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037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对钛钢复合板力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刘继雄 张杭永 +4 位作者 郭佳林 王鼎春 刘润生 高颀 江海涛 中国钛业 2014年第2期24-28,共5页
利用显微硬度计、纳米显微力学探针和扫描电镜弯曲平台,研究了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对钛钢爆炸轧制复合板界面的力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界面上有金属间化合物存在时,显微硬度计界面压痕可以观察到裂纹;纳米显微力学探针界面压痕也可以观察... 利用显微硬度计、纳米显微力学探针和扫描电镜弯曲平台,研究了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对钛钢爆炸轧制复合板界面的力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界面上有金属间化合物存在时,显微硬度计界面压痕可以观察到裂纹;纳米显微力学探针界面压痕也可以观察到裂纹存在,同时裂纹出现时压载曲线出现平台;原位弯曲的过程中裂纹在金属间化合物存在处萌生和扩展。钛钢爆炸轧制复合板界面上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降低结合强度,特别是Ti-Fe金属间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钢复合板 力学行为 显微硬度 纳米显微力学探针 原位弯曲
原文传递
2013年中国钛工业发展报告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向东 逯福生 +1 位作者 贾翃 郝斌 中国钛业 2014年第1期3-8,共6页
1 2013年中国钛工业运行情况1.1产能和产量1.1.1产能2013年中国海绵钛的产能与2012年基本持平,总产能达到150,000t/a。但是由于需求不足,金川集团钛厂、四川恒为制钛公司和锦州华泰金属工业的产能未启动或未能继续调试完善,实际在产或... 1 2013年中国钛工业运行情况1.1产能和产量1.1.1产能2013年中国海绵钛的产能与2012年基本持平,总产能达到150,000t/a。但是由于需求不足,金川集团钛厂、四川恒为制钛公司和锦州华泰金属工业的产能未启动或未能继续调试完善,实际在产或调试中的产能仅为127,000t。根据22家企业的统计,2013年中国钛锭的产能达到109,000t/a,比2012年105,800 t/a的产能略有增长。1.1.2产量(1)钛精矿根据钛锆铪分会与攀钢钛业集团、四川钛产业协会、云南新立公司、海南文盛新材料科技股份公司、承钢和山东兴盛集团的联合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工业 钛产业 金川集团 新材料科技 产量统计 华泰 海绵钛 净出口量 加工材 钛精矿
原文传递
电子束冷床炉单次熔炼TA10钛合金 被引量:8
3
作者 郑亚波 陈峰 +2 位作者 乔璐 国斌 杨国庆 中国钛业 2014年第3期36-41,共6页
电子束冷床炉单次熔炼钛合金技术是一种先进的钛合金铸锭低成本制备技术,引起了国际钛工业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对TA10钛合金在电子束冷床炉熔炼过程中Ni、Mo元素的过程分析和理论计算,掌握了各元素挥发机理和挥发动力学。结果表明... 电子束冷床炉单次熔炼钛合金技术是一种先进的钛合金铸锭低成本制备技术,引起了国际钛工业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对TA10钛合金在电子束冷床炉熔炼过程中Ni、Mo元素的过程分析和理论计算,掌握了各元素挥发机理和挥发动力学。结果表明:经电子束冷床炉单次熔炼的TA10合金铸锭化学成分均匀,铸锭宏观组织均匀,且该铸锭后续加工的产品均满足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冷床炉 单次熔炼 TA10合金 挥发 化学成分
原文传递
低成本TC4钛合金板材研制 被引量:6
4
作者 冯秋元 庞洪 +5 位作者 乔璐 佟学文 刘睿 叶文君 王鼎春 高颀 中国钛业 2014年第3期20-23,共4页
通过大量添加返回料,采用电子束冷床炉单次熔炼TC4钛合金扁锭。板坯包覆后在可逆式热轧机上轧制出8 mm厚合金板材。结果表明:单向轧制工艺制备的板材,其拉伸性能优于交叉轧制工艺制备板材,面伸长率略低;固溶+时效热处理可提高板材的室... 通过大量添加返回料,采用电子束冷床炉单次熔炼TC4钛合金扁锭。板坯包覆后在可逆式热轧机上轧制出8 mm厚合金板材。结果表明:单向轧制工艺制备的板材,其拉伸性能优于交叉轧制工艺制备板材,面伸长率略低;固溶+时效热处理可提高板材的室温拉伸强度;与真空自耗电弧熔炼相比,用电子束冷床熔炼扁锭直接轧制板材,不仅节约原料成本,而且缩短加工流程,显著降低板材的制造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钛合金 电子束冷床熔炼 板材 性能 低成本
原文传递
2012年中国钛工业发展报告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向东 逯福生 +1 位作者 贾翃 郝斌 中国钛业 2013年第1期3-9,共7页
12012年中国钛工业运行情况1.1产能和产量1.1.1产能2012年中国海绵钛和钛加工材的产量继续增长。根据16家企业的统计,2012年中国海绵钛的产能达到148,500t/a,比2011年增长了15.6%。根据22家企业的统计,2012年中国钛锭的产能达到105,800t... 12012年中国钛工业运行情况1.1产能和产量1.1.1产能2012年中国海绵钛和钛加工材的产量继续增长。根据16家企业的统计,2012年中国海绵钛的产能达到148,500t/a,比2011年增长了15.6%。根据22家企业的统计,2012年中国钛锭的产能达到105,800t/a,比2011年增长了10.0%。其中宝钛股份钛锭的产能达到30,000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工业 加工材 海绵钛 宝钛集团 钛材 产量统计 钛资源 金川集团 成本线 双瑞
原文传递
2015年中国钛工业发展报告 被引量:6
6
作者 贾翃 逯福生 郝斌 中国钛业 2016年第1期3-9,共7页
1 2015年中国钛工业发展现状1.1钛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概述1.1.1产能由于行业需求不足,海绵钛价格大幅下降,导致唐山天赫、抚顺钛业以及攀枝花欣宇化工等企业的陆续停产,具体开工日期尚待时日。2015年中国海绵钛的产能比2014年(15万吨)大... 1 2015年中国钛工业发展现状1.1钛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概述1.1.1产能由于行业需求不足,海绵钛价格大幅下降,导致唐山天赫、抚顺钛业以及攀枝花欣宇化工等企业的陆续停产,具体开工日期尚待时日。2015年中国海绵钛的产能比2014年(15万吨)大幅降低了41.3%。2015年中国实际海绵钛产能仅为8.8万吨。根据24家企业的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工业 海绵钛 产能比 开工日期 工业发展现状 情况概述 需求不足 加工材 钛材 钛精矿
原文传递
Ti-Al-Mo-V-Cr-Fe系钛合金综述 被引量:4
7
作者 刘继雄 杨奇 +4 位作者 郭志军 王小翔 王鼎春 高颀 魏寿庸 中国钛业 2014年第3期27-31,共5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Ti-Al-Mo-V-Cr-Fe系结构用钛合金特点、性能和用途,包括BT22(TC18)、BT23、BT32等。同时介绍了在BT22钛合金基础上开发的新型钛合金,如BT22I、Timetal555、VST55531、BT37、Timetal18-A。这为未来新型高强结构钛合金的开... 本文主要介绍了Ti-Al-Mo-V-Cr-Fe系结构用钛合金特点、性能和用途,包括BT22(TC18)、BT23、BT32等。同时介绍了在BT22钛合金基础上开发的新型钛合金,如BT22I、Timetal555、VST55531、BT37、Timetal18-A。这为未来新型高强结构钛合金的开发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Mo-V-Cr-Fe系钛合金 BT22(TC18) BT23 性能 用途
原文传递
TC25钛合金环材β锻造工艺对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董洁 王永强 +3 位作者 王韦琪 黄德超 马宏刚 王淑艳 中国钛业 2013年第3期12-15,共4页
通过研究2种TC25钛合金Φ450/Φ350 mm×60 mmβ锻造环材工艺,分析2种方案生产的环材纵剖面低倍组织,端面、内壁、外壁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在环材制坯工艺一致的情况下,在最后一火成型时采用相变温度以上20~50℃,... 通过研究2种TC25钛合金Φ450/Φ350 mm×60 mmβ锻造环材工艺,分析2种方案生产的环材纵剖面低倍组织,端面、内壁、外壁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在环材制坯工艺一致的情况下,在最后一火成型时采用相变温度以上20~50℃,变形量在40~55%的锻造工艺,可生产出性能满足使用标准要求的TC25钛合金Φ450/Φ350 mm×60 mmβ锻造环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25 环材 β锻造工艺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原文传递
大面积钛/钢复合板的爆炸焊接工艺及其组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杭永 郭新虎 +1 位作者 刘继雄 王军 中国钛业 2013年第3期27-30,共4页
采用不同工艺方案进行了大面积钛/钢复合板的爆炸焊接试验。对制备的Gr1/Gr70爆炸复合材料结合界面的微观组织特征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分段装药工艺所制备的钛/钢复合板界面无分层、夹杂等缺陷,力学性能符合ASTM B 898-2... 采用不同工艺方案进行了大面积钛/钢复合板的爆炸焊接试验。对制备的Gr1/Gr70爆炸复合材料结合界面的微观组织特征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分段装药工艺所制备的钛/钢复合板界面无分层、夹杂等缺陷,力学性能符合ASTM B 898-2005标准,能够满足装备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焊接 压力分布 均匀变形 界面组织
原文传递
β元素Mo对600℃高温钛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魏寿庸 石卫民 +5 位作者 郭佳林 王鼎春 王清江 朱绍祥 刘建荣 陈志勇 中国钛业 2014年第1期14-18,共5页
600℃高温钛合金是一种多元复合强化的近α型钛合金,该合金以Al、Sn、Zr元素高合金化进行强化为基础,还加入适量的β稳定元素Mo、Nb、Ta进行补充强化,使合金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文中探索了β稳定元素Mo对600℃高温钛合金组织性能的影... 600℃高温钛合金是一种多元复合强化的近α型钛合金,该合金以Al、Sn、Zr元素高合金化进行强化为基础,还加入适量的β稳定元素Mo、Nb、Ta进行补充强化,使合金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文中探索了β稳定元素Mo对600℃高温钛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o是600℃高温钛合金重要的β强化元素之一,加入一定量β稳定元素Mo的Ti60合金,其获得高合金化和复合合金化,这不仅保证了它具有高的热强性,且还具有良好的工艺塑性和热稳定性等性能,使合金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但过量的Mo会在βT内偏聚使得Al更多地固溶于α相中,影响合金工艺塑性和热稳定等性能;不含Mo的合金因得不到复合强化,使合金室温和600℃拉伸强度偏低,未达到技术条件要求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0 高温钛合金 组织 性能
原文传递
2017年中国钛工业发展报告 被引量:8
11
作者 贾翃 逯福生 郝斌 中国钛业 2018年第2期3-11,共9页
本文从2017年国内钛精矿、海绵钛、钛锭、钛材等品种的产能、产量、应用和进出口量等数据分析了中国钛工业的整体情况,并对目前行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2017中国钛工业 产能 产量 对策
原文传递
钛及钛合金在海洋和大陆油气开采工业中的开发和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献军 王镐 +2 位作者 羊玉兰 冯军宁 杨蓉 中国钛业 2011年第2期18-21,共4页
随着海洋和大陆石油开采工业的不断发展,油气田的开发逐渐向深、远转移。本文对钛及钛合金在海洋和大陆油气开采工业应用的现状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对钛材在油气开采工业应用的开发和推广。
关键词 钛及其合金 油气开采 开发 应用
原文传递
TA12钛合金大规格棒材组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秉刚 李渭清 +1 位作者 马宝军 孙小勇 中国钛业 2012年第1期26-28,共3页
研究了锻造工艺对TA12钛合金大规格棒材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探伤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镦拔工艺生产的TA12大规格棒材组织、力学性能及探伤均满足XJ/BS5372-2007标准要求,综合性能较好,适用于工业化批量生产。
关键词 TA12钛合金 锻造工艺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探伤
原文传递
Ti-17钛合金Φ350mm规格棒材锻造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岳旭 冯浩 +4 位作者 马恩惠 李巍 马宝军 董洁 李渭清 中国钛业 2012年第4期16-19,共4页
通过两种方案锻制Ti-17钛合金Φ350mm大规格棒材,分析比较两种方案所生产棒材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探伤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使用镦拔工艺,并在两相区进行大于60%的变形,可生产出组织、力学性能及探伤均满足用户要求的Ti-17大规格棒材... 通过两种方案锻制Ti-17钛合金Φ350mm大规格棒材,分析比较两种方案所生产棒材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探伤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使用镦拔工艺,并在两相区进行大于60%的变形,可生产出组织、力学性能及探伤均满足用户要求的Ti-17大规格棒材,其性能综合水平较高,组织均匀性好,适用于工业化批量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17钛合金 锻造工艺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探伤水平
原文传递
热处理对Ti-6Al-4V ELI钛合金厚板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新 雷家峰 +3 位作者 马英杰 李晓艳 王俭 王红武 中国钛业 2011年第4期23-26,共4页
研究了热处理制度对Ti-6Al-4V ELI钛合金厚板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尤其是损伤容限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板材经普通退火、α+β相区固溶时效处理后其显微组织呈网篮状,这种组织具有较高的拉伸性能,但抗疲劳裂纹扩展能力较差。而经β相区... 研究了热处理制度对Ti-6Al-4V ELI钛合金厚板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尤其是损伤容限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板材经普通退火、α+β相区固溶时效处理后其显微组织呈网篮状,这种组织具有较高的拉伸性能,但抗疲劳裂纹扩展能力较差。而经β相区固溶时效处理后,得到的显微组织为具有粗大原始β晶粒的魏氏组织,这种组织的拉伸塑性较低,但具有较高的断裂韧性和较低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通过对疲劳裂纹扩展断口及扩展路径的观察,分析了厚板显微组织对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L-4V ELI 显微组织 断裂韧性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
原文传递
TC17钛合金棒材低倍组织亮斑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岳旭 黄德超 +5 位作者 宋蕊池 王淑艳 赵自林 马宝军 马恩惠 李渭清 中国钛业 2013年第1期21-24,共4页
本文通过在三种温度下对TC17钛合金(β+50℃、β-30℃和β-50℃)进行60%左右的变形,研究锻造温度对棒材进行高、低倍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变点以上变形得到魏氏组织,低倍组织均匀无亮斑产生;相变点以下进行60%左右的... 本文通过在三种温度下对TC17钛合金(β+50℃、β-30℃和β-50℃)进行60%左右的变形,研究锻造温度对棒材进行高、低倍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变点以上变形得到魏氏组织,低倍组织均匀无亮斑产生;相变点以下进行60%左右的锻造变形,可使α相较充分地等轴化。相变点以下30℃生产,棒材低倍组织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亮斑。经分析,亮斑为Gr元素微区分布不均匀造成的β斑,微区成分不均匀是引起TC17钛合金β斑的本质因素,锻造温度是形成β斑的主要诱发因素;相变点以下50℃生产能有效地避免低倍亮斑产生,进行适当的热处理后,其组织及性能满足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17钛合金 锻造工艺 组织 性能 低倍亮斑
原文传递
钛带卷退火预防粘结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勤波 李晓军 +2 位作者 沈彦婷 杨娟丽 牛蓉蓉 中国钛业 2013年第2期23-26,共4页
本文主要研究了冷轧钛带卷真空热处理工艺过程及钛带卷热处理时产生粘结现象的原因,着重分析了带卷真空退火时升温方式、卷曲张力、退火时间和温度、带材表面粗糙度对粘结的影响以及解决粘结问题的办法,为钛带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钛带 真空热处理 粘结
原文传递
2014年中国钛工业发展报告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向东 逯福生 +1 位作者 贾翃 郝斌 中国钛业 2015年第1期3-8,共6页
1 2014年中国钛工业运行情况1.1产能和产量1.1.1产能2014年中国海绵钛的产能与2013年基本持平,总产能达到150,000吨/年。但是由于需求不足以及企业自身经营原因,抚顺钛厂、中航唐山天赫钛业有限公司、攀枝花欣宇化工等企业陆续停产,具... 1 2014年中国钛工业运行情况1.1产能和产量1.1.1产能2014年中国海绵钛的产能与2013年基本持平,总产能达到150,000吨/年。但是由于需求不足以及企业自身经营原因,抚顺钛厂、中航唐山天赫钛业有限公司、攀枝花欣宇化工等企业陆续停产,具体开工日期或是否开工尚待时日,实际海绵钛产能仅为119,000吨。根据23家企业的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工业 海绵钛 企业自身经营 开工日期 需求不足 加工材 钛材 钛精矿 宝钛集团 钛渣
原文传递
退火制度对TA18钛合金管材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冯红超 代春 +2 位作者 张耀斌 晏小兵 吕高鹏 中国钛业 2012年第3期19-21,共3页
通过对TA18合金进行不同工艺的退火实验,得出去应力退火温度、保温时间对成品管材退火后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从理论上分析讨论了产生这种影响的原因。
关键词 TA18钛合金 退火制度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Ti-6.5Al-3.5Mo-0.2Si钛合金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陶海林 李阁平 +2 位作者 张鹏 陈占乾 魏寿庸 中国钛业 2012年第2期23-26,共4页
本文对Ti-6.5Al-3.5Mo-0.2Si钛合金棒材热暴露毛坯和热暴露试样进行了室温力学性能和显微结构分析,研究了该合金热稳定性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原因。室温拉伸结果表明:在500℃保温1,000小时热暴露后,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均提高25MPa;... 本文对Ti-6.5Al-3.5Mo-0.2Si钛合金棒材热暴露毛坯和热暴露试样进行了室温力学性能和显微结构分析,研究了该合金热稳定性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原因。室温拉伸结果表明:在500℃保温1,000小时热暴露后,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均提高25MPa;毛坯暴露后延伸率没有变化,试样暴露延伸率值下降1.5%;合金断面收缩率值均下降4.5%,材料的热稳定性能略有下降。热暴露后初生α相和β转变组织内的α片没有析出α2相;初生α相沿三叉晶界长大,形成凸起;β转变组织内的α片略有长大,β相减少,内部组织的变化是造成热稳定性下降主要原因;热暴露后表面氧化,氧化层厚约0.2μm,扩散层约1.0μm,整个氧影响区约1.2μm,对热稳定性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5Al-3.5Mo-0.2Si钛合金 热稳定性 热暴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