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01篇文章
< 1 2 17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酿酒酵母与酿酒酵母混合发酵对薏米酒醪色泽及风味的影响
1
作者 肖付才 李颖奎 +2 位作者 刘凯 谷俊华 王菁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5-101,共7页
该研究分别考察了商业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C)单菌发酵,商业酿酒酵母(SC)分别与非酿酒酵母德尔布有孢圆酵母(Torulaspora delbrueckii)(TD)、东方伊萨酵母(Issatchenkia orientalis)(IO)、粟酒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 该研究分别考察了商业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C)单菌发酵,商业酿酒酵母(SC)分别与非酿酒酵母德尔布有孢圆酵母(Torulaspora delbrueckii)(TD)、东方伊萨酵母(Issatchenkia orientalis)(IO)、粟酒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SP)混合发酵对薏米酒醪基础理化特性、颜色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SC组发酵相比,混合发酵降低了薏米酒醪的酒精度、pH和还原糖含量,可增加酒醪的亮度;混合发酵增加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SC组、TD+SC组、IO+SC组和SP+SC组分别检出43种、49种、48种和48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可显著增加酯类化合物含量(P<0.05),其中,SP+SC组显著增加了苯乙醛、壬醛和3-羟基-2-丁酮的含量(P<0.05),SC组的标志性化合物为正戊醇、2,3-丁二醇、苯乙醇等;TD+SC组为正癸醇、2-甲基丁醇、丁二酸二乙酯等;IO+SC组为异戊酸、苯甲酸乙酯、苯乙酸乙酯等;SP+SC组为乙酸异丁酯、丁酸乙酯、苯乙醛等。综上,非酿酒酵母和商业酿酒酵母混合发酵有助于提高薏米酒醪的色泽及风味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酿酒酵母 酿酒酵母 色泽 风味 薏米酒醪
下载PDF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进行黄酒发酵进程监测及品牌的分析
2
作者 王欣 郑思宇 +2 位作者 冯龙斐 刘敏 刘宝林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9-285,共7页
该文对不同发酵阶段的黄酒样品进行低场核磁共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检测,比较了陈酿时间、酒精度和品牌对黄酒低场核磁弛豫特性的影响,最后对9个品牌黄酒的LF-NMR弛豫信息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发酵... 该文对不同发酵阶段的黄酒样品进行低场核磁共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检测,比较了陈酿时间、酒精度和品牌对黄酒低场核磁弛豫特性的影响,最后对9个品牌黄酒的LF-NMR弛豫信息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发酵后样品的单组分弛豫时间(T_(2W))显著缩短,而陈酿后黄酒的T_(2W)又相对延长。多组分弛豫图谱(T_(2))表明,对照组和浸米样品均只有1个峰。发酵后样品的T_(2)图谱均出现2个峰。从第一次发酵到煎酒期间,T_(21)和T_(22)不断缩短,而陈酿期间T_(21)和T_(22)相对延长。同一品牌及陈酿时间的黄酒,酒精度越大,体系的T_(2W),T_(21)和T_(22)越短;同一品牌及酒精度下,陈酿时间仅对T_(21)有一定影响。不同品牌黄酒因酿造工艺的区别而使弛豫分布有一定特点。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酒精度、陈酿时间、品牌及种类的黄酒的弛豫特性的PCA分布及间距不同。说明应用LF-NMR技术可实现对不同工艺生产的黄酒的快速辨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 低场核磁共振 发酵 品牌
下载PDF
正交试验结合主成分分析法优化薄荷紫米酒工艺
3
作者 陈娟 赵欣宇 +2 位作者 于斌 杨云磊 吕常旭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0-93,99,共5页
以紫米、薄荷为主要原料,采用液化工艺制备薄荷紫米酒。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结合主成分分析法优化薄荷紫米酒的制备工艺,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薄荷紫米酒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紫米与纯净水质量比1∶2.5、发酵... 以紫米、薄荷为主要原料,采用液化工艺制备薄荷紫米酒。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结合主成分分析法优化薄荷紫米酒的制备工艺,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薄荷紫米酒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紫米与纯净水质量比1∶2.5、发酵时间15 d、薄荷液添加量8%(以紫米与纯净水总质量计),在此条件下制备的薄荷紫米酒口感丰富、气味清香,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 紫米酒 主成分分析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库仑滴定法快速测定料酒中氨基酸态氮
4
作者 刘俊新 任玉洁 汤卫东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145,共4页
采取库仑滴定法测定料酒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通过电解1.0mol/L氯化钾溶液生成的OH-自动滴定。首先滴定样品溶液pH至8.2,然后加入中性甲醛由滴定样品溶液pH至9.2,根据电解时间,按照法拉第电解定律计算出结果。结果显示:2.0mL中性甲醛能... 采取库仑滴定法测定料酒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通过电解1.0mol/L氯化钾溶液生成的OH-自动滴定。首先滴定样品溶液pH至8.2,然后加入中性甲醛由滴定样品溶液pH至9.2,根据电解时间,按照法拉第电解定律计算出结果。结果显示:2.0mL中性甲醛能与样品瞬间完成反应,在氨基酸态氮加标量0.0704~0.704g/L范围内,加标回收率为97.2%~102.1%,相对标准偏差低于2.0%。采取库仑滴定法与国标规定的酸度计法分别测定5种实际样品,结果无显著差异,表明方法适用于料酒的质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仑滴定法 料酒 氨基酸态氮 快速测定
下载PDF
藜麦黄米酒的生产工艺研究
5
作者 吴晓菊 帕尔哈提·吾斯曼江 姜丽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18期51-53,58,共4页
藜麦以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和独特的口感而受到广泛欢迎,与植物蛋白丰富的黄米复配制备新型酒类产品——藜麦黄米酒,香甜细腻、口感醇厚、风味独特,具有黄米和藜麦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为藜... 藜麦以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和独特的口感而受到广泛欢迎,与植物蛋白丰富的黄米复配制备新型酒类产品——藜麦黄米酒,香甜细腻、口感醇厚、风味独特,具有黄米和藜麦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为藜麦、黄米添加比例30∶70,酿酒酵母添加量0.08%,发酵温度30~32℃,发酵时间5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黄米 米酒 生产工艺
下载PDF
酿酒酵母和异常汉逊酵母混合发酵黄酒工艺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郑超群 陈晨 +2 位作者 蒋予箭 张蕾 谢广发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6-159,共14页
以酿酒酵母和异常汉逊酵母为黄酒发酵菌种,分别考察2种酵母对18°Bx糖化液的发酵特性,结果表明酿酒酵母产酒精(9.9%vol)能力强于异常汉逊酵母(6.8%vol),异常汉逊酵母产挥发酯(2.41 g/L)显著高于酿酒酵母(0.53 g/L)。比较混菌发酵途... 以酿酒酵母和异常汉逊酵母为黄酒发酵菌种,分别考察2种酵母对18°Bx糖化液的发酵特性,结果表明酿酒酵母产酒精(9.9%vol)能力强于异常汉逊酵母(6.8%vol),异常汉逊酵母产挥发酯(2.41 g/L)显著高于酿酒酵母(0.53 g/L)。比较混菌发酵途径,顺序混合发酵酒精度(8.1%vol)略低于同时混合发酵酒精度(8.7%vol),挥发酯含量(1.59 g/L)显著高于同时混合发酵(0.56 g/L)(P<0.05),结合发酵过程理化指标和感官评价结果,选择顺序混合发酵途径较为合适。通过单因素和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选择主发酵温度、pH值、酵母接种量3个因素对顺序混合发酵黄酒产品的挥发酯含量进行响应面优化,结果显示:顺序混合发酵黄酒的最佳参数为:发酵温度31.5℃,接种量1.0×10~7个/mL,pH 4.2。验证试验表明,在此条件下顺序混合发酵黄酒的挥发酯含量为(1.66±0.028)g/L,与预测值1.70 g/L相差不大,比酿酒酵母单独发酵提高213%。本研究为非酿酒酵母在黄酒发酵上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汉逊酵母 混合菌种 黄酒 发酵曲线 工艺优化
下载PDF
中国黄酒中功能因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谢广发 张波 +4 位作者 王兰 周建弟 钱斌 王志新 傅建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364-370,共7页
黄酒历来以营养丰富、保健养生著称,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研究发现的黄酒功能因子,包括酚类化合物、低聚糖、γ-氨基丁酸、生物活性肽、萜烯类、四甲基吡嗪、多糖、香豆素和木脂素等,指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有助于更加全面地认识黄酒的功能,... 黄酒历来以营养丰富、保健养生著称,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研究发现的黄酒功能因子,包括酚类化合物、低聚糖、γ-氨基丁酸、生物活性肽、萜烯类、四甲基吡嗪、多糖、香豆素和木脂素等,指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有助于更加全面地认识黄酒的功能,并为今后深入研究黄酒的功能因子和保健功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 功能因子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基于HS-SPME-GC-MS分析三种酒曲发酵对黍米黄酒香气成分的影响
8
作者 薄涛 张娇娇 +5 位作者 吕娜 白宝清 张锦华 范三红 贾丽艳 田翔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74-280,共7页
为了探索使用不同酒曲酿造黍米黄酒对酒体风味产生的影响,使用三种不同酒曲(安琪黄酒曲、大曲、红曲)酿制黍米黄酒,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技术对三种黍米黄酒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大曲... 为了探索使用不同酒曲酿造黍米黄酒对酒体风味产生的影响,使用三种不同酒曲(安琪黄酒曲、大曲、红曲)酿制黍米黄酒,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技术对三种黍米黄酒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大曲、红曲、安琪黄酒曲酿造的黍米黄酒中分别检测到235、239、165个峰信号,对从不同酒样中鉴定出的32种高丰度挥发性风味物质进一步分析,其中11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为三种黍米黄酒所共有;安琪黄酒曲酿造的黍米黄酒中特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为庚醇、苯乙醛和苯乙酮,大曲酿造的黍米黄酒中特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为γ-丁内酯和糠醛,红曲酿造的黍米黄酒中特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为2-壬酮。使用不同酒曲对黍米黄酒风味影响大,主要体现在通过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1筛选出的异戊醇、苯甲醛、糠醛等9种差异挥发性风味物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黍米黄酒 挥发性物质 酒曲
下载PDF
蒸制预处理对发酵型黄精米酒品质的影响
9
作者 李红 宋晓燕 +4 位作者 王锋 李清明 李文佳 杨红 苏小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3-178,共6页
为探明高压蒸制(HPS)和常压蒸制(APS)2种预处理方式对发酵型黄精米酒品质的影响,以未添加黄精米酒(RW)及未经蒸制(US)生黄精粉米酒为对照,运用变异系数法对发酵型黄精米酒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经HPS预处理后发酵型黄精米酒的总... 为探明高压蒸制(HPS)和常压蒸制(APS)2种预处理方式对发酵型黄精米酒品质的影响,以未添加黄精米酒(RW)及未经蒸制(US)生黄精粉米酒为对照,运用变异系数法对发酵型黄精米酒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经HPS预处理后发酵型黄精米酒的总糖、还原糖、多糖和薯蓣皂苷含量分别为382.18 mg/mL、342.49 mg/mL、35.70 mg/mL和0.41 mg/mL,氨基酸和有机酸含量分别降低了3.70 mg/100 g和2.48 mg/mL,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43.15%和93.16%。经APS预处理后发酵型黄精米酒的感官评分最高为86分,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为20.79 mg/100 mL和9.60 mg/100 mL,氨基酸和有机酸含量分别降低了5.34 mg/100 g和0.82 mg/mL,共检出挥发性风味物质48种,其中醇类和酯类较多。综合评价结果表明,APS(0.189)>HPS(0.187)>RW(0.029)>US(-0.405)。因此,常压蒸制是一种较优的预处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米酒 高压蒸制 常压蒸制 品质
下载PDF
黄精黑糯米酒酿造工艺优化及其品质分析
10
作者 刘日斌 邹卓 +1 位作者 唐嘉辉 朱建华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2-196,共5页
以黑糯米为主要原料,黄精提取液为辅料制备黄精黑糯米酒。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液态法发酵黄精黑糯米酒酿造工艺条件,并对其理化指标及活性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最佳酿造工艺条件为酒曲与酵母质量比1:... 以黑糯米为主要原料,黄精提取液为辅料制备黄精黑糯米酒。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液态法发酵黄精黑糯米酒酿造工艺条件,并对其理化指标及活性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最佳酿造工艺条件为酒曲与酵母质量比1:1、发酵时间6 d、黄精提取液添加量28%、料液比(糯米与水)1.0:7.0(g:mL)。在此优化条件下,黄精黑糯米酒的酒体澄清透亮、呈紫红色、酒香醇厚、具有黄精风味,感官评分为87分,酒精度达12.0%vol,总糖、还原糖、总酸、氨基酸态氮、花色苷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为4.13 g/100 mL、3.74 g/100 mL、6.32 g/L、0.22 g/L、37.9 mg/L、0.023 g/100 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黑糯米酒 酿造工艺优化 理化指标 活性成分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地区米酒曲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分析
11
作者 罗莉 甘晋铭 +4 位作者 向亮亮 毛文定 谭爱华 徐丹艺 李方桥 《酿酒科技》 2024年第9期82-86,共5页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湖北宜昌当地传统米酒曲与广西玉林传统米酒曲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解析,获得了酒曲中主要微生物种属和占比。结果表明,广西米酒曲在物种丰富度以及群落多样性上均高于宜昌米酒曲;广西米酒曲中优势真菌属以根霉属...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湖北宜昌当地传统米酒曲与广西玉林传统米酒曲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解析,获得了酒曲中主要微生物种属和占比。结果表明,广西米酒曲在物种丰富度以及群落多样性上均高于宜昌米酒曲;广西米酒曲中优势真菌属以根霉属(Rhizopus)、毛霉属(Mucor)、毕赤酵母属(Pichia)和假丝酵母属(Candida)为主,宜昌米酒曲中根霉属(Rhizopus)和毛霉属(Mucor)为优势菌属;在细菌属水平上,广西米酒曲以片球菌属(Pediococc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魏斯氏属(Weissella)、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为主,宜昌米酒曲优势菌属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魏斯氏属(Weissella);ASV/OTU韦恩图分析表明宜昌酒曲在物种独特性上要优于广西玉林酒曲。本研究揭示了宜昌传统米酒曲中的真菌与玉林传统米酒曲真菌菌种的差别,为逐步改善传统酒曲质量,以及相关微生物的进一步利用提供了理论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技术 菌落结构 米酒曲 ASV/OTU韦恩图
下载PDF
基于膜分离-树脂吸附的黄酒降酸工艺及风味评价
12
作者 陈晨 谢海腾 +4 位作者 赖敏辉 金青青 周建弟 钱斌 蒋予箭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7-253,共7页
该实验在优化膜分离预处理工艺参数的基础上,考察了采用膜分离-树脂吸附的物理方法来调整黄酒酸度指标的工艺过程,并对降酸黄酒的风味品质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料液温度25℃,运行压力1.0 MPa,截留分子质量为200、1000、2000 Da... 该实验在优化膜分离预处理工艺参数的基础上,考察了采用膜分离-树脂吸附的物理方法来调整黄酒酸度指标的工艺过程,并对降酸黄酒的风味品质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料液温度25℃,运行压力1.0 MPa,截留分子质量为200、1000、2000 Da的不同膜预处理条件下,D354树脂对高酸黄酒的降酸率分别达到47.0%、53.8%、68.1%。降酸黄酒样品中共检测到32种挥发性风味物质,200、1000 Da膜预处理组获得的降酸黄酒样品中挥发性风味物质总含量分别达到1975.89、1919.80 mg/L,均显著高于未过膜处理组(1727.04 mg/L)。层次聚类分析表明,1000 Da和2000 Da组之间的风味相似度更高,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表明11种化合物对降酸黄酒的风味差异贡献较高。选用1000 Da膜预处理,结合10%填充比的D354树脂处理50 L高酸黄酒,总酸下降率达57.7%,氨基酸态氮保留率达98.8%,挥发性风味物质的保留率达80.0%。该研究为高酸黄酒的物理降酸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 膜分离技术 离子交换树脂 挥发性风味物质
下载PDF
用麸皮籼米小曲试酿绍兴黄酒
13
作者 高永强 孙国昌 +1 位作者 杨容容 孙佳明 《酿酒》 CAS 2024年第3期125-127,共3页
用麸皮、籼米粉、水混合制成小曲。并使用该小曲在实验室进行绍兴黄酒小型发酵试验,试验效果理想。后在酿造生产部进行淋饭酒试验,结果表明,使用麸皮籼米粉小曲能够生产出优良淋饭酒。
关键词 绍兴黄酒 小曲 发酵 淋饭酒
下载PDF
黄酒在大罐微氧贮存中挥发酯和总酸的变化
14
作者 郭柯洋 吕兴龙 +1 位作者 陈坚刚 孙佳明 《酿酒》 CAS 2024年第4期90-91,共2页
通过对黄酒大罐微氧贮存过程中挥发酯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跟踪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保证酒质的前提下,通过对大罐酒温度变化的控制,实现微氧循环,提高了挥发酯的含量,从而提高大罐贮存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关键词 黄酒 大罐贮存 挥发酯 微氧
下载PDF
活性炭过滤对黄酒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谢铃 刘双平 毛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36,共6页
黄酒生产贮存过程中酒体经常会产生异杂味和少许沉淀等。活性炭因其强大的吸附能力,广泛应用于酒类的后期处理。该实验将黄酒经过酒类活性炭过滤,不仅去除了异杂味,且对于黄酒中的一些非喜好代谢物质产生了吸附作用,例如杂醇、生物胺、... 黄酒生产贮存过程中酒体经常会产生异杂味和少许沉淀等。活性炭因其强大的吸附能力,广泛应用于酒类的后期处理。该实验将黄酒经过酒类活性炭过滤,不仅去除了异杂味,且对于黄酒中的一些非喜好代谢物质产生了吸附作用,例如杂醇、生物胺、嘌呤、氨基甲酸乙酯等物质。结果表明,活性炭添加量越大,对以上物质的吸附量就越大,但对原酒样的色度和风味损失也越大。最佳吸附条件为:活性炭添加量10 g/L,吸附温度35℃、吸附时间9 h。此时黄酒感官评价得分85分(初始82分),总酸降低27.96%,且氨基酸态氮损失不大。杂醇降低14.22%,生物胺降低31.10%,嘌呤降低27.78%,氨基甲酸乙酯降低30.77%,酯类风味物质保持较好。该研究可对黄酒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品质的控制提供一种便捷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黄酒 杂醇 生物胺 嘌呤 氨基甲酸乙酯
下载PDF
藜麦麸皮黄酒和普通黄酒的品质比较
16
作者 姜学敏 张虹 +3 位作者 高慧 蔡雨情 赵雷 薛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4-264,共11页
为探究加入藜麦麸皮是否会对发酵黄酒的物质组成、风味及其生物活性产生影响。利用传统自制陈伏曲发酵黄酒,设置普通黄酒组和藜麦麸皮黄酒组,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两组酒样当中的重金属含量,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igh-Perfo... 为探究加入藜麦麸皮是否会对发酵黄酒的物质组成、风味及其生物活性产生影响。利用传统自制陈伏曲发酵黄酒,设置普通黄酒组和藜麦麸皮黄酒组,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两组酒样当中的重金属含量,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er,HPLC-MS)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分析比较两组黄酒的基本理化指标、差异化合物和风味物质,并对黄酒的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藜麦麸皮黄酒中的总皂苷以及总酚酸含量明显优于普通黄酒,且铅含量低于普通黄酒,两组黄酒中均未检测到黄曲霉毒素B1。两种黄酒中共有48种差异化合物,其中数量最多的为醇类和酰胺类物质,均为10种,其次为酸类物质4种以及糖类物质2种。GC-MS测得挥发性物质共有19种,直接进样有12种,顶空进样有12种,利用外标法一共标定出四种物质,在普通黄酒中的物质为甲酸丁酯、乙酸和丁酸含量分别为5.10±1.10、4.40±1.70、10.80±2.20μg/mL。在藜麦麸皮黄酒中的物质为甲酸丁酯、正丁醇、乙酸和丁酸含量分别是9.00±1.80、7.40±2.10、4.50±1.00、9.50±2.10μg/mL。抗氧化活性方面,藜麦麸皮黄酒和普通黄酒的Fe2+螯合率分别为45.79%和6.51%,酪氨酸酶抑制率分别为94.84%和71.11%,藜麦麸皮黄酒要明显优于普通黄酒。自制藜麦麸皮黄酒和普通黄酒相比,酒体中非挥发性物质以及挥发性的风味物质含量上升,抗氧化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 藜麦麸皮 差异化合物 挥发性风味物质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桑葚花色苷酸奶发酵条件优化及品质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玉莹 吴敏 +2 位作者 吴一章 樊保孝 胡德辉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0-196,共7页
为促进桑葚花色苷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提高其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该研究以桑葚花色苷、纯牛奶、白砂糖为主要原料,制备桑葚花色苷酸奶。以感官评分为主要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对桑葚花色苷酸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对桑葚花色... 为促进桑葚花色苷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提高其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该研究以桑葚花色苷、纯牛奶、白砂糖为主要原料,制备桑葚花色苷酸奶。以感官评分为主要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对桑葚花色苷酸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对桑葚花色苷酸奶的理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桑葚花色苷酸奶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桑葚花色苷加热时间1 min、桑葚花色苷添加量4%、白砂糖添加量10%、菌种添加量0.15%、发酵时间8 h、发酵温度42℃,在此发酵条件下,桑葚花色苷酸奶感官评分为92分,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68.6%,贮藏第13天仍可达到55.6%,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葚花色苷 酸奶 工艺 抗氧化 品质
下载PDF
复合酵母菌发酵对黄酒品质的影响
18
作者 余莉 高瑞杰 +5 位作者 汪晗 彭湃 梁晓潼 刘蒲临 郭小龙 缪礼鸿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6-193,共8页
为解决传统小曲黄酒中高级醇含量偏高、饮用者易出现“上头”等问题,该研究以低产高级醇的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扣囊复膜酵母(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1∶1∶1)混... 为解决传统小曲黄酒中高级醇含量偏高、饮用者易出现“上头”等问题,该研究以低产高级醇的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扣囊复膜酵母(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1∶1∶1)混合制备复合酵母菌剂。以传统小曲发酵黄酒为对照,考察复合酵母菌剂发酵黄酒理化指标、挥发性风味物质及感官品质。结果表明,与传统小曲发酵黄酒相比,复合酵母菌剂发酵黄酒酒精度无明显差异,达13.66%vol,而总糖含量(301.54 g/L)提高7.5%;增加了5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分别为异戊酸乙酯、3-甲硫基丙醛、糠醛、5-甲基糠醛和2,3-丁二酮;酯类物质总含量(247.50 gm/L)提高了5倍,总高级醇含量(420.09 mg/L)降低了15.9%,苦味氨基酸含量降低了33.1%,感官评分(75分)提高了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 复合酵母菌剂 酿酒酵母 高级醇 品质
下载PDF
人工催陈方式对松茸黄酒风味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19
作者 黄婷 刘丹 赵金松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6-223,共8页
为研究不同人工催陈方式(微波催陈、超声催陈、冷热交替催陈和自然陈酿)对松茸黄酒风味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运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析松茸黄酒风味,并结合功能性指标及抗氧化... 为研究不同人工催陈方式(微波催陈、超声催陈、冷热交替催陈和自然陈酿)对松茸黄酒风味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运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析松茸黄酒风味,并结合功能性指标及抗氧化能力测定,对比不同陈化方式对松茸黄酒的陈酿效果。结果表明,微波催陈最佳时间为3月,该处理方式下松茸黄酒累积香气活力值(OAV)最高(1741.59),松茸特征化合物(E)-肉桂酸甲酯和1-辛烯-3-醇OAV最高,分别为1.42和2.79;微波催陈处理组有机酸、总多酚、总多糖、总黄酮含量及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羟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较高,分别为18225.82 mg/L、19.63 mg/L、2.73 mg/mL、24.35 mg/L、96.73%、93.63%、83.35%。因此,微波处理适用于松茸黄酒催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催陈 松茸黄酒 风味 功能性组分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洛神花小胎柑功能性黄酒酿造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20
作者 傅航 李冰楠 +1 位作者 贾娟 杨雯雯 《粮油科学与工程》 2024年第4期12-18,共7页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研究洛神花与小胎柑浸提液添加量、酵母添加量及发酵时间对黄酒品质的影响,并检测最优酿造工艺制作的黄酒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功能性黄酒最优酿造工艺是洛神花浸提液添加量51%、小胎柑浸提液添加量61%、酵...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研究洛神花与小胎柑浸提液添加量、酵母添加量及发酵时间对黄酒品质的影响,并检测最优酿造工艺制作的黄酒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功能性黄酒最优酿造工艺是洛神花浸提液添加量51%、小胎柑浸提液添加量61%、酵母添加量0.20%、发酵时间9 d。此工艺酿造的黄酒酒精含量10.2%vol,感官评分86.0分,所检测的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酒体较协调,呈琥珀色,清亮有光泽,醇和爽口,具有黄酒特有醇香和洛神花、小胎柑风味。经检测,最优酿造工艺酿造的黄酒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64.84%,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81.76%,具备良好的抗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神花 小胎柑 功能性黄酒 响应面试验 抗氧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