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7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用恒星视位置高精度计算 被引量:19
1
作者 王安国 贾传荧 孙鹏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2004年第4期117-120,共4页
基于FK5及DE405星表数据文件,考虑相对论效应、岁差、章动、光行差影响,采用天文矢量处理方法,提出高精度恒星视位置计算数学模型。精度分析表明,该模型计算精度优于《航海天文历》及现有天文导航计算自动化软件,是可行的。
关键词 信息工程 恒星视位置计算 DE405与FK5星表 天文矢量法 自动星历表
下载PDF
单脉冲星自主导航系统可观测性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郑广楼 刘建业 +1 位作者 乔黎 熊智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06-510,共5页
研究了基于单脉冲星的卫星自主导航系统中的重要理论问题——可观测性问题.建立了系统的状态方程和量测方程,根据扩展卡尔曼滤波对系统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的特点,采用分段式定常系统(PWCS)的可观测性分析方法分析系统的可观测性,经理论... 研究了基于单脉冲星的卫星自主导航系统中的重要理论问题——可观测性问题.建立了系统的状态方程和量测方程,根据扩展卡尔曼滤波对系统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的特点,采用分段式定常系统(PWCS)的可观测性分析方法分析系统的可观测性,经理论分析可知,系统的可观测矩阵接近奇异,可观测性较差.仿真结果表明:利用单颗脉冲星的量测信息能够修正卫星轨道动力学预报的位置和速度估计值,在短期内可将其误差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但是很难实现长期的卫星自主轨道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脉冲星 卫星 自主导航 可观测性分析
下载PDF
机载导航设备辅助的LEO卫星定位方法与仿真验证
3
作者 徐鉴名 黄智刚 李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230-3238,共9页
复杂电磁环境下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容易被欺骗和干扰导致不可使用,而近地轨道(LEO)通导一体化卫星系统具有落地功率高和星座几何形状变化快的优势,是一种很好的应急备份导航源。但大多数LEO卫星系统在中低纬度地区可见卫星的数量仅... 复杂电磁环境下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容易被欺骗和干扰导致不可使用,而近地轨道(LEO)通导一体化卫星系统具有落地功率高和星座几何形状变化快的优势,是一种很好的应急备份导航源。但大多数LEO卫星系统在中低纬度地区可见卫星的数量仅有1~2颗,无法实现实时动态定位。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机载惯性导航系统(INS)、气压计辅助的组合定位算法,将INS、气压计当作伪卫星使用,通过配置原子钟联合来解决可观性不足的问题。所提算法利用LEO卫星观测数据修正INS的误差,同时针对可观性不能定量分析的问题提出一种衡量滤波器稳定的可估计性指标。仿真验证表明:所提算法利用LEO观测数据在9 min内将INS误差降低了60%左右,定位误差达到50 m以下,能够实现实时、稳定定位,提出的可估计性指标也能够衡量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卫星 扩展卡尔曼滤波 可观性 组合定位 惯性导航系统
下载PDF
一按按钮就知船位的电子六分仪 被引量:4
4
作者 吴广华 胡稳才 +1 位作者 黄丽卿 陈强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9-313,共5页
论述了当天体与水天线相切瞬间,一按按钮就可读出船位经纬度的MGPES型电子六分仪的结构、定位原理、工作方式及定位精度.现场实验结果表明:用这种电子六分仪定位,不仅非常容易,而且精度高,常可达到1nmile之内.
关键词 船位 电子六分仪 定位精度 定位原理 工作方式 天文定位
下载PDF
具有解析快速寻北功能的平台系统工作及组成原理 被引量:3
5
作者 高延滨 曾建辉 谈振藩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1-23,共3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解析方法的快速寻北原理 ,提出了利用原有的平台罗经结构静态水平状态下北向方位角的测量方法 .给出基于原平台罗经结构的系统框图 ,在HP6平台罗经上的原理性实验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利用该方法 ,可将原来平台罗经... 介绍了一种基于解析方法的快速寻北原理 ,提出了利用原有的平台罗经结构静态水平状态下北向方位角的测量方法 .给出基于原平台罗经结构的系统框图 ,在HP6平台罗经上的原理性实验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利用该方法 ,可将原来平台罗经快速找北时间由半小时缩到 3~ 5min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北 平台系统 陀螺
下载PDF
厦门湾附近水域船舶定线制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邵哲平 李爱林 +1 位作者 熊振南 陈鹭锋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3-55,60,共4页
论述了厦门湾附近水域船舶定线的目的。利用厦门海事局VTS中心的设备进行了连续3天的交通流实态观测及海上交通事故的统计分析,得到厦门湾附近水域的船舶交通特点,根据海上交通工程理论与方法,提出厦门湾附近水域船舶定线制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 水路运输 船舶定线制 设计 厦门湾
下载PDF
国外天文导航技术发展综述 被引量:49
7
作者 何炬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1-96,共6页
叙述了国外天文导航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趋势,包括基于“高度差法”的两星定位技术、基于星图识别的多星矢量定位技术、自主光学水平基准技术、天文射电定位技术等,并概述了天文导航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天文导航 定位 水平基准 发展趋势 研究方向
下载PDF
基于模糊逻辑的天文定位中选星方式的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施闻明 杨晓东 《中国舰船研究》 2006年第5期22-24,共3页
基于模糊逻辑的方法,以天体的星等、高度和方位为主要依据,给出选星的模型;进而利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对多天体定位的误差进行处理。实验数据验证了该方法是合理有效的。
关键词 天文定位 模糊逻辑 模糊隶属度 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动态规划理论的天文选星配组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伟 徐轩彬 芮震峰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15,共3页
针对海上天文定位在选星配组上面临的实际问题,把天文定位原理和运筹学优化理论进行有机结合,给出了误差判断标准并以此作为指标函数。建立了天文选星配组的运筹学模型,并以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实践教学统计数据表明,此模型对于提... 针对海上天文定位在选星配组上面临的实际问题,把天文定位原理和运筹学优化理论进行有机结合,给出了误差判断标准并以此作为指标函数。建立了天文选星配组的运筹学模型,并以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实践教学统计数据表明,此模型对于提高海上天文定位的精度和效率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路运输 动态规划 天文选星 配组研究
下载PDF
北冰洋航行应用天文导航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3
10
作者 芮震峰 应荣熔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13,共6页
北冰洋特殊的航行环境给天文导航方法的应用带来了特殊困难。本文基于对北冰洋与天文导航相关的特殊航行环境,即气象、海洋、地理、天象和光照环境及其对天文导航影响的分析,探讨北冰洋航行天文观测、天文定位和天文定向存在的具体问题... 北冰洋特殊的航行环境给天文导航方法的应用带来了特殊困难。本文基于对北冰洋与天文导航相关的特殊航行环境,即气象、海洋、地理、天象和光照环境及其对天文导航影响的分析,探讨北冰洋航行天文观测、天文定位和天文定向存在的具体问题,并从技术、操作和设备等方面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可为我国开展北冰洋航行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冰洋航行 天文导航 天文观测 高度差法
下载PDF
基于CCD星体跟踪器的舰船位置估计算法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振华 段滔 +2 位作者 李临 陈琳 谢伦治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02年第5期5-10,共6页
CCD星体跟踪器作为舰船位置测量仪器,因其定位精度高、无位置积累误差、快速和智能化工作而受到重 视。本文根据CCD星体跟踪器确定舰船位置的原理,介绍了一种用改进遗传算法来进行位置估算的新方法, 仿真结果表明效果良好。
关键词 CCD星体跟踪器 舰船 位置估计算法 遗传算法 天文导航系统
下载PDF
天文导航中星体高精度细分定位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季 唐建博 《光学与光电技术》 2007年第2期75-77,共3页
介绍了一种从星体图像中高精度提取恒星位置的方法。这种方法把星光成像看成是高斯点扩散函数模型,利用线性内插和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高斯曲面参数,从高斯曲面模型中得到亚像素级的恒星位置。由于直接进行高斯曲面拟合计算非常复杂,将... 介绍了一种从星体图像中高精度提取恒星位置的方法。这种方法把星光成像看成是高斯点扩散函数模型,利用线性内插和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高斯曲面参数,从高斯曲面模型中得到亚像素级的恒星位置。由于直接进行高斯曲面拟合计算非常复杂,将二维曲面拟合转化为两个方向上的一维曲线拟合,分别得到不同的曲面系数。仿真结果表明当信噪比小于0.05时,定位精度能达到1/20像素,与质心法比较,高斯曲面拟合法精度高,抗噪声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像模型 亚像元定位 高斯曲面 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基于DSPC64x的视频图像采集与处理系统 被引量:1
13
作者 唐红雨 刘维亭 《中国造船》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6-70,共5页
介绍了一个采用通用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构成的图像采集与处理系统。该系统是为小型舰船提供一个能用自带的粗略水平基准进行天文导航而开发的。文章分别从硬件和软件两部分对系统进行了设计说明,硬件部分以DM 642为核心,软件部分... 介绍了一个采用通用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构成的图像采集与处理系统。该系统是为小型舰船提供一个能用自带的粗略水平基准进行天文导航而开发的。文章分别从硬件和软件两部分对系统进行了设计说明,硬件部分以DM 642为核心,软件部分采用自适应阈值分割、小波变换和Hough变换等算法。系统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对水天线图像的处理,以实现对舰船的横摇/纵摇角度进行快速、准确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舰船工程 图像处理 数字信号处理器 DM642 小波变换
下载PDF
基于GPS信息的天测罗经差自动解算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稳才 徐瑞阳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2-266,共5页
论述了GPS输出数据的采集方法,应用GPS输出的位置和时间信息并借助VC++6.0开发了天测罗经差自动解算系统。
关键词 天体测定 天测罗经差自动解算系统 GPS 导航信息 位置 时间
下载PDF
行星视位置计算方法及其在舰船天文导航系统中的设计实现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玉新 李磊 李刚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5-339,共5页
天体视位置的计算方法一直是天文导航自动化研究的难点问题.通过对航海天文学、天体力学和球面天文学的基本理论的深入研究,归纳并建立了常数变易法和坐标摄动法2套适用于微型计算机,可代替《航海天文历》,计算行星视位置的计算方法.并... 天体视位置的计算方法一直是天文导航自动化研究的难点问题.通过对航海天文学、天体力学和球面天文学的基本理论的深入研究,归纳并建立了常数变易法和坐标摄动法2套适用于微型计算机,可代替《航海天文历》,计算行星视位置的计算方法.并将坐标摄动法应用于实际的船舶天文导航系统中.经过对计算结果的精度检验和误差分析,其完全满足航海天文导航的精度要求.这2种计算方法的建立对天文航海的自动化和精度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视位置 常数变易法 坐标摄动法
下载PDF
天文导航技术的发展和研究方向 被引量:2
16
作者 康永 何建新 《现代导航》 2010年第1期36-41,共6页
本文叙述了天文导航技术的应用、特点和分类,并着重对天文导航的发展趋势和天文导航的研究方向进行了阐述,最后对天文/惯性组合系统的工作模式进行了描述和简要分析。
关键词 天文导航 组合导航 惯性导航
下载PDF
天文导航定位的计算机决策选星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启华 王锋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3期7-9,共3页
论文建立了天文导航定位时利用计算机选取最优定位星体组合的数学模型.对天文定位中星体高度、亮度、方位夹角的要求进行量化处理,建立特征向量,并对特征向量的各元素设定合理的权重,利用线性加权方法,对符合定位基本要求的星体组合计... 论文建立了天文导航定位时利用计算机选取最优定位星体组合的数学模型.对天文定位中星体高度、亮度、方位夹角的要求进行量化处理,建立特征向量,并对特征向量的各元素设定合理的权重,利用线性加权方法,对符合定位基本要求的星体组合计算理想度,理想度最高的即为最优组合.建立了选星模型的计算流程,利用VC++语言实现了计算机自动选星,验证了模型的快速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文定位 决策选星 线性加权
下载PDF
利用天体方位变化曲线确定低纬度海区观测太阳移线定位的时机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怀森 邹涛 《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71-74,共4页
测者可在任意时刻以推算纬度,太阳赤纬δ和地方时角t,显示 太阳方位曲线的变化,以确定船舶在低纬度海区观测太阳移线定位的时机。
关键词 天体方位变化曲线 低纬度海区 移线定位精度 太阳 船舶导航 纬度 天体导航
下载PDF
便携式自基准天文定位仪
19
作者 吉春生 史德 姜璐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8-60,38,共4页
该文介绍了基于两星或三星等多天体定位原理 ,运用二维倾斜传感器与测角传感器测量天体瞄准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天体高度角 ,研制出一种新型便携式自基准天文定位仪。并较全面地介绍了该仪器的组成、测量原理。
关键词 船舶导航 天文定位 传感器 天体高度角 测量 误差分析
下载PDF
对天测罗经差计算方位的误差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怀森 《天津航海》 2008年第4期18-19,共2页
观测天体罗方位求罗经差,是海船驾驶员必须具备的技能,也是海事组织(IMO)"STCW 78/95"公约对船舶驾驶员晋级考试与评估的重要内容。文章主要对天体计算方位所产生的误差进行分析,使驾驶员了解误差产生的因素,选择最有利的条... 观测天体罗方位求罗经差,是海船驾驶员必须具备的技能,也是海事组织(IMO)"STCW 78/95"公约对船舶驾驶员晋级考试与评估的重要内容。文章主要对天体计算方位所产生的误差进行分析,使驾驶员了解误差产生的因素,选择最有利的条件和时机进行天体观测,从而达到提高天测罗经差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测罗经差 计算方位误差 综合误差影响 考试与评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