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课程实践教学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贺德强 刘旗扬 《高教论坛》 2009年第6期75-77,共3页
本文从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教学、实验和课程设计三个方面探讨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的实践教学方法,强调网络设备实物、图像和动画课件、相关科研工作及工程应用实例在该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系统集成 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
下载PDF
含可更换剪切型耗能梁段的组合钢框筒性能优势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关彬林 连鸣 苏明周 《建筑钢结构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6-34,46,共10页
针对传统框筒结构延性差和震后修复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框筒结构形式——含可更换剪切型耗能梁段的组合钢框筒结构。为了体现这种结构的性能优势,利用SAP2000软件进行了静力弹塑性分析,将其与传统钢框筒结构(1个Q460钢框筒结构和2... 针对传统框筒结构延性差和震后修复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框筒结构形式——含可更换剪切型耗能梁段的组合钢框筒结构。为了体现这种结构的性能优势,利用SAP2000软件进行了静力弹塑性分析,将其与传统钢框筒结构(1个Q460钢框筒结构和2个Q345钢框筒结构)的承载力、层间位移角、楼层剪力、层刚度、剪力滞后效应、塑性铰分布和用钢量进行了对比,并给出一些设计建议。分析结果表明:该新型结构相对于Q345钢框筒结构可节省用钢量约15.5%;其翼缘框架剪力滞后效应与传统钢框筒结构相差不大;该新型结构的延性系数为1.73,相较于传统钢框筒结构的延性系数可提高26.3%;与传统钢框筒结构相比,该新型结构在中震和大震下可降低地震作用约20.1%和33.6%,并且将结构的塑性变形集中在可更换耗能梁段上,方便震后的识别和替换。在高烈度区,该新型结构的主体抗侧力构件钢材建议采用Q390~Q460,剪切型耗能梁段钢材建议采用LY160~Q3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钢框筒结构 可更换剪切型耗能梁段 剪力滞后效应 延性系数
下载PDF
铁路旅客运输量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王相平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13年第10期13-16,共4页
本文对铁路旅客发送量和周转量在全国份额的变化情况及按距离别分布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参阅相关研究结论,选取部分对铁路旅客发送量和周转量有影响的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对重点影响因素进行相应剖析,计算出相关因素的... 本文对铁路旅客发送量和周转量在全国份额的变化情况及按距离别分布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参阅相关研究结论,选取部分对铁路旅客发送量和周转量有影响的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对重点影响因素进行相应剖析,计算出相关因素的影响程度,以便准确认识铁路旅客发送量和周转量的变化诱因及发展趋势,待相关影响因素发生变化时,铁路客运部门及早采取应对措施,为铁路旅客的科学组织和运输提供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旅客发送量 铁路旅客周转量 影响因素 灰色关联分析
下载PDF
共线运营模式下市域(郊)轨道交通车站客流流线及空间布局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鑫华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116-122,共7页
我国在轨道交通领域持续推进“四网融合”,但目前尚未有市域(郊)轨道交通与国铁共线运营的线路投入使用,相应的客流组织模式和车站公共区空间布局处于探索阶段,设计原则和对应的规范体系也未有定论。以北京轨道交通S6线为实例,分析了市... 我国在轨道交通领域持续推进“四网融合”,但目前尚未有市域(郊)轨道交通与国铁共线运营的线路投入使用,相应的客流组织模式和车站公共区空间布局处于探索阶段,设计原则和对应的规范体系也未有定论。以北京轨道交通S6线为实例,分析了市域(郊)轨道交通与国铁的客流组织模式,据此提炼出了各自的客流流线特征,并分别定义为公交化运营和非公交化运营模式;根据客流组织将车站站台分为独立站台和混用站台两种类型,在两种不同站台组织形式下,又根据站厅的混用独立与否,分别组合出不同的空间组合关系,并通过实例方案说明各种组合方式的优缺点;分析了现阶段在行政和运营管理层面的制约因素,并指出各种空间组合模式尚有一系列配套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结合北京轨道交通S6线实践经验,推荐该线采用站台混用、站厅混用的空间布局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郊)轨道交通 共线运营 运营模式 车站客流组织 空间布局
下载PDF
基于帧间差异和证据推理的海事雷达目标提取方法研究
5
作者 马枫 吴青 +1 位作者 罗翊 吴超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4-49,59,共7页
海事雷达通过多普勒效应和帧间差异,进行船舶的跟踪与识别,是海事监管和避碰的重要传感器。受环境因素影响,其往往提供大量虚假目标,干扰海事监管。针对该问题,以雷达图像为数据源,提出了一种基于证据推理(Evidential Reasoning Rule)... 海事雷达通过多普勒效应和帧间差异,进行船舶的跟踪与识别,是海事监管和避碰的重要传感器。受环境因素影响,其往往提供大量虚假目标,干扰海事监管。针对该问题,以雷达图像为数据源,提出了一种基于证据推理(Evidential Reasoning Rule)规则的目标甄别方法。在该方法中,首先收集经过验证的识别结果,获取充足的船舶和虚假目标样本。然后,分析样本在多帧图像中的位移、方向等特征值,计算出位移、方向特征值与目标真实性的似然关系,即提供两条独立证据。最后,利用证据推理规则合成上述证据,实现组合判断。不同于其他滤波或分类算法,该方法基于原始雷达图像和概率推理,计算过程未做任何状态假设,识别结果更加准确可靠。在重庆长江朱沱镇的实地雷达监测案例研究中,该方法的识别准确性达90.81%,证明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图像处理 证据推理规则 目标提取 概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