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16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嗪酮在蓝莓上的残留及其膳食风险评估 被引量:1
1
作者 何红梅 徐玲英 +4 位作者 张昌朋 王祥云 蒋金花 李艳杰 赵学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4-209,共6页
为探明环嗪酮在蓝莓上的最终残留量,在我国浙江、吉林、辽宁和北京4地开展了75%环嗪酮水分散粒剂的田间残留实验。采用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模式,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蓝莓中环嗪酮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经乙腈涡旋提取、盐包盐析... 为探明环嗪酮在蓝莓上的最终残留量,在我国浙江、吉林、辽宁和北京4地开展了75%环嗪酮水分散粒剂的田间残留实验。采用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模式,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蓝莓中环嗪酮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经乙腈涡旋提取、盐包盐析,再用装有十八烷基键合硅胶(C_(18))和乙二胺-N-丙基硅烷材料的净化管净化后测定。考察方法的线性、基质效应、定量限、正确度和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在0.0001~0.01 mg/L范围内,环嗪酮的标准曲线方程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基质效应为-7.7%;方法定量限为0.01 mg/kg。在0.01、0.1mg/kg和1.0mg/kg添加量范围内,环嗪酮在蓝莓中平均回收率为87%~91%,相对标准偏差不高于3.7%。4个实验点(浙江、北京、辽宁、吉林)最终残留实验结果显示:环嗪酮在实验点药后90d和100d的蓝莓样品中残留量均低于0.01mg/kg,低于美国、日本和韩国制定的最大残留限量值(分别为0.6、0.2mg/kg和0.05mg/kg)。膳食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普通人群环嗪酮的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为0.0022mg,膳食摄入风险的风险熵为0.084%,膳食风险小。因此,建议75%的环嗪酮水分散粒剂在蓝莓园使用时,最高施药剂量为有效成分1800g/hm^(2),施药1次,安全间隔期为90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嗪酮 蓝莓 残留 膳食风险评估
下载PDF
电化学发光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丹 杨武英 王文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5-246,共12页
电化学发光是一种由电化学激发的化学发光现象,具有发光背景低、灵敏度高、检测范围宽和可控性好等优势,已在体外诊断领域广泛商业化。受此鼓舞,电化学发光在食品安全和环境监测等领域的研究日益深入,已然是当下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介... 电化学发光是一种由电化学激发的化学发光现象,具有发光背景低、灵敏度高、检测范围宽和可控性好等优势,已在体外诊断领域广泛商业化。受此鼓舞,电化学发光在食品安全和环境监测等领域的研究日益深入,已然是当下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电化学发光机制和体系组成,总结了电化学发光结合免疫分析、适配体和分子印迹技术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并分析了电化学发光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 真菌毒素 抗体 适配体 分子印迹
下载PDF
国际食品安全文化建设进展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强 张冰岩 +2 位作者 戴岳 张宏蕊 刘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8-224,共7页
为探索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文化,本文收集整理全球食品安全倡议(GFSI)、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及欧盟、澳新、美国、英国等组织和国家开展的食品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资料,从食品安全文化的定义、出台的相关... 为探索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文化,本文收集整理全球食品安全倡议(GFSI)、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及欧盟、澳新、美国、英国等组织和国家开展的食品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资料,从食品安全文化的定义、出台的相关政策、建立食品安全文化的重要性、食品安全文化评价原则、应采取的有效措施和评估时使用的工具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城乡食品安全现状,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食品安全文化相关建议,希望为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文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食品安全文化 现代化食品安全 价值观 评价原则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的全球食品追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勤 刘宇静 +1 位作者 左婵媛 邹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5-284,共10页
食品追溯是确保食品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手段,本文对2001—2022年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收录的食品追溯论文进行计量分析和可视化呈现,以便为国内食品追溯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结果发现:全球共有80个国家/地区、1 136个研究机构、3 02... 食品追溯是确保食品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手段,本文对2001—2022年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收录的食品追溯论文进行计量分析和可视化呈现,以便为国内食品追溯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结果发现:全球共有80个国家/地区、1 136个研究机构、3 020名作者、255种期刊开展了食品追溯研究,跨国家/地区合作、多学科交叉融合频繁;中国、意大利、美国、西班牙、荷兰等表现出较大的研究体量与较强的合作关系,意大利、美国、荷兰、西班牙食品追溯研究的总体质量较高,研究领域集中在食品科学技术、化学、农业、工程学上,在计算机科学、生态学与环境学、饮食与营养学领域也有较多研究成果。研究热点有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供应链管理、原产地、追溯技术、食品鉴别与认证、支付意愿等。未来学术前沿将围绕基于工业4.0的智能食品追溯系统、以全基因组学和下一代测序技术为代表的食品真实性检测鉴别技术以及食品追溯系统主体参与动力、利益博弈和溢价支付的机制3个方面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追溯 食品安全 学术前沿 文献计量学 科学引文索引
下载PDF
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金文进 《工业微生物》 CAS 2024年第2期1-3,共3页
在食品安全领域,微生物检测是确保食品质量和消费者健康的关键环节。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要求的提高,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已难以满足现代食品安全检测的要求。因此,快速检测技术成为了食品微生物检测领域的重要... 在食品安全领域,微生物检测是确保食品质量和消费者健康的关键环节。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要求的提高,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已难以满足现代食品安全检测的要求。因此,快速检测技术成为了食品微生物检测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因操作简便、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和准确性好等特点在食品安全检测中表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文章对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检测 快速检测技术 食品安全
下载PDF
食品危害因子检测与安全风险预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蒋华伟 蒋谨优 +3 位作者 张书龙 杨震 赵丽科 李冰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360-373,共14页
食品危害因子检测与安全风险预测作为食品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一直是学者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今后更好地开展相关工作,本文首先回顾了常规食品危害因子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同时介绍了如纳米酶、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食品危害因子检测与安全风险预测作为食品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一直是学者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今后更好地开展相关工作,本文首先回顾了常规食品危害因子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同时介绍了如纳米酶、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及其相关蛋白(CRISPRassociated protein,Cas)组成的CRISPR/Cas系统传感器、核磁共振等新型食品危害因子检测方法以及磁性共价有机骨架等新型材料在该领域的应用;然后对主观赋权评价、机器学习及深度学习等方法在食品安全风险预测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最后对各方法的优缺点作了对比分析,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食品检测 纳米酶 核磁共振 风险预测 深度学习
下载PDF
我国原奶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措施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璐菊 郭全奎 +2 位作者 王玺年 张玺 王晨阳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1期111-114,共4页
新时代背景下,营养补充和食品健康问题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不断提高了对原奶和乳制品的需求,通常原奶和乳制品的应用人群都是婴儿和老人。尤其是婴儿对乳制品的需求最大。原奶和乳制品的质量与下一代的成长息息相关。但近年,原奶和乳... 新时代背景下,营养补充和食品健康问题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不断提高了对原奶和乳制品的需求,通常原奶和乳制品的应用人群都是婴儿和老人。尤其是婴儿对乳制品的需求最大。原奶和乳制品的质量与下一代的成长息息相关。但近年,原奶和乳制品的安全事故被媒体频频曝光,严重影响了乳制品市场的发展。该文主要对我国原奶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奶 乳制品 质量安全管理
下载PDF
商品灭菌乳中常见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筛查与定性分析
8
作者 李梅 曹晨阳 +8 位作者 郭卓然 王思悦 袁吉顺 陈佳 葛武鹏 吕欣 崔生辉 张强 杨保伟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20,共7页
探究了市售常见商品灭菌乳中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等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的分布与带染特征。以12种市售常见商品灭菌乳为研究对象,用CTAB法提取预处理后样品中的总DNA;超微量分光光度计测量... 探究了市售常见商品灭菌乳中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等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的分布与带染特征。以12种市售常见商品灭菌乳为研究对象,用CTAB法提取预处理后样品中的总DNA;超微量分光光度计测量DNA纯度与浓度;PCR扩增ARGs;PCR产物测序后提交GenBank进行序列比对,分析ARGs的种类;使用SPSS软件对ARGs检出率、样品品牌、包装类型、产品类型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灭菌乳中可同时检出多种ARGs,检出率较高的基因分别为(str B(93.75%)、aad B (92.71%)、sul1(85.42%)、bla_(TEM)82.29%)和tet C(58.33%),未在35种ARGs中检出bla_(VEB)、bla_(PER)、bla_(DHA)、bla_(CMY2)和bla_(GIM)。商品灭菌乳的品牌、包装、产地和保质期与aad A、aad B、str A、str B等抗性基因检出率显著相关。市售商品灭菌乳中存在多种ARGs,且不同种类样品间存在差异,值得从食品安全角度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灭菌乳 抗生素抗性基因 定性分析 食品安全
下载PDF
麝香草酚控制核盘菌侵染不结球白菜效应研究
9
作者 杨立飞 蔡金霞 +3 位作者 石志琦 宋立晓 胡梁斌 陈健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5,共9页
核盘菌可侵染多种蔬菜,造成蔬菜采后品质下降,筛选高效安全的天然保鲜剂是控制核盘菌侵染的有效手段。通过离体和活体接种试验,研究了植物源天然化合物麝香草酚对核盘菌侵染青菜的控制效应。结果表明:20、40、60μg/mL麝香草酚处理后的... 核盘菌可侵染多种蔬菜,造成蔬菜采后品质下降,筛选高效安全的天然保鲜剂是控制核盘菌侵染的有效手段。通过离体和活体接种试验,研究了植物源天然化合物麝香草酚对核盘菌侵染青菜的控制效应。结果表明:20、40、60μg/mL麝香草酚处理后的菌丝鲜重分别比对照组显著下降了33.8%、53.7%、88.1%;菌丝干重分别比对照组下降了24.5%、53.7%、82.9%;麝香草酚处理导致核盘菌菌丝畸形、皱缩、细胞死亡,可能与菌丝细胞膜损伤有关,表现为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上升;麝香草酚还可诱导菌丝细胞甘油含量显著上升,发生渗透胁迫;50μg/mL麝香草酚处理青菜可显著抑制核盘菌在叶片上的侵染;在接种核盘菌的青菜叶片中,麝香草酚诱导特异型抗性基因BrMPK3和BrMPK4的表达量上调,并显著提升青菜品质(包括叶绿素、蛋白质、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提升)。麝香草酚可有效控制核盘菌对青菜的侵染,表现为抑菌效应和诱导寄主抗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盘菌 青菜品质 麝香草酚 抑菌 植物抗性
下载PDF
福建省贝类毒素风险预警与管控的现状与建议
10
作者 许翠娅 陈小红 +4 位作者 杨芳 朱琳 朱雨晨 陈财珍 黄奕雯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4期284-292,共9页
贝类毒素主要由有毒赤潮藻产生,在海洋环境中分布广泛,它可通过食物链传递,对民众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福建省近岸海域是我国赤潮高发海域之一,近年来在漳州、泉州等地曾发生民众食用贝类中毒事件。为保障民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海... 贝类毒素主要由有毒赤潮藻产生,在海洋环境中分布广泛,它可通过食物链传递,对民众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福建省近岸海域是我国赤潮高发海域之一,近年来在漳州、泉州等地曾发生民众食用贝类中毒事件。为保障民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海洋渔业经济健康发展,本文对福建省贝类毒素风险监测与管控、赤潮灾害预警与应急处置预案等相关政策、措施进行总结,结合近年来福建省海水贝类贝毒污染状况,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贝毒风险预警与应急处置预案、完善贝类毒素监测方案、严格产毒藻预警浓度、建立贝类毒素分级管控制度等对策和建议,以期为赤潮减灾、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以及贝类毒素风险预警与管控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类毒素 风险预警 分级管控 福建省
下载PDF
基于GRA-ISM-HMM的广州市肉及肉制品安全风险评估
11
作者 张维蔚 陈坤才 +2 位作者 张玉华 陈燕珊 黄德演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2-320,共9页
该研究旨在利用广州食品安全风险监测2015年至2020年针对肉及肉制品样本的检测数据,构建肉及肉制品的安全风险评估模型,从而了解广州市该段时间内肉及肉制品的食品安全风险及其时变特点。该研究采取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和解释结构模型建立... 该研究旨在利用广州食品安全风险监测2015年至2020年针对肉及肉制品样本的检测数据,构建肉及肉制品的安全风险评估模型,从而了解广州市该段时间内肉及肉制品的食品安全风险及其时变特点。该研究采取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和解释结构模型建立风险指数,并基于该指标值作为隐马尔可夫模型的观测值探讨观测背后的隐含风险状态。分析结果显示,2015~2020年所有样本综合风险指数结果都在[0,0.45]之间,总体风险都较小,其中2019年风险最高;将风险指数进行等级划分,显示2015~2020年风险等级为[1,2,2,2,3,1];通过HMM分析得到这六年的隐藏风险等级为[0,1,1,1,2,0],与观测风险结果一致,且HMM预测2021年风险等级为1,即表明广州肉及肉制品风险往良好态势发展。最后,进行风险差异原因分析,发现各肉制品分类之间有差异,其中腊肠、鸡肉和腊肉的风险指数较高于其他种类,而2019年增加腊肠和腊肉的检测是风险增加的一个原因。总体来说,广州肉及肉制品风险较小,但依旧需要监督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及肉制品 风险评估 灰色关联分析 解释结构模型 隐马尔夫模型
下载PDF
基于GC-QTOF-MS对物理回收的食品接触用再生高密度聚乙烯中迁移物的非靶向筛查
12
作者 张浩然 曾少甫 +2 位作者 刘宜奇 王志伟 胡长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26-232,共7页
以3家企业提供的21?种食品接触用再生高密度聚乙烯(recycled high-density polyethylene,rHDPE)样品在60℃条件下与两种代表性食品模拟物(95%乙醇、4%乙酸溶液)接触10 d作为迁移实验条件,利用气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检测迁移... 以3家企业提供的21?种食品接触用再生高密度聚乙烯(recycled high-density polyethylene,rHDPE)样品在60℃条件下与两种代表性食品模拟物(95%乙醇、4%乙酸溶液)接触10 d作为迁移实验条件,利用气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检测迁移到食品模拟物中的物质。被筛查出的161种物质根据其毒性进行分级(由低至高分为Ⅰ~Ⅳ级),其中毒性Ⅲ和Ⅳ级的有59种,且其预测辛醇/水分配系数大于毒性Ⅰ、Ⅱ级的物质。被筛查的物质中苯及取代衍生物占比最高。邻苯类增塑剂、抗氧剂降解产物以及多环芳烃等物质需要特别关注。使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迁移物在不同阶段样品中的迁移量变化,发现终产品相较母粒样品中物质的迁移量有所提升。该研究可以为食品接触用r HDPE中迁移物的分析及安全风险评估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高密度聚乙烯 迁移 气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下载PDF
基于跨链技术的食品供需网信息共享激励模式构建
13
作者 何静 蔡咏琪 宗传宏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0-49,共10页
随着食品种类多元化和消费者需求的提升,食品生产流程更加复杂,供应链之间交流越来越多,相关企业、食品供应链和行业机构之间的交互形成了复杂的食品供需网结构。食品供需网成员之间信息共享有利于企业之间充分合作实现长期发展,但仍有... 随着食品种类多元化和消费者需求的提升,食品生产流程更加复杂,供应链之间交流越来越多,相关企业、食品供应链和行业机构之间的交互形成了复杂的食品供需网结构。食品供需网成员之间信息共享有利于企业之间充分合作实现长期发展,但仍有许多企业共享信息意识较弱,无法进行有效信息沟通。区块链跨链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食品供需网信息共享提供了新思路。根据食品供需网复杂性,引入区块链技术和声誉激励机制,将声誉进行量化管理,结合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实现声誉激励机制自动化。进一步引入区块链跨链技术,打破不同行业、地区区块链之间的交易壁垒,构建基于区块链跨链技术的食品供需网信息共享声誉激励模式,以猪肉供需网为例阐述跨链信息共享声誉激励流程。该激励模式不仅保障共享信息安全性与准确性,同时保护企业隐私,最大程度保护交易方自身利益,破解信息无法共享的障碍,激发食品供需网企业参与信息共享积极性。不仅实现食品供需网内部异构区块链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价值互通,还为食品供需网价值信息交流互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供需网 跨链技术 信息共享 声誉激励 模式构建
下载PDF
市售酱油产品生物胺含量的检测与食用安全性分析
14
作者 曾新安 韦桂凤 +3 位作者 李嘉洪 曹诗林 汪浪红 韩忠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27-338,共12页
为了揭示酱油中生物胺存在种类和水平,该研究采用丹磺酰氯柱前衍生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我国市售的9个品牌57种(生抽41种和老抽16种)酱油中的生物胺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酱油中苯乙胺、腐胺、组胺、酪胺是我国市售酱油中的主要生... 为了揭示酱油中生物胺存在种类和水平,该研究采用丹磺酰氯柱前衍生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我国市售的9个品牌57种(生抽41种和老抽16种)酱油中的生物胺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酱油中苯乙胺、腐胺、组胺、酪胺是我国市售酱油中的主要生物胺成分。生抽酱油中的总胺大部分在127.86~1273.40 mg/L,其中组胺和酪胺的含量范围分别在10.82~368.91 mg/L和0~582.77 mg/L之间。老抽酱油中总生物胺的含量分布范围为200.54~904.61 mg/L,组胺与酪胺的含量范围分别为35.07~302.35 mg/L和38.75~479.61 mg/L。风险评估分析结果表明,生抽和老抽酱油中组胺和酪胺的急性风险指数H分别为7.69%、1.99%和2.10%、0.55%,均远低于100%,且两者的慢性风险指数E值较小,范围在0.15%~1.65%之间。另外,生抽和老抽的食品安全指数(IFS)在0.001~0.016之间,远低于1。该研究表明由食用酱油中引入的组胺和酪胺对人体健康无明显的负面危害,我国市售酱油食用安全性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 生物胺 柱前衍生 风险评估
下载PDF
间接竞争ELISA检测杏仁过敏原Amandin
15
作者 刘俊伟 吴雨晴 +2 位作者 李明新 陆旸 任光达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4期172-176,共5页
Amandin是引起杏仁过敏的主要过敏原。通过提取、纯化得到Amandin蛋白并制备出抗Amandin抗体。该抗体与花生全蛋白、芝麻全蛋白、核桃JugR1、β-乳球蛋白、酪蛋白、溶菌酶均无交叉反应。通过优化包被原浓度、抗体浓度以及缓冲液pH值等条... Amandin是引起杏仁过敏的主要过敏原。通过提取、纯化得到Amandin蛋白并制备出抗Amandin抗体。该抗体与花生全蛋白、芝麻全蛋白、核桃JugR1、β-乳球蛋白、酪蛋白、溶菌酶均无交叉反应。通过优化包被原浓度、抗体浓度以及缓冲液pH值等条件,建立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Amandin的方法。该方法的灵敏度为(0.66±0.04)μg/mL,检出限为(0.08±0.04)μg/mL。在饼干、面包、冰淇淋样品中的添加回收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回收率为68.22%~114.00%。稳定性结果表明Amandin蛋白在37℃条件下可以稳定保存7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仁 过敏原 Amandin 间接竞争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下载PDF
适配体生物传感器检测细菌毒素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崔丽伟 常惟丹 +2 位作者 陈威风 邹建 姬向波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5期324-332,共9页
细菌毒素是细菌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是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食品中细菌毒素的污染已成为人们迫切关注的主要食品安全问题之一。因此,开发出简便、快速、灵敏检测食品中细菌毒素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核酸适体是体外筛选的单链寡核苷... 细菌毒素是细菌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是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食品中细菌毒素的污染已成为人们迫切关注的主要食品安全问题之一。因此,开发出简便、快速、灵敏检测食品中细菌毒素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核酸适体是体外筛选的单链寡核苷酸序列,能特异性识别靶标。具有易合成、易标记、易修饰、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低分子量等优点,被广泛用于生物传感器中。本文简要介绍了细菌毒素的分类及危害,重点综述了基于光学和电化学技术的适配体生物传感器在细菌毒素检测和定量方面的最新进展及应用,以期为细菌毒素的检测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配体 生物传感器 细菌毒素 检测 进展
下载PDF
食品安全检验实验室管理及质量控制的强化措施探究
17
作者 宁俊艳 马文杰 于鲲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5期41-43,共3页
食品安全检验实验室的主要工作是对食品进行检验,依据食品检验数据对食品安全水平进行精准判定。食品安全实验室管理和质量控制对最终检测结果有直接影响,因此需要确保食品安全检验实验室的管理有效性和检验质量的合理控制。基于此,本... 食品安全检验实验室的主要工作是对食品进行检验,依据食品检验数据对食品安全水平进行精准判定。食品安全实验室管理和质量控制对最终检测结果有直接影响,因此需要确保食品安全检验实验室的管理有效性和检验质量的合理控制。基于此,本文针对食品安全检验实验室管理和质量控制的相关措施进行探究,以期强化实验室管理质量和食品安全检测质量,为食品安全提供可靠保障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检验 实验室管理 质量控制 优化措施
下载PDF
几种发酵食品生物胺含量检测与食用安全性分析
18
作者 曾新安 闫冰 +3 位作者 李筱晴 汪浪红 韩忠 李坚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6-243,共8页
生物胺是一类人体所需、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含氮化合物,过量摄入可造成人体出现不良反应。该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食用酱,泡菜、奶酪和腐乳等四类发酵食品进行生物胺含量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食用酱中主要存在的生物胺种类为苯乙... 生物胺是一类人体所需、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含氮化合物,过量摄入可造成人体出现不良反应。该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食用酱,泡菜、奶酪和腐乳等四类发酵食品进行生物胺含量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食用酱中主要存在的生物胺种类为苯乙胺、腐胺、组胺和酪胺,生物胺总含量范围在331.40~624.42 mg/kg之间;某些腐乳产品中生物胺含量较高,总含量可达2355.32和1091.05 mg/kg。相比于食用酱和腐乳,泡菜和奶酪中检测出的生物胺含量较低,其中泡菜中生物胺含量最高的为酸豆角,总生物胺为126.65 mg/kg,最低的为泡藕节,总生物胺含量为22.32 mg/kg。另外,本研究还基于发酵食品食用特性、组胺和酪胺生物学毒理学性质,结合食用场景和危害风险评估分析食用酱和腐乳而引起的生物胺食用安全性,结果表明摄食这几种食品生物胺毒性危害风险较低,食用安全性高。该文为消费者深入了解我国传统发酵食品的食用安全性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食品 生物胺 食用酱 高效液相色谱法 安全性评估
下载PDF
模拟胃液结合液质联用研究紫苏对内源性亚硝胺的阻断作用
19
作者 喻凤香 陈煦 +1 位作者 陈祖武 曾思景 《中国果菜》 2024年第4期20-23,共4页
为研究蔬菜对亚硝胺的阻断效果,在模拟胃液环境下结合液质联用,研究紫苏提取液对内源性亚硝胺的阻断作用。结果表明,在模拟胃液环境下加入紫苏液与亚硝酸钠,亚硝酸钠清除率可达10.4%。加入紫苏液、亚硝酸钠和二乙胺进行液相色谱质谱检测... 为研究蔬菜对亚硝胺的阻断效果,在模拟胃液环境下结合液质联用,研究紫苏提取液对内源性亚硝胺的阻断作用。结果表明,在模拟胃液环境下加入紫苏液与亚硝酸钠,亚硝酸钠清除率可达10.4%。加入紫苏液、亚硝酸钠和二乙胺进行液相色谱质谱检测,空白样品和添加紫苏的样品中二乙基亚硝胺生成量分别为0.2、0.1 ng/mL,抑制率达到50%。添加紫苏的膳食中N-亚硝基二甲基(NDMA)、N-亚硝基二乙基(NDEA)、N-亚硝基二丁基(NDBA)、N-亚硝基吡咯烷(NPYR)含量显著降低。NDMA、NDEA在空白膳食中含量均为0.2 ng/g,紫苏试验组均未检出。NDBA空白对照为0.4 ng/g,紫苏试验组为0.2 ng/g,抑制率为50%;NPYR空白对照为8.6 ng/g,紫苏试验组为4.9 ng/g,抑制率为43%。因此,紫苏对内源性亚硝胺有明显的阻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胺 紫苏 模拟胃液 液质联用 亚硝酸钠
下载PDF
食品工科类应用型本科专业的“三教”改革与实践——以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例
20
作者 刘爱红 陈洁 章焰 《食品工程》 2024年第2期106-108,112,共4页
教师、教法和教材,简称“三教”,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直接影响食品工科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以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例,分析了改革前教师队伍、教材内容、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我校相应进行的改革和实践,以期为食品工科类... 教师、教法和教材,简称“三教”,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直接影响食品工科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以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例,分析了改革前教师队伍、教材内容、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我校相应进行的改革和实践,以期为食品工科类专业进行“三教”改革,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技术型人才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三教”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