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扎根理论的锡林浩特贝子庙建筑遗产价值构建
1
作者 韩瑛 唐嘉蔚 杨昌鸣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46-153,共8页
为弥补藏传佛教建筑遗产价值自上而下的专家判定带来的主观性和片面性缺陷,采取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径,以内蒙古锡林浩特贝子庙为例,引入社会学领域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通过数据资料的“持续比较”和“逻辑整合”,由标签-概念-范畴化-主范... 为弥补藏传佛教建筑遗产价值自上而下的专家判定带来的主观性和片面性缺陷,采取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径,以内蒙古锡林浩特贝子庙为例,引入社会学领域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通过数据资料的“持续比较”和“逻辑整合”,由标签-概念-范畴化-主范畴-核心范畴,层层递进、逐级推演,形成了由基本价值、衍生价值、次级衍生价值三个层次的价值关系,构成了由86个概念、33个附属范畴、10个主范畴、1个核心范畴组成的完整价值,并试图以此来客观反映遗产相关者对藏传佛教建筑遗产全面、完整的价值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根理论 建筑遗产 贝子庙 价值构建
下载PDF
徽州传统聚落空间营造中儒家思想价值探析
2
作者 陈金康 刘仁义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23-30,共8页
儒家思想对徽州传统聚落空间营造有深远影响。通过文献梳理和田野调查,探析儒家思想在徽州传统聚落空间营造中的历史价值。结果表明:徽州传统聚落空间在协调人与自然环境关系、在稳固族群凝聚力、培育人格品质等方面有其历史合理性的同... 儒家思想对徽州传统聚落空间营造有深远影响。通过文献梳理和田野调查,探析儒家思想在徽州传统聚落空间营造中的历史价值。结果表明:徽州传统聚落空间在协调人与自然环境关系、在稳固族群凝聚力、培育人格品质等方面有其历史合理性的同时,也存在限定聚落的延展性及约束个体发展的局限性;徽州传统聚落空间营造中儒家思想价值及儒家思想派生的古徽州传统聚落空间营造设计理念,对当代村落规划中的生态规划、建筑景观秩序、人文空间营造等仍具有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聚落 民居 空间营造 儒家思想 价值 徽州
下载PDF
可再生能源在医疗综合体项目的应用实践
3
作者 李玉梅 白首跃 张志鹏 《建筑技术》 2024年第11期1402-1405,共4页
以地处夏炎冬寒地区的某医疗综合体项目为例进行探讨,分析了地源热泵集中供冷供热和热回收技术供应生活热水的技术方案及合同能源管理商业模式设计方案,分析了其经济、节能和环保效益,并对未来同类项目的复制和推广给出了合理建议。
关键词 地源热泵 集中供冷供热 热回收生活热水 合同能源管理
下载PDF
基于数字建造的工程造价新工科人才培养路径
4
作者 张琼 秦金凤 +2 位作者 宋静 逯云芳 张艳琼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78-84,共7页
针对数字建造下工程造价新工科人才培养路径展开研究,通过分析数字建造对工程造价人才的需求特点,找出传统模式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的缺陷,制订研究路径,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将传统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分为专业基础知识平台、跨领域知识... 针对数字建造下工程造价新工科人才培养路径展开研究,通过分析数字建造对工程造价人才的需求特点,找出传统模式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的缺陷,制订研究路径,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将传统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分为专业基础知识平台、跨领域知识平台、实践能力平台及数字化软件应用平台四大平台。为了更好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在培养模式上将四大平台课程体系分为理论学习、专业技能培养、毕业产出三大模块,建立以此为出发点,以工程实践为能力培养主线贯穿全过程,以学生个人能力发展为中心的“4311”即“四平台三点一线一中心”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期全面提高我校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建造 新工科 工程造价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我国岭南建筑特征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5
作者 胡凯雯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88-95,共8页
岭南建筑学派在其发展历程中创作了众多特色鲜明、影响深远的建筑,在我国现代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学者们在岭南建筑特征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体现在理论建构的自觉性、理论内涵的发展性、理论运用的广泛性和研究... 岭南建筑学派在其发展历程中创作了众多特色鲜明、影响深远的建筑,在我国现代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学者们在岭南建筑特征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体现在理论建构的自觉性、理论内涵的发展性、理论运用的广泛性和研究内容的丰富性4个方面。今后可运用跨学科、多元化研究方法,在多元视角的导引下对具体建筑类型的特征、不同时段建筑的特征等方面继续深入挖掘,有利于岭南建筑学派在此基础上扬帆远航,有利于岭南建筑书写新时代的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建筑特征 回顾 展望
下载PDF
文化记忆下合肥三国文化景观装置研究--基于逍遥津设计实践
6
作者 钱安明 李青云 吴蓉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3年第6期51-61,共11页
基于文化记忆理论视角,以逍遥津研究为例,探讨合肥三国文化景观装置的设计问题。首先,通过实地调研,构建文化记忆与景观装置的相关系统图表;其次,对景观装置的文化记忆功能进行梳理,绘制标志性构筑物的图形图像;最后汇聚合肥区域三国文... 基于文化记忆理论视角,以逍遥津研究为例,探讨合肥三国文化景观装置的设计问题。首先,通过实地调研,构建文化记忆与景观装置的相关系统图表;其次,对景观装置的文化记忆功能进行梳理,绘制标志性构筑物的图形图像;最后汇聚合肥区域三国文化遗址的设计探索成果,展望城市景观的现实场景创新方向。尝试提出景观装置的文化记忆保护、传承和创新的三条设计建议,以期为合肥文化景观装置的设计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装置 文化记忆 合肥研究 逍遥津 三国文化
下载PDF
土木工程虚拟实验中心的建设与思考 被引量:15
7
作者 纪金豹 李炎锋 +2 位作者 李振宝 闫维明 杜修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2-145,156,共5页
结合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虚拟实验中心建设和申报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的若干经验和主要成果,分析了虚拟实验平台网络化、三维化、沉浸式、交互式和与有限元软件相结合的技术特点,指出了虚拟实验技术与远程试验、混合试验相结合的发... 结合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虚拟实验中心建设和申报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的若干经验和主要成果,分析了虚拟实验平台网络化、三维化、沉浸式、交互式和与有限元软件相结合的技术特点,指出了虚拟实验技术与远程试验、混合试验相结合的发展方向,相关研究工作可供相关院校的虚拟实验中心建设和虚拟实验技术开发所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 实验教学 虚拟实验 仿真实验
下载PDF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管理综合实验虚拟教学平台的构建 被引量:20
8
作者 杨太华 汪洋 赖小玲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8-111,132,共5页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作为现代建筑领域的一项新技术革命,为工程管理类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通过分析国内外主要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中BIM技术的应用现状,提出了构建工程管理类综合实验虚拟教学平台的框架结构,并根据其不同模块...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作为现代建筑领域的一项新技术革命,为工程管理类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通过分析国内外主要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中BIM技术的应用现状,提出了构建工程管理类综合实验虚拟教学平台的框架结构,并根据其不同模块的专项功能,开发出多门实验课程设计,从而打破了传统课堂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性变革。BIM综合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和多门实验课程的开发,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也利于提高实验室的综合利用效率,使学生对工程管理类课程知识有较为系统、全面的认识。教学实践表明,运用这一平台具有较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实验教学平台 建筑信息模型 实践课程设计 工程管理
下载PDF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93
9
作者 赵铭超 孙澄宇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0-93,共4页
为了继承和发扬我校建筑学专业重视实验教学的优良传统,提出新时代背景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建设的新思路。结合已完成的"宋保国寺大殿仿真建构实验"和"交通流虚拟现实实验"两个模块案例的开发与教学实践和国家级虚... 为了继承和发扬我校建筑学专业重视实验教学的优良传统,提出新时代背景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建设的新思路。结合已完成的"宋保国寺大殿仿真建构实验"和"交通流虚拟现实实验"两个模块案例的开发与教学实践和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在早期数字时代围绕尖端设备采购与服务的建设1.0模式基础上,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提出以"内容建设"为中心,以数字化的虚拟仿真技术与互联网技术构筑起一系列的在线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即2.0模式。并详细介绍了两个模块的功能设计与教学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慕课 基于互联网 虚拟仿真 建筑学专业
下载PDF
结构美学视角下的建筑艺术表现力 被引量:9
10
作者 徐伟琦 段翔 吴定峰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88-92,共5页
关于结构美学与建筑艺术表现的关系探究成为当代建筑设计思潮中所讨论的一种新趋势。从对建筑艺术的理解和运用出发,结合结构的本质及其对于艺术的作用,寻找建筑艺术与建筑结构之间依存互动的关系,并结合有关实例进行解析,探求结构美学... 关于结构美学与建筑艺术表现的关系探究成为当代建筑设计思潮中所讨论的一种新趋势。从对建筑艺术的理解和运用出发,结合结构的本质及其对于艺术的作用,寻找建筑艺术与建筑结构之间依存互动的关系,并结合有关实例进行解析,探求结构美学表现建筑艺术设计的实际意义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形态 建筑艺术 建筑设计 美学表现
下载PDF
浅议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历史建筑遗产的保护 被引量:8
11
作者 马宁 寿劲秋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9-112,共4页
面对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如何能够使经济建设的现实利益和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把保护方案融入建设规划方案中并严格实施,使建筑遗产与城市建设良好结合成为目前学者关注的焦点。从我国"历史建筑遗产"的特... 面对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如何能够使经济建设的现实利益和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把保护方案融入建设规划方案中并严格实施,使建筑遗产与城市建设良好结合成为目前学者关注的焦点。从我国"历史建筑遗产"的特点出发,进行了城市化进程中历史建筑保护要素的初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历史建筑遗产 保护
下载PDF
减弱“被害恐惧感”视角下长春市半封闭住区防卫安全设计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科奇 王嘉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55-562,共8页
病态的住区外环境是引发居民被害恐惧感的重要因素.以CPTED理论和城市“易犯罪”空间理论为支撑,提出空间位置、空间形态和空间氛围是影响居民被害恐惧感的三大空间属性,在对长春市代表性半封闭住区外环境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其外环境中... 病态的住区外环境是引发居民被害恐惧感的重要因素.以CPTED理论和城市“易犯罪”空间理论为支撑,提出空间位置、空间形态和空间氛围是影响居民被害恐惧感的三大空间属性,在对长春市代表性半封闭住区外环境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其外环境中对居民被害恐惧感产生不良影响的防卫安全问题,分析了住区外环境的可见性、通达性、领域性、识别性、积极性、意象性等环境特性对被害恐惧感的影响,借助SPSS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量化空间环境因素对被害恐惧感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框架以及可减弱居民被害恐惧感的防卫安全设计策略,分别为针对空间环境的可见性问题、通达性问题、识别性问题和意象性问题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害恐惧感 防卫安全设计 半封闭住区 外环境
下载PDF
视觉认知理论的发展及其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媛 刘德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49-53,共5页
作为艺术门类之一的建筑设计,其核心问题———审美并没有随时代的更迭而发生变化,而建筑审美的依据却向着愈加科学化的方向发展。视觉认知理论推动了建筑审美的科学化,而对审美的科学解释可以帮助更多的建筑师设计出赏心悦目的建筑。... 作为艺术门类之一的建筑设计,其核心问题———审美并没有随时代的更迭而发生变化,而建筑审美的依据却向着愈加科学化的方向发展。视觉认知理论推动了建筑审美的科学化,而对审美的科学解释可以帮助更多的建筑师设计出赏心悦目的建筑。视觉认知理论从经验总结阶段发展到格式塔心理学的技术应用阶段再到大脑视觉机制的科学阐释阶段,发展历程中的阶段性成果已经成为建筑师的共识并在设计中得到有意识的应用,同时对大脑视觉机制的探索揭示了受众"看"建筑的特点,这也为建筑师解决数字时代建筑审美的新问题提供了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认知理论 建筑设计 建筑审美 认知特点
下载PDF
文脉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语意解读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永黎 沈中伟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0-113,共4页
建筑师在表达创作意图时,文脉往往为其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论文基于建筑学所体现的跨学科特性,从建筑师的创作引出对文脉的探讨。在明晰文脉含义的基础上,阐述了文脉的符号意义。然后,从文脉的形式与意义两方面的建构方法,对部分文... 建筑师在表达创作意图时,文脉往往为其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论文基于建筑学所体现的跨学科特性,从建筑师的创作引出对文脉的探讨。在明晰文脉含义的基础上,阐述了文脉的符号意义。然后,从文脉的形式与意义两方面的建构方法,对部分文脉的探索成果进行了梳理,以期在当今国际化的创作环境下,进一步思考与探索建筑的文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脉 文脉主义 符号 形式与意义
下载PDF
一种量化的角度对历史建筑立面评价的探索——以中东铁路沿线火车站站房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军 张舒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41-47,共7页
中东铁路沿线火车站站房的设计是中东铁路沿线建筑的精华所在,也是重要的东北特色的殖民文化的物质载体,其建筑立面的形态等一直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传统对建筑立面的评价主要集中在专家评价等主观性较强的评价手法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中东铁路沿线火车站站房的设计是中东铁路沿线建筑的精华所在,也是重要的东北特色的殖民文化的物质载体,其建筑立面的形态等一直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传统对建筑立面的评价主要集中在专家评价等主观性较强的评价手法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结合几何学科中的分形几何理论,探索一种量化的角度去评价历史建筑立面,拓展了原有的方法,降低主观性,为更全面地分析历史建筑立面及保护历史建筑提供一种研究评价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维数 计盒维数法 中东铁路 建筑立面
下载PDF
浅析营造基于CPTED理念的健康建筑外环境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科奇 王嘉仪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56-59,共4页
安全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安全性是实现积极健康人居环境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支撑.建筑外环境是犯罪发生的载体和条件,通过环境的有效设计可以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对于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学来说,借助于物质空间环境的改善,加大潜在犯... 安全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安全性是实现积极健康人居环境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支撑.建筑外环境是犯罪发生的载体和条件,通过环境的有效设计可以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对于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学来说,借助于物质空间环境的改善,加大潜在犯罪受害者的安全保障是人居环境设计的重要内容,即实现"通过环境设计预防犯罪",英文简称"CPTED".发达国家对"CPTED"的研究有了一定的基础,已应用到人居环境环境设计和公共安全管理实践,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则刚刚起步.本文以CPTED理论为基础,从建筑外环境如手,以犯罪条件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构建健康的人居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外环境 防卫安全 健康 CPTED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古建筑模型中的实验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许飞进 李昌鹏 张霄霄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1-184,共4页
随着我国传统村落的申报,人们更加关注古建筑的保护与发展问题。本实验设计以导师制为契机,由师生通过3D打印技术,对古建筑实现可拆卸结构模型的打印还原实验与分析,得出富有启发意义的实践结论。同时,结合3D打印技术的现状,探索3D打印... 随着我国传统村落的申报,人们更加关注古建筑的保护与发展问题。本实验设计以导师制为契机,由师生通过3D打印技术,对古建筑实现可拆卸结构模型的打印还原实验与分析,得出富有启发意义的实践结论。同时,结合3D打印技术的现状,探索3D打印技术对古建筑保护的意义与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古建筑模型 可拆卸结构 保护与利用
下载PDF
建筑元素的表义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邓涛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0-73,共4页
文中为研究建筑创作的创新,以在形态意义的组织和形态接受理论方面提供依据为目的,从心理感知觉的角度,对建筑识别的方式、建筑元素的性质与建筑的关系及形态意义的组织方法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索.归纳出建筑元素的类别和五个基本特征... 文中为研究建筑创作的创新,以在形态意义的组织和形态接受理论方面提供依据为目的,从心理感知觉的角度,对建筑识别的方式、建筑元素的性质与建筑的关系及形态意义的组织方法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索.归纳出建筑元素的类别和五个基本特征,并阐述了这些基本持征与建筑空间功能属性和精神内涵的关系.根据体验者对形态反应的心理活动特点,提出了三种具有启发性的形式意义的组织方法.通过分析和论证认为,对建筑元素控制的恰当方法,是从易于识别和理解的角度,使建筑元素充分特征化,无论形态、材料质地,还是元素组织结构的倾向性都应具有目的,富于要求和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元素 记忆方式 意义 特征化
下载PDF
论中国长城的天文学特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春红 张玉坤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2-47,56,共7页
长城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边防工程,在两千多年长城的修建过程中,天文科技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本文的论述中,笔者从长城修建的天文学背景出发,将秦、明时期的长城形体分别与北斗七星和银河进行比对,揭示了一系列长城在设计过程中可能... 长城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边防工程,在两千多年长城的修建过程中,天文科技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本文的论述中,笔者从长城修建的天文学背景出发,将秦、明时期的长城形体分别与北斗七星和银河进行比对,揭示了一系列长城在设计过程中可能蕴含的天文特征,这些特征充分反映出中国传统宇宙观在建筑工程方面的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城 天文学 星宿 银河
下载PDF
江西乐平传统戏台建筑营造技艺初探 被引量:3
20
作者 许飞进 艾弘任 +3 位作者 武美楠 刘青琳 吴维帅 樊彬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54-59,共6页
享有"赣剧之乡"美誉的乐平,自古以来,戏曲昌盛,传统戏台也相继成为与赣剧血肉相连且并驾齐驱的独特建筑艺术.乐平传统戏台数量多、分布广,集历史、文化、建筑、艺术于一身,风格多样,异彩纷呈,承载了400余年历史的深邃与厚重,... 享有"赣剧之乡"美誉的乐平,自古以来,戏曲昌盛,传统戏台也相继成为与赣剧血肉相连且并驾齐驱的独特建筑艺术.乐平传统戏台数量多、分布广,集历史、文化、建筑、艺术于一身,风格多样,异彩纷呈,承载了400余年历史的深邃与厚重,在风风雨雨的历练中不断发展,并逐渐形成了宏大的规模,既是乐平人民的精神寄托,也是中华民族民间传统建筑艺术中的瑰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戏台 民风民俗 建造技艺 建造工序 保护与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