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3,155篇文章
< 1 2 1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稳步前进 共谋发展
1
作者 冯琪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2,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科 奥运会 中国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原文传递
成绩斐然 任重道远
2
作者 冯琪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193-194,共2页
关键词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期刊 编辑工作 发行工作
原文传递
我国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71
3
作者 余章斌 韩树萍 +2 位作者 陈玉林 邱玉芳 董小玥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346-350,共5页
目的探讨我国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收集我国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Rev Man 5.0分析软件,首先进行异质性检验,当结果不存在异质性,以固定效应模型描述,存在... 目的探讨我国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收集我国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Rev Man 5.0分析软件,首先进行异质性检验,当结果不存在异质性,以固定效应模型描述,存在异质性时,以随机效应模型表达,将资料进行定量综合,采用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表示。结果共7篇文献符合条件纳入研究,累计病例471例,对照910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出生体重<1500 g较出生体重≥1500 g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明显增加(OR 4.65,95%CI3.13~6.91);胎龄<34周较胎龄≥34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明显增加(OR 2.56,95%CI1.92~3.40);出生后≥3 d开奶较出生后<3 d开奶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明显增加(OR 6.12,95%CI4.03~9.29);出生后使用氨茶碱(OR7.66,95%CI 3.72~15.75)、机械通气(OR2.00,95%CI1.17~3.41)、出生时窒息(OR3.23,95%CI2.12~4.92)、胎儿宫内窘迫(OR3.13,95%CI 1.87~5.26)均增加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结论目前影响我国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的主要因素为出生体重、胎龄、使用氨茶碱、开奶时间、出生窒息、机械通气、胎儿宫内窘迫,尽早干预、消除相关危险因素将有利于改善早产儿的喂养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喂养不耐受 META分析 危险因素 比值比
原文传递
早产儿脑白质损伤诊断、防治与综合管理的专家组意见 被引量:32
4
作者 侯新琳 冯琪 +16 位作者 汤泽中 吴晔 周丛乐 童笑梅 封志纯 尹晓娟 陈超 程国强 王来栓 周文浩 虞人杰 周晓玉 母得志 刘俐 毛健 岳少杰 俞惠民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175-177,共3页
2014年11月22~23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主办的第一届新生儿神经病学论坛在京举行,来自全国的80余名新生儿神经病学领域的专家、教授、医生参与了讨论。本次论坛针对"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诊断、防治与综合管理"进行了讨论,并达成共同意见... 2014年11月22~23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主办的第一届新生儿神经病学论坛在京举行,来自全国的80余名新生儿神经病学领域的专家、教授、医生参与了讨论。本次论坛针对"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诊断、防治与综合管理"进行了讨论,并达成共同意见。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早产儿存活率提高,我国早产儿发生率为8%~10%,每年有120万~150万早产儿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损伤 综合管理 神经病学 共同意见 新生儿科 脑白质软化 神经系统后遗症 诊断名称 新生儿期 视听障碍
原文传递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及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34
5
作者 游楚明 傅万海 +4 位作者 张志钢 张晓 肖丹夏 李小娥 赵雪婷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296-297,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病原学分析 高危因素 新生儿机械通气 危重新生儿 NICU 并发症
原文传递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87
6
作者 常艳美 刘惠丽 +4 位作者 葛美茹 王红梅 童笑梅 朴梅花 李松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268-270,共3页
目的探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本院1994年1月至2002年12月在新生儿病房住院的早产儿进行回顾性的病例分析。结果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的比例为28·5%,出生体重和胎龄越小,其比例越高,极低出生体重儿则达到69·2%... 目的探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本院1994年1月至2002年12月在新生儿病房住院的早产儿进行回顾性的病例分析。结果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的比例为28·5%,出生体重和胎龄越小,其比例越高,极低出生体重儿则达到69·2%。呕吐、腹胀和胃潴留发生的开始时间多在肠道喂养后第1周内。胎龄、出生体重较小的早产儿发生喂养不耐受时以胃潴留和腹胀多见,而较大的早产儿则以呕吐多见。结论在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开始肠道喂养后约1周内容易发生喂养不耐受,应严密监测喂养不耐受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肠道营养 临床方案
原文传递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1
7
作者 易小莲 张丙宏 +1 位作者 严彩霞 孟璐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30-132,共3页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主要临床表现为呕吐、腹胀和便血,腹部X线片示肠壁囊样积气及肝门脉积气。国内本病病死率10%~50%,美国出生体重〈1000g的早产儿发病率5%~10%,病死率高达40%~60%[1]。
关键词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发病机制 肠壁囊样积气 临床表现 X线片示 出生体重 病死率 肝门脉
原文传递
不同球浆比例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26
8
作者 胡章雪 唐仕芳 +2 位作者 史源 李华强 赵锦宁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35-236,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换血治疗 临床对照 后并发症 成分输血 新生儿溶血 胆红素脑病 临床实践
原文传递
剖宫产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66
9
作者 王玲 陈坚 +2 位作者 何海英 莫坚 张雪睿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01-203,共3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分娩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期间在产科出生的新生儿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通过监测经皮胆红素、血清胆红素,比较剖宫产与非剖宫产娩出新生儿发生高胆的情况。结果多因素分... 目的探讨剖宫产分娩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期间在产科出生的新生儿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通过监测经皮胆红素、血清胆红素,比较剖宫产与非剖宫产娩出新生儿发生高胆的情况。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因素包括:剖宫产、母乳缺乏、生后头3天体重下降明显、高龄初产、胎龄、宫内窘迫等,剖宫产组新生儿高胆发生率为36.9%,非剖宫产组新生儿高胆发生率为21.8%,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剖宫产组中母亲有妊高征者新生儿高胆发生率略高于母亲无妊高征者,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儿合并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吸入综合征、感染等疾病对高胆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剖宫产可能是引起新生儿高胆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影响因素 剖宫产
原文传递
建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动物模型 被引量:128
10
作者 吴婉芳 徐放生 +2 位作者 张莉莉 蔡玲玲 林久治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1992年第6期265-267,288,共4页
结扎68只7日龄新生大鼠左侧颈总动脉,然后吸入8%浓度氧2小时,死亡8只。存活的60只新生大鼠体重增长缓慢,52/60只有夹尾左旋;缺氧后44~48小时处死,大体检查可见显示一侧脑变大,颜色变白或转化;显微镜下检查见33/35只的脑组织有不同程... 结扎68只7日龄新生大鼠左侧颈总动脉,然后吸入8%浓度氧2小时,死亡8只。存活的60只新生大鼠体重增长缓慢,52/60只有夹尾左旋;缺氧后44~48小时处死,大体检查可见显示一侧脑变大,颜色变白或转化;显微镜下检查见33/35只的脑组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细胞坏死;缺氧缺血组的结扎侧脑半球含水量显著增高。实验结果表明此模型可以较好地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体脑病的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大鼠 缺氧缺血性脑病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早产儿脐静脉导管相关性肝损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5
11
作者 茹喜芳 冯琪 +4 位作者 王颖 张欣 李星 桑田 蒙景雯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探讨早产儿脐静脉导管(UVC)相关性肝损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预后及可能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行UVC置管术早产儿并发肝损伤的临床资料。对其性别、胎龄、出生体重、UVC... 目的探讨早产儿脐静脉导管(UVC)相关性肝损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预后及可能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行UVC置管术早产儿并发肝损伤的临床资料。对其性别、胎龄、出生体重、UVC留置时间、置管深度、管端位置、辅助检查结果、治疗、随访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研究期间行UVC置管早产儿共322例,发生UVC相关性肝损伤10例(3.1%),9例为液体外渗肝实质,1例为肝血肿。10例患儿胎龄(28.5±1.7)周,出生体重(1184±207)g,X线检查UVC管端位于T9~T11,9例管端位置低于右侧膈肌水平。10例均经UVC输注肠外营养液。发生肝损伤的中位时间为生后6.0d。有临床表现6例,无临床表现4例。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胀(5例)、肠鸣音减弱(5例)和肝肿大(4例)。l例肝血肿患儿出现进行性血红蛋白下降(最低34g/L)及休克。肝损伤超声表现为不规则混杂回声区,边界清,内部为液性暗区或低回声区,周围为窄的高回声带。9例液体外渗肝实质的患儿拔除UVC后1周内临床症状好转,l例肝血肿患儿生后9d死亡。肝脏超声随诊8例于生后52d-3.5个月恢复正常,1例于生后9个月仍遗留钙化点。结论早产儿UVC置管后可能并发肝损伤,正确的管端位置有利于减少此类并发症。液体外渗肝实质患儿若早期识别、及时行超声检查并积极治疗,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导管 留置 脐静脉 肝损伤 超声检查
原文传递
早期持续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疗效评价 被引量:22
12
作者 杨树杰 易海英 +3 位作者 王艳华 周俊 徐舒 邓香兰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39-240,共2页
关键词 早产儿肺透明膜病 肺表面活性物质 持续正压通气 疗效评价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进行性呼吸困难 治疗 早期
原文传递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研究 被引量:29
13
作者 游楚明 傅万海 +4 位作者 孟琼 陈历耋 覃晓菲 赵有为 谢燕丕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需机械通气的RDS患儿60例,随机分为HFOV组和常频机械通气(CMV)组。监测并比较两组患儿肺功能、并发症、机械通气时...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需机械通气的RDS患儿60例,随机分为HFOV组和常频机械通气(CMV)组。监测并比较两组患儿肺功能、并发症、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结果机械通气1h后,两组患儿吸入氧浓度(FiO2)、氧合指数(OI)、平均气道压(MAP)、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均较0h有不同程度改善,且在1h及6hHFOV组较CMV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24h后HFOV组的OI、MAP仍较CMV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OV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CMV组(P<0.05);两组气漏、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OV能更好更快的改善RDS患儿的肺氧合功能,缩短病程,同时并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振荡通气 常频通气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婴儿 早产
原文传递
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治疗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呼吸暂停临床研究 被引量:47
14
作者 杜岚岚 高薇薇 +3 位作者 李恺 陈佳 林兴 梁树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241-244,共4页
目的探讨经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FNC)治疗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本院产科出生并诊断为呼吸暂停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60例,随机分为HHFNC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常规氨茶碱治疗基础上采用HHFNC,... 目的探讨经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FNC)治疗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本院产科出生并诊断为呼吸暂停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60例,随机分为HHFNC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常规氨茶碱治疗基础上采用HHFNC,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氨茶碱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用氧时间(天)和无创通气时间(天)缩短[(12.8±4.9)比(19.2±7.0),(8.2±2.9)比(14.6±3.1)],频繁呼吸暂停发生率和因频繁呼吸暂停需重新辅助机械通气的比例降低[7/30(23.3%)比13/30(43.4%),10/30(33.3%)比17/30(56.7%)],鼻损伤发生率减少[1/30(3.3%)比9/30(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有创通气时间、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HFNC联合氨茶碱比单纯氨茶碱治疗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呼吸暂停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 婴儿 早产 婴儿 极低出生体重 呼吸暂停
原文传递
新生儿败血症病原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32
15
作者 李燕 潘新年 +3 位作者 韦秋芬 许靖 姚丽萍 郭小芳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本院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促进医院感染的有效防控。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1年5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败血症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发病时间分为早发型败血症及晚发型败血症,并根据发生... 目的探讨本院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促进医院感染的有效防控。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1年5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败血症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发病时间分为早发型败血症及晚发型败血症,并根据发生感染的地点分为社区获得性感染及医院感染。结果研究期间共收治新生儿败血症121例。早发型败血症50例(41.3%),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共40例(80%),其中含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株5例(10%),革兰阳性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0例(20%)。晚发型败血症71例(58.6%),其中社区感染56例(78.9%),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共30例(42.2%),革兰阴性杆菌26例(36.6%);医院感染15例(21.1%),革兰阴性杆菌7例(9.9%),其中产ESBLs株4例(5.6%),革兰阳性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例(5.6%),真菌4例(5.6%),均为白色念珠菌。结论早发型败血症及晚发型败血症、社区获得性败血症及医院感染败血症病原谱不同,均有多重耐药菌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败血症 病原菌 细菌 真菌 婴儿 新生
原文传递
脐带结扎方式对早产儿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32
16
作者 郭芳 朱进秋 +5 位作者 罗维真 汤红芳 张霞 李佳 普玲 张静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386-38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脐带结扎方式对早产儿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3年12月本院产科顺产出生的早产儿,分别按挤压脐带、延迟脐带结扎及常规脐带结扎三种方法结扎脐带,每组各纳入100例,对3组早产儿出生12~24 h的Hb、Hct和部分并... 目的探讨不同脐带结扎方式对早产儿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3年12月本院产科顺产出生的早产儿,分别按挤压脐带、延迟脐带结扎及常规脐带结扎三种方法结扎脐带,每组各纳入100例,对3组早产儿出生12~24 h的Hb、Hct和部分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延迟脐带结扎组Hb(g/L)高于挤压脐带组和常规脐带结扎组[(204±25)比(196±16)、(185±12)],挤压脐带组高于常规脐带结扎组;延迟脐带结扎组Hct(%)高于常规脐带结扎组[(67.5±3.0)比(65.9±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挤压脐带组和延迟脐带结扎组发生败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和贫血的比例均少于常规脐带结扎组(败血症:11%、13%比24%,NEC:6%、5%比15%,贫血:21%、12%比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挤压脐带组和延迟脐带结扎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发生RDS、颅内出血、呼吸暂停、红细胞增多症、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出血症、早产儿视网膜病(ROP)、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挤压脐带组和延迟脐带结扎组住院时间(天)和住院费用(万元)均低于常规脐带结扎组[住院时间:(28.7±1.5)比(32.4±1.3)、(36.2±1.4),住院费用:(3.1±0.2)比(3.2±0.4)、(3.9±0.3)],挤压脐带组低于延迟脐带结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挤压脐带和延迟脐带结扎可减少早产儿部分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住院时间和费用,易于临床开展,有利于改善早产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血液循环 胎盘输血 挤压脐带 延迟脐带结扎 婴儿 早产
原文传递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被引量:43
17
作者 陈历耋 傅万海 +2 位作者 游楚明 覃晓菲 赵有为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80-84,共5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抗生素使用状况,以对早产儿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1年我院NICU收治的早产儿临床资料,对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抗生素使用状况,以对早产儿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1年我院NICU收治的早产儿临床资料,对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 699例早产儿中,144例发生198次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发生率20.6%,住院日相关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7.5例次/1000住院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74.3例次/1000机械通气日,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败血症(CRBSI)发生率2.2例次/1000导管日。发生感染日龄(16.5±12.8)天,发生医院感染的早产儿比未感染者使用抗生素级别更高,住院时间更长,肺部感染占首位,共91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早产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男婴、胎龄<32周、体重<1500g、胃肠外营养、机械通气及中心静脉置管时间长(P<0.05),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胎龄<32周(OR=4.21,95%CI1.924~10.915)、胃肠外营养(OR=6.18,95%CI3.187~13.734)、机械通气时间长(OR=6.72,95%CI4.057~11.134)是NICU早产儿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产儿是医院感染的高发群体,胎龄<32周、胃肠外营养及机械通气是早产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婴儿 早产
原文传递
新生儿败血症22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1
18
作者 胡月圆 李贵南 +2 位作者 杨慧 周勇 张慧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195-196,共2页
败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也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为进一步了解本病特点,本文将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在我院普通新生儿科住院诊断为新生儿败血症的220例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 临床分析 感染性疾病 新生儿死亡 2009年 新生儿期 新生儿科
原文传递
极低出生体重儿体格发育与神经发育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2
19
作者 桑田 王颖 +5 位作者 胡秀丽 冯琪 张欣 李星 茹喜芳 宋秀婷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161-167,共7页
目的动态监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体格发育指标,探寻其宫内生长、生后早期及院外生长速率与婴儿期神经发育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8月期间生后24 h入住我院新生儿监护病房并存活出院的极低出生体重(出生体重<1 5... 目的动态监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体格发育指标,探寻其宫内生长、生后早期及院外生长速率与婴儿期神经发育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8月期间生后24 h入住我院新生儿监护病房并存活出院的极低出生体重(出生体重<1 500 g)早产儿。体格发育指标以头围和体重的标准差分数(SDS)表示,智力运动发育情况以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评价。使用LMS growth软件进行SDS计算,SPSS 16.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患儿共221例,排除参与其他随访项目的患儿52例,纳入分析169例,规律随访患儿138例,随访率81.7%,随访中位校正年龄34.3周,出生、出院及末次随访时生长迟缓(体重SDS≤-2)发生率分别为21.0%、35.0%和7.2%;头围SDS≤-2发生率分别为14.5%、14.5%和19.6%。中位校正周数37.9周的Gesell发育筛查提示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及个人社交发育商(DQ)轻中度落后的比例分别为3.8%、19.1%、4.8%、4.8%和2.9%。以二项式Logistic回归分析智力运动发育预后的相关因素,提示生长指标中,头围增长(随访头围SDS-出生头围SDS)与大运动显著相关(P=0.028)。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大运动发育落后最为常见。绝大部分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体重在院外实现了追赶性生长,但头围发育落后比例呈上升趋势。头围增长与大运动发育显著相关,提示生后早期营养情况对远期神经发育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极低出生体重 生长迟缓 神经发育 随访
原文传递
极低或超低出生体重儿41例追赶生长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0
20
作者 孙秀静 万伟琳 +2 位作者 董梅 戈海延 王丹华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65-68,共4页
目的研究极低或超低出生体重儿婴幼儿时期追赶生长的情况。方法对我院2001年4月至2005年10月间存活出院的极低或超低出生体重儿定期随访,给予生长发育监测和营养指导,对随访资料完整的41例早产儿进行追赶生长的评估。结果41例极低或超... 目的研究极低或超低出生体重儿婴幼儿时期追赶生长的情况。方法对我院2001年4月至2005年10月间存活出院的极低或超低出生体重儿定期随访,给予生长发育监测和营养指导,对随访资料完整的41例早产儿进行追赶生长的评估。结果41例极低或超低出生体重儿以体重计生长迟缓(低于生长曲线第10百分位)的发生率:出生时为58.5%,出院时为80.5%,校正胎龄足月(37~42周)时为56.1%,3个月时39.2%,6~12个月时22.0%,24个月时仍为22.0%。生长落后的危险因素包括出生低胎龄、宫内生长迟缓、合并窒息、母亲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结论本组极低或超低出生体重儿宫内生长迟缓的比例较高,至出院时又表现出更多的宫外生长迟缓。通过积极的营养支持策略,多数可在6个月内追赶至相应月龄的第10百分位以上。这种快速追赶生长的利与弊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极低出生体重 生长和发育 存活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