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4,505篇文章
< 1 2 2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昌回鹘人佩戴的一件东方教会叙利亚语护身符
1
作者 牛汝极 世界宗教文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4,共8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地中海和美索不达米亚基督教护身符的早期实践,其次分析了一件出自高昌城的回(畏吾儿)人佩戴的叙利亚语护身符长卷及其内容,认为这件护身符长卷的内容可以追溯到古代亚述和巴比伦时代,在那里可以找到如此多魔法文本的起... 本文首先介绍了地中海和美索不达米亚基督教护身符的早期实践,其次分析了一件出自高昌城的回(畏吾儿)人佩戴的叙利亚语护身符长卷及其内容,认为这件护身符长卷的内容可以追溯到古代亚述和巴比伦时代,在那里可以找到如此多魔法文本的起源。这件护身符与遍布地中海和美索不达米亚魔法文本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可以将此护身符定位在东方教会及其影响上。该护身符从其起源地美索不达米亚出发向东通过波斯和丝绸之路由传教士一直带到中国西部高昌回汗国地方政权所辖区域,在高昌城的残垣断壁下静埋了几个世纪后,它被德国探险队发现并带到欧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炸中幸存下来,并从那里再次被带到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新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 护身符 叙利亚语 高昌回鹘 东方教会
原文传递
突尼斯杰尔巴岛犹太人朝圣及其影响
2
作者 钮松 世界宗教文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8,共9页
跨境宗教朝圣对于现代国际关系的影响日益明显。宗教朝圣的意义亦不再仅限于宗教层面,而是综合呈现了文化、历史、社会和经济等诸多面向的意味。具体而言,前往突尼斯杰尔巴岛格里巴犹太会堂的朝圣,不仅对于全球犹太人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跨境宗教朝圣对于现代国际关系的影响日益明显。宗教朝圣的意义亦不再仅限于宗教层面,而是综合呈现了文化、历史、社会和经济等诸多面向的意味。具体而言,前往突尼斯杰尔巴岛格里巴犹太会堂的朝圣,不仅对于全球犹太人而言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突尼斯内政、外交和宗教本土化也具有影响。就突尼斯内政而言,其维护格里巴犹太会堂的存在及朝圣活动的持续展开,有助于推进国内的族际关系与宗教关系的和谐发展,特别是展示了该国犹太文化本土化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就突尼斯的外交及国际形象而言,保障全球犹太人前来朝圣既促进了突尼斯与以色列实质关系的维系,又向全世界传递了该国宽容与和谐的国家形象。此外,旅游经济在突尼斯经济版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以杰尔巴岛朝圣为依托的宗教朝圣经济成为突尼斯特色的旅游经济发展路径。总之,杰尔巴岛犹太人朝圣活动的顺利组织及其成效,体现了突尼斯的宗教治理与社会治理的相互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尼斯 杰尔巴岛 格里巴 朝圣 犹太人
原文传递
释道宣的佛教表现艺术理论与美学观念
3
作者 王志远 世界宗教文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5-172,共8页
道宣晚年的作品,集中体现了道宣通过对戒相的要求所表达出来的佛教表现艺术美学观念。道宣是继道安之后对中国戒相影响最大的高僧,也可以说是佛教表现艺术的重要理论家。他把服装、形体都作为一种彰显思想的表现形式,甚至要求达到能以... 道宣晚年的作品,集中体现了道宣通过对戒相的要求所表达出来的佛教表现艺术美学观念。道宣是继道安之后对中国戒相影响最大的高僧,也可以说是佛教表现艺术的重要理论家。他把服装、形体都作为一种彰显思想的表现形式,甚至要求达到能以其艺术度化众生的高度。他认为在一个文盲充斥、便餐兴盛的社会里,靠听觉和视觉感官接受的传媒是最捷便的,而通过文字乃至思考才能获得的教益,往往被排斥或疏离。同时,他为记录和表彰在表现艺术方面有所建树的僧侣开辟了蹊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生务本 形服 音声 回向
原文传递
意义与身份——谁来治理宗教?
4
作者 林瑜胜 世界宗教文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69,共8页
宗教的产生根源、发展历程和未来走向都与社会密切相关,在此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宗教之于人类社会的意义是其需要治理的前提。宗教治理涉及谁来治理宗教、治理宗教的什么内容、宗教治理的受益对象等问题。作为宗教治理主体,宗教治理的实... 宗教的产生根源、发展历程和未来走向都与社会密切相关,在此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宗教之于人类社会的意义是其需要治理的前提。宗教治理涉及谁来治理宗教、治理宗教的什么内容、宗教治理的受益对象等问题。作为宗教治理主体,宗教治理的实施者显然包括代表政权的国家和代表宗教自身的宗教团体两大主体。在宗教作为治理客体的情况下,宗教治理的受益层面包括依法维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和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信仰 宗教治理 身份 宗教中国化
原文传递
欧美宗教“突然衰落”的原因解析——以英格哈特《宗教的突然衰落》为中心
5
作者 张小燕 世界宗教文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93,共8页
近几十年来,尽管一些人认为宗教在全球范围内正经历“回潮”和“复兴”,但事实上,进入21世纪后,宗教的发展趋势是“突然衰落”。这一观点基于多项数据和现象。英格哈特教授对此提出了他的解释,强调了宗教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互动关系... 近几十年来,尽管一些人认为宗教在全球范围内正经历“回潮”和“复兴”,但事实上,进入21世纪后,宗教的发展趋势是“突然衰落”。这一观点基于多项数据和现象。英格哈特教授对此提出了他的解释,强调了宗教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互动关系。在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学三大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我们需要具备全球化视野和包容性态度,借鉴世界各地的宗教研究成果,更好地理解宗教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趋势。本文对英格哈特的《宗教的突然衰落》进行了深入剖析,全面探讨了当代西方宗教的变革趋势,同时对其理论进行了审慎的评价,旨在取其精华,推动宗教学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 不安全感 生育政策 宗教衰落
原文传递
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的佛教中国化与三教关系
6
作者 洪修平 世界宗教文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中华文明正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充满生机与活力,不但底蕴深厚而且丰富多彩。外来佛教的中国化和中国化佛教的形成、发展并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成功的...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中华文明正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充满生机与活力,不但底蕴深厚而且丰富多彩。外来佛教的中国化和中国化佛教的形成、发展并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成功的典范。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了佛教中国化,佛教中国化的成果则彰显了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意义。佛教的中国化在思想层面主要是与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从而构成了对中华文化发展影响深远的三教关系。总结佛教中国化与三教关系的历史经验和启示,有助于今天更好地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交流互鉴 佛教中国化 三教关系
原文传递
俄罗斯北高加索地区车臣人的信仰变迁:进程与特点
7
作者 郑丽丽 世界宗教文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2,共8页
北高加索地区作为俄罗斯的南部边疆,处于民族和宗教冲突的中心地带。伊斯兰教是北高加索地区车臣人最重要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本文主要探讨俄罗斯北高加索地区车臣人历史上宗教信仰的变迁进程和特点。伊斯兰教在传入车臣社会的过程中... 北高加索地区作为俄罗斯的南部边疆,处于民族和宗教冲突的中心地带。伊斯兰教是北高加索地区车臣人最重要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本文主要探讨俄罗斯北高加索地区车臣人历史上宗教信仰的变迁进程和特点。伊斯兰教在传入车臣社会的过程中,逐渐与车臣社会的多神教、自然崇拜、基督教等元素相融合,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伊斯兰传统。与此同时,在与沙俄帝国斗争中发起的伊斯兰“圣战”传统和宗教极端思想影响至今,使得北高加索地区深受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北高加索地区 车臣人 信仰变迁 本土化
原文传递
《五更词》与宗教中国化
8
作者 李志鸿 世界宗教文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17,共8页
本文以《五更词》为例,探讨民间小调在佛教、道教、伊斯兰教传播中的作用。借此,亦可见佛教、伊斯兰教中国化的独特路径。历史上,传播道教内丹思想的《五更词》与苏菲学派的《五更词》多有相似处。可以说,道教为外来宗教的中国化提供了... 本文以《五更词》为例,探讨民间小调在佛教、道教、伊斯兰教传播中的作用。借此,亦可见佛教、伊斯兰教中国化的独特路径。历史上,传播道教内丹思想的《五更词》与苏菲学派的《五更词》多有相似处。可以说,道教为外来宗教的中国化提供了众多的途径、方法、策略,这是我们在探索宗教文化交流互鉴,以及宗教中国化过程中理应充分关注的,这也是道教包容性的充分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更词》 道教 苏菲学派
原文传递
《数字化时代的“互联网+”宗教研究》
9
世界宗教文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4-164,共1页
数字化时代的“互联网+”宗教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其论域、问题、机制、原理等都是呕待探索的新课题。本书分别从前沿研究、数字治理理论研究、理论概念辨析、互联网宗教信息、互联网宗教与数字人文的对话,以及研究动态... 数字化时代的“互联网+”宗教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其论域、问题、机制、原理等都是呕待探索的新课题。本书分别从前沿研究、数字治理理论研究、理论概念辨析、互联网宗教信息、互联网宗教与数字人文的对话,以及研究动态等六个方面展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数字化时代 互联网 前沿研究 概念辨析 宗教 现实意义 六个方面
原文传递
当代西方宗教思潮研究:“新时代”运动、女权神学与后现代主义
10
世界宗教文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共1页
本书是“当代基督教现状与发展趋势”重大项目系列成果的延续和拓展,主要叙述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宗教思潮的发展演变,重点探究“新时代”运动、女权神学与后现代主义这三种思潮,展示其发展趋势及时代特色。当代西方宗教在对待科技发... 本书是“当代基督教现状与发展趋势”重大项目系列成果的延续和拓展,主要叙述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宗教思潮的发展演变,重点探究“新时代”运动、女权神学与后现代主义这三种思潮,展示其发展趋势及时代特色。当代西方宗教在对待科技发展、融入社会等方面有了新认识,其思想体系有着更大的开放性和更多的包容性,引起的分歧及争议亦更为明显。本书既有对这三种思潮代表人物生平及主要思想的细微分析,又有对其整体发展特征的宏观概括,是一部反映西方思想史最新发展的专题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思想史 后现代主义 专题著作 女权 人物生平 当代西方 基督教 重大项目
原文传递
华严宗“无情”佛性观辨析
11
作者 曹振明 世界宗教文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0-156,共7页
学界通常认为,华严宗主张“无情无性”的佛性观,并将华严佛性观排除于中国佛教“无情有性”思想之外。但从唐代华严文献的内容分析可知,华严宗明确主张“无情有性”,并将其视为已宗“圆教”的独特标志;与此同时,华严宗的“无情”佛性观... 学界通常认为,华严宗主张“无情无性”的佛性观,并将华严佛性观排除于中国佛教“无情有性”思想之外。但从唐代华严文献的内容分析可知,华严宗明确主张“无情有性”,并将其视为已宗“圆教”的独特标志;与此同时,华严宗的“无情”佛性观又呈现出包容性品格,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认识华严宗的这一佛性观内涵,对于全面把握乃至重新认识中国佛教“无情”佛性思想的发展进程,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佛教 佛性观 无情 华严宗 天台宗
原文传递
后伊斯兰主义的特征及其宗教主张
12
作者 秦政 世界宗教文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09,共8页
伊斯兰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意识形态,在近30年中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后伊斯兰主义”概念的出现,就是对这种变化的描述。本文梳理了不同研究者对于后伊斯兰主义概念的使用,并依据后伊斯兰主义思想家的著作,阐述了后伊斯兰主义的概念史、... 伊斯兰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意识形态,在近30年中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后伊斯兰主义”概念的出现,就是对这种变化的描述。本文梳理了不同研究者对于后伊斯兰主义概念的使用,并依据后伊斯兰主义思想家的著作,阐述了后伊斯兰主义的概念史、主要特征及宗教主张。相对于伊斯兰主义而言,后伊斯兰主义不仅在实践上放弃了伊斯兰主义的行动纲领,在宗教主张上也有相应的变化,但不同的宗教主张间存在质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后伊斯兰主义更多是一个描述性和时间性概念,因此能够包含不同的宗教主张和思想。本文希望通过不同角度的分析,呈现伊斯兰主义的具体变化,进而理解这些变化背后的思想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伊斯兰主义 伊斯兰主义 概念史 宗教主张 教法创制
原文传递
努尔人传统宗教的复兴及其对南苏丹国家独立的影响
13
作者 徐薇 世界宗教文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3,共8页
本文简要梳理努尔人的传统宗教观,并从努尔人先知恩贡登·邦(Ngundeng Bong)及其预言的由来、发展及进入现代社会后恩贡登教会的成立为线索,深入挖掘恩贡登邦教会在南苏丹再度复兴的原因和动力。与此同时,力图全面客观揭示出恩贡登... 本文简要梳理努尔人的传统宗教观,并从努尔人先知恩贡登·邦(Ngundeng Bong)及其预言的由来、发展及进入现代社会后恩贡登教会的成立为线索,深入挖掘恩贡登邦教会在南苏丹再度复兴的原因和动力。与此同时,力图全面客观揭示出恩贡登教会在南苏丹独立进程中发挥的作用和影响,进而阐明传统宗教与现代国家建立间的内在联系。事实上,在南苏丹特殊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下,恩贡登教会对推动南苏丹独立、构建一个新的民族国家以及探求南苏丹的本土治理模式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努尔人 南苏丹 传统宗教 恩贡登教会 民族国家
原文传递
晚清基督教传教士郭实猎眼中的道教与佛教
14
作者 李以清 世界宗教文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6-134,共9页
晚清基督新教传教士郭实猎于1838年出版英文专著《开放的中国》,辟专章介绍中国宗教。本文借助其独特视角,从基督教角度观察和理解晚清道教与佛教一一道教的基本信仰、崇信对象、理想的信仰生活,及所谓“道士”的实际生活;佛教的汉化及... 晚清基督新教传教士郭实猎于1838年出版英文专著《开放的中国》,辟专章介绍中国宗教。本文借助其独特视角,从基督教角度观察和理解晚清道教与佛教一一道教的基本信仰、崇信对象、理想的信仰生活,及所谓“道士”的实际生活;佛教的汉化及与皇权的关系,清朝的佛教信仰及教徒的现状。郭氏对这些观察与经历,批判的同时或有欣赏,并非一概负面与偏颇。他清楚宗教典籍、教义、历史与现实境况的差异,亦尝试多维度地向西方展示中国宗教样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传教士 郭实猎 《开放的中国》 道教与佛教
原文传递
稳中求变:20年来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研究的现状、热点与趋势
15
作者 陆丽青 陆羽婕 世界宗教文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7,共8页
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研究历经20余年发展,近年来呈现明显回落的趋势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发现,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研究队伍已初具规模,研究者围绕研究的必要性、重要性,结合教育内容与原则展开了丰富探析,呈现较平稳的研究姿... 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研究历经20余年发展,近年来呈现明显回落的趋势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发现,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研究队伍已初具规模,研究者围绕研究的必要性、重要性,结合教育内容与原则展开了丰富探析,呈现较平稳的研究姿态。但是,由于受到的关注日趋减少,研究热度和力度无法适配社会需求,加之该领域学科归属较为模糊,并存在对象局限、内容重复、方法单一等问题,使研究沦于“老生常谈”的窘境,无法全面关照学科建设、服务国家战略、回应社会问题。因之,仍需研究者在稳中求变,突破学理局限,以新思维、新方法、新姿态,构建中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体系和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 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反思 现状
原文传递
近年来曲阜及周边地区基督教发展的基本态势
16
作者 李先明 马兴才 世界宗教文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8-85,共8页
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呈现出何种样态,一直备受学界关注。本文从纵向与横向的维度,对曲阜及其周边的宁阳、泗水、充州等四个样本县市的基督教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近年来基督教发展呈现出新受洗信徒人数急剧下滑、信众入教动机渐趋... 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呈现出何种样态,一直备受学界关注。本文从纵向与横向的维度,对曲阜及其周边的宁阳、泗水、充州等四个样本县市的基督教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近年来基督教发展呈现出新受洗信徒人数急剧下滑、信众入教动机渐趋理性、基督教中国化程度不断加深、教会管理体制日渐正规、农村教会日趋萎缩和城区教会扩展下降的总体态势。但既有研究中所得出的信徒构成之分层特征已有根本改观的结论在本文中并未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 曲阜及周边 发展态势 比较分析
原文传递
仪戏交融:探闽浙夫人戏的源流与形成
17
作者 李菁钰 世界宗教文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1-188,共8页
夫人戏源于临水夫人陈靖姑信仰,是民间表演陈靖姑题材之戏曲艺术的泛称。夫人戏拥有深厚的陈靖姑信俗文化背景,民间传说与民间说唱作为夫人戏同源同流的亲缘血脉共同促进民间艺术的衍化,传奇小说对夫人戏的情节架构起到了规范与统一的作... 夫人戏源于临水夫人陈靖姑信仰,是民间表演陈靖姑题材之戏曲艺术的泛称。夫人戏拥有深厚的陈靖姑信俗文化背景,民间传说与民间说唱作为夫人戏同源同流的亲缘血脉共同促进民间艺术的衍化,传奇小说对夫人戏的情节架构起到了规范与统一的作用,而傀儡戏从“十八罗汉”到“三十六天罡”规制的三种递变,使夫人戏具备了独特的祭仪式特质,最终形成了融信仰、艺术于一体的民间祭祀仪式戏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夫人戏 陈靖姑 傀儡戏 仪式戏剧
原文传递
窥基《说无垢称经疏》“心净土净”思想研究
18
作者 李雨兰 世界宗教文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64,共8页
《维摩语经》中“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是大乘佛教唯心净土思想的重要来源,窥基在注疏《说无垢称经》时引入唯识学的思想体系,在心净土净思想上表现为第八识诠解心,心与土之间的联系一是通过心识的变现功能而实现,成就“净土”或“净心... 《维摩语经》中“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是大乘佛教唯心净土思想的重要来源,窥基在注疏《说无垢称经》时引入唯识学的思想体系,在心净土净思想上表现为第八识诠解心,心与土之间的联系一是通过心识的变现功能而实现,成就“净土”或“净心”必须通过修行实践,窥基通过经文的前后比对,认为《说无垢称经》中的十八种净土行之间存在着次第关系;二是通过心识的认知功能而实现,所见之土的染净取决于心识的染净,最终的关键亦落实在修行上。窥基对修行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罗什译本带来的唯心净土倾向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心净土 《说无垢称经疏》 窥基 净土行
原文传递
方以智生命观新探
19
作者 孙国柱 世界宗教文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149,共8页
在中国文化语境里,生命与学问是统一的,明清之际著名学人方以智具有高度的代表性。方以智一生迭逢患难,经历生死考验,留下大量关于生命之学的论述。从方以智的人生履历、著作文本等出发深入探讨方以智生命观的具体内涵与融合方式,当能... 在中国文化语境里,生命与学问是统一的,明清之际著名学人方以智具有高度的代表性。方以智一生迭逢患难,经历生死考验,留下大量关于生命之学的论述。从方以智的人生履历、著作文本等出发深入探讨方以智生命观的具体内涵与融合方式,当能够为刻画方以智的精神肖像提供更多富有价值的内容。方以智的生命观,创造性地融合了儒释道易诸家之学,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在人类文明尤其需要共生互补的今天值得进一步思考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以智 生命观 儒释道易 融合
原文传递
后现代性的宗教回归之路——透视吉亚尼·瓦蒂莫的弱化宗教观
20
作者 铁小茜 孔新峰 世界宗教文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101,共8页
在后现代性思潮成为反现代性思想家的基本取向之后,作为反现代性的思想家,意大利著名哲学家瓦蒂莫的宗教回归之路从后现代性的虚无主义出发,以弱势思想为核心,通过“上帝之死”弱化形而上学和最高价值,通过“神性放弃”弱化神性的上帝,... 在后现代性思潮成为反现代性思想家的基本取向之后,作为反现代性的思想家,意大利著名哲学家瓦蒂莫的宗教回归之路从后现代性的虚无主义出发,以弱势思想为核心,通过“上帝之死”弱化形而上学和最高价值,通过“神性放弃”弱化神性的上帝,通过“世俗化”弱化宗教与世俗的对立。瓦蒂莫选取的这个回归路径并非真的回到传统的宗教本身,而是探寻如何在后现代接续上西方以基督教为中心的宗教传统。虽然瓦蒂莫确实为后现代主义者指出了一条通达宗教的可选路径,揭示了宗教的后现代性存在方式,但因其时代性上的不合时宜、哲学基础的不牢靠和回归路径的不可操作,所以想以后现代性的形式保留宗教必然遇到许多问题和困难。实际上,西方基督教在当代所走的道路就是顺应时代的要求,更现代化、更与理性靠近,而不是走向反现代性的后现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性 宗教 瓦蒂莫 弱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