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出口粤式肉松加工技术与质量控制体系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白福玉 陈楚锐 +3 位作者 郑华 蒋爱民 庄沛锐 龚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58-862,共5页
为了使传统粤式肉松实现现代工业化生产和满足出口市场的需求,研究了2种粤式传统肉松生产新工艺及其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表明“老汤卤煮”更易于控制肉松坯的煮制程度。肉松坯烘烤脱水率达到30%左右时粘性最大,此时搓松最为困难。烘烤脱... 为了使传统粤式肉松实现现代工业化生产和满足出口市场的需求,研究了2种粤式传统肉松生产新工艺及其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表明“老汤卤煮”更易于控制肉松坯的煮制程度。肉松坯烘烤脱水率达到30%左右时粘性最大,此时搓松最为困难。烘烤脱水率达到50%左右时搓松效果最好。“分段-平衡”脱水等方法可以简化传统肉松生产工艺,提高肉松质量。同时还制定了肉松生产HACCP体系,但肉松的质量不仅取决于肉松的加工工艺、设备和合理科学的质量控制体系,更取决于质量控制体系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执行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松 HACCP体系 新工艺
下载PDF
牛肉味香菇柄松的制作工艺 被引量:7
2
作者 黄友琴 潘嫣丽 +2 位作者 黄卫萍 胡景霞 黄文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4-117,共4页
以干香菇柄和适量牛肉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牛肉味香菇柄松加工工艺参数及不同风味牛肉香菇柄松辅料的最佳用量。结果表明,牛肉在90℃下蒸煮45min,香菇柄用5.0%~5.5%NaHCO3的溶液浸泡4h~5h炒丝效果较好;五香味香菇松的最佳配料... 以干香菇柄和适量牛肉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牛肉味香菇柄松加工工艺参数及不同风味牛肉香菇柄松辅料的最佳用量。结果表明,牛肉在90℃下蒸煮45min,香菇柄用5.0%~5.5%NaHCO3的溶液浸泡4h~5h炒丝效果较好;五香味香菇松的最佳配料为:辣椒粉0.4g、砂糖4.0g、食盐8.0g、五香3.5g、生姜5.0g、酱油10.0g、料酒2.8g、味精0.6g;麻辣味香菇松的最佳配料为:花椒2.0g、胡椒粉1.2g、辣椒粉3.0g、砂糖4.0g、食盐6.0g、五香2.0g、生姜4.0g、酱油10.0g、料酒2.8g、味精0.6g;甜味香菇松的最佳配料为:砂糖20.0g、食盐2.0g、五香2.0g、生姜5.0g、酱油10.0g、料酒2.8g、味精0.6g。制得的产品色泽金黄,呈絮状或茸状,口感细腻,有浓郁的香菇风味,又兼有肉松的质地和口感,水分含量在18%~20%,产品品质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风味 干香菇柄 香菇柄松 加工工艺 调味料
下载PDF
兔肉松制作工艺 被引量:8
3
作者 周庆 刘学文 张鹏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1-84,共4页
以新鲜的兔腿肉和背脊肉作为试验材料,首先对兔肉松的卤制工艺和配方进行研究,然后采用微波干燥的方法对兔肉松干制新工艺进行研究。五香味兔肉松卤水配方为:0.1%香叶、0.5%桂皮、0.75%八角、0.5%小茴香、2.25%食盐,肉松配料:0.5%味精、... 以新鲜的兔腿肉和背脊肉作为试验材料,首先对兔肉松的卤制工艺和配方进行研究,然后采用微波干燥的方法对兔肉松干制新工艺进行研究。五香味兔肉松卤水配方为:0.1%香叶、0.5%桂皮、0.75%八角、0.5%小茴香、2.25%食盐,肉松配料:0.5%味精、0.25%糖粉、6.0%豆粉;麻辣味兔肉松卤水配方为:0.1%香叶、0.5%桂皮、0.25%八角、0.25%小茴香、3.25%辣椒、1.00%花椒、2%食盐,肉松配料:0.5%味精、0.25%糖粉、6%豆粉。制作兔肉松的最佳工艺条件:微波火力搭配为高火(180s)+中火(30s)+中低火(240s),铺料厚度为8mm,搓松次数为4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肉松 微波干燥 卤制工艺
下载PDF
白乌鱼风味鱼肉松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蒋丽施 舒春霞 +3 位作者 徐远行 孙倩 焦晓磊 孟晓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9-113,共5页
白乌鱼是我国优质特色淡水鱼种,近年来养殖业发展迅速,白乌鱼刺少、味道鲜美,但精深加工产品不足。实验以白乌鱼为主要原料,运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设计的方法,以感官评分为主要指标,探讨一款新型风味白乌鱼肉松的加工工艺。实验结果表明... 白乌鱼是我国优质特色淡水鱼种,近年来养殖业发展迅速,白乌鱼刺少、味道鲜美,但精深加工产品不足。实验以白乌鱼为主要原料,运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设计的方法,以感官评分为主要指标,探讨一款新型风味白乌鱼肉松的加工工艺。实验结果表明,新型白乌鱼肉松加工的最佳工艺为:炒松时间10 min(温度为90℃),植物油2%,茯苓粉2%,白砂糖11%,酱油10%,鱼骨粉6%,茉莉花粉末2%。在此加工工艺条件下加工制作的鱼肉松呈浅黄色,口感细腻鲜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乌鱼 鱼肉松 茉莉花粉 茯苓粉 鱼骨粉
下载PDF
油浸精丝牛肉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刘达玉 钟世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5-76,共2页
根据牛腿肉的组织加工特性,采用腌制、卤制、撕丝、油炸等加工手段,加工油浸牛肉丝这一休闲食品。重点介绍了该产品的工艺操作要点及加工原理;并对油炸、增香条件进行了试验优化。结果表明,牛肉丝选用油炸条件150℃、2min左右;香辛料采... 根据牛腿肉的组织加工特性,采用腌制、卤制、撕丝、油炸等加工手段,加工油浸牛肉丝这一休闲食品。重点介绍了该产品的工艺操作要点及加工原理;并对油炸、增香条件进行了试验优化。结果表明,牛肉丝选用油炸条件150℃、2min左右;香辛料采取油温渐降(200→150℃)、顺序下料的办法,整个油炸增香过程在5min内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丝 卤制 油炸 香油
下载PDF
新型肉松加工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莎丽娜 贺银凤 +1 位作者 白英 韦军 《肉类研究》 1999年第3期20-20,44,共2页
本研究改变了肉松传统工艺的制做方法, 在制做过程中增加了绞碎工艺, 并添加了一定量的熟制面粉,
关键词 新型肉松 工艺 肉松
下载PDF
超细骨粉在肉松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陈大鹏 徐幸莲 《肉类研究》 2001年第3期42-43,共2页
本文探讨了在肉松中添加超细骨粉的工艺流程,研究了不同剂量的超细骨粉添加到肉松中后,对制品感观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正常补钙范围内,添加高、低不同剂量的超细骨粉,不影响肉松制品的感观品质。
关键词 超细骨粉 肉松 感观品质 应用 肉制品
下载PDF
肉松品质指标及其加工工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8
作者 兰冬梅 许平 +3 位作者 林晓岚 胡树国 朱巧巧 王鸣 《农产品加工》 2015年第4期69-71,共3页
综述肉松、潮式酥肉松、肉松粉以及油酥肉松的品质指标,包括感官指标、卫生指标、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等,并且概述近年肉松加工工艺的改进和革新,分析肉松添加大豆蛋白、其他原料和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肉松 油酥肉松 品质指标 大豆蛋白
下载PDF
新型肉干制品莎夫牛柳的加工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卫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1-31,34,35,共3页
通过对传统肉干加工方法的改进,将精牛肉加工为新型肉干制品莎夫牛柳,产品在保持传统肉干特色的基础上感官质量得到提高。本文介绍了莎夫牛柳在一般生产条件下的加工及其产品特性。
关键词 肉干 莎夫牛柳 工艺
下载PDF
肉松表征及花生肉松的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邦玉 张翼芸 张丽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41-146,共6页
研究猪肉肉松的组成和聚集结构并研制花生肉松产品。以太仓猪肉肉松为原料,测定其红外光谱,分析其金属元素种类及含量,用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别观察肉松纤维形貌。在太仓猪肉肉松里添加花生,制作花生肉松,利用单因素试验,确定花生种类及... 研究猪肉肉松的组成和聚集结构并研制花生肉松产品。以太仓猪肉肉松为原料,测定其红外光谱,分析其金属元素种类及含量,用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别观察肉松纤维形貌。在太仓猪肉肉松里添加花生,制作花生肉松,利用单因素试验,确定花生种类及花生添加量、花生颗粒大小、炒制时间,通过L9(34)正交试验对单因素进行优化,通过感官评分获得最佳参数。结果表明:太仓猪肉肉松有典型蛋白质特征红外吸收及猪肉的1 735(w)cm-1独特红外吸收峰。猪肉松纤维分离良好有韧性,呈带有浅凹槽的圆柱状。含有丰富的Na、K、Ca、Mg等宏量元素,和Fe、Zn、Mn、Cu、Se、Cr等必需微量元素。和肉松最佳搭配是原味花生,可兼有肉松鲜香和花生浓郁醇香;由正交试验所得最佳工艺参数为花生添加量为40 g,花生颗粒大小为直径1.5 mm,炒制时间为10 min。在此情况下制成的花生肉松色泽金黄、质地均匀、组织状态蓬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肉肉松 花生 表征 加工工艺 感官检测
下载PDF
风味鸡肉松的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小娇 宗凯 +3 位作者 张黎利 潘炜铃 金宇燕 刘国庆 《农产品加工》 2009年第11期67-69,共3页
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研究初复煮时间、烘烤温度和烘烤时间对鸡肉松加工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初煮最佳时间为2.0h、复煮最佳时间为1.5h、烘烤最佳温度为80℃、烘烤最佳时间为70min,不同风味的鸡肉松(绿茶、山楂、虾仁、枸杞、黄豆... 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研究初复煮时间、烘烤温度和烘烤时间对鸡肉松加工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初煮最佳时间为2.0h、复煮最佳时间为1.5h、烘烤最佳温度为80℃、烘烤最佳时间为70min,不同风味的鸡肉松(绿茶、山楂、虾仁、枸杞、黄豆)中绿茶、山楂、虾仁、枸杞、黄豆的最佳添加量分别是鸡肉质量的2.0%、2.0%、1.0%、1.0%和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肉松 煮制时间 风味 感官评定
下载PDF
传统中式风味牛肉干生产工艺及要点控制 被引量:14
12
作者 郑灿龙 《肉类研究》 1999年第1期33-34,共2页
本文详细介绍了传统中式风味牛肉干生产过程中原料预处理、初煮、切丁、复煮脱水等工艺环节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 传统中式风味 牛肉干
下载PDF
羊肉松加工厂质量控制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红 曾利平 肖倩 《肉类研究》 2009年第11期38-41,共4页
肉松的质量不仅取决于肉松的加工工艺、设备和合理科学的质量控制体系,更取决于质量控制体系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执行度。HACCP是目前世界上最具权威也受普遍认可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肉松加工厂通过建立和实施HACCP体系,可以确保肉松从... 肉松的质量不仅取决于肉松的加工工艺、设备和合理科学的质量控制体系,更取决于质量控制体系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执行度。HACCP是目前世界上最具权威也受普遍认可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肉松加工厂通过建立和实施HACCP体系,可以确保肉松从原料肉验收、加工到流通过程中,安全危害得到有效地预防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肉松 HACCP体系 研究
下载PDF
羊肉松加工工艺的改进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海燕 王宏斐 +1 位作者 阿不力米提 雷俊 《肉类工业》 2007年第5期8-9,共2页
在羊肉松传统加工工艺上提出了新的加工改进方案,适合于不同品质肉的加工,适合于机械化连续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关键词 羊肉 羊肉松 工艺
下载PDF
鱿鱼猪肉松的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洋 王志江 黄建蓉 《肉类工业》 2011年第4期18-20,共3页
以猪肉和鱿鱼肉为主要原料,研究了鱿鱼猪肉混合肉松的加工工艺与质量控制方法。结果表明,鱿鱼猪肉松加工配料的最优组合为糖添加量9%,盐添加量1.2%,酱油添加量5%。鱿鱼肉添加量在35%左右时,鱿鱼风味突出,外形和口感良好。炒松工艺以中火... 以猪肉和鱿鱼肉为主要原料,研究了鱿鱼猪肉混合肉松的加工工艺与质量控制方法。结果表明,鱿鱼猪肉松加工配料的最优组合为糖添加量9%,盐添加量1.2%,酱油添加量5%。鱿鱼肉添加量在35%左右时,鱿鱼风味突出,外形和口感良好。炒松工艺以中火10m in转小火5m in的变温方式最有利于产品的感官品质。成品鱿鱼猪肉松具有浓郁的鱿鱼和猪肉松风味、咸甜适中,咀嚼感佳,色泽呈淡金黄色,外形良好,品质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鱿鱼 猪肉 肉松 品质
下载PDF
新疆特色风味羊肉松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曾利平 周红 陈思敏 《肉类工业》 2010年第3期22-25,共4页
试验以新疆羊肉的羊前腿或后腿瘦肉为原料,经过加工研制出香味浓郁、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特色麻辣羊肉肉松。
关键词 羊肉 肉松 压力 风味
下载PDF
中国传统名优肉食品──—肉松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曜 《肉类研究》 1994年第1期24-25,21,共3页
中国传统名优肉食品──—肉松朱曜(四川商检局,成都610081)肉松是肉干制品之一,它是一种脱水干制而成的产品。肉松是采用煮制和炒制的方法,使成品的含水量降至≤20%,既可抑制微生物和酶的活动,提高肉松的贮藏性,也可... 中国传统名优肉食品──—肉松朱曜(四川商检局,成都610081)肉松是肉干制品之一,它是一种脱水干制而成的产品。肉松是采用煮制和炒制的方法,使成品的含水量降至≤20%,既可抑制微生物和酶的活动,提高肉松的贮藏性,也可以减少原料肉的重量和体积,易于运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制品 肉松 工艺
下载PDF
肉松的加工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金荣 郑艳芳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2年第2期22-23,共2页
肉松具有营养丰富、美味可口、耐保存、好携带等特点,因原料不同,可制成猪肉松、牛肉松。
关键词 肉松 加工技术 熟肉食品
下载PDF
重组鸡肉脯的研制
19
作者 罗永华 王若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92-94,共3页
利用正交实验法,对重组鸡肉脯中各成分含量、烘烤温度和烘烤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熟生肉比为3∶1,加蛋量为12∶1,大豆粉为15∶1,胡萝卜量为16∶1时效果最佳;最佳烘烤温度在100~150℃之间,烘烤时间约为5~10min。
关键词 重组鸡肉脯 正交实验法 烘烤 营养成分 营养成分
下载PDF
鸡肉松生产工艺的改进
20
作者 蒋爱民 苏慧珊 +1 位作者 孟晓莉 田建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2-34,共3页
对鸡肉松传统生产工艺中“收汁、炒松”等工艺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只要适量添加调味料和合理控制煮制时间,可以省去“收汁”工艺;选用适宜的温度和时间,置肉松坯在烘箱中先烘烤脱去部分水分,既不影响搓松,又能大幅度减少炒松时间。
关键词 鸡肉 肉松 工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