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吴中区是洞庭碧螺春茶叶的原产地,茶产业的发展不仅是当地农业的重要发展产业之一,还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然而当地茶园的碳排放量和碳汇能力尚未明晰。以吴中区17个生态茶园的生产物资投入产出数据为基础,基于净碳足迹的...苏州市吴中区是洞庭碧螺春茶叶的原产地,茶产业的发展不仅是当地农业的重要发展产业之一,还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然而当地茶园的碳排放量和碳汇能力尚未明晰。以吴中区17个生态茶园的生产物资投入产出数据为基础,基于净碳足迹的研究方法,估算了茶叶生产的碳排放强度和碳汇能力,并据此进行了低碳生态茶园的发展分析。结果表明:在苏州市吴中区17个茶园的生产过程中,上游农资投入所产生的总平均碳排放量为27410.33kg CO_(2)eq,因肥料施用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占总碳排放量的比例最大为90.94%,劳动力、农药和柴油等农用生产资料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分别为2131.48、204.92、147.71 kg;茶园生态系统所固定的总碳量为38632.77 kg CO_(2)eq,其中茶园的平均净碳足迹为-11222.44 kg CO_(2)eq,单位面积碳足迹为210.15 kg CO_(2)eq/亩,可有效固定环境中的温室气体,起到固碳增汇效果。通过研究分析比较可知,当地茶园在固碳方面仍具有较大的潜力,因此应通过优化茶园肥料施用、加强生态茶园理念推广和专业人员的作业能力以及建立生态茶园碳汇方法评价体系等来实现洞庭碧螺春生态茶园的未来低碳产业可持续性发展。展开更多
为探明室温贮藏对花果香红茶风味品质和生化组成的影响,本研究比较了4种不同年份(0、1、2、3a)花果香红茶风味感官品质,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超高效液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对花果香红茶中挥发性化合...为探明室温贮藏对花果香红茶风味品质和生化组成的影响,本研究比较了4种不同年份(0、1、2、3a)花果香红茶风味感官品质,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超高效液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对花果香红茶中挥发性化合物和非挥发性化合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室温贮藏对花果香红茶的感官品质影响显著,室温贮藏3 a茶叶失去花果香品质特征,以陈酸等品质特征为主。基于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均可将供试茶样划分成不同年份的4个类群,基于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可从不同贮藏年份花果香红茶中筛选出芳樟醇、顺式-β-罗勒烯、己酸等15种挥发性差异化合物(变量投影重要性(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VIP)>1和P<0.05),茶氨酸、表儿茶素、葡萄糖酸等154种非挥发性差异化合物(VIP>2和P<0.05)。挥发性化合物中芳樟醇、己醛、顺式-β-罗勒烯、2-戊基呋喃等的含量随贮藏年份增加而减少,而己酸、二氢猕猴桃内酯、1-乙基-2-甲酰基吡咯、反式-β-紫罗兰酮等的含量随贮藏年份增加而增加。非挥发性化合物中大部分氨基酸类、核苷酸类、糖类、茶多酚等的含量随贮藏时间延长而减少,而有机酸和脂类化合物等的含量多呈增加趋势。研究结果可为阐明花果香红茶贮藏过程的风味品质变化提供科学依据,也有利于引导市场理性存茶和科学消费。展开更多
文摘苏州市吴中区是洞庭碧螺春茶叶的原产地,茶产业的发展不仅是当地农业的重要发展产业之一,还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然而当地茶园的碳排放量和碳汇能力尚未明晰。以吴中区17个生态茶园的生产物资投入产出数据为基础,基于净碳足迹的研究方法,估算了茶叶生产的碳排放强度和碳汇能力,并据此进行了低碳生态茶园的发展分析。结果表明:在苏州市吴中区17个茶园的生产过程中,上游农资投入所产生的总平均碳排放量为27410.33kg CO_(2)eq,因肥料施用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占总碳排放量的比例最大为90.94%,劳动力、农药和柴油等农用生产资料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分别为2131.48、204.92、147.71 kg;茶园生态系统所固定的总碳量为38632.77 kg CO_(2)eq,其中茶园的平均净碳足迹为-11222.44 kg CO_(2)eq,单位面积碳足迹为210.15 kg CO_(2)eq/亩,可有效固定环境中的温室气体,起到固碳增汇效果。通过研究分析比较可知,当地茶园在固碳方面仍具有较大的潜力,因此应通过优化茶园肥料施用、加强生态茶园理念推广和专业人员的作业能力以及建立生态茶园碳汇方法评价体系等来实现洞庭碧螺春生态茶园的未来低碳产业可持续性发展。
文摘为探明室温贮藏对花果香红茶风味品质和生化组成的影响,本研究比较了4种不同年份(0、1、2、3a)花果香红茶风味感官品质,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超高效液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对花果香红茶中挥发性化合物和非挥发性化合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室温贮藏对花果香红茶的感官品质影响显著,室温贮藏3 a茶叶失去花果香品质特征,以陈酸等品质特征为主。基于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均可将供试茶样划分成不同年份的4个类群,基于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可从不同贮藏年份花果香红茶中筛选出芳樟醇、顺式-β-罗勒烯、己酸等15种挥发性差异化合物(变量投影重要性(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VIP)>1和P<0.05),茶氨酸、表儿茶素、葡萄糖酸等154种非挥发性差异化合物(VIP>2和P<0.05)。挥发性化合物中芳樟醇、己醛、顺式-β-罗勒烯、2-戊基呋喃等的含量随贮藏年份增加而减少,而己酸、二氢猕猴桃内酯、1-乙基-2-甲酰基吡咯、反式-β-紫罗兰酮等的含量随贮藏年份增加而增加。非挥发性化合物中大部分氨基酸类、核苷酸类、糖类、茶多酚等的含量随贮藏时间延长而减少,而有机酸和脂类化合物等的含量多呈增加趋势。研究结果可为阐明花果香红茶贮藏过程的风味品质变化提供科学依据,也有利于引导市场理性存茶和科学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