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边的“地景” 渡江胜利公园纪念建筑设计
1
作者 方茗 周凌 胡任元 《时代建筑》 2023年第4期104-109,共6页
文章从纪念性地景建筑的视角探讨了南京渡江胜利公园场地、形体、空间和材料的设计策略.通过对历史图像提取、地表操作、体态折叠、空间叙事、材料隐喻实现建筑对自然、场地和历史的回应,延续和尊重原始地貌景观,使建筑隐匿于山、江、... 文章从纪念性地景建筑的视角探讨了南京渡江胜利公园场地、形体、空间和材料的设计策略.通过对历史图像提取、地表操作、体态折叠、空间叙事、材料隐喻实现建筑对自然、场地和历史的回应,延续和尊重原始地貌景观,使建筑隐匿于山、江、林、城、湿地之中,成为地景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景 场地操作 纪念性 叙事
下载PDF
共生思想下历史文化街区建筑改造实践 张·雷设计研究的熙南里大师工作室
2
作者 胡任元 周凌 方茗 《时代建筑》 2023年第4期80-87,共8页
文章尝试从"共生"思想研究剖析建筑师张雷、雷晓华完成的熙南里大师工作室(原南京日报社地块)改造项目,从文脉、肌理、结构、空间和材料共生五个角度阐释了设计师的改造理念,以及对城市、文化、社会的理解与呼应.
关键词 共生思想 基本建筑 文化密码
下载PDF
城与乡的互联,山与水的拼贴 苏家原舍酒店改造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凌 张莹 《时代建筑》 2019年第4期96-101,共6页
文章以南京苏家原舍酒店改造为例,从城乡互联、功能复合、空间塑造几个方面,探讨了都市近郊乡村发展中产业与环境方面的综合策略,以及乡村建筑改造中的"四原"方针与四个工作方法。
关键词 苏家原舍 乡村改造 城乡互联 复合功能 空间塑造
下载PDF
教育体育结合,空间多重共享 常州皇粮浜实验学校设计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振宇 宋健健 张祎言 《时代建筑》 2021年第5期134-139,共6页
常州皇粮浜项目是共享建筑的创新尝试,实验学校和全民健身中心同处一个街坊,共建教育、体育综合体;设计实现了四重共享,学校和少年宫季节性变化的建筑共享、运动场体育馆功能共享、地下停车场分时共享以及体育教师双聘制人员共享。校园... 常州皇粮浜项目是共享建筑的创新尝试,实验学校和全民健身中心同处一个街坊,共建教育、体育综合体;设计实现了四重共享,学校和少年宫季节性变化的建筑共享、运动场体育馆功能共享、地下停车场分时共享以及体育教师双聘制人员共享。校园以有机体的形态应对无参照的场地条件,从社会和空间两个层面的共享来应对,在个体与集体、开放与封闭、规矩与自由、组织与自主等多对关系中,形成新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体育 共享 社会与空间 重塑场地
下载PDF
自语·对话 汪曾祺文化特色街区的个体叙事和城市记忆 被引量:1
5
作者 徐洁 《时代建筑》 2020年第4期148-155,共8页
文章以汪曾祺为线索,分析汪曾祺文化特色街区的设计——以自语和对话的方式,对古城、场地、街巷、汪曾祺、建筑、在地性等展开个体叙事与城市记忆,开启纪念性与日常性的思考,将集体记忆与乡愁投射到街巷、院落的生活空间中,唤醒一座历... 文章以汪曾祺为线索,分析汪曾祺文化特色街区的设计——以自语和对话的方式,对古城、场地、街巷、汪曾祺、建筑、在地性等展开个体叙事与城市记忆,开启纪念性与日常性的思考,将集体记忆与乡愁投射到街巷、院落的生活空间中,唤醒一座历史城市的记忆和大众的文化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曾祺 城市记忆 个体叙事 场地 文化建筑 街巷 自语与对话 日常性与纪念性
下载PDF
河湟土族新型庄廓低技建构模式研究
6
作者 田虎 雷振东 吴雷 《建筑创作》 2020年第1期98-107,共10页
针对河湟土族民居当前紧迫的发展问题,从土族庄廓功能-空间、材料-构造的现代转型过程中,寻找形式变与不变的合理轨迹,研究尚有活力的传统形式的现代化模式,探索广泛适用的现代形式的土族化模式,创作既具有现代建筑气息,又继承传统建筑... 针对河湟土族民居当前紧迫的发展问题,从土族庄廓功能-空间、材料-构造的现代转型过程中,寻找形式变与不变的合理轨迹,研究尚有活力的传统形式的现代化模式,探索广泛适用的现代形式的土族化模式,创作既具有现代建筑气息,又继承传统建筑文化的土族新型庄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河湟 土族 庄廓 低技 建构研究
下载PDF
基于生物气候学因素的羌族碉房生态可持续设计剖析
7
作者 刘伟 《建筑创作》 2020年第3期230-236,共7页
根据生物气候学理论,应用文献查阅法、田野调查法、测量图示法、定量定性法等,分析羌族地区碉房的生态可持续性。从生物气候方面的温度、湿度、辐射、风等气候因素,通过对同地砖混庄房的实地观察、测量和相关数据比较,论述碉房的舒适性... 根据生物气候学理论,应用文献查阅法、田野调查法、测量图示法、定量定性法等,分析羌族地区碉房的生态可持续性。从生物气候方面的温度、湿度、辐射、风等气候因素,通过对同地砖混庄房的实地观察、测量和相关数据比较,论述碉房的舒适性,进而分析碉房适宜气候的朴实智慧,揭示羌族碉房设计和建造中节能、节地、节材、节时、节工等方面的可持续性,从中了解碉房生态可持续的设计理念及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族 碉房 生物气候学 气候因素 生态可持续
下载PDF
“祛魅”时代的中华传统景象空间 从台湾板桥林家花园与苏州留园说起 被引量:1
8
作者 朱宇晖 徐瑞彤 +1 位作者 郑晓義 孙文达 《时代建筑》 2021年第5期146-153,共8页
行至风云激荡的晚清,中华传统景象空间乃至整个中华社会,都已身处发展"过熟"、积习深重、亟待"祛魅"与破局的历史关头。有的高调寻求着更自由的表达样式。有的则挣扎在历史与范式的框架内,恣意扩充着建筑与景象的... 行至风云激荡的晚清,中华传统景象空间乃至整个中华社会,都已身处发展"过熟"、积习深重、亟待"祛魅"与破局的历史关头。有的高调寻求着更自由的表达样式。有的则挣扎在历史与范式的框架内,恣意扩充着建筑与景象的类型和容量,试探着极限化、效能化的布局方式,张拉着空间的维度,挑战着既有范式的表达极限——调整着自身与城市和时代之间的距离。悬隔万里、地域特征迥异的留、林二园就以这样的方式,各自释放着末世的缤纷诉求与想象,挥洒着园主的雄襟与雅怀,隔空校验着它们的"同代性",也为这个特殊的祛魅时代留下了弥足宝贵的空间印痕。而后者对前者的跨地域摹仿与转译,更凝固为台湾文化"内附"长路上翩若惊鸿的佳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家花园 留园 晚清 祛魅 景象转译
下载PDF
文学引导设计汪曾祺纪念馆设计谈 被引量:6
9
作者 江立敏 王涤非 戴雨航 《时代建筑》 2020年第4期140-147,共8页
文章从探讨文学与建筑的关系入手,试图分析提炼汪曾祺文学作品与人物性格中的场所与精神特征,引导出汪曾祺纪念馆在场所(置椟藏珠)、建构(量凿正枘)、融入(开放共享)、文脉(情境漫游)等方面的设计生成。
关键词 文学 建筑 汪曾祺 纪念馆 置椟藏珠 量凿正枘 开放共享 情境漫游
下载PDF
绿洲人居环境:新疆吐峪沟历史文化名村的环境适应性探究
10
作者 高翔 塞尔江·哈力克 《陕西建筑》 2021年第2期7-11,共5页
我国新疆属于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区域,该区域的聚落(城镇)依托绿洲分布在天山南北,研究绿洲为背景的人居环境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该地区传统聚落建筑进行调研和分析,论述了绿洲聚落的空间营造、建构方式、环境适应性,总结了传统聚落营造... 我国新疆属于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区域,该区域的聚落(城镇)依托绿洲分布在天山南北,研究绿洲为背景的人居环境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该地区传统聚落建筑进行调研和分析,论述了绿洲聚落的空间营造、建构方式、环境适应性,总结了传统聚落营造适应特殊的气候环境,并创造舒适的聚落空间与生活环境等,这些传统建构技术,为今后干旱区绿洲地区的传统技术传承和城镇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人居环境 传统聚落 建构技术 环境适应性
下载PDF
乡村粗野主义 长漾里稻田餐厅
11
作者 王斌 《时代建筑》 2022年第2期124-129,共6页
文章以个别建筑设计事务所的新作长漾里稻田餐厅为例,分析并总结了其过去五年的乡建实践.建筑师坚持用清晰的结构、原始的材料、节制的设计手段来创造当代乡村图景,将这种方法称为"乡村粗野主义",并和西方建筑学语境中的"... 文章以个别建筑设计事务所的新作长漾里稻田餐厅为例,分析并总结了其过去五年的乡建实践.建筑师坚持用清晰的结构、原始的材料、节制的设计手段来创造当代乡村图景,将这种方法称为"乡村粗野主义",并和西方建筑学语境中的"新粗野主义"进行类比,展现在实践中对于"美学"和"道德"的思辨.与此同时,坚持对于乡村文脉的回应和空间的塑造也是"乡村粗野主义"之所以可以创造记忆性图像的关键.文章旨在说明只有诚实面对当下的社会现实条件,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摆脱风格化的倾向,才是当代乡建的关键,也是建筑学具有普世性的核心价值的原因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漾里稻田餐厅 乡村振兴 乡村粗野主义 新粗野主义
下载PDF
传统街巷空间在现代语境下的再生 苏州图书馆平江分馆设计
12
作者 吴笛 《时代建筑》 2022年第6期128-133,共6页
文章基于现代城市尺度的语境,用一种传统的街巷逻辑来理解适于现代人交往的空间,对其中的关键要素和底层关系做了重点梳理和溯源,借由图书馆建筑的空间设计,分析了建筑与人、城市、自然的关系.作者尝试从方案设计的角度,阐述与探索使建... 文章基于现代城市尺度的语境,用一种传统的街巷逻辑来理解适于现代人交往的空间,对其中的关键要素和底层关系做了重点梳理和溯源,借由图书馆建筑的空间设计,分析了建筑与人、城市、自然的关系.作者尝试从方案设计的角度,阐述与探索使建筑回归人本位的空间形态的设计方法,期望实现现代语境下的传统空间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聚落 传统街巷 现代语境 开放 容器 再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