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农村景观规划原则与实施策略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言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2079-12080,共2页
根据当前新农村建设的现状,明确了新农村景观规划建设的紧迫性及重要性,提出了在新农村景观规划建设中应遵循的原则以及新农村景观建设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新农村 农村景观规划 原则 实施策略
下载PDF
我国创新创业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基于中关村创客小镇的考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叶振宇 张万春 +1 位作者 王瑞霞 顾军媛 《发展研究》 2019年第3期85-89,共5页
中关村创客小镇是我国创新创业型特色小镇的先进代表,是一种社区化的众创空间。这种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充分利用较好的区位条件和密集的人才优势,并运用互联网的思维,聚合了多种功能,形成开放式的创新创业平台,从而满足创业者的多样化... 中关村创客小镇是我国创新创业型特色小镇的先进代表,是一种社区化的众创空间。这种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充分利用较好的区位条件和密集的人才优势,并运用互联网的思维,聚合了多种功能,形成开放式的创新创业平台,从而满足创业者的多样化、个性化、社交化、链条化的需求。虽然中关村创客小镇高质量发展仍然面临着不少的问题和挑战,但是这种模式不仅代表了我国众创空间升级版的一种方向,还为我国当前特色小镇建设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 特色小镇 众创空间 创客小镇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孟庆涛 《黑龙江科学》 2016年第6期136-137,共2页
城乡规划的宗旨是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尊重和重构,安排好工作、学习、生活、休憩的空间,同时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转型是历史赋予的新任务,通过回顾、思考、探索,为城乡规划发展奠定基石。城乡规划要关注于人、... 城乡规划的宗旨是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尊重和重构,安排好工作、学习、生活、休憩的空间,同时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转型是历史赋予的新任务,通过回顾、思考、探索,为城乡规划发展奠定基石。城乡规划要关注于人、关注于生态环境、关注于城乡关系,才能体现出其价值,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城乡规划 转型
下载PDF
构建生态保护控制指标体系,推进珠江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 被引量:1
4
作者 朱远生 姜海萍 陈春梅 《人民珠江》 2013年第A01期44-46,共3页
珠江流域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流域内人类活动频繁,经济发展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1993年国务院批准的"珠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对指导珠江流域的治理、开发与保护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支撑了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在随着《... 珠江流域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流域内人类活动频繁,经济发展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1993年国务院批准的"珠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对指导珠江流域的治理、开发与保护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支撑了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在随着《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的发布,加快推进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新的历史时期下,国务院及时批准了重新修编的《珠江流域综合规划》,新规划以坚持民生优先、人水和谐为规划原则,制定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水资源,维护河流健康的规划布局,提出并构建珠江流域生态保护控制指标体系,为建设绿色珠江、推进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流域 生态保护控制指标体系 水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PDF
基于社区营造理论下的古村落旅游业发展前景研究——以恒山山麓X村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侯庆丰 赵丽红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479-483,共5页
基于对恒山山麓X村的旅游发展现状的研究,结合社区营造理论的5个维度,总结古村落旅游业发展的具体思路。同时,加大文化传承力度,整合旅游资源,并以"互联网+"的模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的方法,着力打造古村落特色旅游业,旨在为古... 基于对恒山山麓X村的旅游发展现状的研究,结合社区营造理论的5个维度,总结古村落旅游业发展的具体思路。同时,加大文化传承力度,整合旅游资源,并以"互联网+"的模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的方法,着力打造古村落特色旅游业,旨在为古村落的旅游业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营造理论 古村落 旅游业 特色旅游
下载PDF
生态文明视角下美丽乡村评价体系研究——以遂昌和庆元为例
6
作者 连升 王颖 姚易轩 《特区经济》 2019年第1期147-148,共2页
本文以浙江省遂昌县和庆元县为例,从专家、居民、游客三个层次构建美丽乡村主观评价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主观调查评价进行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及回归分析进行客观实证检验,对两县美丽乡村建设进行全面地分析和评... 本文以浙江省遂昌县和庆元县为例,从专家、居民、游客三个层次构建美丽乡村主观评价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主观调查评价进行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及回归分析进行客观实证检验,对两县美丽乡村建设进行全面地分析和评价并提出建议,从而为美丽乡村评价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乡村 评价体系 主观分析 实证检验
下载PDF
方正县农村城镇化发展问题研究
7
作者 董瑞娟 陈生同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5年第12期5-6,共2页
以方正县为研究区域,以农村城镇化发展问题为研究的主要内容,探究了方正县农村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模式、人口情况、水平情况、产业结构、取得的成绩以及扶持政策现状,从资金、土地、环境等方面分析方正县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以方正县为研究区域,以农村城镇化发展问题为研究的主要内容,探究了方正县农村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模式、人口情况、水平情况、产业结构、取得的成绩以及扶持政策现状,从资金、土地、环境等方面分析方正县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观念层面、体制层面、政策层面对原因进行研究,提出方正县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思路与原则,以及宣传、体制、政策等具体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正县 农村城镇化 发展问题 体制
下载PDF
乡土景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特征与表达手法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伟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1年第8期39-41,112,共4页
美丽乡村建设强调在乡村,乡土景观是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元素。文章系统阐述了乡土景观的定义、国内外研究进展,对乡土景观类型进行了划分,分析了当前乡土景观营造现状,总结提出了乡土景观构成的特征及乡土景观元素的表达手法,以... 美丽乡村建设强调在乡村,乡土景观是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元素。文章系统阐述了乡土景观的定义、国内外研究进展,对乡土景观类型进行了划分,分析了当前乡土景观营造现状,总结提出了乡土景观构成的特征及乡土景观元素的表达手法,以期为我国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乡村 乡土景观 规划设计
下载PDF
浅谈福建省经济发达镇发展中的困境及对策思路
9
作者 汤兴邦 《发展研究》 2014年第7期52-53,共2页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尤其是我国沿海地区涌现出一批在经济总量、人口规模上均达到甚至超出内陆省份中等城市发展水平的经济发达镇。近年来,经济发达镇仍受传统镇级行政管理体制的束缚,发展艰难,因此本文着重分析了...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尤其是我国沿海地区涌现出一批在经济总量、人口规模上均达到甚至超出内陆省份中等城市发展水平的经济发达镇。近年来,经济发达镇仍受传统镇级行政管理体制的束缚,发展艰难,因此本文着重分析了福建省经济发达镇发展中的困境及对策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达镇 困境 对策
下载PDF
位育论视野下高椅传统村落文化生态重构探析
10
作者 陈勤学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9-15,共7页
社会学家潘光旦先生提出的位育论旨在促使生物个体或群体在历史进程中与环境互动调适以取得理想的和谐状态。文章通过对高椅古村文化生态“动”“静”两方面的微观考察,发现其整体和谐的样态下出现人为的局部失衡现象。为获得整体性文... 社会学家潘光旦先生提出的位育论旨在促使生物个体或群体在历史进程中与环境互动调适以取得理想的和谐状态。文章通过对高椅古村文化生态“动”“静”两方面的微观考察,发现其整体和谐的样态下出现人为的局部失衡现象。为获得整体性文化生态的进一步平衡与和谐,实现该文化的稳步延续与可持续发展,高椅古村在秉持位育论相关理念的基础上重构侗族传统村落文化生态,以达成人、物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性调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育论 侗族传统村落 文化生态 重构
下载PDF
长丰县新农村住宅建设规划探析
11
作者 何从虎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8期21-21,103,共2页
新农村建设是农村的发展方向,是改善农村居住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大举措,是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简述了长丰县的基本县情、农村住宅建设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如何走新型村庄规划建设之路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农村 住宅 建设 规划
下载PDF
兴安盟水利风景资源保护与利用调查研究
12
作者 申旭良 王岩 +1 位作者 郭红艳 卢伯楠 《内蒙古水利》 2024年第5期106-107,共2页
文章通过内蒙古兴安盟水利风景资源保护与利用调查,分析了水利风景地区分布情况和资源现状,总结了兴安盟水利风景资源特点,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依据。
关键词 水利风景区 保护与利用 调查研究
原文传递
横断山区河流水系对乡村聚落分布的影响特征——以岷江上游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项清 于欢 +2 位作者 阚瑷珂 黄弘 何杰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10-1520,共11页
岷江上游河流水系的结构特征与复杂地貌环境构建了山区独特的水生态与水环境基础,从而塑造了流域聚落特殊的分布规律。研究分别通过河流邻近距离、河道剖面的海拔变化、集水流域等级以及河流水系发育的复杂程度,展开对岷江上游聚落分布... 岷江上游河流水系的结构特征与复杂地貌环境构建了山区独特的水生态与水环境基础,从而塑造了流域聚落特殊的分布规律。研究分别通过河流邻近距离、河道剖面的海拔变化、集水流域等级以及河流水系发育的复杂程度,展开对岷江上游聚落分布的平面形态、垂直变化、类型分布和空间分异的分析。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揭示岷江上游水文环境耦合地貌特征影响山区聚落分布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如下:(1)聚落具有附主干河流呈“线状”分布的特征;总体上聚落随岷江支流河道海拔升高数量降低,但在不同支流上具有一定差异。岷江干流沿线聚落随河道剖面海拔升高呈现“U型”分布特征,聚落集中分布在海拔873~1588 m和1877~3369 m的河道两侧;不同民族类型聚落的分布具有明显的集水区等级指向性,如1级集水区仅藏族聚落分布,而汉族聚落几乎全部分布于10级集水区;聚落密度总体随流域水系分维数升高而增大,且在不同支流流域上具有不同空间分异规律。(2)地理探测器表明河流水系密度、水系分维数、海拔高程、地形起伏度是影响岷江上游聚落分布的主控因子,且具有显著的非线性交互增强效应。(3)通过阶地发育、孕灾风险、气候环境和地貌景观特征的讨论,揭示了岷江上游水文特征与地貌环境耦合形成的生产生活环境被流域居民适应性选择和利用,从而形成河流水系影响聚落分布的内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聚落 河流水系 河道剖面 阶地发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