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度对真空浓缩梨汁品质的影响及其品质评价模型构建
1
作者 尹子迎 赵江丽 +2 位作者 刘金龙 赵国群 关军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4-241,共8页
目的:比较不同温度下真空浓缩梨汁的品质,构建浓缩梨汁品质评价方法。方法:以鲜榨雪花梨汁为材料,分别在50、60、70、80℃下进行真空(真空度0.005 MPa)浓缩,考察温度对浓缩梨汁的褐变度、pH、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Fe^(3+)还原力、可... 目的:比较不同温度下真空浓缩梨汁的品质,构建浓缩梨汁品质评价方法。方法:以鲜榨雪花梨汁为材料,分别在50、60、70、80℃下进行真空(真空度0.005 MPa)浓缩,考察温度对浓缩梨汁的褐变度、pH、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Fe^(3+)还原力、可溶性糖、有机酸以及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构建品质评价模型。结果:温度升高会显著(P<0.05)降低浓缩梨汁pH、酒石酸和富马酸含量,升高褐变度、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Fe^(3+)还原力、奎宁酸、苹果酸、柠檬酸。醇类物质在50℃浓缩梨汁中含量最高,为4.753μg/mL;酯类物质在70℃浓缩梨汁中含量最高,为2.808μg/mL;醛酮类物质在70℃浓缩梨汁中含量最高,为12.478μg/mL。本研究得到了浓缩梨汁品质评价的模型,发现70℃是真空浓缩梨汁的最适温度。结论:温度对浓缩梨汁品质有明显影响,品质评价模型能较好区分,可为浓缩梨汁品质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加热浓缩 浓缩温度 浓缩梨汁 品质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百香果艾尔精酿啤酒发酵工艺
2
作者 王蕾 赵进修 +4 位作者 刘明亮 李博鹏 卢庆华 张玲 李雅丽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7-193,共7页
以大麦芽、小麦为主要原料,百香果汁为辅料制备百香果艾尔精酿啤酒。选择大麦芽与小麦质量比、酒花添加量、百香果汁添加量、酵母添加量和主发酵温度为影响因素,探究各单因素对精酿百香果艾尔精酿啤酒发酵特性及感官评价的影响,进而通... 以大麦芽、小麦为主要原料,百香果汁为辅料制备百香果艾尔精酿啤酒。选择大麦芽与小麦质量比、酒花添加量、百香果汁添加量、酵母添加量和主发酵温度为影响因素,探究各单因素对精酿百香果艾尔精酿啤酒发酵特性及感官评价的影响,进而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百香果艾尔精酿啤酒生产工艺。结果表明,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为大麦芽与小麦质量比1∶1,酒花添加量0.5 g/L,百香果汁添加量50 g/L,酵母添加量8%,主发酵温度24℃。在此优化条件下,百香果艾尔精酿啤酒果香明显,风味协调,泡沫细腻,感官评分为93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 艾尔精酿啤酒 响应面法 发酵工艺优化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的红枣片不同干燥方式热质传递仿真与试验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孟卿 张小强 +4 位作者 朱丽春 张茜 贾文婷 金新文 杨旭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59,共10页
为揭示并对比红枣片热风干燥、红外热风干燥及红外真空脉动干燥中的传热传质及干燥动力学特性,并填补关于果蔬红外真空脉动干燥数值模型的研究空白。该研究使用菲克扩散定律、安托因方程及比尔朗伯定律等控制方程分别建立了针对3种干燥... 为揭示并对比红枣片热风干燥、红外热风干燥及红外真空脉动干燥中的传热传质及干燥动力学特性,并填补关于果蔬红外真空脉动干燥数值模型的研究空白。该研究使用菲克扩散定律、安托因方程及比尔朗伯定律等控制方程分别建立了针对3种干燥方式的红枣片三维热质传递耦合数值模型,并利用试验数据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验证。该研究基于枣片的实际几何尺寸进行建模并利用COMSOL求解。结果表明:1)与热风干燥相比,红外热风与红外真空脉动干燥分别缩短了46.43%和41.07%的干燥时间,且仿真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2)温度场模拟图显示红外辐射可有效对红枣片内部进行加热,干燥20 min时红外热风和红外真空干燥的物料中心温度较热风干燥分别提高了11.33%和5.59%;3)模拟数据显示红外真空脉动干燥中的压力变化对干燥动力学产生了明显影响,其中含水率和干燥速率随压力脉动分别呈现阶梯状和峰状分布,并且干燥速率对压力变化的敏感性随着物料含水率的下降而下降;4)将测得的红枣片品质及质构特性与仿真数据进行综合对比,给出了关于分段组合干燥研究方向的见解,并对果蔬干燥数值模型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该研究建立并验证了红枣片3种干燥方式下的数值模型,并结合模拟结果对各干燥过程的特点进行分析,对未来不同果蔬数值模型的建立及干燥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动力学 热质传递 数值模型 红外辐射 压力脉动
下载PDF
多菌种混合发酵神农架猕猴桃果醋的工艺优化及风味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学娜 林聪聪 +1 位作者 刘睿 鲁群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6-215,共10页
以神农架猕猴桃为原料,通过多菌种混合发酵制备猕猴桃果醋。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其酒精、醋酸发酵工艺条件,采用氨基酸分析仪及气质联用(GC-MS)技术分别分析果醋的氨基酸、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结果表明,最佳酒精发酵工艺为:酵母... 以神农架猕猴桃为原料,通过多菌种混合发酵制备猕猴桃果醋。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其酒精、醋酸发酵工艺条件,采用氨基酸分析仪及气质联用(GC-MS)技术分别分析果醋的氨基酸、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结果表明,最佳酒精发酵工艺为:酵母菌接种量0.9%,乳酸菌接种量7%,初始可溶性固形物19°Bx,发酵温度27℃。在此优化条件下,酒精度为(8.82±0.57)%vol,乳酸含量为(12.15±0.73)mg/mL。最佳醋酸发酵工艺为:发酵时间8 d,醋酸菌接种量12%,初始酒精度7%vol,发酵温度32℃。在此优化条件下,醋酸含量为(4.34±0.17)g/100 mL,感官评分为80分。多菌种混合发酵猕猴桃果醋共检出15种氨基酸,包含7种必需氨基酸;共检出37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酯类17种,酸类5种,醛类2种,酮类5种,苯类2种,醇类4种,酚类1种,其他类1种。综上,多菌种混合发酵有利于促进氨基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形成,从而提升果醋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果醋 多菌种混合发酵 酒精发酵 醋酸发酵 工艺优化 氨基酸 挥发性风味物质
下载PDF
秋刀鱼内脏磷脂的化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张静 陶宁萍 +1 位作者 朱清澄 花传祥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8-31,81,共5页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_2)与有机溶剂提取两种方法对秋刀鱼内脏中的磷脂进行提取,研究了两种方法提取的磷脂及SC-CO_2提取所得磷脂中的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并对SC-CO_2提取磷脂的酸值、过氧化值等...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_2)与有机溶剂提取两种方法对秋刀鱼内脏中的磷脂进行提取,研究了两种方法提取的磷脂及SC-CO_2提取所得磷脂中的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并对SC-CO_2提取磷脂的酸值、过氧化值等理化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SC-CO_2法的提取率(23.90±1.10)%(干重)高于有机溶剂法的提取率(20.81±1.25)%(干重),但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SC-CO_2法所得磷脂的脂肪酸总量高于有机溶剂法的,其中二十碳五烯酸(EPA)的含量分别为8.80%和8.95%,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含量分别为43.20%和43.82%;PC、PE的脂肪酸组成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磷脂酸值(KOH)为(21.52±0.57)mg/g,过氧化值为(2.06±0.12)mmol/kg,均符合JECFA标准Lecithin(Phosphalipides,Phospholipids;INS No.322(ⅰ))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刀鱼内脏 磷脂 超临界二氧化碳 脂肪酸
下载PDF
芝麻饼粕中抗氧化成分的提取及其活性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董英 高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4-47,共4页
研究了芝麻木脂素的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性能。以料液比、浸提时间、温度、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芝麻饼粕中木脂素进行了提取条件优化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料液比1:6,浸提时间10h,温度55℃及提取次数3次为最... 研究了芝麻木脂素的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性能。以料液比、浸提时间、温度、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芝麻饼粕中木脂素进行了提取条件优化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料液比1:6,浸提时间10h,温度55℃及提取次数3次为最佳提取条件,芝麻木脂素粗品的提取率为2.62%。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芝麻饼粕提取物对DPPH·的清除作用和对小鼠离体组织匀浆脂质过氧化及Fe2+-VC体系诱导的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结果发现芝麻饼粕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抑制脂质过氧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饼粕 提取物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抹茶慕斯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杨 马雪 +1 位作者 张春华 胡家琦 《绥化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150-152,共3页
以普通慕斯制作工艺为基础,加入具有保健功效的抹茶粉制成抹茶慕斯甜品,以感官评价为评价标准,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确定抹茶慕斯的最佳工艺配方。结合抹茶慕斯感官评价最终得出制作抹茶慕斯的最佳工艺配方为:9 g抹茶粉、170 g淡... 以普通慕斯制作工艺为基础,加入具有保健功效的抹茶粉制成抹茶慕斯甜品,以感官评价为评价标准,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确定抹茶慕斯的最佳工艺配方。结合抹茶慕斯感官评价最终得出制作抹茶慕斯的最佳工艺配方为:9 g抹茶粉、170 g淡奶油、60 g砂糖、吉利丁2.5片的条件下制作的抹茶慕斯口感较好、营养丰富、风味独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抹茶 感官评价 淡奶油
下载PDF
砻谷机胶辊接触应力的分析与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旺平 《广西轻工业》 2010年第6期44-45,共2页
基于弹性接触理论,分析了胶辊砻谷机工作时两胶辊的接触应力,为设计和使用胶辊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胶辊砻谷机 胶辊 接触应力
下载PDF
新疆棉田膜下滴灌盐分运移规律 被引量:125
9
作者 张伟 吕新 +4 位作者 李鲁华 刘建国 孙肇君 张小伟 杨忠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5-19,共5页
该文主要从不同生育阶段和滴灌年限、不同方向(垂直和水平)、不同土壤质地三个方面对膜下滴灌盐分的运移进行了分析比对,初步得出:随着生育期的推后,各土层含盐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大;垂直方向盐分的积累在0~60cm土层逐渐增加,60~100c... 该文主要从不同生育阶段和滴灌年限、不同方向(垂直和水平)、不同土壤质地三个方面对膜下滴灌盐分的运移进行了分析比对,初步得出:随着生育期的推后,各土层含盐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大;垂直方向盐分的积累在0~60cm土层逐渐增加,60~100cm土层盐分积累受膜下滴灌影响较小;水平方向背行(露地部分)中央土层处盐分积累最多,滴头处盐分积累最少;对于不同土壤质地,壤土中的盐分分布较黏土中的呈更规律的变化;不同滴灌年限中滴灌年限越长,棉田中的盐分积累就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下滴灌 盐分运移 新疆
下载PDF
玉米生育期空间插值方法比较 被引量:18
10
作者 杨扬 杨建宇 +2 位作者 李绍明 张晓东 朱德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63-167,I0003,共6页
采用合适的空间插值方法可以估计全国主产区玉米生育期的空间分布情况,从而指导不同地区的种植生产。该文通过比较反距离加权法、径向基函数法、克里格法等插值方法的异同,以调查县夏播玉米5个阶段的生育期为数据源,对黄淮海夏播玉米区... 采用合适的空间插值方法可以估计全国主产区玉米生育期的空间分布情况,从而指导不同地区的种植生产。该文通过比较反距离加权法、径向基函数法、克里格法等插值方法的异同,以调查县夏播玉米5个阶段的生育期为数据源,对黄淮海夏播玉米区生育期的数据进行空间插值处理,并使用交叉验证对表面精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播种期、出苗期和成熟期的最适合插值方法为径向基函数法,其均方根预测误差分别为5.077、5.320、5.243d,拔节期和抽雄期的最佳插值方法为反距离加权法,其均方根预测误差分别为7.826、6.403d;播种期和出苗期由西南至东北逐渐延后,其余阶段生育期以东南至西北为中轴线向两侧逐渐延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值 人工智能 数值分析 玉米生育期 反距离加权法 径向基函数法 克里格法
下载PDF
玉米倒伏胁迫影响因子的空间回归分析 被引量:31
11
作者 杨扬 杨建宇 +5 位作者 李绍明 张晓东 朱德海 刘哲 米春桥 肖开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44-249,共6页
为指导玉米新品种的推广,采用回归模型分析玉米主产区倒伏胁迫空间分布成因。该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法筛选黄淮海夏播玉米区的倒伏胁迫的决定因素,比较普通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结果,以确定倒伏胁迫及其决定因... 为指导玉米新品种的推广,采用回归模型分析玉米主产区倒伏胁迫空间分布成因。该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法筛选黄淮海夏播玉米区的倒伏胁迫的决定因素,比较普通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结果,以确定倒伏胁迫及其决定因素是否存在空间非平稳性和空间依赖性。结果表明:在探索倒伏的空间异质性时,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显著优于普通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模型;日降水量是玉米倒伏胁迫的主要环境成因,且倒伏程度随日降水量增加而加重;土壤含氮量、留苗密度和日平均风速与倒伏的关系随空间位置而发生正负向变化,因地制宜的分析倒伏成因才能客观有效的指导农民种植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品种 倒伏 普通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 地理加权回归
下载PDF
苹果资源的深加工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宋纪蓉 张建刚 +4 位作者 李文哲 史红兵 黄洁 马海霞 徐抗震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7-220,共4页
对苹果深加工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了以苹果汁为原料生产苹果酒和苹果乳酸饮品 ;指出了可利用榨汁后的苹果废渣生产柠檬酸、膳食纤维和果胶。同时 ,阐述了利用碰果、落果等不宜作为鲜果食用的苹果生产食用酒精和苹果白酒。
关键词 深加工 苹果 果酒 柠檬酸 膳食纤维 果胶 食用酒精 苹果白酒 乳酸饮品
下载PDF
影响反胶束体系萃取蛋白能力的因素及机理 被引量:17
13
作者 赵晓燕 薛文通 +1 位作者 陈复生 李里特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54-360,共7页
该文对影响二-(2-乙基已基)琥珀酸酯磺酸钠(AOT)反胶束萃取蛋白能力的因素与机理进行了研究,可以用来解释AOT/异辛烷反胶束溶液分离萃取蛋白与油脂时,萃取率变化的原因,进一步了解反胶束分离萃取蛋白质分子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反... 该文对影响二-(2-乙基已基)琥珀酸酯磺酸钠(AOT)反胶束萃取蛋白能力的因素与机理进行了研究,可以用来解释AOT/异辛烷反胶束溶液分离萃取蛋白与油脂时,萃取率变化的原因,进一步了解反胶束分离萃取蛋白质分子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反胶束体系中黏度增加,微乳液增溶水量即水的物质的量与表面活性剂物质的量之比(W0)增大时,使得反胶束萃取蛋白质与油脂的能力增强,从而使萃取率升高。根据Gibbs吸附公式,得出AOT浓度在0.08g/mL时,反胶束液具有较高的界面活性,W0值也较大,有利于提取蛋白质。利用荧光光谱法和电导法研究AOT反胶束体系的结构,可知W0为11~14时,AOT浓度大于0.06g/mL,反胶束体系较稳定,该体系是由渗透型和非渗透型的结合,从而可以了解反胶束体系的相行为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胶束 蛋白 黏度 表面张力 增溶水量 电导率
下载PDF
苹果渣中不同极性多酚的分离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60
14
作者 牛鹏飞 仇农学 杜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8-242,共5页
为了优化苹果多酚提取工艺,进而提高苹果多酚提取物中强效多酚的含量,该文采用液?液萃取方法按极性大小对果渣多酚进行分离,进而采用1,1-二苯基-2-苦苯肼自由基法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力法对不同极性多酚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 为了优化苹果多酚提取工艺,进而提高苹果多酚提取物中强效多酚的含量,该文采用液?液萃取方法按极性大小对果渣多酚进行分离,进而采用1,1-二苯基-2-苦苯肼自由基法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力法对不同极性多酚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液?液萃取方法,可以实现不同极性多酚的有效分离,不同极性苹果多酚,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有显著差异,水层多酚活性最强,其次为正丁醇层,乙酸乙酯层相对较弱,即多酚的抗氧化性与其极性呈正相关。因此,工业化提取苹果渣中多酚时,增大提取溶剂的极性有利于强效多酚的获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渣 极性 多酚 体外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干燥和粉碎方法对杨梅渣中总酚和花色苷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方忠祥 吴丹 +3 位作者 陈健初 刘东红 叶兴乾 孙金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49-252,共4页
为了尽可能多地保存杨梅渣中的功能成分,研究了干燥和粉碎方法对其中总酚和花色苷含量的影响。杨梅渣经干燥后,总酚和花色苷分别损失了11.4%~20.3%和43.8%~48.3%,微波干燥或真空微波干燥比普通的热风干燥能提高其中总酚和花色苷的保存... 为了尽可能多地保存杨梅渣中的功能成分,研究了干燥和粉碎方法对其中总酚和花色苷含量的影响。杨梅渣经干燥后,总酚和花色苷分别损失了11.4%~20.3%和43.8%~48.3%,微波干燥或真空微波干燥比普通的热风干燥能提高其中总酚和花色苷的保存率,并能显著提高干燥速率。将干燥后的杨梅渣分别经过普通粉碎机粉碎和超微粉碎,经超微粉碎后的杨梅粉平均粒度达到5~20μm,而且测得的总酚和花色苷含量比普通粉碎样品中的含量更高。说明微波干燥再经过超微粉碎可以较好地保存杨梅渣中的总酚和花色苷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渣 干燥 粉碎 总酚 花色苷
下载PDF
基于GIS的新疆后备耕地资源评价 被引量:23
16
作者 代兵 谷晓坤 陈百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0-64,共5页
明确后备耕地资源的总量及分布是耕地资源跨区域流动的前提。该文构建了新疆后备耕地资源的自然-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以1km2栅格数据和统计数据为基础,基于GIS评价县域后备耕地资源数量及分布。结果表明:①自然-生态适宜的后... 明确后备耕地资源的总量及分布是耕地资源跨区域流动的前提。该文构建了新疆后备耕地资源的自然-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以1km2栅格数据和统计数据为基础,基于GIS评价县域后备耕地资源数量及分布。结果表明:①自然-生态适宜的后备耕地资源147.41万hm2,各县分布面积从0.01~17.65万hm2不等;②自然-生态-经济适宜的后备耕地总量为97.61万hm2,分布在65个县;③适宜开展耕地跨区域开发的后备耕地资源97.19万hm2,分布在51个县。随着评价约束条件的增加,新疆适宜开发的后备耕地资源总量逐渐减少,生态风险和经济成本对耕地跨区域流动的影响需要更深入地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备耕地资源 评价 GIS 新疆
下载PDF
钙硼营养对龙眼果实品质及耐贮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韦剑锋 梁和 +2 位作者 韦冬萍 何燕文 孙传芝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9期311-314,共4页
果园土壤低硼条件下,于龙眼假种皮发育期间,树冠分别喷施1%CaCl2、0.2%H3BO3、1%Ca-Cl2+0.2%H3BO3溶液及清水3次,探讨Ca、B营养对龙眼果实品质及采后耐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2%H3BO3、1%CaCl2+0.2%H3BO3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组织B含量,... 果园土壤低硼条件下,于龙眼假种皮发育期间,树冠分别喷施1%CaCl2、0.2%H3BO3、1%Ca-Cl2+0.2%H3BO3溶液及清水3次,探讨Ca、B营养对龙眼果实品质及采后耐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2%H3BO3、1%CaCl2+0.2%H3BO3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组织B含量,对增大龙眼果型、提高单果重、增加果实的可食率和果肉糖含量有明显效应,但0.2%H3BO3处理的效果优于1%CaCl2+0.2%H3BO3处理,两处理均降低了贮藏期间果实失重率、提高好果率,减缓了果肉营养成分的变化;1%CaCl2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组织Ca含量,也提高了龙眼果实的耐贮藏性,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品质 贮藏
下载PDF
新疆无核白与无核白鸡心葡萄干品质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谢辉 闫鹏 +4 位作者 张雯 郭春苗 樊丁宇 周晓明 卢春生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37-41,共5页
以新疆主要的绿色葡萄干品种无核白和无核白鸡心为研究材料,分别采用常规理化指标测定、GC/MS技术等方法,测定2种绿色葡萄干原材料以及葡萄干中的总糖、总酸、香气等指标间的差异。分析得出如下结论:2种绿色葡萄干的感官指标间差异较大... 以新疆主要的绿色葡萄干品种无核白和无核白鸡心为研究材料,分别采用常规理化指标测定、GC/MS技术等方法,测定2种绿色葡萄干原材料以及葡萄干中的总糖、总酸、香气等指标间的差异。分析得出如下结论:2种绿色葡萄干的感官指标间差异较大,营养指标间的差异较小;2种绿色葡萄干中无核白鸡心检出54种香气物质,无核白检出50种香气物质,2种葡萄干均检出特有的香气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葡萄干 感官品质 营养品质 香气
下载PDF
黑果腺肋花楸果汁饮料研制及其品质与抗氧化性评价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思溥 朱丹 +4 位作者 宁志雪 朱立斌 牛广财 魏文毅 苗欣月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86-93,共8页
为研制黑果腺肋花楸果汁饮料并探究其抗氧化活性,以黑果腺肋花楸果实为主要原料,添加蔗糖、柠檬酸和β-环糊精等辅料,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黑果腺肋花楸果汁饮料的最佳配方为:黑果腺肋花楸浸提汁用量60%,60%... 为研制黑果腺肋花楸果汁饮料并探究其抗氧化活性,以黑果腺肋花楸果实为主要原料,添加蔗糖、柠檬酸和β-环糊精等辅料,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黑果腺肋花楸果汁饮料的最佳配方为:黑果腺肋花楸浸提汁用量60%,60%蔗糖糖浆添加量10%,2%柠檬酸溶液添加量2.0%,1%β-环糊精添加量3.0%,该配方所制得的饮料感官评分可达94.5分,其富含16种氨基酸,总量达到374.79μg/mL,具有黑果腺肋花楸果实的特征香气,色泽均一明亮,风味协调爽口,质地均匀;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该饮料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总还原能力分别为36.42%、32.58%、0.54 mmol/L和0.289,说明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本实验结果为黑果腺肋花楸功能性饮料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腺肋花楸 果汁饮料 配方 正交试验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菠萝皮渣半固态法酿醋工艺 被引量:5
20
作者 顾采琴 陈婉玲 +6 位作者 郑志茂 朱冬雪 赖建平 林金莺 赖雅平 曾庆祝 周勇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56-60,共5页
以菠萝皮渣为主要原料、果酒酵母和沪酿1.01醋酸菌粉为菌种,采用半固态发酵和二次补糖工艺,对菠萝皮渣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工艺进行研究,以确定最优酿造工艺参数和实现菠萝皮渣果醋的高效生产。结果表明:菠萝皮渣酒精发酵条件为酵母添加... 以菠萝皮渣为主要原料、果酒酵母和沪酿1.01醋酸菌粉为菌种,采用半固态发酵和二次补糖工艺,对菠萝皮渣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工艺进行研究,以确定最优酿造工艺参数和实现菠萝皮渣果醋的高效生产。结果表明:菠萝皮渣酒精发酵条件为酵母添加量0.3%、发酵温度22℃、糖度16°Brix、pH3.5、发酵时间6d;醋酸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添加的葡萄糖质量分数2%、初始乙醇体积分数8%、发酵温度29℃、醋酸菌粉添加量0.09%、发酵时间3~4d,得到总酸量(以醋酸计)达6.78g/100g的菠萝果醋半固态混合物,醋酸转化率为82.5%。经浸泡、过滤和陈酿1~2个月后,所得菠萝果醋成品总酸含量(以醋酸计)为3.672g/100mL,色泽金黄,清亮透明,既有酸香,又有菠萝果香,口味柔和爽口。半固态果醋发酵法与液态果醋发酵法相比,能明显提高总酸产量和缩短发酵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皮渣 果醋 半固态发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