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阳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汞的地气交换特征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仲根 冯新斌 +2 位作者 汤顺林 王少峰 Liang Lian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5,共5页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是日常生活中许多含汞物质的最终归宿地,这些含汞物质有可能通过"再挥发"途径进入大气,从而增加大气的汞负荷。为了研究垃圾填埋场汞的释放强度,2003年11月底我们用配备有自动测汞仪的动力学通量箱法,对贵...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是日常生活中许多含汞物质的最终归宿地,这些含汞物质有可能通过"再挥发"途径进入大气,从而增加大气的汞负荷。为了研究垃圾填埋场汞的释放强度,2003年11月底我们用配备有自动测汞仪的动力学通量箱法,对贵阳市的一个垃圾卫生填埋场进行了汞通量测定。结果发现无论是半年期的垃圾还是覆土,汞的释放均具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即白昼明显大于夜晚。半年垃圾和覆土的平均汞释放强度分别为502.4和55.2ng(Hg)·m-2·h-1,远高于国内外背景区的通量值,说明垃圾填埋场已成为一个潜在的大气汞人为释放源。基质中汞含量的差异是造成通量差异的主要因素,而采取覆土措施则可大大减少汞向大气的排放。天气晴朗时光照强度与汞的释放关系密切,是促进气态汞形成的主要驱动力;阴雨初期,降雨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汞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气交换 垃圾填埋场 动力学通量箱
下载PDF
沈阳居民光污染认知度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高成康 刘政稳 +1 位作者 唐寒梅 陈署腾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10-1212,共3页
以沈阳市居民对光污染的认知情况为实例,开展了问卷调查与分析,收回464份有效问卷.对有效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有光污染意识的居民不到10%,从不知光污染概念的居民高达20%;虽然90%以上的居民认为夜间过亮的灯光严重影... 以沈阳市居民对光污染的认知情况为实例,开展了问卷调查与分析,收回464份有效问卷.对有效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有光污染意识的居民不到10%,从不知光污染概念的居民高达20%;虽然90%以上的居民认为夜间过亮的灯光严重影响睡眠,但当遇到光污染侵害时,大多数(63.9%)居民持忍受态度,并无意识采取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可见,沈阳居民对光污染的认知度还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污染认知度 问卷调查 评价指标体系 LED 玻璃幕墙 沈阳市
下载PDF
基于空气微生物角度的道路空气质量初探 被引量:2
3
作者 宋鹏程 姚晶晶 +1 位作者 巨天珍 宁长兴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15-918,共4页
运用自然沉降法监测了兰州市道路空气质量状况,对不同功能区的交通主干道及北滨河路两边绿地空气微生物进行取样分析并对数据进行统计整理。试验结果表明,①兰州市各功能区交通主干道中空气微生物污染区占31.6%,中度污染区占21.1%,重度... 运用自然沉降法监测了兰州市道路空气质量状况,对不同功能区的交通主干道及北滨河路两边绿地空气微生物进行取样分析并对数据进行统计整理。试验结果表明,①兰州市各功能区交通主干道中空气微生物污染区占31.6%,中度污染区占21.1%,重度污染区占21.1%,26.3%的地区超过重度污染区,重污染区主要集中在车流量较多的交通要道,各功能区的污染顺序由大到小为: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城关区,污染微生物以细菌为主;②道路交通的污染程度与车流量关系密切,在车流量较高的交通干道,空气微生物中细菌、真菌、放线菌的含量均很高;③交通主干道中,绿化带对空气微生物的截杀作用较强,部分地区对空气微生物拦截量可达4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微生物 城市道路 空气质量 兰州市
下载PDF
青州市表层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组合特征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姜冰 刘阳 颜丙鹏 《山东国土资源》 2018年第9期49-54,共6页
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可以获得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组合特征及其差异性。对青州市表层土壤样品数据进行分析研究,通过聚类分析,绘制表层土壤元素聚类谱系图,将23种元素或指标分为5个元素组合簇群及2个单元素簇,研究各元素间的组合特征,探讨... 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可以获得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组合特征及其差异性。对青州市表层土壤样品数据进行分析研究,通过聚类分析,绘制表层土壤元素聚类谱系图,将23种元素或指标分为5个元素组合簇群及2个单元素簇,研究各元素间的组合特征,探讨其相关性、聚集性及其指示意义;通过因子分析,找出有代表性的因子,用其代表变量,绘制典型因子得分等值线图,并从中分析不同元素组合的区域分布基于何种因素,用11个代表性因子的分布特征就基本可以代表青州市表层土壤23项原始变量的分布特征,并对F1,F2,F3主因子进行了地质解释。聚类分析与因子分析相结合,利于表层土壤中元素的共生组合特征及其差异性研究,利于对研究区表层土壤异常进行归纳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分析 因子分析 土壤元素 青州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