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立堵截流方案风险度分析 被引量:20
1
作者 贺昌海 胡志根 +3 位作者 周宜红 肖焕雄 付峥 李定葵 《中国工程科学》 2002年第4期58-63,68,共7页
从全面分析立堵截流风险的角度出发 ,总结了大落差、高流速型截流工程的两种合理的截流风险变量和风险率模型 ,提出了用实测资料法和随机性模拟法计算截流风险率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而且用实测资料法进行了工程实例计算 ,计算结果表明两... 从全面分析立堵截流风险的角度出发 ,总结了大落差、高流速型截流工程的两种合理的截流风险变量和风险率模型 ,提出了用实测资料法和随机性模拟法计算截流风险率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而且用实测资料法进行了工程实例计算 ,计算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具有一致性 ,并初步揭示了风险率的一些规律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分析了截流风险的评价和处理准则 ,提出了截流方案合理风险度的建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堵截流 截流方案 截流标准 风险率 风险度 水电工程 施工
下载PDF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水流数学模型计算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绿波 王光谦 冉启华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8-54,共7页
本文采用有限体积法对长江三峡大江截流期间上、下游围堰附近的河道水流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利用压力校正法求解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模型计算,本文获得了截流期间两级设计流量(Q=14000m3/s和Q=19400m3/s)下,上... 本文采用有限体积法对长江三峡大江截流期间上、下游围堰附近的河道水流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利用压力校正法求解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模型计算,本文获得了截流期间两级设计流量(Q=14000m3/s和Q=19400m3/s)下,上、下游龙口宽度发生变化时,坝区附近水域内流态的变化情况,得到了龙口附近的水流参数(如流速、上下游水位落差、龙口处流态分布及导流明渠的分流比等),并且把这两套设计方案的计算结果与长江水利委员会所做的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加以比较、验证。结合大江截流的实际水流条件,本文还进行了相应的水流计算,从而利用实测值进一步验证了已建水流数学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江截流 水流 龙口 三峡工程 下游围堰 长江水利委员会 流态 利用 水域 流水
下载PDF
短间距双戗堤截流试验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尹杨松 戴光清 +1 位作者 杨庆 王海云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9-42,共4页
双戗堤立堵截流工程中,龙口的各项水力学参数决定了截流进占的难度。其不仅与截流河段的地形、来流量以及导流建筑物的泄流能力有关,还和上下戗堤以及龙口的相对位置有关。在分析上述条件的基础上结合试验研究,针对两戗间距不能满足水... 双戗堤立堵截流工程中,龙口的各项水力学参数决定了截流进占的难度。其不仅与截流河段的地形、来流量以及导流建筑物的泄流能力有关,还和上下戗堤以及龙口的相对位置有关。在分析上述条件的基础上结合试验研究,针对两戗间距不能满足水流横向扩散消能的工程特性,提出利用工程措施改变下龙口流场分布的方法来降低截流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流 双戗堤 扩散 落差 单宽功率
下载PDF
减轻立堵截流难度措施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学海 韩继斌 程子兵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9-33,49,共6页
立堵截流难度包括抛石稳定性问题、截流规模问题、截流安全度问题。抛石稳定性涉及龙口水力因素、基础与抛投材料因素、人为因素等;截流规模涉及河道水文特性、分流条件等;截流安全度涉及堤头坍塌等。基于各影响因素及关联要素分析,归... 立堵截流难度包括抛石稳定性问题、截流规模问题、截流安全度问题。抛石稳定性涉及龙口水力因素、基础与抛投材料因素、人为因素等;截流规模涉及河道水文特性、分流条件等;截流安全度涉及堤头坍塌等。基于各影响因素及关联要素分析,归纳了减轻立堵截流难度的措施及其运用条件,包括提高导流建筑物分流能力及优化分流特性、双戗截流适用条件及落差分配控制、宽戗效应机理及其运用、增强截流块体抗冲稳定、平抛垫底提高截流安全度及其梯级调度、优化抛投方式、增大抛投强度等,探讨了深厚软基覆盖层条件下立堵截流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堵截流 截流难度 水力参数 材料特性 床面糙度 深厚覆盖层 护底技术
下载PDF
对立堵截流难度的认识及其改善措施 被引量:7
5
作者 柏林 郭红民 刘力中 《长江科学院院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8,13,共3页
从立堵截流工程实践中 ,认识到影响截流难度的主要水力因素是截流落差Z、截流流量Q和截流水深h。结合葛洲坝工程、三峡工程等截流工程简要介绍了降低以上
关键词 立堵截流 落差 流量 水深
下载PDF
双戗堤立堵截流空间和时间效应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左双英 周宜红 肖焕雄 《水电能源科学》 2003年第4期31-34,共4页
针对双戗堤立堵截流水力特性,以落差分配为控制条件,提出了上、下游戗堤之间能够发挥作用的最佳距离及两个戗堤进占速度配合的表达式;推导了上戗堤最困难时,下戗堤进占壅水所需时间的计算公式,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工程实践,取得了较满意... 针对双戗堤立堵截流水力特性,以落差分配为控制条件,提出了上、下游戗堤之间能够发挥作用的最佳距离及两个戗堤进占速度配合的表达式;推导了上戗堤最困难时,下戗堤进占壅水所需时间的计算公式,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工程实践,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戗堤立堵截流 空间效应 时间效应 截流技术 水力学
下载PDF
基于随机模拟的立堵截流动态风险计算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贺昌海 杨栋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1-44,共4页
应用立堵截流系统风险率及动态风险率模型 ,提出了基于随机模拟的风险率计算方法 ,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具体计算 ,总结了风险率的一些特点 。
关键词 立堵截流 随机模拟 系统风险率 动态风险率
下载PDF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水力学试验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刘力中 郭红民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7,共3页
长江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是三峡工程的关键技术之一。为顺利的进行大流量下的深水截流,并保证截流施工期长江正常通航,长江科学院在1∶100、1∶80和1∶40的三个不同比尺的模型上进行了截流水力学试验研究。试验研究成果表明,... 长江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是三峡工程的关键技术之一。为顺利的进行大流量下的深水截流,并保证截流施工期长江正常通航,长江科学院在1∶100、1∶80和1∶40的三个不同比尺的模型上进行了截流水力学试验研究。试验研究成果表明,三峡工程大江截流采用先平抛垫底后立堵的方案,可减少截流戗堤的坍塌现象与龙口段的工程量,有利于截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堵法截流 截流 水力学 试验研究 三峡水利枢纽
下载PDF
龙口下游水深对截流难度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周玉香 王秀民 庄如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11,共2页
葛洲坝和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其截流水力学指标在当时国内甚至国际截流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认为这与龙口下游较大的水深有关。试验研究结果显示,龙口下游水深ht与龙口上下游落差z有密切关系,ht的增大可使相对落差z/ht明显减小,z/ht的减小... 葛洲坝和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其截流水力学指标在当时国内甚至国际截流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认为这与龙口下游较大的水深有关。试验研究结果显示,龙口下游水深ht与龙口上下游落差z有密切关系,ht的增大可使相对落差z/ht明显减小,z/ht的减小有利于抛料在戗堤前沿冲刷面的稳定;同时,龙口下游水深的增加,能有效降低河槽底部流速和垂线平均流速,而抛石重量对流速的变化非常敏感,流速的降低,可使抛石重量大大降低,从而降低截流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堵法截流 龙口 下游水深 截流难度 影响分析
下载PDF
立堵截流戗堤堆石分叉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贺昌海 肖焕雄 +1 位作者 胡志根 周宜红 《中国工程科学》 2001年第6期69-74,共6页
根据截流戗堤边坡的两种不同坍塌现象的特点 ,进行定性分析并总结其主要影响因素 ,包括抛投材料的抗冲能力、戗堤基础的抗冲能力、龙口水深、抛投材料的力学性质和抛投材料的浸水湿化。引用戗堤堆石的一个微结构模型 ,运用静态分叉和奇... 根据截流戗堤边坡的两种不同坍塌现象的特点 ,进行定性分析并总结其主要影响因素 ,包括抛投材料的抗冲能力、戗堤基础的抗冲能力、龙口水深、抛投材料的力学性质和抛投材料的浸水湿化。引用戗堤堆石的一个微结构模型 ,运用静态分叉和奇异性理论 ,进一步研究了戗堤堆石的分叉特性。结果表明 ,堆石内部的应力变化和抛投材料的浸水湿化是深水截流中戗堤边坡高频率、大规模坍塌的根本原因。据此 ,提出了实际施工时应采取的工程措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堵截流 坍塌 静态分叉 奇异性理论 戗堤堆石 三峡工程 戗堤边坡 大江截流 微结构模型
下载PDF
单戗立堵截流在黄丰水电站施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广峰 张刚 +1 位作者 梁雅强 马智俐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9-82,89,共5页
以黄丰水电站为例,详细介绍了黄丰水电站截流施工方案、施工过程,说明截流最终落差在3m左右、龙口流速6~7m/s左右的截流工程,只要采取可靠技术措施,配备足够的大型施工机械,现场施工组织得力,单戗立堵截流方式是较为经济合适的... 以黄丰水电站为例,详细介绍了黄丰水电站截流施工方案、施工过程,说明截流最终落差在3m左右、龙口流速6~7m/s左右的截流工程,只要采取可靠技术措施,配备足够的大型施工机械,现场施工组织得力,单戗立堵截流方式是较为经济合适的施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工程 施工截流 单戗立堵 黄丰水电站
下载PDF
双戗堤立堵进占截流龙口水力参数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刘法权 《陕西水力发电》 1996年第1期21-27,44,共7页
龙口流速和单宽功率是衡量截流困难度的两个重要指标,了解其变化规律对截流设计和施工都有极大的意义。本文从两个戗堤在截流中的作用出发,以落差分配为控制条件,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模型试验,对整个截流过程中两个龙口的流速和单... 龙口流速和单宽功率是衡量截流困难度的两个重要指标,了解其变化规律对截流设计和施工都有极大的意义。本文从两个戗堤在截流中的作用出发,以落差分配为控制条件,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模型试验,对整个截流过程中两个龙口的流速和单宽功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首次对双戗堤立堵进占截流两参数的变化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为双戗堤立堵进占截流的实施提供了可靠的判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流 立堵法截流 流量 水力 流速
下载PDF
立堵截流的计算机模拟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发全 聂策明 《陕西水力发电》 1997年第2期38-40,共3页
立堵截流施工的计算机模拟目前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作为一种尝试,本文通过对截流施工过程及其龙口水力特性的分析,以抛投体的稳定为核心,运用水力学基本原理,建立了立堵截流的施工过程数学模型实现了截流过程的计算机模拟,为截流... 立堵截流施工的计算机模拟目前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作为一种尝试,本文通过对截流施工过程及其龙口水力特性的分析,以抛投体的稳定为核心,运用水力学基本原理,建立了立堵截流的施工过程数学模型实现了截流过程的计算机模拟,为截流设计与施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堵截流 计算机模拟 截流
下载PDF
高落差大流量河道截流方案研究与实施 被引量:3
14
作者 彭运河 徐盛剑 刘豫 《水利水电施工》 2018年第3期5-11,共7页
由于地壳板块的运动,在非洲大陆的东部形成了壮观的东非大裂谷。裂谷上湖泊众多,其中包括维多利亚湖。维多利亚湖水量充沛,唯一出口是北部的尼罗河。本文研究的截流方案针对的就是在尼罗河上的乌干达卡鲁玛水电站截流。该电站是通过输... 由于地壳板块的运动,在非洲大陆的东部形成了壮观的东非大裂谷。裂谷上湖泊众多,其中包括维多利亚湖。维多利亚湖水量充沛,唯一出口是北部的尼罗河。本文研究的截流方案针对的就是在尼罗河上的乌干达卡鲁玛水电站截流。该电站是通过输水管道集中尼罗河上众多瀑布的落差进行发电的水电工程,拦河坝就建在二道跌坎上。由于跌坎的存在和尼罗河丰沛的水量,使得工程需在大流量高落差条件下截流,如不进行精心策划,其截流将异常艰难。本文介绍了卡鲁玛项目截流方案的比选和实施情况,并进行了经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流 大流量 高落差 尼罗河
下载PDF
水利水电工程导截流技术 被引量:7
15
作者 夏仲平 《水利水电施工》 2006年第4期129-136,128,共9页
阐述了导流、截流工程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作用,施工导流与施工度汛技术进展,截流技术进展,围堰技术进展,总结了导流、截流主要经验,展望了导流、截流发展方向和趋势。通过工程实例表明我国在导流、截流工程的主要技术已达世界先进... 阐述了导流、截流工程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作用,施工导流与施工度汛技术进展,截流技术进展,围堰技术进展,总结了导流、截流主要经验,展望了导流、截流发展方向和趋势。通过工程实例表明我国在导流、截流工程的主要技术已达世界先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导流 截流 水电工程
下载PDF
长河坝水电站峡谷河床双戗截流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周辉 沙晓玲 《水电站设计》 2011年第4期43-47,共5页
通过长河坝电站的截流施工,介绍了在峡谷河床地带高流速、大落差条件下采用移动双戗单向立堵进占法的截流施工,并总结了截流施工经验。
关键词 峡谷河床 移动双戗 立堵法截流 长河坝水电站
下载PDF
东西关水电站闸坝二期截流设计与施工
17
作者 张建文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0-22,共3页
东西关水电站施工采用二期导流方案。截流设计流量910m3/s,采用立堵截流,且龙口在砂卵石覆盖层上,截流有一定的难度和风险。1994年10月29日开始截流,实测最大流量605m3/s,龙口最大落差2.2m,最大流速6... 东西关水电站施工采用二期导流方案。截流设计流量910m3/s,采用立堵截流,且龙口在砂卵石覆盖层上,截流有一定的难度和风险。1994年10月29日开始截流,实测最大流量605m3/s,龙口最大落差2.2m,最大流速6.5m/s,龙口总抛投量8520m3,经过12h46min截流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 闸坝 截流 设计 工程施工
下载PDF
奎屯河新龙口右岸山体崩塌原因及再次失稳可能性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常中华 陈厚军 +1 位作者 张乐中 杨天亮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5年第1期76-80,共5页
奎屯河新龙口段山体历史上多次发生山体塌滑破坏,最近一次山体崩塌较为反常地发生在1月寒冷季节,而不是通 常的7、8月雨季,针对该段山体频繁发生破坏而且还出现反季节崩塌这种特殊情况,从区域地质背景、地震作用、地形地貌、气 候及降... 奎屯河新龙口段山体历史上多次发生山体塌滑破坏,最近一次山体崩塌较为反常地发生在1月寒冷季节,而不是通 常的7、8月雨季,针对该段山体频繁发生破坏而且还出现反季节崩塌这种特殊情况,从区域地质背景、地震作用、地形地貌、气 候及降水等几个方面分别详细论述了产生崩塌的原因,同时指出这次反季节崩塌产生的触发原因在于气候反常造成雪水入 渗、短时间内发生多次冻融,裂隙中液态水结冰产生膨胀力诱发了此次山体崩塌。采用赤平投影分析论证了潜在崩塌的可能 性问题,指出发生此次崩塌后的右岸山体仍然未达到稳定状态,还可能再次发生破坏,同时应用实体比例投影法圈定了最有 可能破坏的山体位置并对崩塌方量进行了计算,从而对山体潜在崩塌可能性及规模有了一定把握,对该段山体崩塌的防治具 有实际的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塌 山体 区域地质 液态水 降水 工程意义 气候 龙口 塌方 破坏
下载PDF
立堵截流规律再探讨 被引量:7
19
作者 迟耀瑜 朱旦生 +2 位作者 王秀民 赵新来 周玉香 《泥沙研究》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6-64,共9页
本文从龙口下游水力条件出发,探讨下游水深、河床糙率以及抛料堆积体对立堵规律的影响。最后又介绍了龙口平均流速的理论计算方法。
关键词 立堵截流 龙口 河床糙率 下游 平均流速 水深 水力条件
下载PDF
三峡工程大江深水截流技术研究
20
作者 刘乃义 刘力中 《中国三峡建设》 1997年第8期16-18,45,共3页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的规模巨大,综合指标居世界同类工程的前列。在水深、流量大、工期紧的困难条件下,确保大江胜利截流,必须做好截流技术研究和相应的实施准备。宜昌科研所运用几个不同比尺及功能的水力学模型研究大江深水截流有关的...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的规模巨大,综合指标居世界同类工程的前列。在水深、流量大、工期紧的困难条件下,确保大江胜利截流,必须做好截流技术研究和相应的实施准备。宜昌科研所运用几个不同比尺及功能的水力学模型研究大江深水截流有关的水力学问题,提出大江截流平抛垫底,两岸戗堤提前进占的方案,可以顺利实现截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工程 深水截流 戗堤坍塌 立堵法截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