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2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北京休闲农业发展需求的唇形科蜜源植物筛选研究
1
作者 杨林 李琳 +5 位作者 朱莉 张智 时祥云 刘建军 李勋 田满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118-120,共3页
基于北京市休闲农业发展需求,通过引进6种唇形科蜜源植物,结合观赏期、生长情况及访花昆虫等方面的观测,筛选适合北京休闲农业领域推广种植的蜜源植物种类。结果表明:荆芥和密叶牛至综合景观效果好,可以提供更长的持续花期,同时在吸引... 基于北京市休闲农业发展需求,通过引进6种唇形科蜜源植物,结合观赏期、生长情况及访花昆虫等方面的观测,筛选适合北京休闲农业领域推广种植的蜜源植物种类。结果表明:荆芥和密叶牛至综合景观效果好,可以提供更长的持续花期,同时在吸引访花昆虫的总数和昆虫多样性方面理想,可以为自然观察、科普研学等需求提供更好的支撑。因此,推荐这2种植物应用于北京地区休闲农业园区、乡村民宿及城市农园的美化和科普性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农业 唇形科 蜜源植物 产业融合
下载PDF
基于IPA分析法的武汉城市公园使用评价研究及优化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武静 刘丽丽 《价值工程》 2024年第4期47-51,共5页
城市公园是城市绿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进行休闲游憩的重要场所,是城市生态发展、文化教育及防灾减灾的重要场所。本文以武汉市三环线内的城市公园为例,使用大众点评数据和机器学习方法,通过高频词统计,确定公众对城市公园... 城市公园是城市绿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进行休闲游憩的重要场所,是城市生态发展、文化教育及防灾减灾的重要场所。本文以武汉市三环线内的城市公园为例,使用大众点评数据和机器学习方法,通过高频词统计,确定公众对城市公园的重点关注方向,使用语义分析法构建对城市公园进行满意度和重要性评价的框架,在此基础上,采用IPA分析法,对满意度及重要性结果进行分析,测度公众对城市公园的关注重点及其满意程度。研究结果表明:①公众对武汉市城市公园的古建筑丰富程度非常重视,但对古建筑整体满意度较低;②公众对城市公园的休闲活动及景观建设非常重视且满意度较高;③公众对不同类型的城市公园关注点及满意度不同,对历史名园的古建筑丰富程度非常重视但不满意的,对综合公园的休闲活动及景观环境建设重视且满意,对生态公园、主题公园、社区公园的休闲活动和整体环境维护较为重视且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城市公园 社交媒体数据 机器学习 IPA分析法
下载PDF
国外城市非正式绿色空间研究进展与思考
3
作者 叶林 徐梦雅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88,共7页
【目的】存量发展背景下,城市公园等正式绿色空间增量困难、服务功能日益局限,而数量较多的非正式绿色空间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未充分发挥价值。探究非正式绿色空间的独特价值与利用方式,可为用地约束下人居环境提升与绿化功能创新提供线... 【目的】存量发展背景下,城市公园等正式绿色空间增量困难、服务功能日益局限,而数量较多的非正式绿色空间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未充分发挥价值。探究非正式绿色空间的独特价值与利用方式,可为用地约束下人居环境提升与绿化功能创新提供线索。【方法】对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登载的47篇典型文献进行了分析,从识别技术、游憩价值、生态价值和更新模式四方面,系统探知国外非正式绿色空间研究进展。【结果】非正式绿色空间具有触发多样游憩感知、满足多元使用需求、提升绿地获取公平性等游憩价值,以及丰富城市生物多样性、提升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等生态价值。同时,国外实践表明,运用公共政策、政府支持、社会推动的综合策略可助力实现非正式绿色空间更新改造。【结论】结合国情并借鉴国外理论与实践,建议运用主动响应居民需求、创建地理信息数据库、创新规划管理范式三大策略优化国内城市非正式绿色空间建设,以期公平、生态、节约地推进城市绿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非正式绿色空间 识别技术 游憩价值 生态价值 更新模式
下载PDF
基于公共健康的城市公园紫外辐射环境研究--以福州西湖公园为例
4
作者 刘东兰 林燕芳 彭东辉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65-172,共8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居民对城市公园的健康游憩服务要求不断提高。城市公园紫外辐射对游人健康具有严重威胁。该研究从居民的需求出发,对福州西湖公园的紫外辐射环境进行全面研究,对公园内的不同遮荫乔木、建筑类型和下垫面展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居民对城市公园的健康游憩服务要求不断提高。城市公园紫外辐射对游人健康具有严重威胁。该研究从居民的需求出发,对福州西湖公园的紫外辐射环境进行全面研究,对公园内的不同遮荫乔木、建筑类型和下垫面展开监测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遮荫乔木的叶面积指数和冠幅形态会影响其紫外辐射屏蔽效果;越密闭的建筑物类型,其紫外辐射屏蔽效果越好;不同下垫面类型的紫外辐射反射率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健康 城市公园 紫外辐射 屏蔽率
下载PDF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广州城市公共绿地休闲需求特征研究
5
作者 徐秀玉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4年第5期62-66,共5页
基于网络文本内容,通过休闲者、休闲地点、休闲时间、休闲功能、休闲项目、休闲环境、休闲服务等分析城市居民公共绿地休闲行为特征,通过休闲感知及休闲情绪分析城市居民公共绿地休闲感知特征。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公共绿地的休闲群体、休... 基于网络文本内容,通过休闲者、休闲地点、休闲时间、休闲功能、休闲项目、休闲环境、休闲服务等分析城市居民公共绿地休闲行为特征,通过休闲感知及休闲情绪分析城市居民公共绿地休闲感知特征。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公共绿地的休闲群体、休闲地点、休闲功能、休闲时间、休闲项目差异较为明显,但休闲使用均受公共交通及内部管理制约。体育公园及综合公园休闲评价满意度较高,自然公园、社区公园休闲评价满意度较低。加强公共绿地交通建设、提升公共绿地管理水平及加大评价满意度较低的公共绿地开发是提升绿地公共休闲服务水平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绿地 休闲需求 网络文本 广州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的复杂山区道路选线优化方法探讨
6
作者 敬麒麟 吕玉海 苏明 《科技资讯》 2024年第12期110-112,共3页
针对复杂山区道路选线的优化问题,提出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基础,综合考虑地形特征和环境约束等因素,进行道路选线优化的方法,对道路网络模型进行地形参数的获取与处理,对道路节点及其连通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多条件权衡算法并... 针对复杂山区道路选线的优化问题,提出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基础,综合考虑地形特征和环境约束等因素,进行道路选线优化的方法,对道路网络模型进行地形参数的获取与处理,对道路节点及其连通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多条件权衡算法并有效处理约束条件,以达到道路选线优化的目的。此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得到验证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复杂山区道路 选线道路节点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以生态恢复为基础的湿地景观设计研究——以宿州市三角洲湿地公园为例
7
作者 曹洪侠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1-35,91,共6页
城市湿地景观建设与应用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人们通常把城市湿地比作城市的“肾脏”,可见城市湿地在城市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因此,恢复和重建城市湿地景观对于改善城市小气候和城市环境质量至关重要。文章以生态修复为基础,... 城市湿地景观建设与应用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人们通常把城市湿地比作城市的“肾脏”,可见城市湿地在城市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因此,恢复和重建城市湿地景观对于改善城市小气候和城市环境质量至关重要。文章以生态修复为基础,用具体案例分析探讨以生态恢复为基础的湿地景观设计,为湿地景观设计师利用城市湿地打造良好的湿地生态景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1],维护城市生态平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恢复 湿地 景观设计
下载PDF
可持续场地倡议(SITES)评价体系在中国城市绿地建设中的研究进展及适用性讨论
8
作者 林广思 朱欣 贺肖淇 《广东园林》 2024年第2期2-6,共5页
建设可持续的城市绿地是风景园林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中国目前缺乏指导可持续景观建设的标准体系。可持续场地倡议(SITES)体系的提出和引入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切入点。以SITES评价体系为研究对象,概述其起源、主... 建设可持续的城市绿地是风景园林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中国目前缺乏指导可持续景观建设的标准体系。可持续场地倡议(SITES)体系的提出和引入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切入点。以SITES评价体系为研究对象,概述其起源、主要内容等,明确其在城市绿地项目建设中的应用价值,全面总结了SITES评价体系在国内研究与应用方面的进展,同时深入探讨了其在中国城市绿地建设中的适用性和局限性。SITES在关注“场地”尺度、覆盖全生命周期、设置“门槛”条件以及全球统一标准等方面展现了较强的适用性,然而,在实际应用于中国城市绿地项目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包括SITES标准与国内标准规范的不匹配,分值权重的失衡,缺乏政府相关福利政策支持和推广受限制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可持续景观 可持续场地倡议(SITES) 景观绩效
下载PDF
公共建筑园区绿地节水灌溉系统综合设计探索
9
作者 凌玉梅 黎国文 凌云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4年第5期10-15,46,共7页
针对北运河管理处迁建项目园区绿地灌溉之前一直用井水和自来水,根据园区实际情况进行园区绿地节水灌溉系统设计,综合集成雨水收集利用技术、再生水利用技术、绿地节水灌溉技术、绿地灌溉智能化管控技术,实现园区灌溉多水源联调,优先利... 针对北运河管理处迁建项目园区绿地灌溉之前一直用井水和自来水,根据园区实际情况进行园区绿地节水灌溉系统设计,综合集成雨水收集利用技术、再生水利用技术、绿地节水灌溉技术、绿地灌溉智能化管控技术,实现园区灌溉多水源联调,优先利用雨水,充分利用临近小中河再生水、地下水作为应急备用水源;并贯彻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最大限度蓄积利用雨洪水,增加地下水入渗补给,提升园区水生态环境。项目的实施提高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海绵城市 雨水利用 再生水利用 节水灌溉
下载PDF
重庆市绿色空间景观格局与PM_(2.5)浓度时空相关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苟爱萍 李皖新 王江波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7,共13页
空气中的细颗粒物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探究绿色空间景观格局对PM_(2.5)浓度的影响,有助于通过调整绿色空间格局降低PM_(2.5)浓度。以重庆市1980~2020年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和PM_(2.5)浓度数据作为基础数据,通过景观格局指... 空气中的细颗粒物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探究绿色空间景观格局对PM_(2.5)浓度的影响,有助于通过调整绿色空间格局降低PM_(2.5)浓度。以重庆市1980~2020年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和PM_(2.5)浓度数据作为基础数据,通过景观格局指数法、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绿色空间景观格局及PM_(2.5)浓度变化特征,再通过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模型研究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指数变化对PM_(2.5)浓度的影响及其时空异质性。结果表明:①重庆市PM_(2.5)浓度从1980年至2010年逐渐上升,2010年至今逐渐降低;同时,其空间分布具有显著聚集特征,主要显示为东部低-低聚集、西部高-高聚集的特征。②林地、草地和耕地的面积指数(TA)、斑块密度指数(PD)和斑块连接度指数(COHESION)与PM_(2.5)浓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其中,林地面积指数呈负影响,耕地、草地面积指数呈正影响;林地、草地斑块密度指数呈正影响,耕地斑块密度指数呈负影响;林地、草地和耕地斑块连接度指数均呈负影响。③主城都市区内,草地面积指数和耕地斑块密度指数对PM_(2.5)浓度的负影响较强。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和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内,林地聚合度指数(AI)、斑块密度指数和斑块连接度指数以及耕地面积指数对PM_(2.5)浓度的影响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空间 景观格局指数 消减效应 PM_(2.5)浓度 空间自相关分析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时空异质性 重庆
下载PDF
虚拟现实中情感营造:疗愈和活力街道微更新设计循证探索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珍 徐磊青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60,共8页
【目的】旨在探索以循证设计为方法的活力与疗愈街道微更新设计。【方法】通过参与式工作营的形式开展上海市宝山区庙行镇共康路两个街段的微更新设计工作,并借助基于虚拟现实与可穿戴生理传感器的实验,验证活力街道设计与疗愈街道设计... 【目的】旨在探索以循证设计为方法的活力与疗愈街道微更新设计。【方法】通过参与式工作营的形式开展上海市宝山区庙行镇共康路两个街段的微更新设计工作,并借助基于虚拟现实与可穿戴生理传感器的实验,验证活力街道设计与疗愈街道设计所营造的环境氛围对居民情绪的不同影响,评估设计方案的有效性。【结果】两个街段的微更新设计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预期情感氛围,体现在心理和生理情绪指标变化上。验证了公众参与结合虚拟现实与可穿戴生理传感器辅助设计技术的运作模式,有助于设计师在早期阶段检验设计方案中的环境情感氛围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提升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与精准性。【结论】为活力与疗愈街道微更新设计增添实证证据,为循证设计流程提供了可参考的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微更新 街道设计 循证设计 参与式工作营 情感氛围 疗愈 活力 神经科学 虚拟现实
下载PDF
基于DSM的城市公园对PM_(2.5)和PM_(10)的消减特征研究——以南昌市人民公园为例
12
作者 刘青 刘桢梦 +3 位作者 李雅平 孙怡 刘苑秋 黄英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3-183,共11页
【目的】PM_(2.5)、PM_(10)等空气颗粒物是城市空气首要污染物,在城市空气污染中占主导地位。了解固定外源下PM_(2.5)、PM_(10)在城市绿地的消减特征,可为城市阻控空气颗粒物、缓解空气污染提供有利依据。然而目前空气颗粒物的研究大多... 【目的】PM_(2.5)、PM_(10)等空气颗粒物是城市空气首要污染物,在城市空气污染中占主导地位。了解固定外源下PM_(2.5)、PM_(10)在城市绿地的消减特征,可为城市阻控空气颗粒物、缓解空气污染提供有利依据。然而目前空气颗粒物的研究大多以点测定方式量化空间结构及植被类型对空气颗粒物的影响,对固定外源污染下PM_(2.5)、PM_(10)在城市绿地空间尺度上的影响机制研究较少。【方法】研究结合DSM与地统计学,以南昌市人民公园为例,探索城市公园阻隔外源污染的空间梯度效应及空间结构类型差异。利用克里金插值法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可视化模拟;利用Arcgis和R语言等软件分析不同空间结构PM_(2.5)、PM_(10)的浓度差异。【结果】人民公园PM_(2.5)、PM_(10)的浓度在空间分布上趋势一致,均表现为以固定外源点为核心,浓度随距离增加呈极显著梯度递减的趋势,且在中部(约距外源点150~220 m处)消减效率最高,约为全园PM_(2.5)平均消减值的7.5倍,PM_(10)平均消减值的3.8倍;PM_(2.5)、PM_(10)受多种因子影响:与空气温度、距离(主导因子)显著负相关、与相对湿度显著正相关,且PM_(2.5)、PM_(10)对不同因子响应特征存在差异;城市公园不同绿地空间结构对PM_(2.5)、PM_(10)的消减及扩散作用差异显著,受其双重影响,PM_(2.5)、PM_(10)的浓度表现为水体>广场>树林>草坪,其中PM_(2.5)受影响更显著;此外,受各因子和绿地空间结构耦合影响,部分区域PM_(2.5)、PM_(10)分布异常。【结论】以固定外源点为核心,PM_(2.5)、PM_(10)浓度随距离增加呈极显著梯度递减的趋势,且在中部消减效率最高;PM_(2.5)、PM_(10)浓度与相对湿度显著正相关,与空气温度与距离显著负相关,其中PM_(10)对距离和相对湿度响应较为明显,而PM_(2.5)受空气温度影响较大;在随距离变化基础上,不同城市绿地空间结构对PM_(2.5)、PM_(10)消减和扩散作用差异导致了局部分布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PM_(10) 空气颗粒物阻控 城市绿地 DSM 地统计学 南昌
下载PDF
多模式组合的居住区绿地对热环境影响的模拟研究
13
作者 冯晓刚 杨永佺 +3 位作者 李萌 周在辉 李凤霞 王元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119,158,共8页
居住区作为城镇居民三生活动最主要的空间单元,其热环境质量直接决定了小区内居民的舒适感和幸福度.本文在归纳总结城镇居住区绿地组合模式的基础上,基于非静力流体力学技术和热力学原理,耦合有限差分及交替方向隐式算法对小区范围内不... 居住区作为城镇居民三生活动最主要的空间单元,其热环境质量直接决定了小区内居民的舒适感和幸福度.本文在归纳总结城镇居住区绿地组合模式的基础上,基于非静力流体力学技术和热力学原理,耦合有限差分及交替方向隐式算法对小区范围内不同模式结构组合的绿地生态系统进行热效应模拟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模式组合的绿地系统热环境效应特征,探寻多模式组合下的居住区绿地与局地热环境间的交互关系.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模拟条件下,“中心+宅间”绿地组合模式的热环境效应最好,“组团+宅间”模式次之,“宅间”模式热环境效应最差;模拟区域内三种绿地组合模式的最高最低温度差分别为2.36、2.31和2.34℃,且温度自西南向东北方呈现圈层式分布特征;多绿植类型的组合模式对局地热环境的改善效果依次为:草+灌+乔>草+乔>草+灌>草,灌木对绿地热环境舒适度的改善效果不显著.该研究能够为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与实践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区 绿地 热环境 模拟 多模式
下载PDF
综合公园空间布局优化的模型构建及实证分析
14
作者 刘志强 丁吉逸 +1 位作者 洪亘伟 余慧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95,共8页
综合公园作为重要且稀缺的城市公共资源,其合理布局对城市存量更新背景下优化公园体系、增进民生福祉具有重要意义。布局优化模型常用于解决公共服务设施布局问题,新重力P中值模型是一种综合多目标导向、设施供需匹配关系和复杂约束条... 综合公园作为重要且稀缺的城市公共资源,其合理布局对城市存量更新背景下优化公园体系、增进民生福祉具有重要意义。布局优化模型常用于解决公共服务设施布局问题,新重力P中值模型是一种综合多目标导向、设施供需匹配关系和复杂约束条件的布局优化方法。在辨析新重力P中值模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供给主体差异和模型求解难度,构建出面向城市综合公园布局优化的改进新重力P中值模型,主要修正内容如下:(1)通过细化供给主体,改良规模分配规则,改进新重力P中值模型未考虑现有公园和新建公园服务供给差异性的局限;(2)引入遗传算法寻优,解决非线性、多约束的复杂设施布局问题,实现模型求解以促进模型在公园实际规划中的推广应用。以苏州市中心城区为例,以多源数据为支撑,将研究尺度下沉至居住区尺度,实证结果表明模型优化后居民至邻近综合公园最大出行成本、平均出行成本和可达性基尼系数等指标均有改善,综合公园空间布局更为合理。研究结果可为综合公园布局规划提供有效决策工具,为公园绿地的精准化布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公园 空间布局 新重力P中值模型 遗传算法 苏州
下载PDF
宁波都市区森林城市群建设现状、发展指标与总体布局——基于中欧合作研究的城市群森林建设规划
15
作者 张昶 金佳莉 +5 位作者 陈玉飞 姜莎莎 殷鲁秦 古琳 孙睿霖 王成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4期106-113,共8页
区域是生态环境的共同体,需要协同在城市群尺度推进森林城市群建设。基于对宁波都市区森林城市群建设现状的分析,结合上位规划要求及国内外经验,构建包括7项一级指标(生态资源总量、生态网络、生态保护修复、生物多样性、生态文化、生... 区域是生态环境的共同体,需要协同在城市群尺度推进森林城市群建设。基于对宁波都市区森林城市群建设现状的分析,结合上位规划要求及国内外经验,构建包括7项一级指标(生态资源总量、生态网络、生态保护修复、生物多样性、生态文化、生态福利、区域协同)、24项二级指标的宁波都市区森林城市群建设指标体系;同时,立足宁波都市区现状与发展目标,形成都市区“两山三湾一岛链”,中心区“两屏一区、多廊多点”,生态建设核心区“绿心、绿隔、绿核、绿廊、绿网、绿园”的森林城市群分层布局。研究结果不仅对宁波都市区森林城市群的落地建设具有指导作用,也对我国其他地区森林城市群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波都市区 生态现状 森林城市群 发展指标 总体布局
下载PDF
城市高架桥下新自然生境重建模式及维持策略——以上海市为例
16
作者 邢强 刘静 胡永红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6-93,共8页
【目的】城市高架桥下低光照、高污染、强干旱的特殊生境,严重影响了植物健康生长。构建高架桥“植物筛选—生境营造—可持续运维”的立体绿化体系,重建城市高架桥下新自然生境,可以有效改善城市高架桥下生境与人居环境,提高城市生物多... 【目的】城市高架桥下低光照、高污染、强干旱的特殊生境,严重影响了植物健康生长。构建高架桥“植物筛选—生境营造—可持续运维”的立体绿化体系,重建城市高架桥下新自然生境,可以有效改善城市高架桥下生境与人居环境,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方法】基于生境相似性原理,运用适应性、观赏性、功能性3层过滤模式筛选适生植物;制定“建筑-设施-介质”一体化策略;提出实现高架桥下立体绿化自维持运营的创新模式。【结果】筛选出了27种适宜种植于高架桥下特殊生境的抗性强的适生植物,丰富了高架桥下特殊生境的植物多样性,使植物单次更换周期延长至5年以上;研发出集适生植物、轻型栽培介质、叠垒式种植容器、浇灌系统、雨水收集净化设施于一体的新型立体绿化模块,支撑植物长期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同时实现了雨水资源化利用、污染源头控制和城市雨水消纳等多重目标;在景观形式上,将平面绿化拓展到立体绿化,复合利用大量已建成的城市灰色空间来增绿、填绿,预期可为上海市增加0.3 m^(2)的人均绿化面积;创新性地提出以“绿”促“商”、以“商”养“管”的运维模式,建立了上海虹梅高架桥下立体绿化新模式示范段。【结论】通过研发城市典型的低光照区域立体绿化技术,集成了新型立体绿化模块,将覆盖面广、连通性强的城市狭长污染线——城市高架桥下空间转型为生命景观线、生物多样性廊道,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生态、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环境修复 特殊生境 立体绿化 土壤改良 植物筛选 雨水利用
下载PDF
宜荆荆恩森林城市群建设的总体布局研究
17
作者 姜莎莎 张昶 +5 位作者 赵莉 徐慎东 孙振凯 金佳莉 殷鲁秦 王成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4期92-99,共8页
宜昌市、荆州市、荆门市和恩施州构成的宜荆荆恩城市群是湖北省三大城市群之一,也是长江经济带上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区,开展森林城市群建设对促进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宜荆荆恩城市群生态安全格... 宜昌市、荆州市、荆门市和恩施州构成的宜荆荆恩城市群是湖北省三大城市群之一,也是长江经济带上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区,开展森林城市群建设对促进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宜荆荆恩城市群生态安全格局、森林湿地资源、生态产业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现状,从城市群尺度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山区强四库,平原织两网,城乡提三景,全域筑四链”的宜荆荆恩森林城市群总体建设布局,并阐述具体的建设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荆荆恩城市群 森林城市群 协同发展 建设布局
下载PDF
宁波都市区城市群的生态环境问题与森林应对策略
18
作者 殷鲁秦 金佳莉 +5 位作者 姜莎莎 古琳 孙睿霖 陈玉飞 史依凡 杨玉坤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4期100-105,共6页
2021年中欧双方联合开展了中欧绿色城镇化的城市森林应对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我国宁波都市区是长三角区域内的重要发展极核之一,其城市群建设也是该研究项目的典型案例。文章在总结宁波都市区“小城镇点状发展-大都市主导发展-城镇化高速... 2021年中欧双方联合开展了中欧绿色城镇化的城市森林应对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我国宁波都市区是长三角区域内的重要发展极核之一,其城市群建设也是该研究项目的典型案例。文章在总结宁波都市区“小城镇点状发展-大都市主导发展-城镇化高速发展”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区域尺度综合分析城市组团之间生态空间、森林质量与景观风貌、外来入侵植物、河流水系生态廊道、城乡居民生态福祉、平原村庄风貌等9个方面的生态环境问题,最后提出群域区生态共建共享共治、中心区生态空间查漏补缺、核心区生态服务能力提升和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挖潜4方面的森林应对策略,以推进长三角区域生态协同、助力美丽杭州湾建设、构建宁波都市区生态安全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波都市区 城市群 生态环境问题 森林应对策略
下载PDF
基于大语言模型和社交媒体数据的城市公园公众活动丰富度测度——以上海为例
19
作者 仲玥 刘雨轩 叶宇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4-41,共8页
【目的】基于社交媒体数据的公园研究已成为热点。然而,既有研究依赖单模态数据和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技术,研究结果的精确度有待提升。随着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LLM)的发展,分析社交媒体数据... 【目的】基于社交媒体数据的公园研究已成为热点。然而,既有研究依赖单模态数据和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技术,研究结果的精确度有待提升。随着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LLM)的发展,分析社交媒体数据可实现更精确的城市公园公众活动丰富度解析。【方法】先利用LLM解析包含文本、图像和视频的多模态社交媒体数据,再运用聚类算法探究用户的情感倾向和活动丰富度,生成活动热力图,构建公园公众活动丰富度的量化方法。【结果】以传统问卷方法为参照标准,对比分析发现基于多模态数据的LLM分析法的准确性远优于单模态数据分析法,证实了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并将LLM分析法应用于上海外环内的20个城市公园,构建出大规模、高精度的公园公众活动丰富度的全景测度方法。【结论】创新性地利用LLM和多模态社交媒体数据分析城市公园公众活动丰富度,有利于推动人工智能在城市研究领域的学术发展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公园 公众活动丰富度 大语言模型 多模态数据 社交媒体数据
下载PDF
京广高铁沿线武汉乌龙泉镇生境质量演变特征研究
20
作者 殷利华 杜慧敏 姚忠勇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2-110,共9页
【目的】高铁作为中国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其建设和运营不可避免对沿线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土地利用变化、生境质量变化、生物多样性干扰等,但其影响程度、范围等科学问题亟待深入研究。【方法】以京广高铁武汉江夏区生态本底良... 【目的】高铁作为中国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其建设和运营不可避免对沿线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土地利用变化、生境质量变化、生物多样性干扰等,但其影响程度、范围等科学问题亟待深入研究。【方法】以京广高铁武汉江夏区生态本底良好的乌龙泉镇为研究区域,运用InVEST 3.2模型,分析2000—2010年、2010—2020年、2000—2020年研究区域生境质量的时空演变,探讨京广高铁建设对两侧生境质量的影响特征。【结果】1)研究区域用地类型转化有时段差异:2000—2010年主要是林地、湿地和水体转化为耕地,2010—2020年则是耕地向其他类转化。2)镇域生境质量先差后优:建设用地扩张使生境质量较差区域的面积持续增加,生境质量优良的林地和水体面积为先减后增。3)核心区域的生境质量变化特征与镇域表现一致。2000—2020年,高铁建设对沿线核心区生境质量的影响明显,生境质量整体变差,部分水域湿地生境质量提高。【结论】京广高铁沿线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很大程度影响了沿线的生境质量。高铁两侧用地类型及结构不同,对两侧生境质量的影响程度各不同:高铁沿线西侧随远离高铁距离的增加,生境质量呈现“先降后升”特点,而东侧则相反。分析高铁不同时间对沿线乡镇生境质量影响特征,可为沿线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受损生境修复以及美丽乡村建设等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绿色基础设施 生境修复 生物多样性保护 可持续发展 InVEST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