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4,08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院校以赛提质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析——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傅伟 王盛 颜正英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24年第1期86-91,共6页
当前,技术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产业融合的日益加深,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部分学生存在对互联网技术和创业机会的认知误区,导致其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表现不尽如人意。为此,我校深入挖掘新时代学生技... 当前,技术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产业融合的日益加深,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部分学生存在对互联网技术和创业机会的认知误区,导致其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表现不尽如人意。为此,我校深入挖掘新时代学生技能培训与创新创业实践的新特征新需求,系统性构建“赛创五维框架”,包括教师队伍建设、课程模块建设、学生技能实训、创新创业实战和学校体制机制建设,为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创五维框架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原文传递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师范生职业素养培养 被引量:1
2
作者 邱化民 石垠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24年第1期28-33,共6页
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需要高素质教师。高校师范生作为高质量教师队伍的重要人才支撑,为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师范生职业素养培养在理论层面上包括师德践行、教学实践、综合育人和自主发展等多方面,在实践层... 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需要高素质教师。高校师范生作为高质量教师队伍的重要人才支撑,为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师范生职业素养培养在理论层面上包括师德践行、教学实践、综合育人和自主发展等多方面,在实践层面上结合课程教学、学校文化、社会资源和网络平台四大层面开展。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师范生职业素养培养需要优化师范生专业建设,健全多场域育人机制,培养具有未来教育家精神和承担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优秀教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师范生培养 职业素养 教师教育 教育强国
原文传递
“专创融合”视角下职业院校学生通识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3
作者 高泽金 尹慧玲 刘玲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24年第1期78-85,共8页
价值观、学习力、表达力等通识能力的提升,需要完整的、真实的场景。但高等教育中却不断割裂真实场景,以专业为名,把一个完整场景下的知识,硬生生地分成多种不同的课程,分布于不同的学期,由不同的老师去讲授。把一门课程分割到整个学期... 价值观、学习力、表达力等通识能力的提升,需要完整的、真实的场景。但高等教育中却不断割裂真实场景,以专业为名,把一个完整场景下的知识,硬生生地分成多种不同的课程,分布于不同的学期,由不同的老师去讲授。把一门课程分割到整个学期,用一个学期的碎片式的学习方式去开展学习。这种专业教育,忽略了人的认知的完整性、逻辑性和综合性,把一个完整的知识和技能分割得支离破碎。“专创融合”背景下的创业场景是学校和专业教师以专业为出发点和归宿、逐步用创业的场景去打通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教育目标,在创业场景中能够实现职业院校学生通识能力的完整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创融合 创业教育 通识能力 真实场景
原文传递
新加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特征及其经验启示
4
作者 吴维东 刘永杰 尹金荣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24年第7期104-112,共9页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梳理了新加坡高校在政府“教育必须配合经济发展”战略方针下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沿革,并围绕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梳理了新加坡高校在政府“教育必须配合经济发展”战略方针下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沿革,并围绕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和新加坡管理大学三所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开展调研,总结凝练了三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特点:突出高度整合的教育组织体系、聚焦能力指向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强调主体协作的教育生态体系。启示我国高校要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建设分类分层全面贯通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深化以能力培养为指向的创新创业实践体系,建立专业化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和构建科学高效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体系特征 经验启示
原文传递
探索新技术赋能路径 构建高质量就业体系——“中国传媒大学就业育人大会暨面向人工智能就业创业论坛”专家报告综述
5
作者 刘妍 栾天天 吴倩倩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24年第5期19-23,共5页
2024年3月29日,中国传媒大学举办“就业育人大会暨面向人工智能就业创业论坛”,邀请行业嘉宾、专家学者分享对就业领域新形势、新技术、新趋势的洞察与思考,共同研讨、思考面向未来、面向国际的高质量就业体系建设。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就业创业 人工智能
原文传递
“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高等体育院校就业工作研究
6
作者 谢军 董建锋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24年第7期53-61,共9页
本文聚焦“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新定位、新使命,在“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的战略框架下深入分析高等体育院校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通过对政策、社会环境、大众需求等维度的解读和分析,强调高等体育院校人才... 本文聚焦“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新定位、新使命,在“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的战略框架下深入分析高等体育院校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通过对政策、社会环境、大众需求等维度的解读和分析,强调高等体育院校人才培养内容要与社会发展需求相契合,大学生培养要朝着素质化、职业化、专业化、全能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在归纳体育院校学生就业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以首都体育学院为例分享学校人才培养就业工作的强化顶层设计、发挥特色优势、提升“双创”工作、服务国家需求和夯实专业基础等经验,提出高等体育院校办学要坚定不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跨学科知识整合,聚焦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体育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强国 健康中国 体育院校 就业 人才培养
原文传递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理论逻辑、现实困境与实现进路
7
作者 马永霞 何静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24年第7期29-38,共10页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升我国创新成效的有效路径。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要求,高校要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主体作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在...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升我国创新成效的有效路径。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要求,高校要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主体作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在厘清创新创业教育通过资源创新、人才创新和科技创新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理论逻辑的基础上,围绕量与质、供与需、理论与实践三对现实矛盾剖析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要以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提升创新资源“耦合度”为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升创新人才“浓度”为支撑,聚焦关键技术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增大科技成果“密度”为为抓手,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新质生产力 创新人才培养 创新资源配置 科技成果转化
原文传递
修齐治平——谈谈中国人的生涯发展观
8
作者 贾利军 贺达豪 徐韵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24年第2期63-73,79,共12页
本文旨在从中国传统文化“修齐治平”的角度探讨中国特色生涯教育理论的建构与发展。采用历史回顾和哲学分析的研究方法,系统性回顾西方生涯教育理论的起源、发展以及其在VUCA时代面临的危机,同时总结当下中国生涯教育理论的发展现状以... 本文旨在从中国传统文化“修齐治平”的角度探讨中国特色生涯教育理论的建构与发展。采用历史回顾和哲学分析的研究方法,系统性回顾西方生涯教育理论的起源、发展以及其在VUCA时代面临的危机,同时总结当下中国生涯教育理论的发展现状以及中国特色生涯教育理论建构的必要性,并论述全息跃进式的传统生涯教育理论贯穿中国历史,值得当代生涯教育理论深读挖掘。本文理清了中国传统生涯教育理论与当下生涯教育理论的区别,深入分析中国“修齐治平”生涯教育理论的本质、内涵以及对当下的启发和联系,为建构中国特色生涯教育理论体系提供了可能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齐治平 生涯教育理论 不确定时代 全息跃进
原文传递
劳动教育助力大学生树立科学理性就业观
9
作者 刘向兵 纪雯雯 曲霞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24年第5期3-9,共7页
本文聚焦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就业心态迷、就业态度消极、就业偏个体取向等问题,基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视角,探讨了劳动教育在培育积极的就业态度、塑造正确的就业取向、提振就业信心、激发高水平创新创造等方面可发挥的积极作... 本文聚焦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就业心态迷、就业态度消极、就业偏个体取向等问题,基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视角,探讨了劳动教育在培育积极的就业态度、塑造正确的就业取向、提振就业信心、激发高水平创新创造等方面可发挥的积极作用。从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在课外校外活动中安排劳动实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构建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就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深度协同的新格局的角度,给出塑造大学生科学理性就业观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大学生就业 科学劳动观 理性就业观
原文传递
我国当代大学生就业选择期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国家大学生学情调查”2023年数据的分析
10
作者 李玲玲 梁晶晶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24年第6期54-63,70,共11页
研究基于“国家大学生学情调查”(NCSS)2023年数据,对我国大学生就业选择期望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大学生就业选择内在结构总体维持平衡,,“风险规避”是就业选择主基调;匹配期望学科差异明显,院校支持暗藏发展风险;就业选择期望地域... 研究基于“国家大学生学情调查”(NCSS)2023年数据,对我国大学生就业选择期望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大学生就业选择内在结构总体维持平衡,,“风险规避”是就业选择主基调;匹配期望学科差异明显,院校支持暗藏发展风险;就业选择期望地域差异分化,“理性块择”逐渐成为主流。研究建议:转变就业指导工作理念,塑造“全方位”育人立方体;创新分类治理体系机制,构建“全过程”育人智慧体;深化专业建设改革力度,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提升大学阶段学习获得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选择 就业期望 NCSS
原文传递
客户体验管理理念下高校就业创业教育模式的创新实践研究
11
作者 周启迪 王正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24年第5期42-50,共9页
客户体验管理是一种客户管理方法,旨在通过战略性地管理客户体验为企业增加收入和资产价值。随着经济形态的不断转变,我国人民的消费层次正由实用层面转向体验层面。在这样的社会形势下,高校虽为非营利机构,但学生和家长对就读体验感的... 客户体验管理是一种客户管理方法,旨在通过战略性地管理客户体验为企业增加收入和资产价值。随着经济形态的不断转变,我国人民的消费层次正由实用层面转向体验层面。在这样的社会形势下,高校虽为非营利机构,但学生和家长对就读体验感的要求也在同步增长。创新创业教育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就业教育是人才出口质量的主要保证。两者的教育水平确保了学生良好的就读体验感和高质量就业去向,有助于学校形成“招生-培养-就业”良性循环。在这个过程中,客户体验管理可成为高校提高就业创业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有力工具。近年来,北京体育大学持续探索将客户体验管理理念融入就业创业教育,推动就业创业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校就业创业工作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部署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户体验管理 就业创业管理 创新创业 就业育人
原文传递
以高质量人才培养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
12
作者 赵忠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24年第6期16-18,共3页
2024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10]要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政策,坚持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作为重中之重。习近... 2024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10]要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政策,坚持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作为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明了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加自觉地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这对大学生就业更是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就业 高校毕业生 大学生就业 高质量充分就业 青年群体 就业支持 优先目标 集体学习
原文传递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构建
13
作者 屈文谦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24年第6期9-11,共3页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要“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要“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6]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转向是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它不仅为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了新的语境,也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体系构建 高等教育 高校毕业生就业 高质量充分就业 集体学习 战略转向 促进就业 幸福感
原文传递
高职师范生职业价值观、专业承诺和就业力的关系研究
14
作者 卢玲 范生根 谢鸿全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24年第3期84-91,112,共9页
目的:探讨专业承诺在高职师范生职业价值观与就业力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4年1月9日至21日利用职业价值观量表、专业承诺量表、就业力量表对547名学前教育专业和早期教育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结果:高职师范生职业价值... 目的:探讨专业承诺在高职师范生职业价值观与就业力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4年1月9日至21日利用职业价值观量表、专业承诺量表、就业力量表对547名学前教育专业和早期教育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结果:高职师范生职业价值观、专业承诺、就业力三个量表的总均分依次为5.40±0.60、3.62±0.48、5.24±0.76,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职业价值观能显著正向预测就业力,而专业承诺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高职院校要通过课程、活动和实践提升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包括适应教育环境、追求成就与创新、参与志愿服务以及培养独立性和团队精神;要通过行业经验分享、开展专业实践以及职业道德教育,激发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并遵守专业规范;要通过模拟面试、理实结合、师德教育和领导力培训,全面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教学技能、责任感和同理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师范生 职业价值观 专业承诺 就业力 中介作用
原文传递
大学生实习对职业适应力的影响机制
15
作者 王桢 毛新喻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24年第6期44-53,共10页
实习是大学生增强职业适应力和提升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然而实习对于职业适应力的影响机制目前并不清晰。本研究基于职业成功的综合框架,构建大学生实习通过心理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进而影响职业适应力的机制模型。本研究采用... 实习是大学生增强职业适应力和提升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然而实习对于职业适应力的影响机制目前并不清晰。本研究基于职业成功的综合框架,构建大学生实习通过心理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进而影响职业适应力的机制模型。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291名有实习经历的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实习时长可通过心理资本对职业适应力产生正向影响,也可通过心理资本和人力资本的链式中介作用对职业适应力产生正向影响。依托数据分析结果,本研究针对大学生实习存在的问题,从政府、企业、高校、个体等多方面提出提升大学生实习有效性的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实习 心理资本 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职业适应力
原文传递
大学生就业见习:规范、偏离与归正
16
作者 问清泓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24年第5期51-64,共14页
就业见习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青年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业见习在我国的历史还比较短暂,就业见习的理论研究也非常薄弱,制度规范完全停留在政策层面,法律规范还是空白。现实中就业见习发生了许多偏离:岗位稀缺且单一,... 就业见习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青年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业见习在我国的历史还比较短暂,就业见习的理论研究也非常薄弱,制度规范完全停留在政策层面,法律规范还是空白。现实中就业见习发生了许多偏离:岗位稀缺且单一,见习岗位难以满足多元化需求;见习与就业转换不畅,留用率悖论难以破解;见习生的身份非常尴尬,见习期与试用期难以厘清;歧视现象严重,见习生权益保障难以落实;就业见习培养方案严重缺乏与实习之打通融合。归正路径可以是:扩展就业见习适用范围,借“访企拓岗”拓展见习岗位;强化见习与就业之转换,破解留用率难题;厘清见习期与试用期边界,切实保障见习生权益;明确高校就业见习的义务和责任,固化就业见习培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就业见习 青年就业 留用率 归正路径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时代青年就业路径的重构:挑战、机遇与政策导向
17
作者 杨宜勇 魏巍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24年第4期31-39,共9页
本文从人工智能时代的就业市场特征、青年就业路径的挑战和机遇、政策导向与建议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旨在为青年就业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人工智能时代的就业市场呈现出高技能化、高效率化、高灵活性、高竞争性的特点,对青... 本文从人工智能时代的就业市场特征、青年就业路径的挑战和机遇、政策导向与建议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旨在为青年就业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人工智能时代的就业市场呈现出高技能化、高效率化、高灵活性、高竞争性的特点,对青年就业路径的重构提出了高素质、高适应性、高创新性、高协作性的要求.青年就业路径的重构既面临着人工智能替代、就业结构失衡、就业能力不足、就业机会不均等挑战,也拥有着人工智能赋能、就业结构优化、就业能力提升、就业机会拓展等机遇.为了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就业变革,本文提出了政策导向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青年就业 就业路径重构 挑战与机遇 政策导向
原文传递
我国京沪粤三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特征、风险隐忧与优化策略
18
作者 陈鹏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24年第5期92-103,共12页
根据2014-2019年京沪粤三地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研究分析三地毕业生就业情况。三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特点主要表现在:高校属地、东部地区、重点区域集中就业明显;就业质量评估表现为高毕业去向落实率、高满意度、低创业率;毕业生行业流... 根据2014-2019年京沪粤三地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研究分析三地毕业生就业情况。三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特点主要表现在:高校属地、东部地区、重点区域集中就业明显;就业质量评估表现为高毕业去向落实率、高满意度、低创业率;毕业生行业流向体现在头部行业相对稳定,新兴行业贡献突出。存在的风险主要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就业的短期冲击转为长期影响;人才集聚区竞争过于激烈;创新创业毕业生比例偏低;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在压力下异化。提出的对策为:地方要以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带动就业;高校要加强产业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高质量人才消解就业难题;最后还要合力提升就业公共服务水平,转变就业观念,缓解社会的就业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沪粤 高校毕业生 就业特征 风险 策略
原文传递
大学生就业焦虑对求职行为的影响:实习经历的中介作用
19
作者 李育辉 赖竹婷 俞燕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24年第5期10-18,共9页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本研究探讨了大学生就业焦虑、实习经历、求职行为之间的关系。通过对277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采用分层线性回归和Bootstrap方法检验中介假设模型。结果发现:大学生就业焦虑正向影响求职行为,实习经历在其中起到部分中...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本研究探讨了大学生就业焦虑、实习经历、求职行为之间的关系。通过对277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采用分层线性回归和Bootstrap方法检验中介假设模型。结果发现:大学生就业焦虑正向影响求职行为,实习经历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最后,本研究为缓解大学生就业焦虑、促进大学生求职行为提出了建议。政府可以采取拓宽就业渠道、优化就业环境、加大职业教育和培训投入、增加资源支持等措施。高校可以采取缓解大学生焦虑情绪、提升大学生主动性、加强求职技能指导、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等措施。大学生可以采取缓解焦虑情绪、提前做好就业准备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焦虑 求职行为 实习经历
原文传递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校政企园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20
作者 盛振文 徐丽丽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24年第4期16-23,共8页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创新人才,关键是开展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责任.本文阐述了校政企园协同育人的内涵、理论基础和实践模式,分析了高职院校构建校政企...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创新人才,关键是开展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责任.本文阐述了校政企园协同育人的内涵、理论基础和实践模式,分析了高职院校构建校政企园协同育人机制的必要性,有利于响应国家社会发展战略需求,有利于促进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有利于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有利于创新教育模式、推动教育改革.剖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问题,从校政企园协同育人主体的角度提出了确立清晰的理念与目标、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建立资源整合与分配机制、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强化实践平台建设和机制、建立有效的评估与反馈机制等建议,以促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培养家国情怀、创新思维、工匠精神和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创新创业人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教育 校政企园 协同育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