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帝王陵墓建筑的文化解释
被引量:5
- 1
-
-
作者
居阅时
-
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哲学与文化研究所
-
出处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12-15,共4页
-
文摘
本文认为 ,帝王陵墓建筑记录了中国传统的生死观、等级观和其他文化象征义 ,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象征视角对风水术、陵墓建筑现象进行分析 。
-
关键词
帝王陵墓
象征
文化解释
-
Keywords
Imperial Tombs
Symbolism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
分类号
TU-986.1
[建筑科学]
G03
[文化科学]
-
-
题名"古典化"前夜的景象空间《曲水园图》面面观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朱宇晖
程前
郑晓義
郑典秋
-
机构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上海华都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出处
《时代建筑》
2022年第5期164-173,共10页
-
文摘
中华传统山水园的"古典化"进程,受到了传统山水画发展历程的决定性启发.文章尝试以明中后期吴门画派名家文嘉的《曲水园图》与众多传世名园图像及现存名园实例的交互对比,从平面布局、建筑格局与形态逻辑等方面,探讨这一"园图互动"与空间转译的演化进程与必然逻辑,以及曲水园这座营造于"古典化"前夜的沪上名园可能的布局样貌.文章指出,元人的"一河两岸"三段式山水画构图程式可能对明中后期逐步形成的"隔水面山"三段式山水园布局程式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并促成了山水园"古典化"时代的到来.文章阐释了吴门画派的三段式"屋木"程式的产生意义,及其如何被纯化、转译为"古典化"山水园中的不同建筑角色;并认为宋元以来山水画的线性空间结构,潜在地影响了"古典化"园林空间景象的统驭方式.概而言之,正是源于二维山水画的多方面引领,才令三维山水园中的人工建筑终能以适宜的尺度、平等而凝练的姿态对话自然,融入山水云树的物形体系.
-
关键词
《曲水园图》
传统园林
古典化
一河两岸
三段式
-
Keywords
Qushuiyuantu(Painting of Qushui Garden)
Traditional Garden
lassicalization
Yihe-liang'an(One River with Two Banks)
Three section Composition
-
分类号
TU-986.1
[建筑科学]
J212
[艺术—美术]
-
-
题名唯理·崇情——中法古典园林构成差异浅析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高穗
-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出处
《四川建筑》
2005年第5期13-15,共3页
-
文摘
中国古典园林崇尚自然之美,将个体融入自然之中,充分体现了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在唯理主义的指导下,追求对自然的征服和驾驭。中国与法国的古典园林作为东西方园林艺术的代表,其园林美学思想,造园风格等都烙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对比两者的特色,将会对古典园林的保护与发展有更多的认识。
-
关键词
中国古典园林
法国古典园林
崇情
唯理
-
分类号
TU-986.1
[建筑科学]
-
-
题名探秘中国最神秘的秦始皇陵
- 4
-
-
作者
付丽丽
-
机构
不详
-
出处
《百姓生活》
2019年第4期57-58,共2页
-
文摘
说起中国的帝王陵墓,最壮观、最神秘的陵墓恐怕就要数秦始皇陵了。据探测,整个秦始皇陵范围约相当于78个故宫,如此大面积的陵墓在世界范围内也属罕见。从1974年被发现到现在,已经过去了40多年,但秦始皇陵一直不曾进行考古发掘。人们对它充满了好奇,直至今天,秦始皇陵依然有很多未解之谜。
-
关键词
秦始皇陵
中国
帝王陵墓
考古发掘
故宫
-
分类号
TU-986.1
[建筑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