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8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蛋白磷酸酶抑制法测定水体中的微囊藻毒素类物质 被引量:45
1
作者 徐立红 陈加平 +3 位作者 许建明 张甬元 黄兆辉 林群声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36-539,共4页
建立了一种灵敏的测定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类物质的方法.从鱼肝脏中分离的蛋白磷酸酶2A 被微囊藻毒素抑制,并且抑制与毒素剂量相关,抑制模式表现为典型的S型曲线.根据未知样品存在时蛋白磷酸酶的相对活力,可由本研究得出的标准曲... 建立了一种灵敏的测定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类物质的方法.从鱼肝脏中分离的蛋白磷酸酶2A 被微囊藻毒素抑制,并且抑制与毒素剂量相关,抑制模式表现为典型的S型曲线.根据未知样品存在时蛋白磷酸酶的相对活力,可由本研究得出的标准曲线及公式,计算样品中可能存在的微囊藻毒素类物质.研究表明,在一年的观测周期内,即使没有可见的水华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样 微囊藻毒素 蛋白磷酸酶抑制 水污染 测定
下载PDF
广东沿海牡蛎体Pb含量水平及时空变化趋势 被引量:49
2
作者 贾晓平 林钦 +1 位作者 李纯厚 蔡文贵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27-532,共6页
为了了解广东沿海Pb含量水平的时空变化特点,1989-1997年,实施“南海贻贝观察”对广东沿海12个地点牡蛎体Pb含量进行了连续监测。广东沿海牡蛎体Pb含量范围为 0.22 × 10-6~ 2.06 × 10-6... 为了了解广东沿海Pb含量水平的时空变化特点,1989-1997年,实施“南海贻贝观察”对广东沿海12个地点牡蛎体Pb含量进行了连续监测。广东沿海牡蛎体Pb含量范围为 0.22 × 10-6~ 2.06 × 10-6(湿重),总平均值为0.77 × 10-6。牡蛎体Pb污染指数的范围和平均值分别为0.11~1.03和0.39,总体上属轻污染水平。牡蛎体Pb含量的空间分布呈粤西海区≥珠江口海区>粤东海区。广东沿海牡蛎Pb含量水平在1989-1993年间呈微弱下降趋势,1994年Pb含量明显升高,此后Pb含量基本持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 时空变化 广东沿海 含量水平 污染评价
下载PDF
改性膨润土对水中苯胺光化学降解的催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沈学优 唐欣 +3 位作者 曹刚 周仁贤 陈峰 柴骏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5-17,共3页
研究了改性膨润土对水中苯胺光化学降解的催化作用.试验了水中苯胺的光化学降解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改性膨润土能有效地催化苯胺的光化学降解.
关键词 膨润土 水体 苯胺 光化学 降解 催化作用
下载PDF
用氧吸收速率(OUR)表征活性污泥硝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02
4
作者 王建龙 吴立波 +1 位作者 齐星 钱易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25-229,共5页
研究了用氧吸收速率(OxygenUptakeRate,简称OUR)表征活性污泥硝化活性的方法.利用生物抑制剂丙烯基硫脲(alylthiourea,简称ATU)和氯酸钠(NaClO3)可以选择性地抑制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 研究了用氧吸收速率(OxygenUptakeRate,简称OUR)表征活性污泥硝化活性的方法.利用生物抑制剂丙烯基硫脲(alylthiourea,简称ATU)和氯酸钠(NaClO3)可以选择性地抑制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的活性.通过测量不同时间的OUR,可以分别计算出污泥的亚硝化活性和硝化活性.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测量结果与实际反应器中的硝化反应情况相当一致.该方法简单易行,快速方便,适用于硝化系统中硝化活性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活性 氧吸收速率 活性污泥 水污染控制
下载PDF
固相萃取法测定水源水中的有机磷农药 被引量:73
5
作者 康跃惠 张干 +1 位作者 盛国英 傅家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4,共4页
采用固相萃取盘萃取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以大口径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一火焰光度检测器(CGC/FPD)定量测定了水源水中的有机磷农药研究了10种有机磷农药的气相色谱法(GC-FPD)的分析条件结果表明均加标回收率的范围为5... 采用固相萃取盘萃取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以大口径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一火焰光度检测器(CGC/FPD)定量测定了水源水中的有机磷农药研究了10种有机磷农药的气相色谱法(GC-FPD)的分析条件结果表明均加标回收率的范围为50%~96%.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119~534ng/L.对某水厂水源水中的有机磷农药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久效磷、敌百虫检出量较大,分别为 0.165μg/L和0.137μg/L,除草醚有痕量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有机磷农药 水源水 水质监测
下载PDF
中国流域水污染分析 被引量:103
6
作者 吴舜泽 夏青 刘鸿亮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6,共6页
概述了我国水污染现状和特点 ,分析了造成流域水质恶化、水污染日益严重的原因 ,提出了流域水污染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 中国 流域水污染 防治对策 水污染分析
下载PDF
绍兴市富营养化水源水中有机物特性研究 被引量:29
7
作者 罗晓鸿 曹莉莉 王占生 《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2-16,共5页
采用超滤法对绍兴市富营养化水源水中的有机物进行了分子量测定,继而考察了不同分子量区间的有机物对色度、紫外吸收的影响,并与淮河(蚌埠段)水及密云水库水中的有机物特性做了比较。发现密云水库水以小分子有机物为主,分子量小于... 采用超滤法对绍兴市富营养化水源水中的有机物进行了分子量测定,继而考察了不同分子量区间的有机物对色度、紫外吸收的影响,并与淮河(蚌埠段)水及密云水库水中的有机物特性做了比较。发现密云水库水以小分子有机物为主,分子量小于3000的有机物占总DOC的96.7%,而绍兴水及淮河水(蚌埠段)中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相对较为均匀,分子量大于3000的有机物占总DOC的比例分别为28.37%和38.28%。水中有机物特性与其来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 富营养化 淮河水 密云水库 超滤法 绍兴
下载PDF
应用多变量脸谱图进行河流与湖泊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状况的综合对比研究 被引量:29
8
作者 刘文新 栾兆坤 汤鸿霄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3-29,共7页
依据沉积学原理和水体沉积物重金属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将地积累指数与改进的多变量Chernoff脸谱图相结合,选择江西德兴铜矿附近的乐安江表层沉积物以及德国西南部Mannheim和Worms周围若干湖泊的表层沉积物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地域、... 依据沉积学原理和水体沉积物重金属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将地积累指数与改进的多变量Chernoff脸谱图相结合,选择江西德兴铜矿附近的乐安江表层沉积物以及德国西南部Mannheim和Worms周围若干湖泊的表层沉积物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地域、不同类型水体沉积物中重金属积累的对比分析和污染状况的综合性定量评价.多变量脸谱图能清晰地反映出两区域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和空间分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脸谱图 河流 湖泊 重有色金属 污染分析 沉积物
下载PDF
模拟污染指标水体统计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戴树桂 庄源益 +5 位作者 金朝晖 胡国臣 袁有才 陈广宏 廖奕谋 陈天乙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44-151,共8页
介绍了模拟污染水体中各类指标的单回归分析,逐步聚类分析,主成份分析及逐步判别分析.在聚类图和判别函数中,溶解氧与色度具有最紧密关系.水中总磷和氨氮对水质也有显著影响.对模拟试验样品,主成份分类与判别分析分类的结果相类... 介绍了模拟污染水体中各类指标的单回归分析,逐步聚类分析,主成份分析及逐步判别分析.在聚类图和判别函数中,溶解氧与色度具有最紧密关系.水中总磷和氨氮对水质也有显著影响.对模拟试验样品,主成份分类与判别分析分类的结果相类似,而对城市河流样品用判别函数判别的结果与观察到的天然状态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分析 水体 污染指标 模拟试验
下载PDF
收获后不同小麦品种土壤硝态氮残留量的差异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童依平 李继云 +1 位作者 刘全友 孙建华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51-253,共3页
研究不同小麦品种收获后土壤中硝态氮残留量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对12个冬小麦品种的研究证明,在低氮和高氮两个施氮处理中,硝态氮残留量均表现明显的品种间差异.籽粒产量高的品种由于吸氮能力强,其硝态氮残留量低.由此可通过选育高效... 研究不同小麦品种收获后土壤中硝态氮残留量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对12个冬小麦品种的研究证明,在低氮和高氮两个施氮处理中,硝态氮残留量均表现明显的品种间差异.籽粒产量高的品种由于吸氮能力强,其硝态氮残留量低.由此可通过选育高效吸收氮素的品种,达到提高产量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土壤 硝态氮 残留量 氮肥 水体污染
下载PDF
论小于63μm粒级作为水体颗粒物重金属研究介质的合理性及有关粒级转换模型研究 被引量:67
11
作者 陈静生 王飞越 陈江麟 《环境科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19-425,共7页
粒度是影响水体颗粒物中重金属含量的重要因素。研究了与此有关的两个问题:1.对各种粒度校正方法进行了讨论,论证了以小于63μm粒级作为水体颗粒物中重金属研究介质的合理性:2.由于我国文献中大量资料是关于小于50μm粒级... 粒度是影响水体颗粒物中重金属含量的重要因素。研究了与此有关的两个问题:1.对各种粒度校正方法进行了讨论,论证了以小于63μm粒级作为水体颗粒物中重金属研究介质的合理性:2.由于我国文献中大量资料是关于小于50μm粒级颗粒物的,为使其与小于63μm粒级数据有对比性,我们采集了我国东部自北至南地理、水文条件显著不同的十数条河流共27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对Cu、Pb、Zn、Cd、Co、Ni、Fe、Mn等7种重金属元素在小于50μm和小于63μm两种粒级中的含量进行了分析,以简约主轴法回归模型Ⅱ建立了两种粒级中重金属含量的回归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效应 颗粒物 沉积物 水环境 重有色金属
下载PDF
某市自来水有机污染物健康危险度初步评价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世良 何尚浦 +3 位作者 张银华 施侣元 张惠娟 李国光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02-205,共4页
本文应用多污染物分析与评价系统,对某市东湖、长江和汉江源水自来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三种源水自来水均存在有机物的潜在危害,即TAS均超过了1;东湖源水自来水TAS大于汉江和长江... 本文应用多污染物分析与评价系统,对某市东湖、长江和汉江源水自来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三种源水自来水均存在有机物的潜在危害,即TAS均超过了1;东湖源水自来水TAS大于汉江和长江源水自来水。根据单种化合物AS的大小,列举了三种源水自来水中的主要有机污染物的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有机污染物 环境评价 健康危险度
下载PDF
玉渊潭底泥中烃类物质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孟庆昱 毕新慧 +1 位作者 徐晓白 储少岗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7-119,共3页
采集玉渊潭不同深度的沉积物样品 ,测定了其中多环芳烃和正构烷烃的含量 .结果表明 5 - 15cm层多环芳烃含量最高 ,0 - 5cm层次之 ,15 - 2 5cm层最低 .参照若干多环芳烃指数的计算 ,进行源的识别 .正构烷烃含量的分布与多环芳烃类相似 .... 采集玉渊潭不同深度的沉积物样品 ,测定了其中多环芳烃和正构烷烃的含量 .结果表明 5 - 15cm层多环芳烃含量最高 ,0 - 5cm层次之 ,15 - 2 5cm层最低 .参照若干多环芳烃指数的计算 ,进行源的识别 .正构烷烃含量的分布与多环芳烃类相似 .多环芳烃的吸附量与沉积物中的有机碳含量呈很高的相关性 ,相关系数为 0 .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正构烷烃 沉积物 吸附 北京玉渊潭 湖泊底泥 测定
下载PDF
^(134)Cs在水相生态系中的行为——^(134)Cs在水-萍-底泥中的消长与分配 被引量:6
14
作者 徐寅良 陈传群 +1 位作者 张勤争 孙志明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18-324,共7页
^(134)Cs在水-萍-底泥系统中的消长遵循指数回归形式;萍能从水体中吸收^(134)Cs,并富集在其体内.萍种间的富集能力有差异,其中,小叶满江红>满江红>蕨状满江红>浮萍>卡州满江红,底泥对水体中的^(134)Cs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从... ^(134)Cs在水-萍-底泥系统中的消长遵循指数回归形式;萍能从水体中吸收^(134)Cs,并富集在其体内.萍种间的富集能力有差异,其中,小叶满江红>满江红>蕨状满江红>浮萍>卡州满江红,底泥对水体中的^(134)Cs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从而减少萍对水体中Cs的吸收量;在适当的土水比下,底泥能有效地去除水体中的^(134)Cs;钾离子能抑制萍对^(134)Cs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铯-134 水相生态系 行为 消长
下载PDF
藻类及其分泌物对混凝过程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6
15
作者 罗晓鸿 周荣 +4 位作者 王占生 周晓燕 江迎春 王营花 王衡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18-324,共7页
采用纯藻进行烧杯混凝试验,考察了试验藻种及其分泌物对混凝过程的影响.试验发现:藻类对混凝过程的影响与藻的种类、生长阶段及藻浓度有关;一般说来,藻类在浓度较低时,对混凝过程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而在高浓度时,对混凝过程... 采用纯藻进行烧杯混凝试验,考察了试验藻种及其分泌物对混凝过程的影响.试验发现:藻类对混凝过程的影响与藻的种类、生长阶段及藻浓度有关;一般说来,藻类在浓度较低时,对混凝过程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而在高浓度时,对混凝过程有不同程度的干扰.增加混凝剂投加量、调节pH、预加氯可以减弱藻类及其分泌物对混凝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类 分泌物 混凝 水体营养化 水体污染 净化
下载PDF
关于水体沉积物质量基准问题 被引量:38
16
作者 陈静生 王飞越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60-70,共11页
本文综述了沉积物质量基准的最新进展。从底栖生物对沉积物中结合的污染物的敏感性讨论了沉积物质量基准的意义、数值型和响应型基准,以及建立沉积物质量基准的可能途径。重点讨论了沉积物/间隙水平衡分配法,并引入了基于该法建立的沉... 本文综述了沉积物质量基准的最新进展。从底栖生物对沉积物中结合的污染物的敏感性讨论了沉积物质量基准的意义、数值型和响应型基准,以及建立沉积物质量基准的可能途径。重点讨论了沉积物/间隙水平衡分配法,并引入了基于该法建立的沉积物质量基准的初步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基准 沉积物 间隙水 污染
下载PDF
长江武汉段工业港酚污染带研究 被引量:23
17
作者 朱发庆 吕斌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48-152,共5页
建立了计算污染带长度、最大宽度及其出现距离的解析模式和给定污染带范围下排污口允许排污量的简便算法。对长江武汉段工业港酚污染带作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到2000年该污染带长、宽将分别达到4357.9m和47.1m,最大... 建立了计算污染带长度、最大宽度及其出现距离的解析模式和给定污染带范围下排污口允许排污量的简便算法。对长江武汉段工业港酚污染带作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到2000年该污染带长、宽将分别达到4357.9m和47.1m,最大污染带宽出现在排污口下游1603,8m处.若将污染带控制在长1000m、宽50m内,该排污口酚排放量就应控制在49.02t/a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武汉段 污染带 允许排放量 模式
下载PDF
长江南京段沉积物中铜、镉形态对水生生物富集的影响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杨震 章惠珠 孔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00-203,共4页
为了全面定量地考察沉积物中各种金属结合形态对不同水生生物富集的影响,运用重金属逐级提取法及采用人工半合成方法,对长江南京段沉积物中铜、镉形态分布不同的情况下鲤鱼和螺蛳对这两种重金属的富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通... 为了全面定量地考察沉积物中各种金属结合形态对不同水生生物富集的影响,运用重金属逐级提取法及采用人工半合成方法,对长江南京段沉积物中铜、镉形态分布不同的情况下鲤鱼和螺蛳对这两种重金属的富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通过对溶解态的贡献间接影响鲤鱼对铜、镉的富集,对螺蛳富集铜、镉同时有直接和间接影响,大小顺序为:阳离子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有机物和硫化物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残渣态。并得出了溶解态和沉积物各态对螺蛳富集铜、镉影响的贡献方程式,指出离子可交换态对富集的贡献比残渣态大10 ̄5倍。据此可以认为,为了减少受重金属污染河流中水生生物体内的富集量,对生活在水上、中层的鱼类来说,主要应控制水中的重金属浓度;对底栖生物来说,水和沉积物中重金属浓度都应受到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形态 水生生物 水体污染 重金属
下载PDF
地面水中酚类污染物的树脂吸附富集反相高压液相色谱测定 被引量:6
19
作者 包南 高连存 +1 位作者 王吉顺 王淑仁 《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73-77,共5页
以乙腈-水-醋酸(31:68:1,V/V/V)为流动相的反相HPLC-UV法,可以方便地对水中酚类进行直接分离和分析。采用树脂吸附法为HPLC的预富集步骤,选用国产吸附树脂GDX-502为富集剂,二氧六环为洗脱剂,可... 以乙腈-水-醋酸(31:68:1,V/V/V)为流动相的反相HPLC-UV法,可以方便地对水中酚类进行直接分离和分析。采用树脂吸附法为HPLC的预富集步骤,选用国产吸附树脂GDX-502为富集剂,二氧六环为洗脱剂,可以定量测定水中μg/L级以下的多种酚。在实验条件下,9种一元酚的平均变异系数为2.4%,其中8种酚的富集回收率大于90%。用本法测得的地面水的总酚含量与4-氨基安替比林法具有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X树脂 富集 高压液相色谱 地面水 污染物
下载PDF
城市水样中首次检出痕量硝基多环芳烃(NO_2-PAH) 被引量:7
20
作者 马明生 徐晓白 +1 位作者 康致泉 边雅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543-549,共7页
本文利用还原衍生化高分辨GC-ECD法,采用双柱定性首次在城市地表水样中检出环境潜在致癌物-硝基多环芳烃(NO_2-PAH),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水样中共检出包括动物致癌物2-硝基萘在内的八种NO_2-PAH.河水和饮用水中均有ppt级NO_2-PAH存在,其... 本文利用还原衍生化高分辨GC-ECD法,采用双柱定性首次在城市地表水样中检出环境潜在致癌物-硝基多环芳烃(NO_2-PAH),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水样中共检出包括动物致癌物2-硝基萘在内的八种NO_2-PAH.河水和饮用水中均有ppt级NO_2-PAH存在,其中溶解度较大的两环硝基多环芳烃的含量高于三环以上的饮用水中NO_2-PAH的浓度低于与其相邻的河水中相应硝基多环芳烃的含量,经煮沸处理后,饮用水中NO_2-PAH的含量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多环芳烃 还原-衍生化 GC-ECD 地面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