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80篇文章
< 1 2 2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学观点
1
作者 杨子 中国诗歌 2017年第9期151-154,共4页
李章斌认为在现在这个诗歌的网络化时代,尤其是在现代汉语诗歌越来越趋于口语化乃至口水化的当下,重提诗歌的音乐性的论题不仅不是多余,而且显得十分迫切。因为目前日趋泛滥的口语化诗歌已经威胁到了现代汉诗作为一种文体的合法性:如果... 李章斌认为在现在这个诗歌的网络化时代,尤其是在现代汉语诗歌越来越趋于口语化乃至口水化的当下,重提诗歌的音乐性的论题不仅不是多余,而且显得十分迫切。因为目前日趋泛滥的口语化诗歌已经威胁到了现代汉诗作为一种文体的合法性:如果说几句分行的口语就是'诗歌'的话,那么把我们平常说的大白话分行抄下又何以不能说是'诗歌'?类似这样的质疑要求我们寻找诗歌真正区别于日常话语的特质,并再次回到其真正的内核中去,而音乐性无疑是这个内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教学 微信公众号 现代汉诗 现代汉语诗歌 旧体诗 中国诗歌 口语化 诗歌写作 现代诗歌
原文传递
引领诗歌潮流,借助诗作再发力——2018年中国的诗歌评论
2
作者 涂慧琴 中国诗歌 2019年第3期231-247,共17页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时尚的重要力量。"无例外地,作为文艺批评的一个分支,诗歌批评也是诗歌创作的一面镜子。
关键词 百年新诗 先锋性 中国诗歌 人民文学出版社 现代汉语诗歌 新诗格律 外国诗歌
原文传递
诗学观点
3
作者 杨子 中国诗歌 2017年第6期151-154,共4页
于坚认为,现在诗歌界有点重修辞的倾向,写得差的口语诗太泛滥了,而且自以为是,令人生厌,太乏味。所以修辞被看重,但是这不是根本,诗不是修辞或者口水话的问题,而是修辞立其诚的问题,诚不立,无论怎样修辞都是获取功名的谋生技巧,就像唐... 于坚认为,现在诗歌界有点重修辞的倾向,写得差的口语诗太泛滥了,而且自以为是,令人生厌,太乏味。所以修辞被看重,但是这不是根本,诗不是修辞或者口水话的问题,而是修辞立其诚的问题,诚不立,无论怎样修辞都是获取功名的谋生技巧,就像唐代科举考试的诗歌考卷那样,真是字字珠玑的修辞。我不反对过分的修辞,我也喜欢策兰、阿什伯里的东西,在他们的修辞后面,都有着厚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创作 朦胧诗 当代诗歌 中国诗歌 意象批评 诗歌教学
原文传递
当代中国诗歌地理根源探究
4
作者 李志艳 中国诗歌 2018年第4期11-24,共14页
文艺批评的空间转型是当下学术发展的一大趋势,它不仅能够有效纠正经由时间维度进行诗歌批评的不足,并且'地缘文化关系、文化地理差异对诗人和诗歌的影响越来越大,而不同地域的诗人群落则日益清晰地意识到这种差异的合理性,并且有... 文艺批评的空间转型是当下学术发展的一大趋势,它不仅能够有效纠正经由时间维度进行诗歌批评的不足,并且'地缘文化关系、文化地理差异对诗人和诗歌的影响越来越大,而不同地域的诗人群落则日益清晰地意识到这种差异的合理性,并且有效地加以利用'(张清华:《当代诗歌中的地方美学与地域意识形态——从文化地理视角的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诗歌 诗歌创作 诗歌文本 文学地理学 中国诗歌
原文传递
时光之马停下脚步[组诗]
5
作者 苏笑嫣 中国诗歌 2017年第6期26-28,2,共4页
关键词 组诗 黑夜 飞鸟
原文传递
陈欢的诗
6
作者 陈欢 中国诗歌 2017年第4期83-83,共1页
关键词 月亮 鱼刺 餐桌
原文传递
刘建的诗
7
作者 刘建 中国诗歌 2017年第5期83-83,共1页
关键词 刘建 耳朵
原文传递
杨东的诗
8
作者 杨东 中国诗歌 2017年第10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父亲 山东
原文传递
远处的风景〔组诗〕
9
作者 张元 中国诗歌 2017年第1期77-82,共6页
关键词 物是人非 我害怕
原文传递
风之路[组诗]
10
作者 高璨 中国诗歌 2017年第6期38-40,157,共4页
关键词 大风天
原文传递
你究竟是一个什么科目的植物人——谨献给病中的作家和军校
11
作者 高凯 中国诗歌 2018年第3期56-60,55,共6页
关键词 植物人
原文传递
张楠作品
12
作者 张楠 中国诗歌 2017年第11期83-83,共1页
关键词 张楠
原文传递
餐前叙事
13
作者 刘阳鹤 中国诗歌 2017年第2期77-77,共1页
关键词 叙事
原文传递
口误
14
作者 刘阳鹤 中国诗歌 2017年第2期77-77,共1页
关键词 口误
原文传递
雨的途中 组诗
15
作者 杨碧薇 中国诗歌 2017年第3期75-79,74,共6页
关键词 组诗
原文传递
传奇与废墟
16
作者 杨碧薇 中国诗歌 2017年第3期80-80,共1页
假设你现在的坐标是我的母校海南师范大学,假设你沿着种满椰子树的道路走到校门,过人行天桥,来到龙昆南路的另一侧,就会看见伫立在路边的中国城。在听多了老一代人再三讲述的'闯海人'故事后,我曾怀着无限的好奇心,前来观看这栋... 假设你现在的坐标是我的母校海南师范大学,假设你沿着种满椰子树的道路走到校门,过人行天桥,来到龙昆南路的另一侧,就会看见伫立在路边的中国城。在听多了老一代人再三讲述的'闯海人'故事后,我曾怀着无限的好奇心,前来观看这栋早已废弃的建筑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闯海人
原文传递
李建春作品选
17
作者 李建春 中国诗歌 2018年第1期122-126,121,共6页
关键词 垂丝海棠
原文传递
三色堇作品选
18
作者 三色堇 中国诗歌 2019年第5期307-312,共6页
原文传递
李云作品选
19
作者 李云 中国诗歌 2018年第1期128-132,127,共6页
原文传递
“先锋诗歌”的历史探源——兼论1980年代以来的先锋诗歌批评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立群 中国诗歌 2019年第3期92-113,共22页
"先锋诗歌",是19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诗歌批评中最具活力的概念之一。结合已有的批评与研究实践可知:笼统而言的"先锋诗歌"主要是对那种具有探索精神、实验性并可以推动、引领当代诗歌向前发展之创作实践的命名与评... "先锋诗歌",是19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诗歌批评中最具活力的概念之一。结合已有的批评与研究实践可知:笼统而言的"先锋诗歌"主要是对那种具有探索精神、实验性并可以推动、引领当代诗歌向前发展之创作实践的命名与评价;而具体的"先锋诗歌"则主要是对1980年代以来的诗歌主潮提供了整体性的描述,进而形成了"朦胧诗""第三代诗歌"(也称作"后朦胧诗")至1990年代以来"个人写作"的诗歌史整体叙述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诗歌 九十年代 朦胧诗 朱大可 中国当代诗歌 现代派文学 先锋派理论 历史探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