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57篇文章
< 1 2 2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籽油水酶法提取及酶法破乳工艺研究
1
作者 张根生 李思锦 +3 位作者 田阳 韩冰 谢春丽 费英敏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89-2098,共10页
以压榨松籽饼粕为原料,利用水酶法提取松籽油,通过单因素及响应曲面试验研究松籽油提取工艺,并对提油过程中产生的乳状液进行破乳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酶解效果最佳,最优工艺为酶解时间2.5 h,温度56℃,pH值11.3,加酶量5045 U&#... 以压榨松籽饼粕为原料,利用水酶法提取松籽油,通过单因素及响应曲面试验研究松籽油提取工艺,并对提油过程中产生的乳状液进行破乳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酶解效果最佳,最优工艺为酶解时间2.5 h,温度56℃,pH值11.3,加酶量5045 U·g^(-1),此条件松籽油提油率为71.73%。经比较碱性蛋白酶添加量为3000 U·g^(-1)时破乳效果最好,破乳率为87.68%,在酶法破乳后进行酸化处理,通过调节pH值至5时破乳率提高至92.18%,此条件下松籽油得油率为70.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籽饼粕 松籽油提取 水酶法 酶法破乳
下载PDF
花椒油和花椒籽油提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胡晴文 彭郁 +2 位作者 李茉 温馨 倪元颖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1,共6页
花椒作为一种传统的药食同源经济作物,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栽培和使用历史。近年来,消费者对花椒精深加工产品的需求逐步趋于多样化。为了促进花椒系列产品的开发,对花椒油和花椒籽油的定义、分类和主要提取方法进行了总结。花椒油和花椒... 花椒作为一种传统的药食同源经济作物,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栽培和使用历史。近年来,消费者对花椒精深加工产品的需求逐步趋于多样化。为了促进花椒系列产品的开发,对花椒油和花椒籽油的定义、分类和主要提取方法进行了总结。花椒油和花椒籽油分别是以花椒果皮和花椒籽为原料制备的产品,花椒油根据制备方式不同分为花椒调味油、花椒精油和花椒油树脂。花椒籽油的主要制备方式为压榨法和溶剂浸提法。综合创新花椒中脂肪的精深加工技术,拓宽花椒食用、药用等范围,是实现花椒资源增值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花椒油 花椒籽油 提取技术
下载PDF
花生品种对水酶法制油水相体系中油脂和蛋白质分布的影响
3
作者 郭倩倩 郭兴凤 +4 位作者 朱婷伟 田亚东 陈复生 张明 万昕冉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5-119,149,共6页
为了明确花生品种对水酶法制油的影响,测定了不同品种花生(豫花23、豫花37、豫花9326)的基本成分,并研究了水酶法制油工艺条件对不同品种花生水相体系中油脂和蛋白质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花生品种中,豫花37的油脂、水分、灰分、可... 为了明确花生品种对水酶法制油的影响,测定了不同品种花生(豫花23、豫花37、豫花9326)的基本成分,并研究了水酶法制油工艺条件对不同品种花生水相体系中油脂和蛋白质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花生品种中,豫花37的油脂、水分、灰分、可溶性糖、可溶性总酚含量均最高,豫花23的蛋白质含量最高(25.36%),豫花9326的粗纤维含量最高(6.59%);花生品种对水相体系中油脂和蛋白质的分布有显著影响;以水相体系中低油脂和高蛋白质分布为准则得到水酶法制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豫花37的粉碎时间90 s、豫花23和豫花9326的粉碎时间120 s,酶用量1.0%,酶解时间2 h,酶解温度50℃,此时豫花23、豫花37、豫花9326在水相体系中油脂分布分别为6.21%、4.19%、4.19%,蛋白质分布分别为50.99%、75.68%、63.84%。综上,豫花37能在更短的粉碎时间内使水酶法制油过程中花生水相体系中的油脂分布少,蛋白质分布多,更适用于水酶法制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品种 水酶法水相体系 油脂分布 蛋白质分布
下载PDF
超声辅助水剂法提取硅藻土中玉米蜡脂的工艺优化
4
作者 韩丹 孙立斌 +2 位作者 汪鸿 于殿宇 王俊国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1-124,共4页
为了提高玉米油精炼的附加值,并实现硅藻土的可循环利用,以玉米油精炼副产物含蜡脂的硅藻土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水剂法提取玉米蜡脂,考察了不同提取条件对玉米蜡脂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玉米蜡脂提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 为了提高玉米油精炼的附加值,并实现硅藻土的可循环利用,以玉米油精炼副产物含蜡脂的硅藻土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水剂法提取玉米蜡脂,考察了不同提取条件对玉米蜡脂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玉米蜡脂提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水剂法提取玉米蜡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480 W、超声时间4 h、提取温度95℃、料液比1∶3,在此条件下玉米蜡脂提取率为(59.46±0.91)%。综上,超声辅助水剂法可以有效提取硅藻土中的玉米蜡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土 超声辅助法 水剂法 玉米蜡脂
下载PDF
亚临界流体萃取缬草精油工艺优化及其成分分析
5
作者 谭云 吴红 +1 位作者 黎继烈 申爱荣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1,共6页
为了开发一种萃取条件温和、得率高的缬草精油提取工艺,以缬草根为原料,采用亚临界流体萃取缬草精油。以缬草精油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了萃取溶剂、液料比、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次数的影响,进而采用均匀设... 为了开发一种萃取条件温和、得率高的缬草精油提取工艺,以缬草根为原料,采用亚临界流体萃取缬草精油。以缬草精油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了萃取溶剂、液料比、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次数的影响,进而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亚临界流体萃取缬草精油的工艺条件,并运用GC-MS分析缬草精油的组成成分。结果表明:亚临界流体萃取缬草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丁烷为萃取溶剂、萃取压力0.47 MPa、萃取温度47℃、液料比11∶1、萃取时间25 min、萃取次数4次,在此条件下缬草精油得率达到(3.383±0.004)%;亚临界丁烷萃取的缬草精油中共鉴定出57种成分,主要成分为乙酸龙脑酯,相对含量为29.63%,关键药理成分缬草醛和缬草素相对含量分别为2.28%和0.25%。综上,亚临界丁烷萃取缬草精油得率高,缬草精油中含有一定量的缬草醛和缬草素,具有潜在的产业化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草精油 亚临界流体萃取 均匀设计 缬草醛
下载PDF
微波辅助低液固比水剂法提取青梅核仁油
6
作者 毛棋 覃小丽 +2 位作者 胡晓 刘雄 钟金锋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0-236,共7页
探索青梅核仁油的新型提取方法对拓展该新资源油脂的用途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探究液固比(加入水的体积与固体质量的比值)、NaCl质量浓度(NaCl溶解在水中的质量与溶液总体积之比)、微波预处理的功率和时间对青梅核仁油提取率的影响;以有... 探索青梅核仁油的新型提取方法对拓展该新资源油脂的用途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探究液固比(加入水的体积与固体质量的比值)、NaCl质量浓度(NaCl溶解在水中的质量与溶液总体积之比)、微波预处理的功率和时间对青梅核仁油提取率的影响;以有机溶剂提取法作为参照,研究微波辅助低液固比水剂法对青梅核仁油的提取率以及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液固比(mL∶g)0.14时青梅核仁油提取率最高,比高液固比(mL∶g)1(传统水剂法)时增加了21.28%;与无预处理相比,微波(420 W,80 s)预处理显著提高了青梅核仁油的提取率(增加了11.34%)。此外,与有机溶剂提取法相比,微波辅助低液固比水剂法获得的青梅核仁油具有更低的酸价(2.22 mg/g)、硫代巴比妥酸值(0.014 mg/kg)、过氧化值(0.17 mmol/kg)和更高的皂化价(179.82 mg/g);且这2种方法对青梅核仁油的脂肪酸组成、色泽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微波辅助低液固比水剂法可以有效提取青梅核仁油,且提取率和油脂品质表现良好,这为提高青梅核仁的附加值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梅核仁油 微波预处理 低液固比的水剂法 提取率 理化性质
下载PDF
物理场耦合水酶法同步释放植物油和蛋白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包放 孙晓洋 +3 位作者 陈复生 张丽芬 杨陈旭 郭晓恬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35-341,共7页
水酶法同步释放油和蛋白是一种新兴的提取技术,绿色清洁、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要求,物理场和水酶法耦合作用可促进油和蛋白的释放,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该文综述了物理耦合水酶法的技术原理和优势、同步释放油和蛋白的研究进展,同时综... 水酶法同步释放油和蛋白是一种新兴的提取技术,绿色清洁、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要求,物理场和水酶法耦合作用可促进油和蛋白的释放,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该文综述了物理耦合水酶法的技术原理和优势、同步释放油和蛋白的研究进展,同时综述了该技术对油料中蛋白特性的影响,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脂 水酶法 物理场 提取 蛋白
下载PDF
核桃油风味品质提升技术研究进展
8
作者 刘野 苏开 +2 位作者 徐莹 代晹鑫 毕爽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30,共9页
核桃具有较高含量的油脂和良好的脂肪酸(亚麻酸与亚油酸的比例接近1∶4),是优质的植物油来源。核桃油中营养物质丰富,具有较高的食用及营养价值,在调节血脂、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介绍了传统压榨法(热榨法和冷榨法)商... 核桃具有较高含量的油脂和良好的脂肪酸(亚麻酸与亚油酸的比例接近1∶4),是优质的植物油来源。核桃油中营养物质丰富,具有较高的食用及营养价值,在调节血脂、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介绍了传统压榨法(热榨法和冷榨法)商业化制取核桃油的工艺流程,总结了基于不同风味提取方法的核桃油关键风味物质。针对目前研究存在的冷榨核桃油风味寡淡的瓶颈问题,探讨了现阶段从原料预处理、浸出法和酶解法角度出发的油脂增香技术,从分子水平阐明脂质氧化和美拉德反应途径及增香原理机制,在保留冷榨核桃油原有营养成分的基础上,通过对冷榨核桃油的制取工艺进行优化,显著提升冷榨核桃油的香味。通过阐明增香技术的原理与机制,希望为冷榨核桃油风味品质提升提供新思路和新途径,以期获得风味品质更佳的冷榨核桃油,同时提高核桃油产品的附加值,助力冷榨核桃油的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油 冷榨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美拉德反应 关键风味物质 风味品质提升技术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油莎豆油酸法脱胶工艺的研究
9
作者 高瑞 周燕霞 +1 位作者 刘玉兰 孙尚德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39,共8页
为了提高油莎豆油的品质,以溶剂法制取的油莎豆毛油为原料,对其酸法脱胶工艺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油莎豆油的深加工提供参考。首先确定了酸法脱胶时所需要添加的酸为柠檬酸,然后考察了柠檬酸溶液质量分数,以及柠檬酸添加量、水添加量、水... 为了提高油莎豆油的品质,以溶剂法制取的油莎豆毛油为原料,对其酸法脱胶工艺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油莎豆油的深加工提供参考。首先确定了酸法脱胶时所需要添加的酸为柠檬酸,然后考察了柠檬酸溶液质量分数,以及柠檬酸添加量、水添加量、水化时间、酸化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油莎豆油磷含量和脱胶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油莎豆油酸法脱胶优化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59℃、水添加量3.5%、水化时间49.5 min、柠檬酸添加量0.20%、酸化时间10 min,在此条件下,油莎豆毛油的脱胶率为95.9%±0.3%,磷含量可降至(4.4±0.3)mg/kg。利用柠檬酸对油莎豆油进行脱胶可显著提高脱胶效果,降低磷含量,提高油脂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油 酸法脱胶 脱胶率
下载PDF
含壳率对油茶籽油品质特性的影响
10
作者 王天祥 朱培蕾 汪名春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3-104,共12页
为了探究螺旋压榨过程中含壳率对油茶籽油品质特性的影响规律,考察了含壳率对螺旋压榨油茶籽油的出油率、理化指标、生物活性物质、脂肪酸组成、氧化诱导时间以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等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螺旋压榨出油率随着含壳率的... 为了探究螺旋压榨过程中含壳率对油茶籽油品质特性的影响规律,考察了含壳率对螺旋压榨油茶籽油的出油率、理化指标、生物活性物质、脂肪酸组成、氧化诱导时间以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等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螺旋压榨出油率随着含壳率的增加而提高,到20%时趋于稳定,最高出油率为26.29%。且当壳质量分数为20%时,油茶籽油的酸价、过氧化值、水分及挥发物质量分数均最低,分别为0.82 mg/g、0.37 mmol/kg和0.07%,氧化诱导时间最长,为22.62 h,同时其色度值和磷脂含量均处较低水平。当壳质量分数为30%~40%时,油茶籽油中多酚含量最高,为67.48 mg/kg,且油茶籽油的色泽相对较深。含壳率对油茶籽油的甾醇、角鲨烯、维生素E含量以及脂肪酸组成无显著影响。通过电子鼻和GC-IMS对不同含壳率油茶籽油中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茶籽油中主要挥发性化合物为醛类、醇类、酯类、酮类和杂环类物质等,且含壳率较高的油茶籽油和含壳率较低的油茶籽油中的挥发性成分有显著差异,当壳质量分数低于20%时,油茶籽油中挥发性成分含量较多,其香味较为浓郁,随着含壳率的增加,油茶籽油中挥发性物质含量也随之减少。综合油茶籽油的理化指标、生物活性物质含量、氧化稳定性及挥发性成分含量,螺旋压榨油茶籽油时的物料理想壳质量分数为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油 含壳率 理化指标 甾醇 风味成分
下载PDF
米糠制粒浸出工艺的研究与实践
11
作者 安晓东 陈小威 +3 位作者 杨磊 陈小军 吴朋 储强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0-143,共4页
旨在验证改进型糠粞分离器的分离效果和为米糠制粒浸出工艺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采用风选分离糠粞、制粒烘干、平转浸出、负压蒸发、DTDC湿粕脱溶的米糠制粒浸出工艺制取米糠原油,通过总结生产中的一些问题和操作经验,改进了风选式糠粞... 旨在验证改进型糠粞分离器的分离效果和为米糠制粒浸出工艺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采用风选分离糠粞、制粒烘干、平转浸出、负压蒸发、DTDC湿粕脱溶的米糠制粒浸出工艺制取米糠原油,通过总结生产中的一些问题和操作经验,改进了风选式糠粞分离器,确定了颗粒化处理方式及米糠制粒浸出工艺关键点的参数。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糠粞分离器,糠粞分离效果良好,处理量大;以低温制粒烘干代替膨化进行米糠的颗粒化处理,米糠制粒浸出工艺关键点的工艺参数为制粒温度60℃,颗粒直径3.7 mm,烘干机出料温度60℃,烘干后颗粒水分5%,浸出温度55℃,蒸发系统真空度70 kPa,第一蒸发器出油浓度85%、温度65℃,第二蒸发器出油浓度95%、温度98℃,汽提塔出油温度102℃,蒸脱机气相温度76℃。采用优化的米糠制粒浸出工艺可改善米糠原油及糠粕品质,并可降低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糠 糠粞分离 制粒 浸出
下载PDF
山桐子鲜果中油脂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晨 孙晓娜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20,共5页
为实现山桐子油的高效生产,采用高速万能研磨机将新鲜山桐子果实打浆后,利用75%乙醇直接提取山桐子油,以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pH为考察因素,运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山桐子油的提取工艺,并对其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 为实现山桐子油的高效生产,采用高速万能研磨机将新鲜山桐子果实打浆后,利用75%乙醇直接提取山桐子油,以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pH为考察因素,运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山桐子油的提取工艺,并对其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桐子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0∶3、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2.0 h、pH 3.0,在此条件下的提油率可达88.3%;山桐子油中维生素E、总甾醇、总多酚和角鲨烯含量分别为367.2、3 100、148.7 mg/kg和258.7 mg/kg,且其气味、滋味、色泽、酸值、水分及挥发物含量等理化指标均符合LS/T 3258—2018《山桐子油》成品油要求。采用优化的工艺提取山桐子油高效可靠,且所得产品品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桐子油 山桐子鲜果 工艺优化 品质分析
下载PDF
植物油底物及碱炼条件对其β-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规律
13
作者 崔子雨 孔娜 刘伟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21,共7页
旨在为食用油脂的精准适度加工提供理论依据,以大豆油为油样介质,通过添加β-胡萝卜素和不同脂肪酸改变油样组成,探究碱炼过程中不同植物油底物和碱炼条件(碱液质量分数、超量碱添加量、碱炼温度、碱炼时间)对油脂中β-胡萝卜素脱除率... 旨在为食用油脂的精准适度加工提供理论依据,以大豆油为油样介质,通过添加β-胡萝卜素和不同脂肪酸改变油样组成,探究碱炼过程中不同植物油底物和碱炼条件(碱液质量分数、超量碱添加量、碱炼温度、碱炼时间)对油脂中β-胡萝卜素脱除率及油脂精炼得率的影响,并测定了油脂在不同植物油底物和碱炼条件脱酸后酸值的变化。结果表明:脂肪酸种类对β-胡萝卜素脱除率有显著影响,碱炼生成的饱和皂棕榈酸皂对β-胡萝卜素的脱除率最高(5.92%),不饱和皂亚麻酸皂对β-胡萝卜素的脱除率最低(2.57%);游离脂肪酸含量为1.2%时,β-胡萝卜素脱除率最高(4.09%);油脂中β-胡萝卜素含量越多,β-胡萝卜素脱除率越高;碱液质量分数在12%~18%的中强碱有利于β-胡萝卜素的脱除,脱除率为3.73%~4.30%;随着超量碱添加量的增加,β-胡萝卜素脱除率先升高后降低,超量碱添加量为0.1%时,脱除率最高,为4.09%;碱炼温度越低,β-胡萝卜素脱除率越高,在30℃时β-胡萝卜素脱除率最高(4.46%);随着碱炼时间的延长,β-胡萝卜素脱除率不断增加,在碱炼时间超过30 min后,β-胡萝卜素脱除率增长变缓;棕榈酸、硬脂酸显著降低油脂的精炼得率;随着碱液质量分数、超量碱添加量、碱炼温度、碱炼时间、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增加,油脂精炼得率总体呈下降趋势,β-胡萝卜素含量对油脂精炼得率无显著影响;除含有大量月桂酸的植物油外,碱炼脱酸可以有效地将油脂酸值(KOH)控制在0.04~0.22 mg/g之间。综上,低温、中强碱有助于β-胡萝卜素的脱除,适当缩短碱炼时间有助于β-胡萝卜素的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炼 Β-胡萝卜素 精炼得率 酸值
下载PDF
超声辅助花生毛油水化脱胶工艺
14
作者 尚柏余 陈乐 +4 位作者 冯旭梅 耿梦洁 SUKHIKH Stanislav 滕飞 李杨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2期66-75,共10页
为解决花生毛油水化脱胶率低的问题,该文采用超声辅助水化脱胶的方法对花生毛油进行脱胶处理。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加水量、水化温度、超声时间和超声功率对花生毛油脱胶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并通过差示扫描... 为解决花生毛油水化脱胶率低的问题,该文采用超声辅助水化脱胶的方法对花生毛油进行脱胶处理。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加水量、水化温度、超声时间和超声功率对花生毛油脱胶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对花生毛油和脱胶油的热稳定性、脂肪酸组成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等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加水量9%、水化温度75℃、超声时间15min、超声功率65W的条件下,花生脱胶油的磷含量降至最低,为35.18mg/kg,脱胶率达到最高,为89.78%。与水化脱胶相比,脱胶率提高27.43%,酸价、碘值以及过氧化值显著降低(P<0.05),获得的花生脱胶油颜色更加清澈透亮。超声辅助水化脱胶对花生毛油的热稳定影响较小;油脂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油脂品质提升;醛类、吡嗪类和烃类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含量降低,使得甜味和烘烤味等风味特征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毛油 脱胶 超声波 工艺优化 成分鉴定
下载PDF
磁性多壁碳纳米管固定化脂肪酶及其催化合成1,3-二油酰-2-棕榈酰甘油的研究
15
作者 廖长保 王亚光 +3 位作者 彭越 刘娜 吴敬 于殿宇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24年第4期39-44,共6页
本试验采用磁性多壁碳纳米管固定化疏棉状嗜热丝孢菌脂肪酶(TLL)用于制备1,3-二油酰-2-棕榈酰甘油(OPO)。研究了TLL添加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固定化条件的影响以及固定化TLL添加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底物摩尔比对制备OPO的影响... 本试验采用磁性多壁碳纳米管固定化疏棉状嗜热丝孢菌脂肪酶(TLL)用于制备1,3-二油酰-2-棕榈酰甘油(OPO)。研究了TLL添加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固定化条件的影响以及固定化TLL添加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底物摩尔比对制备OPO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化酶具有更好的耐酸碱性和热稳定性,固定化最优反应条件为酶添加量6%,反应时间5 h,反应温度45℃;合成OPO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时间为6 h,反应温度为50℃,酶添加量为8%,底物摩尔比为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多壁碳纳米管 固定化 脂肪酶 1 3-二油酰-2-棕榈酰甘油
下载PDF
不同储存方法对油茶籽品质的影响
16
作者 黄浩霞 万晓辉 +3 位作者 刘晓政 琚小路 严晓丽 陈丽洁 《食品工程》 2024年第1期65-68,72,共5页
为探讨不同储存条件下油茶籽品质的变化规律,找出适宜的储存条件,比较了不同储存方法对油茶籽品质的影响。研究了普通常温储存、4℃低温储存、常温真空储存、4℃低温真空储存及常温氮气储存对油茶籽酸价、过氧化值及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为探讨不同储存条件下油茶籽品质的变化规律,找出适宜的储存条件,比较了不同储存方法对油茶籽品质的影响。研究了普通常温储存、4℃低温储存、常温真空储存、4℃低温真空储存及常温氮气储存对油茶籽酸价、过氧化值及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茶籽在储存过程中酸价和过氧化值随储存时间的延长而上升,脂肪酸含量也发生变化。4℃低温真空储存条件下,经过长期储存后,其酸值和过氧化值的增加量明显低于其他方法,储存优势明显,品质劣变程度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 储存 品质 检验
下载PDF
微波预处理对油莎豆贮藏稳定性及其油脂脂质伴随物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邓淑君 郝琴 +2 位作者 万楚筠 郭婷婷 魏春磊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41,共10页
旨在为提高油莎豆的贮藏稳定性,采用微波对油莎豆进行预处理,研究了冷藏(4℃)和常温(20~31℃)贮藏条件下油莎豆水分含量、脂肪酶活性及其油脂酸值和过氧化值的变化规律,同时测定了油莎豆油的脂肪酸组成和脂质伴随物含量。结果表明:在常... 旨在为提高油莎豆的贮藏稳定性,采用微波对油莎豆进行预处理,研究了冷藏(4℃)和常温(20~31℃)贮藏条件下油莎豆水分含量、脂肪酶活性及其油脂酸值和过氧化值的变化规律,同时测定了油莎豆油的脂肪酸组成和脂质伴随物含量。结果表明:在常温贮藏或冷藏过程中,油莎豆的水分含量、脂肪酶活性及油莎豆油的酸值、过氧化值均呈一定增长趋势,微波预处理显著降低了油莎豆的水分含量、脂肪酶活性和油莎豆油的酸值;常温贮藏和冷藏120 d后,704 W处理270 s制备的油莎豆油的酸值(KOH)小于4 mg/100 g,显著低于未经微波预处理的油莎豆油,满足国标(GB 2716—2018)的要求;微波预处理对油莎豆油脂肪酸组成无显著影响,但能提高油莎豆油中生育酚和总酚的含量,其分别在400 W处理270 s、704 W处理210 s时达到最高,为41.70 mg/100 g和10.21 mg/100 g;经微波预处理后,油莎豆油植物甾醇含量总体较空白组有所降低,但保留率在73.05%以上。综上,微波预处理对油莎豆的安全贮藏及其油脂中脂质伴随物的溶出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 微波预处理 贮藏稳定性 酸值 脂肪酶活性 脂质伴随物
下载PDF
响应面法和人工神经网络对亚临界CO_(2)萃取红花籽油的建模与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国祎 郭建章 +1 位作者 陈星 王威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5-233,共9页
本文旨在寻找有效建模方法以预测亚临界CO_(2)萃取红花籽油的萃取率,优化其萃取工艺条件。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研究了萃取压力、分离温度、萃取时间对红花籽油萃取率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RSM)和人工神经网络(... 本文旨在寻找有效建模方法以预测亚临界CO_(2)萃取红花籽油的萃取率,优化其萃取工艺条件。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研究了萃取压力、分离温度、萃取时间对红花籽油萃取率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RSM)和人工神经网络(ANN)两种方法分别对同一实验进行建模分析,通过RSM数值优化、人工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结合(ANN-GA)两种方法优化其工艺条件。结果表明,RSM与ANN两种模型均能较为精准预测,但通过两种模型的决定系数(R^(2))、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均方根误差(RMSE)值比较,得出ANN模型(R^(2)=0.9966)的预测效果较优于RSM模型(R^(2)=0.9950)。ANN-GA确定的最佳萃取条件及萃取率分别为:萃取压力19.04 MPa、分离温度55.50℃、萃取时间134.98 min、萃取率23.52%。综上,RSM和ANN两种方法均可用于亚临界CO_(2)萃取带壳红花籽油的建模与优化,但ANN的预测准确度及拟合能力更为优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界CO_(2)萃取 红花籽油 响应面法 人工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棕榈油分提工艺研究
19
作者 张乐 梁建华 +1 位作者 邹水洋 吕光勇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9期155-158,共4页
为提升棕榈油分提工艺,采用超声波对结晶罐中的油液进行辅助处理。以分提所得低度液油碘值为指标,研究超声时间、超声时油脂的结晶时间、超声频率、超声功率对分提工艺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方案。结果表明,超声波... 为提升棕榈油分提工艺,采用超声波对结晶罐中的油液进行辅助处理。以分提所得低度液油碘值为指标,研究超声时间、超声时油脂的结晶时间、超声频率、超声功率对分提工艺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方案。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分提最佳设置条件为超声处理时间10 min、超声结晶时间600 min、超声频率28 kHz和超声功率400 W。同时对所得低熔点棕榈液油进行了品质测定,结果显示,超声处理并不会改变所得液油的品质。优化的超声工艺条件加快了棕榈油冷却结晶的进程,缩短了工艺时间,增强了生产运行的稳定性,提升了液油产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油 分提 超声波 液油得率 品质测定
下载PDF
基于精益六西格玛的大型灌装线换油提效工艺优化
20
作者 许嘉华 刘海荣 +3 位作者 张小勇 周万猛 鲁海龙 魏冰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I0003-I0005,共3页
随着粮油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对产品需求的多样化,粮油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食用油小包装领域。一般大型食用油加工企业的包装车间由5~10条自动化生产线构成,这些生产线分别生产不同规格、不同品种的产品,同一条生产线也可能会... 随着粮油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对产品需求的多样化,粮油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食用油小包装领域。一般大型食用油加工企业的包装车间由5~10条自动化生产线构成,这些生产线分别生产不同规格、不同品种的产品,同一条生产线也可能会兼容更换其他品种和规格的产品[1]。近年来,由于多品种、小批量的订单需求日益增多,包装车间生产流程受到不断更换油品的制约,造成了灌装工段以外的其他工段设备停机时间长、人员闲置率高、生产计划达成率紧张、客户方面交货压力大等问题,致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益六西格玛 粮油行业 包装车间 自动化生产线 停机时间 灌装线 闲置率 生产流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