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71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端口阻抗测试的车载充电机传导电磁干扰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季风 耿宇宇 +2 位作者 贾晋 廖兴林 路青洋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182,共11页
针对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的设计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电磁干扰频率范围广、干扰源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端口阻抗测试的等效电路建模和系统级协同仿真方法。首先,通过对车载充电机系统各部件进行阻抗测试和三维电磁仿真,建立了无源器件... 针对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的设计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电磁干扰频率范围广、干扰源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端口阻抗测试的等效电路建模和系统级协同仿真方法。首先,通过对车载充电机系统各部件进行阻抗测试和三维电磁仿真,建立了无源器件、端口滤波器和高压屏蔽线缆模型,提取了系统印制电路板关键回路的高频寄生参数。其次,建立了有源器件的仿真电路模拟器等效模型,并通过双脉冲实验验证模型的精度;针对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控制环节的仿真与建模难以同步实现的问题,采用协同建模的方法构建整个系统的等效电路模型。最后,将各部件模型组合在一起,建立了完整的车载充电机系统传导电磁干扰预测模型,并依据相关测试标准进行了系统传导电磁干扰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在150 kHz~30 MHz频率范围内,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的误差小于9 dB,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表明该模型能够精确预测车载充电机系统高压交流端的传导干扰水平,可以有效指导充电机系统的电磁兼容正向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充电机 电磁干扰 端口阻抗测试 协同仿真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过程减碳成效测算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永涛 刘永杰 +2 位作者 袁诗泉 李育隆 陈轶嵩 《汽车工程学报》 2024年第1期24-32,共9页
为量化评价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过程的环境效益,为报废动力电池管理体系和回收再利用相关标准的完善提供支撑,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以三元锂电池为研究对象,选取典型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场景,将三元锂电池的生命周期划分为... 为量化评价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过程的环境效益,为报废动力电池管理体系和回收再利用相关标准的完善提供支撑,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以三元锂电池为研究对象,选取典型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场景,将三元锂电池的生命周期划分为4个阶段:原材料获取、制造装配、使用和报废回收,并建立相应的GaBi模型,基于湿法回收A、湿法回收B、火法-湿法联合回收3种不同回收利用方式进行三元锂电池生命周期评价模型搭建与回收再利用过程减碳成效测算。研究结果表明,三元锂电池回收再利用过程有较好的减碳成效,基于3种不同回收工艺的三元锂电池回收再利用可以减少CO_(2)排放量分别为:湿法回收A为60.71kgCO_(2)/kWh;湿法回收B为150.00kgCO_(2)/kWh;火法-湿法联合回收为153.57 kg CO_(2)/kWh。基于这3种不同回收工艺的CO_(2)减排效果从优至劣依次为:湿法-火法联合回收、湿法回收B和湿法回收A。合理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方式可以显著减少其回收利用过程中的碳排放量,从而产生更好的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电池 生命周期评价 GaBi模型 减碳成效测算
下载PDF
基于进化算法的锂离子电池充电策略优化
3
作者 钟英群 刘晶 郑培 《汽车实用技术》 2025年第1期13-19,共7页
为提高电池的性能,研究制定先进的充电策略至关重要。基于差分进化算法,文章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电池寿命和充电效率的多级恒流充电策略。首先,结合锂离子电池外特性与内部机理,建立了电学模型、热学模型和寿命等耦合模型;其次,根据上述... 为提高电池的性能,研究制定先进的充电策略至关重要。基于差分进化算法,文章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电池寿命和充电效率的多级恒流充电策略。首先,结合锂离子电池外特性与内部机理,建立了电学模型、热学模型和寿命等耦合模型;其次,根据上述耦合模型参数,进一步构造以使用寿命和充电速度为目标的优化方程;最后,采用差分进化算法确定各恒流段的最优充电电流。制定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安全快速充电策略,不仅有利于电动汽车的推广与普及,而且能够为国家长久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多级恒流充电 耦合模型 进化算法 优化方程
下载PDF
基于过程生命周期方法的动力电池碳足迹评价系统设计及开发
4
作者 毕永强 李柏姝 刘世伟 《汽车文摘》 2025年第1期52-56,共5页
为了研究动力电池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碳足迹,设计开发一款易于操作的碳足迹评价系统。以过程生命周期(PLCA)方法为基础,结合Python和Django框架进行系统设计和开发。最后,利用该系统对磷酸铁锂电池(LFP)的碳足迹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 为了研究动力电池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碳足迹,设计开发一款易于操作的碳足迹评价系统。以过程生命周期(PLCA)方法为基础,结合Python和Django框架进行系统设计和开发。最后,利用该系统对磷酸铁锂电池(LFP)的碳足迹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LFP动力电池的全生命周期中,碳排放量最高的是原材料制备阶段,达到3950.0987 kg CO_(2)e,运输阶段的碳排放量最少,仅为45.661 kg CO_(2)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生命周期方法 动力电池 碳足迹 碳排放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电机系统研究和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于丽丽 《中国高新科技》 2024年第7期30-32,共3页
通过改变新能源汽车的能源消耗方式,能提高节能减排工作效果,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工作顺利进行,保证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决定着新能源汽车的研发进程,驱动电机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关键点,涉及新能源汽车研发的核心技... 通过改变新能源汽车的能源消耗方式,能提高节能减排工作效果,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工作顺利进行,保证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决定着新能源汽车的研发进程,驱动电机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关键点,涉及新能源汽车研发的核心技术,相关人员要注重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电机系统研究和设计,提高设计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 矢量控制 直接转矩控制 软硬件设计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现状及策略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华伟 赖颖 《专用汽车》 2024年第2期49-51,55,共4页
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为汽车行业提供了良好条件,但在汽车使用量不断增加下,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加剧,而新能源汽车的出现可有效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为了更好地应对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的技术锁定问题,... 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为汽车行业提供了良好条件,但在汽车使用量不断增加下,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加剧,而新能源汽车的出现可有效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为了更好地应对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的技术锁定问题,我国应将重点放在技术创新上,不断突出技术优势。基于此,从新能源汽车主要技术入手,阐述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现状,并提出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技术锁定 技术创新
下载PDF
公交车单位面积合理立席人数研究
7
作者 《城市公共交通》 2025年第1期25-32,共8页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交通方式多样化发展,乘客对于出行舒适性有了更高要求。公交车单位面积立席人数直接影响了公交车厢内的拥挤程度,既有标准已不能满足人们对出行体验和舒适度的要求。本文从国内外公交服务相关标准和研究发展趋势...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交通方式多样化发展,乘客对于出行舒适性有了更高要求。公交车单位面积立席人数直接影响了公交车厢内的拥挤程度,既有标准已不能满足人们对出行体验和舒适度的要求。本文从国内外公交服务相关标准和研究发展趋势、相关行业客运服务的标准要求对比、公交大数据分析、实地测试调研和论证分析多个方面,分析单位面积立席人数的合理取值提出单位面积立席人数的建议值。考虑提高广大乘客舒适度,建议公交车单位面积立席人数的标准为4人,为核定公交车定员标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 立席人数 定员标准 满载率 公交大数据
下载PDF
燃料电池商用车供氢系统发展趋势与研究
8
作者 许彪 李明 《汽车实用技术》 2025年第1期147-150,共4页
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氢燃料电池车因其能量效率高、无污染、噪音小等优点而备受关注。然而,储氢系统作为氢燃料电池车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储氢系统的局限性,如储氢质量小、续航里程短、自重大、成本高等问题,制约了燃料电池商用车的... 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氢燃料电池车因其能量效率高、无污染、噪音小等优点而备受关注。然而,储氢系统作为氢燃料电池车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储氢系统的局限性,如储氢质量小、续航里程短、自重大、成本高等问题,制约了燃料电池商用车的发展。文章重点探讨了不同储氢方式在燃料电池商用车的应用,并对高压气态储氢系统的集成化、轻量化、大容积化、国产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最后,对未来车载供氢系统的发展及攻关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商用车 供氢系统 集成化 轻量化 国产化
下载PDF
基于云平台的新能源车辆动力电池远程监控技术
9
作者 汪念 邓柯 +1 位作者 王秋月 彭梦飞 《电子产品世界》 2025年第1期14-17,共4页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动力电池作为其核心组件,其性能和安全性对整车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动力电池远程监控技术允许通过现代通信网络对电池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跟踪,实时监测电压、电流、温度等关键参数,通过数据分析保障电池...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动力电池作为其核心组件,其性能和安全性对整车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动力电池远程监控技术允许通过现代通信网络对电池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跟踪,实时监测电压、电流、温度等关键参数,通过数据分析保障电池的优化运行和故障预防。云平台的引入进一步提升了这一监控系统的效能,通过集中数据处理和智能分析,可以实时调整和响应电池系统的需求,提高监控的效率和准确性。详细探讨了基于云平台的新能源车辆动力电池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包括系统架构、数据可视化与用户界面、数据采集与传输等,并通过技术测试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平台 新能源车辆 动力电池 远程监控技术
下载PDF
基于尺寸优化的电动铰接客车轻量化设计
10
作者 张歆伊 张友宏 《汽车实用技术》 2025年第1期97-100,112,共5页
新能源汽车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续航里程较短,轻量化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续航里程和续航时间,对于传统燃油车来说,还能够降低排放和油耗。文章以某型号18 m铰接电动客车为例,利用有限元软件,基于尺寸优化对整车骨架进行轻量化设计,... 新能源汽车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续航里程较短,轻量化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续航里程和续航时间,对于传统燃油车来说,还能够降低排放和油耗。文章以某型号18 m铰接电动客车为例,利用有限元软件,基于尺寸优化对整车骨架进行轻量化设计,最终电动铰接客车比原先骨架减重0.6t,减重率达到了13.1%,效果显著。综上所述,文章提出并验证的轻量化方案是合理有效的,对新能源电动汽车改善动力性能、提升续航里程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铰接客车 轻量化设计 尺寸优化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车用驱动电机扁线绕组关键问题研究综述 被引量:5
11
作者 鞠孝伟 张凤阁 +2 位作者 程远 刘光伟 崔淑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6181-6198,I0029,共19页
扁线绕组具有槽满率高、导热性能好和振动噪声低等优点,目前已成为电动汽车驱动电机主流绕组形式之一。然而,随着电动汽车用电驱动系统高频高压化发展,扁线绕组也面临诸多挑战。该文从扁线绕组结构、交流损耗、热和冷却、绝缘和制造工... 扁线绕组具有槽满率高、导热性能好和振动噪声低等优点,目前已成为电动汽车驱动电机主流绕组形式之一。然而,随着电动汽车用电驱动系统高频高压化发展,扁线绕组也面临诸多挑战。该文从扁线绕组结构、交流损耗、热和冷却、绝缘和制造工艺等方面,综述电动汽车驱动电机扁线绕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首先,介绍现有扁线绕组拓扑结构及其设计原则,阐明扁线绕组交流损耗产生机理,在此基础上,综述交流损耗计算模型和抑制方法;其次,给出扁线绕组电机的热分布特点,并对不同冷却方案进行对比;然后,基于扁线绕组绝缘问题的研究现状,提出考虑电热应力耦合作用下的扁线绕组高可靠设计方法;最后,结合绕组3D打印制造工艺研究现状,对下一代扁线绕组制造技术进行展望,并指出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线绕组 交流损耗 冷却设计 绕组绝缘 3D打印 发展趋势
下载PDF
考虑奖励机制的电动汽车充电优化引导策略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建宏 赵兴勇 王秀丽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08,118,共8页
随着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的大规模推广,其无序充电严重威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积极引导EV用户参与充电优化策略,对于提高电网的安全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基于充电优化管理调度思路,提出一种考虑奖励机制的EV充电优化引... 随着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的大规模推广,其无序充电严重威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积极引导EV用户参与充电优化策略,对于提高电网的安全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基于充电优化管理调度思路,提出一种考虑奖励机制的EV充电优化引导策略,在分时电价的基础上,计入用户在降低电网负荷波动中的奖励机制,考虑充电位置固定、不确定用户的出行需求,确定EV的充电时间及充电位置,达到用户满意度最高的目的;利用EV动态响应的实时优化算法,对所提的优化调度模型进行求解。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该优化调度策略不仅能有效改善负荷低谷时段集中充电形成新的负荷高峰的问题,而且可明显降低用户的充电成本及电网负荷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充电控制 负荷波动 奖励机制 优化引导策略
下载PDF
基于特性的牵引车-半挂车刚柔组合车架动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管欣 李力 +6 位作者 孙磊 段春光 崔晨雪 黄伟 朱宝黎 詹军 靳宇轩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8-455,共8页
商用车较大的车架柔性会影响到整车的操纵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尤其是在共振时车架柔性会放大对车辆运动品质的影响。为实时模拟牵引车-半挂车的车架运动,采用基于总成特性的建模技术路线,根据运动响应频域将车架运动解耦为低频刚体运动... 商用车较大的车架柔性会影响到整车的操纵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尤其是在共振时车架柔性会放大对车辆运动品质的影响。为实时模拟牵引车-半挂车的车架运动,采用基于总成特性的建模技术路线,根据运动响应频域将车架运动解耦为低频刚体运动和高频柔体运动,并将车架模型模块化划分为基于多体动力学的刚体车架模块、基于模态综合法的柔体车架模块,然后将两模块求解结果叠加形成刚柔组合车架模型。最后,将车架模型嵌入牵引车89DOF-半挂车73DOF整车模型中,针对某款商用车进行仿真,通过对比实车场地试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架 刚柔组合 牵引车-半挂车 特性 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NiCo_(2)O_(4)//GO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应用仿真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冠伦 王钊昕 +1 位作者 田峰 黄斌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0-182,共13页
将制备的NiCo_(2)O_(4)电极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NiCo_(2)O_(4)电极活性材料通过准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储能,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进而使用Simulink仿真模拟了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单体的放电过程,并使用AVL CRUISE仿真计算... 将制备的NiCo_(2)O_(4)电极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NiCo_(2)O_(4)电极活性材料通过准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储能,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进而使用Simulink仿真模拟了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单体的放电过程,并使用AVL CRUISE仿真计算了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复合储能系统的电动汽车行驶过程.结果表明,汽车在WLTC循环工况下的最大电池功率为38.0 kW,行驶时间为4.9 h,续航里程为224.4 km,相比单独的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最大电池功率减小了31.3%,续航里程提高了11.4%.超级电容器对复合储能系统的电动汽车起到了平衡电池功率和提高续航里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超级电容器 钴酸镍 电化学测试 电动汽车 储能 剩余电池容量
下载PDF
基于视知觉的新能源汽车内饰CMF研究
15
作者 张帅 高昊天 《专用汽车》 2024年第1期52-54,共3页
为探究新能源汽车内饰大众视觉倾向,构建了新能源汽车内饰造型在虚幻引擎中用户与车内CMF的交互平台,辅助用户自定义车内内饰形成个性化定制。首先对视知觉因素的相关理论进行整理分析,探索出大众视觉趋势与新能源汽车内饰设计的契合点... 为探究新能源汽车内饰大众视觉倾向,构建了新能源汽车内饰造型在虚幻引擎中用户与车内CMF的交互平台,辅助用户自定义车内内饰形成个性化定制。首先对视知觉因素的相关理论进行整理分析,探索出大众视觉趋势与新能源汽车内饰设计的契合点;其次从契合点入手,通过大量的用户调研分析总结视知觉因素在新能源汽车内饰设计中的应用以及审美规律,萃取相应的评价指标及其权重赋值;最后建立新能源汽车内饰CMF造型方案平台,并依据调查结果进行新能源汽车CMF平台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知觉 汽车内饰交互 虚幻引擎 新能源汽车内饰
下载PDF
空间约束下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结构优化
16
作者 曲英凯 《专用汽车》 2024年第7期55-57,共3页
针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在车辆底盘空间受限条件下面临的技术挑战,开展了系统的优化设计研究。通过对电磁场、小型化集成、多模态充电、智能调度、安全防护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结构优化策略。研究表明:合理的线圈拓扑、... 针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在车辆底盘空间受限条件下面临的技术挑战,开展了系统的优化设计研究。通过对电磁场、小型化集成、多模态充电、智能调度、安全防护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结构优化策略。研究表明:合理的线圈拓扑、磁芯材料选择可有效提升电磁耦合性能;采用先进的功率器件与集成封装技术可显著提高系统功率密度;多层多模复合充电可实现充电功率密度的大幅提升;智能调度系统可显著提高充电时间利用率;电磁屏蔽与参数优化可确保系统符合电磁安全标准。研究成果可为电动汽车无线充电产业化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无线充电 空间约束 结构优化
下载PDF
基于尺寸优化的后装压缩式垃圾车推板轻量化研究
17
作者 陈军 丁福生 李叶凡 《专用汽车》 2024年第10期44-47,共4页
推板是后装压缩式垃圾运输车的核心零件之一,直接关系到运输车的装载量和使用可靠性。针对垃圾运输车的推板普遍存在设计笨重的问题,首先建立推板的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静力学分析,得出推板的应力和位移情况;然后以最小质量为目标,以等... 推板是后装压缩式垃圾运输车的核心零件之一,直接关系到运输车的装载量和使用可靠性。针对垃圾运输车的推板普遍存在设计笨重的问题,首先建立推板的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静力学分析,得出推板的应力和位移情况;然后以最小质量为目标,以等效应力和最大位移为约束条件对推板的10个重要参数尺寸进行优化。优化结果显示,优化后的推板骨架等效应力比优化前降低了5.4%,质量下降21.6%。推板质量得到明显降低,性能满足设计要求,为后装式压缩垃圾车推板的优化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车 尺寸优化 结构设计 轻量化
下载PDF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智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研究
18
作者 李韬奋 信雨 《专用汽车》 2024年第5期6-9,共4页
针对我国智能汽车产业政策体系优化发展的需要,基于创新价值链、政策工具和政策客体构建三维分析框架,采用政策内容分析法对我国2015—2023年间出台的38项智能汽车产业政策进行文本内容分析。研究表明:我国现有智能汽车产业政策综合运... 针对我国智能汽车产业政策体系优化发展的需要,基于创新价值链、政策工具和政策客体构建三维分析框架,采用政策内容分析法对我国2015—2023年间出台的38项智能汽车产业政策进行文本内容分析。研究表明:我国现有智能汽车产业政策综合运用了供给型、环境型及需求型政策工具,作用范围涵盖了各产业链和创新价值链环节,但存在需求型政策严重缺失、智能软件和市场化环节重视不够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和完善我国智能汽车产业政策体系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汽车 产业政策 内容分析法
下载PDF
考虑交通流量俘获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预测和充电站规划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亮 申畅 +3 位作者 朱童生 杨格林 杨茂 孙艳学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3-270,共8页
针对电动汽车(EV)的充电需求,考虑路径的交通流量,以最大交通流量俘获、最小配电系统网络损耗和最小节点电压偏移为目标,构建了一个多目标决策模型对EV充电站进行规划。运用网络扩展技术确定交通流量俘获路径;运用蒙特卡罗模拟算法,确... 针对电动汽车(EV)的充电需求,考虑路径的交通流量,以最大交通流量俘获、最小配电系统网络损耗和最小节点电压偏移为目标,构建了一个多目标决策模型对EV充电站进行规划。运用网络扩展技术确定交通流量俘获路径;运用蒙特卡罗模拟算法,确定规划区内EV的最大充电负荷,从而推算得到充电站的容量;运用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评价方法,确定经过归一化处理后各目标函数的权重系数,从而将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单目标优化问题,并采用改进的二进制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求解。以一个包含25个节点的交通网络耦合33节点配电系统为算例进行仿真,验证所建模型和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并进一步分析EV最大行驶里程、充电站负荷接入不同节点以及不同时刻对各目标函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充电站 交通流量俘获 网络扩展技术 蒙特卡罗模拟算法 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
下载PDF
电动汽车电池组冷媒直冷系统工作特性的试验 被引量:1
20
作者 单春贤 杨鹏 +1 位作者 唐爱坤 夏灯富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7,共8页
针对一种利用电动汽车空调制冷剂直接冷却电池组的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设计了基于口琴管式冷板的电池模组.进行了直冷和液冷的比较,研究了环境温度、压缩机转速、阀门开度及放电倍率对制冷剂流量和蒸发温度的影响,以及对电池组散热特... 针对一种利用电动汽车空调制冷剂直接冷却电池组的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设计了基于口琴管式冷板的电池模组.进行了直冷和液冷的比较,研究了环境温度、压缩机转速、阀门开度及放电倍率对制冷剂流量和蒸发温度的影响,以及对电池组散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直冷方式在控制电池组平均温度上比液冷具有更好的冷却效果;压缩机转速增加对电池组有明显的控温效果,在3500 r/min的转速下即使是2.0 C的高倍率放电也能控制温度在40.00℃以下;阀门开度增大有利于电池组平均温度的下降,但不利于电池组温差的降低;在电池组温差较大的情况下,单体电池温差能占到电池组温差的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动力电池 汽车热管理 制冷剂 直冷 冷却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