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09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中国建筑之“意”的追寻与升华——我国台湾地区“新派”建筑的空间与园林(1950-1965年)
1
作者 黄庄巍 刘静 邹广天 《建筑师》 2024年第4期84-96,共13页
1950年代初至1960年代中前期,在中国近代建筑发展脉络分支延续与世界现代建筑思潮直接影响下,由中国内地迁台建筑师及其学生组成的“新派”建筑师群体在我国台湾地区进行了体系化的现代中国建筑理论建构并形成理论流派。本研究将基于世... 1950年代初至1960年代中前期,在中国近代建筑发展脉络分支延续与世界现代建筑思潮直接影响下,由中国内地迁台建筑师及其学生组成的“新派”建筑师群体在我国台湾地区进行了体系化的现代中国建筑理论建构并形成理论流派。本研究将基于世界现代建筑运动传播和中国近代文化思潮延续之“双重维度”视域,发掘本时段台湾地区“新派”建筑师对现代空间原理、流动空间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跨文化理论融合与建构,阐述其在现代主义视角下对文人园林的价值思考及其创新价值,以及对中国营造学社思想的反思,以期完善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相关研究,补充战后中国建筑理论界在世界现代建筑运动进程中的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建筑理论 现代中国建筑 建筑空间 文人建筑 台湾地区建筑 中国园林 中国营造学社 汉宝德
下载PDF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2
作者 刘建军 刘思睿 +1 位作者 马铭岐 刁小明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8-97,共10页
以8批共计798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工具中的平均最近邻、核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和平均中心方法对其时空分布特征进行探究,并从发生学角度出发对影响因素定性分析,结果表明:(1)省域层面总体呈现“一极多核、东密... 以8批共计798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工具中的平均最近邻、核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和平均中心方法对其时空分布特征进行探究,并从发生学角度出发对影响因素定性分析,结果表明:(1)省域层面总体呈现“一极多核、东密西疏”的高度集聚分布,市域层面遗产数量呈现“金字塔式”分布,且城市间遗产数量呈现“断崖式”差异,总体呈现“大分散、小集中”。(2)纪念建筑、教育建筑、工业建筑等遗产类别形成了4个主要聚集区和2条聚集带,此外,集聚、离散和随机的总体分布模式在不同类型中出现。(3)时间分布呈现跨度长、历史延续性强且阶段性显著,各时期分布较均衡,遗产总数上表现为增长→波动→减少,且分布中心呈现出西南→西北→东南方向的迁移。主要类型演变过程分为减少→增加、波动增加、持续减少等6种情况。(4)地形地势、人口密度、历史事件等因素与遗产空间分布密切相关,且历史事件对主要聚集区带的形成发挥了关键作用。依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对具体的构建叙事性遗产区系和廊道的思路,并整合形成“20世纪中国发展史”主题文旅教育参观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时空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聚集区 聚集带
下载PDF
“数字发现”——长城防御体系20年研究部分成果展
3
作者 李哲 衣保锦 +2 位作者 施雯馨 张玉坤 李严 《新建筑》 2024年第4期110-115,共6页
自2003年从北方堡寨聚落转到长城堡寨研究后的20年中,天津大学研究团队先从宏观层面钩沉明长城堡寨的层级性组织,扩展到烽传、驿传等各类子系统的层级组织、间距线路,从建筑学科视角重构明长城防御体系的规划策略、体系格局,修正“长城... 自2003年从北方堡寨聚落转到长城堡寨研究后的20年中,天津大学研究团队先从宏观层面钩沉明长城堡寨的层级性组织,扩展到烽传、驿传等各类子系统的层级组织、间距线路,从建筑学科视角重构明长城防御体系的规划策略、体系格局,修正“长城就是一道墙”的固有观念。再深入微观层面,以全线连续采集实景三维数据为基础,揭示众多未知设施、构件,跨地域统计潜在形制规律,发现微观设施中蕴含的民族智慧。恰逢中国民居展这一难得机遇,遂综合运用图示、多媒体、实物展品将复杂的巨系统和部分新发现以鲜活易懂的方式介绍给公众,这是线性遗产体系化展示的一次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城防御体系 线性遗产 展示策略 展品开发 建筑遗产传播
下载PDF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女性建筑师群体之崛起:兼记林徽因的建筑设计与研究事业
4
作者 刘亦师 《建筑史学刊》 2024年第3期4-15,共12页
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女性运动和女性建筑师群体登上历史舞台的背景下重新考察林徽因的建筑设计和研究事业,缕述外国第一代女性建筑师的成长道路和职业选择,辨析林徽因建筑事业的特质及其原因。
关键词 女性建筑师 女性运动 林徽因 建筑设计 建筑研究
下载PDF
国际化与国族化:20世纪早期西方国族建筑中的现代主义
5
作者 潘曦 朱安琪 朱逸云 《建筑师》 2024年第3期49-57,共9页
20世纪,强调“国际化”的现代主义建筑与强调“国族化”的国族主义产生深刻交集,在现代民族国家国族身份认同的塑造中扮演了重要作用。本文阐释了这分别带有排他性和包容性、看似矛盾的两者形成交集之成因,丰富了建筑作为一种政治文化... 20世纪,强调“国际化”的现代主义建筑与强调“国族化”的国族主义产生深刻交集,在现代民族国家国族身份认同的塑造中扮演了重要作用。本文阐释了这分别带有排他性和包容性、看似矛盾的两者形成交集之成因,丰富了建筑作为一种政治文化这一议题的讨论:一方面,现代主义建筑所代表的时代精神与部分新生民族国家的意识形态达成一致,参与到后者对其国族身份认同的塑造中;另一方面,随着现代主义建筑的逐渐国际化,这一国际式风格成为主流话语的一种体现,使西方世界中的“边缘”国家效仿跟进,成为其国族建筑风格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族建筑 现代主义 国际主义 国族主义
下载PDF
近20年国内传统村落及民居建筑文化研究综述——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6
作者 苗杰 韦宝畏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180-186,共7页
传统村落民居及建筑文化作为中国聚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人文和艺术内涵,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村落及其民居建筑文化的价值和内涵,对推动中国传统村落和民居建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CiteSpace可视化... 传统村落民居及建筑文化作为中国聚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人文和艺术内涵,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村落及其民居建筑文化的价值和内涵,对推动中国传统村落和民居建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近20年(2003—2023年)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收录的与“传统村落民居建筑文化”研究相关的学术论文等进行了系统地搜集、梳理和分析,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并从跨学科合作、传统民居建筑装饰文化元素创新应用、传统民居建筑营造技艺的与时俱进和采用新技术等方面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加以展望,以期为传统村落和民居建筑文化更加深入地研究、保护和传承提供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民居建筑 建筑文化 研究综述 CITESPACE
下载PDF
回看30年——实践建筑师张永和与理论历史学者朱剑飞的网络对谈
7
作者 张永和 朱剑飞 +1 位作者 李鸽 易娜 《建筑师》 2024年第1期27-41,共15页
引言2023年,非常建筑事务所成立30周年,鉴于创始人张永和及非常建筑多年来在中国当代建筑领域的广泛影响力与专业话题性,本刊借此契机邀请了多位建筑师与学者对此“现象”展开深度研究与评论。在此过程中,建筑历史与理论学者朱剑飞为梳... 引言2023年,非常建筑事务所成立30周年,鉴于创始人张永和及非常建筑多年来在中国当代建筑领域的广泛影响力与专业话题性,本刊借此契机邀请了多位建筑师与学者对此“现象”展开深度研究与评论。在此过程中,建筑历史与理论学者朱剑飞为梳理和了解近十年来张永和思想与实践观念的变化,同编辑部成员一起通过网络与张永和进行了两次(2023年9月4日和9月12日)“见缝插针”式的内部对谈,本意是准备写作的背景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事务所 中国当代建筑 张永和 建筑历史与理论 历史学者 编辑部成员 建筑师 话题性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侨乡建筑的研究进展——基于文献计量分析
8
作者 曾献君 张蔚然 +3 位作者 彭冲 黄莉芸 张秋仪 王坤 《福建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56-162,共7页
侨乡建筑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是侨乡地区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交流的展示。采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对1987-2022年CNKI数据库中检索到的侨乡建筑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该领域发文总量相对较少,呈波动上升趋势;作... 侨乡建筑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是侨乡地区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交流的展示。采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对1987-2022年CNKI数据库中检索到的侨乡建筑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该领域发文总量相对较少,呈波动上升趋势;作者及机构之间合作关系较为弱,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研究话题主要分为区域分布与建筑类别、历史建筑保护与开发、建筑风格与文化特征、建筑装饰技艺、侨乡建筑聚落等五类;研究阶段划分为萌芽、起步、拓展三个阶段。未来研究应关注以下四个方面:侨乡建筑的历史文化理论、华侨海外聚居地与原乡的联动性研究、侨乡建筑认定及价值评估方法、侨乡建筑设计理念的传承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侨乡建筑 CITESPACE VOSviewer 可视化图谱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建筑》70年发展大事记
9
《建筑》 2024年第4期106-113,共8页
1954年4月1日,中央建筑工程部决定出版机关刊《建筑》杂志。5月15日,《建筑》(内刊,月刊)第1期出版,朱德同志题写刊名。10月13日,《建筑》(月刊)公开发行第1期正式出版。
关键词 朱德同志 大事记 《建筑》 公开发行 出版 机关刊
下载PDF
技术史视角下中国早期超高层建筑结构技术转移演变述略(1970—1985年) 以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为例
10
作者 肖靖 崔宁 +2 位作者 黄俊龙 孙心悦 张彤彤 《时代建筑》 2024年第1期158-164,共7页
1970—1985年间,早期超高层建筑作为国内一种标志性的建筑类型,其先锋性的结构技术发展是决定其特有结构和空间型制的根本驱动力。文章从技术史学视角出发,梳理对中国超高层建筑技术有重要影响的国际技术转移历程,通过整理同期建筑结构... 1970—1985年间,早期超高层建筑作为国内一种标志性的建筑类型,其先锋性的结构技术发展是决定其特有结构和空间型制的根本驱动力。文章从技术史学视角出发,梳理对中国超高层建筑技术有重要影响的国际技术转移历程,通过整理同期建筑结构等相关工程技术资料和文献,将该类型建筑设计发展史放置于结构技术的引入和演变脉络之中,强调从“工法创新”到“结构创新”的思维转变,并以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作为“筒体”超高层案例分析,以期构建中国早期超高层建筑设计的独特技术价值及时代意义,为理解现当代建筑提供一种可能的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技术史学 结构型制 技术转移 筒体结构
下载PDF
巴西“走出去”:四座世博会国家馆的故事,2020/1970/1958/1939
11
作者 于云龙(译) 《时代建筑》 2024年第1期76-83,共8页
在巴西近期的建筑作品中,2020年迪拜世博会的巴西馆尤为出色。包括保罗·门德斯·达洛查生前的合作伙伴―MMBB建筑事务所在内的联合团队设计了这一建筑。达洛查设计了声誉颇佳的1970年大阪世博会巴西馆,呼应了卢西奥·科斯... 在巴西近期的建筑作品中,2020年迪拜世博会的巴西馆尤为出色。包括保罗·门德斯·达洛查生前的合作伙伴―MMBB建筑事务所在内的联合团队设计了这一建筑。达洛查设计了声誉颇佳的1970年大阪世博会巴西馆,呼应了卢西奥·科斯塔在20世纪30年代所发出的倡议:设计一座展现包容和多元现代建筑的里程碑。作为圣保罗粗野主义的巅峰之作,大阪展馆可与之前的两座经典之作相媲美,即1958年塞尔吉奥·伯纳德斯设计的布鲁塞尔世博会巴西馆,和1939年卢西奥·科斯塔和奥斯卡·尼迈耶合作设计的纽约世界博览会巴西馆。这两座里约派现代建筑的典范之作,突破了20世纪20年代柯布西耶式纯粹主义的藩篱。上述四个座国家馆虽是临时性的纪念建筑,但却彰显了国家与民族特征,同时融合了政治、宣传、商业和娱乐的功能。对这些世博馆的比较分析显示,尽管它们分别建于不同的年代,但在设计策略和元素上存在着明显的共同点。首先它们都是传统开放式广场或覆顶集会空间的变体。其次,这些设计与周边环境都形成了鲜明对比,以增强建筑的记忆点和纪念性。例如,迪拜巴西馆的流动广场与周遭的沙漠形成鲜明对比;大阪巴西馆的人造山丘和山谷与城市中的众多运河相映成趣;布鲁塞尔和纽约的巴西馆则分别以池塘作为冬季花园和庭院的焦点。这些建筑都具有鲜明的工程学意识,景观设计丰富,同时巧妙地融入对原型、典型和用典的隐喻,创造出既能陈列各种展览又能容纳各类活动的空间。这些展馆氛围的恰当营造,使其更接近供公众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而有别于大使馆或国家博物馆。文章强调了现代建筑作为一种形式系统的持久性,同时指出所有五感与智识的结合对于塑造能够激发思考和行动的纪念性建筑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国家馆 现代建筑 形式体系 设计策略
下载PDF
“低技术”在传统风貌建筑干预中的应用——以绍兴上虞平山村009号民居为例
12
作者 祁玉茹 佟士枢 《城市建筑》 2024年第9期18-23,33,共7页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及社会环境的变化,建筑遗产的关注范围不断拓展,开始逐渐向数量众多的传统风貌建筑倾斜,但在干预力度、技术体系与操作方法上还存在诸多问题。文章通过对“低技术”策略的研究,从干预原则、应用前提、策略思路、适用...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及社会环境的变化,建筑遗产的关注范围不断拓展,开始逐渐向数量众多的传统风貌建筑倾斜,但在干预力度、技术体系与操作方法上还存在诸多问题。文章通过对“低技术”策略的研究,从干预原则、应用前提、策略思路、适用范围、作用影响及技术方法出发,结合绍兴上虞平山村009号民居实例,针对关键问题提出干预措施与操作依据,具体说明“低技术”在传统风貌建筑干预中的应用方法,为该类建筑遗产的修缮与更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技术” 传统风貌建筑 策略 干预
下载PDF
中国营造学社西南编年事辑(1937—1940)——长沙、昆明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棣 黄沁雅 黄福丹 《建筑史学刊》 2023年第2期143-153,共11页
事辑以中国营造学社在西南的迁移路线、田野调查、学术产出为线索,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营造学社在西南的近代学术生存背景进行整体发掘,以期更全面地还原学社成员在西南淬炼学术精神的历史过程。因篇幅较长,编年事辑将分为长沙、... 事辑以中国营造学社在西南的迁移路线、田野调查、学术产出为线索,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营造学社在西南的近代学术生存背景进行整体发掘,以期更全面地还原学社成员在西南淬炼学术精神的历史过程。因篇幅较长,编年事辑将分为长沙、昆明篇和李庄篇。本篇为长沙、昆明篇,主要辑录了中国营造学社1937年夏到1940年底辗转长沙、昆明期间的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营造学社 中国西南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国立中央博物院
下载PDF
回顾与续写——1944-2023年四川宜宾李庄旋螺殿对比阅读
14
作者 冷婕 曾维娟 +1 位作者 冯棣 王南 《建筑史学刊》 2023年第3期78-98,共21页
回顾中国营造学社前辈于20世纪40年代进行的四川宜宾李庄旋螺殿相关调查、研究工作,梳理其学术贡献;将现状与中国营造学社记录的旋螺殿进行对比,详述其在20世纪40年代后的变化,以免其后的改变造成对旋螺殿原状的进一步误读;同时补充部... 回顾中国营造学社前辈于20世纪40年代进行的四川宜宾李庄旋螺殿相关调查、研究工作,梳理其学术贡献;将现状与中国营造学社记录的旋螺殿进行对比,详述其在20世纪40年代后的变化,以免其后的改变造成对旋螺殿原状的进一步误读;同时补充部分关于旋螺殿柱架设计的新认知,以期更全面地展现旋螺殿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螺殿 中国营造学社 20世纪40年代 2023年
下载PDF
代际支持背景下老年人社区服务设施需求特征研究——以深圳公共住房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珊 刘嘉 陈春一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2-93,共12页
深圳市老年人非户籍人口占比大,提供代际支持的随迁老年人构成了常住老龄人口主力。立足于深圳公共住房建设现状及老年人特征,通过问卷调研多维度探析老年人设施使用需求;采用活动日志调研探析老年人日常社区服务设施使用的时间规律及... 深圳市老年人非户籍人口占比大,提供代际支持的随迁老年人构成了常住老龄人口主力。立足于深圳公共住房建设现状及老年人特征,通过问卷调研多维度探析老年人设施使用需求;采用活动日志调研探析老年人日常社区服务设施使用的时间规律及行为链特征;结合典型案例定点行为观察,探析老年人时间-行为-设施使用场景。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社区活动设施需求显著,农贸菜市场及连锁超市的需求较大,教育设施成为老年人使用的重要设施,社康中心需求大于综合医院,养老设施需求较低等特征;各类社区服务设施使用的时间规律及设施组合使用规律明显等。研究结果可为深圳公共住房社区服务设施适老性优化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际支持 深圳公共住房 社区服务设施 老年人需求
下载PDF
对勒·柯布西耶大作《走向建筑》不同评论的反思——纪念《走向建筑》面世100周年
16
作者 韩林飞 任嘉乐 《建筑师》 2023年第5期119-125,共7页
勒·柯布西耶《走向建筑》这本大作自诞生起就受到了学界的推崇与青睐,在全球翻译成多种语言版本,一个世纪后的今天仍受推崇。2023年是此书面世100周年,更是值得纪念。本文从该书法文书名的翻译以及勒·柯布西耶青年时期的经历... 勒·柯布西耶《走向建筑》这本大作自诞生起就受到了学界的推崇与青睐,在全球翻译成多种语言版本,一个世纪后的今天仍受推崇。2023年是此书面世100周年,更是值得纪念。本文从该书法文书名的翻译以及勒·柯布西耶青年时期的经历出发,结合百年来国内外关于勒·柯布西耶这本书的不同方面的评论,思考勒·柯布西耶创作本书的初衷,探究该书所显露出语言结构和逻辑问题的原因,正视《走向建筑》在现代建筑发展史上的意义,从而客观地分析和看待勒·柯布西耶在现代建筑运动发展历程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向建筑》 勒·柯布西耶 建筑宣言 Vers une Architecture书评
下载PDF
中国语境里“建筑理论”的构建(20世纪50—60年代)
17
作者 方歆月 李华 《建筑史学刊》 2023年第4期102-111,共10页
以20世纪50—60年代中国话语中的建筑理论为研究对象,从不同类型文本入手,对这一时段建筑理论的相关论述进行历史考查,从中梳理中国话语中建筑理论的构建方式和特点。通过对理论认知角度、译文观念和本土重点理论议题相关资料的分析,探... 以20世纪50—60年代中国话语中的建筑理论为研究对象,从不同类型文本入手,对这一时段建筑理论的相关论述进行历史考查,从中梳理中国话语中建筑理论的构建方式和特点。通过对理论认知角度、译文观念和本土重点理论议题相关资料的分析,探究建筑理论的范畴被如何界定,建筑理论自身被国家、社会及建筑学业内赋予了何种作用与分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理论 社会生产 建筑实践 学术生产
下载PDF
回眸一瞥——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的范型及其脉络 被引量:7
18
作者 常青 《建筑遗产》 2019年第3期1-10,共10页
文章以历时性叙事为主,穿插共时性分析,回望了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的形式脉络。由于现代性观念和工业化起步均滞后西方达百年以上,加之西方文化移入初期的需要,以及中国上层社会对民族国家身份的认同和对传统文化象征的尊崇,使中式的新... 文章以历时性叙事为主,穿插共时性分析,回望了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的形式脉络。由于现代性观念和工业化起步均滞后西方达百年以上,加之西方文化移入初期的需要,以及中国上层社会对民族国家身份的认同和对传统文化象征的尊崇,使中式的新古典主义始终在20世纪的建筑遗产中占有首要地位。而在上海等中国开埠城市的租界地段,西方新古典主义时期的各种建筑流派及其舶来品,也大多成为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的组成部分。至20世纪中,以北京天安门广场的现代建筑遗产为代表,西方新古典主义建筑的影响在新中国的建筑遗产典范中更加清晰可辨。相比之下,早期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形态对中国近代建筑的影响不过是凤毛麟角。直到20世纪80年代,由于改革开放向世界打开了大门,西方后工业时代的各种建筑思潮蜂拥而至,中国20世纪末的建筑形式才走出了新古典的范型,现代古典、晚期现代、后现代等西方建筑的影响以中国的在地形式呈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范型 伪形 中国固有式 民族形式 新中式 多元化
下载PDF
中国近代建筑研究热点及趋势——基于中国知网(1980—2020年)的计量分析
19
作者 徐震 孟可 《中外建筑》 2023年第8期110-117,共8页
中国近代建筑研究工作展开至今,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为揭示中国近代建筑研究概况,运用CiteSpace软件,对CNKI数据库中国近代建筑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图谱分析、热点和趋势探究,并提出研究展望。研究发现:(1)国内有关中国近... 中国近代建筑研究工作展开至今,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为揭示中国近代建筑研究概况,运用CiteSpace软件,对CNKI数据库中国近代建筑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图谱分析、热点和趋势探究,并提出研究展望。研究发现:(1)国内有关中国近代建筑领域的研究机构以高校为主,多学科的合作与融入正逐步加强;(2)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中国近代建筑本体特征、建筑师与建筑行业组织、建筑思想与文化、建筑教育以及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等5个方面;(3)相关研究可划分为起步研究、拓展研究和综合研究3个阶段。现阶段中国近代建筑的研究体系和研究成果愈发多元化,未来会开展更具外延性的交叉学科研究以及更为深入的内涵式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建筑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知识图谱 知网
下载PDF
篠原一男的反美学建筑实践研究
20
作者 王发堂 唐铭 +1 位作者 陈铭 王荷池 《建筑师》 2024年第1期101-107,共7页
本文对日本建筑大师篠原一男的建筑反美学倾向进行了研究。首先讨论了篠原的整个建筑思想核心所在,正是因为关注核心而忽视造型美观问题。其次讨论了篠原五个时期样式发展内在脉络。上述两条分别构成反美学倾向的基础与逻辑展开过程。最... 本文对日本建筑大师篠原一男的建筑反美学倾向进行了研究。首先讨论了篠原的整个建筑思想核心所在,正是因为关注核心而忽视造型美观问题。其次讨论了篠原五个时期样式发展内在脉络。上述两条分别构成反美学倾向的基础与逻辑展开过程。最后,本文讨论了篠原建筑理论中反美学困境:反物质理论的精神化与城市混沌理论的建筑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篠原一男 反美学 困境 反物质化 混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