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615篇文章
< 1 2 8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难度评分系统在急性胆囊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孟塬 巴合提·卡力甫 +6 位作者 马志刚 王锦国 张杰 李玉鹏 宋巍 田广磊 陈雄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69-175,共7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难度评分系统(DiLCs)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9年1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行LC的15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88例,女70例;平均年龄(...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难度评分系统(DiLCs)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9年1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行LC的15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88例,女70例;平均年龄(60±18)岁。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分别采用DiLCs评分系统和急性胆囊炎京东指南2018(TG18)分级系统对患者围手术期指标进行分析,两个分级系统与临床指标相关性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秩和检验等;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C)对两个系统进行比较。结果:随着两种评分系统评分增加,WBC、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胆囊造瘘率、中转开腹率等急性胆囊炎相关指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18和DiLCs评估并发症的AUC分别为0.889(95%CI:0.829~0.933)和0.509(95%CI:0.428~0.598),TG18明显优于DiLCs(Z=3.795,P<0.05)。DiLCs和TG评估中转开腹率的AUC分别为0.697(95%CI:0.619~0.768)和0.746(95%CI:0.670~0.8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29,P>0.05)。DiLCs和TG评估胆囊造瘘率的AUC分别为0.664(95%CI:0.584~0.737)和0.770(95%CI:0.697~0.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39,P>0.05)。结论:DiLCs可有效评估患者手术难度和治疗方式选择,其评估能力与TG18一致,而在手术风险预测等方面弱于TG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手术难度 评分系统
原文传递
DEP结构域蛋白1B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功能
2
作者 夏辉 戴斌 +3 位作者 冉君 王威 龚昭 周程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05-213,共9页
目的:探讨DEP结构域蛋白1B(DEPDC1B)在肝细胞癌(肝癌)中的表达及功能。方法:检索公共癌症数据库(UALCAN、HPA)分析DEPDC1B在肝癌中的表达;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获得肝癌的RNAseq数据(level3)和相应的临床信息,Log-rank用于检... 目的:探讨DEP结构域蛋白1B(DEPDC1B)在肝细胞癌(肝癌)中的表达及功能。方法:检索公共癌症数据库(UALCAN、HPA)分析DEPDC1B在肝癌中的表达;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获得肝癌的RNAseq数据(level3)和相应的临床信息,Log-rank用于检验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上述两组或多组之间的生存差异;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分析DEPDC1B的预后价值并构建列线图。利用siRNA抑制DEPDC1B表达,通过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迁移变化;利用STRING构建DEPDC1B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并分析其在肝癌中潜在作用机制。结果:肝癌组织中DEPDC1B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肝癌DEPDC1B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0%,在20种常见癌症的阳性表达率中排名第一。TCGA数据分析显示,DEPDC1B高表达肝癌患者总体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均较差(HR=1.673,1.434;P<0.05),其可作为肝癌的独立预后因子且能效预测患者生存率。Transwell小室实验结果显示,siRNA能明显抑制MHCC97-H、Hep3B肝癌细胞DEPDC1Bb表达;下调DEPDC1B表达后,肿瘤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减弱。PPI网络构建分析显示,DEPDC1B与TsC/mTOR、RTK、RAS/MAPK、PI3K/AKT、雌激素受体、雄激素受体、上皮间质转化、DNA损伤反应、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等肿瘤标志性信号通路密切相关。结论:DEPDC1B在肝癌中高表达,其高表达与患者预后差相关,下调其表达肝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DEP结构域蛋白1B 预后 侵袭 迁移
原文传递
脾脉管瘤合并脾囊肿一例报告
3
作者 许英晨 张红 +2 位作者 付建柱 张立军 计嘉军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93-95,共3页
脾脉管瘤和脾囊肿均为临床上少见的脾良性病变,具有发病隐匿的特点,较难早期发现。我中心经治1例患者同时合并脾脉管瘤和脾囊肿两种罕见的病变,且术前影像学不除外脾恶性肿瘤的可能,经手术治疗后预后良好,报告如下。
关键词 脾脉管瘤 脾囊肿 脾肿瘤 脾切除术
原文传递
一种新型腹腔镜下免气腹硬质内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
4
作者 陈晨 罗佳 +11 位作者 汪新天 彭创 蒋超 李浩 王永刚 何自力 梁路峰 王永 张凝乐 李业荣 王涛 张占国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00-204,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腹腔镜下免气腹硬质内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至2023年5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下免气腹硬质内镜钬激光碎石手术的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 目的:探讨新型腹腔镜下免气腹硬质内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至2023年5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下免气腹硬质内镜钬激光碎石手术的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1例,女5例;年龄46~68岁,中位年龄62岁。采用自行研制的新型腹腔镜下硬质内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取石过程中无需气腹状态。观察围手术期情况及并发症等。结果:患者均手术顺利,无中转开腹。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45±22)min,术中出血量5~50 ml,中位出血量10 ml。术后住院时间(5.0±0.6)d。围手术期无发生死亡,术中及术后未发生高碳酸血症、气栓、皮下气肿、腹腔感染、胆道出血等并发症,均康复出院。术后第3天复查CT肝内胆管结石无残石。结论:本中心自行研制的新型腹腔镜下免气腹硬质内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安全、有效,能有效减少术中气腹相关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效率,缩短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结石 免气腹 腹腔镜 钬激光碎石术
原文传递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肝细胞癌的进展与展望
5
作者 朱迎 赵征 +2 位作者 许达 陆录 殷保兵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5-10,共6页
肝细胞癌(肝癌)免疫微环境主要由肿瘤相关巨噬细胞,髓源性抑制细胞等细胞成分,以及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细胞外基质等细胞外成分组成。我国大多数肝癌都合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其免疫微环境促进肝癌的发生进展、免疫逃逸和治... 肝细胞癌(肝癌)免疫微环境主要由肿瘤相关巨噬细胞,髓源性抑制细胞等细胞成分,以及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细胞外基质等细胞外成分组成。我国大多数肝癌都合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其免疫微环境促进肝癌的发生进展、免疫逃逸和治疗耐药,且具有免疫抑制作用。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等免疫疗法在肝癌的全身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然而,在KEYNOTE-240和CheckMate 459试验中,以纳武利尤单抗或帕博利珠单抗为单药的抗PD-1治疗未能达到预设的总生存终点。目前迫切需要更加深入了解HCC免疫微环境,并探索新的疗法来提高ICIs的疗效。当前,ICIs与其他疗法(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单克隆抗体或局部治疗)的联合治疗已被证明可提高ICIs单药的有效率。本文就HCC免疫微环境、免疫治疗及免疫联合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 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免疫治疗
原文传递
胆囊癌免疫治疗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6
作者 张燕 许丁伟 +3 位作者 胡满琴 李新成 李翱 黄洁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19-327,共9页
目的 采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可视化分析胆囊癌免疫治疗的整体趋势。方法 通过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WoSCC)检索与胆囊癌免疫治疗相关的英文文献(论著或综述),发表日期限定为200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并以纯文本格式导入VOSviewer... 目的 采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可视化分析胆囊癌免疫治疗的整体趋势。方法 通过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WoSCC)检索与胆囊癌免疫治疗相关的英文文献(论著或综述),发表日期限定为200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并以纯文本格式导入VOSviewer 1.6.18.0和CiteSpace 5.1.R8 SE(32-bit)软件。数据使用科学计量学方法进行处理,对作者、国家、机构、高被引文献、共被引、关键词和参考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出研究热点和趋势。结果 检索获得121篇文献,包括860位作者,306个组织,21个国家/地区和82种期刊。数据显示,美国为胆囊癌免疫治疗领域中发文量最大的国家(40篇),中国(36篇)和日本(14篇)分别位于第二、三。发文量最大的前3名作者分别是Valle JW(5篇)、Javle M(4篇)、Zhu AX(4篇)。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克里斯蒂NHS信托基金会、南京医科大学、曼彻斯特大学是发文最多的机构,Cancers是该领域发文最多的期刊。关键词分析显示“immunotherapy”“cholangiocarcinoma”“gallbladder cancer”是高频关键词,目前研究的重点逐渐聚焦于胆囊癌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及相关用药。结论 近21年来胆囊癌免疫治疗领域的发文数量逐渐增加,该领域已成为潜在的热点。美国、中国、日本在这一研究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免疫治疗 科学计量学分析 可视化分析 知识图谱
原文传递
巨脾外科治疗现状与介入治疗序贯手术策略
7
作者 邢颖 程石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53-258,共6页
巨脾是门静脉高压症等疾病常见的合并症,其导致的脾功能亢进症和凝血功能异常等会对患者健康造成诸多影响,目前巨脾的治疗包括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脾切除术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案。近年来巨脾切除术多在腹腔镜下完成,尽管已有多种手... 巨脾是门静脉高压症等疾病常见的合并症,其导致的脾功能亢进症和凝血功能异常等会对患者健康造成诸多影响,目前巨脾的治疗包括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脾切除术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案。近年来巨脾切除术多在腹腔镜下完成,尽管已有多种手术入路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案用于提高巨脾切除手术的安全性,但仍易引起腹腔出血、周围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对于伴有重度脾功能亢进症的巨脾患者先行介入治疗再序贯手术治疗可能是较好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脾 介入治疗 腹腔镜脾切除术 介入治疗序贯手术 治疗策略
原文传递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分析胆囊切除与结直肠肛管恶性肿瘤发生的关系
8
作者 牛斌 饶兰英 +2 位作者 刘晓晨 何龙林 秦培鑫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13-318,共6页
目的 基于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TSMR)分析胆囊切除术后与结直肠肛管恶性肿瘤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 胆囊切除术后与结直肠肛管恶性肿瘤相关的单核甘酸多态性(SNP)数据分别来自公开发表的生物数据库,并对基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数据库... 目的 基于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TSMR)分析胆囊切除术后与结直肠肛管恶性肿瘤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 胆囊切除术后与结直肠肛管恶性肿瘤相关的单核甘酸多态性(SNP)数据分别来自公开发表的生物数据库,并对基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数据库的所有汇总数据进行数据分析,选择与胆囊切除密切关联的遗传位点作为工具变量,分别以MR-Egger回归法、中位数加权法(MW)、逆概率加权回归法(IVW)行TSMR分析,以P值评价胆囊切除术后和结直肠肛管恶性肿瘤发生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 共筛选到32个与胆囊切除术相关的SNP。结果显示,胆囊切除术与盲肠癌之间无因果关系(OR=22.222,95%CI:6.280e-02,7.864e+03;P=0.300),与升结肠癌之间无因果关系(OR=3.176,95%CI:1.939e-03,5.204e+03;P=0.760),与横结肠癌之间无因果关系(OR=0.093,95%CI:6.683e-06,1.297e+03;P=0.626),与降结肠癌之间无因果关系(OR=0.093,95%CI:6.683e-06,1.297e+03;P=0.626),与乙状结肠癌之间无因果关系(OR=2.737,95%CI:4.24e-02,176.696;P=0.636),与直肠癌之间无因果关系(OR=0.306,95%CI:7.153e-03,13.099;P=0.537),与肛管癌之间无因果关系(OR=13.14,95%CI:6.683e-07,2.600e+06,P=0.764)。进一步的敏感性分析验证了上述关联的稳定性。结论 基于TSMR分析发现,无遗传证据支持胆囊切除与结直肠肛管恶性肿瘤发生风险具有相关性,即胆囊切除并不导致结直肠肛管恶性肿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 胆囊切除术 结直肠肿瘤 肛管恶性肿瘤
原文传递
机器人辅助胰腺中段切除术(胰胃吻合)
9
作者 肖卫东 黄俊甫 +1 位作者 方康 孙根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50-250,共1页
胰腺中段切除术(central pancreatectomy,CP)是治疗胰颈部及近端体部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的理想术式。CP的最大优势在于最大限度保留正常胰腺组织,降低术后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足的风险。CP术后残胰消化道重建方式主要有胰肠吻合、胰胃吻... 胰腺中段切除术(central pancreatectomy,CP)是治疗胰颈部及近端体部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的理想术式。CP的最大优势在于最大限度保留正常胰腺组织,降低术后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足的风险。CP术后残胰消化道重建方式主要有胰肠吻合、胰胃吻合和端端吻合等,在微创手术时,胰胃吻合操作相对简便,同时可减少吻合口,节省手术时间。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辅助CP的安全性和微创优点已得到证实。本视频为机器人辅助CP(胰胃吻合),手术步骤:探查腹腔后用超声刀切开胃结肠韧带,进入小网膜囊,显露胰腺中段和肿瘤部位,确定胰腺远端和近端切缘;游离胰腺中段下缘和背侧,距肿瘤约2 cm处超声刀切断胰体部;沿脾静脉前方向胰头侧游离肿瘤和胰腺中段,显露并保护脾动脉和肝总动脉,距肿瘤约2 cm处超声刀切断近端胰腺;5-0 Prolene线缝闭近端胰管,3-0 Prolene线连续缝合近端胰腺断端;远端胰腺行胰胃吻合,外层3-0 Prolene线连续缝合,内层5-0 Prolene线连续行胰管胃黏膜吻合,胰管内置内引流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胃吻合 连续缝合 低度恶性肿瘤 胰肠吻合 小网膜囊 端端吻合 胰体部 肝总动脉
原文传递
显微外科肝动脉重建在累及第一肝门胆管癌外科治疗的应用
10
作者 韦德令 蒋佳君 +7 位作者 徐邦浩 王继龙 朱海 卢婷婷 张灵 曾晶晶 郭雅 文张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50-356,共7页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肝动脉重建在累及第一肝门的肝内胆管癌(ICC-IFPH)和肝门部胆管癌(HCCA)的手术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3年10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ICC-IFPH或HCCA的11例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肝动脉重建在累及第一肝门的肝内胆管癌(ICC-IFPH)和肝门部胆管癌(HCCA)的手术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3年10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ICC-IFPH或HCCA的11例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6例,女5例;年龄44~73岁,中位年龄55岁。患者均接受肿瘤切除联合肝动脉切除和重建,观察患者围手术期资料和随访数据。结果 患者平均手术时间(541±154)min,出血量中位数696(200,1 900)ml;肝动脉重建时间(23±6) min,动脉内径(2.0±0.5)mm,切除长度(3.3±1.0)cm。术后肝动脉通畅率100%(11/11)。R0切除10例,R1切除1例。术后Clavien-Dindo并发症分级为Ⅲa级2例,其中1例术后发生胆漏、肝脓肿,另1例术后胰瘘。无发生术后肝衰竭、围手术期死亡。随访期间3例分别于术后3、10、48个月死亡。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0个月,随访超过12个月以上有7例。结论 显微外科肝动脉重建在ICC-IFPH和HCCA的外科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为剩余肝脏提供了富氧动脉血,降低术后肝衰竭的发生,提高胆管癌手术切除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外科 胆管癌 血管侵犯 肝动脉重建 外科治疗
原文传递
智能化辅助图像实时去雾技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11
作者 彭子洋 王志博 +9 位作者 王丹 彭浩茜 王蕾 彭薇 王娟娟 李宇 刘学民 吴荣谦 向俊西 吕毅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28-333,共6页
目的 探讨智能化辅助图像实时去雾技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至2023年4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LC治疗的128例胆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8例,女40例;年龄31~66岁,中位年龄53岁。患者... 目的 探讨智能化辅助图像实时去雾技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至2023年4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LC治疗的128例胆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8例,女40例;年龄31~66岁,中位年龄53岁。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患者LC利用智能化辅助手段在对图像进行识别处理,记录智能化设备识别出的不同级别雾气等级、持续时间,并记录去雾时间。实际烟雾持续时间与智能化图像识别时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 患者术中烟雾持续存在时间8~17 min,中位时间13 min;术中取出镜子擦拭3~11次,中位次数6次;总体用时69~230 s,中位时间141 s。经过智能化去雾系统应用可有效识别术中产生雾气的级别,并根据需要进行雾气去除;单帧图像处理时间0.02~0.08 s,中位时间0.04 s,图像处理成功率97%(15 522/16 000),可有效节省术中图像去雾时间(Z=-2.167,P<0.05)。结论 智能化辅助图像实时去雾技术在LC术中应用是安全、可行的,可有效处理术中的雾气,利于术者更清晰地识别手术边界,提高手术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智能化去雾 术中辅助 人工智能 微创外科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肝平滑肌肉瘤临床病理特征及疗效分析
12
作者 王凯飞 牟怡平 +3 位作者 李晓辉 王瑞涛 侯惠莲 张月浪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57-362,共6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平滑肌肉瘤(PHL)临床病理特征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9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例手术切除并行病理检查确诊为PHL的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同时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报道的46例经手术切除和病...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平滑肌肉瘤(PHL)临床病理特征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9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例手术切除并行病理检查确诊为PHL的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同时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报道的46例经手术切除和病理确诊的PHL患者病例资料。采用HE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内SMA、vimentin、desmin、Ki-67、CD34和actin表达,总结其临床病理特点及疗效。结果 共49例PHL病例资料纳入研究,其中男19例,女30例;年龄5个月~77岁,中位年龄50岁。表现为腹痛21例,腹部不适12例,发烧2例,打嗝1例,头晕1例,消化不良1例,9例无明显临床症状,未提供2例。肿瘤最大直径2.2~25.0 cm,中位直径为15.6 cm。超声检查表现为低回声,其内可见分支状血流信号;CT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MRI表现为延迟增强。免疫组化法染色显示:SMA阳性率88%(35/40)、vimentin阳性率50%(20/40)、desmin阳性率45%(18/40)、Ki-67阳性率15%(6/40)、CD34阳性率5%(2/40)、actin阳性率5%(2/40)、而溶菌酶、a1-抗胰蛋白酶、CALP、HSP、P53及healdesmon阳性率均为2.5%(1/40)。本院收治3例获有效随访,中位生存时间22.5个月;随访期间复发1例,肝衰竭1例,转移1例。46例文献报道病例均获有效随访,其中单发病例中位生存时间为8个月,多发为17个月。死因为肝衰竭4例,多器官衰竭3例,复发5例,转移5例,腹腔内出血2例,肿瘤自发破裂出血1例,呼吸循环衰竭1例,大出血休克1例。结论 PHL临床罕见,临床表现及检测指标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预后相对较差。增强MRI的延迟成像可能有助于PHL与其他肝肿瘤的鉴别诊断,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手术切除是PHL主要治疗方案,与辅助化疗和(或)放疗联合可能获得较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原发性肝平滑肌肉瘤 临床病理特征 疗效
原文传递
小剂量地塞米松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13
作者 朱垒 汪斌 +3 位作者 张爱民 陈晓燕 张艳冰 齐浩龙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39-343,共5页
目的 探讨小剂量地塞米松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探查(LTCBDE)围手术期中应用的效果及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分析2021年1至2022年4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LTCBDE的97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 目的 探讨小剂量地塞米松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探查(LTCBDE)围手术期中应用的效果及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分析2021年1至2022年4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LTCBDE的97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44例,女53例;年龄17~86岁,中位年龄54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CP检查。根据围手术期是否使用小剂量地塞米松将患者分为地塞米松组(40例)和对照组(57例),地塞米松组在麻醉诱导前及术后第2天使用10 mg地塞米松静脉滴注,对照组不使用地塞米松及等效糖皮质激素(激素)类药物。观察患者围手术期结局。两组WBC、肝功能、疼痛视觉模拟法评分(VAS)比较采用t检验,术后恶心呕吐(PONV)、胆漏发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两组均手术顺利,围手术期无死亡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地塞米松组术后WBC、ALT、AST、TB、DB、VAS平均为(8.8±2.4)×10^(9)/L、(58±9)U/L、(57±10)U/L、(41.4±6.4)μmol/L、(25.8±3.5)μmol/L、(2.3±0.9)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2.1)×10^(9)/L、(55±10)U/L、(44±7)U/L、(43.0±5.3)μmol/L、(27.0±2.1)μmol/L、(3.9±0.5)分(t=-2.61,-1.87,-6.27,-6.72,-2.08,-8.19;P<0.05)。地塞米松组术后PONV发生率18% (7/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21/57) (χ^(2)=4.28,P<0.05);而两组胆漏分别为3、6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P>0.05)。结论 围手术期应用小剂量地塞米松有助于降低LTCBDE术后疼痛、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肝功能,降低术后炎症反应水平,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探查 围手术期 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组蛋白伴侣VPS72驱动H2AFZ的表达并协同促进肝癌进展
14
作者 吕垒 冯啸 +4 位作者 何凯明 高成立 杨洲 贾昌昌 傅斌生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20-226,共7页
目的:探讨组蛋白伴侣VPS72和H2AFZ在肝细胞癌(肝癌)的表达调控和促进肝癌发展的机制。方法:利用Lenti-shNC和Lenti-shVPS72-1、Lenti-shVPS72-2慢病毒感染相对高表达VPS72的肝癌细胞系SNU398、Hep3B、SNU449,构建VPS72稳定敲低肝癌细胞... 目的:探讨组蛋白伴侣VPS72和H2AFZ在肝细胞癌(肝癌)的表达调控和促进肝癌发展的机制。方法:利用Lenti-shNC和Lenti-shVPS72-1、Lenti-shVPS72-2慢病毒感染相对高表达VPS72的肝癌细胞系SNU398、Hep3B、SNU449,构建VPS72稳定敲低肝癌细胞系,并使用qRT-PCR和Western blot在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验证敲低效率。采用CCK-8实验、平板克隆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各种处理下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并通过回复实验验证VPS72与H2AFZ的调控关系。使用qRT-PCR、Western blot在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检测不同分组肝癌细胞VPS72、H2AFZ的表达情况。多组间实验数据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Lenti-shNC和Lenti-shVPS72-1、Lenti-shVPS72-2慢病毒感染相对高表达VPS72的肝癌细胞系SNU398、Hep3B、SNU449,成功构建了VPS72稳定敲低肝癌细胞系。Lenti-shVPS72-1、Lenti-shVPS72-2相较于对照组Lenti-shNC均成功干扰了VPS72的表达,并且敲低VPS72明显抑制了H2AFZ的表达,这一结果在3种细胞系中均得到验证。在SNU398细胞中,相较于对照组Lenti-shNC,Lenti-shVPS72-2组的H2A.Z红色荧光减弱,并证明H2A.Z的亚细胞定位在细胞核。细胞增殖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证明,敲低VPS72明显抑制Hep3B、SNU449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实验证明,与对照组Lenti-shNC相比,Hep3B、SNU449细胞的Lenti-shVPS72-1、Lenti-shVPS72-2组的迁移能力被明显抑制。H2AFZ过表达回复实验显示Hep3B、SNU449被抑制的增殖、迁移表型并未完全缓解,提示VPS72与H2AFZ之间存在潜在协同作用。结论:组蛋白伴侣VPS72可驱动肝癌组蛋白变体H2AZ1的表达,并可能与H2AFZ协同促进肝癌进展,VPS72可作为肝癌表观遗传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组蛋白伴侣 组蛋白变体 VPS72基因 H2AFZ基因
原文传递
肝癌肝移植术前应用PD-1抑制剂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一例并文献复习
15
作者 冯军 艾麦提·牙森 +6 位作者 梁润斌 廖志洪 赵超尘 谢嘉奋 朱灿华 罗燕君 汪国营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88-92,共5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肝癌)肝移植术前应用PD-1抑制剂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12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PD-1抑制剂联合TACE及局部放疗后行肝移植术的1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总...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肝癌)肝移植术前应用PD-1抑制剂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12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PD-1抑制剂联合TACE及局部放疗后行肝移植术的1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总结患者术前情况,术后病情变化特点及可能原因,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有肝癌家族史及嗜酒史,术前CT示肝右叶占位,最大径约8.8 cm,考虑肝细胞癌伴门静脉右前支癌栓,肿瘤分期为CNLCⅢa期。术前行TACE治疗2次,替雷利珠单抗(200 mg Q21d)治疗5个周期,肝癌降期成功后行肝移植术,术后予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胶囊+糖皮质激素三联抗排斥方案。术后第8天出现TB、ALT和AST不可逆升高,考虑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采用激素冲击治疗及对症处理后疗效不佳,术后第13天死于肝衰竭、呼吸衰竭、肾衰竭等多器官衰竭。结论应用PD-1抑制剂作为肝癌肝移植术前降期治疗手段需十分慎重,已应用PD-1抑制剂者肝移植术后应加强免疫抑制治疗和免疫功能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肝移植 降期治疗 PD-1抑制剂 急性排斥反应
原文传递
预后营养指数对交界可切除胰腺癌患者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
16
作者 黄金灿 王迪 +4 位作者 崔松平 陈晴 吕少诚 贺强 郎韧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51-56,共6页
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对交界可切除胰腺癌患者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行手术治疗的77例交界可切除胰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 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对交界可切除胰腺癌患者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行手术治疗的77例交界可切除胰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34例,女43例;平均年龄(61±11)岁。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61例,根治性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例。根据术前血清ALB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计算术前PNI为45±5,以45为界值,将患者分为低PNI组(39例)和高PNI组(38例)。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采用Cox多因素分析筛选影响患者远期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23/77)。低PNI组和高PNI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8.0、15.5个月,患者术后6个月、1年、2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6.7%、40.1%、17.2%和91.8%、65.3%、4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26,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低PNI(HR=1.864,95%CI:1.089~3.190,P=0.023)、肿瘤低分化(HR=2.166,95%CI:1.225~3.828,P=0.008)是影响术后远期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NI可作为预测交界可切除胰腺癌患者总体生存期的有效指标,低PNI患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交界可切除胰腺癌 营养评估 预后营养指数(PNI) 预后
原文传递
LC+LCBDE与ERCP/EST+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效果Meta分析
17
作者 张天献 吕云福 郑进方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45-50,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LC联合胆总管探查术(LCBDE)和LC联合ERCP/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VIP、万方等中文数据库和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 Lib... 目的系统评价LC联合胆总管探查术(LCBDE)和LC联合ERCP/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VIP、万方等中文数据库和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 Library等外文数据库。英文检索词:gallbladder stones、common bile duct stones、endoscopy、duodenal sphincterotomy、laparoscopic choledochotomy;中文检索词: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内窥镜、十二指肠括约肌切开术、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等。检索时间为2005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按照预先设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两名研究者对检索所得文献进行筛选、数据提取,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个RCT,共1701例患者,其中LC+LCBDE组883例,ERCP/EST+LC组818例。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OR=0.85,95%CI:0.59~1.22)、手术中转率(OR=1.46,95%CI:0.81~2.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WMD=11.26,95%CI:-13.38~35.89)、住院时间(WMD=-0.65,95%CI:-1.55~0.16)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胆漏(OR=4.89,95%CI:2.13~11.21)、胰腺炎发生率(OR=0.15,95%CI:0.06~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均是安全、有效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手段,LC联合LCBDE术后胰腺炎发生率更低,而LC联合ERCP/EST的胆漏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病 胆总管结石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肝切除术中肝血流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18
作者 唐亦骁 何心渝 +1 位作者 徐骁 卫强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34-139,共6页
术中出血是影响肝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肝脏血流控制技术是减少术中出血的有效方法。各种肝血流控制技术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和适应证,需要临床医师充分了解、熟练掌握并个体化应用。目前,外科医师对于肝脏血流阻断技术的认识在临... 术中出血是影响肝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肝脏血流控制技术是减少术中出血的有效方法。各种肝血流控制技术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和适应证,需要临床医师充分了解、熟练掌握并个体化应用。目前,外科医师对于肝脏血流阻断技术的认识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加深,其方法及临床应用也在不断改进和发展。本文就半肝入肝血流阻断法、全肝血流控制技术、Glisson蒂横断术、门静脉球囊阻断术等肝脏血流控制技术进展加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切除术 血流控制 PRINGLE法 半肝入肝血流阻断法 全肝血流控制技术 Glisson蒂横断术 门静脉球囊阻断术
原文传递
肝硬化脾亢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影响因素
19
作者 苏日顺 卢逸 +3 位作者 庄宝鼎 张译 李彦杰 徐见亮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脾亢)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PVT)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4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脾切除术的136例肝硬化脾亢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01例,女35例;平均年龄为(48±11)岁。... 目的探讨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脾亢)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PVT)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4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脾切除术的136例肝硬化脾亢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01例,女35例;平均年龄为(48±11)岁。病毒性肝炎113例,肝豆状核变性8例。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根据术后有无发生PVT,将患者分为PVT组(77例)和非PVT组(59例)。收集患者围手术期临床相关指标,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PVT形成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危险因素诊断最佳界值。结果肝硬化脾亢脾切除术后PVT发生率57%(77/136),75%(58/136)的PVT发生在术后10 d内。单因素分析显示,内镜治疗史、术前凝血酶时间(TT)、脾脏长径、脾肋间厚径、门静脉内径、术前脾静脉内径和术后门静脉内径、手术当天及术后5~6 d RBC、手术当天Plt、术后2~4 d TT与术后PVT发生有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内镜治疗史、手术当天Plt、术后门静脉内径是术后PVT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OR=3.556,1.020,1.449;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手术当天Plt>62×10^(9)/L诊断术后PVT的敏感度0.597,特异度0.593;术后门静脉内径>13.5 mm诊断术后PVT的敏感度0.390,特异度0.864。结论肝硬化脾亢脾切除术后PVT发生率较高,术后门静脉内径>13.5 mm、术后当天Plt>62×10^(9)/L及内镜治疗史是肝硬化脾亢脾切除术后发生PVT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血栓 肝硬化 脾切除术 脾功能亢进 危险因素 门静脉内径 血小板
原文传递
LMO7通过靶向铁死亡促进肝细胞癌生长
20
作者 杨兴业 彭旭云 +4 位作者 曾倩 梁伟铖 肖翠翠 郑俊 姚嘉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70-376,共7页
目的 探讨LMO7在肝细胞癌(肝癌)中的表达及其调控肝癌增殖和生长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基于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验证LMO7与肝癌患者预后的关系。使用shRNA病毒感染后的肝癌细胞HepG2和PLC/PRF/5分成空白对照... 目的 探讨LMO7在肝细胞癌(肝癌)中的表达及其调控肝癌增殖和生长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基于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验证LMO7与肝癌患者预后的关系。使用shRNA病毒感染后的肝癌细胞HepG2和PLC/PRF/5分成空白对照组(NC)、LMO7敲低组1(shLMO7#1)、LMO7敲低组2(shLMO7#2)3组。采用Western blot和qRT-PCR验证肝癌细胞中LMO7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量,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LMO7表达对HepG2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敲低LMO7后铁死亡相关蛋白ACSL4和P53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敲低LMO7后的细胞周期和活性氧(ROS)表达量。两组LMO7表达比较采用t检验,3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基于GEO数据库分析显示,肝癌组织LMO7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LSD-t=-3.038,P<0.05)。基于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显示,肝癌组织LMO7低表达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HR=0.50,P<0.05)。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显示,shLMO7#1组和shLMO7#2组平均细胞克隆数分别为(64±10)、(95±26)个,明显多于NC组的(11±5)个(LSD-t=3.91,6.27;P<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下调LMO7后肝癌细胞P53蛋白表达显著下调。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下调LMO7后HepG2细胞主要阻滞在G2/M期;shLMO7#1组和shLMO7#2组LMO7的ROS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2.6±1.6、47.9±1.0,明显少于NC组的53.3±1.1(LSD-t=-20.12,-5.27;P<0.05)。结论 LMO7在肝癌患者中低表达,LMO7低表达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低表达LMO7通过靶向抑制铁死亡相关基因P53的表达,进一步调控ROS和细胞周期,从而促进肝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LMO7 铁死亡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活性氧(RO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