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区域碳排放EKC曲线异质性研究空间过滤的面板数据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孙建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5年第7期787-790,共4页
根据面板协整理论和空间过滤方法,对中国30个省区、三大区域与八大区域的碳排放EKC曲线异质性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发现,中国30个省区、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东北地区、北部沿海地区、黄河中游地区、长江上游地区、西北地区碳排放EKC均显现... 根据面板协整理论和空间过滤方法,对中国30个省区、三大区域与八大区域的碳排放EKC曲线异质性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发现,中国30个省区、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东北地区、北部沿海地区、黄河中游地区、长江上游地区、西北地区碳排放EKC均显现倒"N"型,南部沿海地区碳排放EKC显现倒"U"型,西南地区碳排放EKC显现复杂形状,东部沿海地区碳排放EKC显现对数线性;区域人口、万元产值能耗、二产比重和城市化率四大控制变量对不同区域碳排放均显现出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兹涅兹曲线 异质性 空间过滤
下载PDF
我国雾霾防治财政政策的发展演进过程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周景坤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6年第11期1352-1356,共5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长期高速发展,雾霾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如何运用财政政策手段防治雾霾成为我国大气环境管理的当务之急。基于这一现实背景,梳理了我国雾霾防治财政政策发展演进过程中萌芽、起步、发展、完善四个阶段的主要政策内容及其阶... 随着我国经济的长期高速发展,雾霾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如何运用财政政策手段防治雾霾成为我国大气环境管理的当务之急。基于这一现实背景,梳理了我国雾霾防治财政政策发展演进过程中萌芽、起步、发展、完善四个阶段的主要政策内容及其阶段特征,给出了我国应逐步加大财政政策的调控力度,不断强化财政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作用,构建多样化的财政政策措施,持续优化财政资金的监管体系和逐渐普及区域差异化的财政政策措施等完善我国雾霾防治财政政策的几点思考,以期为我国雾霾防治财政政策的改进与创新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防治 财政政策 发展阶段 调控力度 政府采购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碳排放效率及减排路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月婷 王希龙 包晓斌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73-980,共8页
作为中国最重要城市群之一的京津冀地区,如何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政策目标下,实现降低碳排放总量和提高碳排放效率,对于中国经济的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产业疏解和京津冀一体化政策背景下,客观正确地评估碳排放效率的真... 作为中国最重要城市群之一的京津冀地区,如何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政策目标下,实现降低碳排放总量和提高碳排放效率,对于中国经济的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产业疏解和京津冀一体化政策背景下,客观正确地评估碳排放效率的真实值对指导碳减排工作有重要参考意义。根据2015—2019年统计数据,利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和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测算京津冀地区碳排放效率,研究京津冀区域碳排放效率差异化的原因,并将京津冀地区与碳排放高效率地区之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京津冀碳排放效率的差异主要来源于产业结构、技术管理水平的区别;通过与碳排放高效率地区的对比后发现,京津冀地区在碳排放效率方面的不足主要源于其区域发展不均衡导致的整体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加强顶层设计、优化产业结构、转变企业生产方式、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科技创新水平等路径,提升京津冀地区的碳排放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 京津冀地区 碳排放效率
下载PDF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碳汇量核算及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以浙江省宁海县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纪荣婷 黄言秋 +8 位作者 程虎 陈苏娟 赵志强 蔡金傍 刘臣炜 李海东 励蓉蓉 张龙江 曾远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02-1009,共8页
如何科学评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下简称“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碳源碳汇的变化趋势、时空分布、影响因子,对指导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以浙江省宁海县为例,基于IPCC碳排放清单,测度宁海县碳汇量与碳排放量,分析区域... 如何科学评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下简称“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碳源碳汇的变化趋势、时空分布、影响因子,对指导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以浙江省宁海县为例,基于IPCC碳排放清单,测度宁海县碳汇量与碳排放量,分析区域碳汇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基于方差分解分析探究宁海县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宁海县碳汇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2003-2018年从43.91万上升至49.40万t,其中,森林碳汇量占比为88.21%~91.12%;碳源量呈现平稳-急剧上升-波动下降-保持稳定的变化趋势,由2003年的154.17万变化至2018年的508.87万t。从碳汇量的空间分布来看,宁海县县域碳汇大致呈现西部>东南部>北部>中部的西高东低格局;宁海县碳排放可被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和“两山”建设驱动因素共同解释,3个因素对碳排放的共有解释度为60.86%,各因子的解释度表现为经济因素>“两山”建设驱动因素>社会因素。该研究为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的碳源碳汇量核算提供了新思路,可为下一步政策制定和县域绿色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碳汇 碳排放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宁海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