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381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球囊导管腹主动脉阻断术在骶骨肿瘤术中的并发症及其预防 被引量:23
1
作者 郑瑾 孔健 +2 位作者 朱杰诚 马乐群 戴成甫 中国骨肿瘤骨病 CAS 2003年第4期212-214,共3页
目的 观察并预防骶骨肿瘤术中应用球囊导管腹主动脉阻断术的并发症。方法 对17例骶骨肿瘤患者,使用双腔球囊导管,于肾动脉远端处阻断腹主动脉段。每次充盈阻断时间为45min,间歇10min。监测是否发生肾动脉阻断与急性肾功能衰竭、腹主动... 目的 观察并预防骶骨肿瘤术中应用球囊导管腹主动脉阻断术的并发症。方法 对17例骶骨肿瘤患者,使用双腔球囊导管,于肾动脉远端处阻断腹主动脉段。每次充盈阻断时间为45min,间歇10min。监测是否发生肾动脉阻断与急性肾功能衰竭、腹主动脉或髂总动脉损伤、再灌损伤与肾功能损害、穿刺局部巨大血肿、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果 本组病例发生穿刺局部血肿1例,未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肢体远端缺血坏死、腹主动脉及髂总动脉损伤等并发症;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24个月,未发生腹主动脉壁血栓形成或腹主动脉瘤。结论 只要严密观察和预防并发症,球囊导管腹主动脉阻断术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导管 腹主动脉阻断术 骶骨肿瘤术 并发症 骶骨血供
下载PDF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14
2
作者 赵金东 吕松岑 +1 位作者 薛震 邓秋奎 中国骨肿瘤骨病 CAS 2007年第4期220-225,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所致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的优劣,以期能找到一种用于临床和基础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方法健康中国大耳白兔36只,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B组(激素组)、C组(激素加马血清组)及D组(激素加内毒素组)。实验组分别从兔...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所致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的优劣,以期能找到一种用于临床和基础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方法健康中国大耳白兔36只,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B组(激素组)、C组(激素加马血清组)及D组(激素加内毒素组)。实验组分别从兔耳缘静脉注射马血清(10ml/kg)和内毒素(50μg/kg)后连续3日臀肌注射甲基强的松龙40mg/kg,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结果实验过程中死亡8只,进入结果分析28只兔。①实验组第4周光镜下兔股骨头空缺骨陷窝量的改变:A组(58.6±1.8)、B组(55.4±5.1)、C组(56.4±5.2)、D组(40.1±3.5)。A与B、C组比较,P>0.05,A与D组比较,P<0.01;B与C组比较,P>0.05,D与B、C组比较,P<0.01。第8周可见小片状缺失骨细胞的区域。②电子显微镜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股骨头超微结构变化:早期骨细胞胞浆和胞核内出现脂质沉积,晚期骨细胞核固缩、核膜破裂染色质溶解,血管内皮细胞胞浆肿胀出现脂滴,毛细血管壁肿胀,脂膜结构不完整,可见到明显的裂隙。结论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激素加内毒素组造模出现时间最早、坏死效果最明显并且骨陷窝空虚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性骨坏死 股骨头 动物模型 骨陷窝
下载PDF
TGF-β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OPG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石义刚 陶天遵 +4 位作者 徐强 吉光荣 孟祥智 王立春 陶树清 中国骨肿瘤骨病 CAS 2003年第3期170-172,192,共4页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TGF-β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OPG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明确其作用机理。方法 取新生24h内的Wistar大鼠颅盖骨分离成骨细胞,在TGF-β为Oμg/L、1μg/L、10μg/L、100μg/L的浓度中培养。对细胞的生长及钙结节的形成观...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TGF-β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OPG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明确其作用机理。方法 取新生24h内的Wistar大鼠颅盖骨分离成骨细胞,在TGF-β为Oμg/L、1μg/L、10μg/L、100μg/L的浓度中培养。对细胞的生长及钙结节的形成观察其生长状态,经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由碱性磷酸酶(ALP)和骨钙素(OCN)水平测定得到。用RT-PCR技术测定TGF-β对成骨细胞OPC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成骨细胞在7d可铺满瓶壁,30d可形成钙结节,TGF-β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ALP和OCN的分泌,以TGF-β为1μg/L时作用明显。TGF-β可促进OPG基因的表达在为1μg/L时作用明显。结论 1μg/L可促进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促进成骨细胞OPG基因mRNA的表达。TGF-β可能通过影响OPG而调节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平衡,使骨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Β 成骨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OPG 基因MRNA表达 生长因子
下载PDF
不同灭活方法对骨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蔡宣松 杨庆诚 +1 位作者 梅炯 王冰 中国骨肿瘤骨病 CAS 2002年第4期192-19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灭活方法对骨组织愈合的影响。方法建立A、B、C三组新西兰大白兔胫骨段灭活模型,分别应用酒精浸泡、微波透热、高温煮沸等方法灭活后原位回植,于3、6、12、24周对灭活骨进行X线、HE染色、四环素荧光标记、SPECT骨扫描等检... 目的探讨不同灭活方法对骨组织愈合的影响。方法建立A、B、C三组新西兰大白兔胫骨段灭活模型,分别应用酒精浸泡、微波透热、高温煮沸等方法灭活后原位回植,于3、6、12、24周对灭活骨进行X线、HE染色、四环素荧光标记、SPECT骨扫描等检查。结果三种灭活骨均能与两端骨性愈合;组织切片观察,骨愈合过程中成骨细胞逐渐增多,分泌类骨质,钙化成新骨沉积在哈佛氏管周围形成荧光带;灭活骨段的放射性浓聚从两端开始变淡,向中间发展,24周仍有少量浓聚。结论灭活使骨愈合的过程减慢;三种灭活方法对骨愈合的影响基本相同;SPECT骨扫描可作为评价灭活骨再血管化程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模型 生物学 组织学
下载PDF
葛根素抑制酒精诱导骨髓基质细胞成脂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义生 熊腾滨 +4 位作者 许建中 殷力 卢中道 王秀利 李月白 中国骨肿瘤骨病 CAS 2004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 从细胞生物学角度观察葛根素对抗酒精诱导骨髓基质细胞成脂分化作用,探讨葛根素对酒精性骨坏死的防治作用。方法 分离培养小鼠骨髓基质细胞,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给予酒精0.09mol/L处理细胞),实验组(酒精0.09mol/L和葛根素终浓度为0... 目的 从细胞生物学角度观察葛根素对抗酒精诱导骨髓基质细胞成脂分化作用,探讨葛根素对酒精性骨坏死的防治作用。方法 分离培养小鼠骨髓基质细胞,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给予酒精0.09mol/L处理细胞),实验组(酒精0.09mol/L和葛根素终浓度为0.01mg/ml),对照组(无酒精和葛根素)。苏丹Ⅲ染色,光镜下脂肪细胞计数;测定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和细胞培养液中的骨钙素含量。结果 上述处理细胞并培养21天后,实验组中脂肪细胞数量、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01),且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上述处理细胞并培养12天后实验组中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活性、细胞培养14天后培养液中骨钙素含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01),且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葛根素能抑制酒精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维持其成骨分化,可能预防骨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酒精诱导 骨髓基质细胞 细胞成脂分化 骨坏死
下载PDF
球囊导管腹主动脉阻断在骶骨肿瘤术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朱杰诚 镇万新 +3 位作者 徐万鹏 王巨 窦永充 孔健 中国骨肿瘤骨病 CAS 2003年第3期133-136,共4页
目的 探讨和评估球囊导管腹主动脉阻断术控制骶骨肿瘤手术出血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对22例骶骨肿瘤患者术前行球囊导管腹主动脉阻断术。手术切开皮肤前充盈球囊,每次充盈时间持续45min,间歇10min,使肿瘤切除术的操作在腹主动脉血流暂时阻... 目的 探讨和评估球囊导管腹主动脉阻断术控制骶骨肿瘤手术出血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对22例骶骨肿瘤患者术前行球囊导管腹主动脉阻断术。手术切开皮肤前充盈球囊,每次充盈时间持续45min,间歇10min,使肿瘤切除术的操作在腹主动脉血流暂时阻断的状态下顺利完成。结果 22例均一次性完成球囊导管腹主动脉放置,阻断成功率100%。后路骶骨肿瘤切除术中出血量为400~2000ml,平均出血量760ml,本组病例的肿瘤均被顺利切除,无一例因出血死亡,均未发生肾脏缺血或肾功能衰竭、脊髓或周围神经损伤、下肢缺血性损伤或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 球囊导管腹主动脉阻断术操作简便、成功率高,阻断血流可靠,控制术中出血效果与肿瘤供血动脉栓塞基本相近,避免了动脉栓塞的并发症,进一步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和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导管 腹主动脉阻断 骶骨肿瘤术 气囊扩张 并发症
下载PDF
绝经后妇女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和脂代谢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张秀珍 李颖 +1 位作者 钱国锋 韩峻峰 中国骨肿瘤骨病 CAS 2005年第4期229-233,共5页
目的研究绝经后妇女雌激素受体(ER)基因PvuII、XbaI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与骨和脂代谢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57名已排除影响骨代谢、脂代谢疾病的绝经后妇女,采空腹血和晨尿,用PCR-RFLP法对ER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DEXA测定腰椎正侧位及股... 目的研究绝经后妇女雌激素受体(ER)基因PvuII、XbaI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与骨和脂代谢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57名已排除影响骨代谢、脂代谢疾病的绝经后妇女,采空腹血和晨尿,用PCR-RFLP法对ER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DEXA测定腰椎正侧位及股骨骨密度,同时检测血骨钙素、尿I型胶原N末端肽和血脂指标。结果基因型分析xx29例,Xx24例,XX4例。xx组股骨干(SHAFT)骨密度明显低于Xx组(P<0·05)。XbaI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与股骨干骨密度相关(r=0·367,P=0·039);XX组骨钙素高于xx(P=0·041)和Xx(P=0·011)组。apoA1含量和A1/B比值在xx、Xx、XX三组呈递增,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脂蛋白a[Lp(a)]与股骨骨密度(除SHAFT外)呈负相关。结论ER基因XbaI-RFLP是影响绝经后妇女骨和脂代谢的重要因素;X基因型可维持股骨骨量,xx基因型与低载脂蛋白A1(apoA1)含量和A1/B比值相关,Lp(a)也影响股骨骨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妇女 雌激素受体 基因多态性 骨代谢 脂代谢 受体基因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ER基因多态性 基因型分析 XbaⅠ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红骨髓、骨形态发生蛋白及纤维蛋白复合物异位诱导成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徐忠世 肖德明 +4 位作者 林博文 王育才 卢小虎 杨大志 李珍生 中国骨肿瘤骨病 CAS 2002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 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自体红骨髓、羟基磷灰石及纤维蛋白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诱导成骨活性。方法 在大白鼠股后肌群分别植入(1)红骨髓(RBM)、(2)纤维蛋白-红骨髓复合物(FS-RBM)、(3)纤维蛋白-羟基磷灰石-红骨髓复合物(FS-HA-RBM)... 目的 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自体红骨髓、羟基磷灰石及纤维蛋白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诱导成骨活性。方法 在大白鼠股后肌群分别植入(1)红骨髓(RBM)、(2)纤维蛋白-红骨髓复合物(FS-RBM)、(3)纤维蛋白-羟基磷灰石-红骨髓复合物(FS-HA-RBM)、(4)纤维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物(FS-HA)、(5)纤维蛋白-羟基磷灰石-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物(FS-HA-BMP)、(6)纤维蛋白-羟基磷灰石-骨形态发生蛋白-红骨髓复合物(FS-HA-BMP-RBM),按1,2,4周三个时间点进行大体标本、组织学观察及ALP检测,比较各组间诱导成骨活性。结果 FS-HA-BMP-RBM组复合物有较多的新生软骨和骨形成。各组ALP活性比较显示,HA-FS-BMP-RBM组最强,且于第2周最高。结论 FS-HA-BMP-RBM复合物具有良好的诱导成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 红骨髓 纤维蛋白粘合剂 羟基磷灰石 骨诱导
下载PDF
前路病灶切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 被引量:14
9
作者 胡豇 刘仲前 +4 位作者 王跃 庞健 胡云洲 樊征夫 宋跃明 中国骨肿瘤骨病 CAS 2006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评价前路病灶切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自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对88例脊柱结核患者行前路病灶切除植骨内固定治疗,男50例,女38例,年龄16~58岁,平均43.6岁。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结核全身症状并局部疼痛,叩压痛,... 目的评价前路病灶切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自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对88例脊柱结核患者行前路病灶切除植骨内固定治疗,男50例,女38例,年龄16~58岁,平均43.6岁。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结核全身症状并局部疼痛,叩压痛,活动受限。影像学显示单椎体破坏塌陷22例,双椎体破坏楔形塌陷66例,均有大小不等的冷脓肿和不同程度的后凸畸形;Cobb角17。~50。,平均35。。不全截瘫25例,血沉35~136mm/h,术前抗结核治疗2~4周。前路彻底切除病灶,撑开矫正后凸畸形,平均矫正20。,椎间自体大块髂骨嵌入植骨钢板螺钉内固定,置入抗结核药。术后规则抗结核药物治疗9个月。结果切口一期愈合86例,延期愈合2例,获随访76例,随访时间1.5~5年,平均2~8年。植骨块术后6~8个月完全融合,无移位、折断和吸收。25例截瘫术后6个月内完全恢复,50例矫正角度无丢失,26例矫正角度丢失4。~6。。血沉于术后2~3个月降至正常。随访期内病灶无复发。结论前路病灶切除髂骨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既能彻底切除病灶防止复发,又能矫正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恢复脊柱支撑功能,防止晚发神经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内固定
下载PDF
桡骨远端骨肿瘤切除后腕关节功能重建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5
10
作者 蒋电明 安洪 +7 位作者 谭富生 向国元 曾建成 裴福兴 胡云洲 屠重琪 黄富国 杨志明 中国骨肿瘤骨病 CAS 2002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骨肿瘤切除后,腕关节功能重建方法及其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桡骨远端骨肿瘤64例(骨巨细胞瘤51例,软骨肉瘤7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6例),均行瘤段广泛切除。采用不同方式重建桡腕关节,其中带血管蒂腓骨上段移植27例...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骨肿瘤切除后,腕关节功能重建方法及其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桡骨远端骨肿瘤64例(骨巨细胞瘤51例,软骨肉瘤7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6例),均行瘤段广泛切除。采用不同方式重建桡腕关节,其中带血管蒂腓骨上段移植27例,游离腓骨上段移植23例,人工腕关节置换8例,同种异体桡骨下端移植6例。对64例患者的疼痛情况、功能、腕关节活动度、X线片及肿瘤复发情况等指标进行比较研究,平均随访10年3个月。结果 51例骨巨细胞瘤有3例2-3年后局部软组织复发,再次行手术切除软组织肿块;7例软骨肉瘤有4例无瘤存活,2例局部复发行截肢术,1例死于肺转移;6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有2例无瘤存活(分别为术后8年和19年),4例术后1-5年肺转移死亡。4种重建方式中,腓骨上段移植组功能优良率达93%以上(带血管蒂腓骨上段移植组骨愈合较快,平均3.2个月;游离腓骨上段移植组移植骨平均愈合时间为4.9个月,但两组间远期腕关节功能恢复及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人工腕关节组腕关节各项活动均较好,但手的握力不如腓骨上段移植组,优良率为87.3%;同种异体桡骨下端移植组功能恢复较差。结论 桡骨远端破坏较广的侵袭性骨肿瘤及其他恶性骨肿瘤,行瘤段广泛切除后,可根据肿瘤性质及骨缺损情况,选用不同方法重建腕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桡骨远端 外科手术 重建
下载PDF
足部骨关节肿瘤及瘤样病变33例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姚学东 林其仁 傅小杯 中国骨肿瘤骨病 CAS 2004年第3期152-153,155,共3页
目的  研究足部骨关节肿瘤的发病规律。方法 总结 3 2年来经病理检查证实的 3 3例足部骨关节肿瘤及瘤样病变 ,结合文献分析。结果 足部骨关节肿瘤的发病率为 2 49%。 3 3例中 ,良性肿瘤2 0例 ,其中骨软骨瘤最多见共 8例 ;恶性骨肿... 目的  研究足部骨关节肿瘤的发病规律。方法 总结 3 2年来经病理检查证实的 3 3例足部骨关节肿瘤及瘤样病变 ,结合文献分析。结果 足部骨关节肿瘤的发病率为 2 49%。 3 3例中 ,良性肿瘤2 0例 ,其中骨软骨瘤最多见共 8例 ;恶性骨肿瘤 2例 ;瘤样病变 1 1例 ,其中骨纤维结构不良 5例、骨囊肿 4例。男女比例为 3 1 :1。病变位于跗骨 2 3例、跖骨 8例、趾骨 2例、关节 1例。结论 足部骨关节肿瘤少见。良性多于恶性 ,病变位于跗骨多于足骨。对足部恶性肿瘤应有一定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部 骨关节肿瘤 瘤样病变 病变部位 跗骨
下载PDF
保留关节的干骺端骨肉瘤切除手术 被引量:7
12
作者 蔡宣松 梅炯 +1 位作者 俞光荣 郭荻萍 中国骨肿瘤骨病 CAS 2002年第6期323-325,共3页
目的 介绍一种保留关节的肢体干骺端骨肉瘤切除手术。方法 对8例肢体骨肉瘤患者进行了保留关节的瘤骨节段切除酒精灭活再植入手术,术前和术后化疗采用HDMTX-VCR-ADM方案。平均随访时间38.4月。结果 2例因术后肺转移死亡,1例局部复发。2... 目的 介绍一种保留关节的肢体干骺端骨肉瘤切除手术。方法 对8例肢体骨肉瘤患者进行了保留关节的瘤骨节段切除酒精灭活再植入手术,术前和术后化疗采用HDMTX-VCR-ADM方案。平均随访时间38.4月。结果 2例因术后肺转移死亡,1例局部复发。2例内固定发生松动、断裂。6例病损在下肢的患者,患肢活动度均恢复正常;2例病损在肱骨上段者,术后亦有较好的活动度。骨骺未闭合者患肢均无明显短缩。结论 对于肢体骨肉瘤患者,应充分考虑其保留关节的可能性。手术前仔细分析影像资料,对手术方案的选择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外科手术 治疗
下载PDF
阿霉素—磷酸钙骨水泥缓释体系的制备及体外药物释放试验 被引量:4
13
作者 林建华 张文明 +1 位作者 戴伯川 吴芳 中国骨肿瘤骨病 CAS 2003年第4期209-211,239,共4页
目的 以磷酸钙骨水泥(CPC)为载体,制备阿霉素—磷酸钙骨水泥药物缓释体系,观察其体外药物释放情况。方法 将阿霉素(ADM)包埋在磷酸钙骨水泥中,固化后的骨水泥进行体外药物溶出试验,用荧光光谱法研究药物在37℃模拟体液中的释放情况。结... 目的 以磷酸钙骨水泥(CPC)为载体,制备阿霉素—磷酸钙骨水泥药物缓释体系,观察其体外药物释放情况。方法 将阿霉素(ADM)包埋在磷酸钙骨水泥中,固化后的骨水泥进行体外药物溶出试验,用荧光光谱法研究药物在37℃模拟体液中的释放情况。结果 ADM可从载药磷酸钙骨水泥中缓慢释放,周期在1个月以上,药物的释放速度和浓度与CPC的药物包埋量有关,药物释放基本符合Higuchi等所建立的模型。结论 以CPC为载体,对ADM进行适当的包埋,可制备稳定的药物缓释体系,阿霉素—磷酸钙骨水泥缓释体系具备有修复骨缺损和药物治疗的双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磷酸钙 骨水泥缓释体系 体外药物释放试验 CPC 磷酸钙骨水泥
下载PDF
血清瘦素与骨质疏松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肖德明 徐忠世 +2 位作者 庾智文 卢小虎 胡新佳 中国骨肿瘤骨病 CAS 2004年第6期352-354,共3页
目的 通过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 ,检测骨密度和血清瘦素 ,探讨血清瘦素和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  1 2 0只 6月龄雌性SD大鼠 ,随机分为 6组 (肥胖去势组、肥胖对照组、肥胖空白组、正常体重去势组、正常体重对照组、正常体重空白组 )。... 目的 通过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 ,检测骨密度和血清瘦素 ,探讨血清瘦素和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  1 2 0只 6月龄雌性SD大鼠 ,随机分为 6组 (肥胖去势组、肥胖对照组、肥胖空白组、正常体重去势组、正常体重对照组、正常体重空白组 )。通过实验建立骨质疏松模型 ,分别于术后 2、3、4、5、6月每组随机抽出大鼠 4只 ,行骨密度测定及血清瘦素测定。结果 血清瘦素含量肥胖去势组最高 ;骨密度含量肥胖去势组最低。结论 血清瘦素与骨质疏松在本实验前提下有可能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瘦素 骨质疏松模型 雌性SD大鼠 正常体重 骨密度测定 瘦素含量 对照组 肥胖 去势 6月龄 正相关 实验前 随机
下载PDF
修订Tokuhashi评分在脊柱转移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俞海明 李毅中 +1 位作者 林金矿 姚学东 中国骨肿瘤骨病 CAS 2005年第2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修订Tokuhashi评分对脊柱转移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999年7月~2004年3月,应用修订Tokuhashi评分对28例脊柱转移瘤进行评估,根据评分结果选择治疗方法;其中21例Tokuhashi评分≥5分者行手术治疗.结果随访7个月~5年,Tokuhashi... 目的探讨修订Tokuhashi评分对脊柱转移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999年7月~2004年3月,应用修订Tokuhashi评分对28例脊柱转移瘤进行评估,根据评分结果选择治疗方法;其中21例Tokuhashi评分≥5分者行手术治疗.结果随访7个月~5年,Tokuhashi评分<5者,平均生存期2.3个月(1.0~3.5个月),Tokuhashi评分5~8分者,平均生存期5.3个月(3~7个月),Tokuhashi评分9~12分者,平均生存期16.5个月(5.5~58个月).修订Tokuhashi评分总体预测准确率为78.6%.结论修订Tokuhashi评分有助于指导生存期预测及治疗方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肿瘤 转移 脊柱转移瘤 评分 修订 平均生存期 预测准确率 临床应用价值 治疗方法
下载PDF
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预测 被引量:15
16
作者 程继武 肖德明 中国骨肿瘤骨病 CAS 2004年第1期13-17,共5页
骨质疏松引起的主要后果是骨折,骨折不仅会给个人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和经济损失.美国1996年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费用为140亿美元,预计20年后增达470亿.2002年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5岁以上人口达8811万人,预计到2... 骨质疏松引起的主要后果是骨折,骨折不仅会给个人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和经济损失.美国1996年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费用为140亿美元,预计20年后增达470亿.2002年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5岁以上人口达8811万人,预计到21世纪中叶将超过4亿,约占我国人口的25%.老年公共卫生问题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其中,骨质疏松性骨折已成为威胁老年人身心健康和影响生活质量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严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 骨质疏松性骨折 并发症 骨矿密度 BMD
下载PDF
恶性肿瘤骨转移及骨损伤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宏 王玲 徐莘香 中国骨肿瘤骨病 CAS 2004年第2期73-75,99,共4页
转移性骨肿瘤是原发于其他脏器而转移到骨组织的肿瘤.肿瘤的骨转移发生率非常高,在某些肿瘤中可达60%,是临床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肿瘤的转移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环节包括肿瘤细胞间失去粘附能力、肿瘤细胞对基底组织的侵蚀... 转移性骨肿瘤是原发于其他脏器而转移到骨组织的肿瘤.肿瘤的骨转移发生率非常高,在某些肿瘤中可达60%,是临床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肿瘤的转移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环节包括肿瘤细胞间失去粘附能力、肿瘤细胞对基底组织的侵蚀和进入特定组织的归巢能力,肿瘤细胞还通过对骨微环境的影响而产生成骨性和破骨性骨损伤.本综述主要从分子水平阐述肿瘤骨转移过程中涉及到的关键性机制及肿瘤细胞与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骨转移 骨损伤 分子机制 细胞黏附分子 肿瘤细胞
下载PDF
骨血管内皮恶性肿瘤 被引量:3
18
作者 樊征夫 胡云洲 +2 位作者 裴福兴 屠重琪 张贤良 中国骨肿瘤骨病 CAS 2002年第4期221-226,共6页
目的报道临床较为少见的骨血管内皮恶性肿瘤并讨论疾病的性质、诊断标准、治疗与预后。方法回顾我院1996-2001年5年间曾收治的4例骨血管内皮恶性肿瘤,报告其临床,影像学、病理学特点、治疗及随访结果,并作相应讨论。4例骨血管内皮恶性... 目的报道临床较为少见的骨血管内皮恶性肿瘤并讨论疾病的性质、诊断标准、治疗与预后。方法回顾我院1996-2001年5年间曾收治的4例骨血管内皮恶性肿瘤,报告其临床,影像学、病理学特点、治疗及随访结果,并作相应讨论。4例骨血管内皮恶性肿瘤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4-59岁,平均38岁,发病部位分别位于股骨上段及股骨颈、颅骨顶部、拇指远节指骨、髂骨翼。其中骨上皮样血管肉瘤、骨血管肉瘤、骨上皮样血管内皮瘤、骨血管内皮瘤各1例。结果4例骨血管内皮恶性肿瘤1例行肿瘤刮除术,3例行肿瘤广泛切除术,4例患者均未行放疗、化疗或放弃放化疗建议。1例术后2年死于肿瘤远处转移;1例术后3年复发,再次手术后已无瘤生存1年8个月;1例术后4年复发,再次手术后已无瘤生存1年4个月;1例已元瘤生存5年3个月。结论骨血管内皮肿瘤的影像学无特异性表现,易与其它骨的良恶性肿瘤相混淆。骨(上皮样)血管肉瘤具有比骨(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更为恶性的生物学行为,预后更差,两者鉴别诊断的关键是病理学依据,骨(上皮样)血管肉瘤必须于早期采取包括肿瘤广泛切除、辅助放疗及化疗在内的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血管肉瘤 骨血管内皮瘤 上皮样 预后 病理学
下载PDF
唑来膦酸对骨肉瘤LM8细胞黏附迁移和侵袭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家国 杨述华 +2 位作者 何贤峰 赵猛 常巍 中国骨肿瘤骨病 CAS 2007年第2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对骨肉瘤LM8细胞株黏附、迁移和侵袭特性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唑来膦酸处理LM8细胞,用CCK-8法、细胞划痕试验和transwell小室模型分别测定其黏附力,迁移力和侵袭力。结果6.3、12.5、25.0、50.0和100.0μmol/l的唑来...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对骨肉瘤LM8细胞株黏附、迁移和侵袭特性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唑来膦酸处理LM8细胞,用CCK-8法、细胞划痕试验和transwell小室模型分别测定其黏附力,迁移力和侵袭力。结果6.3、12.5、25.0、50.0和100.0μmol/l的唑来膦酸作用24h后,LM8细胞黏附抑制率分别为(24.8±2.9)%、(37.1±2.3)%、(45.5±1.7)%、(53.0±3.1)%和(70.5±4.6)%,各组间抑制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唑来膦酸剂量依赖性抑制LM8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力。结论唑来膦酸可抑制骨肉瘤LM8细胞的体外黏附,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 骨肉瘤 黏附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骨巨细胞瘤组织中端粒酶hTERT基因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叶哲伟 杨述华 +6 位作者 段德宇 吴强 杨操 许伟华 李进 杨秀萍 侯琳 中国骨肿瘤骨病 CAS 2008年第4期211-213,共3页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组织中端粒酶hTERT基因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对41例骨巨细胞瘤组织、17例骨质增生骨组织、11例异位骨化组织和10例正常骨组织中端粒酶hTERT基因进行检测和定位,并运用图像分析系统对hTERT基因表...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组织中端粒酶hTERT基因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对41例骨巨细胞瘤组织、17例骨质增生骨组织、11例异位骨化组织和10例正常骨组织中端粒酶hTERT基因进行检测和定位,并运用图像分析系统对hTERT基因表达水平进行研究。结果端粒酶hTERT基因在骨巨细胞瘤中表达阳性率为41.5%(17/41),表达强度与骨巨细胞瘤的分化程度明显相关(P<0.05):低分化肿瘤>中分化肿瘤>高分化肿瘤,端粒酶hTERT细胞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的分布定位一致。17例骨质增生骨组织、11例异位骨化组织和10例正常骨组织中端粒酶hTERT基因的表达均为阴性。结论原位分子杂交是检测端粒酶亚单位hTERT的有效方法,在骨巨细胞瘤细胞水平检测端粒酶hTERT基因的定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在骨巨细胞瘤发展和维持中端粒酶可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可能存在端粒酶以外的机制导致肿瘤细胞永生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 原位分子杂交 骨巨细胞瘤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