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9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和紫外改性生物炭对化肥的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张玲玉 解海卫 +1 位作者 张艳 崔浩然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4-5,32,共3页
本文以玉米秸秆为原料,高温热解制备生物炭,采用微波加热和紫外辐照两种方式对生物炭进行改性,研究其对化肥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生物炭经过两种方式改性后的吸附性能均有提升,最大吸附量分别由21 mg/g提升至27.5 mg/g和29.8 m... 本文以玉米秸秆为原料,高温热解制备生物炭,采用微波加热和紫外辐照两种方式对生物炭进行改性,研究其对化肥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生物炭经过两种方式改性后的吸附性能均有提升,最大吸附量分别由21 mg/g提升至27.5 mg/g和29.8 mg/g,其中紫外改性对提高生物炭的吸附性能效果更加显著。该生物炭吸附化肥的过程存在两种吸附过程,其中主要为化学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生物炭 改性 吸附 化肥
下载PDF
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对废旧薄膜太阳能电池中稀贵金属富集分离
2
作者 袁彩霞 洪霞 +1 位作者 何海宁 陈振斌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9期4-6,共3页
本研究采用废弃生物秸秆作为原料,通过高温热解制备生物炭。随后,通过加入还原剂将零价铁纳米粒子修饰在生物炭材料上,获得零价磁性生物炭纳米复合材料。基于废旧薄膜太阳能电池中稀贵金属的有效回收问题,利用该复合材料实现了废旧薄膜... 本研究采用废弃生物秸秆作为原料,通过高温热解制备生物炭。随后,通过加入还原剂将零价铁纳米粒子修饰在生物炭材料上,获得零价磁性生物炭纳米复合材料。基于废旧薄膜太阳能电池中稀贵金属的有效回收问题,利用该复合材料实现了废旧薄膜太阳能电池中稀贵金属铟、镓、硒高效富集与分离。通过实验分析,复合材料对铟、镓、硒富集效率分别为13.5、23.4、18.9 mmol/g,铟、镓、硒加标平均回收率在93.0%~97.4%范围,相对标准偏差<10%,证实该方法在提取和回收废旧薄膜太阳能电池中的稀贵金属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纳米零价铁 废旧薄膜太阳能电池 稀贵金属 富集分离
下载PDF
水稻秸秆生物炭对水体中磷酸盐的吸附特性研究
3
作者 黄志勇 李欣欣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24年第4期1-5,共5页
水稻秸秆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废弃物,将其制备为生物炭,在水污染控制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通过一系列室内实验,考察了投加量、温度、pH等因素对水稻秸秆生物炭吸附磷酸盐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等温吸附模型及吸附动... 水稻秸秆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废弃物,将其制备为生物炭,在水污染控制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通过一系列室内实验,考察了投加量、温度、pH等因素对水稻秸秆生物炭吸附磷酸盐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等温吸附模型及吸附动力学模型,探讨了水稻秸秆生物炭对磷酸盐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投加量为1g·L^(-1)时,水稻秸秆生物炭对20 mg·L^(-1)磷酸盐(以磷计)的吸附去除率可达67.25%;温度及pH对磷酸盐的吸附效果存在显著影响,温度越高(0~30℃)吸附效果越好。此外,酸性条件下的吸附效果要好于碱性条件。通过等温吸附及吸附动力学模型拟合发现,磷酸盐在水稻秸秆生物炭上的吸附主要以单分子层吸附为主,理论最大吸附容量可以达到41.92mg·g^(-1);1h内的吸附容量可达平衡吸附容量的96%,吸附速率快,吸附过程受化学吸附控制。本研究可为水稻秸秆生物炭应用于吸附除磷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秸秆 生物炭 磷酸盐 吸附 吸附动力学 吸附等温线
下载PDF
核桃壳制备生物炭及其对矿井水中铜、锌、铬离子的吸附研究
4
作者 龙雪莲 刘品祯 +2 位作者 石开仪 王玉林 沙双岭 《河南化工》 CAS 2024年第6期5-8,14,共5页
以核桃壳为原料,在绝氧制备生物炭后利用盐酸进行改性处理。利用响应面设计法考察了改性时间、盐酸浓度、固液比对生物炭性能的影响,最后利用改性生物炭对矿井水中几种重金属进行吸附研究。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吸收前后重金属离子... 以核桃壳为原料,在绝氧制备生物炭后利用盐酸进行改性处理。利用响应面设计法考察了改性时间、盐酸浓度、固液比对生物炭性能的影响,最后利用改性生物炭对矿井水中几种重金属进行吸附研究。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吸收前后重金属离子含量。结果发现,改性生物炭对Cu(Ⅱ)的吸附率在96.71%~97.63%,对Zn(Ⅱ)的吸附率在69.25%~99.90%,对Cr(Ⅵ)的吸附率在72.51%~93.38%。响应面分析发现,当盐酸浓度为2 mol/L,固液比为1∶100(g/mL),改性24 h时,改性生物炭对三种重金属综合吸附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壳 生物炭 矿井水 重金属
下载PDF
废弃木材制备活性炭的物质能量平衡研究
5
作者 冷富荣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12-15,共4页
为探究废弃木材利用水蒸气法制备活性炭过程中,能量转化规律和系统能源的利用效率,本文研究了废弃木材在炭化和水蒸气活化过程中固、液、气三相物质和能量分布。研究表明,炭化过程中,炭化料得率为25.03%,合成气得率为15.69%,焦油得率为2... 为探究废弃木材利用水蒸气法制备活性炭过程中,能量转化规律和系统能源的利用效率,本文研究了废弃木材在炭化和水蒸气活化过程中固、液、气三相物质和能量分布。研究表明,炭化过程中,炭化料得率为25.03%,合成气得率为15.69%,焦油得率为23.12%,能量输出为68.63%。活化过程中,活性炭得率为67.42%,能量输出为80.77%,全过程活性炭得率为16.88%。活性炭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可燃气体可实现能量自供给,且炭化和活化过程分别有64%和44.80%的能量剩余。炭化过程产生焦油热值高达13.71 MJ/kg,可考虑将其燃烧供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木材 活性炭 能量平衡
下载PDF
酸碱二次改性活性炭对甲苯的吸附行为研究
6
作者 张佳 魏倩 +3 位作者 田晋平 李秉正 张珂 王梦娜 《山西化工》 CAS 2023年第5期3-7,22,共6页
本文利用HCl溶液和不同浓度NaOH溶液对椰壳活性炭进行改性,通过BET和SEM分析改性前后活性炭表面的结构变化,通过Boehm滴定法测定活性炭表面含氧官能团数量。结果表明,通过酸改性和二次碱改性都可使活性炭对甲苯和碘的吸附性能提高,当二... 本文利用HCl溶液和不同浓度NaOH溶液对椰壳活性炭进行改性,通过BET和SEM分析改性前后活性炭表面的结构变化,通过Boehm滴定法测定活性炭表面含氧官能团数量。结果表明,通过酸改性和二次碱改性都可使活性炭对甲苯和碘的吸附性能提高,当二次碱改性浓度为10 mol/L时,吸附性能最好,甲苯、碘吸附量为273.46 mg/g、1563.10 mg/g,与原活性炭吸附量相比,甲苯、碘吸附量分别增加51.02%、33.51%;改性后的活性炭2 nm左右的微孔增多;同时,酸性基团的增多抑制活性炭吸附甲苯的过程,碱性基团对活性炭的吸附影响不明显;甲苯在改性活性炭表面的等温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为单分子层吸附;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均可以描述改性活性炭的吸附甲苯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酸改性 二次碱改性 吸附 甲苯
下载PDF
中药残渣基活性炭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洁 郝恬 +1 位作者 崔奥华 周华从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13期13-17,52,共6页
目前我国中药渣的年排放量多达6000~7000万吨。企业通常采取堆放、填埋、焚烧等方式处理中药渣,这样会污染环境和浪费资源。中药渣含碳量较高且数量大,因而可以作为制备活性炭的原料。本文综述了利用中药渣作为原料制备碳材料的制备方... 目前我国中药渣的年排放量多达6000~7000万吨。企业通常采取堆放、填埋、焚烧等方式处理中药渣,这样会污染环境和浪费资源。中药渣含碳量较高且数量大,因而可以作为制备活性炭的原料。本文综述了利用中药渣作为原料制备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结构性能研究进展,阐述了中药渣基活性炭在处理抗生素制药废水、有机染料废水、重金属废水、含酚废水及制备超级电容器等领域的应用。本文对研究中药渣资源的综合高值化利用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残渣 活性炭 应用 制备方法 结构性能
下载PDF
甘蔗渣活性炭制备、应用及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左海峰 刘志高 《当代化工》 CAS 2023年第2期442-446,共5页
甘蔗渣是甘蔗经压榨并提汁后剩余的残渣,也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近些年来,随着环保力度的不断加大,使得我国活性炭产业迅速发展,将甘蔗渣制备成活性炭也是其高值化利用的一种途径。对甘蔗渣的组成结构与性质进行简要阐述,综... 甘蔗渣是甘蔗经压榨并提汁后剩余的残渣,也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近些年来,随着环保力度的不断加大,使得我国活性炭产业迅速发展,将甘蔗渣制备成活性炭也是其高值化利用的一种途径。对甘蔗渣的组成结构与性质进行简要阐述,综述了甘蔗渣活性炭的制备和改性方法、常用活化剂(KOH、ZnCl_(2)、H_(3)PO_(4))的活化机理和甘蔗渣活性炭的应用,并展望了今后甘蔗渣活性炭的研究方向,为进一步提高甘蔗渣活性炭的性能及拓宽其应用领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渣活性炭 制备 机理 改性
下载PDF
农业废弃物制活性炭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9
作者 努热曼古丽·图尔荪 陈鹏宇 +1 位作者 韦良焕 马承愚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164-169,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农业废弃物制备活性炭的研究进展,包括制备活性炭的技术方法(物理活化法、化学活化法、预氧化法)、影响原材料活化过程的各种因素(活化剂、活化温度、活化时间、浸渍比等)以及制备的活性炭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概况,并对农业废... 综述了近年来农业废弃物制备活性炭的研究进展,包括制备活性炭的技术方法(物理活化法、化学活化法、预氧化法)、影响原材料活化过程的各种因素(活化剂、活化温度、活化时间、浸渍比等)以及制备的活性炭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概况,并对农业废弃物制备活性炭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废弃物 活性炭 制备 物理活化法 化学活化法 预氧化法
下载PDF
生物质多孔炭吸附CO_(2)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张宇佳 田峰武 +1 位作者 郭晓莎 邵先钊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23年第4期35-39,共5页
本文对生物质多孔炭吸附CO_(2)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不同的生物质作为前驱体制备的吸附材料,着重对生物质多孔炭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构效关系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影响CO_(2)吸附的主要因素,并对生物质多孔炭材料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 本文对生物质多孔炭吸附CO_(2)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不同的生物质作为前驱体制备的吸附材料,着重对生物质多孔炭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构效关系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影响CO_(2)吸附的主要因素,并对生物质多孔炭材料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多孔炭 CO_(2)吸附 结构 性能
下载PDF
水热法合成ZnNiAl-LDH对Mo(Ⅵ)的高效吸附去除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珍珍 李国亭 +4 位作者 张树德 陈焕 曹泰洋 韩松杰 赵梦蝶 《河南化工》 CAS 2023年第2期17-21,共5页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ZnNiAl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NiAlZn-LDH)和ZnNiAl层状双金属氧化物(NiAlZn-LDO),用于高效吸附去除水中的污染物Mo(Ⅵ)。研究表明,ZnNiAl-LDH层间富含CO_(3)^(2-)阴离子,使得NiAlZn-LDH在吸附去除Mo(Ⅵ)方面明显优于NiAlZ...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ZnNiAl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NiAlZn-LDH)和ZnNiAl层状双金属氧化物(NiAlZn-LDO),用于高效吸附去除水中的污染物Mo(Ⅵ)。研究表明,ZnNiAl-LDH层间富含CO_(3)^(2-)阴离子,使得NiAlZn-LDH在吸附去除Mo(Ⅵ)方面明显优于NiAlZn-LDO。Mo(Ⅵ)的吸附量随溶液pH值的升高而减少,但在近中性pH值范围内表现出较高的吸附去除能力。准一级、准二级动力学和Elovich三种吸附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Mo(Ⅵ)在ZnNiAl-LDH上的吸附。共存Cl^(-)和天然有机质能够抑制Mo(Ⅵ)的吸附。ZnNiAl-LDH具有较好的再生性能和吸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AlZn-LDH 吸附动力学 再生再利用
下载PDF
改性松果活性炭去除Cr^(6+)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姜月月 徐冰峰 +3 位作者 刘自莲 唐宇 王加旭 袁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34-240,共7页
为了提高水中Cr^(6+)的去除效率,以松果粉末(PC)为原料,利用H_(3)PO_(4)改性法制备了低成本高比表面的改性松果活性炭(PCAC)。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全自动比表面积分析仪对PCAC表面理化性质变化进行表... 为了提高水中Cr^(6+)的去除效率,以松果粉末(PC)为原料,利用H_(3)PO_(4)改性法制备了低成本高比表面的改性松果活性炭(PCAC)。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全自动比表面积分析仪对PCAC表面理化性质变化进行表征。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探究其对Cr^(6+)的吸附性能,测定了溶液初始pH、PCAC投加量和吸附时间对Cr^(6+)吸附性能的影响。根据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探讨了PCAC对Cr^(6+)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经H_(3)PO_(4)改性制备的PCAC比表面积和孔隙体积分别为1669.2m^(2)/g和0.851cm^(3)/g,高于未改性的PC;对于100mg/L Cr^(6+)模拟废水,最佳吸附条件:pH=2、PCAC投加量0.5g、吸附时间3h,此时PCAC对Cr^(6+)的去除率最大且为99.97%;吸附动力学数据拟合分析,拟二级动力学模型较好地描述了PCAC对Cr^(6+)吸附行为;Langmuir等温线模型拟合效果最好,吸附过程为单分子层吸附,且最大吸附容量为34.43616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松果活性炭 Cr^(6+) 去除率 吸附容量 磷酸改性
下载PDF
离子液体溶解法制备超级电容碳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13
作者 邢献军 李珊 +2 位作者 王文泉 宋雨蔷 张贤文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6-253,共8页
文章以高纤维素废纸屑为原料,利用无机离子液体进行选择性表面溶解处理,得到具有润胀特性的胶状前驱体,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热解制备生物质多孔碳。800℃下生物质多孔碳比表面积为1276.3 m^(2)/g,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其具有较高的比电容(27... 文章以高纤维素废纸屑为原料,利用无机离子液体进行选择性表面溶解处理,得到具有润胀特性的胶状前驱体,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热解制备生物质多孔碳。800℃下生物质多孔碳比表面积为1276.3 m^(2)/g,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其具有较高的比电容(271 F/g),经过1000次循环,电容保持率为90.3%。为了进一步提升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在1 mol/L H2SO4电解液中加入15 g(NH_(4))_(2)Fe(SO_(4))_(2)·6H_(2)O,超级电容器的比电容得到显著提升,电流密度为10 A/g时,比电容为439 F/g,为原电容器(221 F/g)的2倍。研究结果可为生物质多孔碳超级电容器制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选择性表面溶解法 多孔碳 超级电容器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由稻壳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 被引量:60
14
作者 郭玉鹏 杨少凤 +2 位作者 赵敬哲 王子忱 赵慕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35-338,共4页
以稻壳为原料 ,KOH为活化剂制备了高比表面积活性炭 ,其比表面积超过 30 0 0 m2 /g,且孔径均一 。
关键词 活性炭 稻壳 氢氧化钾 比表面积 吸附剂 制备
下载PDF
竹节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研究 被引量:26
15
作者 刘洪波 张红波 +2 位作者 伍恢和 刘明俊 常俊玲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1-15,共5页
以竹节为原料 ,采用KOH化学活化法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研究了炭化温度、活化温度和KOH与竹节炭的质量比对活性炭的收率和吸附性能的影响 ,并对所得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微孔结构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 :在炭化温度为 70 0℃、碱 /... 以竹节为原料 ,采用KOH化学活化法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研究了炭化温度、活化温度和KOH与竹节炭的质量比对活性炭的收率和吸附性能的影响 ,并对所得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微孔结构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 :在炭化温度为 70 0℃、碱 /炭质量比为 4、活化温度为 90 0℃、活化时间为 1h时可制得比表面积为 2 610m2 /g的高比表面积活性炭 ,其碘吸附值为2 30 0mg/g、亚甲基蓝值为 5 70mg/g ,均为普通活性炭的 2~ 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竹节 比表面积 微孔结构 氢氧化钾 化学活化法 吸附剂 制备
下载PDF
沥青基球状活性炭对肌酐及维生素B_(12)吸附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宋燕 凌立成 +1 位作者 乔文明 刘朗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1998年第4期19-22,共4页
研究了具有不同比表面积及孔结构特征的沥青基球状活性炭对水溶液中肌酐及维生素B12(简称VB12)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随沥青基球状活性炭比表面积的增大,沥青基球状活性炭对肌酐及VB12的吸附能力均有增大的趋势;但在具... 研究了具有不同比表面积及孔结构特征的沥青基球状活性炭对水溶液中肌酐及维生素B12(简称VB12)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随沥青基球状活性炭比表面积的增大,沥青基球状活性炭对肌酐及VB12的吸附能力均有增大的趋势;但在具有相近比表面积的沥青基球状活性炭中,微孔含量高者对肌酐吸附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基 球状 活性炭 肌酐 吸附 维生素B12
下载PDF
磷酸法竹质颗粒活性炭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21
17
作者 王志高 蒋剑春 +3 位作者 邓先伦 常侠 童娅娟 刘汉超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7年第2期36-40,共5页
以竹屑为原料,采用磷酸法活化,制得了中微孔发达的颗粒活性炭:A法焦糖脱色率70%,亚甲基蓝吸附值210mg/g,碘吸附值1100mg/g以上,丁烷工作容量132g/L,强度95%以上。其孔分布以中微孔为主(Rn<2.6nm),达到了86.3%。适合于液体脱色精制和... 以竹屑为原料,采用磷酸法活化,制得了中微孔发达的颗粒活性炭:A法焦糖脱色率70%,亚甲基蓝吸附值210mg/g,碘吸附值1100mg/g以上,丁烷工作容量132g/L,强度95%以上。其孔分布以中微孔为主(Rn<2.6nm),达到了86.3%。适合于液体脱色精制和汽油蒸气的回收之用。对制备过程中捏合温度和时间、捏合过程中有无空气参与反应以及活化温度等工艺对颗粒活性炭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考察,发现捏合过程中空气参与反应有利于造就发达的中微孔结构,活化温度的提高(>500℃)使得孔分布向着微孔方向发展。并通过改进捏合工艺和添加催化剂,使得颗粒活性炭的性能和表观光洁度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屑 颗粒活性炭 脱色 汽油蒸气
下载PDF
活化工艺对椰壳柱状活性炭孔隙结构的影响
18
作者 王德周 张会涛 +4 位作者 雷彭 王学明 安丽花 郭军军 冷新宇 《山西化工》 CAS 2023年第6期28-30,共3页
以椰壳炭化料为原料,经磨粉、混合、压伸成型、炭化制得炭化料,再经不同活化时间、活化温度、活化剂制备椰壳柱状活性炭。采用氮气吸附对活性炭样品进行表征,根据BET方程、密度泛函理论、D-R方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活化时间延长,微孔... 以椰壳炭化料为原料,经磨粉、混合、压伸成型、炭化制得炭化料,再经不同活化时间、活化温度、活化剂制备椰壳柱状活性炭。采用氮气吸附对活性炭样品进行表征,根据BET方程、密度泛函理论、D-R方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活化时间延长,微孔容积先增大后减小,次微孔、过渡孔容积增大,特征尺寸增大;活化温度提高,微孔容积增大,次微孔、过渡孔容积减小,特征尺寸减小;以水蒸气作为活化剂,制备的活性炭样品微孔、过渡孔体系发达,特征尺寸小;以水蒸气、CO_(2)混合气体作为活化剂,制备的活性炭样品次微孔体系发达,孔特征尺寸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壳炭化料 活性炭 活化工艺 孔隙结构
下载PDF
7种生物质炭燃烧特性的分析 被引量:26
19
作者 庄晓伟 陈顺伟 +3 位作者 张桃元 潘炘 蒋应梯 柏明娥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0期169-173,178,共6页
利用热重-微分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TG-DSC)热分析联用技术,对油茶外果皮炭、板栗外果皮炭、山核桃外果皮炭、杉木炭、松木炭、稻秆炭和竹炭的燃烧特性进行了研究。7种生物质炭的TG、DTG、DSC曲线对比结果表明,油茶、板栗、山核桃3种... 利用热重-微分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TG-DSC)热分析联用技术,对油茶外果皮炭、板栗外果皮炭、山核桃外果皮炭、杉木炭、松木炭、稻秆炭和竹炭的燃烧特性进行了研究。7种生物质炭的TG、DTG、DSC曲线对比结果表明,油茶、板栗、山核桃3种坚果外果皮炭开始失重的温度、DTG曲线峰值、DSC曲线峰值出现的时间都早于其它生物质炭,但最大释热量相对较小。燃烧特性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板栗外果皮炭、油茶外果皮炭、稻秆炭、山核桃外果皮炭的着火温度较低,分别为351.8、356.7、375.3、392.6℃。而生物质炭的最大燃烧速率和可燃性指数差异较小。燃尽时的剩余量与残余质量之间的差值,不同生物质炭差异很大,最大的山核桃外果皮炭为14.91%,最小的是松木炭为0.99%。生物质炭热分析结果结合其理化性能差异表明,松木炭、杉木炭和竹炭是作基炭的较佳材料,油茶、板栗、山核桃3种坚果外果皮炭可作为助燃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燃烧特性 热分析
下载PDF
石油胶质结构性质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25
20
作者 王大喜 赵玉玲 +2 位作者 潘月秋 刘然冰 高金森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90-694,共5页
采用量子化学AM1方法对石油胶质进行了优化计算,得到石油胶质单层结构SG、双层结构DG和三层结构TG的优化构型和分子间作用能。结果表明,石油胶质的稠环芳烃和脂环部分大体为平面结构,支链部分也伸展在平面上。分子中稠环、脂环和侧链中... 采用量子化学AM1方法对石油胶质进行了优化计算,得到石油胶质单层结构SG、双层结构DG和三层结构TG的优化构型和分子间作用能。结果表明,石油胶质的稠环芳烃和脂环部分大体为平面结构,支链部分也伸展在平面上。分子中稠环、脂环和侧链中的C—C键长均分别比单独苯环、脂肪环和烷烃的C—C键短。侧链中的C—C键比芳环和脂环的C—C键弱,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优先裂解。重叠形成DG和TG后,键长、键角和电荷略有变化。胶质分子的极性基团间存在氢键作用,DG和TG分子间的作用能分别为-22.841 6 kJ/mol和-43.845 5 kJ/mol。双层胶质DG和三层胶质TG结构的体积较大,难以扩散到分子筛催化剂的孔道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胶质 结构性质 量子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