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3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24年重点专题报道计划及征文通知
1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I0003-I0003,共1页
本刊重点专题指某领域一段时间的研究热点或进展问题用一组文章集中展现,使读者阅读后就这一方面信息得到全方位的认知和提高。2024年本刊重点专题在向全体编委和CUA各学组、协作组广泛征集选题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重点专题的刊发计划。
关键词 重点专题 专题报道 读者阅读 研究热点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征文通知 协作组 编委
原文传递
社区获得性尿路感染患者尿路病原菌分布及其对奈诺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敏感性
2
作者 杜震 陈山 +8 位作者 崔亮 吴慧玲 高瞻 杨进 崔刚 王家菁 舒铁环 冯宁翰 乔庐东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尿路感染患者的尿路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对奈诺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敏感情况。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临床试验。纳入2021年11月至2022年8月于国内9家临床研究中心泌尿外科门诊就诊的患者。纳入标准:年龄18~70岁...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尿路感染患者的尿路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对奈诺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敏感情况。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临床试验。纳入2021年11月至2022年8月于国内9家临床研究中心泌尿外科门诊就诊的患者。纳入标准:年龄18~70岁的社区获得性急性非复杂性膀胱炎(AUC)、反复发作尿路感染(rUTI)急性发作和非发热性复杂性尿路感染(cUTI)患者;具有尿路刺激征且尿常规白细胞异常升高。排除标准:人组前72h内接受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持续时间超过24h者;发热(>37.3℃)或存在上尿路感染症状如腰痛、肾区叩痛等;留置尿路导管者。初次就诊时留取清洁中段尿标本做细菌培养,分析不同类型尿路感染的尿路病原菌分布特点,并对革兰阴性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测定。使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尿路病原菌对奈诺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敏感性。比较不同病种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和耐药率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人9家医院的404例患者,男40例(9.9%),女364例(90.1%);6例细菌学结果缺失,最终398例纳入分析。398例中AUC243例,cUTI46例,rUTI109例。398例中,170例尿细菌培养阳性(共分离出177株病原菌),总体阳性率为42.7%(170/398)。177株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比例最高为66.1%(117/177),其次为肺炎克雷伯杆菌6.8%(12/177)、无乳链球菌5.1%(9/177)。AUC和rUTI患者中大肠埃希菌比例分别为70.6%(85/119)和65.9%(29/44);cUTI患者中大肠埃希菌比例为28.6%(4/14),粪肠球菌比例为7.1%(1/14)。行ESBLs检测的革兰阴性菌中ESBLs总体检出率为30.9%(43/139)。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总体对奈诺沙星的敏感率为74.6%(91/122),耐药率为25.4%(31/122);总体对左氧氟沙星敏感率为44.9%(70/156),耐药率为36.5%(57/156)。既往有尿路感染病史和无尿路感染病史患者中,尿路病原菌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48.2%(27/56)和30.0%(30/10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革兰阴性菌对奈诺沙星的敏感率为70.7%(65/92),对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为50.0%(4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革兰阳性菌对奈诺沙星的敏感率为80.0%(16/20),对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为70.0%(1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门诊社区获得性尿路感染患者的细菌谱依病种不同有很大差别,AUC和rUTI患者大肠埃希菌比例高于cUTI患者。总体革兰阴性菌中ESBLs检出率低于国内平均水平。既往有尿路感染病史者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失败的风险高。常见尿路病原菌对奈诺沙星敏感性好,高于左氧氟沙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体外活性分析 药物敏感性 奈诺沙星 左氧氟沙星
原文传递
腺瘤型肾上腺源性皮质醇增多症不同病理类型的临床表现和激素谱特点
3
作者 刘林 陈仕炜 +4 位作者 虢晶翠 余霄腾 张争 高莹 张俊清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7-293,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腺瘤型肾上腺源性皮质醇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血清肾上腺皮质激素谱的特点。方法去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68例肾上腺源性库欣综合征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12例术后病理检查示皮质...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腺瘤型肾上腺源性皮质醇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血清肾上腺皮质激素谱的特点。方法去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68例肾上腺源性库欣综合征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12例术后病理检查示皮质腺瘤存在明显嗜酸性变(嗜酸性变组),56例无明显嗜酸性变(无嗜酸性变组)。嗜酸性变组男1例,女11例;年龄(49.83±9.87)岁;体质量指数(BMI)(25.86±3.21)kg/m^(2);收缩压(140.25±20.72)mmHg(1mmHg=0.133 kPa),舒张压(91.00±14.87)mmHg;显性库欣综合征7例。无嗜酸性变组男14例,女32例;年龄(52.91±10.82)岁,BMI(26.06±3.57)kg/m^(2);收缩压(142.13±16.71)mmHg,舒张压(83.63±11.41)mmHg;显性库欣综合征16例。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检查,嗜酸性变组和无嗜酸性变组的24:00时皮质醇分别为14.95(5.93,23.2)ng/dl和6.69(4.07,11.35)ng/dl(P=0.044),1mg过夜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后皮质醇分别为20.19(11.29,26.92)ng/dl和5.94(2.68,12.90)ng/dl(P=0.005),8:00、16:00、24:00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别为2.08(1.02,2.90)pg/ml和8.37(2.30,11.67)pg/ml(P=0.006)、1.22(1.00,3.20)pg/ml和4.22(1.80,6.33)pg/ml(P=0.012)0.65(0,2.63)pg/ml和2.76(1.44,5.57)pg/ml(P=0.023),三酰甘油分别为1.92(1.31,2.50)mmol/L和1.31(1.04,1.80)mmol/L(P=0.0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靶器官损害方面,嗜酸性变组和无嗜酸性变组合并心室壁肥厚分别为6例和10例(P=0.017),主动脉夹层分别为1例和0例(P=0.030),合并4种以上靶器官损伤分别为4例和5例(P=0.0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检测两组术前血清肾上腺皮质激素谱,比较两组肾上腺皮质激素谱的差异和激素比值的差异,将年龄、性别和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项指标与嗜酸性变的相关性。结果两组的肾上腺皮质激素谱显示,嗜酸性变组和无嗜酸性变组的血清雌酮分别为20.27(13.49,39.81)pg/ml和12.59(8.08,21.18)pg/ml(P=0.034),11-羟雄烯二酮分别为692.34(536.19,1049.66)pg/ml和1157.60(710.78,1539.30)pg/ml(P=0.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各激素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比值比方面,嗜酸性变组和无嗜酸性变组的雌二醇/睾酮分别为0.14(0.08,0.62)和0.04(0.01,0.09)(P=0.008),雌酮/雄烯二酮分别为0.06(0.05,0.12)和0.04(0.03,0.06)(P=0.007),11-羟雄烯二酮/雄烯二酮分别为2.26(1.30,2.69)和4.03(2.48,5.25)(P=0.008),雌三醇/雌酮分别为0.10(0.03,0.29)和0.25(0.12,0.51)(P=0.016),雌三醇/雌二醇分别为0.22(0.03,0.30)和0.33(0.12,0.73)(P=0.0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雌酮(0R=1.04,95%CI1.01~1.07,P=0.009)、雌酮/雄烯二酮(0R=25008670.29,95%CI8.45~74015852572024.10,P=0.025)与嗜酸性变独立相关。结论病理检查提示有嗜酸性变的腺瘤型肾上腺源性皮质醇增多症患者的血清皮质醇自主分泌水平更高,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受抑制更明显,代谢紊乱和靶器官损害更显著,肾上腺皮质激素雌酮产生也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源性皮质醇增多症 肾上腺皮质腺瘤 肾上腺皮质激素谱 嗜酸性变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原文传递
微波消融辅助零缺血免缝合技术在肾门肿瘤剜除术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4
作者 吴小荣 周嘉乐 +6 位作者 陈勇辉 陈伟 黄吉炜 张进 刘东明 薛蔚 黄翼然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微波消融辅助零缺血免缝合技术应用于肾门肿瘤剜除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0年4月上海仁济医院收治的31例肾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3例, 女8例。中位年龄59(50, 71)岁。中位体质量指数22.0(19.7, 24.... 目的探讨微波消融辅助零缺血免缝合技术应用于肾门肿瘤剜除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0年4月上海仁济医院收治的31例肾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3例, 女8例。中位年龄59(50, 71)岁。中位体质量指数22.0(19.7, 24.0)kg/m^(2)。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评分0分28例, 1分3例。肿瘤位于左侧16例, 右侧15例。中位肿瘤最大径3.0(2.5, 4.0)cm。中位R.E.N.A.L.评分8(7, 8)分。中位术前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91.9(78.4, 105.7) ml/(min·1.73 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16例, Ⅱ级13例, Ⅲ级2例。31例均行后腹腔镜微波消融辅助零缺血肾肿瘤剜除术(MACS-LTE)。微波消融采用MTC-3C微波消融仪, 经操作孔道将消融探针插入肿瘤与肾交界面且靠近肿瘤基底部。消融功率为70 W, 每个周期消融时间1~3 min, 共消融1~3个周期。消融结束后, 沿肿瘤假包膜行肿瘤剜除术。结果本组31例, 29例顺利完成MACS-LTE, 1例缝合修补集合系统;1例因术中出血中转传统肾部分切除术, 阻断肾动脉主干10 min。无中转开放或根治手术者。中位手术时间100(80, 120)min。中位术中出血量50(50, 80)ml, 术后无输血病例。中位术后住院时间3(3, 4)d。术后发生尿瘘1例, 发热1例, 均经保守治疗治愈。所有肿瘤切缘均阴性, 病理诊断为透明细胞癌27例, 嫌色细胞癌3例, 乳头状肾细胞癌1例。中位随访时间25(16, 28)个月, 术后6个月中位eGFR为90.0(79.2, 100.3) ml/(min·1.73 m^(2))。所有患者均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微波消融辅助零缺血免缝合技术用于腹腔镜肾肿瘤剜除术治疗部分肾门肿瘤, 具有出血少、并发症可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肾门肿瘤 腹腔镜 微波消融 保留肾单位手术
原文传递
肠代输尿管术治疗输尿管长段狭窄的应用经验和临床疗效
5
作者 王振兴 杨昆林 +8 位作者 赵杨 梁超启 周亮 包军胜 李学松 周辉霞 李兵 王坤杰 罗光恒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97,共7页
目的总结在上尿路修复和重建中应用肠道的经验, 探讨肠代输尿管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1年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 目的总结在上尿路修复和重建中应用肠道的经验, 探讨肠代输尿管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1年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38例长段输尿管狭窄患者的病例资料, 男66例, 女72例。年龄(35.54±21.35)岁, 其中儿童9例, 年龄(10.78±4.41)岁。输尿管狭窄位于左侧65例, 右侧38例, 双侧34例。孤立肾12例。输尿管上段狭窄26例, 中段狭窄2例, 下段狭窄24例。输尿管全长狭窄14例, 输尿管多发狭窄54例。术前留置肾造瘘管22例, 留置双J管88例。术前行B超、增强CT、CTU、MRU、顺行和逆行造影检查测量输尿管狭窄长度为(15.93±4.67)cm。术前血肌酐(93.94±37.13)μmol/L, 尿素氮(5.91±1.99)mmol/L,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83.53±25.18)ml/min。孤立肾患者术前血肌酐(104.83±69.14)mol/L, 尿素氮(7.33±2.90)mmol/L, eGFR(64.53±14.46)ml/min。本研究138例, 接受回肠代输尿管术(回肠组)123例, 术中测量输尿管狭窄长度(14.48±6.28)cm, 选取回肠段长度(20.67±11.20)cm, 替代输尿管长度(22.97±8.09)cm;Yang-Monti回肠代输尿管术(Yang-Monti回肠组)7例, 术中测量输尿管狭窄长度(15.43±4.35)cm, 截取回肠段(3.00±0.58)段, 每段回肠段长度2.5~3.0 cm, 重建回肠段长度(16.83±3.97)cm, 重建回肠替代输尿管长度(11.50±5.65)cm;Yang-Monti结肠代输尿管术(Yang-Monti结肠组)8例, 术中测量输尿管狭窄长度(6.00±0.93)cm, 截取结肠段(2.75±0.46)段, 每段结肠段长度1.5~2.0 cm, 重建结肠段长度(5.13±1.13)cm, 重建结肠替代输尿管长度(4.88±1.46)cm。Yang-Monti回肠组与回肠组术中测量的输尿管狭窄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00);Yang-Monti结肠组与回肠组术中测量的输尿管狭窄长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Yang-Monti回肠组(P=0.0001)和Yang-Monti结肠组(P=0.0003)与回肠组替代的输尿管长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种术式术后留置术区引流管、尿管、输尿管内支架管, 术前留置的肾造瘘管术后保留。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 术中未发生并发症。Yang-Monti回肠组手术时间(376.40±202.80)min、Yang-Monti结肠组手术时间(626.30±224.20)min, 与回肠组手术时间(286.80±97.24)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94, P=0.0001);Yang-Monti回肠组术中出血量(314.30±213.50)ml、Yang-Monti结肠组术中出血量(210.00±96.07)ml, 与回肠组术中出血量(183.90±199.70)m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971, P=0.7157)。所有患者出院前肌酐(84.45±28.51)μmol/L, 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9);尿素氮(5.79±2.61)mmol/L(P=0.6684), eGFR(89.11±25.17)ml/min(P=0.1506), 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孤立肾患者出院前肾功能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Yang-Monti回肠组和回肠组的引流管留置时间分别为(10.00±5.35)d和(9.24±6.45)d(P=0.7599), 尿管留置时间分别为(13.17±4.79)d和(17.61±10.29)d(P=0.2973), 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9.86±9.34)d和(16.02±10.70)d(P=0.3553),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Yang-Monti结肠组和回肠组的引流管留置时间分别为(14.88±7.81)d和(9.24±6.45)d(P=0.0202), 尿管留置时间分别为(8.88±2.80)d和(17.61±10.29)d(P=0.0188), 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4.88±17.04)d和(16.02±10.70)d(P=0.0001),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Yang-Monti回肠组1例术后第2天发生低钾血症, 予静脉滴注氯化钾纠正。回肠组5例术后第2天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予纠正。回肠组6例、Yang-Monti回肠组1例术后尿管中发现黏液样分泌物, Yang-Monti结肠组8例术后尿管中发现白色絮状物, 予保持尿管通畅。回肠组5例、Yang-Monti回肠组1例、Yang-Monti结肠组1例术后出现尿瘘, 其中回肠组1例再次手术调整双J管后治愈, 其余均保守治疗并延长留置输尿管内支架管后治愈。13例术后发热, 予敏感抗生素后治愈。33例发生尿路感染, 26例使用抗生素治疗, 10例尿培养阳性, 予敏感抗生素治疗;7例未使用抗生素治疗, 6例术后尿常规提示白细胞异常, 尿培养阴性。8例失访。130例术后随访2~36个月。肌酐(93.00±31.14)μmol/L(P=0.8279), eGFR(83.10±24.32)ml/min(P=0.9138), 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尿素氮(6.82±2.46)mmol/L, 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2)。孤立肾患者手术前后肾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均未发生电解质异常。1例出院后7 d因黏液堵塞尿管发生尿潴留, 导致输尿管膀胱吻合口3 cm尿囊肿, 更换尿管后消失。并发输尿管结石、肾结石各1例, 再次行输尿管镜治疗。13例影像学检查提示同侧肾轻度积水。16例尿常规检查白细胞升高, 其中8例尿培养提示细菌感染, 7例予敏感抗生素治疗。结论对于上尿路修复重建手术, 回肠代输尿管术是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安全有效;Yang-Monti回肠或结肠代输尿管术也是可选择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疾病 Yang-Monti 回肠代输尿管 结肠代输尿管 长段输尿管狭窄
原文传递
健侧卧奔跑位输尿管镜辅助腹腔镜输尿管成形术治疗手术后输尿管狭窄的效果分析
6
作者 陈华 刘泰荣 +4 位作者 朱秋华 宋乐明 翟启良 葛家蕲 肖建生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探讨健侧卧奔跑位输尿管镜辅助腹腔镜输尿管成形术治疗手术后输尿管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赣州市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92例手术后输尿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1例,女61例;年龄(46.4±23.3)岁。... 目的探讨健侧卧奔跑位输尿管镜辅助腹腔镜输尿管成形术治疗手术后输尿管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赣州市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92例手术后输尿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1例,女61例;年龄(46.4±23.3)岁。其中53例曾因泌尿系结石接受碎石或取石手术,35例因妇科疾病行妇科腹腔镜手术,2例曾接受肠道手术,2例曾接受腹腔镜输尿管成形术。92例术前血肌酐(120.33±16.52)μmol/L,尿素氮(14.28±2.47)mmol/L,肾盂扩张(3.23±2.47)cm。患者全麻后取健侧卧奔跑位,该体位下患者呈斜仰卧位,双下肢展开角度为60~80°。采用经腹腔入路,在输尿管镜辅助下游离并裁剪输尿管狭窄段,缝合输尿管后壁留置斑马导丝至肾孟内,顺导丝逆行推入F7双J管,最后吻合输尿管前壁,完成手术。记录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前、术后肾盂扩张及肾功能改变情况。结果90例成功行输尿管端端吻合术,2例妇科手术后狭窄患者因狭窄段位置低,粘连重,狭窄段远端未能游离出可供有效缝合的正常输尿管黏膜,改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无中转开放及死亡病例。手术时间(106.52±23.45)min,引流管留置时间(3.23±1.58)d,住院时间(7.46±1.58)d。1例中度肾积水患者术后出现漏尿,2例下床活动后出现血尿症状,予卧床休息、通畅引流等对症治疗后均顺利出院。术后3个月拔除双J管,拔管后复查CT示肾盂扩张程度为(2.52±1.54)cm,血肌酐(89.64±15.21)μmol/L,尿素氮(9.42±1.36)mmol/L,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12个月,未出现再狭窄患者。结论健侧卧奔跑位输尿管镜辅助腹腔镜输尿管成形术治疗手术后短段(狭窄段<3cm)输尿管狭窄,具有狭窄段定位精准、输尿管游离方便、输尿管吻合确切、双J管放置简便的特点,且并发症发生率低、肾功能恢复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可在临床中探索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疾病 狭窄 腹腔镜 输尿管镜 手术 健侧卧奔跑位 疗效
原文传递
单侧肾上腺切除术治疗原发性双侧大结节性肾上腺皮质疾病的疗效和围手术期处理(附手术视频)
7
作者 方晨 戴军 +6 位作者 何威 黄欣 徐丹枫 苏颋为 宁光 王卫庆 孙福康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1-275,共5页
目的探讨单侧肾上腺切除术治疗原发性双侧大结节性肾上腺皮质疾病(PBMAH)的疗效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云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23年3月上海瑞金医院收治的54例PBMAH患者的病例资料,男24例,女30例。年龄(55.1±7.9)岁。体质量指数(2... 目的探讨单侧肾上腺切除术治疗原发性双侧大结节性肾上腺皮质疾病(PBMAH)的疗效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云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23年3月上海瑞金医院收治的54例PBMAH患者的病例资料,男24例,女30例。年龄(55.1±7.9)岁。体质量指数(24.9±2.9)kg/m^(2)。库欣综合征特征性临床表现分别为满月脸32例,水牛背24例,紫纹9例,痤疮6例,多血质面容30例,多毛质10例。51例(94.4%)伴高血压,收缩压(159.1±15.8)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99.2±11.0)mmHg。所有患者术前CT影像均显示双侧肾上腺明显增大伴多发大小不等结节,呈融合团块样特征性改变。结节最大径(10.3±3.5)cm。术前8:00时血皮质醇(21.5±7.7)μg dl,24h尿游离皮质醇(442.6±300.4)μg/24h,8:00时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6.4±2.3)pg/ml。所有患者术前行2mg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结果均为不被抑制。48例术前行8mg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结果均为不被抑制。根据患者术前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分为亚临床型8例、临床型37例、危重型9例。本组54例,均选择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较大侧肾上腺,行单侧肾上腺切除术,均为首次行肾上腺切除术,传统开放手术13例,普通腹腔镜手术27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14例。比较不同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各型患者手术前后临床症状、血尿皮质醇浓度、ACTH变化,记录术后生化复发率。比较复发患者术前一般资料与总体患者的差异。结果与普通腹腔镜手术相比,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的手术时间更短[(115.4±22.1)min与(95.0±19.8)min,P=0.045],术中出血量[(118.2±57.0)ml与(125.6±45.3)ml,P=0.441]和住院时间[(5.2±0.9)d与(6.4±1.2)d,P=0.2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微创手术相比,开放手术的手术时间更长[(134.0±34.5)min与(104.3±20.1)min,P=0.035],术中出血量更多[(305.5±85.2)ml与(122.5±44.3)ml,P=0.012],住院时间更长[(10.4±3.2)d与(5.7±1.0)d,P=0.020]。所有患者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肾上腺皮质大结节增生。本研究54例,随访(23.7±11.7)个月。16例生化复发,无复发时间(25.4±13.4)个月。54例术后3个月收缩压为(131.1±16.8)mmHg(P=0.001),舒张压为(82.2±11.1)mmHg(P=0.002),均较术前明显下降。8:00时血皮质醇为(10.2±4.0)μg/dl(P<0.01)24h尿游离皮质醇为(106.6±43.4)μg/24h(P<0.01),8:00时ACTH为(12.6±4.1)pg/ml(P=0.005),较术前均显著改善。复发患者为临床型12例、危重型4例,术前血皮质醇(24.7±8.2)μg/dl(P=0.046),尿皮质醇(522.8±234.2)μg/24h(P=0.028),均高于总体患者术前数据。16例均行挽救性对侧肾上腺切除术,术后长期补充醋酸可的松(8:00时25mg+20:00时12.5mg)。结论单侧肾上腺切除术治疗PBMAH安全有效。亚临床型患者术后无复发。复发患者术前血、尿皮质醇水平更高,应行挽救性对侧肾上腺切除术并终身补充皮质激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切除术 肾上腺大结节样增生 库欣综合征 亚临床 复发率
原文传递
等离子双极前列腺剜除术与红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在BPH患者日间手术中的疗效对比
8
作者 许鹏 陈春晓 +4 位作者 刘存荣 刘喆 徐啊白 陈玢屾 刘春晓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7,共6页
目的对比经尿道等离子双极前列腺剜除术与红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日间手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行日间手术的99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7例采用等离... 目的对比经尿道等离子双极前列腺剜除术与红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日间手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行日间手术的99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7例采用等离子双极前列腺剜除术,为双极组;52例采用红激光前列腺剜除术,为红激光组。两组患者年龄[57.0(56.0,61.0)岁与59.0(57.0,62.0)岁]、前列腺体积[(60.0±8.2)ml与(57.4±9.4)ml]及术前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1.8±0.9)ng/ml与(2.2±0.9)ng/ml]、残余尿量(PVR)[20.0(0,40.0)ml与20.0(1.3,41.5)ml]、最大尿流率(Q_(max))[(9.4±2.6)ml/s与(9.6±1.9)ml/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19.0(16.0,21.0)分与19.0(18.0,21.0)分]、生活质量评分(Q0L)[5.0(4.0,5.0)分与5.0(4.0,5.0)分]、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5)评分[(18.8±1.0)分与(19.2±0.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以及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血钠下降值、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术后1个月门诊复查。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Q_(max)、IPSS、QOL、IIEF-5评分等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术中并发症发生。双极组手术时间低于红激光组[(57.3±4.2)min与(64.4±6.3)min,P<0.001],两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8±4.3)g/L与(8.5±4.3)g/L,P=0.154],两组均无患者输血治疗,均无严重血尿或需再次入院处理者。双极组与红激光组术后血钠下降值[1.7(1.3,2.0)mmol/L与1.7(1.5,1.9)mmol/L]、膀胱冲洗时间[(7.7±1.4)h与(8.0±1.6)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极组和红激光组分别有8例和7例患者因术中发现前列腺炎性改变而留置尿管至术后48~60h,其余患者均在术后24 h内拔除尿管。双极组和红激光组术后1个月的Q_(max)分别为(20.4±1.8)、(21.1±1.7)ml/s,IPSS评分分别为7.0(7.0,8.0)7.0(7.0,8.0)分,Q0L评分分别为3.0(3.0,3.0)3.0(2.0,3.0)分,两组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离子双极前列腺剜除术与红激光前列腺剜除术用于BPH患者的日间手术,术后短期Q_(max)、IPSS、血红蛋白降低值等指标无明显差异,二者有相同的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剜除术 双极 深激光 日间手术 疗效
原文传递
腹腔镜同期双侧肾上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髓样癌致异位ACTH综合征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9
作者 沃奇军 赵瑜 +5 位作者 杨伟 段婷 寿佳洋 杨云开 祁小龙 张大宏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9-305,共7页
目的按探讨腹腔镜同期双侧肾上腺切除术(BA)治疗甲状腺髓样癌(MTC)致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EAS)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患者男,56岁,2023年10月5日因MTC术后15个月,全身乏力7个月入院。既往因MTC行两次甲状腺开放手术。病理诊断:甲... 目的按探讨腹腔镜同期双侧肾上腺切除术(BA)治疗甲状腺髓样癌(MTC)致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EAS)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患者男,56岁,2023年10月5日因MTC术后15个月,全身乏力7个月入院。既往因MTC行两次甲状腺开放手术。病理诊断:甲状腺髓样癌合并上纵隔、纵隔等处淋巴结转移,CRH(-)、ACTH(胞质弱+)。患者术后出现糖尿病、高血压、低钾血症。入院查体:血压200/95mmHg(1mmHg=0.133kPa),体质量61.5kg,身高160cm,体质量指数24.02kg/cm^(2),腰围83cm,多血质外貌,皮肤变薄。实验室检查:血钾2.71mmol/L,血钙1.47mmol/L,甲状旁腺素6.0pg/ml,空腹血糖10.51mmol/L,糖化血红蛋白8.2%,血降钙素>2000pg/ml,癌胚抗原70.8μg/L。内分泌激素检查:8:00、16:00、24:00时血浆ACTH分别为189.0、125.0、65.0pg/ml;8:00、16:20、24:00时血清皮质醇分别为429.30、408.14、446.61μg/L;24h尿游离皮质醇1200μg/24h;1mg过夜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后8:00时ACTH183.0pg/ml、皮质醇538.27μg/L;非卧位2h醛固酮8.2pg/ml;血、尿儿茶酚胺和甲状腺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18)F-FDG-PET/CT检查示颈部等多发淋巴结转移。腹部CT检查示双侧肾上腺增生。垂体增强MR检查示垂体变薄。肺CT、痰培养检查示双肺散在多发感染。经全院多学科讨论,诊断为EAS、MTC术后转移、糖尿病、高血压病、低钾血症、肺部感染、轻度贫血、肝功能不全、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低钙血症。全麻下行经腹腔入路腹腔镜BA。术中先切除左侧肾上腺,翻转体位,再切除右侧肾上腺。结果本例手术顺利。手术时间约60min。术中出血量约20ml。围术期未发生并发症。病理检查:(双侧)肾上腺皮质结节性增生;(双侧)肾上腺髓质增生,ACTH(-)。术后随访3个月,血降钙素仍>2000pg/ml。术后1周,以及1、3个月血ACTH分别为183.0、220.0、731.0pg/ml。但高血压、糖尿病、低钾血症等均迅速缓解。术后1个月血压100/80mmHg,空腹血糖4.4mmol/L,血钾3.87mmol/L;肺部感染好转。未发生肾上腺危像。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方案:氢化可的松晨起20mg、午后10mg。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方案:左甲状腺素100μg每日1次。基因检测示Ret基因杂合突变,患者应用Ret抑制剂临床试验性治疗。结论对于无法根治的MTC转移病灶导致的EAS,采取腹腔镜同期BA是安全、有效的,可纠正高血压、糖尿病和低钾血症,增加了MTC的治疗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 甲状腺髓样癌 库欣综合征 双侧肾上腺切除术
原文传递
2024 ASCO-GU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精准诊治进展
10
作者 董柏君 沈朋飞 +1 位作者 曾浩 薛蔚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1-264,共4页
2024年ASCO-CU年会在前列腺癌领域重点聚焦于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的精准诊治。各项研究结果显示,基于分子分型指导的治疗方案可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同时国内也在积极探索基于基因检测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未来基于基因检测... 2024年ASCO-CU年会在前列腺癌领域重点聚焦于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的精准诊治。各项研究结果显示,基于分子分型指导的治疗方案可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同时国内也在积极探索基于基因检测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未来基于基因检测的精准治疗将成为mCRPC治疗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米精准诊疗 转移性前列腺癌 去势抵抗 基因检测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肾滑膜肉瘤伴下腔静脉癌栓1例报告
11
作者 张俊隆 陈羽 +1 位作者 梁月有 曹明欣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4-145,共2页
本文报道1例原发性肾滑膜肉瘤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病例。患者男,32岁,因反复右侧腹痛就诊。术前CT检查考虑右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行根治性右肾切除及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肾滑膜肉瘤。患者行基因分子病理检查提示应用环磷... 本文报道1例原发性肾滑膜肉瘤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病例。患者男,32岁,因反复右侧腹痛就诊。术前CT检查考虑右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行根治性右肾切除及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肾滑膜肉瘤。患者行基因分子病理检查提示应用环磷酰胺类药物预后较好,免疫负相关基因阴性。术后参考基因检测结果行一线异环磷酰胺和表柔比星化疗。术后1年患者出现肺转移,更换派安普利单抗、安罗替尼、吉西他滨、多西他赛综合治疗,患者完全缓解。基因检测在此类恶性肿瘤辅助治疗上可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滑膜肉瘤 下腔静脉瘤栓 基因检测
原文传递
人工血管重建技术在泌尿系肿瘤整块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疗效
12
作者 王声政 张雪培 +4 位作者 崔金山 于栓宝 范雅峰 朱照伟 陶金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0-141,共2页
腹膜后肿瘤侵犯或完全包绕大血管时,需将肿瘤连同被侵犯的血管整块切除,但切除后的血管重建鲜有报道。本文报道7例泌尿系肿瘤患者,整块切除肿瘤和被侵犯的血管后,采用人工血管重建,术后恢复顺利,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和感染。人工血管重建... 腹膜后肿瘤侵犯或完全包绕大血管时,需将肿瘤连同被侵犯的血管整块切除,但切除后的血管重建鲜有报道。本文报道7例泌尿系肿瘤患者,整块切除肿瘤和被侵犯的血管后,采用人工血管重建,术后恢复顺利,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和感染。人工血管重建技术安全、可靠,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治性手术 整块切除 人工血管重建术
原文传递
2024 ASCO-GU非透明细胞肾细胞癌研究进展
13
作者 孔文 刘振华 +1 位作者 张进 曾浩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1-253,共3页
2024 ASCO-GU年会公布了KEYNOTE-B61研究更新的随访结果,再次显示出靶免联合治疗在晚期非透明细胞肾细胞癌中获得满意的疗效和安全性;乳头状癌和嫌色细胞癌对免疫治疗的应答差异与其肿瘤微环境特征显著相关;与不同伴侣基因的融合对TFE3... 2024 ASCO-GU年会公布了KEYNOTE-B61研究更新的随访结果,再次显示出靶免联合治疗在晚期非透明细胞肾细胞癌中获得满意的疗效和安全性;乳头状癌和嫌色细胞癌对免疫治疗的应答差异与其肿瘤微环境特征显著相关;与不同伴侣基因的融合对TFE3重排肾癌的治疗有决定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免联合 肿瘤微环境 伴侣基因
原文传递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治疗非转移性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14
作者 杨雷 王钰雄 +1 位作者 安伟 王远涛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5-90,共6页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RANU)和传统腹腔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LRNU)治疗非转移性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1年1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73例非转移性UTUC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RANU)和传统腹腔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LRNU)治疗非转移性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1年1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73例非转移性UTU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RANU组27例,男15例,女12例;年龄(64.4±10.8)岁;体质量指数(BMI)(24.4±3.4)kg/m^(2);肾盂肿瘤16例,输尿管肿瘤9例,肾盂和输尿管肿瘤2例;肿瘤位于左侧16例,右侧11例。LRNU组46例,男17例,女29例;年龄(67.0±9.6)岁;BMI(23.8±3.0)kg/m^(2);肾盂肿瘤22例,输尿管肿瘤19例,肾盂和输尿管肿瘤5例;肿瘤位于左侧30例,右侧1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ANU组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完成肾和上段输尿管切除,不更改患者体位,调整机械臂位置后完成下段输尿管和部分膀胱壁的切除。LRNU组腹腔镜下切除肾后,患者改仰卧位切除下段输尿管和部分膀胱壁。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率、盆腔和肾窝引流管携带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并发症等的差异。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RANU组和LRNU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85(176,208)min和132(115153)min(P<0.01);RANU组3例术中输血,LRNU组无输血病例(P=0.047)。RANU组和LRNU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分别为5.0(2.0,10.0)枚和0.5(0,4.0)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NU组和LRNU组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5(4,6)d和5(5,6)d,盆腔引流管携带时间分别为5(3,5)d和4(3,4)d,肾窝引流管携带时间分别为4(3,5)d和4(3,5)d,淋巴结阳性例数分别为2例(7.4%)和5例(10.9%),术后短期(术后至出院日)并发症分别为5例(18.5%)和2例(4.4%),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ANU组中位随访时间14(11,19)个月,LRNU组中位随访时间31(25,40)个月。RANU组和LRNU组的膀胱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2.6%和91.3%,总生存率分别为96.3%和89.1%,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8.9%和87.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NU是治疗非转移性UTUC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能达到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似的控瘤效果,且RANU在淋巴结清扫数量上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手术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肾输尿管切除术 疗效比较研究
原文传递
核增殖指数MIB-1在肾上腺皮质癌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15
作者 邓建华 王站 +2 位作者 刘义 文进 张玉石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4-298,共5页
目的探讨核增殖指数(MIB-1)在肾上腺皮质癌(ACC)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8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ACC患者和肾上腺良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ACC组59例,男25例,女34例,男女比例1:1.4。年龄(46.1±2.1)... 目的探讨核增殖指数(MIB-1)在肾上腺皮质癌(ACC)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8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ACC患者和肾上腺良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ACC组59例,男25例,女34例,男女比例1:1.4。年龄(46.1±2.1)岁,其中<20岁4例,21~30岁7例,31~40岁11例,41~50岁14例,51~60岁13例,61~70岁8例,>70岁2例。体质量指数(24.3±2.4)kg/m^(2)。收缩压(149.3±5.2)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93.4±1.7)mmHg。典型库欣综合征表现51例,高血压52例,血糖升高44例,低钾血症16例,雄激素分泌致月经异常和痤疮16例。实验室检查:血糖(7.2±0.3)mmol/L,糖化血红蛋白(8.6±1.4)%,总胆固醇(5.7±0.3)mmol/L,三酰甘油(2.0±0.3)mmol/L。24h尿游离皮质醇(234.4±39.0)μg/24h,其中46例升高。8:00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9.5±4.1)pg/ml,其中48例下降。血游离皮质醇(401.2±17.1)μg/dl,其中42例节律消失。醛固酮升高17例。硫酸脱氢表雄酮(713±159)μg/dl,其中16例升高。神经烯醇化酶(21.2±5.3)ng/ml,其中27例升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272.0±42.1)ng/ml,其中26例升高。46例行大、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均不被抑制。39例肿瘤为功能性。59例术前行腹盆腔增强CT、MRI、B超检查,21例行PET/CT检查。肿瘤位于左侧32例,右侧26例,双侧1例。肿瘤最大径(9.6±1.7)cm,其中≤10cm43例,>10cm16例。伴淋巴结转移5例,远处转移16例,局部侵犯11例。肿瘤临床分期Ⅰ期(T_(1)N_(0)M_(0)期)4例,Ⅰ期(T_(2)N_(0)M_(0)期)27例,Ⅲ期T_(1~2)N_(1)M_(0)期、T_(3)N_(0)M_(0)期23例,Ⅳ期(T_(1~4)N_(0~1)M_(1)期、T_(3)N_(1)M_(0)期、T_(4)N_(0~1)M_(0)期)5例。伴肾上腺中央静脉、肾静脉、下腔静脉瘤栓6例。对照组53例,均为肾上腺皮质良性病变患者,男26例,女27例。年龄(44.3±3.2)岁,典型库欣综合征表现28例,24h尿游离皮质醇(176.4±41.2)μg/24h。27例游离皮质醇节律消失。硫酸脱氢表雄酮正常。23例行大、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均不被抑制。肿瘤最大径(4.2±2.3)cm。ACC组T_(1)N_(0)M_(0)期患者接受机器人或腹腔镜根治性肾上腺切除术,切除范围包括肿瘤周围淋巴组织;分期≥T_(2)期患者接受开放根治性肾上腺切除术+淋巴结清扫。6例因肿瘤侵犯肾脏,界限不清,行根治性肾上腺切除术联合肾切除术。11例局部种植转移,行立体定向放疗。9例伴肝转移患者,行介入栓塞治疗。3例伴肺转移孤立病灶,行手术切除。4例多发肺转移,行放疗联合米托坦治疗。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记录ACC组的病理Weiss评分和MIB-1表达情况。分析不同MIB-1表达、临床分期、Weiss评分亚组的预后情况。结果本研究ACC组59例,达到RO切除35例,R1切除19例,R2切除5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肿瘤质量(370±52)g,≤300g42例,>300g17例。对照组MIB-1阳性率为1%~5%,ACC组MIB-1阳性率均>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术后病理检查确诊包膜侵犯、包膜破裂、脉管内瘤栓和MIB-1>10%的53例患者,予肿瘤瘤床放疗和米托坦药物治疗,二线选择联合免疫治疗、依托泊苷+顺铂+多柔比星方案化疗等。不同肿瘤分期ACC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Ⅰ期65%,Ⅱ期58%,Ⅲ期38%,IV期<5%。预后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早(Ⅰ、Ⅱ期)和分期晚(Ⅲ、Ⅳ期)亚组的总生存期分别为3.6年和1.1年(P=0.003),无病生存期分别为25个月和11个月(P=0.011)。R0、R1、R2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1%、3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生存曲线显示,ACC组MIB-1>10%亚组和≤10%亚组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7%和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ACC组Weiss评分(7±2)分,其中3~5分组21例,6~9分组38例,两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2%和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MIB-1可以作为ACC的一种辅助诊断和预后评估指标,MIB-1高表达有助于ACC的早期诊断和确定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癌 核增殖指数 诊断 预后
原文传递
骶神经调节术治疗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16
作者 张翼飞 詹长生 +1 位作者 尹水平 梁朝朝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讨骶神经调节术治疗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例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患者的病例资料, 男1例, 女7例。中位年龄58(42, 72)岁。病程... 目的探讨骶神经调节术治疗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例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患者的病例资料, 男1例, 女7例。中位年龄58(42, 72)岁。病程(39.6±41.3)个月。8例均采用抗生素和M受体阻滞剂等治疗2个月以上无效, 其中4例有膀胱水扩张手术史, 2例有膀胱水扩张+透明质酸钠灌注治疗史, 1例有膀胱水扩张+透明质酸钠灌注+A型肉毒毒素膀胱逼尿肌注射治疗史。O’Leary-Sant量表评分(34.00±1.93)分。疼痛模拟视觉量表(VAS)评分(9.38±0.92)分。生活质量(QOL)评分(5.50±0.53)分。术前24 h排尿次数(39.12±6.75)次, 夜尿次数(15.87±5.14)次, 每次尿量(51.62±16.51)ml。8例均局麻下行SNM一期手术, 将电极置入S3孔。术后测试治疗2~4周, 记录其症状改善情况, 尿频、尿急、疼痛等临床症状较术前改善>50%, 认为治疗有效, 可行二期永久刺激器植入手术。结果本组7例女性患者临床判定有效, 转二期永久刺激器植入手术, 转化时间(41.71±22.48)d。1例男性患者临床判定无效, 拆除临时刺激器。7例转二期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24h排尿次数分别为(39.12±6.75)次、(17.71±3.40)次、(14.71±4.27)次, VAS评分分别为(9.38±0.92)分、(2.71±1.38)分、(2.29±1.11)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例女性患者分别于二期术后3、6个月尿频症状复发, 予调整频率后症状缓解, 此2例均于术后12个月更换为变频模式, 更换模式后随访3个月症状未再反复。7例转二期患者症状控制后3、6个月的24 h排尿次数分别为(12.57±4.40)次、(12.86±5.30)次, VAS评分分别为(2.14±1.21)分、(2.28±1.11)分, 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骶神经调节治疗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的短期疗效和长期疗效均较好, 是一种可靠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炎 间质性 骶神经调节 膀胱疼痛综合征
原文传递
肾上腺转移癌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
17
作者 关晓峰 罗星 +2 位作者 梁海祺 黎承杨 刘德云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4-319,共6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转移癌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2年8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7例肾上腺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0例,女7例。中位年龄54(43,62)岁,其中≥60岁13例,<60岁24例。转移癌位于右... 目的探讨肾上腺转移癌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2年8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7例肾上腺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0例,女7例。中位年龄54(43,62)岁,其中≥60岁13例,<60岁24例。转移癌位于右侧22例,左侧12例,双侧3例。转移癌最大径<3cm10例,3~6cm18例,>6cm9例。同时转移(与原发肿瘤同时确诊肾上腺转移癌)20例,异时转移(原发肿瘤确诊后发现肾上腺转移癌)17例。单纯肾上腺转移癌20例,除肾上腺转移癌外还合并其他远处转移17例。行肾上腺转移癌切除术16例,肾上腺转移癌切除术联合其他脏器切除术15例,超声引导下肾上腺转移癌穿刺活检术6例。仅行手术治疗18例,行综合治疗(手术、化疗、放疗、免疫、靶向、介入和粒子植入)19例。肾上腺转移癌术后病理为肝细胞癌12例,肾透明细胞癌8例,肺腺癌5例,结肠腺癌和神经母细胞瘤各2例,肾盂癌、胃腺癌、胆管细胞癌、肾乳头状细胞癌、结肠腺鳞癌、胸腺小细胞癌、子宫内膜癌、弥漫型大B细胞淋巴瘤各1例。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OS的因素。结果本研究37例,中位随访时间10(4.0,18.5)个月,6个月、1年、2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59.5%(22/37)、43.2%(16/37)、32.4%(12/37)。18例仅行手术治疗患者6个月、1年、2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66.7%(12/18)、44.4%(8/18)、27.8%(5/18);19例综合治疗患者6个月、1年、2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52.6%(10/19)42.1%(8/19)、36.8%(7/19),两组总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3)。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转移癌侧别是OS(P=0.012)和PFS(P=0.013)的危险因素,转移癌发现时间是OS的危险因素(P=0.021)。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转移癌发现时间(HR=2.5,95%CI1.1~5.4,P=0.021)、转移癌侧别(HR=3.6,95%CI1.5~8.5,P=0.004)、肺源性转移癌(HR=3.6,95%CI1.1~11.0,P=0.032)、原发肿瘤病理为腺癌(HR=3.2,95%CI1.2~8.8,P=0.025)是影响OS的危险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同时转移(HR=2.6,95%CI1.1~6.2,P=0.033)和转移癌位于左侧(HR=3.6,95%CI1.5~8.6,P=0.005)是影响0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患者肾上腺转移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肝细胞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可能使患者受益。肾上腺转移癌的发现时间、侧别、肿瘤来源和原发肿瘤病理类型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同时转移和转移癌位于左侧是肾上腺转移癌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转移癌 临床特征 预后因素
原文传递
“朝华西拾”ASCO-GU读书会随笔
18
作者 李虹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9-250,共2页
2024年3月的成都,春暖花开,生机益然。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肿瘤MDT团队发起并联合中国抗癌协会和四川省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肿瘤专委会青委共同举办的第8期“朝华西拾”2024 ASCO-CU读书会,在第20届“微创蜀秀”西南微创泌尿外科新... 2024年3月的成都,春暖花开,生机益然。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肿瘤MDT团队发起并联合中国抗癌协会和四川省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肿瘤专委会青委共同举办的第8期“朝华西拾”2024 ASCO-CU读书会,在第20届“微创蜀秀”西南微创泌尿外科新技术论坛学术周期间成功召开。《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在本期组织并刊发读书会中具有代表性的专题讲座,我作为历届“朝华西拾”读书会的共同名誉主席,很高兴借此随笔分享本次参会的学习心得和感想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书会 ASCO 学习心得 中国抗癌协会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技术论坛 名誉主席 微创泌尿外科
原文传递
累及泌尿系的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19
作者 茅广宇 宋鲁杰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60,共4页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是一组罕见的遗传性疾病,病变除涉及皮肤组织外,还可累及泌尿系统,但因其发病率较低、临床对其认识不足,起病初期容易被忽视,待引起重视时往往已发展到肾功能障碍或尿道狭窄的程度,失去了早期干预的时机,不仅给治疗带...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是一组罕见的遗传性疾病,病变除涉及皮肤组织外,还可累及泌尿系统,但因其发病率较低、临床对其认识不足,起病初期容易被忽视,待引起重视时往往已发展到肾功能障碍或尿道狭窄的程度,失去了早期干预的时机,不仅给治疗带来了难度,也给患者增加了身心上的痛苦。因此,本文从发病机制、分类、诊断、治疗等方面对累及泌尿系的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作一综述,希望为临床诊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尿道狭窄 病因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肾上腺源性高皮质醇血症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20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肾上腺性高血压外科协作组 张玉石 +4 位作者 魏强 赵欣 朱玉春 沃奇军 卢琳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1-248,共8页
肾上腺源性高皮质醇血症诊治过程复杂,涉及泌尿外科、内分泌科、放射科、心内科、肿瘤科等多个学科。目前国内缺乏对此疾病的诊疗共识,对于一些概念和诊治方案尚存在争议。为提高医务人员对本病的认识,规范化指导本病的诊疗过程,中国医... 肾上腺源性高皮质醇血症诊治过程复杂,涉及泌尿外科、内分泌科、放射科、心内科、肿瘤科等多个学科。目前国内缺乏对此疾病的诊疗共识,对于一些概念和诊治方案尚存在争议。为提高医务人员对本病的认识,规范化指导本病的诊疗过程,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肾上腺性高血压外科协作组基于目前对本病的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经反复讨论修订,制订了《肾上腺源性高皮质醇血症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本共识详细介绍了肾上腺疾病导致的高皮质醇血症的相关概念、流行病学、病理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随访、预后,并立足于我国临床实际情况给出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医师协会 肾上腺疾病 泌尿外科医师 内分泌科 诊治方案 心内科 流行病学 肿瘤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