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2,236篇文章
< 1 2 1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3)-β-D葡聚糖联合降钙素原、CD4^(+)T淋巴细胞多指标在艾滋病患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早期诊断临床研究
1
作者 黄强 王宇 +5 位作者 江渊 梁道斌 黄锐洁 秦小超 潘燕妮 和鹰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21-24,29,共5页
目的探讨(1-3)-β-D葡聚糖联合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D4^(+)T淋巴细胞多指标在艾滋病患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早期诊断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住院的120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实验室结果,将... 目的探讨(1-3)-β-D葡聚糖联合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D4^(+)T淋巴细胞多指标在艾滋病患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早期诊断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住院的120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实验室结果,将其分为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确诊组(血或组织液培育养出马尔尼菲篮状菌),简称A组(62例),及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临床诊断组[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血常规及(1-3)-β-D葡聚糖、PCT、CD4^(+)T淋巴细胞多指标诊断],简称B组(58例)。检测患者(1-3)-β-D葡聚糖、PCT、CD4^(+)T淋巴细胞的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上述指标联合检测对艾滋病患者感染马尔尼菲篮状菌的诊断效能。结果A组的(1-3)-β-D葡聚糖和PCT水平均高于B组,CD4^(+)T淋巴细胞个数低于B组(P<0.05);(1-3)-β-D葡聚糖、PCT、CD4^(+)T淋巴细胞联合检测的AUC为0.933,(1-3)-β-D葡聚糖单独检测的AUC是0.812,PCT单独检测的AUC为0.883,CD4^(+)T淋巴细胞单独检测的AUC是0.810,(1-3)-β-D葡聚糖、PCT和CD4^(+)T淋巴细胞联合检测的AUC皆优于三项单独检测,表明(1-3)-β-D葡聚糖、PCT和CD4^(+)T淋巴细胞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皆优于单一指标诊断,且联合检测的特异度、约登指数分别为92.43%和0.580,均高于三项单独检测。结论(1-3)-β-D葡聚糖联合PCT和CD4^(+)T淋巴细胞多指标对艾滋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具有非常高的临床诊断价值,能够帮助医生分析出高危风险患者,及时制定治疗方案,同时也承担预后效果的判断依据,对治疗艾滋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β-D葡聚糖 PCT CD4^(+)T淋巴细胞 艾滋病 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
下载PDF
中国南京及周边地区301例头癣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谱研究
2
作者 闫玮 王琼 +3 位作者 陈玉萍 佘晓东 胡素泉 刘维达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分析南京及周边地区头癣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谱。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301例头癣患者的临床及真菌检测等资料,真菌鉴定采用形态学、时间飞行质谱及分子生物学方法。结果301例患者中,儿童及未成年头癣286例(... 目的分析南京及周边地区头癣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谱。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301例头癣患者的临床及真菌检测等资料,真菌鉴定采用形态学、时间飞行质谱及分子生物学方法。结果301例患者中,儿童及未成年头癣286例(95%),其中以4~7岁学龄前儿童的分布最多(46.5%),性别分布以男童居多(56.3%)。成人头癣仅15例(5%),成人头癣性别分布以女性居多(66.7%)。所有头癣患者的真菌鉴定结果统计显示,犬小孢子菌(164例,54.5%)、须癣毛癣菌(57例,18.9%)和紫色毛癣菌(44例,14.6%)是最常见的菌种,须癣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各年龄段之间病原菌种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石膏样小孢子菌、断发毛癣菌、紫色毛癣菌和红色毛癣菌在不同年龄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7岁的男童是最常见的头癣患病群体,过去10年犬小孢子菌已取代须癣毛癣菌成为南京及周边地区头癣感染的优势致病菌,这些结果为头癣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癣 犬小孢子菌 紫色毛癣菌 皮肤癣菌 流行病学
下载PDF
黄曲霉致真菌性角膜炎1例及实验室检测
3
作者 李颖 曹敬荣 +3 位作者 王岩 陈典典 闵嵘 王培昌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报道1例黄曲霉致真菌性角膜炎病例及对该病原体展开的实验室检测流程。方法采集本院收治的1例角膜炎患者患处角膜刮片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并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及体外药敏试验。查阅既往文献整理汇总该病原菌致角膜炎的临... 目的报道1例黄曲霉致真菌性角膜炎病例及对该病原体展开的实验室检测流程。方法采集本院收治的1例角膜炎患者患处角膜刮片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并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及体外药敏试验。查阅既往文献整理汇总该病原菌致角膜炎的临床数据。结果角膜刮片标本培养后生长丝状真菌菌落,经形态学和MALDI-TOF MS鉴定为黄曲霉复合群;钙调蛋白基因测序鉴定为黄曲霉。Sensititre YeastOne显色真菌药敏试验显示该菌株对测试的7种抗真菌药物均体外敏感。尽管该病例在实验室检出黄曲霉致病菌后及时调整了抗真菌治疗方案,但实际临床治疗效果不佳,症状持续加重,最终摘除患侧眼球以遏制感染进一步扩散。既往相关文献报道曲霉菌性角膜炎症状较重,首选治疗药物为伏立康唑且需长疗程。结论曲霉菌性角膜炎的诊治过程较为棘手,实验室检查提供准确的菌种鉴定及体外药敏结果有助于曲霉菌性角膜炎的及早诊治。非培养的分子诊断技术有望作为真菌性角膜炎的补充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 真菌性角膜炎 实验室检测 文献回顾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因素研究
4
作者 何秀华 苏智军 +2 位作者 程嗣宇 邱燕燕 刘江福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15-20,共6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TM)感染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因素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5例AIDS合并TM感染患者。根据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指...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TM)感染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因素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5例AIDS合并TM感染患者。根据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并对死亡组影响预后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AIDS合并TM感染患者病死率为18.8%。最常见症状体征为发热(94.1%)、咳嗽(54.1%)、消瘦(54.1%)、皮肤损害(34.1%)、肝脾肿大(38.8%)和淋巴结肿大(80.0%)。最常见的实验室指标异常是贫血(78.8%)、血小板减少(45.9%)和谷草转氨酶升高(70.6%)、乳酸脱氢酶升高(80.0%)。Logistic回归筛选出血红蛋白(OR=0.922;95%CI 0.858,0.991)、尿素氮(OR=1.612;95%CI 1.084,2.399)、呼吸衰竭(OR=348.538;95%CI 5.374,22606.322)3个有统计学意义的预后因素。结论呼吸衰竭和血红蛋白减少、尿素氮升高是AIDS合并TM感染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马尔尼菲篮状菌 真菌感染 临床特征 预后因素
下载PDF
淡紫紫孢菌引起角膜溃疡1例
5
作者 王梦珍 曾娇 +5 位作者 李丁丁 谢秀丽 刘亚丽 李晓燕 窦红涛 徐英春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47-50,共4页
患者,男,24岁,2022年9月16日因“右眼畏光、痒、视物不清”1个月余,门诊就诊,右眼有人工晶体的植入,此次受外伤后结膜混合充血,角膜中央溃疡,上皮大疱样改变。角膜溃疡组织标本分离培养出丝状真菌,经质谱鉴定为淡紫紫孢菌,并经rDNA ITS... 患者,男,24岁,2022年9月16日因“右眼畏光、痒、视物不清”1个月余,门诊就诊,右眼有人工晶体的植入,此次受外伤后结膜混合充血,角膜中央溃疡,上皮大疱样改变。角膜溃疡组织标本分离培养出丝状真菌,经质谱鉴定为淡紫紫孢菌,并经rDNA ITS序列测定证实。予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有效,病情好转,予以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紫紫孢菌 角膜溃疡 伏立康唑
下载PDF
2022—2023年长春及周边地区浅部真菌病流行病学分析
6
作者 杨思璇 单百卉 +3 位作者 李苏姗 王爽 刘哲 李福秋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39-42,50,共5页
目的了解长春市及其周边地区浅部真菌病的发病情况及病原菌的构成及分布。方法收集我科门诊2022年5月—2023年5月真菌镜检结果阳性的病例477例,行真菌培养及鉴定,获得196例致病菌种。结果确诊的477例浅部真菌病中,足癣106例(22.22%),体... 目的了解长春市及其周边地区浅部真菌病的发病情况及病原菌的构成及分布。方法收集我科门诊2022年5月—2023年5月真菌镜检结果阳性的病例477例,行真菌培养及鉴定,获得196例致病菌种。结果确诊的477例浅部真菌病中,足癣106例(22.22%),体癣78例(16.35%),花斑糠疹68例(14.26%),甲真菌病64例(13.42%),股癣62例(13.0%),马拉色菌毛囊炎43例(9.01%),面癣27例(5.66%),手癣20例(4.19%),头癣7例(1.47%),念珠菌病2例(0.42%);经真菌培养及菌种鉴定的196株致病菌中马拉色菌70株(35.71%),居首位,其次是红色毛癣菌63株(32.14%)。浅部真菌病的发病及其病原菌的分布与性别、年龄和职业均有相关性。结论长春及周边地区的浅部真菌病以足癣为主;浅部真菌病的主要致病菌为马拉色菌。与以往全国多地报道相比,马拉色菌比例显著上升成为一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部真菌病 足癣 马拉色菌
下载PDF
甲银屑病合并甲真菌病病原检出情况的分析比较
7
作者 邵雅昆 李若瑜 余进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67-71,共5页
甲银屑病与甲真菌病的关系存在争议。银屑病通过破坏甲屏障功能,增加真菌感染风险;真菌感染通过同形反应等机制,加重银屑病甲损害。该文旨在对甲银屑病-甲真菌病共病现状及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对皮肤癣菌、酵母菌及非皮肤癣菌性霉... 甲银屑病与甲真菌病的关系存在争议。银屑病通过破坏甲屏障功能,增加真菌感染风险;真菌感染通过同形反应等机制,加重银屑病甲损害。该文旨在对甲银屑病-甲真菌病共病现状及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对皮肤癣菌、酵母菌及非皮肤癣菌性霉菌在甲银屑病-甲真菌病中的检出情况进行总结,为进一步理解甲银屑病与真菌的关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银屑病 甲真菌病 皮肤癣菌 酵母菌 非皮肤癣菌性霉菌
下载PDF
犬小孢子菌引起的不典型体癣2例
8
作者 阿那姑丽·吐尔洪 陈健 +6 位作者 屈涛 邝辉 高志琴 刘思禹 杨阳 杨连娟 杨虹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60-62,共3页
病例1,男,36岁,颈胸部出现多个淡红色丘疹,伴瘙痒5 d,左前臂可见多处抓痕。病例2,男,6岁,2周前右下眼睑处出现1粒以毛囊为中心的红色浮肿性丘疹,逐渐增大,伴触痛和瘙痒。2例患者根据真菌荧光镜检菌丝阳性诊断为体癣,真菌培养鉴定及菌株... 病例1,男,36岁,颈胸部出现多个淡红色丘疹,伴瘙痒5 d,左前臂可见多处抓痕。病例2,男,6岁,2周前右下眼睑处出现1粒以毛囊为中心的红色浮肿性丘疹,逐渐增大,伴触痛和瘙痒。2例患者根据真菌荧光镜检菌丝阳性诊断为体癣,真菌培养鉴定及菌株质谱分析(mass spectrometry,MS)结果显示致病菌均为犬小孢子菌。给予特比萘芬或联苯苄唑外用2周后痊愈,未留瘢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小孢子菌 不典型 体癣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真菌研究进展
9
作者 刘永兰 成涛 +5 位作者 汪燕岱久 张桂仙 谢祺 李正伦 王桂林 高丽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95-99,共5页
艾滋病患者易受念珠菌、隐球菌、耶氏肺孢子菌、马尔尼菲篮状菌等机会性真菌感染,对生存构成重大威胁。该文综述了这些感染的流行病学、诊断及治疗最新进展,旨在提升早期诊断与治疗效率,指导抗真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进而改善艾滋病患者预后。
关键词 艾滋病 念珠菌 隐球菌 耶氏肺孢子菌 马尔尼菲篮状菌
下载PDF
中药成分小檗碱及其衍生物的抗真菌作用进展
10
作者 蔡晴 刘小萍 +2 位作者 李彩霞 杨连娟 孟丽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79-82,共4页
中药成分小檗碱来自天然植物,小檗碱及其衍生物有多种作用。在抗真菌作用方面,小檗碱及其衍生物有增加抗真菌药的活性以及协同氟康唑等抗耐药真菌的作用。目前研究已发现多种相关抗真菌机制。中药成分小檗碱具有重要的开发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 小檗碱 中药抗真菌剂 抗真菌 耐药 黄连
下载PDF
警报素家族在抗真菌免疫应答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1
作者 安彬祎 吴莹莹 +3 位作者 王晓宇 吴玉冰 刘海波 桑红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72-78,82,共8页
在免疫应答过程中,除了病原体相关的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被免疫细胞表面模式识别受体(pathoge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识别外,被感染或损伤的细胞可以释放一类称为警报素(alarmins)家族的分子... 在免疫应答过程中,除了病原体相关的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被免疫细胞表面模式识别受体(pathoge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识别外,被感染或损伤的细胞可以释放一类称为警报素(alarmins)家族的分子,如IL-1α、IL-33、S100、ATP、防御素(defensins)等,该家族分子可被免疫细胞或非免疫细胞相应的受体识别,继而影响后续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警报素家族分子是损伤的通用标志,也是免疫系统的早期预警信号,其参与白细胞趋化、多种免疫细胞活化和增殖等过程,从而在决定免疫应答类型中发挥关键作用。近来诸多研究发现警报素也参与了机体抗真菌免疫应答的过程,并且在抵御部分常见真菌感染中至关重要。该文主要就细胞核来源(IL-1α、IL-33、HMGB-1)、细胞浆来源(S100、ATP)及细胞器来源(α和β防御素、LL-37)的警报素在抗白念珠菌、烟曲霉、新生隐球菌这三种机会致病真菌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报素 免疫应答 白念珠菌 新生隐球菌 烟曲霉
下载PDF
CDC42基因的激活和抑制对烟曲霉极性生长影响的初步探究
12
作者 张梦楠 于婉婉 马彦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构建烟曲霉CDC42基因显性激活性(dominant active,DA)和显性抑制性(dominant negative,DN)点突变菌株,初步了解这两种点突变对烟曲霉极性生长以及RAC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CDC42基因激活性(CDC42^(G14V))和... 目的构建烟曲霉CDC42基因显性激活性(dominant active,DA)和显性抑制性(dominant negative,DN)点突变菌株,初步了解这两种点突变对烟曲霉极性生长以及RAC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CDC42基因激活性(CDC42^(G14V))和抑制性(CDC42^(T19N))菌株;光学显微镜观察点突变菌落特征;RT-PCR方法检测Ku80、DA Cdc42和DN Cdc42菌株中RAC1的表达量。结果成功构建烟曲霉CDC42显性激活性(DA)和显性抑制性(DN)点突变菌株并经测序确认;烟曲霉DA Cdc42和DN Cdc42菌株的菌落生长直径、形成分生孢子数和各时间点孢子发芽率较对照株Ku80都明显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表明DA Cdc42和DN Cdc42菌株中的RAC1的表达量均较对照株Ku80有所上升(P<0.05)。结论CDC42的激活和抑制都会对烟曲霉的极性生长产生负面影响;且会影响RAC1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曲霉 CDC42 点突变 极性生长
下载PDF
合并慢性空洞性肺曲霉病的肺结核咯血患者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13
作者 王亚娇 张曼青 阮建文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分析合并慢性空洞性肺曲霉病(chronic cavitary pulmonary aspergillosis,CCPA)的肺结核咯血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诊断为合并CCPA的肺结核咯血患者57例,同时随机选取同期住院诊断为未合并CCPA的肺... 目的分析合并慢性空洞性肺曲霉病(chronic cavitary pulmonary aspergillosis,CCPA)的肺结核咯血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诊断为合并CCPA的肺结核咯血患者57例,同时随机选取同期住院诊断为未合并CCPA的肺结核咯血患者57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间临床特征、辅助检查、诊治及预后,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与未合并CCPA组相比,合并CCPA组易出现大咯血,存在长期吸烟史,消瘦、气促、乏力等临床症状更明显,常伴有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下降(P<0.5)。合并CCPA组肺部影像学均存残留空洞,54.38%伴有洞中球征,血GM实验、真菌培养、真菌免疫荧光染色阳性率分别为54.38%、38.59%、70.17%,经手术切除及至少6个月的抗真菌治疗后随访病情稳定。经Logistic二分类分析合并CCPA的肺结核咯血患者的危险因素有长期吸烟史、体重指数<18.5 kg/m 2、血清白蛋白<35 g/L(P<0.5)。结论存在肺部残留空洞的肺结核患者易合并CCPA,常伴有大咯血,需早期完善真菌培养、真菌免疫荧光染色、病理等诊断,及时抗真菌、手术等综合治疗,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咯血 慢性空洞性肺曲霉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传统两性霉素B和脂质体两性霉素B治疗血液病患者安全性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14
作者 徐芳菲 梁密 黄伟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8-14,共7页
目的比较传统两性霉素B(conventional amphotericin B,C-AMB)和脂质体两性霉素B(liposomal amphotericin B,L-AMB)治疗血液病患者的安全性。方法收集2016年—2022年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血液科接受C-AMB或L-AMB治疗的... 目的比较传统两性霉素B(conventional amphotericin B,C-AMB)和脂质体两性霉素B(liposomal amphotericin B,L-AMB)治疗血液病患者的安全性。方法收集2016年—2022年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血液科接受C-AMB或L-AMB治疗的血液病患者信息,通过倾向性匹配评分分析法将两组患者年龄和性别进行匹配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时间,因治疗成功或失败而停药的发生率,因低钾血症、肝毒性和肾毒性等不良反应导致停药的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在肾毒性和低钾血症发生率方面也没有明显差异。但是,两性霉素B的单日最大剂量是影响其相关肾毒性和低钾血症的关键因素。结论C-AMB仍然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中使用的安全有效的药物,特别是对于经济条件较差、需要接受经验性或抢先抗真菌治疗的血液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两性霉素B 脂质体两性霉素B 药品安全 血液病
下载PDF
抗菌肽在真菌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5
作者 牛凡琪 王思农 +1 位作者 李怡霏 周文丽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2期187-193,共7页
真菌感染性疾病是一类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由于传统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和不良反应,寻找新的治疗策略是当务之急。AMPs作为一类天然产物,在真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展现出了潜力。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 AMPs)不仅是机体天然防御... 真菌感染性疾病是一类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由于传统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和不良反应,寻找新的治疗策略是当务之急。AMPs作为一类天然产物,在真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展现出了潜力。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 AMPs)不仅是机体天然防御系统的重要成分,且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和免疫调节作用,尤其具有抗菌活性。该文主要从AMPs在真菌免疫方面的作用机制出发,对与AMPs相关的真菌感染性疾病进行概述,探讨AMPs在真菌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S 真菌感染性疾病 抗菌活性 免疫调节
下载PDF
实时定量PCR在皮肤癣菌病分子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刘孝艳 张云平 王冲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92-94,99,共4页
皮肤癣菌是皮肤癣菌病的致病真菌。传统直接镜检和培养,存在耗时费力、敏感性低、经验要求高等缺点。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 time PCR,qPCR)技术具有快速、特异性高、敏感性高、无PCR后污染等优点,目前已应用于皮肤癣菌临床标... 皮肤癣菌是皮肤癣菌病的致病真菌。传统直接镜检和培养,存在耗时费力、敏感性低、经验要求高等缺点。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 time PCR,qPCR)技术具有快速、特异性高、敏感性高、无PCR后污染等优点,目前已应用于皮肤癣菌临床标本检测。该文通过回顾国、内外文献,介绍qPCR在皮肤癣菌病分子诊断研发、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癣菌病 实时定量PCR 分子诊断
下载PDF
直接PCR与多重实时PCR检测临床标本的实用性评估
17
作者 臧晓慧 梁官钊 刘维达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评估与传统方法相比,直接PCR与DG(Derma Genius)多重实时PCR在鉴定皮肤癣菌菌种的临床实用性。方法收集2020年3月—2021年3月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184例由临床医师怀疑浅部真菌感染的皮屑或甲屑标本,分别行显微镜检、培养、直接... 目的评估与传统方法相比,直接PCR与DG(Derma Genius)多重实时PCR在鉴定皮肤癣菌菌种的临床实用性。方法收集2020年3月—2021年3月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184例由临床医师怀疑浅部真菌感染的皮屑或甲屑标本,分别行显微镜检、培养、直接PCR和DG多重实时PCR。以镜检和培养为金标准,比较两种PCR方法鉴定皮肤癣菌的有效性。结果直接PCR和DG-PCR的灵敏度分别为64%、99.2%,特异度分别为99.6%、88.1%,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7.5%、94.7%,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5.9%、98.1%。125例阳性标本中,培养出71例(56.8%),直接PCR检测出81例(64.8%),DG-PCR检测出99例(79.2%)。结论DG-PCR、直接PCR在检测皮肤癣菌感染方面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癣菌病 PCR DG-PCR
下载PDF
新型抗真菌药物靶点研究进展
18
作者 余小婷 张展鹏 张宏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100-103,108,共5页
近年来,临床真菌感染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真菌感染引起人们的关注。然而目前抗真菌药物靶点稀缺,新型药物靶点研发进展不大,限制了新型抗真菌药物研发。该文将近几年针对细胞结构、信号通路、能量代谢及其他方面的新型抗真菌药物靶... 近年来,临床真菌感染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真菌感染引起人们的关注。然而目前抗真菌药物靶点稀缺,新型药物靶点研发进展不大,限制了新型抗真菌药物研发。该文将近几年针对细胞结构、信号通路、能量代谢及其他方面的新型抗真菌药物靶点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 真菌 药物靶点
下载PDF
吲哚胺2,3双加氧酶在真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唐诗琴 郝瑞英 +1 位作者 徐艳艳 李小静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88-91,共4页
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是色氨酸(tryptophan,TRP)沿着犬尿氨酸(kynurenine,KYN)降解的限速酶。IDO调控KYN途径已经被认为是重要的耐受刺激和免疫应答调节机制。在真菌感染性疾病中,IDO活性的表达与真菌感... 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是色氨酸(tryptophan,TRP)沿着犬尿氨酸(kynurenine,KYN)降解的限速酶。IDO调控KYN途径已经被认为是重要的耐受刺激和免疫应答调节机制。在真菌感染性疾病中,IDO活性的表达与真菌感染性疾病严重程度成正相关。该文主要综述在宿主抵御真菌时,诱导IDO活化调控宿主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感染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 宿主免疫
下载PDF
植物源真菌病原体多主棒孢菌引起人类感染的病例分析
20
作者 王文博 王琴 +1 位作者 胡静 刘媛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83-87,共5页
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原菌,该真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绝大多数为寄生菌,多存在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植物茎秆、枝条、叶片上或表层土壤中,主要引起黄瓜、豇豆、香蕉等植物叶斑病和落叶病,在人体中的感... 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原菌,该真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绝大多数为寄生菌,多存在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植物茎秆、枝条、叶片上或表层土壤中,主要引起黄瓜、豇豆、香蕉等植物叶斑病和落叶病,在人体中的感染比较少见,2010年至今共报道15例人类感染病例,其中皮肤和软组织感染9例、眼部感染5例、颅内感染1例。该文对C.cassiicola引起的人类感染病例进行综述分析,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救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孢属 真菌 多主棒孢菌 感染 抗真菌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