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共犯正犯化”立法模式正当性评析 |
陈毅坚
孟莉莉
|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
|
2010 |
18
|
|
2
|
大陆国家在其远洋群岛适用直线基线问题 |
卜凌嘉
黄靖文
|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
|
2013 |
13
|
|
3
|
聚焦当下中国的法学教育 |
李挚萍
姚建宗
刘仁山
胡玉鸿
单文华
周长军
黄亚英
侯利标
侯振发
蔡彦敏
|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
|
2010 |
2
|
|
4
|
法治及其西方资源 |
贺卫方
苏彦新
徐忠明
任强
|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
|
2011 |
2
|
|
5
|
中韩与中越渔业协定及其实施的比较分析——兼论中韩渔业冲突解决之道 |
黄瑶
黄明明
|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
|
2013 |
5
|
|
6
|
实践中的水域污染公益诉讼——广州海事审判相关案件(1991~2009)研究报告 |
李挚萍
詹思敏
|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
|
2011 |
5
|
|
7
|
论经济法治的顶层设计——兼重提经济基本法的制定 |
袁达松
朱成林
|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
|
2014 |
5
|
|
8
|
文书提出命令申请与审理程序——以日本民事诉讼为视角 |
三木浩一
张慧敏
|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
|
2013 |
3
|
|
9
|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再探析——以诉权理论为分析视角 |
詹思敏
辜恩臻
|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
|
2011 |
4
|
|
10
|
类型思维的兴起与刑法上之展开路径 |
杜宇
|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
|
2014 |
14
|
|
11
|
主观诉讼与客观诉讼辨析——以法国、日本行政诉讼为中心的考察 |
马立群
|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
|
2010 |
18
|
|
12
|
法治主义与行政法——在日本的展开 |
盐野宏
闫尔宝
|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
|
2011 |
2
|
|
13
|
规避“人工岛屿陷阱”:海洋岛礁的“经济生活”概念及海洋旅游的特殊价值 |
白续辉
|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
|
2014 |
9
|
|
14
|
基层法院裁判过程中的“政策”解释难题——以西北地区S省一起“退耕还林”案为例的分析 |
张榕
韩宝
|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
|
2014 |
2
|
|
15
|
书本的法理学与实践的法理学 |
张文显
|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
|
2010 |
10
|
|
16
|
商事审判与中国经济发展相关性的实证分析——以商事纠纷案件的变化为对象 |
周林彬
陈胜蓝
|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
|
2010 |
2
|
|
17
|
风险社会视域下的风险刑法理论辨析 |
孙道萃
|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
|
2012 |
6
|
|
18
|
环境影响评估制度在国际法中的演进和实施 |
邓华
|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
|
2015 |
7
|
|
19
|
“刑事和解”的概念框架——以五组范畴的比较为中心 |
杜宇
|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
|
2010 |
6
|
|
20
|
读书会:非典型阅读方式的意义 |
李建星
|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
|
2012 |
6
|
|