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5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挥发油油藏在注气过程中的相态变化 被引量:9
1
作者 梅海燕 张茂林 +1 位作者 李闽 孙良田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CAS 2003年第5期317-319,共3页
根据气液两相相平衡热力学模型研究了某挥发油油藏在注天然气过程中油藏体系相态特征的变化规律.挥发油油藏注天然气,对原始油藏体系的相态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表现在P-T相图上:主要改变泡点线,而对露点线影响小;使气液两相相边界曲线向... 根据气液两相相平衡热力学模型研究了某挥发油油藏在注天然气过程中油藏体系相态特征的变化规律.挥发油油藏注天然气,对原始油藏体系的相态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表现在P-T相图上:主要改变泡点线,而对露点线影响小;使气液两相相边界曲线向上方移动,临界点也相应地向左上方偏移;使泡点线抬高,气液两相相边界曲线变宽,气液两相区范围扩大.挥发油油藏注天然气,使油藏的饱和压力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油油藏 注气开采 相态变化 注天然气 P-T相图 采收率
下载PDF
经典层序地层学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被引量:16
2
作者 吴富强 刘家铎 +1 位作者 胡雪 吴梁宇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CAS 2001年第3期220-223,226,共5页
层序地层学自1987年由Vail等提出以来,已为大多数地质学家所接受,并在海相、湖相油气勘探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正如建立在洋壳基础上的板块构造理论在解释大陆动力学机制时有明显的缺陷性一样,从被动大陆边缘海相地层中总结出来... 层序地层学自1987年由Vail等提出以来,已为大多数地质学家所接受,并在海相、湖相油气勘探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正如建立在洋壳基础上的板块构造理论在解释大陆动力学机制时有明显的缺陷性一样,从被动大陆边缘海相地层中总结出来的层序地层学理论在陆相盆地研究中受到了严峻挑战;此外,低频的经典层序地层学研究成果也难于更有效地服务于人类社会密切关注的环境-资源-可持续性发展这一重大主题,上述二者预示着该学科重大突破,即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孕育诞生的时机已经来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层序地层学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油气勘探 海相 湖相
下载PDF
渤海盆地地温场研究 被引量:51
3
作者 肖卫勇 王良书 +4 位作者 李华 李成 王国强 蔡东升 罗毓辉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1年第2期105-110,共6页
根据8口井的系统测温资料和142口井的油层测温资料,计算并绘制了渤海盆地的地温梯度分布图.渤海盆地新生代盖层的平均地温梯度为3.3℃/100m,其中凹陷区地温梯度为2.5~3.5℃/100m,凸起区地温梯度为3.0~4.5℃/100m.地温梯度分布与盆地... 根据8口井的系统测温资料和142口井的油层测温资料,计算并绘制了渤海盆地的地温梯度分布图.渤海盆地新生代盖层的平均地温梯度为3.3℃/100m,其中凹陷区地温梯度为2.5~3.5℃/100m,凸起区地温梯度为3.0~4.5℃/100m.地温梯度分布与盆地成因和断裂构造的关系十分密切.研究结果表明,渤海盆地高地温梯度带对应于地壳减薄带、岩石圈伸展带和深部断裂带.此外,还计算了特征深度和部分烃源岩层底界面上的温度,并绘制了相应的地温分布等值线图.烃源岩现今温度的高低主要与其埋深相关.渤海盆地现今"液态窗”的深度范围一般为2000~4500m,而在辽东湾地区其下限接近500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盆地 地温场 研究 系统测温资料 油层测温资料 地温梯度
下载PDF
黄海前第三系及油气勘探方向 被引量:60
4
作者 戴春山 李刚 +3 位作者 蔡峰 吴志强 陈建文 闫桂京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3年第4期225-231,共7页
黄海前第三系可划分为北黄海盆地区中朝地块型和南黄海盆地区扬子地块型.重、磁反演和地震地质综合解释表明,黄海前第三系分布受近东西向构造和北东向构造控制,表现为近东西向的前寒武系-古生界分布区及上二叠统-下三叠统青龙群残留凹... 黄海前第三系可划分为北黄海盆地区中朝地块型和南黄海盆地区扬子地块型.重、磁反演和地震地质综合解释表明,黄海前第三系分布受近东西向构造和北东向构造控制,表现为近东西向的前寒武系-古生界分布区及上二叠统-下三叠统青龙群残留凹陷分布区和北东*.北东东向分布的侏罗系-白垩系断陷盆地分布区.研究区属多旋回的残留盆地,具备油气成藏的基本条件,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含油气系统.盆地和隆起区因演化史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含油气系统,近期主要勘探方向应是南黄海北部盆地和北黄海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 前第三系 油气勘探 成藏条件 含油气系统
下载PDF
对黄海中、古生界地质构造及油气远景的新认识 被引量:58
5
作者 冯志强 姚永坚 +5 位作者 曾祥辉 王群 王嘹亮 陈强 易海 金华锋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2年第6期367-373,共7页
在我国近海陆架上,黄海海域虽经20多年的勘探,但迄今尚未发现油气田.近两年来新一轮大调查所获多道地震资料显示,北黄海在印支-燕山运动形成的隆起背景上,分布着4个中、新生代坳陷,最大沉积厚度8000m,其中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厚6000m,是... 在我国近海陆架上,黄海海域虽经20多年的勘探,但迄今尚未发现油气田.近两年来新一轮大调查所获多道地震资料显示,北黄海在印支-燕山运动形成的隆起背景上,分布着4个中、新生代坳陷,最大沉积厚度8000m,其中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厚6000m,是坳陷中主要的生储油层;局部构造类型主要为断块、断背斜、潜山及反转背斜等,具有形成中小型油气田的潜力.南黄海是下扬子后加里东台地的主体,于中部隆起区及其两侧,广泛分布着厚度大于5000m的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海相地层;中生代以来,在中部隆起区南侧发育了黄南断陷盆地,可与苏北盆地对比;在中部隆起区北侧形成了黄北前陆盆地.黄北前陆盆地面积约4万km2,古生界及中、新生界沉积总厚可达15000m,拥有海相及陆相多层系、多类型的成藏系统,局部构造类型多,晚期成藏条件好,具备形成大中型油气田的潜力,是本区最有远景的战略勘探区.应加强对中部隆起区的研究,以期在断块及非构造圈闭油气田方面有所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 中生界 古生界 地质构造 油气远景
下载PDF
地震相干技术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23
6
作者 张延章 韩品龙 +3 位作者 池永红 牟智全 何滨 刘国权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3年第3期215-217,共3页
随着地震处理解释技术的发展及地学一体化解释系统的完善,地震反射层位的空间追踪解释效率得到明显提高,但是断层识别、解释和储层预测仍然是困扰解释研究人员的主要问题.地震相干技术及地震相干数据的应用使得对断层特别是小断层进行... 随着地震处理解释技术的发展及地学一体化解释系统的完善,地震反射层位的空间追踪解释效率得到明显提高,但是断层识别、解释和储层预测仍然是困扰解释研究人员的主要问题.地震相干技术及地震相干数据的应用使得对断层特别是小断层进行识别、解释成为可能,并大大降低了断层解释的随意性和对解释人员解释经验要求的苛刻程度,但沿层相干切片在层间断层解释、储层预测、烃类检测等方面的地质意义及地球物理内涵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本文阐述其应用价值及效果,旨在引起广大地震地质解释人员的共鸣,推动这一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相干技术 地震处理解释 层间断层解释 储层预测 烃类检测 油气勘探
下载PDF
渤中凹陷原油生物标志物特征与成因类型划分 被引量:26
7
作者 包建平 张功成 +4 位作者 朱俊章 陈晓东 马安来 刘志国 朱翠山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2年第1期11-17,共7页
渤中凹陷生物降解原油具有高密度、高粘度、低含蜡和饱芳比小于3的特征,非生物降解原油具有低密度、低粘度、高含蜡和饱芳比大于3的特征.大部分原油的正构烷烃没有奇碳或偶碳优势,具有弱的姥鲛烷优势,三环萜烷和甾烷丰度较低,藿烷丰度较... 渤中凹陷生物降解原油具有高密度、高粘度、低含蜡和饱芳比小于3的特征,非生物降解原油具有低密度、低粘度、高含蜡和饱芳比大于3的特征.大部分原油的正构烷烃没有奇碳或偶碳优势,具有弱的姥鲛烷优势,三环萜烷和甾烷丰度较低,藿烷丰度较高,甾、藿比小于1,但不同类型原油伽马蜡烷和C24四环萜烷的含量存在明显差异;生物降解原油均可检测出丰富的25-降藿烷系列;生物标志物的绝对浓度以凝析油最低,生物降解原油最高,正常原油介于两者之间.依据原油伽马蜡烷指数和C24四环萜烷/C26三环萜烷值可把渤中凹陷原油分成富C24四环萜烷原油(A类原油)和贫C24四环萜烷原油(B类原油),贫C24四环萜烷原油又可分为高伽马蜡烷原油(B1亚类原油)和贫伽马蜡烷原油(B2亚类原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中凹陷 原油 生物标志物 特征 成因 类型 划分 伽巴蜡烷 四环萜烷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克拉玛依油田油气运聚期次及成藏研究 被引量:31
8
作者 陈建平 查明 +1 位作者 周瑶琪 田辉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2年第1期19-22,共4页
根据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以及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探讨了准噶尔盆地克拉玛依油田油气运聚期次及成藏特征.地化资料表明:超覆尖灭带原油C29甾烷-ααα20S/(20R+20S)值为0.33~0.49,C29甾烷-αββ/ΣC29值为0.31~0.39,原油处于低成熟-成... 根据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以及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探讨了准噶尔盆地克拉玛依油田油气运聚期次及成藏特征.地化资料表明:超覆尖灭带原油C29甾烷-ααα20S/(20R+20S)值为0.33~0.49,C29甾烷-αββ/ΣC29值为0.31~0.39,原油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斜坡区油气主要分布在二叠系,剖面上原油物性及地化特征存在明显差异:风城组上部、乌尔禾组原油密度介于0.76~0.83g/cm3之间,C29甾烷-ααα20S(20R+20S)值为0.46~0.49,属高成熟轻质原油;风城组和乌尔禾组底部均见有沥青,原油密度介于0.88~0.95g/cm3之间,C29甾烷-ααα20S(20R+20S)值为0.40~0.44,呈现低成熟-成熟特征;晚期高成熟气体的注入,使密度较高、低成熟-成熟原油发生脱沥青作用,形成沥青和轻质原油.断阶带内缘原油为高成熟原油;外缘原油的分布与斜坡区相反,底部为高成熟轻质原油,上部为低成熟-成熟原油,表明在断阶带高成熟原油存在侧向运移并在垂向上排替早期低成熟-成熟原油.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分布范围为47~52℃和55~65℃,其对应的地质时代分别为晚三叠世和早、中侏罗世,进一步表明该地区存在多期油气运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移期次 流体包裹体 均一温度 C_(29)甾烷-ααα20S/(20R+20S)值 克拉玛依油田
下载PDF
冀中坳陷上第三系油气藏成藏条件及分布 被引量:19
9
作者 王权 高吉宏 +3 位作者 唐宏 张晓龙 王亚林 张学博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1年第1期56-60,共5页
通过对冀中坳陷上第三系油气藏成藏条件的系统分析认为,馆陶组和明化镇组下段产油层段以曲流河沉积为主,河道砂体砂层厚度大、物性好,是有利的储集体;油气主要来自下第三系沙河街组一段和三段,油气供给较为丰富.上第三系油层具有埋藏浅... 通过对冀中坳陷上第三系油气藏成藏条件的系统分析认为,馆陶组和明化镇组下段产油层段以曲流河沉积为主,河道砂体砂层厚度大、物性好,是有利的储集体;油气主要来自下第三系沙河街组一段和三段,油气供给较为丰富.上第三系油层具有埋藏浅、产量高、开发效果好等特征.油气藏可分为4类6种.油气聚集成藏的主控因素是油气资源的丰富程度、供油断层发育程度、圈闭位置、古河道砂岩储集性能及保存条件.油气分布于逆牵引背斜带、(凹陷内)挤压背斜带、披覆背斜带和斜坡带等4种油气聚集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中坳陷 上第三系 油气藏 成藏条件 分布
下载PDF
黄骅坳陷白唐马地区下第三系深层碎屑岩储层裂缝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王光奇 岳云福 +1 位作者 漆家福 李健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2年第6期384-388,共5页
根据岩心裂缝观测、岩心微裂缝电镜扫描、裂缝包裹体测试、测井裂缝解释等多项资料分析了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白唐马地区下第三系深层碎屑岩储层裂缝特征.研究表明,本区裂缝主要包括高角度倾斜、走向NEE和NNW的两组构造裂缝,此外还发育... 根据岩心裂缝观测、岩心微裂缝电镜扫描、裂缝包裹体测试、测井裂缝解释等多项资料分析了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白唐马地区下第三系深层碎屑岩储层裂缝特征.研究表明,本区裂缝主要包括高角度倾斜、走向NEE和NNW的两组构造裂缝,此外还发育有不规则的超压裂缝.裂缝主要在东营组沉积期和明化镇组沉积期形成.构造应力作用、流体压力和岩性是控制裂缝形成和演化的主要因素.预测白唐马地区下第三系深层裂缝发育的深度范围主要为3800~4000m,北大港断裂带东南侧港深39-港深78井区是裂缝相对发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骅坳陷 白唐马地区 下第三系 深层碎屑岩储层 裂缝 孔隙流体压力 构造应力场 油气地质
下载PDF
南海南部海域南薇西盆地新生代沉积特征 被引量:31
11
作者 徐行 姚永坚 王立非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3年第3期170-175,共6页
南薇西盆地主体奠基在南沙地块上,发育古新世-第四纪地层,最大沉积厚度为11000m.通过分析区域地质背景和盆地沉积演化史,认为南薇西盆地是在南海北部被动大陆边缘上裂解形成的.成盆初期(初始裂陷期)与华南大陆相连,其沉积特征与南海北... 南薇西盆地主体奠基在南沙地块上,发育古新世-第四纪地层,最大沉积厚度为11000m.通过分析区域地质背景和盆地沉积演化史,认为南薇西盆地是在南海北部被动大陆边缘上裂解形成的.成盆初期(初始裂陷期)与华南大陆相连,其沉积特征与南海北部新生代盆地类似,为陆相沉积环境.晚始新世以后,随着南海海底扩张,南沙地块裂离华南大陆并向南漂移,发生大规模海侵,盆地进入主裂解扩张期;至早渐新世,盆地渐次由海陆交互相过渡为海相;晚渐新世-中中新世,盆地逐渐由断陷转为断拗,沉积范围不断扩大,整体处于海相沉积环境.晚中新世以后,盆地进入浅海-半深海沉积环境的裂后热沉降期.通过对比解释大量地震资料,在盆地内划分出3个超层序、6个层序,结合地震相的分析,对上新统以下的4个层序进行了沉积相推断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南部海域 南薇西盆地 新生代 沉积特征 地震层序 地震相 沉积相 沉积特征 油气勘探
下载PDF
多孔介质对凝析气露点的影响讨论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平 孙良田 +1 位作者 孙雷 李士伦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CAS 2001年第3期208-213,共6页
关于多孔介质对凝析气露点的影响,不同学者实验研究得出的结论各不相同,有的结论甚至相反,但目前还没有一种理论能较好地解释这种矛盾现象.文中建立了一种考虑多孔介质毛管压力和吸附作用影响的露点压力计算理论模型,针对实验室和实际... 关于多孔介质对凝析气露点的影响,不同学者实验研究得出的结论各不相同,有的结论甚至相反,但目前还没有一种理论能较好地解释这种矛盾现象.文中建立了一种考虑多孔介质毛管压力和吸附作用影响的露点压力计算理论模型,针对实验室和实际地层两种条件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说明了造成实验结果差异的原因,并阐述了地层条件下多孔介质对凝析气露点的影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凝析气 露点 影响 毛管压力 吸附作用 相态 气藏
下载PDF
碎屑岩流动单元研究进展及认识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吉 张烈辉 南力亚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CAS 2003年第4期284-288,共5页
1 引言 油田勘探开发实践表明,即使是实施注水开发含水率高达90%的油藏,其石油平均采收率也只有35%左右.一般估计还有约20%的可动油是由于储层的非均质性而未被注入水波及到[1].
关键词 碎屑岩 流动单元 研究进展 油田勘探开发 注水开发 含水率
下载PDF
FMI测井资料在砂砾岩沉积相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占松 朱留方 +1 位作者 陈莹 张德峰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3年第2期136-139,共4页
在一定条件下,砂砾岩的FMI图像不仅可以与其岩心资料相媲美,而且在沉积体定位方面更具优势,可以极大地提高识别复杂岩性油藏的能力.本文以FMI资料为主线,结合常规测井资料总结出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某研究工区 15种岩相模式,并应用这些... 在一定条件下,砂砾岩的FMI图像不仅可以与其岩心资料相媲美,而且在沉积体定位方面更具优势,可以极大地提高识别复杂岩性油藏的能力.本文以FMI资料为主线,结合常规测井资料总结出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某研究工区 15种岩相模式,并应用这些岩相模式对该区近岸水下扇的沉积微相进行了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MI测井资料 砂砾岩 沉积相 研究 应用 岩相模式 近岸水下扇 油气勘探
下载PDF
济阳坳陷花沟—高青气田CO2气成因与成藏机制——兼对莺歌海盆地CO2气成因的质疑 被引量:13
15
作者 黄高健 陈建渝 +3 位作者 张冬梅 曹忠祥 项希勇 车燕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2年第5期295-301,共7页
花沟-高青气田是济阳坳陷唯一的纯气田, 存在着多种类型的天然气藏, 以CO2气藏为主.气藏围绕青城凸起分布, 天然气组成呈东西分区特点(烃类气藏分布于东部-北部, 西部以CO2气藏为主), 这与凸起东邻博兴生烃洼陷以及西部火山活动强烈有关... 花沟-高青气田是济阳坳陷唯一的纯气田, 存在着多种类型的天然气藏, 以CO2气藏为主.气藏围绕青城凸起分布, 天然气组成呈东西分区特点(烃类气藏分布于东部-北部, 西部以CO2气藏为主), 这与凸起东邻博兴生烃洼陷以及西部火山活动强烈有关.西部气藏中CO2含量高达70%以上, δ13CCO2值范围为-3.4‰~-4.5‰, He气含量大于1%, 3 He/*$4 He比值为3.55×10-6~4.49×10-6, 为岩浆-幔源成因; 花501井馆陶组气藏CO2含量大于30%, 而N2含量大于50%, 系幔源成因为主的CO2-N2气藏.有利于形成CO2气藏的大地构造环境是地幔隆起和超壳断裂-岩浆活动带.花沟-高青气田CO2气藏正处于上新世-中新世玄武岩分布区内, 每一期岩浆的侵入和喷出就是一次成气期和可能的成藏期.上新世是本区最主要的非烃类气体的成藏期.在岩浆活动以前形成并与气源断裂直接连通的构造为CO2气聚集的有利圈闭.与此相比, 莺歌海盆地CO2气不大可能是含钙砂泥岩的热解产物,其形成很可能与中新世岩浆热液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坳陷 花沟-高青气田 成藏机制 CO2气藏 岩浆-幔源成因 成藏期 岩浆热液活动 二氧化碳
下载PDF
流固耦合多相多组分渗流数学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0
16
作者 冉启全 李士伦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CAS 1996年第3期172-177,共6页
根据流固耦合渗流的基本思想,首次建立了流固耦合渗流的运动方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流固耦合多相多组分渗流的数学模型,为流固耦合渗流油藏数值模拟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流固耦合 多相多组分渗流 数学模型 固相变形 数值模拟 建模 油气藏
下载PDF
南沙海域新生代构造运动特征 被引量:32
17
作者 姚永坚 姜玉坤 曾祥辉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2年第2期113-117,共5页
根据南沙海域丰富的地球物理资料和调查结果,对南沙海域各盆地区域不整合面及与之对应的构造运动的特征进行了探讨,认为自中生代末期以来本区发生过4次重要的构造运动:礼乐运动、西卫运动、南海运动和南沙运动,它们对南沙海域盆地的形... 根据南沙海域丰富的地球物理资料和调查结果,对南沙海域各盆地区域不整合面及与之对应的构造运动的特征进行了探讨,认为自中生代末期以来本区发生过4次重要的构造运动:礼乐运动、西卫运动、南海运动和南沙运动,它们对南沙海域盆地的形成、沉积和构造演化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礼乐运动和西卫运动主要表现为拉张性质,礼乐运动造成盆地初始裂离、断陷,西卫运动使盆地断陷、断拗加剧;南海运动使盆地由断拗逐渐转化为拗陷;南沙运动主要表现为挤压性质,该时期所形成的构造圈闭是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沙海域 新生代 构造运动 特征 区域不整合 油气地质
下载PDF
歧口凹陷中浅层油气富集因素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15
18
作者 刘伟兴 谭守强 +1 位作者 袁淑琴 陈松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2年第3期183-188,共6页
根据油气藏是否处于有利烃源岩范围内、油气藏所处古地貌背景、油气运移方式及距离等因素,把歧口凹陷中浅层油气藏划分为内、中、外3个环状含油带.阐述了区内中浅层油气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与分布规律,提出了本区中浅层油气藏的两种成藏... 根据油气藏是否处于有利烃源岩范围内、油气藏所处古地貌背景、油气运移方式及距离等因素,把歧口凹陷中浅层油气藏划分为内、中、外3个环状含油带.阐述了区内中浅层油气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与分布规律,提出了本区中浅层油气藏的两种成藏模式.一期成藏+幕式成藏模式是内、中含油带的主要成藏模式,而阶梯式运移成藏模式则是外含油带的主要成藏模式.本区中浅层油气藏主要分布于凹中隆和斜坡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口凹陷 中浅层 油气富集因素 成藏模式 油气藏成因 油气分布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西部)早第三纪古环境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黄正吉 朱伟林 吴国瑄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CAS 1996年第4期214-220,共7页
珠江口盆地(西部)早第三纪的古环境变迁与盆地的形成及演化紧密相关,早第三纪盆地演化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盆地早期拉张,以粗粒沉积物沉积为主,部分地域发育小湖盆,第二阶段,盆地稳定下沉,是富营养性湖泊的鼎盛期,形成... 珠江口盆地(西部)早第三纪的古环境变迁与盆地的形成及演化紧密相关,早第三纪盆地演化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盆地早期拉张,以粗粒沉积物沉积为主,部分地域发育小湖盆,第二阶段,盆地稳定下沉,是富营养性湖泊的鼎盛期,形成优质湖相烃源岩。第三阶段,湖盆萎缩,煤系沼泽发育,形成湖相和煤系两类重要烃源岩,第四阶段,古湖泊消亡,海水漫进,滨浅海砂岩体发育,形成油气勘探的有利目的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早第三纪 古环境 油气勘探
下载PDF
黄海地质构造与油气资源 被引量:29
20
作者 李廷栋 莫杰 许红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3年第2期79-83,88,共6页
针对以往黄海油气勘探在找油思路、勘探深度、勘探领域、勘探部署和勘探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概述了南、北黄海地质构造、盆地演化、油气地质特征及成藏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黄海油气资源远景的几点认识.
关键词 黄海 地质构造 油气资源 油气勘探 成藏条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