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藏铁路沿线特殊环境地质问题的认识与思考 被引量:45
1
作者 许佑顶 姚令侃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59,共6页
研究目的:川藏铁路途经的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活动陆缘带与喜马拉雅褶皱带北部交界区,是铁路之前从未从事过建设的区域,面临缝合带内动力作用效应,冰湖溃决、冰川泥石流等特殊环境地质问题。因此需开展对川藏铁路沿线特殊环境地质问题... 研究目的:川藏铁路途经的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活动陆缘带与喜马拉雅褶皱带北部交界区,是铁路之前从未从事过建设的区域,面临缝合带内动力作用效应,冰湖溃决、冰川泥石流等特殊环境地质问题。因此需开展对川藏铁路沿线特殊环境地质问题的研究,为川藏铁路的成功修建和安全运营提供科技支撑。研究结论:(1)川藏铁路穿越三大缝合带地区,影响最大的是雅鲁藏布江蛇绿岩缝合带,需重视发生在喜马拉雅弧上的大地震对川藏铁路的影响,并建议利用先行工程开展缝合带地应力、地温测量等科研课题;(2)对海洋型冰川覆盖区的冰湖溃决、冰川泥石流等问题,应加强形成机理、运动特征等基础理论的研究,还需研究沿河线走高线位绕避沟谷灾害链等减灾选线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铁路 缝合带 内动力 冰湖溃决 冰川泥石流
下载PDF
明清时期江淮地区频发水旱灾害的原因探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崇旺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7-113,共7页
明清时期江淮地区水旱灾害的频繁发生是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过渡性的地形、气候、水系造就了江淮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自然孕灾机率本身就很高。不合理的经济开发活动又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诱发和催化了水旱灾害的频... 明清时期江淮地区水旱灾害的频繁发生是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过渡性的地形、气候、水系造就了江淮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自然孕灾机率本身就很高。不合理的经济开发活动又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诱发和催化了水旱灾害的频繁发生。而围绕水利设施使用所产生的水事矛盾,又加剧了水旱灾害的频发和灾情的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江淮 水旱灾害
下载PDF
江苏省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严新明 童星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26-31,共6页
文章介绍了江苏省的自然灾害情况,认为自然灾害是自然规律与人类活动产生冲突的结果。在研究灾害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基础上,探讨了自然灾害损失变化的3个主要阶段,述评了国外的综合减灾理论。最后得出结论,认为必须通过制度创新来... 文章介绍了江苏省的自然灾害情况,认为自然灾害是自然规律与人类活动产生冲突的结果。在研究灾害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基础上,探讨了自然灾害损失变化的3个主要阶段,述评了国外的综合减灾理论。最后得出结论,认为必须通过制度创新来提高减灾能力,并以江苏省的实践为例做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自然灾害 风险 综合减灾理论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沙尘天气智能预测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闫茉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1年第11期123-127,共5页
针对使用模拟沙尘输送的数值模式预测方法、参数化方法受到因变量影响而导致预测结果精准度不高问题,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沙尘天气智能预测系统设计。根据系统硬件结构,读入所需因变量初值采用Noah模式模拟沙尘暴陆面模式,利用GIS系统... 针对使用模拟沙尘输送的数值模式预测方法、参数化方法受到因变量影响而导致预测结果精准度不高问题,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沙尘天气智能预测系统设计。根据系统硬件结构,读入所需因变量初值采用Noah模式模拟沙尘暴陆面模式,利用GIS系统对数据分类,结合输送模式完成物理量描述。构建基于深度学习预测模型,通过训练多层神经网络沙尘天气数值,去除噪声数据。计算沙通量和垂直尘通量,预测沙尘源地。结合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实际观测数据,进行实验验证分析,具有精准预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沙尘天气 智能预测 沙通量 垂直尘通量
下载PDF
西南某变电站场地适宜性评估研究
5
作者 韩子晔 张宁 +1 位作者 刘振旺 韩会令 《铁道勘察》 2011年第5期62-64,共3页
西南山区山高谷深,极易发生各类地质灾害。对变电站站址地质环境条件进行了详细论述,对地质灾害的类型(危岩崩塌体)、分布进行阐述,对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及工程本身遭受的灾害进行了综合评估,提出了防治措施建议。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危岩 危险性评估 场地适宜性
下载PDF
莆田市滑坡灾害风险管理探究
6
作者 林经纬 《莆田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98-103,共6页
根据莆田市滑坡灾害数据库资料和滑坡灾害影响因素,构建滑坡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对莆田市滑坡灾害风险进行分析。针对不同风险等级构建滑坡灾害风险管理对策。研究发现高风险区和较高风险区位于莆田市西北部,该区域多为山区,地势高,... 根据莆田市滑坡灾害数据库资料和滑坡灾害影响因素,构建滑坡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对莆田市滑坡灾害风险进行分析。针对不同风险等级构建滑坡灾害风险管理对策。研究发现高风险区和较高风险区位于莆田市西北部,该区域多为山区,地势高,坡度较大,灾害点密度大,滑坡频次多,应成为滑坡灾害重点防治区域;中风险区、低风险区位于莆田市东南沿海,该地多为半岛、岛屿,地势平坦,滑坡点密度小,但人口密集且生产活动频繁,应做好土地利用规划和公众风险意识宣传,减少滑坡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莆田市 滑坡灾害 风险管理 风险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