾德民 陈美 《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53-457,共5页
将实验室自制的固相改性有机蒙脱土(OMMT)引入NR/炭黑/白炭黑体系中,并对复合材料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OMMT(用量为6份)的加入可以显著改善NR/炭黑/白炭黑体系的加工性能、物理性能、耐热氧老化和耐屈挠性能,并降低动态疲劳生热。
关键词 NR 有机蒙脱土 炭黑 白炭黑 热氧老化性能 生热
下载PDF
TCY/硫黄对ACM/NBR并用胶的交联作用 被引量:15
17
作者 马文石 吴绍吟 《特种橡胶制品》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5,共5页
从混炼胶的硫化特性和硫化胶物理性能等方面考察了三聚硫氰酸(TCY)、硫黄和TCY/硫黄对丙烯酸酯橡胶(ACM)、丁腈橡胶(NBR)及其并用胶的交联作用。结果表明,TCY/硫黄硫化体系适用于ACM/NBR并用胶、并用胶... 从混炼胶的硫化特性和硫化胶物理性能等方面考察了三聚硫氰酸(TCY)、硫黄和TCY/硫黄对丙烯酸酯橡胶(ACM)、丁腈橡胶(NBR)及其并用胶的交联作用。结果表明,TCY/硫黄硫化体系适用于ACM/NBR并用胶、并用胶的物理性能达到甚至超过了两种胶料的物理性能的加和水平;ACM/NBR共混并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橡胶 丁腈橡胶 并用胶 硫化剂 硫化特性
下载PDF
氟橡胶与丁腈橡胶并用的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魏伯荣 刘郁扬 《特种橡胶制品》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9,共4页
将氟橡胶与丁腈橡胶进行共混 ,采用过氧化二异丙苯 /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作为共硫化体系 ,测试了不同并用比硫化胶的常规性能及耐化学介质性。结果表明 ,并用胶所采用的共硫化体系是成功的 ,并用胶性能优良。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可显著提... 将氟橡胶与丁腈橡胶进行共混 ,采用过氧化二异丙苯 /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作为共硫化体系 ,测试了不同并用比硫化胶的常规性能及耐化学介质性。结果表明 ,并用胶所采用的共硫化体系是成功的 ,并用胶性能优良。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可显著提高氟橡胶与丁腈橡胶的硫化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橡胶 丁腈橡胶 并用理论 橡胶
下载PDF
丁腈橡胶-40/三元共聚型氯醚橡胶并用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毓真 王军 周友生 《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0-24,共5页
对丁腈橡胶-40(NBR-40)与三元共聚型氯醚橡胶(CHC)进行了并用研究.发现二者之间的相容性良好。NBR-40/CHC并用比为80/20时,胶料的综合物理性能较好;为70/30时.胶料耐40#机油的性能最好;耐... 对丁腈橡胶-40(NBR-40)与三元共聚型氯醚橡胶(CHC)进行了并用研究.发现二者之间的相容性良好。NBR-40/CHC并用比为80/20时,胶料的综合物理性能较好;为70/30时.胶料耐40#机油的性能最好;耐四氯化碳溶剂的性能随并用比的减小(CHC用量增加)而提高。胶料硫化体系以过氧化物硫化体系[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硫黄/四氧化三铅/促进剂NA-22]最佳,补强剂选用中超耐磨炭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腈橡胶 氯醚橡胶 橡胶 共聚
下载PDF
硅橡胶并用胶的开发和应用 被引量:16
20
作者 马文石 《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630-634,共5页
以硅橡胶/EPDM、硅橡胶/氟橡胶、硅橡胶/丙烯酸酯橡胶(ACM)和硅橡胶/PU并用胶为主,介绍硅橡胶并用胶的开发和应用情况。硅橡胶并用胶的耐热性、耐寒性、耐油性、耐水性好,强度高,压缩永久变形小,性能价格比合理,可... 以硅橡胶/EPDM、硅橡胶/氟橡胶、硅橡胶/丙烯酸酯橡胶(ACM)和硅橡胶/PU并用胶为主,介绍硅橡胶并用胶的开发和应用情况。硅橡胶并用胶的耐热性、耐寒性、耐油性、耐水性好,强度高,压缩永久变形小,性能价格比合理,可广泛用于汽车、家电、建筑和医疗等行业橡胶制品的制备。硅橡胶并用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硅橡胶与其它橡胶的相容性和共硫化性差,多用加入相容剂、选择合适的硫化体系和使橡胶间形成互穿网络结构等方法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并用胶 EPDM 氟橡胶 ACM PU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